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7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微观经济学”这个名称见之于西方经济学著作,只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而它的真正奠基人则当推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阿弗里德·马歇尔。要了解和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来龙去脉,必须认识和探讨马歇尔经济学说在微观经济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均衡;价格

就研究对象而言,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英国经济学家一直把政治经济学当作是财富科学,即研究财富的源泉、增长与分配。按照他们的观点,经济社会的人们都热衷于追求自己的私利,其结果会导致国民财富的增长。微观经济学正式形成后,许多经济学家在传承马歇尔微观经济理论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批判或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微观经济理论,形成了20世纪中期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其间,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扩展

20世纪早期微观经济学主要是建立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之上的价值论和分配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它在发展中增补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内容。首先,一般均衡理论补充了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在1900年前所取得的贡献与其后的补充之间有明显拉长的缺口。由于前辈对一般均衡有过初步研究,瓦尔拉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形式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均衡模型。在瓦尔拉的一生中,直接启发帕累托、巴罗、维克塞尔、费雪、穆尔和熊彼特的就是他的那本关于一般均衡的著作。在20世纪初,尽管基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已经建立并得到确认,然而,瓦尔拉的数理分析是初步的,他只是简单依靠计算方程式和未知量,以及设计一条路线以显示它们的数字相等;他不能处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系统的结果是否总是产生非负的价格和产出,结果是否存在、是否单一。1939年,希克斯发表《价值与资本》,将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与瓦尔拉、帕累托的“一般均衡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1940年罗伯特·特里芬在《垄断竞争与一般均衡理论》中打通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间的鸿沟。后来,多夫曼、萨缪尔森和索洛运用Kakutani的不动点定理,进一步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其次,福利经济学拓宽了微观经济学的领域。一般均衡分析使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适度成为可能,有利于探究以社会经济福利和资源最优配置为考察对象的福利经济学。现代福利经济学是1920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以发表《福利经济学》为标志诞生的,它以国民收入的总量与分配的平均程度为标准研究社会福利,分析生产资源配置最适度及其条件,探讨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市场缺陷等问题。同时,阿罗和德布鲁专门探究了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社会真实经济福利,即适当环境中完全竞争能够产生最大化静态效率的课题。另外,福利经济学对市场缺陷的合理分析也是20世纪中期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创新,因为它将微观经济学引入研究政府行为的公共选择理论,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比如,布坎南和图洛克(1962)在寻租以及政治行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创新

在研究方法上,20世纪中期微观经济学的最重要创新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它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20世纪30年代以后,数理经济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涌现了许多为此做出贡献的知名学者,比如Fisher,Moore,Bowley,Hicks,Allen。从萨缪尔森时代起,数理模式还从一些新的方法,诸如线性、非线性和整体规划,以及Danzig、Gomory、Kuhn、Koopmans、T ucker等学者的著作中汲取营养,萨缪尔森由此成为数理经济分析法的领袖。其次,运用研究垄断的博弈论。库诺的著作,以及其中有关垄断理论的两章,就像艾奇沃斯1897年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一样,都是探讨垄断和寡头问题的。艾奇沃斯清楚地描述了鞍点的结论(他将其叫做猪背),初步展示了博弈论方法,认识到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并非最优而只是基于其竞争对手所采取的最优策略。20世纪40年代,纽曼和摩根斯坦正式创立博弈论,并迅速被Kuhn、Nash、Shubik等人大力发展。博弈论创立了一系列有效的、革命性数学工具,为微观经济学提供了又一条研究路径,从而使之摆脱了单一对物理学标准工具的依赖。这种新方法极为灵活,可以处理垄断市场的不同特定问题。除此之外,已经论证的博弈论的数学与数学规划、二元理论等20世纪分析方法的发展,反映了垄断研究方面所发生的巨变。另外,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创新还包括比较静态分析的形式化、显示偏好理论、经验经济学分析等,并在不断创新,Dixit和Pindyck认为更新的方法正被用于不确定条件下对不可撤回投资的决策分析。

