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职称论文范文

2023-09-16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方法;合理用药;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是指治疗病人前,应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选出正确的药物及其剂型、途径、剂量、间隔与疗程。此外,也应了解对药物、环境、遗传以及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等等。由于现代药物都是强效的化学品,具有广泛的潜在危害性和有效性,力求使药物的合理应用达到最大限度,而不是使药物的最大使用合理化。欲能掌握和熟悉病人与其用药的规律变化,解决给药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尚需临床药师的帮助,比如,改善和扩大合理用药的教育、提供药物情报资料、减少医师的压力等。

1 药学相关知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的理论在于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指在合理服用的原理指导下对药物剂型的设计,根据药物动力学原理[1]测定药物的吸收,测定药物在体内从剂型中释放和吸收的速度,以评价药物服前的特征。而药物动力学则是将这些特征结合用于具体受药病体,以控制药物在此病体中的效应。药物动力学是阐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科学,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时间过程。临床药剂学是将临床药理学、工艺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用到剂型设计当中,以提高制剂的质量水平,解决实践问题。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用药水平提供现代的理论基础,解决认识问题。它们均属于临床药学范畴[2]。

2 为搞好合理用药,医师急需药物情报资料和具有丰富药物知识的临床药师。为实现这一目标,临床药师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2.1 提供药物情报资料;研究药物配伍、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理;

2.2 研究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剂学;

2.3 研究病房药物管理;研制新剂型与新制剂,新药疗效、毒性并予评价;

2.4 研究临床试用药物效果,并进行药物的毒副反应监护;

2.5 参与会诊并通过新药介绍、药剂通讯等形式,指导用药。在提供药物情报方面,临床药师对于医药期刊报导的新疗法、新资料与新的专业知识,应予定期宣讲、印发和报导,而且要求能够:评价现代专业情报并对选题提出修正建议;评价情报和设计;参与研究提出综合性文摘;设计研究项目,提出现有资料不能提供的资料等。

2.6 协助医师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在药物监测过程中,临床药师对于新药的使用则应搞清楚:此药在此病治疗中是否最为有效;剂量是否最为合适;用法是否最为得当;患者有无变态反应;此药与其他所用药物之间有何相互作用;此药是否与已在服用的监测药物具有同样的检验征象而相互干扰;患者是否还有其它疾病在干扰此药治疗;食物是否是干扰的因素等。

2.7 了解药物评价的原则。根据药物评价的原则,下列各项应作参考:(1)如果药物的毒性及其它不良反应曾在医学文献中报道过,那么该化合物应被视为有疑问;(2)对制药公司的文献和杂志的广告性推荐不应过分重视,还必须依据其它参考文献和能信赖的医学杂志所确认的正确主张;(3)资料来源可征求知情者的说明,按其提供的情报查明文献;(4)当存在多种药剂可用于相同的治疗目的时,应根据质量管理、治疗效果、明确的优点和价格等方面考虑选择;(5)制造厂方面的意见,应注意是否有外国的资料和个人的报告作依据;(6)国外药物如果有临床前所进行的试验,而尚未得到临床证明的情况下,必须采取慎重态度。如有可能,最好等到确实的临床结果再作评价;(7)对名称相同药剂的廉价制品,证明其质量是必要的;(8)多种成分配成的一种制剂,如无经济效益的考虑,不如推荐单一成分的药剂为好;(9)制造者的信誉和名声可以考虑,但不应作为评价药物的唯一标准;(10)由于资料太少,不能决定药剂价值时,要谨慎推荐。必要时,对给药方法与治疗效果,需要查阅更多的报告[3]。

3 结语

结合临床药学的角度,临床药师应使医师掌握用药规律,指导用药实践,获得最佳给药方案,最终力求所用药物的剂型、途径、剂量、时间、间隔、次数、疗程等都能合乎科学道理 从而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蔡卫民.美国的临床药动学服务体系[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6):346-347.

[2] 郑敏玲.我国临床药学开展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广东药学,2003,13(3):64.

