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环保科技得到长足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生物工程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节能降耗、安全稳定、绿色高效等,作者将结合巴陵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就生物工程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应用

前言

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在狭义上,指将工程知识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内,利用生物体的机能生产物质,以提供商品为人类服务的一项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技术体系。生物工程应用到环境保护方面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应用,比如废弃物生物利用、杂交水稻等等;一类是间接应用,比如把化肥用生物固氮替换,或者把化学农药用生物农药替换等等,与直接应用相比,间接应用的领域与空间则广泛的多。

一、巴陵石化污水治理现状及生物工程的特点

2015年9月10日发布的《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从2017年7月1日起,石化企业开始执行新的行业标准。其中,外排废水总氮控制在4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总磷控制在1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生产的生化装置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不完善,预处理能力有限,外排废水总氮、总磷达标排放面临严峻考验。

为按期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巴陵石化通过源头至末端的全流程治理,将原先己内酰胺生产部进入生化装置的高氨氮蒸发冷凝液收集后,送至热电部进行综合利用,减少进入生化装置废水量;改变离子交换再生废水的去向,将高硝态氮的再生废水浓缩处理后,进入废碱焚烧炉处理,减少进入生化装置的总氮含量;建设投用全苯蒸馏项目,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了离子交换废水总量,为3条己内酰胺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提供了条件;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对3套污水处理装置实行联动,减少鹰山生化装置总氮处理负荷;实施循环水无磷配方,加强对源头各股污水的总磷监测分析。同时,对含磷高的废水及可生化性差的废水进行分治,对部分难处理的废水先进行预处理,再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但通过以上措施,仅能在现有的正常波动范围内对污水进行处置,处理能力有限,加上己内酰胺产业搬迁、云溪片化工产业集中,污水处理在规模和难度大幅度提升,现有的装置和技术需要借助新的工艺技术与时俱进。不少研究学者认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微生物工程、酶工程以及细胞与基因工程,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理论特点与使用范围。现代生物技术特征有五点:第一,借助微生物的特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第二,操作环境为常温常压,操作方式简单方便,而且能够持续性操作;第三,可以根据需求要培育与创造新的微生物品种;第四,效率高,节能降耗;第五,安全环保,现代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的最终转化产物为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让生物工程从20世界末出现以来就广受关注,而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与潜力让不少传统企业也开始涉及这一领域。

二、生物工程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1.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中含有许多的有毒物质,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包括重金属、有机磷、酚类、氰化物、有机酸、醛及蛋白质等等。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能够将水体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很好的去除,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分类,污水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活性污泥法,如SBR、AO、AAO、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酶工程法,如厌氧菌、脱氮菌、甲烷菌的应用等;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如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等,其中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应用比较广,酶工程属于新兴技术,其优劣如下

(1)活性污泥法

主要列舉巴陵石化云溪生化、鹰山生化、七里山生化车间以及兄弟单位应用较多的A/O、A2O和SBR工艺。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已在公司水务部云溪生化车间应用。

A2O是Anaerox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消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SBR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SBR工艺虽然占地面积小,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但连续进水时,对于单一SBR反应器需要较大的调节池,对于多个SBR反应器,其进水和排水的阀门自动切换频繁,设备的闲置率较高,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如果需要后处理,则需要较大容积的调节池。

结论:活性污泥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但处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显著。例如:活性污泥易受毒害损害;厌氧环境难以控制;氮、磷去除率低;曝气池生物浓度低,生化反应速度慢,池容积大;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和大量剩余污泥的处理等难题。

(2)生物膜法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现代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循环式和浸没式两种。它利用膜分离装置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有效截留,替代二沉池,使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生物量)大大提高;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控制,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在反应池中不断反应、降解。

结论: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等领域最有前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但投资费用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膜污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三、展望

生物工程技术以其成本低、产出高、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在环境保护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云溪生化车间处理的污水以环氧树脂事业部的环化污水为主,其中CODCr=2500mg/L(最高可达2800 mg/L)、PH=11-12,污水中CaCl2=20000-30000 mg/L,含石灰的悬浮物也较高,尤其是城区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到云溪工业园后,污水的复杂程度更高、处理难度更大、环保影响更广。为满足污水达标排放要求,生物工程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必不可少,虽然目前生物工程技术不如化学技术快速、效率高,但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状况恶化情况的加剧,生物工程的环境保护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将得到更高的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193

[2] 高艳玲,马达.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49,220

[3] 崔力拓 李志伟.生物工程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作者简介:

瞿智能(1984-),男,汉族,湖南,中级政工师,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污水处理。

(作者单位:巴陵石化公司水务部)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告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运行方面问题,发现严重超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相对集中性,超标影响因素集中表现在运营管理、工艺设计和上游来水影响等三方面.并剖析了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七方面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落实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质量终身负责制;落实排水许可和实行合同制管理等九方面解决措施,以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治污减排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污水;運行管理;系统研究;问题;对策

随着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工作的全部完成,标志着从2015年12月起到2019年5月中旬的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圆满结束,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生态环保督察的全覆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实施以来,“中央肯定、地方支持、百姓点赞”,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批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被办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与2015年底相比,到2018年底全国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481座,增长12.5%,城镇累计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达到4332座;污水处理能力由1.64亿立方米/日增长至1.95亿立方米/日;年累计处理污水由2015年的511.1亿立方米增长至2018年的606.02亿立方米,增长18.6%;一批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污染物减排能力大幅增长,年累计消减COD由2015年的1263.9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1434.97万吨,年累计消减氨氮由2015年的117.7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141.56万吨,增长率分别为13.5%和20.3%.