三、微观经济理论关注实践应用

20世纪早期美国建立国民经济研究局,致力于收集对政策问题有所启示的数据。从此,美国开始借用微观经济计量理论开展经济数据收集、分析及实践应用。微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联姻,谱写了20世纪中期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篇章。丁伯根因为在这方面的开创研究而获得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反映了微观理论用于数据分析对20世纪中期微观经济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现在,这种分析研究几乎触及所有经济学问题。首先,微观经济理论的应用实践体现在计量理论与数据分析的结合,这不但造就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而且丰富了研究内容。20世纪产生的注重理论与事实研究相结合的计量历史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投入—产出法等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得益于这种研究模式。其次,微观经济理论能够用于认识政府的作用。尽管因市场失灵而强调政府作用,但主流微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增加社会成本,因此主张私有化、加强市场作用。第三,微观经济理论还用在制定、评价经济政策方面。1927年拉姆齐提出最优税收定理,开创微观经济政策研究先河。虽然这一定理最初只是被看成一个拥有市场力量的厂商的定价规则,但后来发现它用途广泛。这一定理告诉我们,在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不经济的地方,边际成本定价并不能使厂商的边际利润为零,因此,次优价格可以被视为对利润约束的帕累托最优。在最简单的事例中,所有其他厂商的活动都是完全竞争的,各厂商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均为零,即存在“逆弹性法则”:厂商产品价格背离其各自边际成本的百分比应该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乘上该产品需求弹性的倒数。这就意味着,如果厂商要收回成本,产品价格必须高于边际成本。20世纪中后期的研究表明,美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监管部门几乎都知晓“拉姆齐定价”法则,已经将其用于政府的决策过程,例如,法庭和监管部门作决议时,这一法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有关铁路管制、保险市场决策、实质选择权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也需要这种理论。

虽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一部分受到批判和创新,但是有绝大部分都是被传承下来的。马歇尔从人的欲望出发研究需求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欲望和需求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们是有限的,并且是能够满足的。需求正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用各种商品的效用,即用物品给人带来的愉快或其他利益来衡量的。如果某种商品能给某人带来的满足越大,此人对这一商品的需求就越大。因此,欲望、效用和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同时,马歇尔又指出,一物对任何人的全部效用每随着他对此物所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的增加那样快。如果他对此物的所有量是以同一的比率增加,则由此而得的利益是以递减的比率增加。换句话说,一个人从一物的所有量有了一定的增加而得到的那部分新增加的利益,每随着他已有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这便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马歇尔用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论证均衡价格理论。他认为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在这里,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当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产量没有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处于均衡状态之中。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就称为均衡产量,其售价可称为均衡价格。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使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形成对生产者有利的局面,生产者就会积极地加快生产,增加对市场的供应量,而供应量的增加又会压低需求价格、提高供给价格,使二者逐渐趋于一致,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 金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2] 张培刚,厉以宁.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 [英]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M].高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6.

[4]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9.

[5] Arrow,Kenneth.E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Bearing.Chicago,IL:Markham Publishing Co.,1971.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非主流”群体的出现, 是一种不健康网络文化的变异, 是一种社会消极、颓废文化的低龄化延伸, 并逐渐由网络虚拟的颓废宣泄向现实转化, 他们身着怪异服装、举止行为不正常的“非主流”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自诩自己是“非主流”, 不需要理想、信念、人生目标, 想方设法装“酷”, 吸引同龄人甚至成年人的注意, 引导同龄的效仿。网络中他们放荡不羁, “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新星人类”的网络术语, 如娇生冠养等, 宣扬吃喝玩乐、玩世不恭, 虽然他们不涉及时政, 但抨击主流网媒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受“非主流”的影响, 不少青少年荒废学业, 狂热地痴迷“偶像”, 迷恋“非主流”网站, 使社会主流的正面教育在他们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非主流”的出现是一种亚文化现象, 具有文化的变异性, 网络是其中主要载体, 目前还处在边缘的地位。从全局来看, 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全国性问题;从特征来看, 普遍缺乏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群体年轻化倾向十分明显, 14~19岁左右, 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特殊时期;从成员个体来看, 具有值得同情的逆反特征, 多因教育不当所致, 特别是因家庭不健全而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从属性来看, 是一种全新的另类文化状态, 具有消极颓废倾向。但是也有其创造性的元素, 创造的所谓“火星语”在不断发展的网络语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为了解我省青少年中“非主流”文化的现状, 我们选取了长沙地区四所中学和两所大学的1000名青少年为调查样本,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问卷986份, 有效问卷986份。

1 调查结果的分析

1.1 对“非主流”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青少年对“非主流”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56%的认为自己并不了解‘非主流文化’”;有32%的认为自己的家长也“根本不了解”非主流文化。但“非主流文化”在青少年中仍然存在, 在问及“周围的同学或同龄人是否有人崇尚非主流文化”时, 有22%的选择“较多”, 有10%的选择“很多”, 选择“极个别”的占68%。问及“非主流文化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 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 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问到你赞同这种生活方式吗?”时, 18%的“不赞同”。

尽管大部分青少年对“非主流”文化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但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 他们对“非主流文化“的态度却令人担忧、不容乐观。

