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2024-07-14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中职学校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也有需要对有关技能实训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同时这也是会计学在学科建设与课程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点教学内容。优质的会计专业技能实习课程是中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是全方面发展中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篇文章从简析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技能实训教学策略入手,阐述了中职学校基础会计学科开展实训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几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技能实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  基础会计  技能实训  教学策略

《基础会计学》是中职学生就读财会专业的一项专业性基本必修课,是未来学好《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石,是初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能力的“成型”教材,既是会计学“专业技能、相关理论、知识”的载体,更是会计职业认可、初级会计师职务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其教学特色是会计学名词太多﹐基础理论都需要记住,而初学者又常常会觉得乏味无趣。所以,怎样把学生带入基本会计学之门,就需要利用实训教学这一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中职学校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区域或当地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供给具备较高劳动素养的基本一线工作人员。但近年来,由于行业经营管理技能的日益现代化,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从当前职业状况和招工信息来看,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于财务相关职业,如收银员、车间统计、仓储经理、财务部门、成本核算人员等职业岗位工作。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映,在学校学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上关联性不强,这一现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所教育的学生还没有和市场需求很好地相匹配。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充分借助实训教学的相关措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的会计实操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做到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

作为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入门课,《基础会计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不过,目前的会计专业课程大多以集中性会计建模与实践课程为主,并且大多是在基础会计学和财务报告等专业课学习完成后,才开始。笔者以为,学生应该在做好基本会计课教材的同时,开设基础会计技能训练课,重点培养财经专业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该教程结合了基础会计学理论的课程,辅以社会实践、见习基层会计工作任务及职业素质与能力等活动。课程设置以基层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为主要依据,将会计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法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重点。

二、当前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中职称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设置中,一方面存在着理论知识和实操教学的相互脱离,例如许多院校针对基础会计学、综合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成本管理会计学等课程,虽有有开设专业技能课程,但学员的专业技能教学主要停留于点钞、小键盘、珠算以及对手工模拟的做账技术和财务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等专业技能课。另一方面没有高质量的实训课程的教学,因此专业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知识课程与实际教学两张皮的情况,相互割裂,在项目的实际开展中没有将实训教学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教学软件硬件条件不足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一贯都在推动“校企合作”,中职院校也在积极响应,而民营企业则在缺乏相应政策的前提下,对这些协作积极度和协同性并不高。就算面临着“校企合作”,也仅仅为应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考评,搞搞形式主义,没有切实行为。另外,由于会计关乎到公司的整体财务,公司也不会将这些机密性的财务数据披露给学生看,就算顶岗实习,也只不过多了一位“打杂、倒水”的小帮手,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

三、基础会计技能教学策略探讨

《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进一步发展职教的决议》中提出,将在校生的职业道德、能力和上岗率列为考评主要职业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职校财会专业教学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对会计法规条例的执行能力和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为其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积极变革,建立以会计就业岗位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学作为一个专业知识介绍教材,涵盖了财会专业知识的很多范畴,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授枯燥的理论知识为主,并无法提高学习者的实践学习兴趣。正由于如此,学校首先就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且片面的教学形式,积极构建以会计职业岗位为中心的技能教学方法,即将各个理论环节都和现实生活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一起,使学习者体验到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在财会实际中的有效运用。其次,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持续推动案例教育、分岗位分模块实施教学等教学方法。再次,通过导入尝试教学的模式,使学习者转变由被动接受为积极尝试,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中职的会计学教师们必须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学里做、做中学”达到学做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一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会计从业综合能力。会计教师需要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采取下面一些方式:

(1)情景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计教师要把实际职业活动中的工作流程渗透到整个教学当中,以营造良好的职业气氛,通过模拟创设职业情境,经教育实践证明,实际的财务部门情景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内化,对财务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心灵的健全,从而体会职业的艰辛和智慧。(2)任务驱使教学方式由老师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提供各项任务,解决各项任务,老师带着各项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而学生就会带着各项任务自觉的听讲,从而构成了双方的一个互动学习方式,讲完课程以后再由各项任务驱动完成实操,学生可以自己或以小队形式独立完成一个典型岗位任务的整个过程,并在这个流程中逐步发现自己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领导能力,学生一直处在學习的主导地位。(3)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生动且形象的展示某一项经济业务的主要流程和处理方式,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的相关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综合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并了解到经济业务的相关流程。

(三)直观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注重直观性的演示教学。一部分会计教师偏好在实操中用文字题表述业务,但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导致对该内容理解不透彻。所以,在实操教学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教师们应想方法收集一些实际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因此,用虚拟的凭证、资料来取代抽象简单的文字,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际投影课程,使学习者更进一步地认识现实,增进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有效性。

(四)岗位演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乐趣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确认适合的岗位活动,采用演练法进行岗位演练。比如,在有关银行核算业务的课程中,让学生担任某企业出纳工作或银行会计核算,并要求其从不同的职业中体会各自的实际操作,增加学习的信心与乐趣。还可以运用分岗演练法,让学生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体验,并感受承担不同的责任与风险。这个方式,也可根据前面所说的技能训练模式进行。

(五)未雨綢缪,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会计职业技能考试阅卷中发现,职校财会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不好的书写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书写的字迹不清晰,喜欢使用透明胶带纸更改;填写证、账、表等方面的书写或者计算粗心大意;规则意识不强。倘若老师不注意并及时改正这种习惯,将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产生不良影响。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和评估制度的变革将直接影响整个教育流程。实训模式下,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将以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基础,突破了传统单纯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判方法,评价学生会计能力时应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有机融合,把平时学生上课成绩,对实际作业的学习态度,及学生专业技能成绩等作为考核范围,将沟通协作和实操相结合,专业技能理论知识鉴定和实际课堂考核结果相互融通,校内的学生自评、网络信息共享,学生小组长考评、老师点评和学校企业师傅考评等相互融合,并以此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考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普通中等以上职业院校的基本会计学课程中,教师们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一步强化目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加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会计学知识,并充分运用实训课程的有关手段与策略,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蒙玉叶.巧用微课优化中职学校会计基础情景教学的策略[J].科幻画报,2021(8):33-34.

[2]李康梅.中职学校《会计基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3]古金弘.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4]林菁.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4):22-23.

[5]陶琦.以突显能力为核心  强化实践教学力度——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心得[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269.

[6]唐静华.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84-86+96.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成本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主要是帮助企业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其课程性质来说,它课程知识前后关联性比较强,计算时较为复杂,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而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想要变成精通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尚有一段距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分析成本会计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围绕“浅谈中职学校《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教学;成本会计;创新教学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是整个会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知识的承接。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成本会计的工作岗位在企业经营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职能,但以现有的教学方法,想要培养出精通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还不现实,作为中职教师,必须要了解学校内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改进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一、 调整课堂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以往成本会计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单节的成本会计知识内容及知识点能够掌握的比较轻松,但是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而成本会计中,往往存在一个事项有多个方法的情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习惯将成本会计的计算等同于数学计算,认为只要能够计算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没有考虑到基本的会计处理,从而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程度就不够。比如某单位A类产品的产量是400件,B类商品的产量是280件,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400与280能够直接相加得到产量680,完全没有考虑到两件产品的不同性质以及由此计算出的数据没有任何的经济意义。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对此进行标注,将以往单一的计算形式转换成基本的会计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上,并以此为教学的中心和重点,考虑知识对未来岗位的应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能够通过简洁明了的表现形式将复杂的知识关系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比如在学习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计算教学方式,利用表格的形式将二者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对二者的定义、原理、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清晰可见,学生在理解上也会容易很多。而表格是能够长期保留的,是对知识点的提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对自己尚未理解的部分进行简单的标注,学生在期末复习时能够通过表格提升复习效率,迅速掌握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和难点部分。

