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

2024-07-16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1篇

公共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1850年英国通过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图书馆立法, 并于1852年建成了奥彻斯特公共图书馆, 标志着公共图书馆的正式建立。联合国1949年版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称,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之门, 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社会地位, 向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将共建共享、平等服务的原则作为办馆的宗旨, 这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属性决定的, 公共属性特征也是公共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19世纪后期, 公共图书馆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以杜威为代表的学者努力追求实现图书馆的平民化。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普及, 实现对社会底层人士的人文关怀。受西方文化影响,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初。1902年绍兴乡绅徐树兰开办了古越藏书楼, 面对社会公众开放, 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雏形。1904年3月, 湖南图书馆正式建成投用, 以输入文明、开通知识为办馆宗旨, 标志着国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立。

现代公共图书馆是由社区、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支持和资助的机构, 以立法支持为基础, 依托于公共基金的保障, 从而实现对市民的完全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面向全社会开放, 读者与读者之间不会相互排斥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作为知识和信息的宝库, 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得以充分的共享, 不同用户的重复使用不会引起资源的损耗, 使得公共图书馆具有非竞争性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应用的普及, 数字化、移动化的图书馆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构建知识管理服务平台

(一)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图书馆的职能是收集、整理知识和信息, 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通过对知识的收集加工、整理传递, 发掘智力资源、促进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是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反映了企业等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自然资源是农业经济时代竞争的重点, 工业经济时代追求的是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竞争, 而在信息化的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成了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对图书馆的业务、财务、人事等各个方面的所进行的管理。它不是要取代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全部内容, 而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领域, 是知识时代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般而言,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内容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 以及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对于馆藏的显性知识, 应当进行充分的整理加工、提高传递利用的效率, 从而促进知识的共享、开发及应用。隐性知识往往存在于图书馆员工和读者的大脑中, 是知识的沉淀和智慧的存储, 应当加大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不断加强知识管理的创新、加大应用的开发力度、拓宽知识传播的途径, 通过建立人才库, 开展充分的交流与共享, 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基于因特网、内外联网的基础网络技术, 由数据仓库、人工智能技术等构成的知识挖掘技术, 搜索引擎、数据库、智能代理等组成的知识存储和传播技术, 共同构成了当前图书馆的三大知识管理技术。

(二)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产生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是一种对信息资源进行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新型服务观念, 以信息的搜寻分析、知识的组织整理能力为基础, 根据用户所提出的问题和环境的影响制约,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提供便捷有效的知识应用和创新服务。从知识服务的内容来看, 可以划分为广义服务和狭义服务之分。广义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的一切需求, 提供普通知识服务和专业知识服务。而狭义知识服务是基于用户的专业需求, 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知识, 从而筛选分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 是一种层次较深的智力服务。知识服务作为一种高级的信息服务模式, 采用了比传统信息服务更加成熟的信息技术, 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 将用户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有效提取并传输出去。

知识服务贯穿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注重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同时, 紧紧围绕知识的增值和创新, 集结构化、专业化、个性化、团队化、知识化于一体。在结构上采用层次化的服务模式,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资源的利用多少进行相应的配置和分布;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采用垂直服务的模式, 按照专业领域的划分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针对用户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提供个性化、连续化的参考咨询, 以便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组建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团队, 依靠专业的多元化和团队效应, 进行处理信息、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根据用户的具体目标和现有的环境状况, 对相关知识进行组织和检索, 结合系统工具进行分析运用, 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三) 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和平台。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仅包括普通借阅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两类, 工作内容也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流通, 提供固化在印刷型载体上的文献传递服务, 属于显性知识服务的范畴。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而且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也较为困难, 自身的知识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传统的知识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 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代表的网络商业信息服务应运而生、发展迅猛。

商业数字图书馆不仅在服务的便捷、效率和深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人力资源、文献资源的共享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将各种资源进行集成, 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员的参与度、挖掘隐性知识, 结合了先进的检索传输技术, 为用户提供双向互动、面向主题的优质知识服务。由于采用了互联网技术, 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相比, 信息资源的总量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 占据了明显的资源优势。

现代的图书馆服务平台通常由操作层、知识库和服务层三个部分构成, 相辅相成、互相协作。操作层是知识服务平台的主体, 一方面对本地传统的载体资源进行组织开发, 同时对互联网资源和商业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处理搜集整理。知识库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包括了书目库、特色数字资源库、免费网络资源库、专业指引库等。服务层作为平台的核心, 不仅能够提供异构数据的统一检索, 还能提供同步、异步、联合参考等数字参考咨询, 以及知识定制和推送、个人图书馆管理等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三、以用户需求为准则, 构建生态服务系统

(一) 用户需求准则。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 图书馆一种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工作重心, 对待用户的需求重视程度较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逐渐发生了转移。在继续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同时, 开始关注经济建设和读者的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读者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把人的因素作为服务工作的核心。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经历了需求由少到多、由隐性到显性的变化。