由于对“非主流”文化的认识不清, 再加上当前社会和学校对“非主流”文化缺乏必要的引导, 导致他们对其评价与认识存在错位的现象。在问及“对非主流文化的评价”时, 有28%的认为“非主流”文化是“凸显个性”, 有58%的选择“中立”, 只有14%的认为“非主流”文化是一种很俗的流行。另有88%的认为非主流文化“不应该杜绝”。在“你觉得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矛盾吗?”一题中, 70%的选择“不矛盾, 可同时并存”, 26%的选择“矛盾, 但可同时存在”, 选择“矛盾, 两者只能留其一”的仅占4%。同时, 有56%的同学“觉得社会需要非主流文化”, 仅有8%的同学“觉得社会不需要非主流文化”, 还有26%的觉得非主流文化“可有可无”。

部分青少年对“非主流”文化的危害和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既不甚了解, 也没有引起重视, 有的还持认可的态度。72%的同学“认为非主流文化对学习不会有影响”;84%的同学认为非主流文化对身心健康没有有影响;66%的认为追求非主流文化不会影响成长成才;认为“非主流文化”对学习、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影响的分别只占28%、34%、40%。在回答“非主流文化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 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 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你赞同这种生活方式吗?”时, 24%的“赞同”、48%的选择“一般性认同”。

1.2 关于“非主流文化”的具体形态

任何一种文化总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 “非主流”文化也不例外。值得庆幸的是, 尽管青少年对“非主流”文化存在以上态度和认识, 但对“非主流文化”的具体形态, 他们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评判标准。

调查中, 58%的同学表示“不喜欢”、“热衷于踩QQ空间”;在问及“你QQ空间的风格是怎么样的”时, 有26%的认为“青春靓丽”、64%的认为“积极健康”、只有10%的选择“颓废血腥”。在对网络中的“非主流”文化形式, 他们有其正确的评判标准, 他们在评价劲舞团等网络游戏时, 60%的认为是“无聊纯属消磨时光”;在回答“对非主流文化图片的印象是什么”时, 34%的认为是“低级趣味”, 38%的“认为没有感觉”;在回答“对于非主流文化图片中那些装可爱的人物做何评价”时, 50%的选择“做作, 令人厌烦”, 32%的认为自己对此“无所谓”;在问及“是否会学非主流文化图片中的化妆与打扮”时, 80%的回答“不会”;在回答对“火星文”的态度时, 60%的认为它“虚假堕落”。在回答“你是否追求自己的穿着与众不同”时, 72%的选择“不是”。在问及“你认为‘非主流’文化的这些东西给你带来过乐趣或其它的价值吗?”时, 30%的选择“没有”。

但值得注意和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他们的认识、评判标准与行为严重的断裂脱节。虽然在回答“对非主流文化图片的印象是什么”时, 72%的认为是“低级趣味”或“认为没有感觉”, 但是, 在回答“是否会浏览网络上的非主流文化图片”时, 54%的表示自己会。尽管60%的认为劲舞团等网络游戏是“无聊纯属消磨时光”, 但是56%的同学, 在回答“是否玩过网络游戏, 如劲舞团”时, 56%的同学回答“是”。尽管60%的认为“火星文”它“虚假堕落”, 但仍有20%的同学表示“上网使用过”。在回答“你是否追求自己的穿着与众不同”时, 有28%的选择“是”。在回答“你认为“非主流”文化的这些东西给你带来过乐趣或其它的价值吗?”时, 有62%的认为“有, 但不是那么显著”, 还有8%的认为“非常多”。

1.3 关于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

手机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手机和网络等现代传媒作为现代生活的必备工具, 在辅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和消极影响。

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同学学习生活、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在回答“班上拥有手机的同学所占大致比例”, 92%的选择“几乎全部”、8%的选择“大部分”、没有选择“小部分”的;在回答“你的手机主要用于什么”时, 54%的选择“短信传情用于聊天”, 28%的选择“亲情交流”;在回答“你上网一般做什么”时, 30%的回答“与亲人、好友联系”。在回答“你玩QQ吗?”时, 94%的选择“玩”;在问及“你平时周一至周五上网总时间”时, 5小时以下的占62%、5~10小时的占24%、10小时以上的占14%。

但是手机和网络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和消极影响。手机原本是一种通信工具, 将其作为与家人和亲朋交流情感, 与同学互相切磋学问的载体, 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 在回答“你在注重手机的上网, 游戏功能吗?”一题时, 有44%的回答“是”;另有8%的同学的手机主要用于“游戏娱乐”;在回答“你上网一般做什么”时, 虽然有30%的回答“与亲人、好友联系”, 但也有50%的回答是“娱乐”、还有16%的选择“浏览新闻”, 而选择“辅助学习”的仅占4%。这足以说明, 许多同学使用手机和网络并不是用于学习, 也足以值得我们警醒和重视。

