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26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中应当重点做好各项工作,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钢铁企业中的物流管理是ERP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作为研究的重点,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一种系统的管理制度,在此之前具体论述了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现状和特点,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另外,为了保障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还必须加强作为ERP与车间连接纽带的生产物流环节MES建设。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架构,希望为物流管理系统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建设

通常概念中的钢铁企业物流是指从原料、辅料的采购供应,从生产加工到产成品的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的完整循环过程,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钢铁企业的物流量很大,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及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的效率,管理者开始从采购、储存、装卸等方面进行管理,这种新的发展就对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要求,但是,受制于企业的人、财、物方面的限制,除了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外,更多的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这成了当前制约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1当前我国几个重点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

尽管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许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以下将介绍几个重点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最新发展。

1.1鞍山钢铁集团物流管理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提高企业效益,鞍山钢铁集团积极采取与上海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的策略,在上海成立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利用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影响力发展自己,促进企业的发展,完善贸易和加工配送之间的衔接,由此,形成了一个能够开拓更广阔市场的中心机构,完善了企业的物流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力。

1.2武汉钢铁集团物流管理的发展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国重点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其发展对我国钢铁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正视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析钢铁市场发展的趋势,加大投入开发企业ERP物流管理软件,构建企业物流管理平台。同时成立了“现代物流管理部”,聘请物流专家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使整个物流达到最优化。

1.3宝山钢铁物流管理的发展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加大信息化管理投入,提出了以服务为中心的目标和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对外充分适应、快速响应,对内高效沟通、快速决策的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将客户的需求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第二,建成用户应答系统和订单排程优化系统,缩短了用户订交货周期;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配送、运输业务系统,提高宝钢在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2ERP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特点

为了保障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提高其工作效率,钢铁工业应当建立以原料输送、产品生产、销售到户为目标的经营平台。为了做好这三项工作,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采购系统、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推进,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极为重视企业自身缺陷的改进,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还没有达到要求,比如一些物流业务显得多余,一些非增值业务包含其中,致使信息流通存在障碍,极大地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同时,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系统方面没有一个长期或者短期的发展和建设规划,没有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

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是ERP建设的重要方面,ERP系统对企业内部物流的管理,主要作用在采购、销售和生产及库存三大业务环节上。物流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能够有效运行的物流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生产及库存管理模块、配送运输模块、质量管理模块等。该系统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的有序交流和传输,还能够与企业外部环境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交换。

3如何建设物流管理系统的思考

3.1ERP物流管理系统建设重点是流程管理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更加要求信息化,并且保障信息的及时、准确,而物流的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产生和流动过程。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就是注重对于物流的整个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钢铁企业在物流管理系统建立时应当将企业的物流流程作为重点,做好运输、装卸、配送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所在,所以ERP不能与流程管理分离,流程管理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基石。同时在出口端例如配送中心建设、客户中心建设、与第三方物流协同等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信息平台建设也相对落后,需要加大信息集成、通信、物流识别等方面新技术的利用。

3.2ERP物流管理应充分重视MES建设

MES在企业计划管理和车间生产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沟通和管理的桥梁,是制造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因此,抓好MES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多年来信息化系统实施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没有MES为ERP及其物流管理提供生产物流信息,ERP信息流及物流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那种靠人工或离线方式为信息化提供基本数据来源的系统必定难以存活。

3.3加强与其他物流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化系统集成问题

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不是依靠单独的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而应当是不同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积极应对,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职能、水平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传输,所以在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一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对公司财务系统、终端销售系统等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从越,刘江,马勇,等.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东冶金,2007(2).

[2]张强,孙彦广,刘晓强.钢铁企业MES中的物流管理[J].冶金自动化,2004(11).

[3]谭敏,王华,刘娟.基于SOA的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5).

[4]陶嘉晋,路学宝.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武钢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0).

