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范文

2023-09-22

文学创作范文第1篇

从功能效用来讲,文学写作,如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的写作,是为抒发主观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作而写的;应用写作是为了处理公务和个人事务而写的。应用写作是为了实行管理、传递信息等社会效用,运用书面语言和图表符号进行的写作活动,是一种做直接、最有效地为表述思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为实现社会服务的写作。

从内容表达上看,文学写作的内容表达相对比较自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而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文学写作的目的是为欣赏而非实用,即使是领导者个人的作品,也不具备权威性和约束力。应用文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担负着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任。应用文写作必须严格遵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求政治性,要体现权威性、严肃性、庄重性,对受众有很强的约束力,必须按照应用文的要求遵照、办理和执行。正所谓“一字入应用文,九牛拔不出”。应用文写作强调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要服从于客体对象的需要,把握对象的特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去组织应用文的内容,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这就要求从事应用文写作的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效加以落实。

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写作鼓励创作性,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应用文写作的程式化特点比较明显。文学写作个性更为张扬,形式更加灵活,写法更加多样,鼓励写作者展示艺术想象与形象思维,突破束缚,创造崭新的艺术境界。与文学写作相比,应用文写作格式化思维明显,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写作比较枯燥。有人说,应用文就是“八股”,这是误解。应用文体式和格式上的一致性、标准化特点是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绝不是“八股”。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应用文具有固定的和惯用的体式和格式。从应用文文面格式处理上看,应用文格式具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 《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格式》国家标准。另外,《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处理办法》和《党的机关应用文处理条例》分别对行政公文和党务公文做出了规定,从文种、行文规则、应用文用纸、应用文办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应用文正文的写作看,应用文的开头、主体、结尾具有惯用的方式,有各部分的习惯用语,各个文种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方式也有通常惯用的写作方法。例如,“通知”文种的写作,开头先写通知因由、再写通知事项,最后是结尾习惯用语;“请示”的写作,要写明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尾;“计划”的写作,在主体部分要写明目标、措施、步骤。应用文的模式化和程式化是适应应用文实用性的要求而形成的,简洁明了,有利于受众了解应用文的主要意图,不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有利于公务处理,在实际应用文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应用文写作的这一特点,应用文写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各个文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能够更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规律,提高公务处理效率。 “照猫画虎”,进行仿写与模写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从写作过程上看,文学写作没有时间要求,比较自由宽松,而应用文制作处理上有比较严格的时间限制。文学写作没有什么时限性,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留下了不朽的艺术杰作。应用文的制发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还是向下级布置工作,通常都有完成的时限要求。应用文的写作时限与工作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例如,新闻稿的写作,时间和作品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文学创作范文第2篇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对国有文化、传统民俗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创造者与爱好者能够正确意识到文学创作与民俗艺术之间相互性的积极影响。如何借助民俗艺术赋予文学作品更深厚的内涵,又如何借助文学作品持续性地发展、传播民俗艺术成了当代作家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著名文学创作者优秀著作的深入研究与挖掘,探析其中的民俗艺术,进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新时代文学创作者提供理论性参考。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必要性与意义

民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民俗礼仪、风格喜好等各个方面的总和。文学作品则是源自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能够切实反映社会深层次现象的良好载体,若文学作品过度超脱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便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同与理解,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大众的喜爱。基于此,便可以充分理解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意义。一方面,我国民俗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中任一民俗分支、任一艺术元素都能够给予文学创作者极强的创作灵感,为其提供写作思路。另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融入适当的民俗艺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拉近其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认同感与体验感,同时,极为丰富的民俗艺术元素还有助于创作者塑造出更深刻的文字艺术段落与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性地调动读者的情感共鸣与阅读兴趣。如此,创作者若是想要撰写一部具有深远意义,能够引人入胜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应该以民俗文化为核心进行艺术创作。

以沈从文先生的著作《边城》为例,作者以湘西边城特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为基石,为读者描绘出了我国二十世纪乡村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善良。《边城》中对民俗的描绘赋予了翠翠、爷爷等主要人物角色更生动的形象,这使得读者在品味故事内容时能够更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逻辑与行为动机,并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参悟并认同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民俗文化可谓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者在感知、研究文中民俗艺术文化的过程,就是在深刻解读、剖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因此,文学作品应以民俗文化为创作核心,去向外延伸,创作出能够充分反映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的高质量和高素养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民俗艺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首先,基于文学作品层面而言,民俗文化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俗艺术能够极大程度地展现某一区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及物质条件,进而通过对该地区民俗艺术文化的研究便可对其发展历程产生较为详尽的了解。因此,将不同的民俗艺术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能够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中的“点睛之笔”,作者能够通过对民俗文化产生的联想精准地理解文学创作的背景、主题、核心价值观等。