2“非主流”文化出现的原因探究

透过青少年的心态与视界, 引发的是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必须寻求问题的原因, 以提出合理、科学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中西方文化碰撞冲突、文明交融、思想激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 历史与现实, 传统与现代,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尤其是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成分、产权形式、利益分配以及生活方式的日益变动不居, 青少年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更是越来越多样化, 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的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同时, 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 打破了当今世界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信息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给青少年学习和生活获得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 为他们带来了方便、快捷、高效。但由于网络立法的滞后性、网络技术的欠完善性, 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的网络传播以及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引诱大学生沉迷于网吧而谋取暴利以可乘之机。时下, 一些媒体往往又热衷于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内容和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丑恶现象及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伪科学的东西的恶意炒作和肆意泻染, 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冲击和扭曲, 致使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由于当代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有着较为优裕的家庭条件, 成长顺利;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好;智力水平高, 认识能力强;自幼受到了良好和全面的教育, 特长突出, 有一技之长;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也有很强的优越感, 尤其是在性格特征、生活目标、自我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 存在着自我中心意识强等缺点。再加上, 近年来, 单亲家庭增多, 使得他们缺少家庭的关怀, 在非主流文化中寻找快乐和安慰。

3 对策与建议

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 避免其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对青少年的毒害,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3.1 加强调查研究, 积极引导

应当说, 当前, 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文化, 以具体的形态和较强的渗透力在青少年中具有普遍性。但是, 我们对“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形式、范围、属性等内在特征的认识还很不足, 认识水平滞后于发展态势;对其存在的有无必要、发展趋势以及危害性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因此, 首先要加强对“非主流文化”的调查研究, 通过科学的调查, 充分掌握其特性, 并研究其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并科学的预测其发展态势。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才能作出科学的判定, 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应对“非主流”文化的方法与预案。其次, 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青少年加以引导, 当前, 如果对“非主流”文化一味的采取管制措施, 可能会物极必反, 需要因势利导, 加以引导。在“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对待非主流文化的流行?”一题中, 选择“调查研究后再做决定”的占42%, 选择“听之任之”、“强制管理”、“教育引导”的分别占16%、12%、30%。

3.2 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

既然互联网等信息媒体已经成为了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辅助工具, 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教育载体。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已经教育界的共识, 但是, 我们的网络教育没有充分的满足青少年发展、成长的内在需要, “非主流”文化在网络空间快速传播并使得青少年热衷于此, 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网络教育缺乏吸引力, 不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首先, 要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 在开展网络教育时要摒弃空洞的说教, 教育的内容要形式多样, 活泼生动。其次, 要在网络教育中开展诸如就业指导、心理导航等方面的内容, 给予青少年具体的人生指导, 网络教育同样需要与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样, 才能防止“非主流”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其次,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立法工作。

3.3 关注单亲家庭的青少年

近年来, 单亲家庭不断增多, 既使得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又由于单身父亲或者单身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性格影响各不相同, 致使一些单亲家庭的青少年, 肆意在非主流文化中寻找快乐和安慰。大量事实证明,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极易成为“问题少年”。首先, 全社会要关注单亲家庭的青少年,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其次, 要形成长效机制, 对他们的不正行为予以矫正, 对其思想加以引导。再次, 要关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各级妇联和团组织要成立专门针对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3.4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青少年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信息能量交换和互动作用, 从哲学意义上讲, 青少年与社会环境的本质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 要形成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的特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取向、是非标准无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经济的措施与政策, 为青少年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科教、文卫、工青妇等组织, 使理论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广播影视界明确各自任务, 切实承担起青少年的社会责任。

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的特点。必须发挥和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个体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思想、品德、性格、兴趣甚至生活习惯, 都对子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重视家庭文化生活建设。有的家庭只注意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投资, 而忽视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投入, 结果造成许多青少年精神空虚, 缺乏前途理想。要提高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科学文化素质, 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摘要:“非主流”群体的出现, 是一种不健康网络文化的变异, 是一种社会消极、颓废文化的低龄化延伸。“非主流”的出现是一种亚文化现象, 具有文化的变异性。文章分析了其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骄阳似火的去年8月,在由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引发的一场空前广泛的讨论中,中国“主流经济学”一词赫然出现。一直以来,主流经济学这一提法在学界十分敏感,在这次产权大讨论之前鲜有所闻。正是为了在讨论中同左派经济学家相区别,这一提法才大行其道。

从去年8月份不屑于回应的“集体失语”到9月份陆续回应,再到10月份的集体回应,主流经济学“走强”的背后深含被动的尴尬。在多学科、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交锋中,主流经济学(家)不仅受到挺郎的左派经济学家的猛烈攻击,其观点建议同时激起大众反感情绪,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主流经济学倒颇显“另类”。时至暮秋,争论随之降温,但一般民众对主流经济学的失望似乎尚无以挽回。对于主流经济学而言,这无疑是个多事之秋。此情此景,发人深省。