[3] 王蔚佳,熊光明.中国医药报.2005,11,1.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符合新疆肿瘤防治工作需要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旨在为今后肿瘤学专科医师培养奠定工作基础。

关键词: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国际上公认的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乃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已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较为成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临床医疗质量。从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到1993年原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至今,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模式经历数10年的探索与实践,终于在2013年12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6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政策文件,标志着中国医学人才培养毕业后教育阶段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同质化地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临床医师队伍,成为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目标。

一、设立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国家卫计委已设置34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但肿瘤科不在其中。肿瘤学(学科代码320.67)作为国家676个二级学科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学科地位。据《2012年肿瘤年报》统计,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肿瘤已成为公认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为285.91/10万,平均每天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培养一支肿瘤防治医疗队伍刻不容缓,探索一套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成为新时期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的迫切需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孵化器,在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

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医院实施专业委员会、规培办公室、科室三级管理模式。成立院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领导小组、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专家委员会,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专家小组。同时,医院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规定(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管理规定(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暂行)》等一系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三、积极探索规范化的培养流程

(一)岗前教育

参加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是医院当年新入职、拟从事肿瘤学专业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了使学员尽快完成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的角色转换,明确学习目标、培训内容及培训标准,在正式进入临床轮转前,组织住培学员进行岗前培训。开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解读、医院管理制度学习、医院感染和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学习、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毒麻药品使用学习、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使用、医疗卫生法规等临床工作相关知识集中培训。

(二)临床轮转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际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是造就高水平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其过程重在规范,其结果体现同质,也是提高医生队伍素质和医疗水平的治本之策。

临床实践技能是培训重点。参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肿瘤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结合本院实际,组织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等各亚专业专家共同修订完成了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暂行)》,作为培训大纲指导规培工作具体实施。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肿瘤全科住院医师水平,掌握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肿瘤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具备初步的经验,初步掌握常见肿瘤诊治技能,掌握肿瘤相关体格检查及诊断技术,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掌握肿瘤急症的诊断及治疗。

临床轮转期间,医院及科室定期开展以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医疗政策法规为主题的集中理论培训;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临床技能比赛、学术沙龙等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起到了拓宽视野、丰富住院医师的业余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发挥6个住培专业基地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专业色彩浓厚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临床技能培训,促进住院医师对肿瘤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住院医师临床通识能力。

(三)考核评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分为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出科考核、阶段考核统称为过程考核,是评价培训质量、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参照。只有认真落实过程考核评价,才能及时发现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或培训方式方法。

考核评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出科考核。一位住院医师在完成某个专业科室的一段时间临床轮转后,如何衡量教与学的质量,要通过出科考核来反映。出科考核涉及各个轮转科室,每个科室对入科轮转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都应明确有针对性的考核目标和考核项目。只有把出科考核落实到位,确保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才能正确衡量培训质量,形成考核与带教之间良性的反馈改进机制,为后续培训工作探索出改进完善的方向,才能按住培标准培养出合格的住院医师。因此,出科考核是住培评价体系的奠基与核心。同时,专业科室如何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培训对象有针对性的实施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也是亟待实践探索的问题。

(四)信息化建设

住院医师利用“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管理平台”完成日常培训学习登记,还可以自学自测。管理者利用平台不仅可以完成住院医师考勤管理、培训手册审核、考核评价、教学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还可以开展质量控制、监督检查。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切实保证了住院医师培养的同质性、标准化。

(五)经费保障

医院高度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 用于基地实训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培训、带教津贴、住院医师生活补贴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师资培训

带教师资的临床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医院组织带教师资积极参加各类各级住培师资培训班,坚持教学相长的人才梯队建设。

(七)检查督导

采用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科室实地检查、考勤抽查、网络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发现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和持续改进。

四、今后工作展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硕士学位衔接逐渐推广,如何保证“四证合一”的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亟待出台相应的培训标准和细则。

第二,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出科考核评价体系,是同质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第三,肿瘤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联合培养肿瘤学科住院医师,充分整合利用各自优势教学资源,值得进一步积累实践。医院之间融洽的协同协作机制有待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

