师范教育范文

2023-09-19

师范教育范文第1篇

人生总有很多的第一次,当我进入实习学校开端我的教育实习任务,我的身份第一次变成了教师。当先生向我打招待说出那句“教师好!”时,心中说不出的美,但又有些心虚。我能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业呢?我将会给先生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我需求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先生呢?……太多的成绩在我脑中盘旋。

这一个月以来我有太多的感受与收获,所以总结如下:

一. 带着猎奇心和骄傲进校园,欢悲哀乐开端实习

的确,我是带着满腔猎奇的骄傲的来到玉祁初级中学的。我有什么不骄傲呢?首先,在学校里自已经做了好多的预备;然后,在那么多同窗都想到无锡实习的情况下我能够来;接着,本人是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诚而来。一切的这些是我骄傲的,我带着这份骄傲开端了我的实习生活。

前几天的实习任务,除了我感慨这里的教师真的都是铁人以外,我都能够承受。这里的教师每天都要出题、做题、批阅、再出题、再批阅,两头还穿插着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授课。每天半夜他们都没有空歇息,只能在限时锻炼结束后在折叠躺椅上长工夫的小憩一会,然后继续进入任务形态。为了能够进修到更多我也同他们一样没有午休,积极的帮教师批阅卷子,为了进步本人分析和解题能力,每天保持完成限时锻炼的卷子和作业卷子。几乎每天我要批阅一百份显现锻炼的卷子和一百份作业卷子,还有先生的部分纠习题。更个实习时期我共批阅试卷四千多份。

这些在我的承受范畴内的事情都是我能够承受的,但是接上去的事情却让我的骄傲都没有了。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

二. 进修的路,我走的磕磕绊绊实习报告网

我是同行的同窗中很幸运的一个,我的教学晓得教师不只特别的优良,而且对我很照顾。她早早的让我预备讲课,接到标题的那天我好高兴。但是高兴当时很快我得到了今生难忘的教训。

为了能够有好的表现我看课本、查材料、向教师请教,但是成绩来了—说课。在上课之前我的指导教师竟然还要听我说课,在学校里我听教师讲过如何说课,但是从来没有真真正正的理论过。我混乱的渡过了这一关,然后更可怕的打击又来了。

满心以为光明来了,我能够在课堂上显现一下80后实习教师的能力。但是,我大错特错了。课堂上,我紧张的不得了,由于这样我的课堂只有一个说话的人,那就是我本人。我发觉本人太幻想了,这个时分才晓得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成功是建立在理论的根底上的而不是设想。

这次的教训使我快乐了一整天,但是我突然想到我不该当再这样上去,实习工夫是有限的我没有工夫悲伤。需求疾速的抖擞起来,而我也做到了,我从伤痛中爬出来,迎接上面的打击与挑战。

我以为经过考虑与总结本人不会再出错,但是我再次错了。第二次的说课和讲课我又丢人了,课堂氛围不但不好,而且出现了错误。我开端怜悯本人,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出现了两次并且又有新的错误出现,我刚刚建立起来的自傲又被打击得精光。有那么一刻我不晓得该怎样做,但是那时我除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外该当不具有什么了吧!我又重新打起精神,实习没有结束我的进修与锻炼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在总结经历后我又站起来了,接上去的说课与讲课开端有了进步。

在经历差错败后任谁也没有理由不当心行事,在以后的课程预备中,我愈加认真,我翻课本网上查材料,主动与教师交换,课前处理好每一个环节。经当时面的总结经历我在授课与讲课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在教师说我有进步时我高兴的不得了,虽然我不能像我的指导教师那样优良,但是我的课堂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课堂了,而是我和先生单独参与到其中,这正是我要到达的目标。并且我克制了本人声响小的成绩,我用竭力气的讲解着每一个成绩,当下课时我晓得本人真的进步了,心中的高兴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那一天我高兴的不得了。同时我晓得我不该当沉醉在这种沾沾自喜中,该当继续努力,经过调整继续我的实习任务,并且在实习中真正的学到了许多东西。

三. 班主任实习,我努力在努力

当我第一次面对真正的高中生时,我觉得不是先生怕我或是我得到他们的欢送,我的心里只有恐惧,我竟然不敢在课堂里大声地致词,想要克制这种心思真的需求勇气。

看到先生的眼睛,我竟然像个见教师的先生。这时我认识到:我要学的太多,要做的太多!