但也要看到,城镇污水处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在治水上有不少问题要解决,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迫切,就是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这方面欠账太多.”从已公布的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清单中,与城镇污水处理有关的问题占1/3以上,社会反响很大,城镇污水处理已成为改善水生态环境亟待攻克的难关.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达标排放、保障水环境质量的把关环节,如果运行中存在严重问题,将给城镇环境带来隐患[1].因此,亟需要系统地研究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清病因、对症下药,更大幅度发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治污减排、改善水生态环境、造福于民的作用.

1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问题

1.1 城镇污水处理厂严重超标排放单位比重大

从2016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及原环境保护部)连续3年分季度12批次向社会公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单位名单、处罚及整改进展.从公布的三年数据看,全国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单位累计达到808家次,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396家次(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6家次),占超标总数的49%;以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企业共有360家次严重超标,占超标总数的44.55%,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在行业类型上呈现相对集中性.且公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方面超标主要污染物为污水处理厂出水仅为在线监测的COD和氨氮两项指标,并连续超标1周以上的数据.尚不包括未全部安装在线监测且出水达标难度更大的总氮、总磷数据.可见城镇污水处理在总超标企业中占比大,面临的形势严峻.

1.2 严重超标排放单位面广,地区分布集中性强

在所公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严重超标单位中,除西藏、上海外的全国其他省(区、直辖市)均有企业被列入名单中,其中排名前五的地区有新疆(71家次)、辽宁(44家次)、内蒙古(40家次)、山西(36家次)、河北(28家次),五个省区上榜的污水处理厂数合计占严重超标污水处理厂总数的55.3%.从分布的地区看,华北地区有114家次、西北地区有110家次、东北地区有75家次,三北地区合计占总数的75.51%,而其他地区合计有97家次,不足总数的1/4.从更广的区域角度分,严重超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占超标总数的4/5,而秦岭淮河以南的仅占全国严重超标污水处理厂总数的1/5.

1.3 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性质多元化

这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包括北控水务、威立雅等国内外知名水务企业在内的上市企业和外资企业;有自主经营企业,也有采用委托经营、PPP和BOT等运营模式的企业,其中自主经营的企业占总数的60%以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地级市以下(不含地级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是超标企业的主力,累计占总数的85%以上.

1.4 超标影响因素集中

通过生态环境部公告的2018年超标排放单位公布的243份整改方案和措施中看,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分别为运行管理、工艺设计、上游来水、处理能力不足和其它(比如在线监测数据问题和提标改造期间等),占比分别为39.51%、37.45%、14.81%、4.115%和4.115%.其中因运行管理、工艺设计、上游来水等三方面影响的污水处理厂数合计占总超标污水处理厂数的91.77%,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主要因素.

2 原因分析

2.1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到位

根据前述,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是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的首要原因.朱雁伯[2]等在对华北、华东、西北、东北、中南、西南、华南等地区污水处理厂大量调研、走访基础上也指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存在10方面问题,有管网配套不健全,进水量严重不足;进水水质复杂,达标排放难度大;节能降耗的意识尚需提高;缺乏复合型运行管理人才;水质检测管理水平低;设备维护不到位,完好使用率不高;工艺技术问题不能及时排除;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未妥善解决;运行管理的基础资料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等.林安江[3]、宋海娇[4]等也得出了相似结论.但从深层次剖析,首先污水处理企业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性运行管理人员,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和边远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不能及时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状况分析判断污水处理中存在问题,也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整工艺或完善技术流程;其次是企业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员工责任心不强,维修检修不到位;再者是设施、设备不健全,监测、检测不到位等.

2.2 工艺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不高.首先是部分设计单位质量意识不高,调研走访不够,基础资料调研不全面,没有能够根据污水处理厂当地的气候、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状况、污水收集范围、上游点源、来水水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工艺设计,缺调节、缺冬季保温、缺污泥处置设施等;其次是部分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够根据水质水量、气候、出水要求等设计合适的处理工艺;再者是部分单位设计质量控制体系不严,部分构筑物标高不足、回流系统设计不足、曝气风机选配不合理等简单问题出现在设计文件中.以及工程施工质量不高、管控不严,污水处理设施质保期尚未结束即存在各种质量问题,频繁检修影响运行.

2.3 上游来水水质水量不稳定

主要表现在:上游水质水量波动大影响;来水水质浓度过高,超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或超过城镇下水道排放标准,致使处理工艺难以处理;以及上游来水含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活性污泥中毒,污水处理厂无法处理.

2.4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

这主要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偏小,已无法处理超出处理能力的污水,急需扩建、扩容.

2.5 现有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缺少污泥浓度仪、DO仪、氧化还原电位等在线仪表.不能通过数据及时提醒运行管理人员,调整运行工况.

