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

2024-07-21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研讨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师本位的观念,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问题情境;自我建构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本文系遵义师范学院2016年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项目:《学前儿童保育学》“研讨式与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2016050)。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特别注重在和学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自己获得相应的知识,这种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的方法可以被看着是研讨式教学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研讨式教学最早见于德国,德语称之为Seminar,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能。[1]后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研讨式教学被欧美各大学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讨式教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人们对研讨式教学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普遍都认为,研讨式教学注重的是研究与讨论,关注的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2]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保育学》为例,通过研讨式教学旨在探讨在理论课程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纵观我国高校教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桌椅上昏昏欲睡的听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整个课堂成为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地方,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中师本位观念的存在,使得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管理者、讲授者、控制者等角色,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课堂,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研讨式教学旨在冲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在“学前儿童营养”这一章节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通常是教师一人查找资料,准备课件,然后“一言堂”的介绍营养、营养素、产能营养素、非产能营养素等相关内容,教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一到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就发现学生连基本的营养搭配都不会。而开展研讨式教学后,在进行本章教学前,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查找有关营养的资料,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初浅的认知。课堂中教师通过设置一些营养过剩的肥胖儿童图片、营养不良的面黄肌瘦的儿童图片和正常健康的儿童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谈自己的一日三餐出发,分析讨论本章节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在这一环节,由于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又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都很高,当学生存在知识性错误时,教师会适当的介入给予指正,然后再通过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二、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其探究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强调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概况,考试分数依然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指标,这就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学生也没有兴趣对知识进行再发现,而只是单纯的记忆。研讨式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相吻合。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多的依赖于其探究欲望的激发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直到高中毕业,更多的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导致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仍然习惯于对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不加思索的全盘接受,四年的大学生活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只是知识量的积累,而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并没有获得质的改变,使得大学失去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应有功能。研讨式教学力图改变这样的一种现状,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自主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幼儿园的建筑与设备卫生”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教师即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幼儿园的见习经历,说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也可以通过图片演示的方法,给学生呈现一系列幼儿园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幼儿园设备选择的注意事项;还可以通过有关幼儿园的规划及园址选择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知道影响幼儿园的规划及园址选择的关键要素。

2.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特点,包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质疑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等。[3]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探究,但学生探究能力则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的过程,研讨式教学旨在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拓展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章节教学活动前,教师就先让学生通过CNKI、万方、维普等查找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常见的心理障碍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的加以引导。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课堂时间的截止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会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写出相应的读书报告,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学中教师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相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情境中感到要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既不会轻而易举,也不是毫无可能。[4]已有研究表明,研讨式教学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关键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是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基础上的

问题情境创设的成败主要取决于问题的选择是否适宜。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到对问题内涵的理解。所谓问题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一是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问题的目标状态;三是问题的障碍。[5]由于问题障碍大小的不同,其解决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有的问题解决只需要单纯的依靠学生的记忆即可,有的问题解决则离不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应是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必须要了解学生,这种了解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等方面。例如在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这一章节前,教师已经让学生选择性的观看了《盲流感》、《传染病》、《末日病毒》等和传染病相关的电影,使得学生已经对传染病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并且作为大二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因此,让学生总结提炼有关传染病的特征这一问题就变得实际可行了。

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

创设问题情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必须要围绕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突出教学重难点,并且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和可操作的,而不能是一些抽象的、空洞的问题。例如在“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这一章节中,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是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由于这几种传染病症状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学生极易弄混淆,为此,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这些案例中幼儿具有的症状。这样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必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表明,生活和教育两者是相互相成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亦离不开教育。[6]教育提升了生活的品质,生活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有和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例如,在“学前儿童护理与急救”这一章节,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的护理与急救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如果被小刀划伤的时候,是如何止血的?自己到医院进行体检的时候,是如何测量血压的?……由于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曾遇见过的,和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再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就会更感兴趣,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从研讨式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使得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均.习明纳:现实考察与历史借鉴[J].石油教育,1996(10):47,62-64.

[2]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65-67.

[3]谢章芳.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10.

[4]冯忠良著.结构—定向教学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3.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師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7.