实习开端的第一天,我的班主任实习教师就让我进班级熟悉情况,并且让我在下午时看班级的自习课,自习课上我仍然不敢大声说话。当课程结束时,我回到办公室将情况和学校的教师说了,在教师们的鼓励下我克制了我得着恐惧,并在以后的任务中表现很好,得到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夸奖。

实习时期我还组织了班会活动,细心安排、组织活动同时也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在班主任实习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实习报告网

四. 再多艰难,我都不害怕

那么多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和成绩,当时我真的以为本人要是晕倒就好了能够躲避一切的一切就更好了。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

我没有晕倒所以一切都要面对,人生就是在无数的经历与面对的进程中生长起来的,我要生长所以必需勇敢面对。经过总结我发觉做事就要有不服输、不怕丢脸的态度。有了这个认识我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我反省本人,努力的充实本人。在进修和任务中总结经历,在这段实习生活中我根本顺应了学校里的生活,顺应了教师这个职业,更理解了教师的职责与义务,看到先生的进步教师付出的一切都觉得是值得的。

所以即便有再艰难的成绩我都不会害怕,我有百折不挠和勇于反省的性格,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五. 面对将来,我会愈加勇敢

师范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优秀办学理念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典范。文章介绍通过实用知识训练学习教书艺术,培养一定数量的服务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的优秀人才、优秀生源的选拔先进理念,以及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夯实师范教育、兼顾地方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思想、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办学理念 教育启示

办学理念是校长及学校管理者、领导者关于学校怎样发展、运作的理性思考和认识,高校办学理念即大学管理者对高校如何发展、规划形成的一系列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1]。办学理念对一所高校眼前及长远发展有理性指导和引领作用,所以,高校健康长远发展离不开办学理念的支撑,尤其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正是坚持办学规律,具备先进办学理念,才能在历史和现实发展过程中始终成为法国精英教育的典型代表,为法国培养总量不大又十分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一、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先进办学理念

(一)通过实用知识训练,学习教书艺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于1794年,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高等院校,成立伊始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主要办学理念是通过对学生使用知识的训练和优秀教授的培养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教学的艺术,也就是师范教育的宗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不仅是师范教育中办学历史悠久的高等学校,而且师范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在欧洲及世界各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自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兴盛,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一件里程碑事件,而且对欧美及亚洲发展中国家都产生深刻影响。最明显的是各国政府都在集中物力、财力办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没有因为研究型大学的兴盛、流行及带给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影响放弃自身原有办学理念,是其创立之初的使命,作为师范教育典型,为法国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

(二)培养一定数量的服务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的优秀人才。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坚守办学之初的使命,培养优秀教学人才,但是随着法国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改变,并没有固守原有思想,而是根据法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改变,对原有办学理念和使命进行调整,即通过科技、文化等方面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培养出一批有能力从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从事高校教育、科研培训或中学教育的优秀学生。同时,学校培养一定数量的有能力服务于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公共事业机构和公私营企业的优秀学生,办学理念和使命转变清晰地体现在办学章程中[2]。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办学理念转变兼顾自身发展历史背景、法国社会发展需求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等因素,在时代的不同阶段顺应时代要求的合理成分。

(三)优秀生源的选拔。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入学考试选拔严格是众所周知的,高报名人数和低录取率充分说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对学生入学选拔考试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每年招生人数维持在200人左右,这样数量的招生人数相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极少的,严格的考试和保持招生人数限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成就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和高效率。例如,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优秀的政治法律人才,乔治·让·蓬皮杜和两位法国总理等,都得益于其在生源选拔过程中对报名学生的严格要求,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要有一定特长等,这也是造就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精英教育典范的必备条件。

二、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启示

高等师范教育为一个国家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数量充足和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对比借鉴国外优秀高等师范教育的先进办学经验对指导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对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优秀办学理念的探讨及启示。

(一)夯实师范教育。国内许多优秀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师范院校等需要夯实师范教育,而不是盲目追求量和规模的扩大,进行外延式发展,更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是优秀教学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而不是像国内很多师范学院增加学科门类,无论是否有师资、设备、实验室等,文、理、工科等都要齐全,从而使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被“边缘化”。首先,国内高等师范院校有条件的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将师范教育思想纳入大学章程中,给师范教育地位和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宪法”,从制度上保障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范教育。其次,学校领导人和管理者应该改进办学理念,对文科专业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尤其国内很多师范院校为了向所谓的大学迈进,师范教育地位得不到重视,办学力量、资源缺乏和学校领导人及管理者办学理念有重大关系。