信息差与认知的不足产生了用户的需求, 作为图书馆用户需求的最常见形式, 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特点、内容和形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用社会的竞争与挑战愈发激烈, 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从低级层次往高级层次上升的趋势, 信息需求逐渐往知识需求过度。与此同时, 图书馆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无论是服务理念和水平, 还是资源配套、人才队伍, 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尽可能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服务理念与竞争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 图书馆更加体现出了主动服务的一面, 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准则。

(二) 生态化的图书馆服务系统。

生态是一种观念, 更是一种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关系。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强,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带来的是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基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机体, 与用户的需求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关系。图书馆与用户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用户及其需求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营养之源、动力之源, 而图书馆则成为用户的信息知识来源、需求不断上升的可靠保障。应当使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实现和谐、同步的发展, 确保服务的连续不间断, 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营养和能量。

图书馆通过向用户通过多样性、层次性的服务, 将用户需求的数量、种类、层次与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相连, 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保持了用户需求种群之间的和谐共存于竞争发展, 从而营造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用户需求服务系统。作为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系统的重要能源, 用户需求必须在客观上拥有一个最低数量, 以维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能量, 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同时, 对现有的图书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以适应用户需求开发工作的需要, 提高图书馆的生态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四、保障信息的公平获取

(一) 信息公平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的宗旨是共建共享、平等服务, 这是由图书馆的公共属性所决定的。信息和知识作为公共财富的一部分, 充分的共享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 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 由税收等社会公共资金作为支撑、以公益服务为理念, 理应赋予全体公民公平的信息获取权利。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个用户在对信息利用的同时, 并不影响另外一个用户的利用。

信息公平, 不仅是信息活动领域中公平思想的体现, 也反映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的过程中, 人们所产生的 (下接第102页) (上接第94页) 价值期望。可以定义为,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 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分配过程中所体现的平衡与对等的状态。首先是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 信息主体在起点和资格上的完全平等, 通过获取信息而为自我发展服务。其次是资源配置的公平, 由于不同信息主体之间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配置中不应绝对的平均化, 而是尽可能照顾到各取所需、使不同需求都能得以满足。

(二) 信息公平的保障机制。

集中式的管理模式, 各级各类图书馆隶属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 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 结构和政策由中央政府决定。而分散式的管理模式, 通过设立一个总馆将所有的图书馆纳入一个管理体制, 实行人、财、物和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根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行协调。集中型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宏观调控, 而多元分散型模式便于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适宜于图书馆的个性发展。同时, 总分馆制有利于资源、经费和人员的合理优化配置, 提高了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性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应当遵照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原则, 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把公共图书馆办到每一个社区、办到每一个人身边, 区别地对待不同群体的需求层次, 在资源布局、服务方式上尽可能地予以满足。优化配置资源的合理布局, 保障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 兼顾公平与效率, 在保障信息公平的前提下,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全政策法规、提高技术保障, 建立健全符合群众需要的信息公平保障机制, 真正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依托于社会公共资金而建立的, 面向社会大众提供信息知识服务。文章介绍了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服务, 提出了构建知识服务的平台和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准则, 构建和谐的图书馆生态平衡系统, 阐述了信息公平的重要性及保障机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知识管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信息公平

参考文献

[1] 赵岩华.公共图书馆的生命力在于优质服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 (01) .

[2] 杨力伟.公共图书馆与社区生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理念、运作和功能[J].开放时代, 2003 (05) .

[3] 姜猛.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对策浅议[J].?图书馆学刊, 2003 (02) .

[4] 高天真.知识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与相关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3) .

[5] 何梅.面向自主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定位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9 (04) .

[6] 杨善林, 蒋翠清, 梁昌勇.基于信息集成的协同交互式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1) .

[7] 毛刚, 吕晓声, 李贺.基于社会知识论和需求理论的学科间理论交叉研究.图书情报知识, 2013 (3) .

[8] 伍革新.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2篇

现代城市居住区为满足人们定居生活需要的空间地理单位。广义称居住社区、社团。城市社会学家西蒙·戈特查尔克将现今城市社会所存在的社区分为四个类别, 分别定义为“生长的社区”。典型的“生长的社区”, 是工业革命前“乡土社会”它包括了社区体系中的血缘和地缘的双重属性, 有较强的社会凝合力, 在上述几类社区类型中, “设计的社区”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最为常见。现代城市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最首要的目标之一, 在于加强社区的认同感与社会凝聚力。因此, 在设计的社区, 唯一能够强化社区作用的社会网络是其共同拥有的居住社区环境。虽然, 通过对社区环境规划设计尚不能确保真实意义上的社区的浮现, 但运用空间形态的手段来促进人们的交往、交流和认同, 是促成社区建设目标的重要方法,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在促进人们的交往、交流和认同, 是促成社区建设目标的重要方法。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在促进社区建设以及形成环境的个性特点方面, 重要的手法应包括以下几点。