二、 结合实训课时提升动手能力

成本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内容对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全部入账,同时还要对账目进行分配结转。但在实际核算中,由于不同的费用本身性质和承担的对象都是不同的,因此整体成本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期间也需要借助多种费用计算表格进行辅助处理,完成复杂的数据关系。但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基本是将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归结成纯粹的数学公式计算,不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及与账簿结转的对应关系。尤其针对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的费用转进转出经常容易出现错误,在对交相互分配的账务处理时也会经常出现失误。因此,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教师应当通过观察分析和对教学效果的比较,做出适当调整。众所周知,中职教学以实践为主,成本会计的实训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选取已有案例,给学生展示成本会计操作中成本明细账设置、费用分配表编制、账簿登记、费用分配、成本结账等具体流程,让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让其进行实际训练,最好能够结合手工账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升算账能力。另外,为了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公平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行编制成本计算单和费用分配表,以个人或是小组单位完成,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学生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还应当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多以鼓励的方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信心,也要适当指出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正确示范和指导下进行改正,提升学习效率。

三、 运用网络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于人的情绪和兴趣,在学习中始终能够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自然能够学的更加轻松,教师也能更投入的进行讲解,原本平淡枯燥的课堂也能变的有趣很多。反之,若是處于精神不振的状态下,学生就极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自然是都听不进去的。因而,只有在积极有效的情境下,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接受学习,其学习动机也会得到强化。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结合当下较为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利用PPT、FLASH等动态效果的引入,让抽象难懂的成本会计知识“活”起来,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在提升课堂气氛的基础上,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教学内容和思路,结合教师的示范进行有效学习,并在课堂实践环节通过自身练习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四、 小结

总而言之,想要有效提升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过程,教师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探讨,加强与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相关企业的纵向检验反馈,找到更为适用的、更加科学的改革措施,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会计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晖.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丝路(下旬),2016(11).

[2]陈诗穗.基于行动导向任务教学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8).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地位也不断提升,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给中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就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院;会计;教学;改革

1、传统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容易消沉自卑、存在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差、上课纪律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以往的授课中,往往按部就班,过分重视理论讲解,老师教的费力,学生学的吃力,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缺乏兴趣,上课积极性差,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的一章一节的讲解基本理论,以财务会计课为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按照基本概念—会计账户—账务处理—例题讲解—练习的顺序讲解。因为会计理论涉及的内容学生从未接触过,空洞的理论学习无法与身边事例相联系,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这样的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尽管会根据题目做出会计分录,但这种教学方法仅仅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对于真正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还是一无所知,无法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动手能力差,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1.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始终不是一个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接受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对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进行合理的专业方向设置,满足中职职业方向和学生兴趣

既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就有必要杜绝一刀切,进行人性化课程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好学上进的学生应尽可能满足其求知和求职的需求,加大会计课程的广度深度;对于学习接受较差以及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应以培养会计职业兴趣为主,尽量精简课程,降低会计课程的难度,扎扎实实使不同学生均学到一技之长。对此,笔者有一些设想:

(1)设置考证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会计员、报税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些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有些还是手工做账,因此还可以细分为会计电算化方向和手工账方向。两个方向的共同点是,均牢牢把握“理论够用,实训并重”的原则,以精干的会计核心课程为主,包括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成本会计与操作、财务软件应用,适当加大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比重,并要求学生取得会计证后方可毕业,部分尖子生还可开设兴趣班辅导初级会计师课程,以为学生就业增加技能筹码。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方向班应精通 U8、T3、金蝶等财务软件技能,手工账方向班只要精通当地选用的考证软件即可,熟练手工会计操作,包括各式凭证、各式账簿和报表填制。

(2)设置簿记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统计员、仓管员、开票员等。尽量精简会计课程,只开设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电算会计、工业企业成本计算四门专业课,技能培养着重在于会计数字的书写、点钞、传票录入、收银实务、统计、开票以及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