(二)兼顾地方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思想。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兼顾了法国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调整了办学理念和使命,同时培养社会团体及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我国部分优秀高等师范院校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但是,调整办学理念并不是片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政府改革需要。目前,国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许多新建师范本科院校积极加入改革浪潮中,为满足升“大学”或者部分领导人的利益要求盲目地、不顾自身发展实际地投入到改革中,显然不利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大学虽然要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但是大学更重要的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保持大学自身品格,而不是盲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或者社会发展潮流,应遵循大学自身发展逻辑。

(三)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对生源的选拔严格要求,选拔优秀生源,为其高效率培养精英人才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国内高考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才选拔的客观、公平等,但是自身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对选拔具有特长或者创新潜质的学生的甄别功能不显著,所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是保障生源质量的重要评价制度体系建设。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招生制度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有条件的优秀师范试点院校可以积极推行自主招生改革,为创新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选拔、评价体系进行实践探索[3]。

参考文献:

[1]沈昕,孟舫.办学理念:大学发展的灵魂——对当前大学办学理念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63-66+84.

[2]田飞达.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办学特色研究[J].学园,2013,13:54+56.

[3]张雷.应试教育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师范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新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指引。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与作用。60余年农村教育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政策经验,这些“经验”反映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也由此开拓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农村教育的政策经验寓含着政策代价,是与不断正视和不断克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相联系。深入总结和认识农村教育政策经验,对于推进新世纪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影响;政策经验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BGA060028)

作者简介:张乐天,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农村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成就斐然。时至今日,大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依然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于新世纪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政策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予以分析讨论。

一、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之关系简析

本文所持有的一种基本研究假设是: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有着深刻的联系,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的分析;

1.从农村教育发展蕴含的政策要求及其必然依存的政策环境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发展,包括农村教育发展,都有一个关于发展目标或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农村教育发展目标或方向的定位一定是政策的定位,即通过制定教育政策以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教育政策的引领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目标与方向的引领。其次,农村教育发展必然含有关于发展任务的表达。而农村教育的发展任务也来自政策的规定,即教育政策规定了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任务。再其次,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式与途径也往往基于政策的要求,即政策许可或鼓励以某种或某些方式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以上三个层面的简要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与政策的要求、规定密切相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教育发展中,发展农村教育,本身便是一种政策性表达。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所谓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在政策环境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因素较为突出与重要。而社会经济状况、制度条件和政治文化因素又深切地蕴含着政策性,烙下了十分鲜明的政策印记。它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创设了环境条件。

2.从实践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宏观政策的变革也与教育政策的变革相伴相随。学者们习惯于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1949-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7年至今)。这三大时期,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阶段。例如,“前十七年”可分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两个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也可分为: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4年)、推进体制改革时期(1985-2002年)和深化改革时期(2003-)。无论是分为三大时期还是具体地分为更多阶段,都是以政策为视角的划分,是与主导社会发展政策的变化相联系。正是政策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时期,也铸就了不同的时代。

新中国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深受政策的影响。这种政策影响既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具有差异性。60余年的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农村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不同的发展状况。这种特点与状况深刻地反映出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二、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

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与标志。60余年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就包含着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同时也因农村教育发展的成就而彰显出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就。“2009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实现的可喜发展显然与农村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才可能使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今天这样较高的水平。也正因为有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才可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的发展不能不追溯农村教育的发展,而追溯农村教育的发展又不能不追溯导致其发展的政策动因。60余年农村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留下了可贵的政策遗产。这里,仅从政策的视角,先对引领和促进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作一分析。

结合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考察,我们可以把60余年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分述如下:

经验之一:在确立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中,始终把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追求,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指向。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可视为对国家教育性质的表达。这种表达,显现出国家发展农村教育的愿望与意志。因为当时的中国,正是农村人口如汪洋大海的国度。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不能不关注农村人口的教育。随后,国家进行了学制改革,确立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实行新的学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赋予农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以保障农村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揭开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严重动乱的时期。“文革”中的农村教育,一方面受到“左”的错误路线和政策的严重干扰与破坏,另一方面也还在维持形式上的低水平发展。

1977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拨乱反正,并迅速进入新的发展轨道。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包含农村教育的拨乱反正,这与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相联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予以颁布。这成为引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教育政策文献。《决定》确立了“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体制改革要求和教育发展任务。这赋予农村教育发展新的要求与使命。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进入新的时期。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进一步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农村教育的发展在新世纪国家教育的发展中也受到新的重视,受到更大的关注。新世纪以来我国颁行的重大的教育政策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导向。其中突出的是,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予以颁布。这一《决定》,清晰地阐释了新时期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对如何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作出了系统的全面的政策部署。之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多种旨在保障和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行将结束和另一个十年正在开启之时,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规划纲要》中,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成为十分突出的政策内容与政策要求。《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为现阶段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从上述简要回溯中,我们可以清晰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是如何将农村教育发展列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及重要的政策地位。由此也使农村教育发展有了一以贯之的政策保障与政策支持。这构成了60多年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政策经验。