[6]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16.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频繁的人,德育教育理应首当其冲,肩扛重任,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利用有效的激励策略,结合新课改要求下的德育目标,合理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发挥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等的积极作用,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觉悟,为新时代祖国发展输送品学兼优的社会人才。本文主要探讨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激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前言:如果说文化知设识吸开了学生认知世界的大门。那么德育教奇就是教学生如何去认识世界。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因此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工作势在必行。学会在德育教育中鼓励和激励小学生,提升他们的道德自信心,是目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德育手段。但是基于国情,独生子女备受家长溺爱等问题,导致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不足,采用有效的激励策略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1.忽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错而不自知,过度重视自身地位,认为自己才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收德育教育知识即可,忽视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德育教育激励力度不够

就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来看,很多小学生做了好人好事,却没有得到班主任及时的激励或者使用激励措施错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生行好事、做好人的积极性。相反,针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也没有给予及时的批评,让小学生错而不自知,影响德育教育成果。

3.德育教育实践不足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只顾一味单向地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收德育知识。德育教育全程小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弱,对德育教育知识的理解止于文字表面,仅认为德育教育知识是一门普通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达到德育教育目的。由此可见,学生德育教育实践能力的不足,不利于德育教育目标真正蕴含的意义实现。

二、小学阶段德育中激励策略的重要性

依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育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此时的班主任责任非常重要,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德育的有效渗透,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渗透德育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即班主任渗透德育,有效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向他们输送正确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等,这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另外,渗透德育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视文化、手机文化、网络文化等广泛传播,使得小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所以通过班主任在工作中渗透德育,可以为孩子建设健康的防护墙,净化学习与生活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极其明显的心理特征,他们虽不似青春期的中学生叛读躁动,但是他们由干缺乏社会经验的。导致小智发展不成熟,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极强。如果在小学德查教查中班主任轻视小学生的,心理特占。终将导致德奇教查工作陷入困局。可能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正视小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其体问回题其体分析,合理米用确的激励策略,维护小学生人格尊严,达到德育教育目的的实现,最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三、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1.重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重视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更要重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核心素质的新背景下,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和改革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及时沟通,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例如A同学是一个男孩子。平时内向沉默,不爱计话,不善与同学交际。总是独来独往,学习成绩差等,究其原因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关爱导致心理失衡。如果这些心态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开成更大的心理疾病。針对此类学生问题,作为班主任可适当增加对该学生的关注,重视该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和尊重该生,在课余时间也应多与该生沟通,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都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和肯定他的优秀行为。

2.加大激励策略的实施力度

针对德育教育中激励力度不够的问题,本段文章就如何加大力度展开探讨。我将对学生的激励策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奖励,在小学生贯彻落实德育教育行为优异的情况下,班主任可结合续际情况奖励学生—些学习用品、小礼,物和奖状等。第二种是榜样引领树立学生德育行为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指引小学生德育方向。如某学生执爱劳动,在班级卫生打扫中认直负责经崇提醇和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卫生任务。并且无论是在放假期间,还是在上学期间。见到地上掉落的垃圾都会主动捡配并扔进检圾桶。班主什可在开班会时肯定该学生保护环境的做法,“该同学不怕苦,不怕累,用他辛勒的双手美化了我们的学校环境我们应该对他表示感谢并向他学习”。然后再给该学生颁发“劳动之星”荣誉奖状和勋章,委任该同学为班级劳动委员,负责班级卫生管理工作。我相信教师的夸奖加上荣誉的加持,会让每个同学都争做“劳动之星”,极大程度上落实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

3.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实践

德育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并指导于实践。究其根本,理论大肆宣扬的根本目的是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去。那么如何运用激励策略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实践?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要将德育教育渗秀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小的事情也是德育教育的—部分。比如班主任在班会上进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时,就可通过提问的形式询问间小学生;\"请问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好人好事吗?\",首先班主任应该及时肯定这些同学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并告知其他同学德育行为的重要性,不仅能帮助他人,还可帮助自己,调动学生德育积极性。班会结束之后,你会发现-个很神奇的现象,小学生会将班会中总结的各种德育行为落续到日常生活之中,德育行为明显增加,且德育行为涉及范围广泛,实现贯彻和落实德育教育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核心地位不容撼动,我们要坚持传扬德育教育理论,落学德育教育学践,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打被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陋习,类用激励策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核,心素质背景下,发展以德为首宜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艳棠.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求知导刊,2020(49):74-75.