(1) 重塑社区感:社区感是物质一社会环境为载体所组成的一种集体心理环境意象, 它反映了使用者的归属感, 心理认同感等社会心理的需要。环境设计的感染力量其前题因素是使用者对环境的认知评价。在居住小区和邻里单元这一级。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加强社区感的手法应包括: (1) 努力塑造反映社团向心凝聚力空间, 环境的整体个性意象、领域感; (2) 环境设计的组成要素, 要反映出为使用者所熟知的社区环境的符号以及传统文脉因素; (3) 要创造出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

(2) 促进交往:交往是促进居住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加强居民社会交往包括提供良好的景观条件, 供人们休息、交流、谈天的场所及环境设施, 环境场所的向心、围合。

(3) 复合空间环境的创造:有机融入自然环境因素, 创造丰富多变的景观, 供人散步、游憩的小路、开放空间有利于形成安全祥和的邻里社区气氛, 为休闲、交往活动创造条件。点、线、面多路绿地组织手法应该相互结合运用, 组织多层次的绿色空间环境。

2 城市中心公共空间设计

(1) 中心CBD空间:中心CBD, 商务区, 为城市第三产业的高密度地区。城市地理学家B.贝里曾指出三种因素的影响, 城市职能的分化, 布局控制及交通因素。城市中心区CBD一般为高层办公建筑比较集中分布的区域, 它们的产生及风格化, 印证了当代城市设计者对于城市的开发模式及设计的风格、式样的认识理解。在认知城市中心区CBD建设环境组织模式与特点, 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多种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下产生的, 因城市的CBD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产生的问题, 如缺少合理的外部空间秩序, 环境景观过度冷漠和缺少情境与活力, 用地缺少多样性及灵活性, 以及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问题等等, 城市中心区CBD要尊重城市发展的个性、尊重使用者的行为活动, 重塑富有活力与城市生活特色的中心区外部空间环境。 (1) 高层区的外部空间应妥善处理交通流线与相对静态的生活、行为活动的关系, 应能更多开辟出富的城市生活特征、文化象征意义的市民以共活动空间。 (2) 混合土地利用, 塑造步行者活动网络。 (3) 扩大外部空间, 同时为消除垂直感会给使用者心理带来的压抑感, 塑造立体联系流通有秩的新型环境景观形象。

(2) 零售购物空间的组织设计:与城市的购物设施相联的街道、广场空间则城市生活最为繁忙, 以及在功能复合、行为活动模式呈现现丰富多样性的空间场所, 构成内部购物空间使用上的户外沿伸。作为购物综合用途的城市公共空间, 客观存在的规划设计手法包括: (1) 创造步行化的空间, 形成满足人们的安全、社会交往、休息等多功能场所; (2) 提供多功能、能遮风避雨, 又能保持购物街区原有自然特性的公共空间; (3) 转达城市购物空间所需的情境意境, 适度引进自然环境要素, 创造良好景观质量的空间。

(3)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广场, 成为城市里供集会、举行节日庆典等各类大型公共性活动以及使用者游憩、交往的空间。市民广场通常与城市中重要的城市建筑相配合, 构成一个城市政治、社会及文化中心的空间。 (1) 要塑造出鲜明的场所感, 集中反映城市文化的特色, 城市的文明传统;应能反映出城市居民的城市归属意识与自豪相关的环境蕴意及新美学形式特点; (2) 结合绿化美化及环境小品的设计组成多种功能相融合的行为场所; (3) 从环境整体设计入手塑造具有具确的向心围合、界面连续的三维空间整体, 以及创造出丰富、适宜的环境艺术气氛及环境形象; (4) 注意软质景观及硬质景观的相互配合, 酿成场所的开放感以此为荣及活力。

3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以自然因素为主基调城市的开放空间, 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及多样性的生活方式, 美化城市的环境具有突出的价值, 为当代城市建设所充分认识。

(1) 综合性公共公园、郊区公园的设计问题:游历于闲适、牵情的天然野趣之中, 是当代城市人于紧张、忙碌之余的最好回酬。而在现代城市, 缺少天然趣味的公共公园、郊外公园, 不能不令人产生极大的缺憾。我们的城市应该多拥有一些能够促进人们接触自然、满足人们集体性、公众性的大众娱乐文化要求的公共环境, 以满足人们渴望健康、闲适和悦慕自然的审美心理需求。因此, 城市发展应该十分重视运用自然环境作为母题的城市公共园林规划开发和建设。

(2) 开放空间和城市生态环境:开放空间构成了城市环境组织型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意义应该在于改进城市的生态, 创造具有生态美学的自然环境景观。运用生态环境系统的概念来更新城市规划设计、开放空间设计概念构成了设计领域的一场革新, 一种新的发燕尾服观的挑战, 需要职业工作进出应答。