经验之二:在政策层面上,自始至终把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60多年来中国农村普及教育的发展积累出独具特色的政策经验。

其一、通过确立并适时调整国家普及教育的目标,以及通过制定普及教育的专项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村普及教育的大力实施。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期,国家就确立了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民子女能够享有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并能受到基本的教育。1950年代至1960年代,普及小学教育的工作一直在努力推进中。历经“文革”,到了1970年代末,国家再度强调切实普及小学教育,重心依然是普及农村小学教育。到了1980年代中期,国家适时提出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随后,国家制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专项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使全国所有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实施有了法律要求与保障。

其二、在强调加强各级政府责任的同时,重视调动农村自身的社会力量或民间力量共同致力于农村普及教育的发展。60多年来,农村普及教育的发展,在资源供给上,一方面依赖于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则通过特有的政策设计,大力调动民间资源,以为农村普及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在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力量协助政府克服经费的困难。”从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两条腿走路”,到1980年代之后的征收农业教育费附加和集资办学,都展现出“农村教育集体办”,或“农村教育农村办”、或“人民教育人民办”的特有模式。尽管这一模式中也潜存着农村普及教育资源供给的某种困惑与艰难,但从总体上看,“依靠人民办教育,是发展与改革中国农村教育的重要基础。”这也构成了中国农村普及教育的典型政策经验。

其三、实施特别支持政策,促进贫困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60多年来,国家的扶贫战略包含着教育扶贫。消除教育贫困与消除经济贫困一样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消除教育贫困甚至是更为优先的政策要求与政策行动。为此,国家通过增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此外,还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募集社会资源支持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如推进“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正是这些特有的支持性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特别支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可贵的政策经验。

经验之三:在国家持续实施的扫除文盲的战略中,始终将扫除农村文盲作为国家扫盲的重大政策任务,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农村扫盲。

数十年来我国农村的扫盲工作一直在努力向前推进,扫除农村文盲既被视为一种庄严的政治任务,又被视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成为国家推进全民教育的基础工程。推进农村扫盲工作的重要政策经验是:遵循国家扫盲的要求与标准,采取“运动式”与持久战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农村扫盲;采取多种形式,并充分利用农村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扫盲;把扫盲教育同普及农村初等义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通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又通过有效的扫盲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开展;把扫盲教育同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即把学习文化同学习农村应用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把扫盲教育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扫盲教育与培养新型农民结合起来。此外,坚持以国家确立的扫盲标准(包括个人脱盲标准和单位扫盲标准)对农村扫盲的结果状况进行“达标”评估与验收也是一项重要的扫盲政策经验。

经验之四:确立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政策导向,在大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大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变革也突出地反映在通过新的政策颁行引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这其中包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此后,我国农村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成为重要的政策指向,也开始成为切实的政策行动。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成的基本政策经验是:1.在全国各地农村,通过设立起县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心,以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有了组织和制度保障;2.通过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县域职业中学,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劳动后备军;3.实施支持性政策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中央和地方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对职业中学的学生予以经费资助;4.努力推进农科教的有机结合,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5.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与农村社会的转型,变革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目标,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即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为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和建设新农村服务,同时为培训转移劳动力服务,为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服务。

经验之五:以独具特色的师范教育制度设计和大力发展师范教育以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与培训合格师资。

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而言,其关键也在教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独具特色的师范教育制度设计和大力发展师范教育以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与培训合格师资。具体政策经验是:其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尤其通过发展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其二、通过建立多级教师培训体系,为农村中小学培训师资。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发展的省级教育学院和兴办的地市级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以及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承担着为农村中小学培训师资的任务。数十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合格率的不断提升,也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设立及其所作出的贡献密不可分。其三、随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我国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在继续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合格标准与水平。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由此也可以视之为发展农村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政策经验。

经验之六:结合农村实际,以开放性的政策安排保障农村教师的供给,并以支持性的政策巩固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国家在大力进行中小学的公有化改造,但在农村,依然允许民办学校的存在,允许民办教师的存在。在“文革”十年间,我国师范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教师的培养工作多年陷于停顿状态,农村基础教育的维系面临师资缺乏的严重困扰。此时,充实民办教师成为必要的政策行动。大量增加民办教师的政策推行,化解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公办教师供给不足的矛盾。“文革”之后,在对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我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精神,实施了积极稳妥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政策,妥善地将绝大多数农村民办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转为公办教师。这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政策实施,对巩固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对维系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成为一种可贵的政策经验。