[2]刘悦频.探究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通过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查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06年中有关研讨式教学的所有文献,以文献为研究基础,分别从研讨式教学的理论研究、研讨式教学的实践、问题和建议对研讨式教学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述评。这是有效发现问题的文献调研方法的尝试。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高等教育围绕着三个层面实施改革:宏观层面——教育观念,探索和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观层面——课程设置,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创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微观层面——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考试评价方法。研讨式教学模式属于微观层面,在教改中立竿见影,受到高等教学领域争先追捧。为见其庐山面目,笔者通过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查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06年收录的有关研讨式教学的所有文献,研究了其中的282篇文章。现就理论研究、教学实践、问题和建议三个侧面对研讨式教学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

一、研讨式教学的理论认识现状

1﹒理论基础

在查询的文献中,对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定位为: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影响课程设计的同时渗透到教学领域,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等,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模式。

2﹒特点

各学者从各个侧面探讨了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归纳起来认为主要有如下七个特点:第一,以人本为理念。研讨式教学模式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把人本作为其基本理念。在研讨式教学中,人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性原则,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人以渔”,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塑造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对话和讨论是其主要实施方式;从内容、过程、方式等方面建立立体评价机制是其主要的教学评价方法。第二,以研讨为基本特征。研讨式课堂教学是以研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研讨式课堂教学主张为研究而学习,为教学而学习。通过研讨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提高了科研能力,获取科研创见。第三,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研讨式教学完全不同于单向传授知识的讲授式教学,它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强调学生能力训练,要求必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学术性与技能培训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诸方面的有机结合。第四,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研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者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教”者的主导作用,使教学双方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第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第六,以情景教学为方法。研究式教学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第七,以研究与讨论为追求。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将科学研究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⑴教、研互动,教、学相长;⑵和谐教育,协同学习;⑶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⑷严格督导,科学评估。

3﹒教学目的

对研讨式教学已形成的共识是,研讨式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疑难问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学生独立钻研和认真思考,展开课堂讨论或交流,教师最后作归纳小结,对达到教学目的很有效。

4﹒意义

推广研讨式教学的意义,综合众观点,主要有四方面:第一,研讨式教学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研讨式教学法是探索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成功范例。其创新性主要表现有三:变静态教学模式为动态教学模式,变记忆学习为发现学习,变外部与近景动机为内部与远景动机。研讨式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典型范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强化,并使之能够得到自我表现、自我满足,且在研讨式教学中不断地寻找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同时,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创造一种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课堂文化。第二,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具有交往特色的教学形式,交往活动和认识活动在其中有机结合。研讨式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两种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内涵。第三,研讨式教学法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践证明它是符合教改方向、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讨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针对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由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它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显示其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学法会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具体的操作上分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将指导学生研究和讨论置于全课程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达到有机的结合。研讨式课堂教学是突出学生“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便于全体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互相启发,又互相修正,自由地、自我地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获取、去巩固和深化知识。它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形成,合作意识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个性特征的发展,科学素质的提高都是十分有效的。第四,研讨式教学是科学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法能够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知识能力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满足了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掌握方法和提高职业能力的心理倾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二、研讨式教学实践的现状

1﹒由来

研讨式教学是郭汉民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成功实施多年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其核心创意在于通过虚拟化的角色转换,将教师的“话语权力”让渡给学生,确立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本质意义上改变传统师生关系样式,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学生自学为主与教师适时指导相互结合是研讨教学的突出特色。它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性与师范性的紧密结合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讲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国内外当属首例,它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朵奇葩。

2﹒教学实践覆盖面

研讨式教学已经在各种高等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从研究生、工程硕士教学,到本科生、高职生、成人教育、党校、在职培训乃至高中教育都得到推广,充分应用于从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到医学、国际贸易、数控技术、管理科学等应用学科乃至政治思想教育等各个教学领域。

3﹒教学实施程序

研讨式教学分为四阶段、五步法、七步法。四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学习与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展示阶段、评价与总结阶段这四个步骤。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原则主要由课题的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两部分组成。五步法分为: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七步法包括: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小组研讨;学生讲述,师生评议,教师做阶段性的综述。其中研讨式教学的准备工作是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而研讨式教学的准备对于整个教学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以往的研讨式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就是准备不够,经验不足所致。