主流经济学的“傲慢”

然而,在这次跨越学界和阶层的争论中,这种主流经济学却在一般民众中失宠,甚至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形同支流。网上的民意显示,支持主流经济学家观点的网民不到5%,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近乎激起民愤,声誉降到历史低谷。主流的界限似乎仅仅限于其在大学和期刊中的支配地位。

正因如此,不少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产权讨论被不适当地扩大出了学术界,并坚持认为在学术界,基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对错不在人数多寡。或许,如果网民只限于经济学专业人士,对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支持率不会小得如此可怜。但我们仍不禁疑问: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会远离大众?精英团体为何背离大众情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就主流经济学而言,其本身就是假定现实中的人是经济人,他们在现实的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而现实改革路径的选择正是这些相关经济人博弈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结果却不能为大多数当事人接受呢?笔者的如下思考或许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想象空间。

主流经济学家首先忽视了与大众沟通的方式,不应盲目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知道,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引以为豪的有像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这样能同一般民众交流的大家。而从这次民众对主流经济学的态度看来,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要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老百姓听到诸如“腐败能够增进效率”、“看到城市交通拥挤时,我就感到欣慰了”之类的言语,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其中的“思想”的。

其次,主流经济学忽视了公平。当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风趣地说“经济学节约了爱”时,我想她指向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但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清晰的,即以效率为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而在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自由竞争是达到最高效率的保障,因此,主流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崇尚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对效率的无限推崇使得主流经济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公平。在大众看来,主流经济学体现了一种嫌贫爱富的逻辑,似乎总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的。

再次,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另一原因源于经济学研究的层次更加具现实性。在这次讨论中,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走向了主流经济学的对立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各个学科研究的层次不同而造成的。经济学之所以是一门显学,原因之一是经济学是更加务实的学科,更多地着眼于当前条件下的现实问题,反对做远离现实的批判。这在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属于较低的层次。在其他学科在较高层次上对现实提出各种批评时,主流经济学家要说的是,现阶段只能达到这种次优状态,理想状态只能渐进地实现。

最后,主流经济学引起大众不满有其客观的一面。中国改革前20年基本上可以用增量改革来描述,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体制内的人不受损,体制外的人福利增加,从而使改革较少有失利者,几近于经济学中没有受损者的“帕累托改进”。此时,改革较为顺利,反对主流经济学也缺乏现实的理由和群众基础,从而使主流经济学理论得以大量深入地传播。而进入90年代后期,改革深化到了存量调整阶段,这样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受损者,在没有得到应得的、起码的补偿的情况下,他们放大了发自主流经济学的声音。

总之,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尴尬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注意到这些原因对于争论各方和一般大众都是有所裨益的。

主流经济学再次遭遇挑战了吗?

与去年不同,由于有了眼下“顾雏军倒下”这个确凿证据,针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由质疑再次“失语”和当初信口开河,很快转向了更深入的谴责:颇具企业家才能的顾雏军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主流经济学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难责其咎;正是因为主流经济学所营造的暧昧环境,为顾雏军们提供了违规操作激励的制度环境。各家报刊评论一起发动对主流经济学家良知的考问,认为主流经济家代表了转轨时期的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屁股决定了脑袋”。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事论事地看,主流经济学家所力推的民营化显然并不是导致此类严重问题普遍发生的充分条件,因而,我们不能将顾雏军的被捕和格林科尔系的坍塌随意推而广之,得出所有民营化企业都存在类似问题的结论。单凭个案不能否定整个民营化之路,也不能轻率指责主流经济学家别有用心地将国有经济引入歧途。

其次,此次事件固然验证了郎咸平此前的判断,但这并不代表主流经济学的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一个结论是,主流经济学家并不否认朗咸平所指出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的存在,对此,主流经济学家也早有关注;但他们不能同意郎所开出的处方,即没有条件地认定国有比民营更有效率,进而应该终止现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路。这才是争论的焦点。

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是,在像家电这样以营利性为唯一目标的竞争性领域中,效率是唯一的维度,而民营产权和国有产权相比具有监督和激励的效率“比较优势”,因而民营化必然是一个增加社会总财富的一种福利改进。

当然,由国有向民营转变的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屡禁不止,难以杜绝,这是事实。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置之不理,甚至讳莫如深,原因在于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很难找到一个最优途径完成这个过程。针对公众对民营化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指责,主流经济学家通常会反问道: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郎咸平说国有化,而这是与主流经济学的逻辑背道而驰的———在国有产权制度安排下,被“内部人控制”的国有资产会像夏天里的冰棒一样融化消失,这难道不也是流失吗?结果是,对目的(效率)的执着追求足以让主流经济学家们忽略过程中的瑕疵(不公平)。