2.2 重视会计教师知识更新

会计理论和实务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概念、新知识不断产生,而会计教材又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会计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其知识和能力很容易老化和过时,因此学校应为会计教师知识更新创造条件,高度重视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鼓励会计教师自学新会计制度和准则, 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相关讲座。另一方面,组织会计教师集体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再有,学校要注意加强与其他高校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办专业研讨、学术交流会,或者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企业进行学术访问或脱产学习,让会计教师注重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会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在终身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3 将行动导向法应用于会计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会计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教师所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这种探究型学习过程中,学习紧紧围绕具体的职业活动,学生是为了应用而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体验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刺激,学习兴趣增强,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掘,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采用行动导向法的会计模拟小组学习,组内成员共享信息,探讨问题,交流思路,同时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善于合作、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

2.4 考试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可选性

为了正确地、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强会计试题的可选性。具体做法有 3 种:(1)每次考试可以使用两套试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做其中任何一套。 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简单运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再设计第三套试卷兼顾上述两套试卷的特点。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考虑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在一套试题中除了共同题以外,可以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这种方式在目前许多课程的考试中已经运用。例如综合业务题可出两题或三题,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相比可以减轻教师试题设计量。(3)增加附加题。附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计分办法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2.5 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是一项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它关系到不同利益集团的责、权、利,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是合格会计人才必备的两项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在会计教学改革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重要方向。在学校会计教学中可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纳入会计教学大纲中去,也可采用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感情,磨练会计职业道德意志,确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使其在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廉洁、自律。

3、结束语

要使中职会计专业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就必须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加快创新的步伐,让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高级人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6-25

[2] 刘雪清.会计模拟实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及家长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创新为核心, 注重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就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动手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 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的动手操作技能, 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笔者以为, 秉承中职教育的先进理念, 在会计的教学中, 应淡化会计理论的教学, 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让他们喜爱这个专业, 掌握这个专业的技能, 在工作中有所建树。

其一, 会计这门课程从理论上就要求学校教学环节安排中, 既安排会计理论学习又安排动手操作训练, 两年的学习告一段落后, 还要进行顶岗实习, 即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岗位上的实践实习, 与企业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学习, 以便与实际工作完全接轨。但在实际教学中, 并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因为每个企业的会计资料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 不可能随意向外界展示。加上会计工作不像其他工科专业, 有很多的工作岗位可容纳学生进行操作实习, 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本来就不多, 更不可能一次容纳太多的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实训。这样学生真正在企业跟着师傅动手操作这一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只能学习理论知识而不训练操作技能的话, 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生毕业后, 不能也不敢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既便进入工作单位, 没有老师傅的手把手带领, 也会感到非常困惑。就业的起步遇到很大的困难。

在学校期间, 若淡化理论教学, 切实加强动手操作训练, 尤其是与工作岗位一致的模块式训练, 即使学生没有实际到企业跟师傅一对一的学习机会, 毕业后上手也会很快。

例如, 会计课程中运用的项目教学法, 其根据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业的岗位将会计课程分成出纳, 会计等大的项目, 再将会计分成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等子项目。学生学习时, 打乱教材中的学科体系安排, 直接从岗位需要入手, 首先教会其出纳的应知应会, 并对出纳要求掌握的实际技能反复多次的训练, 如开支票, 填制进账单, 办理转账手续, 跑税务等, 这样, 学生一但学完这一项目, 对出纳工作就无畏惧感, 基本上能胜任出纳岗位。如果学生不想继续往会计更深入领域发展, 或有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完成学业, 那么其也能找到工作, 最起码能在企业做出纳员或商场的收银员。若学生还想继续深入学习下去, 那么其可以再学会计的各子项目, 以便胜任会计各工作岗位的需要。