(3) 景园艺术设计问题: (1) 多样化的环境景观。景园无论大小, 多样性构成了景园质量要求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各类自然环境要素进行最大限度的配合, 能给人带来最大限度的愉悦与兴致, 同时增加了人们活动的多选择性。 (2) 组织景园艺术。关于景园艺术在东西方各有分野, 原因在宇宙观、申美观及各自文化土壤不同。伴随着文化的交流, 这种分野正在日趋缩小;新变化疆域的交错、共融亦为景园艺术创造提出了一个新的继承和创造的问题。人的审美经验以及创造出能给人们带来最佳的艺术感染力的景园艺术作品是景园艺术创造的根基;景园艺术应以满足和充实当代人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 塑造出更加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城市开放空间。 (3) 天然谐趣的景园设计。现实生活里, 人们不仅仅需要典雅, 亦需要不拘一格、疏阔与洒脱。大自然的开工神斧是景园设计重要资源。规划师、建筑师在塑造城市空间的过程中, 应该为广大的使用者设计出更多有趣味的特色天然景园, 丰富城市人民的生活。

4 结语

公共空间是城市人共同拥有的外部环境, 是城市规划与设计, 建筑构思创作的重要的源泉之一。合理规划一座城市的公共环境组成部分, 无疑正在成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问题。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 如何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是规划师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问题。为此, 本文作者就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手段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参考。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3篇

一、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利影响

目前, 各级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主要来自于外部, 这主要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导致的, 比如社会公众对直接接触的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不满意导致的个体因素引发的整体形象危机、媒体负面报道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 这些是比较常见的, 但是这些危机事件会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群众基础。

(一) 公关危机会威胁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治理的组成部分, 政府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公众的重要基石就是自身的公信力, 公信力可以很好的影响和说服公众, 一旦不能有效处置公关危机就会失信于民, 这会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的伤害, 从而威胁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 并进而影响到整个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显然, 公关危机对政府公信力的威胁是政府必须加以重视的。

(二) 公关危机会威胁政府和公众的关系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 任何工作中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这一目标的完成受到阻碍, 公关危机更是最大的威胁, 因为它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怀疑, 进而对政府的整体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 一旦不能很好的处置公关危机, 政府的工作就会直接面对公众的指责, 造成政府和公众之间关系的恶化, 使政府的社会评价出现滑坡。

(三) 公关危机会威胁社会和谐

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能够为公众理解和接受意味着政府工作的全面成功,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而言, 公关危机可能随时存在, 因为社会中矛盾总是存在的, 公关危机本身也是各种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在政府工作中的反映, 即使某些矛盾跟政府无关, 它也会在政府工作中得以体现, 政府毕竟是社会平衡的维护者, 因此政府公关危机的产生似乎是一种必然, 各级政府必须非常重视这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置, 否则这些危机就是定时炸弹, 随时都会爆发, 从而对社会和谐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各级政府在公关危机处置过程中的不足

虽然各类危机事件使政府职能部门得以警醒, 都积极采取了一些举措进行应对, 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和思想的影响, 公关危机的处置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 公关危机处置机制尚不完善

危机公关毕竟是近年来才得以重视的工作, 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

在危机公关的意识和组织层面还存在欠缺, 尤其是在危机公关机构设置、运行规范、信息支持和沟通机制等方面亟待加强。

在制度层面, 各级政府机关基本上都建立了危机处理预案, 但基本上都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预案, 并非是针对政府公关危机而制定的, 严格来讲, 很少有政府部门建立专项的、针对政府公关危机的危机预防及处置机制, 这会导致出现公关危机时, 缺乏针对性的处置预案和合理机制。

(二) 危机和公关理念欠缺

虽然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有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和权

力的设置, 政府机关普遍缺乏危机和公关理念, 基本都停留在表面, 使得政府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危机应对上。

1. 消极应对危机

消极应对危机并非是不应对, 现在的政府部门都清楚社会舆论和媒体能产生很大的压力, 不去面对和应对肯定不是选项。但是, 选择应对未必是积极的, 这在某些危机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某些政府机关只是走过场, 发表一些言论来搪塞媒体和公众, 这是不可取的, 也不能将危机真正的消解, 只有真正重视起来才能够做好危机公关的处置工作。

2. 信息公开不足

公关工作讲究通过信息公开来“以理服人”, “理”就是“真相”, 社会公众对公共事件有知情权, 对于涉及政府工作的事件也是如此, 政府机关如何发布真相很关键。如能在不涉及保密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 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并对事件积极处理, 危机的处置和消解并非难事, 但是总有一些危机公关活动的信息公开存在瑕疵, 这只能导致使政府形象进一步受损。

3. 应对媒体的能力不足

媒体采访的目的是了解事件真相, 给公众以知情权, 面对记者不利于政府工作的采访, 一些政府机关无理由的拒绝采访, 甚至提出一些有悖常理的言论, 这是不正确的, 这种做法只能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机关产生更深的负面看法。这种做法可能在面对地方公办媒体时可能有效, 因为毕竟政府在本地具有社会资源优势, 但是面对外地媒体、民营媒体时, 这种典型的行政压制做派只能恶化与媒体的关系。

(三) 缺乏专业公关人才

政府在公关方面的主要职能部门基本上都是宣传部门, 但是宣传和公关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这在两者的工作方向、工作方式、工作思路还是工作理念方面都有体现。虽然宣传部门承担了很多公关工作, 但是政府危机公关仍然缺乏必要的专业性, 也直接导致当前各级政府机关缺乏与媒体、公众打交道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 危机处置效率的可控性较差。