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我国还特别实施了种种支持性政策。如制定支撑性政策与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条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鼓励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等等,种种支持性政策的实施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经验之七:针对不同时期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制定专项政策,启动专项工程,采取专项行动,以适时地破解难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与矛盾中前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农村教育的发展都会遇到较为突出的问题与矛盾,能否及时关注这些突出问题与矛盾?如何化解问题与矛盾?这是对教育决策的重要考量。数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面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时,正是通过适时地将突出问题作为政策议题,制定政策解决方案,并调动政策资源,采取破解难题的政策行动。其中一个典型的政策解决方式是:制定专项政策,启动专项工程,采取专项行动,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198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先后启动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等。在启动专项工程的同时,还针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问题新特点,适时制定和实施新的旨在化解问题的政策。如通过新的政策制定与实施,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等。制定专项政策、启动专项工程、采取专项政策行动对不断化解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由此亦成为一种政策经验。

经验之八:通过政策试验引领和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数十年来,为了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政策试验的先行。所谓政策试验,主要是指农村教育的改革,通过新的政策设计,设立改革项目和改革试验区,从而以项目运作和在试验区进行试验的方式进行农村教育改革,以此探索改革经验,进入推向全面。农村教育政策试验多种多样,有单项教育改革试验,也有综合性的教育改革试验。有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有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有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有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试验,也有农村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改革的试验等。典型的试验如1987年国家教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在河北阳原、完县、青龙三县建立“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改革试验,确定以为农村培养合格劳动者为主要目标,通过改革,逐步形成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机制。随后,农村教育改革的试验区逐步扩大。1989年,国家又建立百县综合改革试验,以为实施“燎原计划”和推进农科教结合提供示范。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在1990年代一直在深入地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了试验先行。如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进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等。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作为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措施。其中不乏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实施。政策试验贯穿于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引领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之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经验。

经验之九:与时俱进地变革与创新农村教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与推进农村教育的新发展。

这突出地表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使得我国教育的发展,包括农村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宏观政策的引领。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出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着一系列旨在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以推进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新世纪农村教育的发展,从实践的层面看,已在努力遵循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要求,加大发展力度,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建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发展体系。现阶段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不同类别的教育发展都在受到政策的重视,有了新的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教育也因此呈现新的发展局面。正是从新世纪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中,我们可以认识与时俱进地对农村教育政策进行变革与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也可由此形成新的政策经验。

三、简要结论与反思

1.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农村教育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政策经验,这些“经验”充分说明了政策的强大影响力与作用力,说明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影响的至深至切的关系。正是这些“经验”反映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亮点与特色,也由此开拓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国式”道路。

2.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集中而言,可归纳为其所具有的“农村性”。这种“农村性”突出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农村教育发展,不仅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与内容,也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与内容。二是教育政策与农村教育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或适切性。从总体上看,新中国的农村教育政策设计兼顾到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以发展农村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在农村教育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因此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

3.农村教育政策经验也寓含着政策代价。数十年农村教育的发展,经历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饱含着种种艰难的奋斗与付出。种种政策经验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或轻而易举的,它需要上上下下的努力,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同时需要不懈的尝试与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是以政策代价为支撑的。

4.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是与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农村教育的政策经验是在不断克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没有政策问题,也无法形成教育政策。另一方面,60多年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问题也在频频显现。回顾既往,我们固然可以充分总结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也同样可以深入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面向新世纪的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需要在正视问题和克服问题中前行,由此也将会形成新的政策经验。

(责任编辑:蒋永华)

师范教育范文第4篇

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强调在多个改革创新的主体之间建立联系、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共同实现目标。美国麻省理工学斯隆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 协同创新源自系协同理论, 是来自不同利益的自我激励的人员通过网络形式构建发展愿景, 加强沟通协调, 合作达成发展目标的一种机制[1]。我国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协同创新联盟, 深度合作,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共用, 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 取得实质性重大成果。教育部还推出了“2011计划”推进高校与政府、产业的协同创新, 旨在提升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多主体参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不单单是在重大项目方面有很好的实效,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一、师范教育在发展中的困境