2.6 污水排放标准不够科学

中国的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没能充分考虑中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受纳水体等差异性特点.实行平均化、“一刀切”的考核方式,也是一些地区短期内不能达标的因素.尤其是在总氮、总磷等指标的设定没有充分考虑南北气候、冬季受纳水体非富营养化因素.再者是短期内频繁提高考核排放标准,也使一些污水处理厂刚提标改造后尚未发挥环境治理效应,又被要求再次提标,也因改造期间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既污水超标排放也没有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2.7 环保执法效果不理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同时,第六十条又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而目前,尚没有细则对上述两个条款在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这也形成了各地环境保护执法部门都采用按日计罚的方式,处罚超过污水排放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这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对超标排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处罚条款和方式不恰当,按《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应当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乃至停业、关闭,但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城镇污染防治的最后唯一一道关口,采用此种方式显然违背了立法改善环境的初衷,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环保执法机构按第六十条的方式处罚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二是即使采用按日计罚其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因为相当多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为国有企事业单位,污水处理的各项成本均由地方财政承担,处罚的费用也是从左衣兜掏到右衣兜,仅仅是形式处罚,无实际意义.

3 对策

虽然,我国已建设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设施,但若不能全部发挥其本来的作用,将极大的影响水环境的改善,这甚至比研发更先进的工艺,更令人沮丧,也影响投资效果.需要对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从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外部环境、政策措施、规范标准等多方面予以强化、完善和保障.

3.1 落实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质量终身负责制

合格的设计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能够稳定达标的先决条件.这要求设计者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也需要设计单位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并加以落实,同时需要全社会健全并严格实施企业和个人执业信用管理.一处违规终身负责,才能更好的提升全行业设计质量,出精品工程.

3.2 落实排水许可和实行合同制管理并行,控制好来水

这种方式在江苏省常州市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保證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来水的稳定.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是由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按《城镇排水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排水许可,从行政角度把好排水关,违规采取行政处罚;另一方面由排水户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签订委托处理合同,以合同契约方式理清上下游污水处理责任,超过委托处理的水质、水量时,超额付费,既提高了污水处理企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落实了排水户超排的法律责任.

3.3 实行“厂、站、网”一体化建设和管理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是由不同单位负责,这一点在地级市、县、镇尤为普遍.管网的不管厂,管厂的不管网,这就形成了管网的不认真对待收纳的水质,管厂的不知道进厂水质的来源,也就无法有针对性的根据来水调整工艺、处理污水.因而,需要从管理体制方面加以改革,将城市管网、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统一纳入一家单位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实现权责利的统一,才能更增强企业责任心,减少扯皮.

3.4 深入开展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和良好工艺推广工作

向“中国高铁”精神那样,组织科技工作者研发适合不同条件下的污水处理工艺.继续深入开展脱氮除磷机理研究,尤其是不同温度、差异性水质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技术指导.开展污水处理工艺推介工作.分类推广适合不同气候、环境、水质的污水处理处理工艺案例.在刘梦[5]等对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评估研究中,对2015年全国336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中指出,MBR、氧化沟和A2O三类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较其他工艺相对较好.这是对当前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较好的总结.

3.5 建立差异化的城镇污水处理排放考核标准体系

深入结合中国各地区特点,并考虑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分级、分类污水排放标准.对于年平均气温较高、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较多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应制定比现今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更严格的标准,以遏制富营养化的蔓延;而对于年平均气温较低的东北、西北等很少发生富营养化的内陆水体,以及干旱、半干旱等河流经常断流地区,应在个别指标(尤其氮磷)上降低考核数值.同时,对于北方地区的冬夏季考核标准数值拉大差距.

3.6 对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针对当前中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模式中,主要为特许经营模式和政府方企业自行运营管理两种的特点.对于采用特许经营管理的污水处理厂,按双方已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严格按绩效付费运营,违约处罚,超过一定程度违约应收回特许经营权;对国有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也应当参照特许经营模式给予企业一定自主权,按污水处理效果按效运营,在超标处罚的同时,从国有企业领导人工资和提职上予以重点考核运营成果,实行领导干部优胜劣汰.

3.7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主要还是靠人,建立一支懂技术、善管理、会运营的人才队伍尤为重要.当前中国缺乏专业技术和运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污水处理企业,主要在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市以下的县、镇及边远地区.要提升这些地区的人才队伍职业技能,可采取,一是和国内知名污水处理企业建立技术支持联盟,采用托管服务模式,培养队伍;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或企业定期聘请专家开班实地培训,以及到知名高校、企业委培学习;再者由行业协会组织高校和相关企业建立网上课堂,培训相关污水处理企业人员.

3.8 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强化信息化应用力度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已在一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城市水务方面应用且不多.在城镇污水处理方面,有相当多需要借助相关技术的地方.其中,在城镇排水管网、泵站普查、详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质、水量的跟踪测算,运营维护管理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数据运行管理模拟,智能运行控制场景模拟,专家运营咨询平台和运营管理专家诊断平台;以及区域性(省、市级)城镇污水处理厂联动监管系统,地区水环境监测及调度系统等等,都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持和应用.

3.9 健全法律体系,依法依规执法

首先需要对《环境保护法》中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和超标排放污染物两种情形,处罚适用情况出台实施细则,便于地方操作和执行.其次是着手解决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时执法效率低的问题.仅从按日计罚的角度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财政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的同时又出资支付罚款,企业未伤筋动骨、无动于衷,而对其他工业企业又实行两种执法方式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从改善水环境的角度,限制生产、停产乃至关停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最后一道关口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也更加不具操作性.因而,需要对《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问题的罚则进一步细化、明确、完善.

