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

2024-07-15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对4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采取了休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疾病护理、药物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其护理价值。结果:经过合理治疗和护理后,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好转,患者的情绪也明显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对慢性肝炎患者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护理措施,有利于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及好转,有效的对并发症进行了预防和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肝炎;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clinical observation; care measures

1 前言

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可分为:轻度肝炎、中度肝炎、重度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该病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及时的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以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以下将结合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来我科进行治疗的4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对4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相关的诊断标准对该组患者进行诊断,轻度慢性肝炎患者8例,占20.0%;中度慢性肝炎患者15例,占37.5%;重度及慢性重症肝炎患者17例,占42.5%。所有患者其血清表面抗原都表现为阳性。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5.36岁。

2.3 临床表现

在本组40例患者中,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恶心、厌油、呕吐、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右侧肝區伴有胀痛感,少数患者出现皮肤巩膜、尿黄症状。

3 护理措施

3.1休息护理

慢性肝炎患者需要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在患病期间患者进行过多的体力劳动,会使代谢加快,造成糖原过多的发生分解,加速蛋白质的分解,造成乳酸的形成,会对肝脏带来进一步的损害。因此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卧床护理,避免和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同时卧床休息还可以使肝脏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受损肝脏功能的恢复[1]。所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休息方案,轻、中度的患者休息原则也要以静为主,但不一定强调绝对卧床,此时患者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轻微活动。慢性肝炎病人的恢复期则注意动静结合,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职业、疾病的轻重和个人的爱好、习惯的不同,探索出自己适宜的运动和合适的运动项目。总的原则是运动量的增加以不感疲劳为度,每次运动以自觉稍微出汗则可。运动后如果食欲好转,身心愉快,乏力减轻,肝功改善,则可在此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加大活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但也要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要注意不要过劳,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但重症患者要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否则会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导致肝细胞坏死的速度加快,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卧床休息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并解释劳累会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合理休息对疾病治疗的益处。

3.2心理护理

慢性肝炎患者的思想情绪、心理状态与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情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会出现恐惧、忧郁、紧张、兴奋、焦虑等情况,可能会诱发其他类疾病的发生[2]或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在日常护理的工作开展中,应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要热情、周到的进行服务,常关心开导患者使学会对自身情绪的调控,重新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的去接受治疗,利于对病情的控制和后期的康复。

3.3药物护理

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是肝脏,慢性肝炎患者因肝功能受到了损伤,严重影响到了其自身的解毒功能,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要合理用药,避免给肝脏带来额外的负担[3]。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会长时间的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并对患者进行药物知识宣教。应加强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静脉血管的保护,注意注射部位的合理选择,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控制滴注的速度,加强对患者的看护,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

3.4饮食护理

慢性肝炎患者要十分注重饮食的调理及控制,尽量吃一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忌热硬、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宜低脂肪、优质高蛋白、多维生素,以糖供热。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当中,采用素油烹调,以及注意品种多样化和果蔬的供给,合理的饮食,对于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复。重症肝炎患者忌高蛋白饮食和暴饮暴食,避免出现产氨过多、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肝性脑病[4]。

3.5病情护理

慢性肝炎患者均有厌油腻、纳差、呕吐、恶心、腹胀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由于其静脉压力的增高,胃底静脉扩张,易引发静脉的破裂而出血。同时,其肝功能也在逐渐损坏和衰竭,多次凝血因子也会逐渐减少,往往造成出血状况的发生,甚至危及带患者的生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出血先兆进行观察,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以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唐红梅,陈钫,钟娜,霍翠华,杨红艳.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7):1759.

[2] 周美芳,丁卫芳,陈丽慧.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戊型肝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05):388-389.

[3] 周燕萍,凌海慧,刘军,夏晖.常见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J].中国医药指南.2011(05):51-52.

[4] 康秀文,张超,李淑惠,陈静,李金凤.浅谈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 2010(04):73.

[5] 常桂红,王立志,康立忠,张剑平.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407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2674-2675.