(一) 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脱节

高等师范教育更强调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 基础教育更强调教师的专业传授, 二者是有机的衔接。结合目前发展现状来看, 恰恰是衔接的环节出了问题。由于体制机制问题, 基础教育教师虽然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但是这些师资型人才在大学期间更强调理论, 在基础教育工作期间更强调实践能力, 而且中小学的教学受众对象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 导致教师所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能和方法不能因材施教, 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在使用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过程中还有些滞后, 从而导致承担中小学教师任务的人才在实践中与理论发生脱节。而另一方面, 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工作中更看重与职称相关的教学实践成绩、奖项等等, 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或者效果良好的教学方式往往因为水平有限、时间不足导致无法成为理论经验, 即使有老师对工作进行总结, 进行经验传授, 但是往往停留在操作层面, 其中的科学规律和原理没法和现有的理论体系相结合, 形不成系统的技能知识, 在传播和接收方面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并且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原因, 教师在个人进修方面也会脱不开身而无法让自身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在组织基础教育培训过程中, 更关注的是教师培训经历, 真正对教学能力和知识培养方面的工作还比较缺乏, 缺乏行之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平台[2]。

(二) 指导基础教育实习积极性不高

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许多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示, 他们在协同创新的过程当中并不明确自己的相关创新任务, 更多的是在指导学生实习工作。而且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 大部分时间是听课, 实习指导也是由大学的带队教师督管的多一些, 自身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自身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很重, 并不会主动承担实习指导任务, 同时指导的收获也一般, 如果分配有明确的指导任务或者创新需求, 他们也会认真负责的完成。从这些情况来看, 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被动的承担任务的角色更多一些, 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在协同创新发展的体系当中, 创新需求和问题导向并不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 限于自身的研究训练和专业素养限制, 他们只是被动的参与;二是所在学校的课业负担任务没有因为参与协同创新而减少, 反而相关协同创新任务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这也是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协同创新架构的教育机构和高等师范教育大学在对中小学教师的创新过程中起的作用缺乏重视和激励, 即使教有余力的中小学教师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创新研究过程中, 但是在成果表现形式和个人奖励方面, 影响贡献程度往往也得不到太高的重视, 排名等往往比较靠后, 也会造成积极性的损伤。但是真正在提升教育质量的方式上, 在基础教育实践过程中起到优秀指导作用的恰恰是这些一线教师, 因此通过激励机制方式和方法激发中小学教师的参与协同发展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 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

专业化涵盖了教师职业准入和自身的不断学习训练, 相对于医生、律师等职业, 教师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提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许多中小学存在着许多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甚至是未经过职业培训的人员就可以较为轻松的开展教学, 有些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员就承担起了一个地区的小学全科课程, 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农村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但是面临着许多基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 专业化高水平教师数量不足与广大的基础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虽然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指导素质, 但是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尤其是教师在专业知识、基本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建立规范的专业化发展机制和运行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

二、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模式

(一) 全程全方位实习实训

人才培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范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成长的时间较短, 做的好的学校能够保证在一学年, 有些学校只能做到6周, 甚至更短。一是学生自身对待教育实习的态度上存在偏差, 认为只是完成任务, 应付差事的思想还比较普遍;二是基础教育教学任务重, 许多家长认为实习生会影响孩子的受教育质量, 抵制过长的实习教学任务;三是实习指导的教师未充分尽到责任, 未充分认识到教育实习的严肃性, 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对基础教育未来质量的责任性, 加之路途、精力的消耗, 导致管理不严格、指导不细致、沟通不及时, 一些实习生缺席、逃课等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在研究实践过程中, 我们在新入学的本科师范生中开展定岗实习指导计划, 就是让每个师范专业的教师认领10名左右新生, 以校外中小学实践基地为基础, 与特定班级和专业任课教师结对, 制定定岗定人实习计划, 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结对教师的课堂旁听和作业批改, 大二开始课程参与教学执行部分教学任务, 大三结合教育实践任务, 开展全面教学指导, 大四在围绕基础教育开展教师资格认证和毕业设计, 定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定期听取学生的汇报和指导, 结对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开展教学研究。一般中小学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教师轮换, 与学生定岗实习的实践和周期相吻合, 并且循序渐进的方式也避免了学生实习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担忧, 基于定岗实习过程的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 资源共享