[5]陈女英.构建钢铁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体系[J].中国市场,2011(15).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对钢铁企业等大、中型企业尤其重要,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 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钢铁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现代钢铁企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大型化、现

代化,生產节奏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生产设备控制 过程复杂化,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要跟上形势,安全管理稍 有疏忽就会复杂混乱。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要求了,需 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就要 求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

1 当前钢铁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安全意识薄弱

随着钢铁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钢铁企业安全保障技术日 渐成熟,尤其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已非常完善,

相关设备运行也较为稳定,这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则反映出企业内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有 的企业只顾追求产量任务,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安全管理 基础薄弱,进而也导致了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能力的薄弱。

不少员工缺乏对安全事故的警惕性和预判性,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 安全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 患。

1.2 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是钢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保障,

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没有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度,各个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也不够明确,所以在生产管理的 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者管理人员身上。

其次,尽管很多钢铁企业制定了比较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度,但是在制度执行环节,难以与业务考核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导 致制度执行的效率低下。

1.3 管理制度不到位、管理目标不明确

钢铁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普遍不高,并且没有主动学

习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的意识,钢铁企业也没有经常性的组织开 展相关的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宣传。部分钢铁企业虽然象征性的在 内部生产管理实践中落实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但是与评审和总 结机制脱离,难以将新管理理念和新技术与生产管理法律制度有机 的结合起来,导致企业管理技术难以跟进。其次,明确的管理目标 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管理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很多钢铁企业制 定的管理目标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导致管理目 标失去可行性,造成安全管理目标失去其指导实践的积极意义。

1.4 企业生产设备和安全技术措施有待更新和完善

近年来钢铁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

了技术保障,但在一些企业中,设备老化和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问 题仍比较突出。由于生产设备的更新与安全改造需要占用大量的资 金,而且效益回收慢,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一些企业迫 于生产和资金压力而忽视了对设备和安全保障技术措施的更新与改 造,继而导致生产设备老化,故障频发,技术落后或是存在一些安 全隐患。

2 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2.1 积极树立全新的安全发展观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基,特别是对钢铁企业来 讲,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 持续改善、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这既 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建设和谐钢企的必然要求。因 此,提高安全认识、更新发展理念势在必行。必须牢固树立“以人 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时刻把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要重心 下移、问政于民,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 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系列活 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组织重点、 关键岗位应急演练;制作悬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安全标语及安全展板;通过“连心祝福卡”、“安全短信祝平安”等活动将“安全” 祝福送给职工。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与经营生产、企业管理“两结合”, 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 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组织机构职责

钢铁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的

动态变化特征,定期的修改和完善生产管理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目 标与实际钢铁生产管理情况符合。并且将具体的目标落实到企业的 各个部门、各个生产车间,以及具体的生产管理人员身上。其次, 在组织机构构建方面,钢铁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成立安全 生产委员会,成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机构,保证各项制 度制定合理性,以及制度落实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组织机构应该 负责对生产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贯彻执行公司安全会议精神 和各项安全指令,对生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报告、处理和反馈, 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3 建立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钢铁企业都会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我国关于钢

铁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更新,所以钢铁企业应该认真的收 集和分析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法律制度的要求, 科学的制定符合企业运营发展,以及国家制度法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般安全管理制度的包括的内容有: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教育 培训管理制度、事故应急管理管理制度等,将安全管理制度与现场 安全生产环境标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管理 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钢铁企业的生产管理在可控 的范围内。

2.4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安全技术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当前,钢铁企业生

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安全保障措施越来越完善,这对 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企业应加大 资金投入,加强对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革新,有条件的应对老化 的设备及时更新。同时应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安全防护装 置良好可用,避免设备带病运行。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 技术管理体制,科学评估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完备的安全事故处理 方案;尤其是对于气柜、加热炉等重点部位,必须要有完善的安全 保障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从以上方面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才能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事 故发生,为企业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2.5 强化落实安全检查和监督

要保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就要突出安全工作的严肃性、管理

者的权威性和落地有声的果断性。因此,要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监督 和检查工作,把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纳入安全工作惯例。首先,各 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组织安排各类安全大检查,对安全检 查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把安全责任落 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其次,要认真开 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四级安全检查制度,季检, 月检,周检,工段班组日检,对检查出的隐患下发整改指令,限期 完成。再次,加强督促检查,在预防和治本上下更大功夫,构建隐 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检查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 场,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零容忍”,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并公布检 查结果,严格考核奖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

的安全事故,钢铁企业必须进行生产管理经营机制的改革,才能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保持发展趋势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刘祥龙,杨自华,刑奕,金龙哲.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J].安全.2006(05)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钢铁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归纳钢铁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钢铁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钢铁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以促进钢铁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改善和进步。

关键词:钢铁企业;工程项目;项目管理;措施;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钢铁工业的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