如果人们能够相信如上分析确是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那么,质疑主流经济学家良心何在,甚至指责其为自身利益而向顾雏军们大开方便之门就是有失偏颇的。你可以说一个人的逻辑推理有问题,但你不能根据他的结论对谁有好处就认为说话者得了某人的好处,代表了某种利益。

恋爱中的人爱问:月亮代表谁的心?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傻傻的,因为答案见仁见智。同样,你要问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了谁的利益,这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提问。

笔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家曾经对顾雏军的支持符合其一贯逻辑,我们不能一方面呼吁学者要有独立的立场,而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得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扣上代表某某利益集团的帽子,如此做法不能以理服人,于事无益。

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顾雏军和格林科尔只是一个不争气的个案,在“郎顾之争”尚未完全消逝之际落下马来,真辜负了他们对其所给予的支持和厚爱。然而,期望主流经济学就此偃旗息鼓,远不切实际,而诉诸“良心”和“利益集团”之类的批判至多只能起到隔靴搔痒之功效。因为,只有观念能够打败观念!

如果主流经济学家对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抱有足够的信心,大可坦然面对顾的被捕和公众的质问,写作本篇评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免主流经济学家再用沉默代替回答,以致不必要的误会再度加深。

(作者方卫东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傅勇系复旦大学博士)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社会实践“当代中学生身边的危害”

现在,在互联网上到处充斥着一种叫做非主流的文化。不管是QQ空间、Blog、论坛,到哪都是所谓的“非主流”。其实吧,非主流也就是当代90后的一些小P孩们(虽说笔者也是90后的,但有必要声明一下:本人是90后的有识青少年,并非小P孩),融入了模仿PUNK、歌特等元素,自己演变发明的一种非正常的脑残文化。

...... 没错,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图片就是目前在网络上,尤其是QQ空间里经常会看到的这些很受SB们喜欢的非主流图片(此图片仅为非主流这头大牛的几只小牛虱)。如果说80后的年轻人是哈韩哈日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被非主流 弓虽 女干 的一代。

从字面理解,非主流就是另类,不盲从主流的意思。可现在呢?都在搞非主流,还能叫非主流?

笔者刚才也已声明:并不是所有90后的人都这样。那些推崇非主流的人往往都有几个特点:

统一的斜上方45°角拍另类怪异的照片。比如拍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撅着嘴把眼睛瞪得很大表情,旁边再写上几句庸俗的话。像什么“我的寂寞是因为你的离开”“如果不能爱”。

选择一些颓废、伤感、自残、变态的风格来表达自己。

而且他们在QQ里喜欢用火星文。像“莪の漃寞媞洇ゐ伱の離開”“侞淉吥螚噯”。然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火星文,下面几句跟疯狂:“莪҉の҉漃҉寞҉媞҉洇҉ゐ҉亻҉尒҉の҉離҉開҉” “ㄝ҉ロ҉淉҉吥҉螚҉噯҉。”

说到非主流就不能忽略2007年被中国网民评为历史上最垃圾的韩国网络游戏——AU。也就是国服——劲舞团。在劲舞团的世界里系统完全支持火星文,并且符合非主流一代的形象。

劲舞团毁掉了太多的少男少女,因劲舞团引起的犯罪案件更是数不胜数。打扮成非主流,玩着劲舞团——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什么非主流嘛!?说白了也就是脑残族。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叫做脑残体。当然,更多人叫它是火星文,其实也就是连台湾人也看不懂的生僻繁体字。你看他们的QQ签名里满行都是,我估计连语文老师TM也看不懂。

那么现在尤其是在QQ空间里,日志也就是那么几个字。一个标题进去满屏幕的脑残字,完全搞不懂他们想表达什么意思。要不一句歌词,要不一句话,再不就是写一句“老公我耐你”“老婆我想你”之类的。然后回复就是“老婆我也耐你”“老公我打你PP”。有多么恶心我也就不说了。

我实在不理解他们的想法。难道是因为这样觉得个性?都在一模一样地搞这个,那还个性个P啊~~已经平民化!糜烂化!恶心化!我相信大家工作学习了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回家打开QQ是不会去看他们的脑残字的。就像我说的,他们都喜欢拿一些自残、血腥、颓废、伤感的图片来表达自己。以为自己很恶心。额...其实真的很恶心。

有人说非主流是90后的人发明的,我觉得都是在放P!根本就不是!他们都是跟猩猩学的。猩猩一直被他们模仿,但是从未被他们超越。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搞非主流的人都喜欢拍照的时候把嘴掘起来,真的很想知道。难道是在比谁的嘴唇大?让我更费解的是...竟然还有男同学!!!他们也来凑热闹。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呢,我只用一个字来形容——SB。

