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

2024-05-09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绿洲寓于沙漠,有着非常脆弱的生态本底,绿洲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规律。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指出生态产业是符合“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绿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生态产业 绿洲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生态内因论”

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其研究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三阶段。在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阶段,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则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这一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中,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发展理论则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则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依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阐述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关注的是资源和技术。当代的增长理论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但它们却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仅仅是一种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单向关系,都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生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缺失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与现代经济增长一并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诸多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实践都或早或晚地、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济增长的困境,人类的发展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运行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直接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本文作出经济增长的“生态内因论”这一基本判断,即:生态环境决定自然力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若生态这一基础因子缺位,经济系统则是一种畸形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进而崩溃;反之,生态因子将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高效发展。在这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实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态产业将居主导地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的浮现而提出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发展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效益,也主要体现着生态经济的能量和效益,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生态产业的定义。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2、生态产业的结构。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基础部门——生态工业,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

3、生态产业的功能。生态产业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提高整个生态圈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与还原能力,而解决生态平衡的关键则是微生物的还原能力。因此,在生态产业建设中,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生态产业的效益。生态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相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产业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改善了的生态系统能够溢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系统,这样,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产业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物圈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发展模式,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手段的生产事业。发展生态产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的最佳选择,生态产业将是21 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从景观角度看,绿洲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以荒漠为基质的各级植被斑块及镶嵌系统。故绿洲寓于荒漠景观中,无沙漠无所谓绿洲。脆弱的荒漠生态本底,使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绿洲经济是建立在绿洲这一载体之上的。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使绿洲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先天的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生态风险大,使绿洲经济必须比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更加重视“生态”这一因子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绿洲的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绿洲的经济发展不允许生态的缺失。所以,绿洲经济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对绿洲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绿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增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荒漠化以及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人类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几千块孤岛式带状的绿洲上,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由于生态要素的缺失,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绿洲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新疆绿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

1、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扩张和环境失调,使绿洲生态系统超过了承受的极限,致使绿洲生态系统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人口大量集聚,生产、生活用水成倍增加,地表截流、地下提水等人为过程使下游荒漠自然给水量日益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泉水溢出地带及湿地消失,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重用轻养,有机肥施用不足,养地作物苜蓿、绿肥及豆科作物面积小,不能合理轮作倒茬,土壤肥力下降;重灌轻排,灌排失调,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不合理或无节制的用水,将地表水(包括洪水)全部截留,荒漠植被大量消失,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无治理排放,使绿洲生态系统“熵值”不断沉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洲内化学污染、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不但影响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制约着当前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例如:挖渠排碱同时也排走了大量的土壤肥力,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新疆中低产田占60%。绿洲城镇工业、生活废水无治理排放到下游水库,农业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化学污染使绿洲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绿色、安全生产,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3、因地理与交通阻隔绿洲农业经济系统外部经济环境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交换不便。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绿洲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差,只有依靠外部输入能量(水源等),生态系统才有高产出;同时绿洲经济系统能量输出不平衡,大部分工业性生活资料及全部生产资料依靠外部供给,绿洲大量农产品外销,在经济大循环中,绿洲输出的是物质产品和财富,而积累的是污染和贫穷。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掠夺环境、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生态贪困”现象普遍存在。

4、产业结构单一,生物能量转化、增值率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近50%,宜棉区超过80%。单一的种植结构,致使作物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破坏,农业物化投入增加,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生产模式。同时,新疆农产品的综合加工率不足50%,且加工层次很低。

四、生态产业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提醒人们,绿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生态内因论”作为绿洲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引导绿洲经济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1、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产业是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准则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使绿洲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提高环境投资的回报率,遏制退化的生态环境,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和经济关系链。

2、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绿洲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为代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延续旧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将是生态、经济的全面崩溃。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经济要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3、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优势。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态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绿洲有特殊的生态资源,特别是其丰富的光热资源,具有发展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这有利于绿洲经济突出地域特色、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规避环境风险,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参考文献】

[1] 仇恒喜:发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 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J].学习与探索,2004(6).

[3] 王如松:转型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0(5).

[4] 李万明:绿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新疆农垦经济,2003(2).