其次,基于民俗艺术层面而言,文学作品能够推动民俗艺术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依照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地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滋生出独属于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因而民俗艺术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城市与城市、民族与民族相互之间,并不能够全然性地理解、认同并喜爱彼此的民俗文化。而文学作品的描写,则能够使所有读者都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对民俗文化艺术产生更全面、透彻的了解与认知。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文学创作的根基,失去了民俗文化的“扶持”,就会导致文学作品内容丧失灵魂,变得索然无味;同理,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民俗文化的最佳传播载体,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映衬,就会导致民俗文化始终限制在固定的地域与民族之中,无法获得更全面的发扬。

三、民俗艺术在文学作品中营造的审美意境

想要在文学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展现民俗艺术的魅力,就需要创作者能够抓住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如此才能够完成最佳的艺术创作,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审美意境。

(一)借助民俗艺术反映社会文化现状

现阶段文学创作者在借助民俗艺术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会依照其思考方向、核心思想等选择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民俗文化、艺术元素以及描写侧重点,可以将民俗文化进行艺术意象化处理,通过对民俗元素的符号化描绘来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思考功能價值。符号化的民俗处理过程中所诞生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以及文学作品作者和文中人、事、物等皆是不同的关注对象,同时他们也代表了不同的民俗文化意象。以《边城》为例,其中针对湘西女子的服饰民俗描绘,便是将湘西地区自然、健康、淳朴的民俗文化转化为了戴着“麻花绞的细银镯”、穿着“白布扣花围裙”的淳朴湘西女子等符号形象。反观作品中所写穿着“假洋绸”、抹着“香味极浓俗的油类”的特殊妇人等符号形象,则表达了作者针对现代社会不良思想以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厌恶。作者仅仅通过对《边城》中湘西女子民俗服饰的描绘,便构造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审美意境,为读者提供了身临其境一般的阅读体验。

(二)借助民俗艺术引申思考

文学创作者在对民俗文化艺术进行描绘时,要展现的并不仅仅是表象化、平面化的符号化意象组合,而是一种对文化底蕴的深刻思考。民俗文化对于创作者而言既是一种文化的寄托,同时也是实际情况对社会深层次文化现状、文化问题的研究与反馈。创作者运用民俗符号化意象对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表达与反思,应该是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其所创作的文字内容应该要反映作者更深刻的价值思想,同时还要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引导其对文本内容中心思想、对社会现状、对其个人价值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以鲁迅先生所创作的《社戏》为例,作者对“都会”以及“农村”这两个区域的民俗描绘,充分展现了封建时代背景下丑恶、龌龊的社会现象以及和谐自然的农村环境。结合创作背景进行思考,读者能够通过作者对民俗的描写而对当时社会的封建与落后进行反思。同时,针对读者阅读《社戏》时对真实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也能够使其在阅读作者描绘的农村民俗后,对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等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

四、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民俗艺术

当下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我国人民愈发加强了对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关注,进而催生出了无数诸如“寻根文学”“乡土文学”等新型文学思潮与新创作风向。这些新型文学思潮与本质而言都是创作者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追求,因而依照真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背景进行深度研究与艺术创作,成为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础。

(一)对民俗艺术的观察与记录

现代文学创作者应有意识地对艺术文化进行观察与记录,进而在对其基本概念与意义价值产生较为深刻的了解之后,能够以其优势作为协作切入点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者应充分观察民俗中的精华之处,以民俗学的角度将各类民俗事件进行分类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民俗展现形式与表达内容的把握与认知,从而基于民俗基础知识与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持续性的加工与润色。以苏童所创作的《妻妾成群》为例,作者便对作品故事背景中的各项民俗进行了分类,并且其选择将不同的民俗融入不同的场景描绘之中,进而为读者呈现出了更清晰、深刻的故事氛围。以颂莲嫁入陈家后的描写为例,作者利用对苏州民俗中的“服饰民俗”“经济民俗”“建筑民俗”这三方面的分类与描写,使得读者在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封建思想批判之情的基础上,同步了解了苏中民俗的概念与分类。

