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

2024-07-14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1篇

1 分析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实现配置的困难性

1.1 人力资源在结构上缺乏平衡性

在现代企业中, 由于人力资源在结构上体现出缺乏一定的平衡性, 致使现今工作者在素质上难以提升的问题。加之企业内部、外部业务发展形势的紧张, 其工作者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 也是企业人才需求量供应短缺的体现。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缺少对业务、经营的经验, 间接导致现今人力资源具备的素质整体偏下, 难以在企业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1.2 人力资源缺乏合理的配置

人力资源本应得到企业内部最合理、适宜的配置, 完善、优化人才配置机制, 有利于人才、工作岗位进行合理配置, 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同时提升企业综合性效益。然而, 现代企业在重视自身发展同时, 却忽视了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严格管理。因此, 经常出现一人兼数岗的现象, 以及管理人才配置不合理的严重现象, 以此形成企业综合凝聚力、竞争力严重下降的局面, 减慢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1.3 人力资源缺乏充足的创新动力

部分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合理、规范的配置导向、以及奖惩机制, 部分领导者对人才选拔缺少科学性依据, 完全局限在个人情感上。因此, 致使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受到制约, 也难以实现规范性管理工作的落实。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实现创新的目标, 更影响了工作者参与创新该目标积极性。所以间接呈现出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所缺失的足够创新原动力, 也不利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实现合理配置以及管理目标。

2 研究如何使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管理的措施

2.1 构建规范、科学的配置及管理制度

要想在现代企业中构建出规范、科学的配置以及管理制度, 就应先明确部门自身的职能, 对人力资源实施具有周期性管理, 从而构建能力型的人才队伍。通过转变资源配置、管理的整体观念, 而后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份额。与此同时, 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 以内培、外培等多重形式实现培训工作, 进而转变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策略等。将人才培养的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实现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强化企业员工在岗期间的操作技能, 以此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而后完善各项管理机制, 例如:奖励机制, 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进行指标性、奖励性考核。在构建科学性资源配置制度下, 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展示个人能力平台, 以此改善资源在配置方面的不合理性, 激发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态度, 并为其提供晋升的渠道, 有效落实资源配置、管理的制度, 为现代企业培养出具有专业性、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另外, 通过构建具有梯度式人才队伍, 储备大量的高能力人才。

2.2 协调其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现代企业关系

现代企业首先应该合理安排旗下经营的项目、活动, 同时应综合考虑现代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环境, 以便企业得到有利的发展条件。企业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及战略在不断变化, 要求人力资源要实时掌控业务涉及的发展目标动向, 有利于企业制定出长期发展的总规划。此外, 还要协调企业静态变化、动态变化、人力资源间共同发展的关系。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配置, 并稳定现代企业经营的产品销售业绩。因此, 企业发展也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稳定化配置。然而, 调整企业发展的动态式变化需要优化与改善人力资源实现配置的方案, 处理与协调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关系, 有效保障了现代企业实现良性运营的战略部署, 重新组合与匹配企业员工,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职能力量, 为现代企业谋求出较大的效益, 提升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3 结语

由于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资源之一, 只有对其进行合理化配置以及管理, 才能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 制定出适用于发展的战略或目标, 符合该企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最大程度的与之进行有效性匹配。与此同时, 运用管理制度、方法全面贯彻实现发展的战略, 不断扩大人力资源的规模, 迎接现代企业在常常经济影响下的挑战, 协助企业实现最大化运营效益, 间接维护了现代企业得以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为现代企业提供具有跨越性发展的空间。

摘要:社会在面向现代经济发展时, 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现代企业的竞争核心是对优秀人才进行合理分配、管理。但在现今企业发展中, 出现了有关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问题。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与整合, 才能使企业得以持续性发展, 并切实解决当前人才资源分配、管理问题。与此同时, 企业得到了对人力分配进行优化的保障, 促进企业得到更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管理

参考文献

[1] 裴志强.浅谈现代企业如何让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J].时代金融, 2015, 3 (3) :94—106.

[2] 赵浴廷.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J].人力资源, 2013, 8 (14) :184.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2篇

IT企业在应对单个客户需求时, 可能具有较好的弹性及其应变优势, 企业领导者也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协调指挥, 但当项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受到技术更新程度、IT项目特殊化和其资源的限制, 多项目实施的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其中资源能否实现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资源合理配置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项目较少的时候, 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而对于突然到来的一个重大项目, 企业采用加班加点的措施应对, 造成人力资源疲劳, 开发效率低下, 甚至出现在项目任务较重的情况下, 项目团队的成员身兼几个开发任务, 也就是说, 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的时间维度上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

人才结构不合理。软件开发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和创新性要求高的特点。高级设计和开发人员稀缺, 造成多个项目经理对该类资源的争夺, 很多时候项目经理在未结项前不会将这些资源有效释放, 导致关键资源利用率低, 出现不和谐的波峰和波谷。

沟通成本过大。软件企业的人员流动速率和频率都很高, 关键资源在项目进程中的流失导致项目进度的推迟和成本的增加, 新投入到项目的资源往往无法马上接手其他项目成员的工作, 需要项目经理或其他项目成员的指导和支持, 在沟通中产生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过大。