会计的教学项目中, 一是专项模拟教学与实训, 即教师根据会计工作环节设计“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程序子项目, 利用企业的具体真实的业务进行反复演练, 达到熟练掌握各工作环节的操作要领。二是综合模拟教学与实训, 学生以某一企业某月份的会计资料为模拟对象, 指导学生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 进行全过程的会计实务的仿真模拟演练。这种模仿实际情景, 进行逼真的实战演练,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同时在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思维和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 这样,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实际工作没有陌生感, 就无畏惧感, 很快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进入工作状态。

其二,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 受原有价值观的作用和原学习习惯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程感到厌烦, 甚至逃避, 产生逆向心理。但学生这种逆向心理具有不同程度。较弱的逆向心理往往是暂时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引起, 比如冗长且枯燥无味的讲课, 大多数学生会反感, 这种程度的逆向心理具有暂时性, 只要对刺激方式稍加改变, 便会有所缓解。

职业学校教师应尽量少讲枯糙的理论, 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设计富于变化的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 允许学生自行探索, 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自由无拘束的气氛下互相学习, 互相启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也最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会计项目教学法中有一个项目是---填制及审核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这个术语学生会很陌生, 但是真正的原始凭证大家都见过或拥有。如出租车的车票, 借条, 购物的发票等。让学生拿到这些票据来辨认和现场模拟情景填制, 效果远远比口头给学生讲好得多。报销差旅费这个子项目实训时, 同学们分别扮演出差人, 出纳, 会计, 企业领导, 银行职员, 各就其位, 各司其职, 针对业务开展工作, 一轮下来, 学生对各个工作环节有了了解, 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也熟悉了, 知道如何去处理报销差旅费业务。而且学习环境不同于理论课堂, 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效果更好。

此外, 还可开展其它辅助教学形式, 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 到税务部门观摩, 组织专题讲座, 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学生表演与提问, 以此调节学习气氛, 不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这样学生愿学, 愿做, 掌握技能也就越牢固。

其三, 现代心理科学认为, 积极的认知评价在调适身心、矫正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教师应引导并向学生提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需要, 这样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才能统一, 需要也能得到满足, 进而调动起学生个体的积极性, 使之不致产生偏差行为。例如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 不单单以学生的考试卷面成绩定优劣, 而是以理论卷面与实际操作两项成绩共同判定。这样, 理论强的和动手操作强的各显其能, 让学生有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有向前迈进的信心和动力。而且, 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动手技能强而死记硬背能力弱, 再加上中职培养的是技能型劳动者, 加强动手操作技能考核部分评价是有百利而无一弊。例如会计课程的考核,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 考核会计的基础知识和财经法规;一部分为操作技能, 考核学生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的能力, 登记账簿的能力, 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 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且运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凭证, 账簿, 报表进行操作, 增强学生的工作感受。两部分的成绩比例分别为30%和70%。这样, 学生既有理论基础有能有实践动手技能的考核, 而且技能高于理论, 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有较大益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社会, 创新的时代, 呼唤创新人才。现实要求我们的中职教育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搏, 提倡适应社会需求, 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动手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劳动者。

摘要:根据社会的需要,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 文章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学生兴趣、积极性的培养, 技能考核的提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会计,技能,项目,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

[2] 中华会计[J].期刊.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中职教育;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会计行业一般人才的就业率远低于其他行业,普通财会人员供过于求的状况较为明显,高校扩招后向市场投放的大量毕业生进一步压缩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加之经费投入不足、生源质量下滑的现状,使中职会计教育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在竞争中找准定位,谋求中职会计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职会计教育现状

中职学校如何面对困境,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办学质量,拓展就业渠道,最根本的是要正视现实,认清形势,找出差距与不足并加以改进。

