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引发了艺术流派一次次的更新,新的艺术思潮不断涌现,成为艺术长河里不可忽视的元素。它们不仅在艺术史上,而且在文化史、社会发展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本文通过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比较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现代”涵义的解释,从而对20世纪后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研究中的“现代”进行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启示

引言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对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物质环境的变化,而且体现在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相比之下,在现代设计发展较晚的中国,自然会以西方设计作为学习的参照。国内曾有很多学者对西方现代设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从早期的现代建筑到后来的现代工业产品和平面设计,他们对现代设计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1、现代艺术的定义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不得不说现代艺术是一种行为,传统的艺术是一种简单的再现行为,而现代艺术实际上就是一场“挑衅”,一场带有自己主观感情的挑衅。(大多数现代艺术艺术家创作时是把自己的感情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不注重再现,而只是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是对过去一种艺术流派的挑衅,批判和否定。墨守成规对现代艺术来说是一种大忌。勃雷东说:“当形式不能向社会挑战、不能搅动社会、不能激发社会去思考、不能去揭露社会落后的时候,或者说,当形式不与旧形式决裂时,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一种艺术流派的“灭亡”意味着另一种艺术流派的“再生”。但是艺术能否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个谜,要靠自认为“时代先锋”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努力。新的流派的产生,有时不免有些矫作之嫌。那么,作为欣赏着的大众来说,是否会跟不上这些革新?现代艺术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艺术家在艺术行为的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是内心情绪的写照,他们觉得创作的过程是很美妙的事情!但对于欣赏者只能看到作品,无法体会那种创作过程中的美妙。以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为例,作为欣赏者来说,很难体会到作者当时的迷狂的感觉,感受到的只能是作者用笔的力度、色调。

2、现代艺术的意义

现代艺术发展至此,更加关注精神的象征,而不是只模仿自然的和谐,实现了艺术语言的革新和对文化传统的批判。简单说来,既造成了人们视觉革命的冲击,又挑战了官方学院派和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现代艺术是人们视觉领域创造力的一种释放。它的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各种新的形式的出现,也使人们对它的理解越来越困难,这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大约在50年前,西班牙哲学家奥格托可格塞特说过:“从社会学观点讲,当代艺术的特征是把公众分为两种人:懂得它的人和不懂得它的人。”如果考虑到公众对艺术家己经做出的和正在做出的一切不同反应,便会发现,这一论断至今还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公众的表面热衷与内心的拒绝。此外,艺术史学科中出现很多流派,出现许多研究方法,如果在学术上观点一直保持过度一致的话,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调和创作缺乏活力,从这种程度上来讲,现代艺术丰富了艺术史等相关学科,人们的视野宽阔了,引进新的方法是必要的,而不是单纯的形式的变化,新的理论和方法会使整个学术向前发展。但是,有些现代艺术家们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他们一直企图”创造”艺术史,用着十分机械的方式,而不是去创造艺术品。只是不断地去更新艺术的外观、形式,而没有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艺术品。艺术家应该在所处的时代,创造出自己时代的精华,去表达一种思想,去传递一种感情,而不是为了创造艺术史而去破坏之前的艺术流派,去攻击别的艺术门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艺术史的工作者或艺术家们对于科学或者艺术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排他险。他们新颖大胆的艺术创作方法、强烈的言辞总是不断地攻击正统的学术堡垒,从而制造一起起的“艺术事件”。

3、现代理论对于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启示

3.1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发展规律的启示

从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中我们可以了解现代设计理论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这种环境中产生的设计理论必然具有以下规律:

(1)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社会生活各方面逐渐影响设计理论的演变 ,而这种演变是需要漫长和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2)现代设计发展是个革命性的进步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活动空间的扩大,设计理论的内容和范围早已超出以往人类的认知范畴,它给人类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远超出它的负面影响。(3)现代设计的发展多元化和趋同并存。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历史使得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各有千秋,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中产生的现代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世界各地设计发展的方向。(4)现代设计理论发展是个阶段性和系统性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流设计理论,而不同阶段的设计理论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着设计理论向前发展。

3.2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内容的启示

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理论同许多学科如经济学、哲学、心理学、创造学、社会学、工学、美学、仿生学、科学技术、信息学、教育学等学科既密切联系又存在区别。而现代艺术设计必然与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学进步等因素紧密相关,其他学科的理论也会影响和改变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内容。这里我将理论分为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理论。前者需要从哲学、社会学、人文学、美学等角度宏观地有深度地理解艺术设计,它更多探讨价值性、本质性、原理性、伦理性、观念性问题。而应用性理论是从工学、創造学、科学技术、信息学等角度,依托于具体的设计案例,从微观入手,系统地整合设计知识、程序和方法。此外,现代社会的特征如社会工业化都市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等都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到艺术设计中,改变着艺术设计的对象、审美观和社会责任性。