[5] 范海燕:黑龙江省发展生态产业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2).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循环经济思想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出现了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国农村生产低效率的局面,同时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近些年,中国农村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强,农产品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此时出现了“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出现是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高废弃,生态农业摒弃了传统农业中的一些弊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而进行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中体现了20世纪末引入中国学术界的循环经济理念。中国现阶段有许多经典的农业生产模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资源—产品—废物”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来发展的经济。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相和谐。

生态农业是将农村看成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进行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三高农业,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因

传统农业是以消耗大量资源进行生产的,高成本投入、低产出以及废弃物高是其特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制约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农业资源相对不足;2.农业资源利用率低;3.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4.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日益加剧。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追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缓解农业资源不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生态农业糅合了循环经济的推进清洁生产和实现产业共生的核心,利用科学的工程设计,以低成本的投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的生产,同时将废物资源化,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负外部性,提高正外部性,把利用废物的成本和效益内生于经济模型中,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在环境容纳量的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三种典型的农业生态模式

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早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农业生态模式。由于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生活习俗、技术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各不相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地理区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1.南方“猪-沼-果”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林果业的共同发展。该模式将猪的废液、废渣等废弃物利用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能量转化形成沼气,提供能量,同时,猪的废弃物的减少能够美化环境,给环境减少负外部性;

2.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物质转换技术,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温室等组合起来,形成全封闭的能量转化链;

3.西北“ 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具体形式为: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进行立体养殖。这些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家庭,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设物质、能量循环的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立大规模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延长循环链,成为“大循环套小循环、环环独立又环环相容”的良性循环系统。

以上3种经典生态农业模式均很好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Reduce、Reuse和Recycle)得到了充分实践。

四、结语

在现今资源匮乏的中国,通过合理的生产模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很有必要的。提高生产的正外部性,通过技术创新或政府政策降低负外部性,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基。

参考文献:

[1] 生态农业:新世纪振兴西部经济的全新产业 潘华 - 《宁夏党校学报》 –2001.

[2] 解读“循环经济” 卞平(摘编) - 《化工矿产地质》 - 2005

[3]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 伍世良 邹桂昌 林健枝 -《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6.

[4] 论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邵爱群[1] 李旭荣[2] -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 2009.

[5] 低碳时代:传统农业的回归与创新.杨培源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2012.

作者简介:

赖珍玲(1994—),女,江西省赣州市人,学历: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农学。

韩晓雨(1993—),女,河北省武安市人,学历:本科在读,单位:西南大学,研究方向:农村区域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

[作者简介]龚丽娟(1981—),湖北老河口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态美学与民族艺术研究。(广西南宁530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A09025)。

[收稿日期]2010-06-01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Hyper-cycle Development

-an Example of Guilin Landscape

GONG Li-juan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natural landscape; creating landscape; artistic landscape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①天地自然万物依据一定的自然法则客观本然存在,周行不殆。景观作为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有其生成、发展与变化的具体规程。天成性景观是早期生发的、天质天态的景观形态,具有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本性,是景观的最初形态。生成性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中创造的景观形态,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后来逐渐向审美性与艺术性发展,是景观生成的发展形态。生态艺术性景观具有无法取代的生态艺术特性,使生态景观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化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向“既雕既琢,复归于朴”②的天生性景观超循环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也呈现出上述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发展为生态艺术性景观,这是一个良性环回、螺旋提升的生态过程。桂林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地区,其境内的景观经历数亿年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生态艺术性景观,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审美价值与生态艺术魅力。

一、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景观是一个动态发展、非复线展开、时空互渗的生态文本,它不仅有其按照逻辑发展的生态结构,而且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美态各异的生态范式。也就是说,景观结构呈现出历史规程与生态逻辑交错相融的统合发展态势:在历史中含有逻辑的健康生发,在逻辑中又潜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景观生态的发展既符合生态规律,也符合自然法则,更灌注了审美原则。只有如此,景观才可能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朝着更高形态的生态艺术性景观发展。

在传统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理论中,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缘等景观要素构成一定的景观模式,然后在长期的动态发展中重组并形成新的景观结构。而在景观结构中,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有序性、目的性、整生性,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系统的生态过程与动态运动等等,都与自然等级理论相关。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傅伯杰等,2001:19)。因此,在探索跨越不同水平、时空、尺度的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方面,等级理论非常有用,因为时间和空间尺度存在于任何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之中,景观格局和异质性都会根据时空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景观来说,时间与空间的尺度就是其发展的纵横两个维度。因此,景观的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时间与空间两个具体方面的相生互发。