4 结语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是改善水环境的重要载体,需要其发挥应发挥的作用,这需要从多角度入手.在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

4.1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治污减排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从2015年底到2018年底的三年间,全国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481座,年累计处理污水量达到606.02亿立方米,年累计消减COD量达到1434.97万吨,年累计消减氨氮达到141.56万吨,分别增长了18.6%、13.5%和20.3%,减排效应明显.

4.2 城镇污水处理也有很多不足,在已公布的2016年至2018年12批次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单位名单中,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污水处理厂占严重超标单位总数的44.55%;且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相对集中性,严重超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占严重超标污水处理厂总数的4/5;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性质多元化,其中地市级以下城镇污水处理厂是主力,占超标总数的85%以上;超标影响因素集中表现在运营管理、工藝设计和上游来水影响等三方面,合计占影响因素的91.77%.

4.3 经深入剖析,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原因,主要有七方面,分别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到位;工艺设计和工程建设质量不高;上游来水水质水量不稳定;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现有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污水排放标准不够科学;环保执法效果不理想等.

4.4 解决对策可采取落实设计单位和设计者质量终身负责制;落实排水许可和实行合同制管理并行,控制好来水;实行“厂、站、网”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和良好工艺推广工作;建立差异化的城镇污水处理排放考核标准体系;对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强化信息化应用力度;健全法律体系,依法依规执法等方面综合施策、系统解决.

参考文献:

〔1〕汪广丰.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问题探讨[J].城乡建设,2016(3):58-59.

〔2〕朱雁伯,袁楠楠,等.我国城镇污水厂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8):30-34.

〔3〕林安江.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共性与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4):242-243.

〔4〕宋海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7(4):80-81.

〔5〕刘梦,伯鑫,等.2015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评估[J].环境工程,2017,10(10):77-81,90.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要点

引言:

近年来,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却保留着传统陈旧的工艺形式,导致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污水总量逐年提升,并且污水的成分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传统陈旧的污水处理工艺无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污水处理工作。提升了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有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1 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无节制排放污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现如今,我国的城市数量较多,城市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当中兴起了各式各样的产业,产业的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污水的排放。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更加优渥,城市中产业的污水排放总量急剧上升。同时,城市中的企业通常无节制地排放污水,威胁到了城市的水资源。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居住人口数量在近些年也急剧上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城市人口的增多也导致了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诸多因素导致城市每天排放出的污水总量都比较大,同时城市存在着无节制排放污水的问题。

1.2 欠缺污水处理意识

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大是客观的因素,然而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出现问题还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现阶段,城市中的企业基本都将创造经济效益看作企业的首要目标,却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大部分城市企业都欠缺了污水处理的意识。企业管理者的生产理念、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因此企业没有意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导致了企业排放污水的工作出现问题。城市居民同样存在此项问题。城市居民普遍缺乏污水处理的意识。正由于城市大部分企业和居民都缺乏正确的污水处理意识,才加剧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负担。

1.3 却缺乏完善的产业结构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处于不完善的状态。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都将经济建设看作为首要目标,因此城市中的高污染企业没有受到限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我国的城市产业结构面临着转型发展。然而,当前城市的转型发展仍然没有彻底实现,因此还存在大量的因素影响到了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发展。

1.4 监督力度不足

监督工作对于城市的污水排放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污水排放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导致监管者无法将明确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城市实处,从而影响到了污水排放、处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当前相关部门部分监督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不强,无法将污水处理意识合理地落实到监督过程中,影响到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1.5 缺乏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是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污水处理工艺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污水处理效果。然而,目前我国欠缺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水处理工艺保留着传统滞后的形式,与日益增长的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相符,导致城市出现了污水处理的相关问题。

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要点

2.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比较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因此,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存在着一些不足。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关键结构是曝气池。将污泥放置于曝气池中,同时把握住曝气池中污泥的浓度。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原理在于利用曝气池的活化效果,有助于保障曝气池中的污泥实现良好有效的沉淀。然而,活性污泥法同样存在显著的弊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活性污泥法常常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最初阶段。因为活性污泥法的净水效果比较差,无法满足合格的污水处理需求。污水处理厂可以将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到最初的处理流程中。

2.2 水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

水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比较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水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具有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以及形式,污水处理厂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实的需求来选择最合理的治理修复技术,确保技术工艺能够发挥出有效的效果。首先,污水处理厂可以利用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在于借助物理化的技术手段完成污水的处理。污水处理厂在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截污分流的方式。相关部门需要在城市中建设出完善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将管网的截污效果发挥出来。截污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总量,使污水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物理处理法还包括了引水冲污的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城市河水的自净能力。其次,污水处理厂可以采取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具备了比较强的科学性,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化学除藻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需要向厂内的污水中投入正确的化学用品。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保障污水水体中的胶原体受到破坏,从而完成污水的除藻工作。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需要精心选择除藻药剂,保障污水处理的效果。重金属控制也是化学治理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污水处理厂内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碱性物质倒入污水水体中,促使污水中的重金属发生形态变化,从而完成净水效果。最后,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应用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目前我国常常应用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可以采取生物膜的技术手段。生物膜可以依附在河床上,有效地吸附了河水中存在的污染物。污水处理厂还可以采取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生态修复依循的原理是生态系统原理。生态修复可以对水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从而使水体的微生物得到生长繁殖,有助于利用微生物、动植物等生物完成水体净化工作。

2.3 采取污水处理新工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实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各种各样的新型工艺逐渐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为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带去了良好的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积极地采取污水处理新工艺,保障城市污水处理效果的提升。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采取矿物质处理技术。矿物质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吸附,能够有效地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电荷吸附,从而提升了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城市污水处理厂还可以利用新工艺进一步创新生物膜处理技术。全新的生物膜处理技术具备了更加完善的装置分配,其中包含了膜分离装置、曝气装置等,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的转化率和处理效率。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体现出了现代化的特点,能够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使污水处理工作变得更加安全稳定,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工艺的研发探索,并将新型工艺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细节当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鹏飞,张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探讨[J].化工管理,2017,(23):21-23.