在内需拉动下,未来3年可能是中国钢铁行业最佳发展机遇期,而在未来9年内,中国钢材的实际需求增长将保持年均7.57%的增速。未来几年,钢铁工业还将维持高速增长,还会有大量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本文围绕钢铁企业工程项目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钢铁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现状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企业已经成为自主投资的主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钢铁企业的经营机制已经得到转换,已经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项目投资由企业自主决策。2007年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1.6亿元,其中自筹资金占82.1%,国内银行贷款占12.3%,外资占1.8%,国家预算内资金占0.1%,其他来源占3.7%,钢铁企业已经成为工程项目自主投资的主体,对工程项目建设承担全都的责任,政府只是从环保,安全等方面进行依法的监督和引导。

(二)合规项目和违规项目并存。随着钢材价格的上涨,钢铁企业的投资欲望也随之升温,钢铁行业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投资膨胀、收紧土地和信贷闸门的措施。在2005年又颁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指导规范钢铁产业发展。有的企业的新建投资项目得到了政府核准,有的企业则没有,江苏铁本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项目部式管理模式得到普遍应用。从近几年钢铁行业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看,多数企业在项目实施上均采用项目部式模式进行管理。工程项目部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临时机构,只负责项目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多数不负责项目资金的筹集、项目投资控制、项目产能的释放时间、项目物资采购等,随着项目的竣工,项目部也即取消。从时效上看,项目部管理模式是一种随着项目的诞生而出现的临时建设管理模式。

(四)超预算投资普遍存在。钢铁行业大多数企业,工程项目部与企业职能部门职责界定不清。重工期、重质量,轻投资。企业只是给项目部下达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抢抓市场机遇,在项目初步论证基础上,在施工设计未完成时就开工建设,边施工边设计,进而无法通过工程预算实施投资控制。特别是国有钢铁企业项目投资超支现象比较严重。

(五)总承包模式和分包模式并存。多数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上采用分包+监理的模式,而有的企业则采取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大型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比较规范,多运用总承包模式,其他企业更多的是采用分包模式。

钢铁企业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A)项目投资大,建设工期长。钢铁工业作为规模经济大型化,资金密集型产业,装备大型化趋势更加明显。

(B)工序结合紧密,配套化、系列化。钢铁工业作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产业,各工序结合越来越紧密,装置配套要求越来越高。

(C)与周围环境结合紧密。钢铁工业属于资源行业,它需要从周围取得生产资源,并且钢铁生产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钢铁行业与周围环境的结合相对较为紧密。

(D)项目复杂,项目的成败对企业效益和发展影响大。工程项目大型化、配套化,决定钢铁工程项目复杂性高,新建项目多数是一个整体生产系统,各种设备动辄上百台。工程项目复杂性导致项目建设难度加大,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

二、钢铁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钢铁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居多,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项目管理水平不适应钢铁企业工程管理需要。有的钢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项目管理思想。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很难适应钢铁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有的工程项目经理没有资格证书,甚至有的根本不懂什么是项目管理,只是进行施工管理。

(二)企业职能组织和项目管理部关系模糊,项目管理运作还不规范。虽然多数企业在工程建设时组建了工程项目部,但工程项目部与企业职能组织在职责、权限等方面界定不清,工程项目部只是组织工程施工的临时机构,缺乏完善的项目经理风险机制、监督机制、项目成本责任机制和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造成了项目经营“以包代管”的短期行为。

(三)项目经理职责权利不到位,难以对工程项目实施负责。多数项目经理只对工期负责,只负责协调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有的企业生产工艺选择,设备选型、施工监理队伍招标都有企业负责人决定,项目经理没赋予工程质量,工程投资等方面的职权,只负责日常协调。

(四)项目管理人才匮乏。多数钢铁企业工程项目部人员是从生产技术岗位抽调的,项目建设结束后,又回到各自生产技术岗位,企业缺乏精通项目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五)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有的企业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上,没有及时培养与项目配套的管理和操作人才。项目虽然建成,但人员操作和管理水平不能同步跟进的现象,长时间不能达到设计产能力。

四、钢铁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推广项目管理方法,用系统思想管理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以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钢铁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工期长。工程量大,工程管理过程复杂。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可以用系统思想指导管理实践,把一个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进行管理,从立项、设计、评估、优化、资金筹集、采购、人员配备、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项目中的每个子项目,每个步骤也可以作为一个项目管理。