景观系统是一个由多重等级层次系统组成的有序整体,具有整体生成性,每一高级层次系统都由具有某种特征的低级层次系统组成。因此,景观的天成性、生存性与生态艺术性这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与相继性,是自然等级理论的一种活态的演绎。景观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与景观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人类的干预程度、审美者的审美行为及审美心理等条件相关,并且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我们知道,宇宙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而是经历了极其复杂漫长的进化发展。生态系统从生态无序到生态有序,无机界由混沌到明晰,进而进化为有机界,九大星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然后有机界又与环境产生对生,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天成性景观。天成性景观并非从一开始就很美,而是适应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当地球的自然生态条件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成性景观就开始向生成性景观过渡。生成性景观是在天成性景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景观还具备天成性景观的很多特征,是天成性景观发育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产物。艺术性景观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类型,是景观生态从纯粹的生态性、自然性走向生态审美化与生态艺术化,具有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生态艺术内涵。

景观的生成也是生态伦理学与社会伦理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强调景观的合生态规律性与目的性,后者强调景观合社会规律性与目的性。而景观生态结构布局的形成,除了客观生成与主观干预的因素之外,还有主客对生的生态机制在起作用。景观结构的完整形成,是要通过自然结构与人类社会的天人合一的对生机制,最终达到互相适应、互相发展的目的,从而造就天人和谐的生态美境。

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艺术性景观,都遵循着景观生成的客观规律与法则。天成性景观是一种天然化程度很高的景观结构,是自然宇宙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成性景观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原始人类审美的天成性。原始人类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无论是行为能力还是审美能力都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因此,原始形态的景观具有简单朴素、实用功利性很强、审美性很小等特点。比如说原始人的巢穴,审美性并非很强,但实用性很强,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天成性景观的自然性占主导地位,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被动选择的地位,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痕迹,故而天成性景观结构格局中没有人工斑块。生存性景观主要是人类与自然在形成主客关系后,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按一定自然生态审美法则与规律,有意识地改造客体而形成的。生成性景观中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明显,人类为了生存与生活而创造出一些生存性景观与生活性景观,很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这些生成性景观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是已经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自觉。艺术性景观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景观生态艺术性的增强,甚至像一般艺术一样达到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在艺术性景观之中,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对景观的设计融入了更多的生态理论、美学经验、艺术原理。

桂林景观圈中的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虽属于整体景观逻辑化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但是它就像女性的美,在不同的阶段都各具风采:青春时期清丽纯洁,中年之际成熟大方,老年之时优雅智慧。天成性景观是整个桂林景观基元性的逻辑起点,它是一种原初形态的景观,桂林的整体山水景观奠定了其后来发展的生态基础与审美特色。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桂林地区的甑皮岩和宝鸡岩,壮族的杆栏式建筑,雄壮的龙脊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都是远古人类在桂林地区为生存发展而创造的生存性景观;而桂林地区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风雨桥、鼓楼、村寨景观、日常生活景观、民族风俗景观等,都是内涵丰富的生活性景观的代表之作。艺术性景观包括艺术化的生态景观、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和天态艺术化景观,在桂林的许多溶洞中都有壮丽的摩崖石刻,这种纯艺术的形式置于天然的景观生态之中构成艺术生态化景观。而桂林的现代景观设计在遵循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如两江四湖的规划设计,就是一种生态艺术化的处理,它是人造的、自然的、高度艺术化的。当景观的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螺旋地回到起点——天成性景观,但是这种回归是超循环的发展,进而形成天态艺术性景观,再进一步向其最高境界的天生艺术性景观螺旋提升发展。

由此可见,桂林景观圈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不是相互分离没有联系的,而是有其整生的发展路径。整个景观圈不仅在超循环中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合发展,而且实现了景观自我生命圈态的螺旋提升和良性环回。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桂林景观圈生态结构的演变,而且可以看出景观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生态范式。因此,由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性景观,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二、桂林景观圈超循环发展的生态历程

桂林景观从天成性发展到生成性,再到艺术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的运动过程,而是不断地螺旋提升的过程,最终实现天态艺术化的生态结构圈。

1.桂林天成性景观

桂林的景观是地壳在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变化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山水奇观,是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天然生成的。桂林在3亿多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之所以能形成今天这样的美景,就是因为它在长期的生态发育与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天成性的景观。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极其低下,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能力也很弱,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容易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最为典型的当属甑皮岩和宝鸡岩,桂林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厚的洞穴文化。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区南面独山之西南麓,是一个不到400平方米的洞穴,从距今约12000年前直至宋代都有人居住于此,后来由于气候原因才逐渐搬离,这是目前中国发现人类居住时间跨度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已经逐渐学会将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转化为适合自己生存的天成性景观。像甑皮岩和宝鸡岩这样的天成性景观,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依共存中创造的景观奇迹,自然性占主导,人类对其只是选择性利用,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痕迹。天成性景观浑然天成、朴拙稚气,但是又充满原始的野趣与自然的灵韵,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的天成性。桂林的整体景观和局部景观都是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天成,是景观生态圈最原初的一种历史形态,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圈的良性环回的逻辑起点。