4﹒教学经验

研讨式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中,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体设计有效的原则和程序,不同学科总结了各具特点的具体经验。如历史课程研讨式五步教学法,郭汉民教授从1997年开始,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本科高年级选修课和研究生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激活历史教学的探索,变讲授式为研讨式,将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将研究结果加以交流置于中心地位,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研讨学术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与综合素质,在长达八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王若素的研讨式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采取的是:学员提出难点问题,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研究、集体讨论、自己解答,学员、教员点评和判分。其特点体现了主体性、研讨性、全体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员的多种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了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了教员的教学水平。

5﹒教师素质是关键

教师素质是实施研讨式教学法的决定因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角色应该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由教书匠到科学家的转变。研讨式教学设定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教师从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和保证,而制定相关原则、研讨前的充分准备、研讨过程的引导方法是达到目标的较佳途径。

三、问题和建议

目前国内教学领域虽然对于研讨式教学模式反应雀跃,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表面化。对搜集到的282篇文章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高教领域若干年来已有群体仿效此教学模式的趋向,并且经验文章都表明效果很好,但有相当部分教师对其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理论研究现状基本停留在引进和解释上,缺乏进一步的系统探讨。这方面应该与专业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欠缺有关。建构主义是一个经过近百年探索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是现代认知理论的典型代表,对现代教育理论影响很大,其内涵非常丰富。应该组织专门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必要过程,应该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第二,研讨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应用方案,应该组织专题予以系统研究,并将之有组织地推广,以纠正目前教师自发式零星应用的现状,这将有利于高素质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绝对化导致的片面化。所有文献对研讨式教学模式都是一片赞歌,这很不正常。大家知道,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针对性强的社会活动,绝不是某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完全包括的。最少不存在某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实施于某一领域的所有过程,或对所有类型和基础的学生都完全适宜的可能。虽然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研讨式教学也许有效果,但是对某一类型的学生就不一定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如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性强的某一学科,有时教师为主体的所谓传统式教学可能更有效果。这些方面我们看不到有文章予以阐述。可见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建议举行一些公开课深入的对研讨式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和讨论,避免千篇一律。第四,关于有利于研讨式教学模式推广的基础研究如学生知识基础评价等前提性课题缺失,大部分文章或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或是经验总结,似乎都很熟悉研讨式教学模式,都能对其应用游刃有余,缺少务实的研讨文风。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研讨式教学模式很突出的要求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后,针对性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其中,了解学生是基础的工作,是有根本意义的,但是却没有文章述及这一点。这表明相当部分探索者还未进入实在性层面,需要专题研究和恰当引导,以纠正盲目跟风现象。

参考文献:

[1]魏强.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实施研讨式教学的研究[硕士].四川师范大学,2004-06-01﹒

[2]姜涛.研讨式数学教学.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3):101-102﹒

[3]宋银桂,许峰.研讨式教学的人本理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6):146-148﹒

[4]徐清,喻萍,刘天宁.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带进研究生课堂教学.昆明大学学报2006,17(4):67-68﹒

[5]王燕华.研讨式教学与高职生能力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5(5):72-73﹒

[6]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7-19﹒

[7]解建国.我尝试“研讨式教学法”的体会.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1):29-30﹒

[8]王翠琴.研讨式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6(28):145-146﹒

[9]何丽君.研讨式教学:高等学校教学的新走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45-147﹒

[10]贺鉴.论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3﹒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4篇

2010年3月以来,蓬莱市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取得较好效果。2011年10月,中央编办何建中副主任和省市编办领导到蓬检查调研,对该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给予了肯定。

一、突出三个重点,确保机构改革的目的顺利实现

为确保机构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在上级编制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摸底、聘请专家研讨论证、勤到烟台沟通请示、多方借鉴改革经验,顺利启动了机构改革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了服务经济发展。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此,蓬莱市把这次机构改革放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蓬莱市借鉴以往在部分科局促进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的经验,安排9名骨干人员成立了3个调研小组,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到与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与主要负责人交流,与一线干部职工座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经过充分论证,在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等科局设立了促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五个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应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动态和政策变化,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产业项目,服务产业发展。另外,考虑到前期在部分乡镇设立的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对促进镇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这次乡镇机构改革,蓬莱市在上级规定的机构限额内,为所有镇街设置了副科级的经济发展服务机构,配备专人制定镇村经济发展规划,盘活现有资源,改变过去无规划招商、无目的发展的状况。这些举措的实施时间并不算长,但已看到一些成效。比如,新能源产业办公室立足行业优势,扶持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特大型鸡粪沼气发电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5000万元,成为新能源利用的样板。