(二)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和监督。钢铁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环节多,过程复杂,协调控制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计划实施控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计划,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重点加强项目进度控制、设计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项目成本控制。

加强项目进度控制,保证项目按期竣工。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保证项目质量。加强项目成本控制,降低项目造价。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督,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三)普及项目管理知识,培养项目管理专业人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意识。用项目管理打破多数钢铁企业固有的僵化的条条管理体制、层级管理体制,集中优秀人才组建项目组,开展重点工作攻关。选聘有前途的专业人才,作为后备项目经理人选,为开展项目管理储备专门人才。

(四)理顺项目管理职能。可以通过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承包制,明确职责,赋予项目经理足够的职权,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从而使项目部按项目管理方法高效运行。同时企业职能部门可以按自身职责,负责对工程项目部履行监督考核职能。

(五)积极推行总承包体制,实行公开招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行项目管理部加总承包模式,同时通过实施项目总承包制,还可以防止“三边”工程,降低项目建设风险。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保证项目按期,按质、按量施工,预防腐败现象发生。

(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以指标为标准的赏罚机制,调动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通过实行总承包模式,将工程总造价包死,一旦施工拖期或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时,坚决进行处罚。项目管理部要作为建设单位代表,严格履行监督考核责任。

(七)项目建设和人员培训、管理水平提高、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同步。工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同时,企业应两条线作战,一条线是项目建设,一条线是人才培养和选拔。否则,终究不能产生效益。应实行工程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应保持同步,在项目竣工的同时,培养起一批能够熟练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保证项目竣工后尽快产生预期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在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在钢铁企业推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钢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如何利用去产能、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去杠杆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对钢铁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对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财务管理;钢铁企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6145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民间助力共同作用下,钢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供给侧改革解决了由国际合作、产业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使钢铁产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11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的方式,从供给方面进行改革,调整供给侧结构,促进供给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适应需求变化,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优化产权、产业、产品结构,促进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以及提高产业和产品质量。

12供给侧改革的目的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平衡供给侧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以及适应需求侧的结构,从而掌握和生产市场所需要的服务产品。 供给侧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掌握市场的需求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我国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21我国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我国钢铁企业在起步阶段时,在管理水平上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增高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钢铁企业投资不断扩大,但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并不平衡,导致钢铁企业面临财务风险、高产能、高库存的现象,这种现象与钢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不足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财务管理的欠缺主要体现在钢铁企业筹集资金方式的不合理上。钢铁企业为了扩大钢铁生产规模,不惜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进行投资,导致钢铁企业的负债率升高。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导致钢铁企业财务成本增高,增加了企业债务压力,甚至增加了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22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报道,我国钢铁企业的钢铁库存量大、财务管理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高,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库存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去产能是我国钢铁企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供给侧改革主要目标就是维持供给与需求平衡,通过改革的形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使供给侧灵活的做出调整以适应需求变化。我国高库存、产能过剩是供给侧典型的问题,钢铁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供给侧结构,适应市场发展新形势,满足市场需求。

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钢铁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

31钢铁企业现行财务管理典型问题及其与钢铁企业现状的联系

(1)钢铁企业决策支撑能力不足。企业的决策支持能力是指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评估能力。财务人员的决策支持能力影响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营以及企业下一步发展计划等。钢铁企业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能力越高,对企业的核算和评估准确度也越高,为企业决策者的决策也提供准确的信息。倘若财务部门决策支持能力低就会影响钢铁企业决策者在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无法综合考虑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

(2)信息共享能力不足。信息共享能力企业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并共同分享各自所掌握的信息数据能力。如果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忽视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共享企业信息数据,就很难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信息,制定的方案难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比如,财务部门不能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仓库管理部门之间共享信息,就很难掌握到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就不了解企业生产活动具体情况;就很难掌握企业具体的库存量。

(3)筹资方式不合理。筹资方式是指企业财务部门为进行企业产生、销售等经济活动而筹集资金的具体方式。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筹资方式不合理,缺乏具体有效的筹资方式,负债率高的现象,个别钢铁企业负债率已达到100%,导致我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高。