第四,师资培训质量和进度跟不上住院医师培养速度。

总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本院通过两年实践推广,初步探索出符合新疆肿瘤防治卫生人才培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旨在为今后肿瘤学专科医师培养奠定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GBT13745-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 201401/032c8cdf2eb64a369cca4f9b76e8b059.shtml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廉洁诚信档案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严肃行业纪律,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从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的必要性、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究了如何规范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经过逐步深入分析,文章得出结论,首先要确立廉洁诚信档案的范围和要求,其次完善廉洁诚信档案的内容和形式,最后加强廉洁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以廉洁诚信取信于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关键词: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建设

2013年6月,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充分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严肃行业纪律,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随着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建档工作的不断完善,廉洁档案在对干部实施教育、监督、管理方面,在为组织提拔选用干部、评先选优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1.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是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的缺失将是一种社会灾难。

(1)在目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是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医患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关系,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内容,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两大主体,体现了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协调医患关系,道德的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医患关系的协调需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约束,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应该是医患之间以诚信为基石, 以尊重和平等为前提,共同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健康、完满的人际关系。

(2)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使医务人员树立起“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是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扎实开展医疗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满意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3)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是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重服务、讲奉献良好风气的保障措施,是大力弘扬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高效的医疗服务,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是对医务人员考察、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医疗机构合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保证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5)在加强对医务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跟踪检查和监督的基础上,认真制作廉洁诚信档案,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自己在廉洁行医方面的不足,以便自警、自省,对照整改,对绝大多数医务人员也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

2.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多为各地、各医疗机构自创,其项目、内容、标准、考核方式等大多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

(2)许多医疗单位廉洁诚信档案内容主要是依靠医务人员自本人填写,能否如实填报基本上凭医务人员个人自觉。在某种程度上,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医务人员对于有关其“前途与命运”的档案,难免会填写一些无关痛痒、利用价值不大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填报虚假内容或故意漏报等情况。

(3)部分医疗机构建立的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具有保密性,一般不允许外人接触和查看,这样也就失去了对廉洁诚信档案有效的监督。

3.规范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

廉洁诚信档案可以为增强医务人员工作的“透明度”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平台,但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才能使廉洁诚信档案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为此,要科学、规范建立廉洁诚信档案。

(1)确立廉洁诚信档案的范围和要求

①建立廉洁诚信档案的范围为全院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主要记载该医务人员工作以来贯彻执行廉洁从医、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情况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等情况。

②一人一档,每年填报一次。经分管院领导审核后报纪检监察部门,待年度考核完毕后由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等填写完整,最后由本人和有关院领导、部门签署意见。

③档案内容凡应由本人填写的部分必须由本人亲笔填写,由组织填写的内容应与本人见面并签署意见;填写时字迹要清晰、工整,内容要真实准确,凡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工作纪律等行为而隐瞒不报、报小瞒大或报轻瞒重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2)完善廉洁诚信档案的内容和形式

①廉洁诚信档案主要内容

廉洁诚信档案内容应包括本人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廉洁从医、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包括收受礼品、购物卡、红包、回扣情况及收到患者感谢信、锦旗、牌匾等);个人贯彻执行医院及纪检监察部门制订的工作程序、议事程序、决策程序和遵守工作纪律情况;个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个人收入申报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工作期间,纪检监察部门对收到有关举报材料的核查处理情况及反馈的相关材料;院领导廉政谈话及诫免谈话情况;个人受处分、处理及申诉、复核情况;个人年度考核材料、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填写的考核评价意见;个人其他涉及廉洁从医、廉洁自律情况的材料。

同时,必须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法律保障,对弄虚作假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处理,保证被监督对象在填报廉洁诚信档案时实事求是,如实填写。

②丰富廉洁诚信档案形式

医院要结合自身职责和实际情况,研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诚信从业信息管理系统,将医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个人诚信记录。作为反腐倡廉一道重要的监督程序,廉政档案在我国已实行几年,不少单位建立了电子版干部廉政档案。[2]医院在加强纸质档案规范管理的同时,可以投入力量开发“医务人员廉洁诚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基于先进的网络结构设计,通过办公系统所实施的交换式网络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方便,实现跨组织、跨时间、跨地点、多用户协同工作。