2.桂林生成性景观

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前者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互动过程中,为了就基本的生存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存美感的景观;后者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之上,追求生活的舒适与美感所创造的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景观。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连的,都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依生下,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成美感的景观形态。

桂林景观圈内有不少生存性景观。龙胜梯田是远古农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所创造的生存性景观的典型。除此之外,古人类在桂林境内所建造的风格独特的杆栏式房屋建筑等,不仅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都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的具体表现。这种景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基础上形成,既实用又有美感。但是这种美感追求是无意识的,是在天成性审美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桂林景观中的生活性景观包括审美化程度较高的风雨桥、鼓楼等实体景观,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景观、节日景观等等。桂林很多山上或岩洞中都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佛窟(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都有),如独秀峰的摩崖石刻,伏波山的千佛洞和还珠洞,叠彩山的风洞,等等。摩崖石刻为裸露的山石增添了许多神韵、灵气和庄严之气,这是人类长期以来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更是文人雅士修心怡性的重要手段。其他还有古人今人为观景或祭祀而造在桂林诸山高险处的亭台楼阁,虽有功利目的,但也不失为出色的生活性景观。在生活性景观阶段,人类已经开始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参与,所以,这也是景观向艺术性发展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景观从此朝着审美化与艺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3.桂林艺术性景观

艺术性景观的形成又分为几个互相关联、承继发展的阶段: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个阶段的景观结构逐渐将生态性、审美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艺术生态化景观是指纯雅艺术在生态环境中生成,生态性与审美性在艺术中由分离逐渐融合。生态艺术化景观是景观在生成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逐渐朝着生态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天生艺术化景观是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贯通一致、双向对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生态系统艺术化与艺术系统生态化的相接叠合。

桂林的艺术生态化景观也比较多,比如很多村寨的风水林,原来只是村民出于一种万物有灵、敬仰自然的心理,以及为了保持整个村落的美感而开辟的,而事实证明这种风水林在涵养水分、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而保护了整个村寨的生态环境。桂林诸山中的摩崖石也是一种艺术生态化的景观。作者最初也许只是出于单纯的纪念目的,当然也考虑到刻在山头上不容易脱落的因素,但是他们没想到这种石刻艺术与自然环境相生相长、相映生辉,在千百年后不仅呈现出巨大的生态艺术魅力,而且达到了艺术性与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成为艺术生态化景观的典型。

生态艺术景观不仅要求景观本身有发育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且要求人类的审美及造美能力达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为自然增魅。这两个条件桂林都具备。桂林作为旅游景区,本身的景观资源极其丰富。桂林人长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生境中,审美心气与审美品位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多年的规划及设计,两江四湖水域的重新疏通,重现了它们的历史生态。在杉湖、榕湖、桂湖之上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借景、隔景和桥梁的通透作用等造园观念。这些景观的艺术化处理使桂林市区景观圈的审美品位得以飞升,生态性和艺术性得以完美结合。叠彩山上的叠彩琼楼、伏波山的听涛阁等都是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生共长的生态艺术化景观的典型。

天生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艺术发展的高端形态,然后再向天成艺术化景观螺旋提升,周而复始,最终在这种超循环发展中创造自然全美的世界,为实现生命的全美提供客观的外在条件。天成性景观是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的起点与原点。景观在经历了生成性发展之后,按照自然与社会的整生范式进一步发展,螺旋回到天成性的起点。但是这种天成性是融生态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天成。天成艺术性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天化艺术生境,“是生态艺术同步统合地实现了天质天量的艺术的生境”(袁鼎生,2007:440)。桂林景观圈呈现出整生发展的态势,经历了数亿万年的生态发展与生态艺术锤炼,终于形成了一个生态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景观生态圈。这个景观圈完满发展、内呼外应,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审美特质和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它从核心的俊秀区依次环生旋至婉秀圈、媚秀圈、俊秀圈、雄伟圈、崇高圈,构成一个内秀外雄、层层推进的大桂林美海,这正是天成性景观的艺术化布局的形态。