(二)对民俗艺术中深层次文化底蕴的描绘

在部分人的印象中,民俗这一字眼几乎可以和落后、传统、老旧等词相媲美,受到民俗传播的限制,使得这部分人并不了解民俗艺术的深层文化底蕴。由此便彰显出文学创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创作者有必要通过文字与民俗的融合,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传递给读者,能够使其领略到独属于民俗之中的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内涵。以《马桥词典》为例,作品通过对马桥人饮食、祭祀、服饰等民俗的描写,充分彰显了民俗艺术中理性思维意识的深层次底蕴,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史前思维意识与理性意识之间的差异,使读者在阅读作品、了解民俗的过程中能够将民俗与文化意蕴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对其日常生活以及人生价值产生更深远的思考。

五、文学作品人物描写与民俗艺术

(一)借助民俗艺术塑造人物形象

民俗文化是一种集体行为与意志的传承,是不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反映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作者在撰写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定的民俗艺术元素,便能够赋予该角色更生动、充盈的灵魂,同时特殊的民俗背景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下使部分角色人物不符合常理的行为逻辑变得合理化。以莫言所著的《红高粱》为例,该作品男主人公余占鳌的部分行为基于当下社会而言是较为特殊、有违常态的。然而,在结合了山东高密特殊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后,余占鳌粗俗与高尚并存的行事特点便成了其特有的人物魅力。由此,创作者在进行人物描绘的过程中应适当地结合写作主张以及中心思想,赋予相应人物更为完整的民俗背景,如此才能够使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化、立体化。

(二)借助人物形象表达民俗艺术

人物形象的灵魂便是该人物行为习惯的描写以及逻辑思想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學作品的民俗艺术背景中以更深层的角度展现了不同历史文化、人文以及社会背景对作品中角色的塑造作用。由此,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与其作品创作背景下的民俗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民俗艺术背景能够赋予人物更丰富的灵魂,而良好的人物撰写则能够全面性地突出民俗艺术的优势以及特点。以《白鹿原》中对两大家族各种人物世代谨遵的日常礼仪行为的描写为例,其不仅能够充分展现不同角色的特殊魅力,同时也能够对陕西独特、淳朴的礼仪民俗进行阐述,引导读者可以在阅读作品之后就其自身行为习惯以及生活环境进行反思。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能够促进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民俗艺术的融入又有助于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升华,其二者于本质而言属于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在科学技术不断跃进、境外文化持续融入的当下时期,文学创作者更应加强对我国本土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关注,只有当我国人民的物质水平与文化素养交相辉映、共存共赢,才能够持续性地提升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与国际话语权。文学艺术与民俗艺术的相互交融是基于文化层面的互相成就与和谐共赢。本文仅抛砖引玉,以期望能有更多的相关领域爱好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中,进而以集体之力共同促进文学艺术与民俗艺术的双向发展。

文学创作范文第3篇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 没有救世主, 更没有圣人, 所以死亡的存在有很大的真实性。这恰恰是西方文学的一个文学主题。作家海明威自成年后就一直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美国的评论家曾经描述他“海明威的写作主题始终如一:那就是死亡”。更有些评论家将海明威称为是“制造死亡的工程师”。但是笔者认为, 虽然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量涉及到了死亡主题, 但他并不是在玩弄死亡游戏, 而是对死亡以及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的不断的思考。海明威试图从审美活动中来诠释死亡。

1 海明威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的形成与他所处的西方文化系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 在西方文化系统中, 悲剧文化和悲剧占有着一个独特的地位。我们大家都知道, 西方的文化是导源于“二希”文化, 即哲学启端的古希腊文化和宗教为源的希伯莱文化, 这两种文化都是具有着悲剧文化成份和浓重的悲剧意识。直到今天, 在西方文化中这条悲剧文化主线仍然是非常明显。海明威从小就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哺育、陶冶长大, 则必然要受到这种悲剧潜意识的训化, 这成为了蛰伏在他灵魂深处的潜意识, 当有外力激发这个潜意识, 则必然迅速上升到自我意识的激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个巨大灾难恰恰成为了激发海明威悲剧潜意识的动力源和导火索。生命的卑微、战争的惨烈、人生的恐怖、政治机器的冷酷、社会的可怕, 都在瞬间让他认识到社会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剧烈冲突, 而在这场巨大的冲突中, 人就显得异常的可怜、渺小、悲惨与无助。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人的死亡和苦难, 这死亡和苦难即使不显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 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氛围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 死亡和苦难反正总是可怕的。”