32钢铁企业现行财务管理典型问题成因分析

(1)财务部门核算与评估不合理,运营评价方案不及时。钢铁企业产能过剩、库存量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大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导致无效产能过剩。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放缓,而钢铁产走向确还是不断扩张产能,直接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降低,钢铁企业举步维艰,这与前期钢铁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与评估是分不开的。财务部门在核算时,纵向比较做的不到位,在行业利润率直线下滑的前提下,没能提出更科学、更真实的运营评价方案,不能准确有效为管理者提供项目运营的实际情况,没有给公司提出警示,从而导致管理人员决策支持能力低。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足,共享能力低。财务部门信息共享能力受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决定着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共享能力。但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财务部门信息共享来看,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存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足,信息共享能力低的情况。企业财务人员以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缺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意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交流少,也导致企业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3)筹资渠道小,财务风险高。钢铁企业对债权融资依赖度过高也会增加钢铁企业财务风险,使财务风险严重性上升。前几年,许多钢铁企业为了扩大钢铁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经济利益,采用不合理的融资渠道,扩大资金筹集。部分钢铁企业在无法通过股权融资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筹资,导致企业债务过高,权益资本比例失调。这些债务超出了企业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从而限制了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由于银行大力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导致许多负债率高的钢铁企业难以续贷,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直接影响钢铁企业发展。

4供給侧改革视角下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典型问题解决策略

41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核算与评估能力,运营评价方案及时有效

为了解决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钢铁企业财务部门决策支持能力势在必行。首先,要提高财务部门的核算能力,在进行本企业财务核算的同时,还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及时把握钢铁行业的发展走势,提高财务独立评估能力,向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其次,财务部门要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合理安排企业融资计划。最后,财务管理者对企业的产品和业务要进行了解,分析各项产品、业务的盈利状况,并提出提质增效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42提高财务部门共享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提高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部门信息共享能力。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享意识,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就需要企业管理层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加资金投入。

43推进钢铁企业筹资方式多元化进程

由于钢铁企业普遍存在债务压力大,权益资本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因此调整企业筹资方式势在必行。首先,钢铁企业要善于利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机遇,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吸引更多投资商。其次,钢铁企业要降低对债权融资的依赖,加快资本市场融资,尤其是负债率过高的钢铁企业。

5结语

决策支持能力不足、信息共享能力低债权依赖程度高是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钢铁企业要结合供给侧改革,平衡好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减少无效产能,扩张高效产能。加强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能力,扩张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保障钢铁企业健康安全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凤伟.新形势下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探析[J].中国商论,2017(35):74-75.

[2]冉梦蝶.关于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7(19):152-153.

[3]王小彬.钢铁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趋势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149,152.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仓储物流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因此,要深入分析当前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起完善的钢铁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提高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关键词]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市场预期;服务质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9.14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实力往往会取决于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物流指的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对物品运输、储存、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的有机结合。物流管理是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等。仓储物流管理是钢铁企业的重要部分,钢铁仓储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及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管理工作。

1 当前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市场预见不足,缺乏科学规划

对市场预见性不足,这是大多数钢铁企业仓储物流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钢铁物资从采购、运输到进仓库储存等环节非常烦琐,钢铁企业的市场预见性会对进货量及仓储量产生直接影响。钢铁企业的市场预见性不够,没有经过科学、严谨而周密的分析,会给钢铁企业带来严重后果:钢铁企业生产消耗量超过仓储量,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仓储量过大,带来钢铁物资的大量积压。

对于市场预见不足,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企业对于仓储物流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例如,一些钢铁企业的仓储条件较差,不仅成品仓库少,而且容量小,导致很多产品混合堆放,给仓储盘点和库存管理带来困扰。一些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的起重吊具比较落后,在钢材产品进出货时效率低。还有些钢铁企业的仓储地处于高度潮湿的环境中,储存的钢铁物品出现锈蚀等问题,给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还有些钢铁企业在外租用分散的仓库储存货物,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也对钢铁物品储运管理带来较多问题。

1.2 物资储备失当,无法满足需求

在很多钢铁企业中,物资储备失当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钢铁等物资的库存量超过企业实际的生产需要量,造成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在仓库建设及维护、安排值班人员等方面的管理耗费会明显增大。另一方面,仓储中钢铁等物资的储存量低于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使得企业面临由于缺货而引起成本的增加。同时,在钢铁企业的物资储备过程中,钢铁物品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生产机型改进等因素,会出现淘汰、积压等问题,也会引起物资储备失当,增加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很多钢铁企业在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机器设备以及仓储物流装备,以推动生产及销售等环节的发展。但是,随着钢铁产品的销量不断增加,盲目增加对钢铁产品仓储物流等设施及相关机器设备的投入,不仅没有显著提升产品的销量及满足客户需求,反而过多地增加了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管理成本,损害了钢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 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低