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的耦合并进、共同提升,是景观生态的一种运行法则。桂林景观圈的这种发展过程与态势,其实是景观生命力的表现。这种生命力以超循环的方式运行,最终实现了景观系统的生态中和,形成天态艺术化的美境。

三、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是对生态结构、系统与范式的分合

我们知道,自然向来被视为一个有着内在生命力与自我生命发展历程的整体,这个生命体不仅在万象中运行发展,而且生化出万物万象。《周易•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③讲的是在无声无息、静而不动的深渊,感受到天下万事万物生生化化,因一体而生,因一体相连,一体为本,万化为相。古希腊泰勒士把自然比作“母牛”,老子把自然比作“玄牦”,都倾向于把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混沌化一、充满生机的有灵的整体。因此,景观结构也是一个具有自我生发规律和调试机制的生命整体,由不同的生态系统与生态结构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演绎,在整个景观系统中由不同的生态范式万化为相。

景观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内部各种基元性的组分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生成发展,在空间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下,形成性态各异的景观格局。因此,桂林整体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其生态结构的分形。天成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一个顺延发展的过程,而且每个时期的景观生态结构都是不同的。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结构是简单朴素、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是景观结构在初级阶段的一种稚嫩单纯的形态。生成性景观较之前者,生态结构开始朝着更为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人类逐渐有了审美的自觉,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景观生态结构的发展。艺术性景观的生态结构开始逐渐往高端发展,生态结构在复杂中求统一,于变化中求和谐,将生态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高端的生态结构。

生态系统也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景观本身是一个生态结构,这一结构中包含了数个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结构的健康发展与否,而且,景观的生态发展中融合了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两个方面,从而构成景观生态艺术化的发展倾向。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比较纯粹,而且这些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数量不是太多,进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整个运行过程也比较简单。生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变得多起来,而且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开始逐渐交融发展,景观的生态艺术性有所增强。艺术化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明显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终于能双向对生、耦合并进地发展,最后使得景观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很大的生态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生境。

生态范式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生存发展的生态模式,与各个时代相应的是,古代的依生范式,近代的竞生范式,现代的共生范式,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袁鼎生,2005),代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与自然不同的生态关系。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发展形态对应了人类的几大生态范式:天成性景观对应古代的依生范式,这种形态的景观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古人依赖自然而生存的生动写照;生成性景观对应近代的竞生范式,这个时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增强,开始与自然相竞而生;生态艺术性景观对应现代的共生范式与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是人类与自然趋于共生与整生的形象说明,只有在这种艺术生境中,人类才可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整生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一般景观的生态结构、生态系统乃至生态范式的分形与发展。桂林天成性景观如远古的洞穴文化是典型的依生性景观,是桂林景观整体结构的雏形,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在低级阶段简单运行的结果。生成性景观如雄壮崇高的龙胜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是人类与自然相竞而生所产生的景观形态,它也在逐渐朝着桂林整体景观圈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也开始双向对生地发展,为艺术性景观的产生奠定基础。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结构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在天成性景观与生成性景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明显的整生化倾向,终于形成具有很强的生态美感的景观生态结构圈,是历史与逻辑、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统合发展而生成的艺术美境。

桂林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对一般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和生态范式的三重分形,分形之后又统合为一序态发展,具有包蕴整个生态结构与生态历程的意义。

四、未来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桂林景观生态

歌德曾经说过:“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尤西林,2002:75)这就意味着我们作为有高度主体意识的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自然的技术层面上的、真的追求,更要实现自然的艺术层面的、美的追求。在尊重景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条件下,在遵循景观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达到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境界。

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有其内在的相生相和性,所以,景观的发展必定呈现出两者统合交融的趋势。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人法天地、道法自然,天人感应、个人与宇宙意志相合,是人生艺术、也是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然的完美境界。人生艺术与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自然”,是自由的最好形态与最高境界,也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自然之境。因此,天生艺术化景观必定是自由自然、天态天放、无拘无束的,是有着无法之法、浓后之淡的生态艺境的天态艺术生境。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的耦合并进,景观结构良性环回的螺旋提升,为天生艺术化景观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化景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景观结构的发展规程与理想。然而抵达天态艺术化景观后,桂林景观还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余地,这一高端境界就是,在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相生相长中,在自然艺术化与艺术的自然化的耦合并进中,在生态艺术化与艺术生态化的双向对生中,创造出天生艺术化的奇观。