三、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策略的若干建议

(一) 树立危机意识和公关意识

要培养政府中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 领导首先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公关意识, 只有具备危机意识和公关意识的领导才可能认同危机公共关系, 才能把公关危机的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为政府的危机公关在机构、人员、机制、经费等各个层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建立全面的危机预警系统

各级政府具备资源和能力适时监控各类网站、BBS、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监控、筛选、分类评估, 政府公关部门做出积极、迅捷的回应;尤其是当发现不利于政府形象的负面信息时, 要及时启动危机公关预案, 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沟通处置, 改变不利状况以防范危机的真正发生。当然, 这只是正常的危机反应, 政府的预警不能停留在这种简单的层次上, 而应当综合各类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来源渠道, 建立一套可以随时可以获取社情民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 实际上也是危机预警系统。

(三) 成立专业的危机公关机构, 配置专业人员, 制定危机公关预案

建立专业公关危机管理机构是危机管理有效进行的组织保证, 这是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在危机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 各级政府机关要做好危机防范的准备工作, 不要在依附于宣传部门、办公室等非专业性的部门, 建立起专业的危机管理机构, 配备具有公关专业技能的人员, 并在资源配置上进行平衡, 从而建立管理、人力及技术保障;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尤其是发现和识别危机早期征兆的能力, 为将危机消除于萌芽状态提供人力支持;制定严格而可行的工作机制, 明确主管领导和成员职责, 避免流于形式。

还要做好危机预案的准备工作, 单纯的防范工作不可能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 要提前着手以有备无患。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危机公关预案, 明确危机公关的每一个细节, 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并通过模拟运行使危机公关部门和人员掌握预案运行程序和关键, 提高危机公关的效率。

(四) 重视媒体, 掌控危机公关话语权

政府应重视媒体, 在危机发生后主动与媒体联系, 通过主动与媒体建立合作来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 使媒体在危机公关中发挥有力政府与社会的正面作用。

1.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权威的信息是避免公关危机进一步发展的得力工具, 政府不能放任小道消息满天飞的乱象, 这种信息的杂乱状态对政府不利, 对社会的和谐更为不利。因此, 与媒体合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是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环节, 政府部门可以在建立合作的媒体中选择合适的平台来发布信息, 使之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产生合适的影响力, 既避免了危机的扩大, 又实现了信息的公开。

2. 加强舆论引导

政府应当主动引导舆论, 沉默和拒绝发声的方式只会导致政府的后续工作被社会舆论左右, 只有加强舆论引导才能使媒体的报道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才能避免谣言肆虐, 为此发声口径的统一是首要的, 还要指定专人与媒体沟通, 这样才能时刻保持与媒体的联系, 掌握媒体报道的重点和方向, 便于及时调整危机公关策略, 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五) 重视新媒体, 创建危机公关新平台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网络自身以及网民的构成在改变, 网络社交工具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博客、微博、微信等等新媒体形式轮番上场, 其用户数量极其庞大, 任何一个负面信息的传播都可能导致巨大的舆论声浪, 这对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政府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占据有力的发声渠道。目前, 各级政府在微博和微信平台方面都已经开始做出了尝试,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新媒体平台的工作力度, 使之成为政府危机公关的有力工具。

首先, 政府部门应当继续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 媒体的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 要在最新的媒体形式上着手, 迅速挖掘它对提升政府危机公关效率的潜力, 避免边走边看的工作方式, 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处处被动。因此, 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是时刻都要重视的工作, 不仅要重视在建平台, 还要及时发现新的媒体形式,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才能抓住社会公众的所知、所想。

其次, 政府部门必须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效用。建设了这个平台就必须发挥其效用, 反对政绩工程似的建设, 避免僵尸微博和微信的出现, 只建不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会导致关注这些平台的新媒体用户产生对平台所属部门的不满情绪, 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因此, 使其运转起来成为政府部门危机公关的有力工具, 只要建设得当, 它肯定能为政府的危机公关工作带来良好的效益。

政府的危机公关将会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需要不断的加以完善, 时代的变化将会不断催生新的策略和举措以满足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努力。

摘要:政府公关危机指那些可能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事件, 如何缓解公关危机带来的危害是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任务。目前, 处置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之一, 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尽完善和规范的地方, 不恰当的处置会导致政府形象的进一步受损。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正确的公关危机管理系统, 站在社会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得失, 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置, 维护政府形象。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冯小翠.微时代下政府危机公关初探[J].经营管理者, 2015.20.