[6] 周佩苏,张帆.改良法二次膜式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護理9例[J].实用护理杂志. 2002(11):61.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作为病毒性肝炎的患病大国,重型肝炎(简称重肝)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近几年来国内外人工肝支持治疗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广泛应用给重肝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及为肝移植创造了条件。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肝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0例重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组。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干预组的患者。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组行人工肝治疗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关键词】:重肝;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护理干预

重肝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进行的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不理想。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AL),是国外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为重肝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治疗方法,给重肝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已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由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组成,其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目前人工肝最常用和主要的方法[1]。血浆置换是通过血浆分离器滤出并丢弃含有毒素及致病物质的血浆,代以置换同等量的同型新鲜血浆,同时补充患者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保持内环境稳定,代替肝功能,赢得肝细胞修复时问,使患者过渡到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等待供肝赢得时间[2]。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发生低血压、低血钙、过敏反应、精神紧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我科于2003年10月~2009年8月对90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肝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90例重肝全部是来自2003年10月~2009年8月我院住院的重肝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理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分型标准[3]。对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1.2仪器与材料:北京伟力血浆置换仪,P2S(中空纤维膜型)血浆分离器,血路管,穿刺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血浆。

1.3方法:将所有病例按治疗时间分为2组。2003年10月至2005年l2月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32例治疗72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其中慢性重型肝炎26例,药物肝炎2例、亚急性肝炎4例。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58例治疗110次设为干预组。其中男44例、女14例,年龄22~63岁、平均38.2岁。其中慢性重肝49例、药物性肝炎3例、亚急性肝炎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l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2护理措施

2.1干预组

2.1.1术前干预

①心理干预:目前接受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病情都较重,药物疗效不显著,加之对人工肝支持系统了解甚少,害怕穿刺,担心在手术中发生意外,另外加上费用昂贵等问题,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忧虑和恐惧。预防措施: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取得其高度信任,对患者的言行、情绪、配合治疗及饮食睡眠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摸清患者存在哪些心理障碍及产生的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其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情绪。同时积极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向患者及家属阐明人工肝治疗虽然费用较高,但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相对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以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其依从性。

②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大多不了解人工肝治疗方法,心理压力较大,对其安全性及疗效缺乏信心,担心治疗失败或治疗中意外情况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简要讲解人工肝治疗的原理,效果和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初步了解,可介绍典型成功病例,消除患者顾虑。最大限度减轻其紧张心理,取得配合。

③评估患者病情:如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情况。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凡血压偏低、心率快、体温高须纠正以后才行人工肝治疗。

④环境的准备:治疗室单独设立。严格消毒,每次进行治疗前对治疗室行空气消毒2小时,地面及物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治療室内安装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20C~260C。根据病情予以保暖,以促进末梢循环。

⑤患者准备:病人严格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治疗前一餐鼓励进食进水。并在术前排空大小便。

⑥物品准备:治疗室除常规配备人工肝治疗仪外,还配备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恒温器、输液架、抢救药品及器械等。

⑦建立体外循环:术前为患者进行颈(股)静脉穿刺置管术,采用高流量的双腔导管,保证血流量充足稳定。

2.1.2常见并发症的干预

①血浆过敏反应: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各种过敏源外,与供血血浆中抗白细胞抗体有关。为防止血浆过敏反应的发生,均于置换开始时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治疗中用生理盐水500mL+氢化考的松100mg在治疗中维持静滴的措施防止过敏反应发生,术前须做好“三查七对”,严格核对血型、日期,了解患者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出现畏寒、寒战、全身荨麻疹等过敏迹象,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注,或异丙嗪25mg肌注,适当补充钙剂,以缓解症状。正确保存和融化血浆,应在水温不超过37℃水中震荡融化。治疗中应密切观察,争取在最早时间里发现患者发生的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迹象,以便尽早遵医嘱予及时处理,将患者因过敏反应带来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

②血压下降:多为一过性血压下降。于治疗初出现,主要考虑为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置换时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分移人组织中造成血容量减少或血浆置换过程中血液输出速度过快,输出量过多等原因导致血压下降。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预防措施有:血泵速度从50~70mL/min开始,根据血压和病人反应以10mL/min的速度缓慢递增至120mL/min的速度维持,一旦出现血压下降,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和血滤出速度,同时快速输入平衡液,必要时用升压药。部分患者过于紧张、疼痛刺激也可造成血压一过性下降,要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应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仪动态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及末梢循环,当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或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氧气吸人并输入林格液或升压药。