首先,廉洁诚信电子档案格式需多样化。医院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门可联合研发廉洁诚信电子档案,该电子档案要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便捷性、高效性,能支持Word、Excel、Jpg扫描图象、PDF等多种通用格式。

其次,系统需支持各科室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数据上报,在纪检监察部门导入上报数据进行廉洁诚信档案资料汇总。医务人员通过网络填写和提交自己的档案,完成档案库的信息采集。纪检监察部门则从简单、繁杂的信息录入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廉洁诚信档案信息库的使用者。

再次,创建智能三级预警模式,廉洁诚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设置相应的预警功能,能自动实时监控所有医务人员的廉洁诚信档案信息,一旦某医务人员的档案信息满足预警条件,系统会自动出现三级预警,这样就能在档案资料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归纳、自动预警应用。

(3)加强廉洁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①要切实用好廉洁诚信档案,将其作为奖惩、任用医务人员的重要依据,并为社会监督提供便利条件。为了加强对医务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医、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医院要通过开展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制度,实现了单位所有医务人员一人一卷,专柜专人管理,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②切实加强医疗行业自律性管理。医院要利用宣传橱窗、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加大宣传声势,为全体医务人员建立廉洁诚信个人档案,通过党务、院务、投诉电话公开等形式,全面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群众也可以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各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公开电话和官方网站投诉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对群众反映的违法违规的问题线索,相关部门和医院应抓紧核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③坚决抵制违法违规行为。医务人员廉洁诚信档案要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之中,作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凡是违反廉洁从医、廉洁自律的人员,医院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给予批评教育、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低聘、缓聘、解职待聘、解聘;情节严重的,由有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其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或者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问题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严肃追究医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直接领导的责任。对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渎职的,要严格问责。

④医院要结合“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三好一满意”、“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四合理”管理制度等,凝炼、宣传、践行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宣传和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加强医疗机构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廉洁文化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营造浓厚廉洁文化氛围和执业环境。要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行业的光荣传统,加大对医疗卫生行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表彰和宣传力度。

总而言之,廉洁诚信档案是对医务人员行医过程中廉洁与否的情况记录,是推动医德医风、行业作风等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营造廉洁诚信的良好风尚和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患者满意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单位要扎实开展廉洁诚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对廉洁诚信档案加以合理利用,以廉洁诚信取信于患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立波,马迎秋,顾云田.规范医务人员廉洁档案 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J].中国医疗前沿,2008(4).

[2] 杨继红,于雪.浅谈医院干部廉政档案的建设[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较晚,目前培养的全科医师数量远远不足,中医全科医师更是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要。如何开展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加强中医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中医全科医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以自身经历对中医全科医学培训的模式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医全科医学 人才培养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mode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LIU Huijun

(Baiy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3, China)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1]。中医全科医师要求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知识,熟练掌握中西医实用诊疗技术,具有预防、诊疗、养生、康复等全面的医疗技能,是提供连续、综合、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中医的整体观、中医治疗简、便、效、廉、验的特点,更加符合低耗高效的卫生经济策略,大力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1 我国社区中医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医药的重要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近几年开展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药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受居民的欢迎。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瓶颈和难点。

1.1 财政和政策未完全落实

上海从2000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2011年5月推出“5+3”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5年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再加上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初步建立了标准化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为留住全科人才,按照政策,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工作满一定年份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但是卫生资源配备不均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对中医药倾斜的力度不够,中医药适宜技术补偿、报销比例偏低。中医药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下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2 中医药人才不足

中医药人才所占比例普遍偏低[2],中医药人才数量萎缩,中医传承出现断层。截止至2011年底,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以及助理执业医师,约为1.03名/万人,郊区少于中心城区[3]。本中心目前拥有中医医师10人,平均1.78名/万人;中医全科医师3名,平均0.53名/万人。10名中医医师中,在职5名、派遣1名、退休返聘4名;在职在编中医师中、高级职称医师缺乏;近2年来跳槽到二、三级医院的中医执业医师多达5名。中医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中医药队伍不稳定,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

1.3 中医药科研政策扶持不够

没有专门的中医药科研经费,科研人员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特色中医药自制制剂申请批号困难,其管理政策与中医药发展的自然规律不相适应。