[2] 阮垚澒.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5.18.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4篇

一、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的主体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较, 公共治理是包含政府、社会、公民在内的社会管理活动, 公共治理打破了传统治理中以政府作为唯一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旧模式, 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组织机构并存的管理体系。在这一管理体系中, 无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人机构, 只要其行使的权力是着眼于公益, 只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 都可以在现代公共治理中发挥作用。”随着公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多元的治理主体通力合作, 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治理强调政府组织的简政放权。为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精细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现代公共治理体现了政府权力的下放。将原来由政府掌握的部分资源配置的权力和与之承担的相应责任一并交付给具有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能力的社会中介组织等私人机构。在政府、社会、公民的合作过程中, 三者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

二、现代公共治理中提升治理主体领导力

( 一) 积极推进领导体制改革

领导力的发挥是依托于领导体制的, 科学的领导体制能够为领导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 公共治理不同于传统的政府治理也有别于公司治理, 因此为更好的发挥领导力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改革领导体制尤为重要。公共治理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体, 多种公私机构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 所以首先应该确保政府在治理方向上的领导作用。政府组织应为公共治理提供政策、方针以及制度上的保障, 使得公共治理在多种公私机构的合作下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推进。谈到领导力、领导者, 就涉及到权力的问题, 在这种公私机构共同参与治理的情况下, 实现权力的集中和分散尤为关键。

( 二) 建立公共治理的领导力素质测评模型

现代公共治理的实现需要组织和制度的保障, 但更重要的是人力因素推动其实现, 选拔并培养一批有素质、有能力、有修养的追随者对于整个组织领导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公私组织要想引进兼具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就必须找到科学的、客观评判领导力高低的测评方法, 即建立一套适宜于现代公共治理的领导力素质测评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是个系统的过程, 要根据我国公共治理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 公共治理涉及到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 领导力素质测评模型要依领导岗位和职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组织人员的招聘、评判方式要有所改进。在面试的基础上, 增加各领域专家访谈、跟踪采访等方式, 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应聘人员。

( 三) 注重领导的艺术化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医疗保障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等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 这些社会问题就会演化为严重的社会事件。因此, 这对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领导情境, “领导者要更加讲究领导的艺术性, 在治理的过程中刚柔并济。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于原则性问题, 不能单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无原则的妥协, 政府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 不能受利益的熏染, 招标不符合规定、不具备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私人机构或中介组织参与进来。

三、结论

现代公共治理中的领导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市场多样化的进程中, 采用更为有效的现代公共领导力, 可以在实际中起到优化提升的作用,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都可以在实际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也是当前提升我国公共治理领导力的有效方式。

摘要: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 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公共治理成为大势所趋。公共治理, 作为一种整合政府与社会治理力量的新的管理方式, 已逐步成为指导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新理念。而领导力作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发展中都不可缺少的能力, 在公共治理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公共治理的时代大背景, 不断提升治理主体的领导力对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的培育、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共治理,领导力,政府,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1] 吴涛.公共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 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 吴正选.全球治理中的巴哈伊国际社团[D].复旦大学, 2012.

[4] 田培杰.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5篇

1.1 人员流动不畅, 能进不能出

公共图书馆人员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由于公共图书馆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 其人员工资基本能够保证, 比起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来, 有着明显的“旱涝保收”优势, 因此很多人争相调入。加上公共图书馆属事业单位, 不可以随意辞退工作人员。这种情况造成紧缺人才因为编制已满, 难以引进;而不能适应工作的人却占着编制。

1.2 照顾性和政策性安置人员较多, 导致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

公共图书馆现行人事制度特点之一是用人权与进人权分离。图书馆进人决定权在其主管部门文化行政部门。许多与图书馆专业无关而又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被主管部门安排进图书馆, 造成图书馆人员素质偏低、结构很不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照顾性和政策性安置人员聚集的地方。虽然许多职工通过参加函授等在职教育也获得了专科甚至本科学历, 但其素质与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不可同日而语, 根本无力完成高层次工作。

1.3 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不科学, 影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公共图书馆人才评价的主要机制是职务升迁和职称评定。在职务升迁中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 一些人靠着资历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层干部乃至馆领导, 导致公共图书馆中有一官半职的人占了大多数, 在一线为读者服务的人员严重缺乏, 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在职称评聘中, 看重的是参评人的工作年限与发表的论文篇数, 根本不问本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业绩, 而且为了避免出现矛盾, 也不敢实行高职低聘。这种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大大挫伤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此外, 人才再培养、再教育工作因事业经费紧张而难以展开, 且覆盖面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人才总量的扩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 在人才引进上缺乏综合素质测评和专业能力测评, 也出现了引进人才有文凭没水平、有职称不能发挥职能的现象。

2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遇到的主要困难

2.1 改革目标存在偏差

目前,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府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有限, 特别是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十分拮据, 绝大多数图书馆面临着经费不足的根本性问题, 政府投入不足成为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些图书馆试图通过创收来解决经费紧张的难题。多数图书馆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被迫走上改革之路, 而且将改革定位于经营创收,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不少图书馆的改革措施就是减员增效, 通过调整岗位设置和改革分配制度, 减少上岗人员, 降低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淘汰下来的富余人员待遇, 将节余的经费和少量创收的收入作为上岗人员绩效工资。这种改革目标的确定, 导致图书馆改革遭遇馆内外以及政策性的阻力, 也不符合国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