(一)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

在高校扩招,社会上学历追捧,普高热持续升温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生源质量下降的困境。按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普通高中还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相当一段时期内,中职教育还将继续适应接收普通高中挑选后剩下的初中毕业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短期内都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二)教育目标模糊,教学方式陈旧 1.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目标与高校教育基本没有差异,孰不知中职学校学生知识结构、基本功底、思维能力与高校学生存在不小差距,毕业后且不说理论和文凭不如高校毕业生,就是实践动手能力也可能因目标定位不清,没有得到充分锻炼。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远远超出了中职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有些课程对高校学生来说也有难度。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和业务技能培养为主,加上中职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一些常识知之甚少,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都受到限制,对他们来说开设一些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适应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走进社会所需才是最佳选择。 3.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中职学校普遍接受自身的生源结构与素质与高校学生无法相比,也确实做出了各种尝试希望培养出与高校毕业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毕业生。但实际情况是,传统理论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课程设置呆板,教师被动教学,不愿做出改变。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网络、多媒体、模拟实验室等,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满足,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未得到很好锻炼。

(三)教学环境落后,师资队伍薄弱

1.教学软硬件条件差,实践操作得不到保障 受办学规模和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往往没有能力像高校那样提供足够的场所、齐全的设备。由于经费短缺,教学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往往滞后于社会和行业的实际发展,许多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实验室与实际脱节,达不到仿真教学的效果。 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部分学校缺乏会计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比例小,“双师型”教师资源的匮乏。同时,教师后续教育培训跟不上,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教师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过程难免照本宣科,枯燥呆板,学生理解和接受困难,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四)毕业生竞争力弱,对口就业率低

由于文凭问题,很多时候中职学生只能看着用人单位的高学历门槛叹息,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困难,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不容乐观。对口就业困难,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学非所用,无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在工作岗位上,

二、对策与措施

寻找出路首先要先找准定位,作为中职学校一方面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另一方面要从为学生安排规划未来的角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职会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一)做好宣传推介,吸引生源

如何规范中职教育招生市场,正确引导中职教育招生工作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1.加大新政策、新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

2012年开始,国家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资助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应该说近年来,国家的支持使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中职学校应当大力推广新政策、新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让新的助学政策家喻户晓,让众多困难家庭了解城乡义务教育和农村中职教育的免费措施。

2.全方位展示教育特色和成果,扩大社会认可度

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也有部分原因是社会对中职学校的了解不够,存在认识误区,特别是会计行业中低职位相对饱和,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家长对孩子未来就业期望较高。中职学校要想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必须拓宽渠道,多途径宣传和展示自己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办学优势、扶持政策、就业前景、创业成功典型等,让人们对中职学校有全方位的了解,促进学生和家长改变观念,消除偏见,更新传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重新定位中职会计教学培养目标

重新定位会计教学培养目标,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改变教学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学观念,会计学科理论知识枯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可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1.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大多数单位已经从原有的手工处理会计信息过渡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原有的部分课程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学校对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一些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相对前沿的专业课程,注重强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毕业学生对口就业率高,所开设的专业才能具有的生命力。

2.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一是要正确引导,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二是要充分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不到实地就对教学内容有感性认知。三是要因材施教,科学采用授课模式。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讲究授课层次,教学应有从易到难的过程。四是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会计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和会计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没有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很难及时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加快软硬件升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改革,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是从学校自身出发,积极探求改革方案,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改变单一办学模式,加大校企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和深造的渠道,将中职学校建设成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培养基地。二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完善和升级改造校园基础设施、设备。 2.加快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提高综合软实力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中职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把培训重点放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训练方面,创造条件让会计专业老师到第一线亲自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熟悉会计各环节业务,掌握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在实践积累经验,并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同时,积极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争取达到更多的专业教师达到中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三、结束语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1 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正确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校应该走实用化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就业, 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我们的目标是适用, 那我们就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现在大多中职学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 也把实践看得很重, 但确多是在表面或者说是纸面上做文章, 并没有把真正的实用当成目标。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学生考会计师证做为目标,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1.2 会计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

实践性教学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但是凭心而论, 现在进行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 还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质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运用, 使得教与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学习与就业的距离也就越拉越大。