2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

项目质量和最终成功一般认为是在项目时间、成本和绩效方面满足或超过客户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期望。在实际的多项目管理活动中, 更多的情况是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项目资源占用取舍, 这往往需要项目经理综合各种因素, 确定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做出相应的决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解决资源问题才是解决多项目管理问题的关键。

建议采取以下办法加强资源的平衡和合理配置。

建立共享资源池。所有资源全部进入资源池, 由项目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项目立项后需要资源向资源池提出申请, 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收尾和团队解散时间, 项目解散后资源重新回到资源池等待分配。项目团队组建的时候向资源池里面要人需要计入项目的人力资源成本, 项目如果按预算或者少于预算成功完成后还有一定的返现奖励, 这样项目就不会一直去占用某一个资源, 同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段里面工作量情况, 整体的对项目的贡献率也一清二楚, 长期在资源池里面没人预定的资源由于无法挣够足够的积分被自然淘汰掉。

排定关键资源工作计划。由于关键资源在企业中属于稀缺资源, 对关键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是保证多项目进度的重中之重。首先收集各项目使用关键资源的时间和周期, 并以此为依据排定关键资源工作计划, 如果发生冲突, 应考虑排定项目的优先级, 保证重点项目优先使用关键资源。同时设置资源缓冲, 对所有项目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并根据任务完工程度与缓冲消耗程度的比值对资源的使用权进行合理分配。尽量错开项目间在同一时间对同类资源的争夺。从而让关键资源尽量保持处于非过载状态。

构建具有有知识积累和创造力的项目团队。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应该从知识共享的角度出发, 将知识互补程度较高的人力资源组建在同一个项目团队中, 激励团队成员以及和其他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所有团队成员所做工作的成果在企业内部以知识库的方式进行积累, 从而保证任务和工作成果的透明度, 减少其他成员的理解时间,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业务流程重组, 扩大资源利用效率。项目管理中心根据每个业务流程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对资源进行分配, 实现整个企业资源的最优投入产出率。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遵循“相似性”原则:将技术相似、项目业务领域相似、优先级相同的项目适当归类, 以减少和优化资源配置。

3 结语

软件开发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 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将合适的人力资源分配到项目中是软件开发企业实施多项目管理的关键任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更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 它将有助于企业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摘要:随着外界竞争的不断加剧, IT企业需要实施更多的项目来保证利润的增长, 这些项目在并行实施过程中, 必然加剧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争夺, 成为阻碍企业管理发展的瓶颈[2]。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下企业发展的新规律, 通过建立健全资源管理体系, 充分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协调配合, 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实现公司在多项目并进局面下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合理配置,资源池,人才结构

参考文献

[1] 彭忠华.企业多项目管理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 .

[2] 任劲松.企业进行多项目管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4.

[3] 杜维.人力资源、IT能力与组织绩效——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实施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 2009 (12) .

[4] 彭先晚.多项目管理中的冲突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4) .

[5] 郭研.软件行业中的多项目管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6] 褚宏涛.XX公司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9) .

[7] 丁荣贵.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教育部适时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了能够顺利达标, 各大院校高度重视, 按照评估要求,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和学科资源, 加大对教学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 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2004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规定:区分不同类别的高校, 生均图书为70~100册, 年生均新书为3~4册, 为C级指标;同时达到管理手段先进, 图书馆使用效果好为A级指标。这两项评估指标, 促使评估过后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数量、图书年增加量和电子资源利用上有了一个量的飞跃, 保证了各学科、各专业最基本的文献信息需求, 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以四川省属多科性重点大学西华大学为例: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 西华大学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科和教学资源优势, 对学科专业优化整合, 形成以工为主, 涵盖工、理、文、管、经、法、教、史八个学科专业门类, 学校的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同时, 在评估前的三年中, 为图书馆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文献资料的购置, 新增图书69万多册, 其中为新办专业增加藏书近35万册, 构建了以“纸质文献为基础, 电子文献资源为保证, 共享文献资源为补充”的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充分保证了西华大学本科教学与科研对各类文献信息的需要, 同时在藏书总量、生均藏书量、管理手段和使用效果方面均达标。

因此说, 迎评工作的全面推行, 不仅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带动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指明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2 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适应评估后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教学评估不仅促进了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 而且指明了高校发展的努力方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正如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先生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讲:“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

3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

3.1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是由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 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学科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正是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所在。所以, 文献配置要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出发, 注重文献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讲, 大学图书馆要在充分把握现有馆藏的基础上, 围绕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以保证中短期文献资源配置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人为偏见。

3.2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层次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层次性就是指学科建设要立足实际, 合理调配多种资源, 通过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建设, 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 带动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建设, 提高一般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学科建设的级差依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一般性学科。体现在文献资源配置上, 就是要在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 兼顾一般性学科, 并注意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的配置比例。特别是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 要成为文献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而加以保证。

3.3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创新上, 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任务, 充分运用校内外一切资源, 对学科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组织制度及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变革与优化, 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及学科体系的过程。从学术上看, 学科创新的基本条件有三: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这也是进行文献资源配置时应着重入手的三个方面。其中, 知识积累工作也就是文献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