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在资源条件方面需要进行资源共享, 尽管中小学所用的教学设备与高等教育开展的教学研究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资源共享共用机制, 能够在协同创新方面发挥积极地作用。通过教育机构的组织, 充分发挥高等师范教育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 依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要求, 结合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和现代化教育要求, 积极推进资源协同共享, 明确双方在资源方面的共用机制, 明确双方在成果利用方面的价值分配办法, 有效解决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资源障碍问题。拓展教育交流育和做的通道, 构建分层次、多用途、差异化的师范教育网络资源系统和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空间。共建共享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和中小学基础教育师资培训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设置线下教学和线上辅导师资培训方案, 打通教师教育和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示范通道。挖掘优质教学课程资源, 提高标准化优质课堂的普及和覆盖面, 促进高水平课堂范式的推广和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和反馈平台, 以中小学学生为中心, 阶段性评价师范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质量, 直接形成课程实习教师、高等师范教育带队教师、协同创新人员、中小学指导教师时间的多方联动反馈机制, 在多个主体间形成评价体系, 实时掌握师资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小学人才培养质量, 便于有效的进行监控和调整, 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改进, 进一步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

三、结语

发挥师范教育特长, 搭建师范实践教学平台, 强化师范教育基础, 推进协同育人创新和发展, 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师范教育机构和中小学共同重视的重要问题, 按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坚持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的统一, 坚持“地方政府、大学、中小学”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中小学质量共同提升的模式创新,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聚集能量, 增强合作意识, 构建切实解决创新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方面的问题, 才能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效果和质量, 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关链接】

基础教育, 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 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基础教育,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 是指初中 (含初中) 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 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 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 (简称家教, 英文是tutor) 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 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 所以, 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 预计到2020年, 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97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 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 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 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 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 不可能优秀的高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50年来, 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1998年底, 全国已有幼儿园18.14万所, 在园幼儿2403.03万人;有小学60.96万所, 在校学生13953.80万人;普通初级中学63940所, 在校生5363.0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39万所, 在校生938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535所, 在校生35.84万人 (其中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及随班就读学生22.55万人) 。

摘要:注重教育质量的发展和提升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加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和接班人是新时代的教育方向, 提高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创新质量, 增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教学工程建设水平,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协同创新需求, 本研究以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为基础, 分析了影响因素, 提出了协同创新路径, 为今后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等师范教育,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143-147.

[2] 李祖超, 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 2017 (7) :81-84.

师范教育范文第5篇

1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1.1 严峻的环境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并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各个领域, 呈现出了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责任感,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因此, 环境教育迫在眉睫。

1.2 专业人才的大量缺失

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需要有大量的、具有较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专业环境教育是向社会输送环境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 但是高等专业环境教育只占高等教育10%左右。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往往偏于专业环境教育, 而且迄今为止, 我国仍未将环境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 使得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强。所以, 环境教育应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环境教育既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是当务之急的事。

1.3 严酷的高校环境教育现实

我国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环境专业教育, 通过设立环境科学类专业进行环境教育;二是公共环境教育, 即前者相对而言的非专业性环境教育。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有不足10%左右的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环境保护课程, 大学生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主要为零散的新闻传媒和生活积累, 缺乏较为全面的环境教育, 而且随着年级升高, 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这些信息来源也日渐萎缩, 出现了环境感知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步削弱的现象。这一变化趋势值得重视。而且,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不是文化科学知识, 而是环境意识。因此, 必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形成的种种有损于环境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 从而自觉地处理与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达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2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2.1 国内环境教育出现改革态势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环境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环境教育方法、目的、内容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慢慢步入改革态势, 主要表现在: (1) 教育教学模式传统化封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知识局限于书本之中, 社会实践严重缺乏, 对环境保护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环境实践活动开展得愈来愈多, 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2)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法, 如:“合同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正在渐渐得到使用, 对重要的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开始给予重视; (3) 新的现代化教学慢慢开始得到普及, 这也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为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打下了一定基础,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更加活泼、实用的途径提高环境素质。

2.2 环境学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学科性质[1]

环境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环境教育自然也就成为一项全面综合性的教育。将环境学及其相应的环境技能纳入大学的教育体系, 渗透到各学科中,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启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素质, 而且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增强对国际与国内的环境问题及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 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我国的环境保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3.1 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高等学校有各种专业人才, 通过环境教育, 可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即可将环境意识渗透到各行各业工作中, 这不仅有利于作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决策, 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 还可带动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 环境教育, 环境素质的提高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 应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不仅要介绍环境知识、普及环境意识, 探究环境问题起源, 而且要注意人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合理化的方法、途径及相关的新思想观念 (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资源观、科技进步观) 的探索。

3.2 加强高校各专业教师的环境意识, 将环境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

实施环境教育,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关键在于教师的环境素质。教师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中。因此, 教师是需要首先接受环境教育的人群。目前, 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师资缺乏、教师环境意识与能力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狭窄, 观念陈旧, 仅着眼于所教学科, 尚欠缺把环境教育融入本学科的能力。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环境教育,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如参加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到国内环境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做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3.3 将环境教育融入德育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育教学的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 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 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德育教学体系, 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 在讲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 突出讲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国情教育中讲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讲述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在人生观教育中, 讲述新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观、科学观、发展观、消费观, 人对自然的态度等内容;在道德品质教育中, 将环境伦理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

摘要: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受到特别重视。实现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是我国走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校教育,环境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孙成访, 吴运建, 程发良, 等.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改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10) .