3.3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哲学探讨的启示

从现代化哲学层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设计理论研究中不仅要对各时代学者们的设计观点进行梳理,对各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同时还要从现象中寻找现代设计的本质和规律,了解设计案例背后的连贯性动机或综合性行为,认识到现代人的特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现代设计应该为人类提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质量,它们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现代人精神气质的塑造,同时从现实角度分析设计人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心态;思考设计面对人类的态度,在追逐时代步伐的同时如何推动人类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发现对于现代设计时间、概念的不同说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现代设计理论研究之始,首先要深入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大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事件、社会演进,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认识“现代”的概念,从而更好理解和学习“现代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童星,崔效辉.“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04:53-58.

[2]杨多贵,牛文元,陈劭锋.现代化内涵、指标与目标的新探讨[J].学术探索,2001,04:19-21.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首先从书法的文化内涵入手,通过两个方面叙述了书法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地位,然后讲述了书法应用于广告艺术设计的现状,接着对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分析了书法和平面广告设计的相互关系,最后对书法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的突出表现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期望能不断发扬优秀的书法文化。

关键词:广告艺术设计;书法;突出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瀚如烟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却历久弥新,不论朝代如何更迭,统治者尊崇何种思想,都始终在维护并且发扬传承这种文化,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文化。即使在当今这个生产力极高的现代社会,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

(一)书法艺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诸如武术、诗词、数术等等,对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影响深远。在这其中,包括目前流传最广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书法艺术。它是建立在中国文字的基础上的一门具有极强美感和内涵的传统文化艺术。而关于文字的由来,《万姓统谱·卷五十二》中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这也就是著名的仓颉造字。他通过模仿动物的足迹创造出最早的文字,取代古代结绳记录的方法,自此伊始,文字乃创。随着时代的不断交互更替,文字由最初的图案演变并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人类对于文字的追求逐步向美演变,也就有了书法艺术。漫长的时间里,书法不断吸收着我国优秀的哲学文化,其内里有着丰富的内涵。

(二)书法艺术成为文化的坚实载体

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自始至终,都是世界上公认最为优美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去学习和创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等等贴文。几千年来,书法艺术不断吸收各种哲学思想,其内涵也不断被丰富。在书法艺术当中,有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有释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我思想,也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仁者治世思想。书法在方寸之间构建出一片天地,在毫厘之下凝练精华。其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方一圆、一浓一淡、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一刚一柔、一虚一实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国人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也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人和书法艺术的关系来说,中国人创造了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反之又给予了中国人精神思想的启发,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

二、中国古代广告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

(一)上古时期

自黄帝轩辕氏于阪泉战胜炎帝蚩尤,又于涿鹿战胜蚩尤,统一黄河流域部落之后,上古时期传至尧舜而终。在这一时期,部落的族长为了能够鞭策自己且得到民众的认可,便以各種各样的方法警醒自身,如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等等。这是最早的昭告天下的方式,也正暗合和广告“广而告之”的含义,可以将其视为最早的广告雏形。

(二)夏商周时期

大禹接受禅让,建立“家天下”的夏朝,铸九鼎以镇九州,昭告天下。而在商周时期,我国形成了正式的交易形式和场所,《易·系辞下》中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由此可见,我国广告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1]。

(三)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有所提高,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中,楚人通过街边吆喝和叫卖,形成广告效应,进而推销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这时出现了招幌广告的形式,即将幌子悬于门外,告知过往的行人。亦有假广告于市。如《晏子春秋》载:“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与内。”还有关于名人效应的广告,如伯乐相马等等。这时的手工业者为了提高知名度,也已经初步将自己所制造的商品标上自己的署名,这也就诞生了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物勒工名。

(四)先秦以后

我国的广告艺术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东京汴梁的各种商业活动。在画作中,可以看到店铺前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招牌和布幌,集中体现了这个时期广告形式的多种多样。同时,这个时期的人们也更追求广告的美观,书法艺术也已经能够在广告中有比较完备的体现。

三、书法应用于广告艺术设计的现状

中国汉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但是通过笔画的收缩延伸、扭动转环,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美好形态,进一步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这种美感在当今社会也不断地被广泛运用在广告设计当中[2]。这其中,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书法艺术和哲学智慧,将传统的书法艺术与现代的科学理念相结合,使其在广告设计中更好地进行了应用,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这也是对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一种认同,看出广告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那就是更好地结合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