[2] 赵德辉.试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48.

[3] 胡修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改造设计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24(48):108.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本篇文章中先阐明了超滤技术的主要概述,进而针对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详细分析,最后提出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超滤技术;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应用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油田中对于注入水的实际质量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而具体应该如何提升油田中含油污水的处理率,在十一五阶段中是最为关键的重要任务之一。超滤技术有属于分离技术,自身具备高效、环保、节能等多种特点,将其应用到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污水处理的实际质量与效率,还可以在提高油田收益的同时,完善油田对于污水的处理工艺。

一、超滤技术的主要概述

超滤这种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将压力作为主要驱动的分离技术,滤膜的孔径大小约为3nm到100nm,通过滤膜孔径的不同大小,不仅能够去除粒径在0.005?m左右的杂物,还能够有效拦截污水中的石油粒、悬浮物以及铁细菌等。超滤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针对料液一定程度的压力时,高分子与胶体等物质,会在滤膜的表面与微孔处形成首次吸附,当孔内因为阻塞与截留到滤膜表面后,就可以通过超滤技术对其展开机械筛分,最终水与低分子的相关物质就会通过滤膜,而且这种技术自身所具备的优点较多,不僅在实际操作方面较为简单易懂,需要添加的化成较少且最终效果较为良好,在能源方面的消耗量也较少,所以目前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越发普遍【1】。

二、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如今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大庆油田中也应用了这种技术。在大庆油田实际应用超滤技术时,针对滤膜的性能与组件展开了详细对比,最终选定在化学方面的稳定性较强的有机膜,材料为聚偏氟乙烯,处理量为10m?/小时,应用超滤技术的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表1能够得知,当滤膜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时,悬浮物与油的实际含量,都能够得到十分有效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已经能够与设计标准相互符合,也就是悬浮物与油的实际含量小于并等于3mg/L,出水的含油量也符合油藏注水质的标准指标,SRB也能够与等级为A2的水质标准相符合。通过在大庆油田中的实际应用能够得知,超滤技术在抗冲力方面的性能较强,如果进出水的条件较为恶劣的话,也能够为出水的水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三、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措施

1、对滤膜的使用材料展开挑选

在挑选滤膜的主要材料时,与最终膜的稳定性、抗污能力等多方面有着直接关联。目前,在超滤技术中滤膜较为常见的材料有两种,分别是有机膜与无机膜,其中有机膜所具备的优点较多,如:应用年份较长、抗高温、酸碱、氧化、溶剂等方面的性能较强,所需成本较低且来源较为丰富,但也具备一些不足之处,如:出水质量容易被进水质量所应用,需要经常对其展开清洗。而无机膜的主要优点为:抗高温、腐蚀、溶剂、机械等方面的性能较强,但这种材料的缺点较多,如:弹性较低、来源较为单一、造价成本较高、应用较为不便、不利于加工等。所以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超滤技术时,一定要根据油田的实际状况与处理标准选取最为适合的材料,从而确保滤膜的抗热、抗压、抗污染等方面的性能,从而促进超滤技术的持续发展。如今已经被研究出来的滤膜材料有:PVC合金滤膜、聚醚砜与聚丙烯腈的共混滤膜等。

2、对滤膜的操作条件展开优化

在应用超滤技术时,滤膜运行与进料液的实际状况可以直接决定超滤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对滤膜运行与料液的实际状况展开适当调整的话,就能够降低滤膜的污染状况。在料液各不相同的情况时,就可以针对料液性质展开适当的调整,例如:提升料液温度、减少浓度、调节pH值等。还可以适当转变滤膜运行的实际状况,例如:提升滤膜的流速、进水与出水的压力值、增加紊乱度,并将持续运行变成间接运行,从而有效降低滤膜的污染状况,并以此有效增加滤膜的实际通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料液的实际温度较高的话,就会导致高分子滤膜的构成受到破坏,在操作方面的实际压力也不能过大,不然就会导致滤膜出现穿孔现象,如果在提升滤膜流速的同时通过错流方法展开操作的话,就会严重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如果对料液的pH值展开调整的话,就需要增加酸碱消耗量。因此,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超滤技术时,一定要按照现场需求与水性展开试验,从而选取最佳的运行状况与料液性质,并以此来发挥出超滤技术的实际效果【2】。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超滤技术自身所具备操作简单、添加剂少、效率高以及设施方便等特点,使得这种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开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与重视。因此,在实际应用超滤技术时,一定要按照水质特点与处理需求,合理挑选滤膜的主要材料,并对其展开科学、有效的操作与清洗,从而保证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要作用,并以此来确保油田在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 宋纪委,王士东,吕惠. 超滤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17(1):91-93.

[2] 黄斌,张威,王莹莹,等. 超滤膜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17,37(6):43-47.