2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

“在人的潜意识里, 有两种本能动向是截然相反的, 即生与死”, 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出的。这句的意思表明:当其中的一者高于另一者时, 在人的潜意识里就要发挥前者的动向功能。但是在海明威的认识中, 这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对峙与交融, 甚至于“在他的整个成年后的生活中都被这个问题所围绕”。这种战胜死亡的英雄精神也正是塑造他的一个方面, 在海明威的意识中, 死亡并非可怕的, 而是有独特的哲学内涵和美学上的价值。在他的作品中, 表现死亡, 描写死亡, 并且以此来揭示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因此, 海明威提出了“活着, 则勇敢地活下去”, “死自是一种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还提倡以“硬汉”精神去面对死亡, 通过死亡来升华自己的人生哲学:重压下, 尤其是死亡之下, 应该保持优美风度和保持自己的尊严;人可以被毁灭, 但是绝不能被击败。这就是海明威对于死亡的哲学态度。

从海明威的大多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面对压力和失败以及肉体上的摧残, 都保持着永远坚定的信念, 和在绝望中的顽强不屈的意志。经常把主人公置身于战争、非洲平原等一些很危险的地带, 甚至是离死亡很近的地段。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作品, 从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海明威的一些内心的精神与信念, 即“硬汉”精神!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中描绘了一个印第安男子在妻子痛苦艰难的生产时, 面对妻子的痛苦凄厉的叫喊, 最终无法忍受妻子剖腹的痛苦, 最后竟然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用自杀这种方式来抗拒死亡和痛苦。跟随父亲出诊的小尼克亲眼目睹了痛苦、鲜血、死亡, 亲自目睹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 初次了解到了死亡的可怕性和突发性, 因此发出了意味深长的疑问:“爸爸, 为什么他要自杀?”由此开始了对死亡和现实的思考。《印第安人营地》拉开了海明威死亡主题的序幕。

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 其主人公哈里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 感受到了死神的脚步一步步的逼近, 经历了恐惧、厌倦、怨恨、绝望, 最后回归到坦然, 在死亡到来之前, 他拼命凝视着雪山之巅, 虽然死亡带着了他的肉体中的生命, 但是他的灵魂却早已飞向了飞向了上帝的神殿, 飞向乞力马扎罗之巅。海明威也从哈里身上发现了死亡所包含的其他意义, 那就是哈里那种充满气概、虽死犹生的“硬汉”精神。因此, 海明威通过哈里也在世人面前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全兴的形象, 他是积极的抗争者, 并不是死亡的消极逃避者。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 在一开始就被笼罩着浓郁的死亡气息。小说中描述了血淋淋的、形形色色的死亡现实:不怕死但讨厌死的“聋子”的死, 不愿杀人的安塞尔莫的死, 被当作斗牛的民防军的死, 巴勃罗枪下五兄弟的死。小说最后, 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的死, 将海明威的这篇长篇小说的死亡主题的内涵进行了升华。乔丹本来是一个美国教员, 来到西班牙来去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为了完成战争任务——去炸毁一座桥梁, 虽然任务得以完成, 但是他的腿也被炸断了。当敌人围攻上来他为了不拖累自己的战友, 让他们能够安全撤退, 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战友们的生命。乔丹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当面对死亡时, 大义凛然, 毫不畏惧, 视死如归, 并且能够心甘情愿地为理想献出生命。“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保持了一个军人的荣誉、体面和自尊。乔丹所表现出来的“硬汉”形象则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创作上, 海明威力图从乔丹身上体现出他的:“肉体死亡但是精神永存”的理论。

3 海明威的死亡主题的生命意义

美国艺术家柯列根指出:“我们深知人类状况的事实, 造就了悲剧人生的显著特征。这是指我们总是感到力不从心, 终于失败。无论我们如何地艰苦努力, 我们的仁爱、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想象、我们的体力到头来都是没有用处的。”海明威的写作的悲剧人生观, 这与他的潜意识里的死亡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在他看来, 既然人类对于命运的反抗只能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斗争, 那么人类的命运也就只能有一种悲剧的命运了。