四、书法艺术和广告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

书法艺术,贯穿了中国人的整个历史,见证了中国人的朝代兴衰和历史变迁。而现代的广告艺术设计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它相较于书法艺术来说,是极其年轻的,但也是富有活力的。当两者发生碰撞后,东西方的文明得以逐渐交汇融合,书法文化增加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广告艺术设计也吸取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最终使得两者都能得到长远的发展。中国人讲究意境,所以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注重“意在笔先,以意领气,全篇布局”的思想。而现代的广告艺术设计也在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向着意境化发展,两者的理念不谋而合,具有真实的统一性。

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它对现代的广告艺术设计做出了规范化的调整,使得广告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美感。中国的广告设计由于起步较晚,且国情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中国广告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缓慢。当传统的书法文化汇入其中时,就犹如干涸的土地遇到春日的甘霖,为之带来了无尽的生机。而书法文化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同样也有手足无措之感,现代的广告艺术设计中新颖的想法,使得书法艺术有所借鉴,最终走向了全世界。

五、书法艺术应用于广告艺术设计的突出表现

在当今社会,书法艺术早已被广泛运用到广告艺术设计的中,它在现代广告艺术设计的运用中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书法艺术在标识设计中的体现

在广告艺术设计当中,标识设计对书法艺术的运用尤为广泛。对于标识设计来说,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保证其可识别性和突出主旨的一目了然性。这两个特性,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都完全满足。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散思维来使得其创意得以实现。若是追求传统风格的标识,设计师可以采用历史较为悠久的篆书和隶书来进行设计;若是追求潮流风格的标识,设计师则可以采用飘逸的草书和行书来进行制作。除此之外,利用中国书法制作出的标识设计也已经在国外落地生花,如在2005年,法国人Bastian将中国的大博文球鞋带向了欧洲市场,使得这种球鞋在欧洲风靡至今,甚至已经成为潮牌的象征。其最初的广告创意就是用中国的书法构成的四个大字——中国功夫。

(二)书法艺术在封面设计中的体现

封面一般都会应用在书籍、文章之首,所以,对于封面设计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得傳达的信息一目了然,能对其内容有总体的概括。在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书籍的名称一定要做到美观与醒目的结合,能给消费者一种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封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有重意境的,使用书画结和的方式来设计;有重气质的,使用烫金、起鼓等装饰来制作;还有重朴素的,使用简单的笔画来进行勾勒;等等。由此可见,不同的书法形式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它有着极强的功能性。使用书法艺术设计出来的书籍封面,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种感染力,使得消费者对其产生更浓厚的兴趣[3]。除此之外,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使得封面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中国特色。

(三)书法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在现今社会,包装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包装,它更多地集中体现了一种商品的气质和外在的形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是观察国家商品市场活跃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广告艺术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将色彩、图案、文字三者有机结合在包装上面,是一项内容丰富的学问。在之前的中国包装设计市场,大多是一些老字号的品牌或是更贴近传统文化的产业更喜欢使用书法艺术来设计商品的包装,诸如古玩字画、玉石工艺等等,其书写的形式也主要以年代较为久远的隶书、楷书为主。而如今传统文化不断被普及和发扬,也使得书法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设计师更能通过对书法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应用效果,设计出更加符合大众审美且具有商品特色和个性的包装。这种意象的传递是不分国界,不分年龄的,所以,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包装设计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六、结语

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丰富的内涵,在现实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现今的广告设计同样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广告艺术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会使广告更加具有美感,这也是未来广告艺术设计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正浩.中国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实践及其发展[J].戏剧之家,2018(34):118.

[2]罗昊.电视台平面广告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7(8):179.

[3]王珵.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7):300.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数字艺术设计是集数字应用和艺术设计于一体的专业。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能力和艺术设计理论,掌握数字在艺术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要求。学生应该对数字艺术的全新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数字艺术在众多领域中的技能与应用,促进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的改革,培养在本专业中具有知识面较广和技能型较强的高端技术人才。