1.4 社区中医科发展重点未把握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舍本逐末,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医科的硬件建设上,中医诊疗方法,尤其是传统特色疗法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不够,中医药治疗的参与率有待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难以形成气候。

2 我国中医全科医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有5亿人生活在城市,如果按照每2 000~3 000人拥有1名全科医生(最低标准)计算,我国需要16万名合格的全科医生[4]。当前,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执业(助理)全科医师仅占总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0%~5.0%,远低于国际上30.0%~60.0%的水平[5]。目前上海的全科医生只占医生总数的6.9%,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量更为不足[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共同制定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0%以上”。面对群众迫切的中医中药服务需求,探索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3 我国中医全科医生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独立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医学培养体系的国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医全科医学培养模式培养中医全科医师,应当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中医学特有的预防保健思想是其理论的精华所在,它所倡导的“治未病”思想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融入到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中,无疑将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4 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需解决的问题

4.1 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内容侧重点

4.1.1 社区基本疾病的诊疗

中医全科医学诊疗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①中医全科医学应该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②中医全科医生应该明确中医的优势病种。所谓中医优势病种,是指中医防治疗效确切、并能被广泛认可的某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③中医适宜技术有自己优势的疾病谱,掌握这些适宜技术的特色,针对不同的疾病选用特色的治疗手段,才能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验”的优势。

4.1.2 社区中医康复服务

社区中医康复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药康复手段,组织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和社区共同参加,帮助病、伤、残者逐步改善或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方法大多数是便于学习掌握的非药物疗法或自然疗法,容易得到应用和推广,适合社区康复的开展。所以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应该适应社区工作的特点,在现代康复学的基础上,坚持中医康复的特色和优势,使中西医康复医学有机结合。

4.1.3 慢病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系列需要长期综合干预和治疗的疾病。慢病干预的中医措施,就是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中医养生保健、诊断治疗、康复等干预方法,降低慢病的发病率、致死和致残率,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存质量。中医慢病管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预后调摄,防其复发[7]。

4.2 中医全科培养课程设置与时间侧重

目前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主要通过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转岗培训、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途经进行培养。全科规范化培养是目前及今后培养高质量中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笔者是毕业后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到社区工作的,结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亲身经历,对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4.2.1 掌握常见病的诊疗

中医全科培养课程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部分,离不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参与。相对于在中医类综合性医院的轮转培训,笔者认为3个月的理论学习及内、外临床科室1年轮转应该放在西医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因其病种相对多,见识面广,对提高常见病诊疗有很大提高。

4.2.2 突出中医特色诊疗

中医全科培养的第2年可安排在中医综合性医院,加强中医内、外、妇、儿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轮转;熟悉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养生拳操等适宜技术;可以增加名老中医带徒教育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医学实践性较强,这就需要医学生或全科医师跟随一些名老中医进行学习。

4.2.3 深入社区服务群众

中医全科培养的社区实践可安排在全国或上海市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深入社区体会中医全科医师职责,注重把中医药融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去,发挥中医药“简、便、捷”优势。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医全科培养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医全科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秉辉. 全科医学概论[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2] 白剑峰. 下代中医在哪里[N]. 人民日报, 2009-04-02(15).

[3] 顾怡勤, 顾竞春, 施永兴. 上海市社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12): 1147-1151.

[4] 谢庆文, 唐红梅. 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 10-12.

[5] 冀涛. 中美全科医师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1): 3642-3644.

[6] 赵臻, 杨海丰, 李金芳, 等. 我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9(6): 526-529.

[7] 孙涛, 武留信. 中医未病思想与“慢病后备军”健康管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5): 252-253.