在《永别了, 武器》这部影片里, 我们可以看到, 电影的改编者对于海明威关于人类厄运主题的深刻的比喻。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芸芸众生, 其实就如同营火里干柴上的一堆蚂蚁, 开始逃命时是往中间跑, 当没有出路时又转向末端跑出来。有的被大货烧得焦头烂额, 到处乱窜, 到最后还是要全部掉到火里, 被活活的烧死。影片还借亨利之口, 最后道出了人类的劫数难逃的厄运:“世界杀害了最温和的人、最善良的人、最勇敢的人, 一律看待, 不偏不倚。如果你不是以上所说的三类人, 你当然迟早也不免一死, 但是世界好像不是特别着急要你这种人的命的。”最后, 他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 “世界将毁灭所以的人”, 是“恶毒的陷阱”, “残酷的游戏”, 人“生活在这个真实的世界, 好像炼狱里的游魂。”

海明威的悲剧的人生观, 是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条件的产物, 他的作品中尤其蕴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留在他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由于海明威的这种悲剧的人生观, 将人生看做了一场悲剧, 这使得他的整个创作也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人类面对的是一个不驯服的、敌视人的“异己的世界”, 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外部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上, 人不仅是孤独孤立的, 而且也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4 死亡主题造就的英雄形象

海明威的晚期力作《老人与海》, 其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海明威硬汉子形象之大成, 并且将海明威的“硬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同时也体现了海明威的生存法则。海明威从圣地亚哥身上将死亡主题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更充分的体现。失败与孤独, 就像是《老人与海》里的那条破船, 一直伴随着他在海上漂流。已经年已古稀的他, 从其他渔民眼中看到了自己的体弱、无能与年迈, 这使得他有很大的失败感。他不能容忍自己处在这种境地, 自己必须要和命运进行抗争, 即使在较量中自己会死去, 他也是在所不惜的, 要跟鲨鱼斗争到死为止。这种捕鱼行为已经超出了其生存的需求, 与死亡的本能有了联系。老人在茫茫的大海上, 奋力与鲨鱼拼搏, 与死神进行着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海明威的描述, 淋漓尽致的描述, 我们可以感受到圣地亚哥的那种悲壮, 感受到他与命运殊死搏斗、永不言败的精神的崇高。在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生存哲学中, 当人生遭遇到了极大的危险和挫折时, 或者甚至是要面对死亡, 支撑他生存的还有勇气和自信。“生活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幸福和欢乐他都没有, 他唯一的是那双海水一样蓝的眼睛, 透出打不垮、开朗的神气”, 从圣地亚哥身上, 能够充分体现海明威的“硬汉”精神, 完美地表现出了他所崇尚的在重压和死亡下维护人的尊严的“优雅风度”, 找到了人的生存价值。更好的诠释了海明威的死亡哲学中蕴含的真正涵义:“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他可以被毁灭掉, 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海明威的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是来源于生活, 体现在作品中。他所塑造的死亡英雄既是悲剧人物, 同时又是壮美的、永生的英雄形象。死亡意识是海明威的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于它成就了海明威的神话。

摘要:悲剧思想和死亡的主题是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核心内容。他在两次大战中所体验的感受形成了其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思想, 这种悲剧并非完全意味着死亡和毁灭, 而是寓意人们从悲剧和死亡中看到幸福与生命, 看到光明与前途, 看到和平与快乐。

关键词:海明威,死亡,主题

参考文献

[1] 董衡撰.海明威研究[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136.

[2] 格.海明威——巨人的生与死[M].转引自王守义.海明威的尼克:人生与反思[J].外国文学评论, 1989 (2) .

文学创作范文第4篇

《庄子》杂篇《外物》中最早提出了小说的概念, 庄子把小说界定为:“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 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汉代班固的“小说”是指“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晚熟于诗歌和散文, 略早于戏曲。魏晋南北朝时期, 以志仁志怪为内容的文言笔记体小说是我国最早的小说。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自产生起, 在中国古代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都被认为是“小知”、“小道”的街谈巷语和琐屑之言, 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为正统文人所鄙视。后来到了清末明初年间, 通过维新派梁启超等人大力倡导的“小说界革命”, 才使得小说理论面目一新, 小说的地位自此得到重视。夸大之至, 乃至于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 至此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再不是无足轻重的了。