O(︶︿︶)o 唉。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堆,非主流就是离不开脑残,离不开SB。非主流都是90后的小P孩,老是贬他们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虽然他们早就被非主流腐蚀、弓虽 女干...... 我不想再继续伤害他们了。所以在这里,我借助叫兽的“超级新闻”呼吁大家一起拯救那些被非主流XXXX的中学生,那些被非主流XXXX的“他们”。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实践“当代中学生身边的危害”

现在,在互联网上到处充斥着一种叫做非主流的文化。不管是QQ空间、Blog、论坛,到哪都是所谓的“非主流”。其实吧,非主流也就是当代90后的一些小P孩们(虽说笔者也是90后的,但有必要声明一下:本人是90后的有识青少年,并非小P孩),融入了模仿PUNK、歌特等元素,自己演变发明的一种非正常的脑残文化。

...... 没错,大家刚才看到的这些图片就是目前在网络上,尤其是QQ空间里经常会看到的这些很受SB们喜欢的非主流图片(此图片仅为非主流这头大牛的几只小牛虱)。如果说80后的年轻人是哈韩哈日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被非主流 弓虽 女干 的一代。

从字面理解,非主流就是另类,不盲从主流的意思。可现在呢?都在搞非主流,还能叫非主流?

笔者刚才也已声明:并不是所有90后的人都这样。那些推崇非主流的人往往都有几个特点:

统一的斜上方45°角拍另类怪异的照片。比如拍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撅着嘴把眼睛瞪得很大表情,旁边再写上几句庸俗的话。像什么“我的寂寞是因为你的离开”“如果不能爱”。

选择一些颓废、伤感、自残、变态的风格来表达自己。

而且他们在QQ里喜欢用火星文。像“莪の漃寞媞洇ゐ伱の離開”“侞淉吥螚噯”。然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火星文,下面几句跟疯狂:“莪҉の҉漃҉寞҉媞҉洇҉ゐ҉亻҉尒҉の҉離҉開҉” “ㄝ҉ロ҉淉҉吥҉螚҉噯҉。”

说到非主流就不能忽略2007年被中国网民评为历史上最垃圾的韩国网络游戏——AU。也就是国服——劲舞团。在劲舞团的世界里系统完全支持火星文,并且符合非主流一代的形象。

劲舞团毁掉了太多的少男少女,因劲舞团引起的犯罪案件更是数不胜数。打扮成非主流,玩着劲舞团——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什么非主流嘛!?说白了也就是脑残族。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叫做脑残体。当然,更多人叫它是火星文,其实也就是连台湾人也看不懂的生僻繁体字。你看他们的QQ签名里满行都是,我估计连语文老师TM也看不懂。

那么现在尤其是在QQ空间里,日志也就是那么几个字。一个标题进去满屏幕的脑残字,完全搞不懂他们想表达什么意思。要不一句歌词,要不一句话,再不就是写一句“老公我耐你”“老婆我想你”之类的。然后回复就是“老婆我也耐你”“老公我打你PP”。有多么恶心我也就不说了。

我实在不理解他们的想法。难道是因为这样觉得个性?都在一模一样地搞这个,那还个性个P啊~~已经平民化!糜烂化!恶心化!我相信大家工作学习了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回家打开QQ是不会去看他们的脑残字的。就像我说的,他们都喜欢拿一些自残、血腥、颓废、伤感的图片来表达自己。以为自己很恶心。额...其实真的很恶心。

有人说非主流是90后的人发明的,我觉得都是在放P!根本就不是!他们都是跟猩猩学的。猩猩一直被他们模仿,但是从未被他们超越。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搞非主流的人都喜欢拍照的时候把嘴掘起来,真的很想知道。难道是在比谁的嘴唇大?让我更费解的是...竟然还有男同学!!!他们也来凑热闹。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呢,我只用一个字来形容——SB。

O(︶︿︶)o 唉。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堆,非主流就是离不开脑残,离不开SB。非主流都是90后的小P孩,老是贬他们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虽然他们早就被非主流腐蚀、弓虽 女干...... 我不想再继续伤害他们了。所以在这里,我借助叫兽的“超级新闻”呼吁大家一起拯救那些被非主流XXXX的中学生,那些被非主流XXXX的“他们”。

主流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控制力 引导作用 资源优势 主导地位 公信力

正文:

2009年,被网络舆论推至风口浪尖以至形成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如果说去年的“瓮安事件”是一个小的发端,那么今年的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飚车案、邓玉娇案、湖北石首事件以及新近发生的东明化工污染事件等就可谓民意的开放式爆发了。从这些事件不难发现,公众意见往往发迹于论坛并形成相对一致的倾向,继而通过其特有的“压力”影响事件的处理和结论形成。可见,网络舆论正走向舆论监督的最前沿,并愈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存在弱化的趋势,尽管最终主流媒体也可能参与事件并与民众的“口头舆论”形成合力,但其出场顺序大多在网络等新媒体、地方性媒体之后最后进入,久而久之,公众不再仰赖主流媒体的意见而是转向其它信息交互渠道,这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都非常不利。

主流媒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帜”

主流媒体的控制力取决于指导新闻实践的新闻观和对新闻舆论的管理、控制水平。增强舆论监督的控制力,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责任。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关系调整带来的利益冲突、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存在,激发了社会舆论的涌现,也使舆论监督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情绪化的特点。社会舆论的分散化、情绪化若不能及时有效聚合并把握正确走向,便无法对社会进步发挥正向作用,作为主流媒体应当对此密切关注、加强引导,提高舆论监督的控制力,形成旗帜作用。

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影响社会中最有话语权和行动能力的主流人群,同时,反映主流人群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在舆论监督领域,主流媒体的控制力体现在权威性而非流言、及时性而非滞后、真实性而非跟风、系

统性而非分散,体现在对事件发展和解决中推动作用的关键性。因此,主流媒体必须把握好契机,更及时、更准确、更全面地对社会热点加以报道,既不同于小报、网络的无原则炒作,也不同于境外媒体歪曲事实或节外生枝,而是做到“掷地有声”,“言出必信”。以今年发生的“石首事件”为例,《人民日报》就于6月24日及时地针对该事发表文章,批评了地方政府在处理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时的“缺席、失语、妄语”,以及“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传递了明确的态度,获得民众叫好。

[1]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报道不可弱

尽管常规性报道是媒体的立足之本,但公众聚焦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形成报道亮点与焦点,最能吸引受众的关注,也最能考量一家媒体的素质和高度。主流媒体把握舆论监督的控制力,需进一步摒弃淡化矛盾的观念,更多地站在社会公益的立场上,敢于“破冰”。从舆论监督的报道实践来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报道时机的把握。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实时、适时,除了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即时予以报道跟进外,还应注意两个时段。首先,在网络等社会舆论出现混乱时,主流媒体要及时发布权威声音,说明真实情况,疏导不良的群体性情绪。以08年发生的“10·11”哈尔滨命案为例,网民态度出现三次倒戈,此时就急需主流媒体的态度引导。其次,主流媒体应在社会问题激凸之前就先行给予预警和疏导。今年6月的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相关安全隐患早在06年《四川质量报》就有披露,但仅指出问题牌号,缺乏后续追踪,收效甚微。媒体不仅要把问题找出来,还要对其充分思考、细心策划、及时跟进、实时监督,不能等到出现了安全责任事故的时候才一拥而上、“群起攻之”。

第二、报道表达的理性。舆论监督报道并不等同于负面报道,而是从实际出发,以积极的建设性立场,在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揭露不良现象的同时,积极探讨解决方案,推动社会进步。这要求主流媒体以理性的思维来审度问题,不回避,也不激进,不把舆论监督弄成剑拔弩张、不留余地的角斗场。首先,采访要全面深入,挖掘极具说服力的事实,实现新闻要素零误差;其次,做到公正客观,

将批评与肯定相结合,用辩正眼光去看待问题;再次,坚持正确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分寸恰当、适时适宜、注重实效。此外,还要慎重分析问题的探讨能否促进党政工作,能否给公众带来利益,当好选题的把关人,抓住主要矛盾发挥好议程设置的重要作用。

第三、报道内容的扩展。媒体舆论监督,不仅包括新闻批评,还包括公众对民主法制、两个文明建设广提建议等多方面内容。伴随国民民主意识增强,传统的批评报道要向更为广泛的公众参与方向发展。过去的舆论监督对象,多集中在滥用职权、行贿受贿、关注弱势群体等领域,如今,主流媒体亟需扩展监督触角,做好社会变革的第一瞭望人。以三鹿“奶粉门”为例,奶粉安全问题在三聚氰胺突现、大量患儿受害的爆发之前,一直未受到重视,媒体在该领域的舆论监督上存在不力。可见,主流媒体应借助信息资源优势,把目光投向问题尚在暗处、民众无法触及的角落,做好社会利益的代言者,化被动为主动。

此外,增强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扩大主流新闻网站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主流新闻网站不断创新,已成为有巨大影响的新闻网站,为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总之,新闻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主流媒体要坚持以监督促发展,思考好“何以服民,何以抚民,何以富民”的问题,把握住监督力度、密度和节奏,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效率,提高自身公信力,为形成政府、媒体、公众三力融合的良好舆论格局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首事件背后:中国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方辉,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9年7月3日。

上一篇:现代宪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