二是突出了服务社会民生。经过多年的改革,县乡政府职能有了很大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薄弱,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这次机构改革,蓬莱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下功夫。首先,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网上民声”栏目反映的问题等方式,明晰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民生问题,聘请有关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论证,然后,结合我市实际,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和改革意见。比如,针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民意诉求渠道不通畅、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借鉴烟台市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即在县级设立了群众工作机构,镇街设置了群众工作办,村居建立了群众工作室,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另外,这次改革,蓬莱市还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文化、就业服务、应急救助、价格监督等民生方面,调整理顺职能15项,加强部门职能40项。

三是突出了提高行政效能。以往群众办事要跑很多部门、很多地方,审批程序繁琐、花费时间长,群众意见较大。针对这一情况,蓬莱市着重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方面来提高行政效能。在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结合部门“三定”方案的制定,从编办、监察局、法制办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集中两个周的时间,对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逐条进行梳理,重点检查省政府公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执行落实情况。经过分析论证,我们依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1条,规范审批程序47项,简化审批环节39处,同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审批监督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围绕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总结推广县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运行经验,逐步在12处镇街和部分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开辟了便民服务窗口,将镇街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市直部门派驻的国土所等机构的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并与县级行政审批机构联网,健全了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改变了以往群众办事“东一头、西一头”的局面,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

二、破解三个难题,确保机构改革的实施平稳推进

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确保机构改革的平稳推进,蓬莱市着力在破解三个难题上下功夫。

一是破解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经历以往几次机构改革,部分机关干部错误地认为本次改革是“换汤不换药”,因而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不重视或消极“等靠”的思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蓬莱市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主要领导与有关部门负责人约谈等形式,着力要求领导干部端正思想认识,清除狭隘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增强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不折不扣地执行改革意见。在此基础上,采取加强学习教育和宣传引导的方法来统一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一方面,结合“创先争优”和“一学三促”活动,要求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机构改革政策文件,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报纸、网站、电视等报刊媒体,宣传中央、省、市改革的精神和做法,逐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确定位,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破解职责关系难理顺的问题。部门之间职责交叉、权责不清和关系不顺,一直是政府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蓬莱市采取“两上两下”的方法,严把“三定”方案的制定关和审核关。“两上两下”,即要求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对现有职责进行逐条理顺,着重查找职责交叉、权责不清和关系不顺等突出问题,并上报改革领导小组;改革领导小组对各部门上报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找出每个职责问题涉及的部门,分类整理后提出理顺要求,反馈到各部门;各部门按照要求,有针对性地研究上级部门“三定”方案,查找相关法律依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职责理顺意见再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审核无误报编委会研究同意后,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下发到各部门执行。通过“两上两下”,做到了“一个明确”,即明确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比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原由农业局管理,主要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计划编报和工程监督,而配套资金争取和统筹安排的职能却隶属于财政局,多头管理制约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开展。为此,蓬莱市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调整为隶属财政局管理,明确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自始至终均由财政局一家管理,从而理顺了职责关系,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在河道采砂的管理方面,明确由水务局牵头负责,河道内采砂先由水务局批准,并发放《采砂许可证》,国土资源局根据水务局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开采限量,办理《采矿许可证》,等等。通过机构改革,蓬莱市共理顺职责交叉、权责不清等事项20多条,有效地解决了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问题。