(收稿日期:2013-08-15)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口腔内科学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求,提高该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针对该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以《口腔内科学》为研究对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口腔执业医师考试。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教学模式

自1999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已经进行了20年。在这20年间,医学教学工作于执业医师考试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医学生培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衔接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口腔执业医师理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内科学》实践教学内容也是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核的必考内容。通过对近年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试卷进行分析,发现我校现有《口腔内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國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发展趋势和临床岗位要求。为提高口腔内科学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铺垫,我们开展了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改革。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趋势,分析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对已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口腔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考试通过率的因素。

1.1 教学内容陈旧欠缺

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相比,口腔内科学部分教学内容陈旧,需要删减;部分教学内容欠缺更新,没有将最新的、执业医师考试和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修复材料纳入教学中。

1.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学生临床思维不能有效建立,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

1.3 考试形式单一,试卷结构与执业医师考试不匹配

执业医师考试包括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大部分,若实践技能考核未通过就没有资格参加综合笔试,因此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口腔内科学教学质量非常关键。以往课程考试偏重于理论考核,而理论考试题型也与执业医师考试大有不同,忽略了对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检测和对执业医师考试的适应能力培养。

因此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口腔内科学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建设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实习、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具体改革措施

2.1 整合出与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吻合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内容,调整现有《口腔内科学》教学内容,删减陈旧、不常用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增加病例教学内容和技能考试涉及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部分进行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使其既满足考试的要求又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必备知识,了解口腔内科学的新技能新方法。

2.2 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口腔内科学涉及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和口腔粘膜病3个部分知识体系,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各异。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水平,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内科常见病,占门诊就诊率80%,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教学重点,而诊断和治疗是教学难点。我们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和项目教学化教学的方法,将任务和问题提前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黏膜病病种繁杂,具有同病异症,异病同症的特点,疾病的鉴别和诊断是教学难点。我们采用了临床病例和临床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还原临床场景,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诊疗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新的教学方法带动了教学模式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重视技能考核,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技能考核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安排了实训课,但学时相当较少也缺少实践考核,未能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有效测评,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增加了实践实训课,实训项目贴合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增加了实践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训课和临床技能的重视,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做好铺垫。

2.4 改革试卷结构

传统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称解释、判断题、简答和论述题,偏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执业医师考试均为选择题,除了考核基础知识外,还有病例分析题,试题量大面广,这对临床经验不足的毕业生难度较大。为使学生尽早适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教研室积极建设口腔内科学试题库,尽量覆盖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点,同时对期末试卷结构进行调整,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为学生日后参加国家考试起到正确引导和增强信心的作用。

3  成果

在开展基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一年后,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口腔内科学发展趋势,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吻合,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通过对观察组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强,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3.2 课程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良好,学生课堂参与率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在学习《口腔内科学》同时,能与其他专业学科融合,带动了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3.3 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投入,通过自身学习和接收学生反馈,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既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又促使了教师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也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探索过程。在现有条件下,我们以《口腔内科学》为突破口,做出了初步的尝试。根据研究经验,在今后教学中我们继续以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程教学满足既满足考试的需要,又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春,吴勇,李润琴.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改革医学职业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0):21-23.

[2] 廖苏芳,杜金刊,赵永明,等.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医学生技能培训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66,99.

[3] 杨眉峰,肖惠.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57-160.

[4] 郑福祥.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开展外科学实训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5):95-96.

[5] 齐建强,李鹏董,任新生.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3):118-119.

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中药方剂;运动康复;综合治疗;临床经验;张唐法

张唐法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湖北中医大师,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凡50余年,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项目6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3]。张师针灸技术高超,不仅受到了国内患者的青睐,还受到了国外友人的推崇和肯定,也使针灸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促进了针灸事业的国际交流,提升了中医的世界影响力[4]。张师擅长对骨关节疾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其对腰突的治疗独到的见解和显著的疗效[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種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腰痛、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L4/5)、腰5/骶1(L5/S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主要累及20~50岁青壮年男性,该病起病急,病程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及工作质量。张主任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具有独到的见解,采用针药结合的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6-8]。笔者为张师的硕士研究生,有幸跟师学习3年,搜集、遴选、整理张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对有益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证”的范畴,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有诸多争议,张师认为本病主要为内外二因合而治病。外因为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内因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素问·逆调论》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肾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损伤肝肾,耗伤气血。又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9]。张师深入钻研《黄帝内经》《千金方》等中医经典,认为本证属正虚邪实,其证乃因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治则上应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为主,肝主筋,肾主骨,通过补益肝肾,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肝藏血、肾主纳气,通过补益肝肾,扶助正气,肾精充足,元气旺盛,气血运行有序,血行风自灭,则能除痹止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0]。