在南北朝笔记小说之后, 中国文言小说在发展中成熟, 其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唐传奇之后, 白话小说发展起来, 其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到了明清时期, 出现了长篇章回小说, 可以说这个时段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高峰了。

建国后小说发展取得了的很大的成绩, 很多小说家在新生活天地辛勤创作, 反映新生活, 写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好小说, 丰富了当代的小说界。

2 掌握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 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 塑造人物形象, 展开作品主题,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通过“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的人物来反映生活。

小说通过“虚构性”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小说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安排情节是小说家艺术能力的体现, 作者可以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 具体采取省略某一部分、情节颠倒交错等方式安排情节, 增强小说的波澜, 给读者的阅读提供新鲜感和吸引力。

小说分类如下所述。

(1) 按篇幅分:

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

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 以小见大。

小小说 (微型小说) :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 见微知著。

(2) 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 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 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

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3 写好小说, 给广大的读者以丰富健康的文学养料

3.1 小说的思想价值第一重要

好看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而好小说一定要有好的思想性。小说家要把握好生活, 写什么题材, 价值取向是什么, 要给读者什么启示引领, 这一点必须清楚。你给读者的是什么, 是灰暗、是颓废和绝望, 是积极、健康和光明。你把读者引向哪里?这是小说家的责任问题, 要有责任, 以文字愉悦读者, 颐养读者和激励读者。不能只顾故事、不管思想, 不能只管趣味、不管境界。这是小说家对生活如何表现的问题, 要书写真善美, 追求高品位。

3.2 小说中的真实性问题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怎么真实, 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把握生活。编造不好。

真实不是自然主义, 不是没有选择和有闻必录。不是毫无判断毫无选择的直录生活。这种真实当然是在小说家精心选择生活基础上的真实。

真实是典型化的真实, 不等于小说家每件事情必须经历和体验, 这里边有小说家的感悟、观察和见闻, 当然可以是来源于别人的“真实”的“真实”, 这叫间接真实。

3.3 有艺术性也是好小说的必须

好小说要耐看耐读, 要好看好读, 要看看可读。人物性格鲜明, 个性丰满, 独特别样, 情节波澜引入胜, 故事精彩, 环境描写好。爱不释手, 拿起来放得不下, 不读完不成, 读后还余香历久。这里边需要小说家的能力和技巧, 精心和匠心, 于无形的巧妙里抓住读者, 这是能力, 是好小说的必须。

写小说要注重描写和选材。一部好的小说就总能让人身临其境, 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具体丰富的想象把故事活化出来,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很重要, 对环境、人物的细节描写构成了小说的长度。小说就是由富有生命力一个个细节构成的。

高超的技巧可以使小说更能吸引读者。

小说家巧设悬念于小说的开头, 有意给读者造成疑团, 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吸引读者。这是情节倒置、巧设悬念的手法。

巧妙地安排小说的结构, 使小说的情节出其不意, 意料之外, 读者感到新鲜, 有阅读的希冀。但这种情节的巧安排又在情理之中, 读者在细细品读之后, 惊奇的发现, 这种出其不意的巧安排却是那样的合乎逻辑。它不荒诞, 不属臆造, 虽然曲折离奇, 但却绝对理所当然。

小说家的巧妙之处, 还在于在简单的平铺直叙中, 在看似没有激烈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平淡里, 在这种“无结构”的形散神聚中, 把自己的内在追求和精神情结孕于当中。

把很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里刻画人物, 展示主题, 使小说情节复杂丰满, 这也是小说家的高超之处。

象莫泊桑《项链》那样于偶然的情节中蕴含着事物发展的必然, 通过这种偶然中的必然使情节引人入胜, 更能发人深省。

象鲁的小说《药》那样, 运用一明一暗的线索, 使情节平行交粗错。

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盆中藏月和以小见大, 虽然是单纯的题材、单一的场景、简单的情节和较少的人物, 但却能够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小说家讲究小说收尾的技巧, 在小说的结束部分, 匠心独运, 使得小说的情节虽然结束, 但却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给读者充分回味咀嚼的余地。