2.2 投入方式制约

公共图书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共财政, 通常为人头、业务、维护“三个基本”投入。除少数富裕地区的图书馆外, 大多数图书馆的财政拨款方式是按某一年人员工资总额为包干经费的基数, 以后根据人员工资晋升的金额增加经费;干部职工退休后, 其退休费由单位负责;补充人员的工资从包干经费中支出, 财政不另拨款。也就是说, 单位即使在人员退休后, 也无经费补充年轻的工作人员, 导致事业单位逐步成为了养老院。同时, 由于经费的限制, 在聘用制改革中, 因无法付给补偿金, 未聘人员无处分流, 只能内部消化, 改革的效果无法体现, 使聘用制流于形式, 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职称评聘分开也是如此, 低职高聘, 由单位从预算外收入中贴补;高职低聘, 则差额部分的经费无法返还到单位。因此, 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不愿主动裁减冗员, 不轻易搞高职低聘。

2.3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制约

1993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与机关工资制度脱钩,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工作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贡献等主要通过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但几年运行下来, 现在的专业技术职称的“含金量”今非昔比, 不能完全体现其业绩。在这种工资制度下, 一部分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明显、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另一部分习惯“大锅饭”、依靠资历老本吃饭的人却认为现行工资制度合理, 不思改革。而对于图书馆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 又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做出灵活反应, 从而使通过工资机制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工资是刚性的, 在现行国家工资制度没有重大变化或者改革之前, 文化行政部门和馆班子都不敢贸然推进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此外, 图书馆考核指标体系难量化。公共图书馆主要是以图书借阅服务为主要手段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工作上更多强调服务态度优劣。除图书采编等少数岗位的工作可量化外, 大多数岗位基本只能进行定性考核。这就带来量化考核中主观随意性较大, 如与待遇挂钩, 容易引发矛盾, 导致馆内工作人员不团结, 影响工作开展。

3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看法

3.1 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前提

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前提是正本清源, 廓清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归属, 实现本位的回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是为了让政府有限的财力更好地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挥社会效益, 同时也让具有经营性前景的文化事业单位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为社会公益目的, 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文化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其性质是社会公益性组织而非经营性组织。因此, 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必须坚持公益性, 使公共图书馆真正向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本质属性回归。公共图书馆只有找准定位, 端正办馆方向, 才可能摆脱经费困扰,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公共图书馆改革的根本

公共图书馆改革的根本是政府增加投入,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捐助图书馆事业的资金投入模式。图书馆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 它的设置和运行成本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分担, 实现方式就是由社会的管理者――各级政府给予全额保障。我国图书馆目前在经费方面的困难, 关键原因是决策者对图书馆事业重视不够, 拨款不足, 加之投入缺乏法律保障, 导致图书馆预算往往是“最后被想到, 最先被砍掉”。面对经费的严重短缺, 试图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让图书馆自谋生路, 这样只会将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引入误区。

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善图书馆现状的关键, 只有用增加政府投入才能控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商业化动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完成以后, 目前用于这些单位的财政拨款将用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这部分财政拨款的转移, 再加上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新增加的投入, 政府的整个投入将大幅度提高。关键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 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有关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要求, 保证对图书馆投入的资金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3.3 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

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及绩效评估体系。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以后, 目前这种政府出钱维持图书馆的各项开支, 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赢利的情况必须彻底改变。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图书馆仍有可能以各种形式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因而, 建立健全政府对图书馆的投资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政府应该广泛动员公民及社会各界参与, 扩大图书馆的监督主体, 在有效监督的同时降低监督成本。图书馆则必须接受监督, 不得在公共服务项目上“创收”, 把“改善服务”作为全部工作内容和立足点, 拓宽服务领域, 改进服务方式, 更广泛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捐助图书馆事业的资金投入模式, 完善科学的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及绩效评估体系, 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天祥, 王国颖编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 王晓青.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浅谈.图书馆学刊, 2004年.

[3] 张鹰.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广东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年.

论公共就业服务范文第6篇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雕塑的认知不在停留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细腻唯美雕塑的感叹, 20世纪以来的雕塑越来越趋向与将科技、材料、社会人文、空间环境等多种元素相结合, 来表现当下时代的气息, 在观念上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在技术与材料上, 仍就是雕塑。

20世纪, 一些年轻的雕塑家, 将雕塑作品削减到最简单的结构, 并将雕塑作品与空间环境结合起来, 形成极简主义, 初级结构, 最简单派艺术, 它反对具象艺术而提倡抽象艺术, 在雕塑中常以单一的或数个单一的几何形体的连续反复组合形式出现, 体量大, 且经过计算, 作品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没有底座, 并且很少有垂直的, 以表示拒绝接受拟人化的影响。

还有是以现成品材料在现代艺术雕塑中的应用表现雕塑创作, 它打破了对原有雕塑的认知, 成为影响20世纪后时期的主要流派, 由于雕塑创作可选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 雕塑已经开始于其他门类的艺术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种艺术形态开始注重对于审美艺术形态和材质之间的融合对比关系, 排斥自身材质的特性, 与传统美学不相称, 主要是为了传达作者的观念而存在。