研究桂林景观多年的袁鼎生教授,对于桂林未来的景观规划有一个设想。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桂林市区建成一个纯粹的大公园,无车水马龙之喧嚣,只有行人和马车,悠闲散步观看无限的美景,与闲云野鹤为伴,与花草树木相亲,与自然山水同乐,在无言之大美中陶醉。这是一个天生艺术化的景观环境,也是天态艺术生境的具体表现。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理想化的设想,将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水乳交融,目的在于实现桂林景观的天生艺术化境界,最终使桂林达到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天生天然的生态境界和自由自然的审美境界。这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最朴素、最原始的自然情怀,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定和谐整生的境界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的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艺术现象,也是实现景观乃至整个世界的天态艺术化——天成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一完美的发展过程,最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与诗意化生存提供一个完美的自然世界。但愿我们的栖身之地是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美境,这也正是生态美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目的之一。山水自然,生态无限,生命在其间流转,本身就是生态艺术的一种,而生态美学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在生态美境中实现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傅伯杰,等.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袁鼎生.2005.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袁鼎生. 2007.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尤西林. 2002.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俊羑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对资源的协调、高效利用,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以色列、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黑龙江省;产业链延伸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从系统论和经济学原理出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可利用资源和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循环的重要性,与传统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这一粗放、单一甚至存在环境破坏性的经济模式相比,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应当注重生态效应,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废物再利用”这一高效循环机制,形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形式。与传统小农经济相比,循环农业是技术主导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资源大省,耕地、森林、草地、水利资源丰富,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力推进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步加快。

从模式上看,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1)以农业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模式;(2)以“养猪-沼气存储-厕所-日光室”为代表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3)初级农产品种养与工业加工相结合的模式。

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从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上看,黑龙江省根据国务院相关指导精神,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目前的发展重点是以生物肥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载体,在确保战略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减少农药和工业化肥的使用,打造适合黑龙江省情的循环农业生态圈。同时,黑龙江省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在能源节约、废弃物再利用、经济产值和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此同时,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仍为政府主导推动,由于宣传不到位、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缺乏应有的激励措施,导致农民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其次,受制于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工业农业之间原本的行业隔阂,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滥用农药、工业化肥和废弃物回收率低的情况。再次,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仍待加强,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技术研发、产业完善等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状况。最后,相关政策法律与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目前,黑龙江省仍然處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探索期,未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细则和与之配套的监督激励制度。

三、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1.以色列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地处地中海西岸的以色列土地资源贫乏且常年干旱缺水。恶劣的自然环境催生了以色列以科技创新为推动的生态循环农业,主要包括在55%的土地上实施了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纵观以色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背后的技术创新功不可没。多年来,以色列探索出了一套从政府支持到高校科研再到实践推广完备的生态循环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直接转变了以色列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优质高效、精耕细作的新型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2.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思路是采用科学轮种保持土壤肥沃,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同时通过农牧业的深度结合产生共生,建立大农业内部的循环链条,获取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日本构建了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大类管理的综合法以及具体农产品相关的细则这三个层次、从宏观到具体、囊括了各行各业废物回收细则等生态循环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日本以有机绿色农业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有机农业评价体系,将农作物的从种养到最终作为产生品出售的整个环节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之中,保障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质量。

通过对以色列、美国和日本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经验的探讨,对比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借鉴之处。(1)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黑龙江省应当借鉴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推广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2)搭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是循环农业的关键,黑龙江省应当在遵循农业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更为科学、与生态更为融合的农业产业链条。(3)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黑龙江省应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金投入。(4)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黑龙江应着手构建与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的法规和细则以及相关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四、黑龙江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的启示,本文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是树立生态环境理念,一是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化肥化学农药双减、秸秆、生活垃圾再利用制造生物肥料的宣传。二是政府可采取转移支付和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对开展复合肥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村和农民进行补贴,解决生态农业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问题。

其次,从技术和产业链两个角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黑龙江省应当科学整合农户资源、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资源,推动生物复合肥、沼气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围绕战略作物和优势作物进行产业链延伸,搭建一个“作物种植-秸秆腐熟-生物肥-再种植”的循环农业生态闭环。

再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资金投入的保障可以从政府出资、社会资本投资和资金运用三个方面开展。政府层面可以利用转移支付、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科研和农民初始资金投入。同时可以将农村沼气能源、秸秆腐熟生产复合肥等技术较为成熟的项目对社会开放以吸引资本。此外,最终还要依靠生态循环农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分担其成本。

最后,可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针对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一方面,既要从生态农业整体出发出台一系列综合性较强的法规,又要针对诸如生态肥料项目等具体问题制定指导性、评价性较强的细则。另一方面,在出台多层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价体系和与之配套设施的奖惩体系,共同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齐禹,张永春.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05):284-285.