4 西华大学的学科建设与文献资源配置对策

为满足四川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西华大学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以及会计学6个省级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促进学科建设。西华大学还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依托优势学科, 发展其相关专业, 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依托相关学科, 拓展专业设置, 如房地产管理专业;根据现代社会对工程型人才的新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重点发展了一批有利于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 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等;从多校合并的实际出发, 将符合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具有良好办学基础的优势专科专业申报建设本科专业, 如应用物理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专业。被评为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优秀高校后, 西华大学更是为办出特色、建一流学科不停探索、不断努力着。

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面向学科方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学评估过后, 西华大学就把面向学科, 特别是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 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 在进行文献资源配置时, 图书馆的对策是保证各学科文献的研究级收藏。为此, 该馆准备以学科服务为切入点, 充分征求各个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 找准他们的需求定位, 确定配置重点。

总之,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要做到合理配置, 就必须纠正评估时重量轻质的问题, 面向学科建设, 通过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文献资源重点配置、系统配置, 形成馆藏特色, 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要在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科构成、学术队伍和学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 不断探索高校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资源建设新路。

摘要:从教学评估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现状入手, 结合西华大学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适应评估后高校学科建设需要的必要性, 指出了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科建设,文献资源合理配置,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彭江生.论变革中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贵图学刊, 2004 (3) .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两个方面,其实现有赖于金融数据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客户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对个体客户金融信息坚持“告知与许可”使用原则的同时,对海量客户的金融数据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在充分保障客户信息权利的基础上承认金融机构的数据挖掘权,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数据使用“授权制”下巨大的交易成本和监管费用,激发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进行金融创新,从而实现与金融安全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金融数据;金融信息权;数据挖掘权;告知与许可原则;负面清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然进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给社会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在改变人类基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的同时,大数据早已在推动人类信息管理准则的重新定位。”在金融服务领域,伴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营业模式不断更新、服务效率极大提高,出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客户前所未有的双赢格局。但是,由于数据获取和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和即时性,安全风险亦随之加大,因此,加强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成为当前的急务。

一、大数据背景下金融机构安全保障义务的转型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维护安全是法律的重要任务。在现代社会,“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因此,维护金融安全意义重大。金融机构是维护金融安全和保障客户利益的主导力量,必须承担安全保障义务。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为实现自身健康发展和维护金融秩序所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这既是法律对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体现;二是为保障客户利益所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包括金融机构按照法律规定、行业规范或合同约定,采取措施保障金融客户的人身、财产、信息及交易活动的安全,防止损害发生或在损害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义务等。前者主要体现为依法经营,遵守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竞争秩序;后者主要体现为对客户利益的尊重和维护。在传统金融服务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集中在保护客户在金融机构营业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客户资金丢失或被盗以及保护客户的金融信息等;在大数据背景下,上述义务开始发生变化,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渐成重点,信息安全则是金融机构安全保障义务的核心内容。

(一)客户金融信息的安全保障

客户的金融信息安全,是指金融机构对其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静态的客户基本信息和动态的交易数据,负有保密和不得非法使用的义务。①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有其历时性。对个人信息使用和保护原则的形成,最初源于1890年美国学者沃伦和布伦迪斯在《哈佛法律评论》发表的论文《论隐私权》中提出的隐私权(right to pri-vaey)理论。1960年美国法学家普罗瑟将隐私侵权分为包括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肖像或其他人格特征的隐私在内的四种侵权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隐私权的内涵由消极的‘不受打扰的权利’向积极的‘得以掌控自我信息的权利’扩充,信息隐私权、金融隐私权、网络隐私权等概念应运而生。”有学者将隐私权分为自治性隐私权、物理性隐私权和信息性隐私权,即所谓的新隐私权的三分法理论。而信息性隐私权,是指权利人对其能够被识别的个人信息的获取、披露和使用予以有效控制的权利。国内学者多将个人金融信息作为信息性隐私权的保护对象。美国也主要通过金融隐私权保护来规范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运用。欧盟则建立了隐私权标章认证机制,规定收集、处理、存储和交换一定数量以上的个人资料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都应该经过法定的检测流程与验证程序,以确保该产品和服务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侵害行为的发生。

一般认为,金融隐私权是指金融客户对与其信用或交易相关的信息所享有的控制支配权,它是一种兼具人格性和财产性且财产性日益突出的新型民事权利,包括客户自主支配上述信息的权利,自主决定是否允许第三人知悉并利用该信息的权利,以及当上述信息被不当泄露和被非法使用时,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的金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金融隐私。由于传统的隐私权只有自然人才享有,而金融客户不仅包括自然人,还包括各种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组织对其金融信息同样享有权利,所以,我们认为用“金融信息权”来概括客户对金融信息的支配权是适当的。有研究将金融信息的内容概括为客户的银行账号、存取款情况、贷款及还款情况、信用消费及支付情况、所持证券品种及证券交易记录、所投保险及保险缴费情况等。就信息自身而言,个体孤立的金融信息价值不大,但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把海量、孤立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就使数据具备了重大的商业价值。通过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不但可以准确把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从而“投其所好”地推荐商品和服务,优化定价体系,防止价值“渗漏”,实现差异化定价和精准营销;而且可以实现对贷款客户资信情况的准确判断并有效降低贷款风险;还能及时发现保险赔付中的“异常值”,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赔付;并实现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准确评估而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数据分析在带来上述积极效应的同时,还可能产生窃取客户消费隐私、盗取客户资金等诸多非法目的的负面效应(许多消费者认为对自己消费习惯的分析本身就构成侵权)。所以,非法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就成为不法之徒侵权甚至犯罪的手段。与非法获取相对应,有关部门不慎泄露相关信息也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恐慌。最为典型的一是2013年5月美国彭博社授权记者接触到金融客户的机密数据;二是同年2月中国人寿80万名客户的个人保单信息被泄露。鉴于金融信息的重要价值和可能遭受的侵害,我们有理由要求作为经营者和掌握这些重要金融信息的金融机构负担安全保障职责。