关键词:数字艺术;立体构成;教学改革;研究

数字艺术设计是一门比较综合复杂的生产过程与劳动成果的学科,它是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为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数字艺术设计已经融入到空间构成,也就是立体构成当中了。立体构成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门,所以要全面掌握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工程教学改革的模式与方法,建立和发展数字艺术的立体构成,推动我国的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1]。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形态创造和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也可以称之为空间构成。它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把要进行形态创造或是造型设计的要素,按照构成的原则,组成一个形体的构成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解释说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其主要特点为:(一)主要研究在三维空间里如何让将立体的造型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有个性的优美的立体形态。(二)整个立体构成的经过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是组合道分割的经过。任何的形态都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这三者也可以组合成任何的形态。(三)立体构成的研究包括对材料的形状、色彩和质量等特性和材料的柔韧度的研究。(四)它是对实际的空间与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人的活动与生存都是由空间的范围而决定的(五)它的形态与形状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差别,物体中的形状只是形态很多面向中其中一个面向的外观,但形态是由形状所构成的物品。

立体构成主要是针对素质和技能进行训练,在其训练过程中,主要是对眼睛、头脑与手进行协调训练。因为眼睛是用来观察的,头脑是用来理解和掌握的,而手是在数字艺术设计中用来操作表现的,这三者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设计的开发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在数字艺术设计中的反应能力。所以,立体构成在数字艺术设计上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还能开拓学生潜在的设计思维能力。

一、数字艺术设计的现状与教学

数字艺术设计它具有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现在有很多的艺术家都以数字为基础作为艺术设计的工具。因为我国的数字艺术设计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的较晚,因此会在思想观念与技术能力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数字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我国的媒体行业与娱乐领域的重要组成之一。现阶段我国缺乏大量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所以很多高校都增加了这一门课程,为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数字艺术的研究和立体构成的研究,教育部门已经把两者进行了融合并将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案进行了改革,进一步的完善了数字艺术设计的教学体制。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学习,就要对其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方式,从学习方法上入口,使数字化的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实践能力当做艺术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法为目的[2]。数字艺术设计要遵循数字设计的实际情况实现,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学习数字艺术设计中,把数字融汇到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独特的数字艺术作品,特别是要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我国的综合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技能的基本方法,比如对电脑美术专业而言,它的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素描、色彩、速写构成。相对于专业课程的软件教学大家都知道,立体构成教学可以运用数字三维软件创建立体构成作品的方式进行开展教学,但是在创造的过程中要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创建空间的立体形态,这就要用到三维软件来具体实现。

生活创造艺术,却低于艺术。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反映出艺术教育对现代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数字艺术设计应以生活为基础,在数字艺术设计学习中,学生应该融入生活,反映生活,观察生活,如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形态、人的言谈举止等,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生活中积累艺术设计的素材。

二、立体构成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先通过教师笼统教学理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然后让学生根据原理对所要创建的图像进行形态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立体构成原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障碍,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完善的结合与衔接。

因为教育模式没有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完善的结合与衔接,造成一方面入学门槛较低的学生在学习立体构成基本原理和方法时,连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学这门课程用途是什么,怎么用这门课程也不清楚,于是会在实践练习中有一种应付心理,根本就不会自己去创造,而是模仿教师特定的构成样式案例,或不改变网上的优秀案例,进行操作,很少去体会基本形体之间的关系及立体构成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画面效果。另一方面,门槛较高的学生高年在完成设计实践时,但是却缺乏基础构成能力,对立体设计元素没有自身的创造性,导致作品并没有新颖可言。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对数字艺术设计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三、对于基于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的建议

1.创意思维

立体构成是研究形态创造和造型设计的学科,把要进行形态创造或是造型设计的要素,按照构成的原则,组成一个新的形体构成方式。对于新立体的组成就是展现创新思维的表现。对于数字艺术的设计不是以完成作业为目的,而是要在构成新立体时所激发的创新思维与表现[3]。

2. 虚拟结合

利用计算机虚拟立体的构成草图和构成的穿心设计,并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构成实际物品设计制作,不仅可以在操作中省时省力,还能避免在实际运算中出现错误。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感受到所构成物品的真实性与空间性。

3. 纸的作用

同学们可以在进行思维创作时,把灵感写到纸上。比如对构建物品的要求与规格,比如展示物品的功能与方法。对立体构成的思路与结构内容,对立体形态与空间构成都可以用纸张记录下来,使学生的数字艺术设计发挥更多的创意。

4. 视觉的重要性

人的视觉是用来观察与发现的。因此在数字艺術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视觉感受的认知。要求学生用视觉来感受对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学会观察与辨别所构建立体的可行度,结合实际生活的要求进行观察与研究。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才可能会在虚拟的情况下达到立体构成创建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陈旧的设计教学理念,从实际操作方向入手,提高学生立体构成空间操作能力和表现技巧。立体构成在艺术设计中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因此要加强在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的学习与应用。通过立体构成在数字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模式。通过对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改革,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有着更大的突破与进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培.立体构成数字化教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05):45-47.

[2]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11):116-119.