③出血倾向:重型肝炎患者本身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血浆置换时经过肝素化过程及大剂量血浆置换,常引起血浆中大量凝血物质及血小板丢失,使患者出血或原有出血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患者深静脉置管处渗血不止。采取的预防措施: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在保证管路畅通情况下尽量减少肝素用量,治疗后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遵医嘱及时处理。

④枸橼酸钠毒性反应:因血浆中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可竞争性地与体内钙结合,使血钙降低,表现为口唇、面部、手足发麻或有眼花、胸闷、下肢抽搐,经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后迅速缓解。为预防枸橼酸钠毒性反应,常规术前予以1O%葡萄糖酸钙10mL+5%葡萄糖50mL静脉滴注,能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⑤感染:重型肝炎患者白蛋白及白细胞均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丢弃大量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而造成免疫球蛋白丧失,进一步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极易并发感染。因此,术前要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护好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穿刺结束后,固定好单针双腔管,并予3M敷料覆盖;术后保持局部敷料的清洁干燥,每1~2天局部予0.5%的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夏季每天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观察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痛及有无脓性分泌物,以及病人的体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治疗环境应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2.1.3术后干预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每天监测体温、脉搏、血压,观察神志、插管处是否有淤血、皮下出血或血肿,导管有无脱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②嘱患者卧床休息,如为股静脉置管,嘱病人屈腿角度应大于90度,鼓励并协助患者做主动或被动的膝关节伸屈或踝关节运动,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密切观察下肢有无肿胀,以及肢体色泽、温度是否改变,浅静脉是否充盈。

③导管的护理:用抗生素(肝素、万古霉素混合液封管)正压封管,防止导管堵塞。保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外口管路末端用纱布包裹,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固定好导管防止脱落,如发现导管阻塞切忌向内推入,以防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可负压抽吸将凝块吸出。如发现局部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置管处定期更换敷料,有污染及时更换。

④饮食干预。人工肝治疗后由于体内毒素暂时性下降,及内环境的改善,以及部分人工肝治疗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过敏。术后患者食欲可有不同程度改善,而此时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胃肠道水肿充血未完全恢复。突然进食过量尤其食入过多蛋白质,可引起血氨升高。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冶疗后24~48h内应控制饮食,可少吃多餐流食,给予高糖、低脂易消化食物,适量优质蛋白及含维生素较丰富的饮食,出现肝性脑病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酌情給予冷流质或禁食。

2.2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如:术前介绍、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创口的护理等。

3结果(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干预组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讨论

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行血浆置换治疗可使患者生存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血浆置换的过程中及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常有发生。对人工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了解到血浆置换的相关知识,缓解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我们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段钟平,郑素军.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80—681.

[2] 曾斌,郑会丰,林爽丽.小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伴发肝衰竭的多器官功能

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生进修杂志,2006,29(7):36—37.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牛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癥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明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5]张淑丽,徐淑杰.呼吸内科吸氧患者的指导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红,倪惠红.11例危急重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0(03:40-42.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的重症病患,研究对其开展重症监护的措施,并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对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实时对比与分析。结果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中的40例重症患者,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结论推行一系列重症监护的措施对于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治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有助于病患病情的稳定,进而为病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癥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明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5]张淑丽,徐淑杰.呼吸内科吸氧患者的指导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红,倪惠红.11例危急重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0(03:40-42.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 一般资料 科别:重症医学科监护室 床号:9病案号:201408275姓名:李文波性别: 男年龄:73 职业:退(离)休人员民族: 汉籍贯: 河北省保定市婚姻状况: 已婚 文化程度:高中入院日期: 2014-01-07 13:42入院方式:平车

主管医生: 李新华责任护士: 王晓静 医疗诊断: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肺部感染3.II型呼吸衰竭4.肺性脑病5.呼吸性酸中毒6.人工晶体植入状态。

二、 患者的健康状况

1、 入院原因及经过:

患者于2天前自觉“感冒”,咳嗽、咳痰加重,无发热、无胸痛等症状,患者于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咳嗽减轻,入院前5小时患者出现意思不清,呼唤睁眼,不能配合查体,不能言语,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患者病情危重,转我院治疗,患者入心内科,考虑患者为呼吸衰竭,病情危重,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收入我科治疗。

2、 现在身体状况(主诉及自理程度):