二、当代雕塑在公共景观雕塑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雕塑产生于公共景观和雕塑的发展过程下。景观雕塑包括的范围有公园、广场、道路、社区, 在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今天, 景观雕塑增强了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效果, 并融为有机的发展整体。

1、融入自然环境

阿尔勒德尔里奥2014年在纽约时代广场展示的17件景观雕塑作品中, 采用极简构成主义原则的雕塑作品, 邀请民众参与景观雕塑的制作过程, 在钢丝网面板上切割出大小不同的人体轮廓, 雕塑采用当代雕塑语言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市民可以穿过雕塑与景观雕塑进行互动, 借此来传达作者的创作理念:我们应该消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政治、人与文化等的隔阂与障碍。

2、融入文化元素

萨满教是一种最古老的宗教文化, 有很多巫术的元素, 萨满教崇尚自然, 俄罗斯著名艺术家Dashi Namdakov以此为灵感, 创造了许多充满宗教灵性的神秘主义雕塑, Dashi的雕塑在保留着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加入现代雕塑全新的艺术风格, 在元素选取上虽然是以人物和动物为主, 但却从土地、水、空气等萨满文化崇尚的自然元素中汲取力量, 在创作语言上对人物动物进行抽象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 雕塑造型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语言主要突出形体的自然特征, 文化要素在景观雕塑设计中的应用会使的雕塑充满着独特的性质和意义, 并且风格鲜明, 文化气息浓厚韵律感十足。

3、融入空间效果

艺术家Leigh Sachwitz创作的灯光装置作品《insideout》这件雕塑作品利用点亮的LED灯泡, 让观者体验恶劣天气下的屋顶变化。采用灯光效果来表现暴风雨前后房子的状态, 天气从宁静到猛烈, 由恶劣到晴朗的过程, 并在灯光装置中加入音效, 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解脱和宁静, 使得空间氛围更加逼真。《Insideout》雕塑作品打破了以往传统雕塑作品形式上的约束, 在视觉上达到虚幻的效果, 一闪而过的视觉体验, 达到了空间上的虚幻效果。灯光装置艺术利用特定的空间和形体, 光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变化, 形成不同的空间环境或者通过改变空间环境、破坏空间环境传达出不同的心理感受, 它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感知。光作为雕塑材料媒介, 可以将空间排列出主要与次要等相应的空间次序, 使观者把注意力放在主题上。

三、我们当下景观雕塑面临的问题

就我们当前的景观雕塑作品而言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形式单一, 艺术含量低, 文化内涵的缺失, 没有与特定环境关系相协调, 没有显示出城市的个性特征, 有的过于模仿西方雕塑, 艺术语言表达不清楚传达信息不明确以至于闹出好多笑话, 如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福塔”前的“流氓猪”雕塑作品, 设计者称这是“小猪在给妈妈捶背”, 但多数市民认为它们的动作十分不雅, 这样的雕塑让小孩看了情何以堪?真黄真暴力, 很多市民称为“流氓猪”。

四、对于景观雕塑作品设计我们应遵循的原则

雕塑的发展会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雕塑作品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风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现阶段的雕塑作品更应该接近民生、让雕塑作品引领社会民众的精神风貌, 增加景观雕塑作品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在题材选择上, 应在世界设计日见趋同的趋势下, 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特定的文化地域而设计, 脱离环境的景观雕塑在环境中会出现格格不入的感受。在材料的选取上应与当下的科技水平相匹敌, 新材料在雕塑设计作品中不仅能满足更多雕塑艺术家的表现力, 还能诱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与想象力, 软雕塑、动态雕塑、光雕塑、声音雕塑使得景观雕塑与多领域多学科出现交叉、碰撞从而能产生更多的更好的雕塑作品。

五、总结

景观雕塑已经成为当下景观环境设计必不可少的一分子, 景观雕塑开始转变为地标性建筑形态, 在信息技术、传媒技术日渐发达的社会形势下, 景观雕塑也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设计日见趋同的趋势下, 我们应找到自己的创作语言, 在景观雕塑创作中应继承与发扬本土文化, 但对于西方或者说是世界景观雕塑设计不能否定或是照搬, 应该顺应时代科学的发展, 采用思辨与革新的表达方式将本土韵味融入景观雕塑作品创作中, 与时代接轨同时大胆的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人们的认知水平及审美能力提高, 人们对雕塑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 雕塑开始作为一种表现形态与城市景观环境相融合。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雕塑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在世界设计日见趋同的趋势下, 找出适合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艺术语言, 因地制宜, 传承历史文化, 寻找到世界语言与民族特色的共同载体。

关键词:当代雕塑,景观雕塑,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陈少明.解读我国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装饰[J], 装饰.2003.7:6.

[2] 郑宏.世界城市雕塑景观发展趋势[J].装饰.2003 (127) :34.

上一篇:开展新员工培训范文下一篇:狼人杀法官台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