三是破解机构人员难整合的问题。俗话说“建庙容易拆庙难”。部门撤并历来是机构改革的难点。此次改革,上级规定的政府机构限额为24个,而该市改革前有政府工作部门29个,涉及多个部门的撤销合并、许多人员的分流调整,改革压力较大。蓬莱市采取 “两整合、两统一”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整合领导班子,即在确保不超领导职数的前提下,通过人员调整,将原来多个科局的班子成员整合为一套班子。整合职能配置,即将原来多部门的职能归并合一,根据整合后的职能,统一设置内设科室,规范业务办理流程。统一人员调配,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打破撤并前的部门界限,按照“人随职能走”和“人岗匹配”的原则,对所有干部进行统一调配使用。统一办公场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房屋置换、租赁、政府筹建等方式,尽最大可能统一办公区域,实现集中办公。运用这些办法,我们成功将建设管理局、规划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整合,组建了住房和规划建设管理局;将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整合,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等。目前,这些新组建的大部门均已按照新的“三定”规定履行职责,运行情况良好。

三、建立三个机制,确保机构改革的任务圆满完成

机构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蓬莱市建立完善了三个机制,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为确保改革平稳推进,蓬莱市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实施了机构改革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在改革前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预测县乡机构改革中可能引发矛盾冲突的事项,将其列为重点评估事项,然后明确专人进行研究。经过深入一线调查、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全面分析论证之后,形成评估报告。最后根据评估报告,严格落实维稳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群众工作。在改革过程中,密切关注各种思想动态,重点做好撤并部门划转人员和富余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为确保机构改革的质量,从纪检、组织、编制、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了机构改革督导检查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各部门贯彻执行机构改革方案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查内容主要包括改革方案规定合并和撤销的机构是否落实到位;涉及调整的机构印章、牌子是否更换;政府各部门是否按“三定”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职责调整中涉及到增加的职能、加强的职能、减少的职能是否落实到位,移交的职能是否与相关部门衔接到位等内容。同时,注重了解和发现各部门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上报改革领导小组,研究提出解决意见,排除各种障碍,确保改革期间干部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间断。

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按照“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求各级各部门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去、具体抓,规定哪个单位、哪个地方或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直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在公布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同时,还出台了《关于机构改革中机构变动部门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成立了机构改革资产清算、人员移交、档案保密等方面的工作小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工作正常运转。 (作者系山东省蓬莱市编办副主任 )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它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模式及阻力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化解对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解决对策。探究的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大有裨益。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模式;阻力;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引起的二元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于是,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被再次提上议程。

1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回顾

我国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定型于秦汉,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商朝有“登人”或“登众”的人头统计。西周开始分“都”和“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出现“书社制度”与“上计制度”。秦代实行“户籍相伍”。汉代则实行“编户齐民”。回顾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赋和征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户籍制度发展过程可谓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王美艳、蔡昉(2008)提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建立和维系阶段;二是1978—2000年,改革阶段;三是2000年以后,新世纪的改革阶段。[1]刘贵山(2008)则认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一是1949—1957年,自由迁移时期;二是1958—1978年,迁移控制时期;三是1979—1988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调整和改革;四是1989—2000年,改革的起步时期;五是2000年以后,改革的加速时期。[2]另外,李瑜(2011)指出,我国户籍制度有三个阶段性的变化: 一是1953—1957年,由城乡统一、迁徙自由向逐渐限制、控制转变;二是1958—1978年,首次明确划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并且严格限制人口迁移;三是1978年至今,户籍制度改革变得备受政府和人民的关注。[3]

2激进改革抑或渐进改革

综观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我们会发现两种相互对立的改革模式。一种是激进改革模式,即一步到位彻底废除长期以来坚不可摧的二元户籍制度,用“居民户口”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异。与之对立的是渐进改革模式,即通过渐进柔和的手段,逐渐向农村人口,特别是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序开放城市户口,降低落户门槛,设置准入条件,实施有差别的落户政策,从而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逐步消除二元结构。

21激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由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于是,有人认为要彻底废除这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户籍制度也就顺理成章了。激进改革派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还原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管理的最初功能,消除城市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去除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众所周知,实行一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户口差异,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但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过于理想化和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无法顺利实现改革。[4]激进改革派的主张只是在形式上把二元户口变成了一元户口,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关注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这样的改革并没有实际意义。

22渐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渐进改革派的观点与激进改革派对立。渐进改革派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缓慢缓解的方式来实现户籍制度的改革,达到改革和维稳的双重目标。任何改革都会对原制度有路径依赖,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应该以渐进式为基调。张车伟(2012)指出,改革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服务,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在不断缩小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5]随后,朱识义(2014)也提出,当前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渐进改革的原则,因为短时期内我国不可能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其他配套改革任务。[6]想要一步到位彻底废除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操之过急的,这种想法不现实也行不通。