摘要:小说是与散文、诗歌和戏曲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它与诗歌散文不同的是有更为完整的情节、故事和人物形象, 更具有生动性。与戏曲相比, 小说以文字为表现方式, 不需要舞台表演, 具有阅读欣赏的便利性。小说对读者的文学修养方面的要求更为直观简单, 不要多么深厚的文学修养功底。因此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更具有读者优势, 比诗歌、散文和戏曲有更多的读者, 能够被更多的普通的读者接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更多的人在读小说, 不是更多的人在读诗歌和散文, 也不是更多的人在看剧本和戏剧。小说不存在“曲高和寡”。因此我们说重视小说这种文学体裁, 写好小说, 给更为普遍和大数量的读者以健康丰富的文学养料, 这是文学的责任和使命。

文学创作范文第5篇

一、选择题材

在创作时, 题材的选择多与绘画者的生活环境有关, 环境直接给予绘画者最深的生活体验, 最直接的感情共鸣。绘画灵感本来就有很大的偶发性, 生活环境中的人, 物也最容易诱发画者内心的创作欲望, 虽然绘画会受到其时代政治、文化大趋向的影响, 但创作的最初多会由画者的生活环境给予深厚的土壤。

安德鲁·怀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1971年他出生于美国, 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他的艺术启发了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照相写实主义”, 还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一股“怀斯风潮”, 影响并持续影响了我国一代青年。但就是这样伟大的画家, 他没有像多数艺术家一样移居到大城市, 而是终生住在故乡, 从不外出旅行, 他的作品多表现美国的田园生活, 题材也都是取材身边的人物, 景致。另一个典型的画家是法国纳比派成员之一爱德华·维亚尔, 他的肖像画, 小幅室内画以及大幅装饰性壁屏选用的题材都是身边熟悉的事物, 在他的画里有着对生活的浓浓厚意。国内画家许江老师的东方葵系列, 就从很常见的葵为题材但其作品中的葵已经不止物理意义上的葵的概念, 画者已经将葵精神化充满了史诗感、丰碑化真正体现了东方精神。

二、绘画语言

1、色彩

色彩是油画中非常重要的语言, 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代表油画这个画种, 油画色彩从最开始灰褐色的使用, 到追寻大自然瞬间的颜色, 再到主观色彩表达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油画色彩的的变化就是油画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 每个画者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及对色彩敏感程度在画面上所用的颜色也多不同, 各地区的油画家也会形成地域性的颜色特征, 油画发展至今随着人们的思想多元化油画色彩的使用也变的形式多样。怎样让油画颜色既表达了自己想要的精神内涵又有特点这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意大利波洛尼亚画家乔治.莫兰迪的色彩冷静又充满哲思, 画面简洁取材日常的瓶瓶罐罐, 没有使用鲜亮的颜色, 大面积的中间色调使用, 将灰色系用的淋漓尽致, 不但没有使人感到乏味, 反而给人一种宁静, 和谐的高雅朴拙之感, 形成具有莫兰迪人生意味的色彩。高更曾说色彩如同音乐, 没有逻辑性每次使用不是为了绘画, 而是为了创造音乐般的感受。那感受来自色彩本身, 来自色彩中神秘又难以理解的力量。德拉克洛瓦用栗色和紫罗兰反复来暗示戏剧性。高更大块的色彩自然的并置于画面, 传递着高更强烈的主观意念。英国当代注著名画家尤恩.乌格罗极度精确的把握对象的每一个细节, 微妙的色彩, 色彩是他理解事物的根本, 他在运用设计矩形体的同时, 用微妙色调色块区别将物体强光黑影消弱, 以浅浅的亮灰色色调营造出当代意味, 这种色彩的设计使用使画面显得冷静又有坚实永恒之感。

2、线条

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在原始社会就显而易见, 不论是外国的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科洞窟的用线描绘的野牛形象还是中国绘画, 书法, 线条都占据了形体表达的主要方式, 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大面积使用也别有一番韵味, 在油画发展过程中线条在画面中的运用也因人而异, 有些画家喜欢用线表达情感, 用线的灵动性表达造型欲望。

安格尔以干净的线条平整的造型将画面语言表现的单纯简练又及其典雅。奥地利绘画巨子, 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埃贡.席勒, 以强烈的表现力被世人称道, 大胆而富有激情的线条, 塑造夸张的造型, 画面简洁生动, 以简单的线表现躁动的青春, 对画面分割, 平涂的色彩极具装饰意味。康定斯基的的线意味性就更加明显, 每条线所代表抽象内涵都有清楚的意义。