[2]楚云菲,李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创新科技,2015,(03):20-22.

[3]宋喜斌.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05):56-58.

作者简介:杨榆(198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战略管理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21世纪是循环型经济的时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型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集约型经济”再到本世纪的“循环型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不断科学化、还原生态的过程。循环经济是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和发展循环型经济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温州亨哈食品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林红的带领之下,正是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全国率先规划启动“亨哈循环型生态农业产业链”,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难题,打造了闻名全国的“亨哈模式”。

乘循环经济之东风

温州亨哈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是浙江省第一家生产和经营野生果菜为主的绿色食品公司。由于迎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崇尚保健的消费潮流,产品一经面市就供不应求,并稳定销往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稳定和扩大原料来源,1996年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并陆续投入,至今已达3500多万元在文成山区建立了一个117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并高薪聘请大专院校的教授和植物栽培方面的专家,在园区里先后培育了60多个新品种,进行规模化栽培,该生态园区已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基地试验成功后,他们将这种模式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在全国23个省市、100多个县建立了原料供应基地,年供应量可达八万余吨。考虑到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必须建立在生态优良的地区,1998年,亨哈公司在靠近“天顶湖”山青水秀的百丈漈镇边征地62亩,投资上千万元,建起了6200平方米,具有加工脱水、腌制、即食小包装、速冻、清水罐装五大类共100多个品种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新型厂房,使自己的产品稳定地达到出口标准。历经十年的努力,到2003年,亨哈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种苗培育、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内外贸易等领域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9家,净资产超亿元,出口创汇1.27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和出口行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在公司不断发展扩大的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日益增高。亨哈公司深刻认识到: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和地下水源受到了普遍的污染,空气污染也因有害气体大量排放而逐渐加重,单纯终端食品的加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必须从根本上保证整个产业链的无污染!尤其是在生产种植环节,目前支撑我国农业增产丰收的物质基础是化肥和农药,传统农家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辅助。而要把绿色农产品发展成一个大的产业,必须有工业化的有机肥制造产业作为后盾,这也是改良我国大面积荒漠化、盐碱化、红砂土等不宜耕种土地的物质基础。同时从整个温州的客观条件来看,由于人口与资源的配比矛盾突出、能源和资源供给严重短缺,温州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比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更加尖锐,因此发展低耗能、高资源利用率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必然的选择。所以,亨哈公司非常重视打造循环型产业链所必须的绿色生产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几年来,亨哈公司先后开发和采用了诸如TBS制肥,BGA土壤改良、无粮型饲料制造,农药残留物降解以及BSR模块化污废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从有机肥制造、土壤改良到绿色农产品生产与高效、快捷流通的产业循环体系,最终共同实现农产晶的高效、清洁、无害化生产。公司所规划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正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高效绿色农业为形态的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园区,代表了21世纪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是创造和谐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

亨哈公司孜孜不倦发展绿色产业的情怀感召着天下的有识之士,他们对技术和人才的渴望吸引着众多科学家鼎力相助,共同打造以亨哈公司为组织核心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在亨哈公司准备启动的大型“循环型生态农业园区”内,采用了包括上述技术在内的众多科技成果,形成了代表中国未来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的“亨哈模式”。他们还将以规划实施中的亨哈现代物流中心为支点,在其周围大面积建设亨哈绿色产业园区,实现从有机肥制造、土壤改良到绿色农产品生产与高效。快捷流通的产业循环体系,成为实现信息化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破困扰“三农”之难题

城市和农村是负载着中国驶向现代化的两只巨轮,如果不能同步前进,就会减缓甚至抑制整体前进的步伐。如果占我国人口70%的广大农民不能充分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中国的现代化就只是少数阶层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世人长期关注的焦点。1979年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20余年过去了,这次改革所产生的政策能量已基本释放完毕。由于土地小块分散经营,准以实现土地集中基础上的机械化和工业化生产,农民的劳动生产效率徘徊不前,也就难以实现大量农民从上地上退出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一个庞大而分散的阶层面对一个小而有组织的阶层,前者永远是弱势群体,所以,由于农户各自分散耕作,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基本的公民权利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

亨哈公司的董事长林红出生在文成县一个贫困的山区农家,她对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内心需求感同身受。十余年来,她的公司从一根山野蕨菜开始到走向世界,正是因为有着十余万农民在其身后不懈地追随和支持,所以为农民负责,替农民寻找出路,是亨哈公司管理团队永远坚持的信念。