以上两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皆具有其合理性,但是也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想要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却无法完全剥离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想要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跨越二元户籍制度的鸿沟。到底采用哪种推进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应当运用不同的推进模式。然而,也许户籍制度改革还有第三条出路,即去利益化的推进模式。黄锟(2009)提出,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7]对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能够改变城乡二元分离的现状,剥离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和利益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8]同样,李强、胡宝荣(2013)也认为,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户口的价值化或等级化,户籍上附着的利益是造成“社会空间等级”的核心原因。[9]虽然前两种推进模式都涉及了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问题,但它们都解决得不彻底。也许第三种思路去福利化是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改革推进模式。

3多元阻力以及多重矛盾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力和矛盾。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改革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来源于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具有人口管理功能,还具有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都是未来矛盾爆发的隐患。因此,其阻力和矛盾的研究十分必要。

31户籍制度改革的多元阻力

郑杭生,张本效(2014)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是多元的。从利益主体看,可分为三大主体:“市长”“市民”和“农民”。一是“市长”,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利用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来维持二元户籍制度的现状,于是产生了强大的阻力。二是“市民”,即城市市民。城市市民拥有户籍制度带来的“天然优势”,农民进城将对市民社会的众多方面造成冲击,市民中必然会形成一股改革的阻力。三是“农民”,即农村农民。[10]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的落户意愿。比起进城生活,农民更希望得到农村土地,特别是具有区位优势的近郊土地。于是,农民也成为改革的一股阻力。然而,楚德江(2013)则认为,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户籍制度上附着的利益增加了改革难度而形成阻力;其二,公民利益因户籍制度改革受损而形成阻力。[11]

32户籍制度改革的多重矛盾

户籍制度改革在遭遇多元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矛盾。王威海,周乃宁,张雄,蒋泽(2008)认为,目前改革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城乡户口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切实执行改革政策;三是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并未同步进行;四是统一城乡户口后依然无法实现城乡人口双向流动。[12]随后,刘传江、程建林(2009)提出“双重户籍”,认为改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显性户籍墙”和“隐性户籍墙”之间的矛盾。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功穿越统一城乡户口的“显性户籍墙”,但附着着各种利益的“隐性户籍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障碍。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拆除“隐性户籍墙”。[13]

4基本经验以及解决对策

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再到今天,其弊端日渐暴露。这一制度长期以来限制了我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阻碍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许多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都有过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提出了解决对策,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41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熊小林(2010)提出,从目前各地“户改”的实践来看,有两种思路:其一,用农民退出的土地和宅基地换城市户籍和相应的城市公共服务;其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户籍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14]李志德(2010)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城市户籍的供需关系:一是增加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做准备;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和谐发展。[15]

42解决对策

42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邹一南(2014)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重点向农村倾斜,引导人口合理自由的流动,走出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16]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放在城乡之间。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又需要把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422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

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应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要破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17]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民的使用权、支配权以及剩余索取权。[18]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皆非终生行为,城市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有限,大部分农民终将回乡养老。此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房产权、宅基地权和土地承包权变得尤为重要。

423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的引导下,让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刘惯超(2010)认为,社会保障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19]陶然、刘凯(2009)指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为流入城市的人口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制、住房和子女就学安排机制,建立一个“城市福利包”。[20]将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才能缓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

424坚持中央主导与执政理念转变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需要中央的统一指导,引导地方政府转变执政理念。王文录、郁利燕(2010)认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需要由中央政府全面主导,并由各地区地方政府共同驱动,整体推进,注重多部门配合。[21]此外,李晓飞(2010)还提出,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实现“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取得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22]

425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规划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要彻底的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需要在理念上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同时还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才能稳步向前推进。[23]总之,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助推器。

5简评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此过程中,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的户籍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人口管理的功能,还承担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的存在成为了改革的重大阻力和困难。随着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凸显,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文章回顾了过去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选择了推进模式、多元阻力和解决对策这几个改革中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除了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和渐进改革模式之外,也许走利益化这条道路会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坚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成就,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19-26

[2]刘贵山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37-41

[3]李瑜我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5):64-105

[4]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49-164

[5]张车伟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差别化的政策[J].人口与发展,2012(2):20-22