2 取穴原则

张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以膀胱经及胆经为主,膀胱经多取肾俞、大肠俞、殷门、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位,胆经多取环跳、阳陵泉、悬钟等穴位,腰部夹脊穴也有涉及。根据经脉与脏腑相关理论,膀胱经沿脊柱两侧腰背部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其腧穴与脏腑关系密切,能够有效调节脏腑功能,又因其运行在腰背部及下肢后正中部,根据经脉的近治作用,膀胱经腧穴可以有效治疗腰痛等疾病。胆经也因其在下肢外侧运行,根据穴位近治作用等原理,胆经穴位可以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因此,针刺膀胱经与胆经穴位可以有效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激发脏腑功能,起到祛风散寒、补益肝肾等作用[11-13]。

张师深入钻研《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成》等专著,张师探经络之原,求针刺之理,辨营卫之清浊、分孔穴之部位,强调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的不同日时而变化,主张在针灸治疗的择经选穴过程中应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取穴,以提高治疗效果。张师根据十二经脉体表循行流注规律,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张师认为足太阳膀胱经运行在脊柱两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经脉,下午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证为风寒湿邪入侵、肝肾亏损,故治疗主要以祛风散寒、补益肝肾为主,于申时取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穴进行补肾,再辅以膈俞、丰隆等穴进行祛风除湿散寒,经过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取穴治疗后,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14]。

3 针刺方法

恢刺是将针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侧,并上下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以促使肌肉弛缓的一种刺法。《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以舒通经络,恢复拘急,因使恢廓通畅。先在患病肌腱处直刺进针,也可以斜刺进针,并让患者升举活动肌肉,同时捻转提插针体,使筋肉拘急松弛,功能得到恢复。本法多方向刺其肌肉,并捻转、提插针体,结合活动肢体,能扩大针感影响,故称恢刺,或称“多向刺法”。张师深入钻研《黄帝内经》,认为恢刺治疗腰痛疗效肯定,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又创新恢刺手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具体如下:在腰部两侧膀胱经选取若干个常用穴位,在此进针,得气后进行多方向捻转、提插针体,张师认为恢刺法得气较快,既能擴大针感影响,又能使针感向肌肉深部传导,起到治疗腰痛的效果[15]。

苍龟探穴法是《金针赋》四大飞经走气手法之一,是一种由提插手法等组成的特殊行气手法,因其操作如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之状而得名。《金针赋》:“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医学入门》则指出:“苍龟探穴针法行针时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龟。”《针灸问对》强调进针得气后行针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捻针也。张师遵循针灸著作的理论指导,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采用苍龟探穴飞经走气行针手法:进针得气后,先刺入穴位浅层(天部),向上下左右多方向提插;随后进入穴位中层(人部),向上下左右多方向提插;再进入穴位深层(地部),向上下左右多方向提插;最后退至穴位浅层(天部),如此往复。具体操作针法为:将针刺入穴位后,退到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下针时手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此种手法将经脉气血运行与复杂提插手法相结合,不仅大大提升了针感,也使得疗效显著提高,能够有效缓解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16]。

4 针药结合

张师倡导“针以治其外,药以攻其内,针药结合”的经典治疗方式,在针刺的同时配以中药方剂治疗,从内外两个方面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良好效果[12]。方剂为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 g,桑寄生15 g,秦艽10 g,威灵仙10 g,杜仲10 g,川牛膝10 g,细辛3 g,当归10 g,川芎10 g,党参10 g,甘草6 g,白术10 g,茯苓10 g,桂枝6 g,防风10 g,防己10 g,白芍10 g。该方剂主要作用为祛风散寒、补益肝肾,兼强筋健骨。方中重用独活为君,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臣以细辛、防风、防己、秦艽、桂枝,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枝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防风、防己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本证因痹证日久而见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川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川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当归、川芎、牛膝、桂枝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上述药合用有祛风寒、补肝肾、益气血的作用[17]。同时,采用穴位注射以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如下:在两侧膀胱经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每穴0.1~0.3 mL,隔日1次,1周3次,红花注射液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与针刺配合使用,能够增强针感、扩大治疗面积,提高治疗效果[18]。