1.3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 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 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 实施的课程不是高职课程模式的照搬, 就是大学本科课程的翻版, 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这样的教学计划势必使得会计教育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会计实训操作的教学, 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 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1.4 教师水平制约教学效果

在会计教学中, 很多教师多年来都是从事一门专业课的教学, 对其它专业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导致大多数教师教什么课通什么课, 相关课程知识缺乏。会计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也会制约会计人才的培养。学校中大多数会计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 缺乏实践经验, 在会计教学中, 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展开讲授, 空谈理论, 不能引入企业实际案例, 讲解不够透彻;在指导会计实践教学中会感到力不从心, 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1.5 缺少必要的实习环境和实习过程

对于中职学生, 最重要的莫过于实际操作。而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缺乏必要的实习环境, 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这势必要严重影响学生的实习过程, 使得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练, 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当数量的中职学校把第三年的实习也与就业相混淆, 干脆在第三年把学生放羊式的推到企业, 说是实习, 其实就是就业。这样就造成了, 学生没有在真正的会计岗位上得到应有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学生根本到不了财务岗位, 甚至跟财务没有任何的联系。

2 会计教学改革方案

2.1 适应时代需求重新定位会计教学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走实用性的道路,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放在首位。以“强化实践模块教学, 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在校内实训方面, 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商务书写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 还要通过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 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的训练, 掌握以下核心技能, 如会计核算技能、会计分析技能、财务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纳税会计技能、通用财务软件应用技能等。

2.2 加强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会计教学在课堂上必须要使用安例教学或者项目教学的方法, 让学生和社会实践零距离接触。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什么知识, 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怎么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 要时时把实用放在主导地位。在教学手段上, 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大面积引进多媒体教学, 把实际财务操作移到大屏幕上, 让学生如临其境, 真正懂得会计操作、会计方法、会计手段。

2.3 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 一方面我们要彻底改进原来的教材, 采用适用模块式教学的新型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量使用校本教材, 把社会安例、生产项目引入课堂, 让学生多一些实操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学的主导文件,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把突出社会实践作为核心、作为纲领, 不能脱离这个主题, 也决不能走纸面上的形式主义, 既要有新意, 又要有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一定要做到突出实践, 要大于1∶1。

2.4 全面提高教师水平

第一, 走出去。教师必须要参加社会实践, 进入企业。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没有社会实践经验, 那学生的经验从哪来?教师如果不懂得社会需要什么, 那又怎么来教学生?只有我们的教师通晓企业会计流程, 懂得企业所需, 那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才能教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

第二, 请进来。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会计师、出纳员等人员请到学校来给教师和学生做讲座、做指导。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进项目, 召开业界交流会, 和外界接轨, 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理论和法律法规, 这样我们的知识不落后, 这样才能在与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5 加强会计实习

在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设计一定时间的阶段实习, 让学生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掌握社会, 懂得会计的适用流程和操作手段。在第三年的顶岗实习阶段, 不忙于让学生就业, 要真正把学生送到账务相关的岗位上, 让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练和提高。会计教学如果没有大量的实习时间, 那就绝对谈不上获得实践经验。学生在就业时也就成了大缺陷、大失败。学校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去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寒署假的时间。在寒署假期间, 我们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给学生提供实习单位; (2) 给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 (3)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4) 回校后进行必要的考核。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会计教学改革, 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会计教学, 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 把中国的会计教育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 为达到这一目标, 学生的实践活动充足与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实践型会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对学生合理的、有序的实践培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此满足学生自身与社会相适应, 并推动职业院校实践型会计专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

摘要:企业招聘会计人才要求应聘者要有至少两年以上会计岗位工作经验, 而这正是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软肋。教师抱怨缺少实践教学的环境, 学生苦于学习与实践脱节。所以, 要想学生能够好就业, 那就必须要对会计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增加实践环节, 让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在就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上一篇: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风力发电设备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