亨哈公司在从单一绿色食品种植,加工和出口业务到逐步向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企业转型的十年中,董事长林红认识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市场价值的导向下又难免存在利益和矛盾冲突。因为农民有盲目跟风的种植习惯,产品过剩时,市场价格低于种植成本,这时需要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企业就按保护价收购,直接造成企业成本上升。而当原料供给紧张时,农民又往往选择把产品卖给出价最高的收购者,造成企业更大的损失。农民愿不愿意和企业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关键要看企业能否给农民提供长期的安全依靠。前几年,亨哈公司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和农民建立了生产和采购的固定关系,由于公司提供统一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农田的单位产值大幅度提高,再加上销路有保障,使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保障。

但是,订单农业依然没有解决地块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和农民向农业工人身份转换的问题。亨哈公司还在不断探索。他们发现,虽然农民自身还没有能力自发完成合作组织生产的过程,而亭哈公司有着组织、管理、信息、

资金及生产技术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有条件作为一个核心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方式:即农民以自己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投入,加入到公司为核心的合作社来,公司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农民变成受雇于公司的农业工人,通过精细的分工和计量劳动获取部分工资,年终再结合土地产出量获取最终报酬。在农业生产工厂化管理,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化的过程中,由于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农民工人的计时工资如何计算成为一道难题。亨哈公司投入了上百万元开发出一套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的管理系统,按照不同的劳动强度和生产环节,把整个农业生产的流程细化分工类似于普通工业生产的流水线,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采摘等等这些农业劳作都制定了每天的标准工作量。农业工人完成了这个标准工作量,就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所的曹文春副所长在参加亨哈举办的论坛时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决不是个农业强国,中国的大表现为散,生产单位都在一个个乡村、农户当中。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去,就必须走出一条节约化,统一化、规模化的道路。亨哈公司与农民的新型合作模式,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的农民缺乏有效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核心问题,农村的土地集中。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及个体农民向有组织的农民工人身份转换等深层次问题都因为核心组织的出现而有了依托。

造绿色食品之航母

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一切来源于产品的销售保障。亨哈人不仅仅满足干绿色农产品的供应,为了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为了应对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大型物流企业的挑战,亨哈公司决心打造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的航母。

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利用在绿色食品种植、加工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亨哈公司规划了以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化为前提的全国五级网络体系。目前,设在温州总部的亨哈绿色食品管理中心大厦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建筑面积47680平方米,一期投资1.96亿元;郑州亨哈农产品物流项目——郑州亨哈国际商贸城也干2004年12月破土动工,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上海、沈阳的项目正在立项当中。亨哈公司计划在三年内,率先把温州、郑州两大市场办成全国一流的绿色食品现代物流中心。

林红董事长还有一个宏伟目标,就是在现有东亚、欧洲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拓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市场,在这些地区建立仓储配送网络采购链和展销中心,与此同时,亨哈公司筹备在凡是有50万以上人口,三个小时车程内能到达的城市都建立仓储配送网点,这一规划得到了华侨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各地华侨商会的会长及名流精英都在积极主动地与亨哈衔接工作。

对于未来,亨哈人充满信心。他们计划在六年时间内,在“亨哈模式”的带动下,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中国农产品和食品业领域内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潜力并立志于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企业的加盟,共同建立亨哈绿色食品及农产品物流系统,实现物流交易额500亿元、核心产品的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年利润超过12亿元的战略经营目标。

(责编:康红辉)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

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川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人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亦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那么,当今高碳产业区该如何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呢?

1、坚持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节能减排是促进低碳发展的有力举措。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业节能要注重以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交通节能要重视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建筑节能要合理改造已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生活节能要推广使用经济高效的节能产品,培养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2、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支持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导向,要按照分步走的发展思路,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一是要继续完善常规化石能源节能政策。对减少煤炭等能源消耗、环境效益显著的行业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技术,降低工业能耗。二是在新能源利用政策中要更多地突出综合环境政策。既要结合发展新能源的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当地的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并在项目建设中首先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努力使项目建设更具前瞻性,为地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三是要发展壮大服务业、现化物流等第三产业。

3、大力发展清洁资源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结构的变化。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4、努力提升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的城市环境。

建设低碳社会必须以优良的环境为基础。

5、加强倡导低碳的宣传引导,全面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

上一篇:政治学新革命启示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危机原因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