(二)客户资金的安全保障

客户的资金安全是指金融机构有义务保障客户资金不受金融机构及第三方的侵害。近年来,银行储户存款失踪或被盗取的案件屡屡发生。2015年2月15日《芝加哥论坛报》报道,俄罗斯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发布报告称,自2013年年底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一黑客团伙已从世界至少30个国家的100家银行窃取多达10亿美元资金。①国内媒体报道,2014年初,浙江杭州42位储户的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该案涉及多家商业银行;2014年10月,上市酒业公司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2015年5月,多名市民存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的数百万元存款失踪。从国内案件侦破结果看,多是不法分子以高息揽存诱使受害人将钱存入银行,在为受害人办理存款及网上银行业务的过程中与银行“内鬼”配合,窃取受害人存款信息,包括最为关键的印鉴、密码、u盾等信息,然后将受害人的存款转走。与上述案件每笔多涉及大额款项不同的是,还有不法分子乘消费者刷卡消费时拷贝银行卡信息后制造伪卡异地盗取卡内存款,个案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由于数额不大且多涉及外地,侦破难度相对较大。此类案件频频发生,不仅导致大量的财产损失和纠纷发生,还损害了公众与金融机构的信赖关系,延缓了现代交易技术的使用。另外,还有银行工作人员与保险代理人串通,以高息诱骗客户购买保险或理财产品,产生纠纷。诸如此类,一方面说明了金融客户对自己的金融信息或资金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注意义务;另一方面更说明现行金融系统及其内部管理对客户资金安全保障存有不可忽视的漏洞。

二、大数据时代金融数据的资源配置

毋庸置疑,客户对其金融信息享有显而易见的正当权利,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否定金融机构使用客户信息的权利。金融机构为金融交易和保护客户利益当然可以使用客户信息,但是金融机构为自身利益或社会公益而挖掘使用金融数据亦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海量的客户信息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中,简单粗暴的禁止只能起到阻止金融机构公开使用挖掘结论的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其“地下’’挖掘,而转入“地下”活动的危害可能更为巨大。同时,在大数据时代,禁止金融机构对金融数据进行挖掘利用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面对信息技术浪潮对金融服务的冲击,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与时俱进地进行制度设计,在金融数据的挖掘使用问题上合理配置资源,划清金融机构和客户双方信息权利的界限。

(一)金融机构数据挖掘权的现实依据

从信息来源看,除客户基本身份信息外,金融数据是金融机构和客户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是交易进行不可或缺的载体,所以,将金融数据单纯归结为客户一方的金融隐私或金融信息并进而将数据权利上升为客户的金融隐私权或金融信息权,则有失偏颇。因为,除客户的基本信息外,金融数据的生产是双方协作的结果,并非单方固有。对自身的金融信息,客户有权查询、复制、核对并更正错误信息,有权要求金融机构保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对每个客户的金融信息,也有权维护、查询、复制、审核、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情况,保障双方的金融利益和交易安全。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数据自然享有一定的权利,是最基本的数据使用权,其法理依据是双方的金融合同,无论合同是否约定,金融机构当然应该拥有上述权利,否则金融交易将不可进行。由此可见,个体的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和客户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产生,双方分别并共同对数据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但是,对由海量客户的金融信息构成的金融数据,其维护的职责却在金融机构,单个客户难以承担。在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却存在过分强调客户的信息权利而忽视金融机构数据利益的倾向。因此,在保护客户金融信息的前提下,承认和尊重金融机构的数据权利同样重要。

事实上,金融客户能够享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数据挖掘。大数据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为纽带,形成交易成本低廉、运算速度快捷、存储容量巨大、服务类型多样的现代交易平台。金融服务也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易费用大幅下降,信息不对称问题显著缓解,交易安全不断加强,金融客户在此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服务和经济效益。这些进步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客户金融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只有建立在体量巨大的金融数据之上,上述成就才能实现。对金融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并非大数据时代才有,在传统金融服务时期,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也会对金融数据进行使用,但是并未引发金融数据的权利归属问题,原因主要在于金融数据的使用受到诸多技术限制,数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限。在大数据时代,技术进步使金融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具有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金融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数据的二次乃至多次挖掘,一方面,可以实现以充分的历史数据来生成供需双方的风险定价与动态违约概率,有效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另一方面,及时发现交易规律和安全隐患,为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甚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如果禁止金融机构进行数据挖掘,则无异于对历史潮流的反动,所以,赋予金融机构数据挖掘权就成为历史必然。

(二)“告知与许可”原则对数据挖掘的适用限制与“负面清单”原则的确立

承认金融机构的数据挖掘权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就当然享有该项权利。权利的来源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权利人的授权,二是法律的规定。传统法上,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权源于权利人的授权,即采取“授权制”,实行“告知与许可”原则,欧盟和美国均坚持这一制度。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欧盟和美国却采取了近乎相反的法律对策。