5 防治结合,康复教育

张师充分吸取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益经验,与患者深入交流,消除患者不良心态的影响,帮助患者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观念,嘱咐患者防治结合,重视运动康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张师康复教育方法如下:(1)应当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负重;(2)睡硬板床,平时佩带腰带;(3)加强腰背肌肉训练,每天做腰部后伸动作20~30个;(4)保持良好坐姿,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5)保持腰部正确运动的习惯,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患者遵循张师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张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一般的针灸师[19]。

6 病案举例

符某,男,53岁,患者于两年前因受凉劳累后出现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症状较轻,自行口服“布洛芬”等药后,腰痛稍缓解。7 d前因受累后腰痛加重,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放射至小腿后侧中段,不能弯腰和行走,自觉左下肢肿胀麻木,服用“布洛芬”等药后症状无缓解。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减少,睡眠质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专科检查:腰椎侧弯、后伸、旋转受限,L4/5、L5/S1椎间隙旁压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左下肢4字实验(+),其余各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腰椎X线片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变浅,L4/5、L5/S1骨质增生,L4/5、L5/S1椎间隙狭窄;腰部MRI显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肝肾亏损),治疗方法为针刺+穴位注射+独活寄生汤加减。具体为针刺肾俞、大肠俞、腰部夹脊穴、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等穴位,刺法为恢刺,苍龟探穴飞经走气手法,留针20 min;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每穴0.1~0.3 mL,每次2~4穴,隔日1次,1周3次;上述针刺2周1个疗程。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具体如下:独活10 g,桑寄生15 g,秦艽10 g,威灵仙10 g,杜仲10 g,川牛膝10 g,细辛3 g,当归10 g,川芎10 g,党参10 g,甘草6 g,白术10 g,茯苓10 g,桂枝6 g,防风10 g,防己10 g,白芍10 g。水煎服,14剂,每日1剂。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1个月后复诊,腰痛完全治愈。

7 结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疗效。张师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集中医治病之所长,择经选穴精当,针刺方法进针快、得气快,善用复合手法行经导气,熟练使用中药方剂治疗,健康宣教方法简便易学,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星.张唐法主任医师学术思想简介[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⑹:3-4.

[2] 黄国付,张唐法.张唐法针灸临证学术思想浅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⑼:804-806.

[3] 徐华芳,王 龙,辛 玉,等.张唐法教授针灸学术经验管窥[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7,40⑴:84-86.

[4] YUE-BING LI,WEI WEI. Chief physician Zhang Tang-fa’s experience of acupuncture for gouty arthriti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8,16(3):145-149.

[5] 黄国付.张唐法学术思想整理及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6] 黄国付,张红星,张唐法,等.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对血浆相关因子的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43):1-6.

[7] 黄国付,张红星,张唐法.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5-7,67.

[8] 张红星,黄国付,张唐法.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研究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3):11-14.

[9] 张红星,黄国付,周 利,等.浅谈经脉—脏腑相关[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1-2.

[10] 张红星.张唐法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治疗特色撷菁[J].中国针灸,2015,35(10):1045-1048.

[11] 豁银成.张唐法治疗腰腿痛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6):25-2.

[12] 徐华芳,张红星.张唐法主任“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证经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87-89.

[13] 黄国付,张唐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疼痛疗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51.

[14] 肖山峰,胡小珍,刘 密,等.湖湘针灸名家严洁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1):1236-1239.

[15] 顾 星,冯淑兰.谢国荣教授针灸临證经验总结[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1):1240-1242.

[16] 向 娟,陈 果,欧阳里知,等.严洁教授针灸治疗耳鸣临床验案[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3):306-308.

[17] 黄 松,陈敬有,高 皓.臭氧消融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10):1136-1139.

[18] 盖晓丽,马玉侠.高树中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浅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211.

[19] 张红星.张唐法主任医师针灸教育思想简介[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⑷:95-97.

(本文编辑 匡静之)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