[2] 汤斌纺, 汪勤峰.论高校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消费导刊, 2008 (7) .

师范教育范文第6篇

1 创造教育的概念、特点和任务

现在普遍认为所谓创造教育, 就是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它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素质。

创造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1) 创造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创造性的人, 重在创造力的开发,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开发。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变化, 而且这种标准不是划一的, 而是多样化的。 (2) 创造教育的方法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而不仅是思维结果。创造教育之成立, 其理论前提是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 这种潜能是可开发的、可训练的。

2 美学教育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起始于德国。鲍姆嘉通的《美学》第一卷于1750年问世以来, 美学界对美学的定义和美学研究对象等问题一直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现实生活中, 美是无所不在的, 美也和其他事物一样, 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们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才能正确地欣赏美、创造美。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要研究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 以及其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美学问题。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 是对客体的反映与认识, 研究人的审美感受、美感与审美对象的关系, 是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 美学教育则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 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 形成了有关美学教育的某些思想。至近代, 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 美学教育才有了独立的体系和理论。[3]

3 在创造教育中融入美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创造性的人才需要有较高的素质, 而这种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票赋为基础,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美学正是培育和养成这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科学研究技术实践活动进入自由创造这一高级层次后, 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就有可能进入审美关系。在科学的审美关系中, 科学家的创造进入自由的境地, 他不仅以卓越的研究方式深刻地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奥秘而且以极具创造性的简洁而又准确的符号体系传达了这一奥秘。在这里, “真”的发现是以“善”的方式表现了“真”的内容, 真与善得到和谐统一, 因此焕发出美的光辉。

美学教育应结合创造教育发展, 对创造教育来说, 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美学教育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与专业教育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教育内容, 使他们对专业知识接收的更加全方位、思维更加活跃、理解更加深刻。可见, 美学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4]

3.1 美学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 理论的追求

对美热爱, 不仅表现为对美的现象的热爱, 包表现为对关的理论的热爱。不仅是对美的现象背后的“真”的探索, 而且就是对科学理论美的追求, 也可以成为科学创造的动力之一。

3.2 美学教育在创造思维中的作用

人的认识可以分为意会认识和言传认识。言传认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判断、推理, 属于形式逻辑。而意会认识是指想象、直觉、灵感、顿悟, 有部分人认为这是非逻辑的。事实上, 意会认识也是遵循某种逻辑的, 但并非是言传认识的形式逻辑, 它遵循我们称之为审美逻辑的这种形式。[5]美学教育可以扩展学生视野, 全面提高思维能力。纵观科学技术史, 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 都离不开自觉、灵感和顿悟。而它们的产生往往是思考者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受外界信息刺激的结果。掌握一些美学知识, 经常接受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熏陶, 可以培养人的敏感性和自觉洞察力。这些都利于产生灵感和顿悟。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有裨益的。[6]

3.3 美学教育对创造成果的预见作用

假说是建立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一般都具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美妙的科学假说实质上是科学家审美感知与审美理解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由科学家审美预构得出的。科学审美预构基本原则是根据美的规则其中主要是科学美的规则在已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已具备的科研资料、实验手段的基础上, 大胆地预构某一种科学理论或科学模型。

如今,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 许多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创造教育, 而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对于迎接现在知识经济的到来至关重要。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佳成效。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美学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把美学教育和创造教育结合起来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为了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美学教育。只有加强了美学教育, 才能使创造教育得以实施和有效,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只有拥有了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我国才能在世界各民族中立于不败之林!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 最根本的是有创造性人才的竞争, 因此要大力开展创造教育。文章分析了美学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益处, 论述了创造教育与美学教育的关系。阐明了把创造教育和美学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期能为大力开展美学教育, 从而使创造教育得以加强做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创造教育,美学教育,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林发.陶行知“创造教育”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9:66~67.

[2] 宋丽娟.浅谈美学教育的基本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7:139~140.

[3] 马仙, 姜决成.工科大学开展“科技美学”教育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95~96

[4] 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310~311.

[5] 颜锋, 刘静.科技美学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势在必行[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7:67~68.

上一篇:拒绝野味倡议书范文下一篇:广场规划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