作者简介:田梦蝶,女,1992年8月4号,土家族,四川,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杏五注水站,从事中控值班员工作,油气田水处理工,联系地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第二油矿杏五注水站。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对浙江省10个地级市2014—2016年建设的66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研,涉及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并与2014年项目初期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比对;同时对进出水进行采样、检测并分析,总结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为其他地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去除率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9.018

Key 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reatment process;Discharge standards; Removal efficiency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较早,始于2003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10年的探索与积累,于2013年做出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工作部署,并于2014年全面展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1]。至2017年,总计浙江省2014—2016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数19 260个,实际受益农户数469.186 5万户,其中受益农户数超出原计划上报户数共76.892 6万户。

2015年7月1日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73)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规范并统一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排放要求。同时,全省各地逐步建立完善“五位一体”系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长效运行。

目前,浙江省内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模式一般分为纳厂处理、集中处理和联户处理3种模式。对于集镇中心村、人口密度大、纳管条件充分的一般建议就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一般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储备较高,具有专业的运维团队,对污染物排放的运行监管相对到位,统一纳管进厂处理可减轻农村生活污水运维负担,同时保证出水效果的稳定性。联户/单户处理模式适用于偏远地区,浙江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少山区丘陵地带村庄分布分散、人口稀少、环境容量较大、地形地势条件险峻或因古村落保护不便开挖,可采取单户或若干户联户处理的模式。集中收集、自建终端进行处理是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此次调研中78.32%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此种处理形式,而具体集中处理的工艺技术、动力形式多种多样,因而笔者统计分析了此次调研调查的66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今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提标扩面提供依据,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低费用运行和污染治理的双重目标[2]。

1 材料与方法

对浙江省10个地级市(A~J,不含宁波市)70个县(市、区)2014—2016年建设的66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进行现场调研,对进出水口进行水质采样和检测,采样分布及采样数见图1。

COD采用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 7479—87)進行测定,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89)测定,悬浮物采用重量法(GB 11901—89)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理工艺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多样,调研中发现近60个不同工艺组合,集中处理常见的工艺主要有厌氧处理、A/O、A2O、生物滤床、MBR、PKA、生物转盘、SBR以及生态处理。其中,生态处理包括人工湿地、生态塘、稳定塘等形式[3-4]。单户/联户处理主要为1户或2~3户分散处理,主要采用小型净化槽+小型生态处理池、三格式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生态化公厕等处理工艺。经分类合并后,整理出图2。除了纳管进厂处理模式外,最常见的处理工艺为厌氧/厌氧+生态处理和好氧/好氧+生态处理,分别占36.03%和33.01%,这两项处理类型占总工艺量的69.04%。其中以厌氧+人工湿地工艺占比最大,占总工艺量的33.63%。其余土壤渗滤、MBR、PKA、生物滤床等技术在少数地区也有集中应用但全省总体应用程度不高。

由图3可知,与2014年初实施的第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相比,经过3年的实践,采用纳厂模式的由原来的10.7%提高至20.9%,好氧/好氧+生态处理也小幅上升,由原来的31.4%上升至33.0%,厌氧/厌氧+生态处理由原来的46.0%下降至36.0%,PKA从原来的6.0%下降至2.8%,其他工艺组合占比相对变化较小。此外,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开展初期逐渐呈现多样化,如生物滤床、生物转盘、SBR、小型净化槽等,采用有动力的处理设施比例增加了13.6%。

2.2 排放标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73—2015)[5]颁布前,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执行的排放标准主要援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6]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7]。在徐志荣等[1] 386个样本中,以执行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多,占37.9%,执行GB 8978—1996一级标准次之,占30.3%。

2014—2016年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评估调研发现,多数地区采用了DB33/973—2015,该标准明确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一级和二级2个等级,应根据处理设施所在地的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等级,位于重要水系源头、重要湖库集水区等水环境功能重要地区和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平原河网地区的新建设施执行一级标准,位于其他区域的执行二级标准,具体执行标准的地域范围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各地建设或运维管理部门对于地标等级范围的确定比较模糊,甚至没有,少数地区执行多个标准。

此次调研中,669个样本9%延用GB 18918—2002,91%采用DB 33/973—2015。

2.3 水质达标率和污染物去除率

2014—2016年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除纳厂模式外,剩余521个自建终端的CODCr、NH3-N、TP、SS平均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73—2015)一级标准。2014—2016年建设处理设施进出水浓度及2014年建设设施进出水浓度见表1。可见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进水浓度相对稳定,出水CODCr波动不到,氨氮和总磷变化较大。

同时,对比分析2014年和2014—2016年建设项目的达标率和去除率(图4)发现,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8.92%,CODCr的去除率最高,氨氮、总磷相对低一些,说明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纳能力稍弱,随着动力设施的投入增加,有机物的去除率得到提升。综合去除率和达标率,2014—2016年所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各污染物指标达标率均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2014年建设项目大部分采用了较为严格的GB 18918—2002。

针对各个地级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出水中CODCr、氨氮、总磷3个指标的达标率和去除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图5),G市、J市等动力设施及纳厂比例低且进水浓度低的地区,出水达标率高但污染物去除率低;B市以无动力设施为主且进水污染物浓度高,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达标率和去除率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分析各主要工艺污染物去除效率(图6)发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于有机物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氮、磷的去除能力有限。此次调研中,土壤渗透集中应用于B市、E市的小型分散式处理设施,相较于其他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MBR主要应用于B市,除TP的去除效果较差外,其他污染物去除率都在80%以上;好氧/好氧+生态处理广泛应用于A、C、D市等經济发达、污水浓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相较于厌氧/厌氧+生态处理稍高。