[6]朱识义户籍制度改革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2014(10):113-119

[7]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9(2):97-104

[8]彭小辉,史清华城乡二元户籍的历史沿革、改革路径与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3(8):38-46

[9]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J].社会学评论,2013(1):36-43

[10]郑杭生,张本效可行性与可达性:户籍制度改革破题[J].探索与争鸣,2014(7):43-46

[11]楚德江就业地落户——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3(3):40-43

[12]王威海,周乃宁,张雄,等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阻力与途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3):16-18

[13]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10):66-72

[14]熊小林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利益格局的交点、难点及城镇化路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与展望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经济论坛”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91-96

[15]李志德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城市户籍的供需均衡与实现[J].经济体制改革,2010(4):5-29

[16]邹一南城镇化的双重失衡与户籍制度改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39-49

[17]陈学法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51-54

[18]许经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43

[19]刘惯超论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关键和步骤[J].经济体制改革,2010(6):21-24

[20]陶然,刘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人口与发展,2009(6):41-46

[21]王文录,郁利燕走向一元化: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构想[J].城市发展研究,2010(8):94-98

[22]李晓飞户籍制度与当代中国社会差别关系的实证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8-105

[23]崔庆五关于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2(2):60-66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教學方法,在我国古代的《论语》中,就已经出现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是由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施瓦布提出来的,他强调学习过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简单来说,探究式教学的知识生成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采用一些引导策略,让学生自己或合作进行查询、讨论、探索来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既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素养。这一方法是符合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目标的。

一、

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与可行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有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条件,为用而用的“赶时髦”式应用是不值得提倡的,也是不利于教育教学发展的。经过梳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致如下。

一是探索问题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人都有的,这种天性,年龄越小,越强烈。小学生的这种探索求知的天性是语文教学的宝贵教学资源和条件,是开展探究教学的源动力。

二是探究式教学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能够极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受教师的制约比较少,学习环境和氛围相对宽松、民主、自由。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取向和能力特征来选择学习方式甚至学习方向,不仅是张扬了个性,而且能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喜悦和自信。

三是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需要进行独立的创新与判断,需要亲自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和素养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四是探究式教学已经具有相当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探究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以及生活中的普及,为学生们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分享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学生们的探究成本和时间得到了控制和满足。

二、

探究式教学法的类型及应用

探究式教学的类型有多种,但有些类型是不适合语文学科的,这里就不再进行探讨(比如实验探究法)。下面探讨三种类型的探究教学。

一是设问启发式探究——即教师将某个特定的问题抛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素养的目标。比如《爱什么颜色》这一课中涉及了“红、绿、蓝”三种颜色,而世界是多彩的,不止这三种颜色,那么怎样来让学生了解和爱上更多的颜色、表达自己独特的喜好呢?教师向学生讲就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时,教师可以设问,“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颜色是大家喜欢的,你还能发现哪些颜色和对应的事物,你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吗?”

二是合作式的探究——有些学习内容比较宽泛,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局限性就比较大,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共同完成探究。既能实现学习目标,又能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比如《落花生》《拾穗》这组文章,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去认识更多的农作物并培养他们对劳动者的情感——受学生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能够独立了解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小组成员先去向家长或通过网络调研,然后大家一起汇总,这样得到的信息量就比较大(比如小红从家长处听来了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小明从网络上找到了有关地瓜的传说等等)。

三是体验式探究——语文的学习内容大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只是从文本上去理解,就不容易深刻领悟。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构建、观察体验等方法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感性认知。比如《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篇文章中涉及了由农村到城市化的变迁。受年龄限制,小学生们对这种变化是很难感知的。这时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构建情境来使教材文本具象化,如果有条件就带学生去农村实景去看一看(农村学校可以到城市去体验)。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探究文章描述这种变迁的内涵。

由上可知,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确实具有积极的促学、促教价值,是值得广大教师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但我们也需要冷静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特定的缺陷或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弥补。比如小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上还存在不足,比如探究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和掌控能力——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也需要教师在探究中对学生提供有力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不能“大撒把”。

参考文献:

[1]曹金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科技风,2018(11).

[2]陈昱蓓.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0(8).

作者简介:

周新英,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学生自主行为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