从立法上,欧盟(不包括英国)坚持大陆法系传统采取授权制原则,将个人数据视为基本人权,个人金融信息是个人数据的组成部分,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无权收集并使用个人数据。为加强人权保障,欧盟还专设独立机构进行个人数据保护。1995年欧盟通过了《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规定个人数据的处理者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要遵循合法原则(Legitimacy)、适当原则(Proportionality)、透明原则(Transparency)、终极原则(Finality)、保密和安全原则(Confidenfi-ality and Security)及监控原则(Control)等六个原则,强调数据处理者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需预先设定目的且仅为此目的,并应当告知数据主体有关数据的处理情况,不得过度收集、处理个人数据。2006年3月,在马德里和伦敦公交系统遭遇恐怖袭击后,欧盟颁布了《数据保留指令》,要求电信公司将欧盟公民的通信数据保留6个月到两年,但是2014年4月欧洲法院裁定《数据保留指令》无效,理由是该项指令允许电信公司对使用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跟踪,侵犯了公民人权。欧洲法院判决的理论依据依然是告知与许可原则。此前的2010年德国宪法法院就否决了一项要求电信公司将所有数据保留6个月的法案。2015年10月6日,欧洲法院判决认定欧美2000年签署的关于自动交换数据的《安全港协议》无效。根据该判决,今后美国脸书、谷歌、亚马逊等网络科技公司将收集到的欧洲公民数据送往美国将受到法律限制。由此可见,欧盟对包括金融数据在内的个人信息,继续采取更加严格的授权制度,未经许可,任何机构无权进行收集、存储、传输、挖掘等使用。研究显示,虽然欧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堪称典范,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并对数据挖掘限制过多。欧盟严格的信息保护及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使得欧洲国家在数据挖掘研究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美国历来重视隐私权的保护,在传统法上也坚持告知与许可原则,将包括隐私在内的个人数据视为一项财产权。1970年公布的《联邦公平信用报告法》被认为是美国个人数据保护的开端,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准确或武断的信用报告的不利影响;1994年的《金融隐私权利法》规定了披露金融信息时的具体程序;同年的《电子转账法》要求转账机构与客户通过合同约定信息透露的情形;而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则是确立了信息透露时的同意原则。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告知与许可原则受到挑战。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保持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美国政府更倾向于以改良的法律规则和政策框架保护隐私权的同时,鼓励和推广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尽力使二者协调一致。正如2014年5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发布的全球“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Big Data:Seize opportunities.Preserving Values)所说,“大数据正改变世界,但它并没有改变美国人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确保公平或是防止歧视的坚定信仰。”美国没有制定统一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而是针对个人数据滥用危险比较大、个人利益特别需要保护的特殊部门进行特别立法,如前述《金融隐私权利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美国虽无独立的数据保护机构,但行业自律机构发挥了数据保护的重要作用。总之,美国是在事前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赋予金融机构等数据拥有者数据挖掘权,同时采取事后对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政策选择来处理大数据下的金融数据使用问题。

关于个人电子信息,我国也实行告知与许可原则。根据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2013年工信部颁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也重申了上述原则。应该说,这一原则是建立在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理基础之上,禁止未经权利人许可收集和使用个人电子信息,因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正当性。在信息传播飞速提高的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和隐私被泄露、传播的风险更大,所以这一原则并不过时,且更应得到加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原则保护的并非所有的个人电子信息,《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1条规定“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可见,法律保护的是具有身份识别和涉及隐私的电子信息,如果电子信息不包含此两项内容,则不在此列。就单个个体的金融信息而言,因为具有身份信息和涉及个人隐私,所以未经权利人同意金融机构不得超出双方金融合同的范围进行使用。但是,对于由海量客户的金融信息构成的金融数据,在进行了脱敏处理、使之不具备身份识别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之后,就与原始的个人金融信息有了本质的区别,不应再受告知与许可原则的使用限制,应该允许金融机构进行数据挖掘。正是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才使得作为金融交易副产品的客户数据具有了难以估量的价值,正如在铁矿渣中发现贵重金属一样。事实证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是大势所趋,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从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的转变。如果在数据挖掘前都要“告知与许可”,无疑是不现实的。理由有三,其一,金融机构在数据挖掘时不可能完全预知将来出于何种用途对数据进行挖掘,法律作此预设必将会妨碍社会对于新技术的有效运用,甚或阻碍社会可能的发展;其二,海量数据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中,实际上法律不可能完全禁止其进行挖掘使用;第三,数据挖掘必然涉及到海量客户,要征得所有客户的许可难以实现,且交易成本难以估量。所以,在此情况下,“告知与许可”原则不应适用,法律应该明确金融机构有权对金融数据进行挖掘使用的同时设定“负面清单”就成为一种理性选择。