三、总结思考

1、对题材的思考

生长在新疆这片美丽又充满人文特色的地方, 新疆所提供给我们的绘画题材是非常丰富的,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文化交融点, 他提供给我们的视点也是多元化的。就历史题材为例, 新疆自古为多名族聚居的地方, 各种历史传说数不胜数, 在这方面就有老前辈哈孜.艾买提等新疆第一代油画家, 他结合维吾尔族的历史故事与中国文化时代发展方向, 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政治军事类题材是一个尚待深入挖掘的题材, 屯垦戍边的兵团故事, 如胡杨一般坚守在祖国边疆的战士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佛教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是石窟壁画, 位于新疆南部的克孜尔千佛洞近年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来自中外的画家学者都对之趋之若鹜, 以龟兹壁画为创作的画者也日渐增长, 新疆艺术家卢野的龟兹系列油画, 就以龟兹壁画故事, 色彩为主要创作元素, 受到大众好评。乡土题材是被画家们表现最多的题材, 其中包括人物、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等都是画家乐于表现且极易出效果也是最容易被肯定的题材。

2、对绘画语言的思考

同样是以少数民族为题材, 老一辈的哈孜.艾买提以写实绘画语言为主, 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 克里木.纳尔斯丁则以耀眼的色彩富有装饰性来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色彩感, 王光新对画面的分割, 赵培智绘画语言里又多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还有很多画家都以民族为题材对绘画语言进行了多种绘画语言尝试, 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新疆广阔的地域, 不同的地域风情, 诸多文化流的印记, 都给生长在这里的画家很好的题材和情感体验, 新时代对新新疆精神的探索及在画面中的体现都是油画学习者要探索的课题。

摘要:一幅成功的油画作品必定包含很多因素, 从题材, 表现风格, 审美韵味等各个角度都诠释了画者的情感体验, 人生阅历, 专业技能。油画创作不仅仅只是完成一幅画, 更是一种经过长期思考的凝结画者思想劳动结晶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又是艰辛漫长的, 如何才能画好一幅画, 这是所有油画绘画者不停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通过对自己喜欢的几个油画家创作作品学习进行思考, 结合生活环境及地域特色, 思考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油画,创作

参考文献

[1] 谭华.论油画创作的过程宜宾学院学报, 2006, 第八期

[2] 杨涓.外国名家作品选粹.维亚尔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 董艳丽译.《安德鲁.怀斯:海尔格系列》[J],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0

文学创作范文第6篇

这只是经过小团体讨论的初步设想,大家可以头脑风暴,提出宝贵意见!

一 、整体思路

1 线索:根据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的时间顺序,可以取名为“粉红四年”“那些年,那四年”等。

2 内容:学院每个班级的展示;学院每个团体的展示(党支部、党建、学生会、团委、赛扶、市营大赛等)

二 、视频段落

1 第一段落:大学四年生活回顾 大一:军训、篮球赛

大二:精彩世博党员先行、学习两会关注教改

大三:打太极、孔明灯、献血、好时光幼儿园、物流大赛

大四:跨采、毕业照、答辩

2 第二段落:煽情(关于梦想、关于希望)

3 第三段落:个别同学或者团体的采访(毕业感言)

4 第四段落:每个同学头像的浮动(以班级为单位浮动、寝室为单位浮动、男女生为单位浮动)

三 、 准备工作

1 每个班级搜集班级同学的一张电子版生活照、一张电子版头像照片,班级男女班长负责。 (4月30日前交) 2 材料搜集:

所有关于党支部的材料:赵婷婷采集 打太极、跨采、献血照片:李越采集

孔明灯、好时光幼儿园、足球赛:陈玮洁采集 军训、篮球赛、市场营销大赛:陆颖婷采集 优秀班集体材料:高小娟采集 物流大赛:倪小龙采集 人力资源协会:钱蓓蕾

(4月30日前交,文件夹以活动名字命名)

3 视频文字:陆颖婷负责,李越辅助,分段落搭配 第一段落创意:李越 陆颖婷 第二段落创意:赵婷婷 陆颖婷 第三段落创意:李越 赵婷婷 第四段落创意:高小娟 张信宇

(5月4日前创意初稿完成,即视频文字、配乐,第三段落的拍摄,第四段落的视频) 4 5月6日前视频初步制作完成,高小娟张信宇负责

上一篇:审计基本理论知识范文下一篇:运维工程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