3 小结与讨论

(1)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具体工艺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各地在治理工艺的选择上都做出了积极探索,现阶段厌氧/厌氧+生态处理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好氧/好氧+生态处理模式次之。

(2)浙江省虽然已经发布了DB33/973—2015,统一规范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划分一级和二级标准,但是各地方执行标准等级模糊,甚至尚未明确。

(3)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体去除率情况基本良好,其中CODCr 80.88%、NH3-N 64.06%、TP 61.81%、SS 91.04%,由于处理工艺、污水性质及运维能力不同,去除率地域差异性较大。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处理工艺和技术,根据周围环境敏感度确定排放标准,详细调研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性、确定重点污染物,通过试点的长期考究与验证,确定效果明显、经济合理、运维简便的处理工艺,为现有和新建农村生活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扩面。

参考文献

[1] 徐志荣,叶红玉,卓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4):473-477.

[2] 王昶,杨永娇,酒井裕司,等.新型净化槽对污水进水量的抗冲击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2014,32(2):59-63.

[3] 卜岩枫,许月明,卓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6):106-110.

[4] 汤博,许明珠,徐志荣,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比分析及适用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4):3597-3600.

[5]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73—2015[S].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

[6]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7]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污水处理论文范文第6篇

2006年是价格工作不平凡的一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发挥价格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价格问题,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2006年价格工作

(一)加强涉农价格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涉农价格工作是整个价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价格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涉农价格工作,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2006年初我们组织10多个调研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管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一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促使粮价合理回升。为稳定粮食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小麦主产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防止了小麦价格的下滑。10月份以来市场粮价回升,到12月初,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1%、6.2%和19.5%。二是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2006年进一步完善各项化肥优惠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三是整顿各项涉农收费。在中央对义务教育加大转移支付的同时,在西部农村地区免除了义务教育杂费,取消了所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组织了农村中小学、建房、计划生育、村委会等收费专项检查。四是加强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广电总局等部门,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以及重要新闻网站,定期发布重要农产品价格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二)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为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应对国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挑战,继续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一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两次提高成品油价格,相应调整了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和民航燃油附加标准。认真贯彻国务院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要求,采取价格联动、发放临时补贴、减免收费等措施,缓解油价调整对出租车等运输行业的影响。天然气出厂价格改革方案顺利实施。二是及时疏导电价矛盾。按照煤电价格联动的要求,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解决了煤炭价格上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电厂脱硫成本增支及水库后期移民扶持资金等问题。三是完善差别电价政策。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提高列入淘汰类和限制类生产企业用电加价标准,对加快淘汰落后企业,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推进水价改革。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实施阶梯式计量水价的城市增加到15个。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也有所增加,污水处理费标准有所提高。

(三)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对列入中央政府定价目录的1500种药品价格,已调整了200多种,其余1300种药品价格将陆续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研究起草了《加强医疗器械价格管理的办法》。二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清理公办改制学校收费,制止中小学校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规范教材定价,限制豪华教材出版,2006年秋季学期中小学教材价格比上年平均降低11%,降价金额达12亿元。三是完善律师收费管理办法。配合司法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事务所应便民利民,严格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制定收费标准应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四是整顿房地产收费。按照国务院稳定住房价格的要求,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基础上,整顿房地产交易收费,完善房地产价格监测,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五是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对种粮农民发放综合直接补贴,缓解成品油调价和2005年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在价格调整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强化价格主管部门服务职能

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予以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转变了思想观念。通过开展服务活动,促使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由定价、调价、查价的传统思维方式,向同时注重为监管对象提供服务、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思维方式转变;树立了市场主体既是监管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新观念;初步建立了预防、服务在前,监督、查处在后的工作模式。二是树立了服务形象。广大物价干部主动以服务者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把价格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树立了价格主管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规范了市场秩序。服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价格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倡导了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促进了经营者价格自律。四是维护了群众利益。通过开展服务活动,清理了一批收费项目,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促进了企事业单位价格和收费行为的规范,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五)组织价格专项检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在做好日常价格检查工作的同时,围绕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障价格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全国重点组织了化肥价格和涉农收费、成品油价格、电力价格、医药价格、教育收费、出租车收费、房地产价格、人事和劳动系统收费等专项检查,开展了查处商业促销和通信行业价格欺诈行为专项行动。

(六)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价格法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与费用分摊管理办法》、《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印发了《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十一五”指导意见》、《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价格工作预案》。价格监测分析工作取得新成绩。各级价格监测机构认真做好粮食、化肥、石油、煤炭、钢材、房地产等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为宏观调控和价格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保障。成本调查和监审工作扎实推进。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成本调查户已经成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了解农村情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和粮食

供求状况变化的重要信息渠道。成本监审工作全面展开,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了近200个项目调价前成本监审,为科学制定价格奠定了基础。药品价格评审工作开局良好。药品价格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药品价格评审中心边组建边工作,在人手少、任务重、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调查了900种药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为核定药品价格提供了依据。价格鉴证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价格鉴定、认证工作稳步推进。价格鉴证网络开通运行,价格鉴定机构和人员资格“双认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价格协会换届工作已准备就绪。价格理论研究和价格图书出版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