对金融机构数据挖掘设定“负面清单”是对客户利益的一种事前保护措施,是法律预先规定金融机构在数据收集和挖掘中禁止实施的行为类型,如不得为数据挖掘而收集与交易无关的信息、不得泄露客户的金融隐私,不得在其挖掘结论中保留能够倒推出特定客户的内容等。如此权利配置和合理使用就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对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海量客户的金融数据有权进行挖掘使用,但是以不损害客户的金融信息(主要是身份和隐私)和资金安全为前提;金融客户对自己的金融信息享有正当使用的权利,对损害自己金融信息和资金安全等基本权利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追究责任。这种配置是在不损害客户权益的基础上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权利,而金融机构对大数据的使用不仅关涉自身利益,而且会推动金融秩序的完善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因此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上述“负面清单”也意味着对金融数据的法律监管由“授权制”向“负责制”转变,监管的核心任务在于监控企业在数据收集、使用过程中是否尽到保护客户数据安全的职责。

归根到底,上述金融数据的权利配置和合理使用,实质是一种经济学上资源的产权配置问题。萨缪尔森指出:“信息隐私是从丰盛可用的个人资料当中所产生的稀有资源”,“实际上是财产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形式的问题。”根据经济学理论,特定资源的产权应该配置给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的组织或个人,并将其可能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作为金融交易副产品的海量金融数据,单个客户没有掌控的条件和依据,也没有挖掘使用的动力;而金融机构却有掌控的便利和挖掘数据获取更大利益的激励,所以将其产权配置给后者无疑是正确的,只是需要给其设定红线,即保障客户的金融安全。科斯“含蓄地表明:各种法律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而法律的目的正应是推进市场交换,促进交易成本最低化”。“任何资源配置机制,要为社会所接受,都必须解决好两类任务:一是不管资源如何使用,必须充分揭示资源收益的信息;二是必须能够促使人们认真思考这些信息。”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更好地保护金融客户的信息权,法律就应该科学设置金融客户信息的最优资源配置模式,降低消费成本,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上金融数据的产权对应法学概念,应该是对金融数据的掌握控制及合理使用的权利,而不能以“所有权”、“使用权”或“知识产权”简单替代。

三、大数据时代金融安全与资源配置的良性互动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原始动力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安全保障的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对于因金融机构的原因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或资金损失的,金融机构自然难以免责,所以金融机构自身也有加强防范的激励。对由于客户自身疏忽大意导致信息泄露或资金损失的,则应由客户自己承担损失,但是客户向金融机构报案之后金融机构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就应该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对此问题理论上似无争议,但是实践中发生争议最多的就是此类案件中的举证问题,即到底是因哪方原因导致信息泄露,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对此类案件,不论法院如何裁决,都是一种事后的救济手段,裁判的作用在于通过事后的责任分配给当事人以激励,督促有能力防止风险发生且防险成本较低的一方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从根本上有效防范风险发生还有赖于技术的进步:一是侦查技术的发展,二是防范技术的进步,在金融领域,二者密切相关,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对非法行为及行为人的准确锁定。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降低安全风险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相对于传统的磁条卡,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防止被复制,所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行芯片卡,并规定到2015年底之后不再发放磁条卡。所以,金融信息的安全保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规范的法治是实现双向激励的制度保障

文明社会的建立,并不能仅靠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建立和运行一套规范的社会制度,通过利益格局的设置,对有益社会的行为进行有效激励,使行为人能够通过实施善行获得利益,并对违法行为形成足够威慑,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而社会制度的形成,就是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科学划分金融机构和客户对金融信息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用的界限,就是重要的资源配置,配置得当,能够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实现双方的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首先,需要合理设置金融机构与金融客户的金融安全义务。保障金融安全不仅是金融机构的职责,客户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客户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自己的金融信息尤其是身份信息、银行账号、信用卡号、交易密码、保密手段等敏感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二是客户发现信息异常或资金丢失时应该及时向金融机构报告和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收集证据;三是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和公安机关查清案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安全保障义务是主要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因为相较于客户,金融机构是专业机构,理应在技术措施、举证责任等方面承担更加严格的义务。二是负有不断改进安保技术的职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侵害金融信息的手段也会花样翻新,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提高和更新安保措施,尽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三是建立和运行规范的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安保漏洞和处理突发事件。

其次,正确认识信息保护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金融信息作为包含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重要数据,金融机构和客户都负有共同维护、保守秘密的义务。另一方面,金融数据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资源,其挖掘利用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一味地强调保护信息安全而禁止挖掘使用,则无异于固步自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它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演化和掌控能力的进步。博登海默曾言,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一味强调安全,只会导致停滞,最终还会导致衰败。对传统金融机构,由“数据”向“资源”再到“价值”的转化,无疑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深刻变革的重要驱动,也是由静态的数据转化为动态的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在允许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客户的信息、资金安全保护,即前文所述的事前“负面清单”和事后侵权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处理原则;同时,非出于双方金融交易的需要,不得对单个客户进行数据收集以及跟踪定位、行为分析等数据挖掘。金融机构在授权第三方进行数据挖掘时,也务必事先进行相关脱敏处理,如果第三方原因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或资金损失,则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责任。当然,这不应影响权利人向第三方追究侵权责任。

第三,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与资源配置的法律制度。立法本身就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完善相关立法,需要密切关注以下方面:其一,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应该以务实的态度,以资源有效利用和市场机制为基础,站在中立的立场,既要保护金融客户的基本信息权利,又要考虑金融数据的重要价值,赋予数据的持有者数据挖掘权,使海量数据真正为经营者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客户带来更为高效的服务和安全,实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其二,对个体金融信息坚持“告知与许可”原则的同时,以法律形式对数据挖掘确立“负面清单”原则,明确规定禁止金融机构收集和使用客户金融信息的范围及原则,采取“负责制”允许金融机构在不损害客户利益的前提下有权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其三,建立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应急保障机制,当客户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发生时,金融机构应该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并负有保存相关证据的义务。其四,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安全保障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奖优罚劣,督促金融机构提高风险保障能力,也给客户用脚投票提供依据。