患者来院查体T36.5℃ ,P81次/分,R26次/分,BP114/55mmHg,昏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迟钝,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心率81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肠鸣音可,四肢无活动,双侧病理征阴性。

3、 既往身体状况(女性包括月经、孕、产史)

既往史:白内障手术史3月。

家族史:家族中否认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病史。

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4、 辅助检查(注明日期):

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两肺感染,左肺下叶肺炎(较前好转),两肺间质纤维化伴两侧胸膜粘连增厚,左下肺多发肺大泡。两侧少量胸腔积液。2014.01.07

头颅CT:两侧侧脑室旁腔梗;两侧额部硬膜下积液。2014.01.07

血气分析:PH7.17

7、PCO2 121mmHg、PO2 62.3mmHg、BE7.9mmol/L2014.01.07 血常规:WBC 3.63*109/L、NEUT% 80.4%、HB 77g/L、PLT 57*109/L。2014.01.07

血生化:ALB 30.4g/L2014.01.07

三、 主要治疗

1. 给予特技护理,重症监测,病危通知;

2. 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缓解气道痉挛,营养支持,化痰,抗凝,抑酸等治疗

四、 护理记录(重要情况和病情变化)

1月7日下午在我科行抗感染、平喘、调节免疫、营养支持等治疗,血气监测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存在

1月7日15:00行中心静脉穿刺术。

1月7日18:15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氧和下降,复查血气分析:PH7.1

55、PCO2 120mmHg、PO2 119mmHg,给予行气管插管术,予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自气管导管内吸出较多白色粘液。

1月7日18:30出现血压下降,立即给予补液升压治疗,烦躁,给予镇静。

五、 护理诊断和诊断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咳痰无力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6.知识缺乏:与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六、 护理措施

1. 严密监测病情对患者的呼吸深度,频率,心率,心律进行检测。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氧疗的护理,当患者出现缺氧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2. 机械辅助通气护理 针对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必须及时为患者停工机械通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护,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呼吸机进行功能设定,再次必须注意的是,呼吸机应当与患者的呼吸保持一致,若患者对呼吸机出现抵抗和烦躁状况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控制。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引发患者病情加重。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时扣背,按需吸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扣背,使患者能够将痰液排出体外;若患者的痰液呈现出粘稠的现象,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雾化吸入,将痰液稀释后再排出体外,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呼吸人员还必须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注意对患者进行液体的补充,避免由于呼吸不顺畅时的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出现紊乱情况;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医嘱为患者提供激素类和支气管舒缓剂药物,帮助患者的气道炎症进行改善,不断减轻支气管痉挛现象,使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4.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由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会出现哮喘持续发作、呼吸困难以及高热方面情况,这些均会对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造成影响,使

其出现紊乱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需要为其提供补液。

七、 护理体会(护理风险因素评估与管理)

重症肝炎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 失血性休克

1.妥善固定患肢,就地抢救,避免过多搬运或远距离转移。

2.体位 头腿各抬高30度,增加回心血量。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4.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和晶体溶液。输液途中密切观察输液反应及速度。

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变化。

6.止血 表浅伤口出血或四肢出血,先压迫止血或止血带止血,休克纠正后进行根本止血。

7.采集血标本以备输血。

8.保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出入量。

9.镇痛,保暖。

二 肺栓塞或脂肪栓塞

1.保持病房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2.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活动促使脱落,发生再次肺栓塞。

3.注意保暖。

4.止痛 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吸的患者,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患者的呼吸运动。

5.吸氧。

6.监测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体温等。

7.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心电图。

8.观察用药反应。

三 挤压综合征

1。扩容抗休克 。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足背动脉波动的情况,注意保暖,观察皮温、皮色末梢血液循环。

3.保护肾功能,及时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及颜色的变化。当出现肾衰时,严格控制液量与滴速。

4.伤肢制动并妥善固定,密切观察皮肤色泽、弹性及创面渗出坏死等情况。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室,定期进行床上及空气消毒,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6.高热期间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做好口腔护理和呼吸道管理,做好饮食指导,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 大血管损伤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休克症状时及时给予抗休克护理。

2. 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严密观察肢

端有无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皮肤有无温度降低、苍白或青紫。

3. 及时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

4. 妥善固定患肢,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及更换体位。

上一篇:娱乐营销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海商法的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