二、关于2007年价格工作

2007年价格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及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安排,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和谐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成本约束,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工作。要加强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的分析,密切关注粮食、石油、钢材等重要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重要指标的变化,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要把握好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其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要特别注意价格变化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异常波动引发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2007年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迈出新的步伐。继续完善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及时疏导脱硫加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配合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要开征污水处理费。继续推进用水超定额加价、阶梯式水价和差别水价制度。结合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设市城市要开征垃圾处理费,有条件的县城、建制镇也要开征。推进供热价格改革。

(三)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

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一是强化成本约束。要加快制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加强对工资总额的监控,约束成本上升。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成本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三是建立调价前公示制度。公用事业和垄断性行业价格调整前必须先进行成本监审。制定重大价格政策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调整方案,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的,要事先公告,留出社会评议期;列入听证目录的,要依法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四是调节利益关系。要规定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事业的利润率,对超过规定标准的盈利,由政府进行利益调节。

(四)继续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等价格热点难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物价工作的难点之一。一是规范教育收费。在全国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继续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的要求,严格控制择校生收费标准。加强高等教育收费管理,规范成本构成,提高收费透明度。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要认真落实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各项救助措施。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监管。二是加强医药价格管理。要继续加强药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和调查,做好药品价格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药品价格评审在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降低部分偏高的药品价格,适当放宽廉价药品管制,保障临床用药需要。按照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意见,研究把全部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办法。配合有关部门规范医疗器械和药品招标采购行为,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确定采购药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修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落实医疗器械价格干预措施。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三是整顿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工作的重点是稳定廉租住房租金以及中小户型政策性住房和限套型、限房价商品住房的价格。完善中小户型政策性住房价格的统计监测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落实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和房源,努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加强对建设“双限”商品房选择开发商过程中土地拍卖和降低商品房价格竞价过程的监督。整顿房地产交易环节的价格行为。积极推进物业服务市场化进程,合理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做好涉农价格管理工作

一是促进农产品价格合理回升。要加强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监测。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研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最低收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的支持性价格政策。二是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要继续抓好化肥生产运输各项优惠价格措施的落实。继续执行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出厂最高限价和化肥经营环节差率控制的各项规定。根据农用柴油和化肥价格上涨的情况,完善对农民的综合补贴政策。三是整顿规范涉农收费。要巩固清理整顿涉农收费的成果,继续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对涉农乱收费案件的举报,要接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防止涉农乱收费反弹。进城务工农民办理暂住证、健康证、计划生育证要尽可能免费,由地方财政负担相关的管理费用。农民工输出省份对出省农民工管理,不得收取费用。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居民一视同仁,不得收取借读费等歧视性收费。

(六)扎实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

要继续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一是突出重点。要全面开展价格服务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场、进景区活动,重点抓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价格服务工作。二是分类指导。起步较早的地区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活动成果,在全面、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刚开始起步的地区,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在部分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以点带面,力争迎头赶上。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做好明码标价、价格公示、价格诚信体系建设、

价格举报等工作,构建价格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价格监督员的作用,发挥有关社会团体的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开展价格诚信建设,加强价格自律。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扩大“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五是促进作风转变。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水平。

(七)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2007年,要围绕深化价格改革、维护群众利益、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抓好价格监督检查各项工作。一是组织资源和环境价格检查。配合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格改革,加强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价格政策,重点抓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和发电脱硫加价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排污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二是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价格重点检查。加强对医药价格和教育收费的检查监督。组织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检查。加强与纪检、监察、纠风、行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协调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提高检查的威慑力。三是继续开展涉企收费试点检查。落实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要求,严肃处理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完善涉企收费公示制度,推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四是规范通信、有线电视、交通运输价格。研究改进移动通信计费办法,降低资费水平。清理规范套餐资费的标准和服务条件,提高资费透明度。规范电信增值服务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严肃查处各种通信价格欺诈行为。加强对有线电视服务质量和标准的监管,降低农村有线电视收费标准。规范收费公路定价成本构成,严格控制收费公路管理成本的上升。严禁以转让为名延长收费年限。五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密切关注粮食、液化气、建材等商品的价格动态,适时组织开展市场巡查,打击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加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管,着力打击相互串通、合谋涨价行为。加强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整治旅游行业价格欺诈行为。加强价格信访和举报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规则,推进全国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八)推进价格法制建设

一是规范政府价格管理。加快出台《药品定价办法》、《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价格行政处罚证据规则》,修订《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和政府定价目录。二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研究制定规范企业自主定价的行为规则,重点是研究规范商业企业降价促销和季节性降价的行为,禁止虚构原价打折返券的行为。三是建立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扩大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范围。继续推进物价系统“五五”普法工作。

三、关于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资源环境约束是“十一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通过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一)提高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认识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迅速增加。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强度,实现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的目标,是难以为继的。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目前这种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必须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次,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提高环保收费标准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的迫切需要。

第三,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的重要手段。为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十一五”规划规定,到“十一五”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五”末降低10%。确保这两个目标实现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价格改革,引导和推动全社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是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二)明确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原则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原则:一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性产品价格要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所有企业、单位和居民,排放污水要缴纳污水处理费,产生垃圾要缴纳垃圾处理费,向环境排污的要依法缴纳排污费。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约束成本上升,强化行政执法,加强社会监督。四是保持社会稳定。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要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妥善安排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本栏目策划、编辑:李志明)

上一篇:思想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先锋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