结语

作为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和市场要素,大数据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物质财产和人力资源,金融数据也不例外。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充分认识金融数据的资源价值,赋予金融机构数据挖掘权,明确金融机构和客户的权利界限,以市场配置资源,才能充分调动金融机构运用信息技术将大数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创新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金融安全的保障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理想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应该及时可靠的传递到使用者手中,为其决策提供依据,但是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商业经济;会计信息;商业市场;商业成本

一、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他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从企业内部来看,决策者通过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会计信息随时了解其决策的执行情况,根据执行情况的好坏决定是否继续执行还是对决策进行修改,来决定最优的决策计划。同时员工通过会计信息可以了解自己的职责以及具体的工作,并且能为决策提供有用的建议,可以让决策更好的执行。

从企业外部来看,委托人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监督代理人的活动,督促代理人更好的履行其职责。

从投资者角度,会计信息能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增强信息透明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可以降低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案是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投资者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提升股价,即提高企业的价值。会计信息能使投资者原有的投资得到保护,企业的后续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保证。可以避免投资过度或是投资不足,造成资源的浪费,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二、资源配置效率的涵义

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

资源配置效率高就是使资源都能满足各个需求者,把资源用到点上,让投入和产出形成正效应,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反之,会造成投入和产出形成负效应。同时还要避免极端的情形出现。总的来说资源配置效率高就是说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反之,亦然。

三、会计信息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使投资者向风险小、盈利多的企业投资。虚假的会计信息,只能使投资者初期向其进行投资,但当投资者发现其存在虚假信息时会立即改变投资方向,会使企业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滑落,从而使资金重新进行配置。这一过程造成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浪费,也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市场的有效性。会计信息作为市场信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效市场的类别。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影响企业的真实价值,它会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升市场的有效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正确定价降低交易成本。资本市场具有筹集资金,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等作用。要使资本市场发挥其最大作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必须高。如果公司会计信息虚假失真、透明度不高,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和使用度降低,而采用其他非常手段来获得他们所相信的信息,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格机制,会造成股票价格不稳定、资本成本高。相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反映企业股票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形成正确的价格机制,保护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必然会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因此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应该通过以下方法:

一、完善内部控制。企业严格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职责分明、相互制约。会计人员既要客观真实的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同时又要具有专业的判断力。

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监管部门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督。监管部门应当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监管,随时注意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我国在颁布新的准则和法律时,要向全社会公布,要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要社会大众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形成良好的做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氛围,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

三、转变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不只局限于核算和监督,加强会计的控制、预测、决策和分析能力。实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对比和分析,提供预测和决策意见,帮助管理者提高经营效率,使企业价值不断增加,从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与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本文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仅对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了简单的阐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娟博,王纪华.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J].当代经济管理.2011(11):88-91

[2]罗宏,张玮倩.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6):13-23.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东圳水库经四五十年的运行,出现工程老化失修、衰减等问题,随着An增加,工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本文从以下几个措施入手,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水资源 有效利用 优化配置

1 概况

东圳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流域面积321KM2,水库面积18KM2,总库容4.35亿M3,其中兴利库容2.787亿M3;灌苟由一条干渠长89KM,正常输水能力20M3/s,加大25M3/s,支渠24条总长为242KM,输水能力分别为0.3~6.0M3/S:渠道是以傍山半挖半填土渠为主,由于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质不高,建筑物配套不足,经四五十年的运行,出现工程老化失修、衰减等问题,引起大量损失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用水量相应增大,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2 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途径

2.1工程措施2003年至2005年,灌区节水投资分期共2471万元,主要对主干渠、第三、四支渠实施三面砼防渗衬砌51.292KM,新建及修复各类建筑物103座,对60处险工险段进行彻底除险加固,创造的效益在近几年来引水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干渠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输水历时缩短,可见抓好渠道防渗衬砌是节约水资源行之有效的措施。灌区应继续抓住灌区更新改造和中低田改造的大好机遇,争取国家投入,提高工程衬砌率。主要实施:一是对平原段实施全线三面砼防渗衬砌,最理想是进行封闭式,这样城市规划美观、人员安全、便于管理,减少输水损失:二是对干、支渠因施工质量及地质问题,且经多年运行,水毁严重,输水损失大的渠道,应尽快实施更新改造,减少输水损失。

2.2管理措施 灌区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集体行为,所以一定要遵循“優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安全供给”16字方针。“优化配置”意味着水资源要优化到真正产生持久效益的产业中,意味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优化:“合理利用”意味着产业的合理利用、生活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意味着防止对水资源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安全供给”意味着防止水危机的产生和出现,要提供给居民卫生安全的生活用水。