仓储物流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涉及很多领域,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流程,而且要掌握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熟悉企业内部物流及产品向外延伸的供应链管理等知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推动钢铁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我国钢铁企业以及钢材仓储流通领域管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前世界著名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管理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在职培训教育工作,还有一些国家建立了物流管理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当前,对于我国很多钢铁企业来说,许多从事仓储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从其他生产部门过来的,不仅物流基础知识缺乏,而且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很多钢铁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无法适应仓储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 完善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的主要对策

2.1 重视钢铁仓储物流,合理规划仓储物流工作

由于仓储物流体系的运行状况,会对钢铁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钢铁企业要高度关注仓储物流管理工作。

首先,要合理规划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工作。在钢铁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细致做好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计划,统筹钢铁材料的供求关系,提高仓储物流工作计划的准确性,提高钢铁物资储运效率。

其次,要有效降低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成本。钢铁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形势和企业生产销售实际,建立起完善的仓储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控制钢铁仓储物流中的成本支出,确保钢铁企业在产品销售以及储运等环节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运行。

最后,要重视钢铁企业仓储物流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运行。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管理与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之间相互衔接,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确保仓储物流工作合理推进。

2.2 优化钢铁储备物资,完善钢铁仓储工作流程

合理储备钢铁物资,不仅能够有效节约企业资源,减少企业成本,而且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因此,要完善钢铁储运工作流程,加快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首先,搭建钢铁企业仓储物流服务平台。通过对客户、企业、运输车辆等资料的深入分析,缩短仓储物流环节及信息流转环节,提高仓储物流管理效率,降低储运成本。

其次,完善钢铁企业仓储物流运作标准。钢铁企业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仓储物流信息、仓储物流作业以及仓储物流运营等环节之间建立起统一的标准的运作体系,促进钢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

最后,强化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的集中管理。借助于信息技术,钢铁企业可以仓储物流进行集中化管理。由于钢铁企业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通过对仓储物流的集中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而且规避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2.3 培养钢铁物流人才,提高仓储物流信息水平

要从增强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这一目标出发,培养专业的钢铁仓储物流管理人才,提高人才密度,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员工队伍结构要和钢铁企业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相适应。要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使从事仓储物流管理的员工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要进一步优化,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起稳定、富有朝气和竞争力的员工团队。

其次,要加大仓储物流管理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员工能够灵活操作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不断规范钢铁企业的仓储物流管理工作,不仅要显著提高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要有效控制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

最后,要提高仓储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钢铁企业要重视做好客户资料的收集、分析、存档及管理等工作,准确掌握客户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及时处理客户遇到的各种问题。

3 结 论

在当前钢铁企业竞争不断加剧,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为了降低仓储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钢铁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仓储物流管理工作,有效推动钢铁企业的供应流程合理运转,在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彦虎,张勇.现代物流技术在钢铁企业的应用解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

[2]任海濱.供应链视角下钢铁物流仓储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者,2015(5).

钢铁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4月7日,淡水河谷与烟台港集团在烟台举行BRBF矿石推介会。BRBF矿石,就是淡水河谷会同烟台港集团通过运用混配技术,对不同品质的矿石原料进行混合配比和质量优化而形成的矿石品种,目的是改善高炉生产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增强钢铁企业市场竞争力。

去年7月,烟台港集团开始着手进行混配铁矿石业务,从卸船、堆存、混配、堆垛四个环节入手,围绕“卸船组织、堆场准备、生产效率、人员培训、设备保障、工艺流程”等方面,积极做好铁矿卸船、混配的各项工作。

去年年底,淡水河谷对87.1万吨混矿中6个批次共计88份样品进行铁含量抽样检验,其综合样本标准差在0.06%~0.15%,混配质量稳定。在此基础上,它们继续改进技术,3月份,根据抽取的36个样品检验平均铁含量误差率仅为 0.03%,较去年的混配误差率又有较大幅度下降。

上一篇:电影分级制能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检举提升服从行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