2.2.1 计量设施 实行按方收费是水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用水户节约用水的关键措施这一。目前,我局灌区管理设施滞后,管理手段落后,根据现在有情况是水位、观测点稀少,渠道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观测、登记。这样根本无法对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在斗以下分水时,主要根据斗口流量,凭经验再将水分配到各分渠,各村组实行按亩收费。由于管理粗放,造成用水搭车多、收费环节多,用水量与缴费没有直接挂钩,破坏了商品经营的公平、公正原则,同时挫伤群众缴费的积极性,致使部分群众水费有止缴也被乡(镇)村两极行正机构截留、挪用,同样也出现加价、搭车收取现象,群众情绪很大。因此,管理局决定以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下发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文中的条文明确了“水费由供水经营或者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其他单位或个人无权收取水费”的精神,先以北高所为试点,然后逐渐推广到各站(所),原来由政府计收的方式将不复存在,因此,灌区管理单位更应加大力度。同时水管单位要相应建议健全水费计收和管理制度,增加透明度,做到“三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按规定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用,专项用于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更新和改造。

2.2.2水量调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灌区管理工作,讲求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灵活调配争取效益,要求配水工作达到“稳、准、均、灵”(稳:即水位、流量相对稳定;准:即水量调配要及时准确;均:即各单位用水均衡;灵:即流量调配灵活),制定最优调配方案,扩大经济效益。

2.2.2.1合理调配出口流量 经过多年的农业灌溉、发电用水,乡镇供水及工业用水等运行测度,流量控制在8-20M3/S之间,水的利用系数最高,在8M3/s以下及20M3/s以上时,因流量过小及流量过大超出正常输水能力而加大水量损失及危失工程。

2.2.2.2合理确定灌溉方式 渠道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水的利用系数趋于稳定。据调查、轮灌比续水利用系数提高2~5%。所以,在不引起渠蓄水量调配困难和田间用水安排发生困难的前提下,支斗渠应尽量流量集中,实行轮灌,以提高支斗渠水利用系数。同时也要应注重控制建筑物的配套完善,减少漏水、跑水,以及各级灌溉道引水时应从下到上依次进行,避免重复调水,增加流程水,加大水量损失。

2.2.2.3制定合理的畜库计划充分利用水文部门提供的水文资料及多年来积累的水文资料,根据渠道大多为土渠输水,灌区设施在不影响防汛情况下以及考虑到发电、供水、引水、养殖等诸多因素,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蓄水计划。

2.2.3引水秩序良好的用水秩序是灌溉工作有序进行的充分保障,流量稳,测水量好结算,消费易征收。灌区经过近几年灌溉纪律整顿,目前的用水秩序已基本滤顺,上游偷水及超引水量现象基本消除。为促进灌溉工作顺利开展,灌区均衡受益,应继续实行“水量包干、流量包段”的段面结量制度,强化用水秩序,严格灌区用水制度。对上游违犯用水制度,偷水、霸水扰乱用水秩序的行为,将按“用水管理制度”规定,3~5倍加罚水量,对屡教不改者,直至解除经营管理合同。

2.3灌水技术目前,粗放的灌溉方式和落后的灌水技、术以及农民长期形成的浇地要“浇透”的习惯是导致农业灌溉用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提高田间灌水水平,改变传统的浇地习惯,才能实现灌区节水的目标,扩大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方式,首先要平整土地,可改善田间地面灌溉效率效率和灌水均匀度:二是推广小畦灌溉,减少田间水深层渗漏及灌水定额;三是推广高新灌水技术,逐步发展滴灌、喷灌及微灌等高新节水灌溉面积。

2.4水价管理 可利用的水是有限的。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污染带的水质恶化,像所有短缺的经济商品一样,水必须有。加大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进程,通过安排合的差比价关系,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而又高效地利用,以改革目前水资源严重浪费和严重短缺并存的现象。价格机制是经济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的唯一途径。水价是调节水资源消耗的杠杆,合理的水价可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水利部对百家水管单位的调研报告来看,无法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是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农灌水价及镇供水价改革,真正形成水价补偿机制,保证水管单位的正常运行,使水利工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促进农业节水。

2.5水资源优化调度设想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灌区目前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靠近沿海的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二是水价不到位与亩次费用相对过高的问题。用水用户只浇保命不浇增产水,加之水库渠系防渗加固不到位,建筑物的配套还不完善,对此,我们必须通过信息工作加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高整个灌区管理水平。

2.5.1墒情测报。在平原段及沿海段分别布设墒情测报点,绘制灌区墒情等值线图及时间~土壤含水量关系曲线,分析日耗水量,始早时间、动物需水量,做出灌溉预报表,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将上述情况及时通报局领导和灌区群众,便于领导及时决策,群众提前准备,抓住时机开灌,缓解只浇救命水的用水矛盾和集中用水对工程管理带来的压力,也便于宣传发动充分做好放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5.2雨情、水情测报。管理局应及时与水文部与水文部门联系,也可与水文部门建立流量测报合同关系,在发生雨情及流量变化时通报工管股。在灌区各管理站所配备量雨情,及时确定和调整灌溉方案,合理安排灌溉、水量调度、减少弃水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2.5.3建立灌区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各种数据传输、控制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灌区应早日向自动化控制方向逐进。一是建立东圳、红山水库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木兰泵首设立电磁明渠流量计;三是在各渠道分水断面建立自动化观测系统;四是对工业及城镇供水采用仪表自动计量。实现灌区综合用水的动态调度和自动公调节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满中灌欧用水管理的发展要求。

上一篇:网络传输数字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试验鉴定农业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