[3] 王苗苗.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4,(06):89-92.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产品艺术设计逐步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延伸到无形的系统和服务,无疑对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定位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深度调研产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专业现状和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未来趋势,提出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 产品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650105)作为一个交叉性、复合性且综合性极强的一个专业,本身是从原先产品造型设计(670102)、钟表设计(670121)、眼镜设计(670133)、灯具设计与工艺(670128)、游艇装饰设计与工艺(670110)五个专业合并的新开专业,同时和工科方向的工业设计(560118)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有较大相似度[1]。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工业化及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社会对于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也暴露一些问题:如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同学校差异较大、就业对口率不高、毕业三年后转岗率高、新时代下产品设计新任务快速更新与当前人才培养不同步、专业所覆盖行业广泛导致部分院校专业定位不精准、课程设置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专业进一步的科学发展。以就业对口率不高为例:虽然就业率不高是宏观和微观各种矛盾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也显示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情况。

一、专业发展现状

(一)开设院校情况:根据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开设工业设计本科专业普通高校289所,普通本科在校生51413人;开设工业设计专科专业普通高校115所,普通专科在校生11541人。2018年全国开设产品设计本科专业普通高校464所,普通本科在校生90594人。开设产品艺术设计专业院校163所。

(二)专业定位:产品艺术专业包含的范围太广,有些界限定位也比较模糊,有些学校将产品艺术设计作为专业招生,但是却按照其他如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家具设计方面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去培养,也容易出现课程混乱以及专业定位不精准等问题,培养的学生也不能较好地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从而导致就业对口率不高。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掌握产品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制造业、文化艺术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工业(产品)设计、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等设计服务职业群,能够从事产品创意设计、造型艺术设计、文创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等职业,针对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者无形的服务、系统)及周边进行开发设计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二、专业发展现状

基于此,为调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依托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发达的工业设计产业和资源,面向138家企业、40所院校、1183名学生、5家行业协会、3家研究机构,针对企业、院校、学生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结论:

(一)企业调研结论

1.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企业需求广泛,发展前景良好。调查结果显示,产品艺术设计是制造业、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网络科技等行业的依托,基本都需要产品艺术设计专人才,这些行业显示了企业对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广泛性,但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产品艺术设计人才一方面行业分布极为广泛;另一方面单个企业需要的量相对较小,对于学校来说,注定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定向性培养,同时也需要考虑区域产业对接专业发展。

2.企业对产品艺术设计人才的典型岗位需求主要是产品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文化与创意产品设计师、工艺美术品设计师、玩具设计师、交互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家居产品设计师、卫浴产品设计师、珠宝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等[3]。

3.企业对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知识目标、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拓展能力的要求:

知识目标排前五位的分别是:掌握设计创意思维的原理与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创新理论;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产品设计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熟悉产品的结构与构造原理;掌握产品设计相关材料及加工工艺(CMF)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具体。

职业素养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和学习创新方面素质。

职业技能排前五位的分别是:良好产品造型设计能力、熟练的三维建模能力、具备良好的产品创新能力、良好的产品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辅助静态与动态表现能力。

拓展能力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团队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和持续发展能力、社交礼仪和沟通能力、信息检索和调查研究能力、文化涵养和文化底蕴。

4.产品设计新任务正在逐步出现,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产品艺术设计的延伸和发展,产品艺术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有形的产品,新形势下的产品艺术设计延伸到了无形的设计,如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同时产品艺术设计与其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融合,以及借助于互聯网和物联网的平台,对于产品艺术设计范畴越来越模糊,无疑从而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因此专业设置上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经济产业发展,精准定位。

(二)院校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方向差异较大。基于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特点和方向差异较大,不同学校因为地理位置、院校师资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使得院校间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和知识目标方面的培养力度和内容有较大差异。

2.就业对口率不高。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在4500-5000人,就业率很高达到99%,但是专业对口率平均在70%左右,毕业三年后转

[4]岗率达到了50%,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有多样的,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

要更加的关注从学生报考专业、加强学生专业认知、对专业认可度、以及其毕业后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等方面贯穿整个职业链接方面的指导。

3.专业定位。产品艺术专业包含的范围太广,有些界限定位也比较模糊,有些学校将产品艺术设计作为专业招生,但是却按照其他如服装设计、工艺美术、家具设计方面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去培养,也容易出现课程混乱以及专业定位不精准等问题,培养的学生也不能较好地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从而导致就业对口率不高。

4.课程设置。产品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应充分体现在课程上,课程共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而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如何与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学习,课程设置不应该是完全一样,而是需要课程设置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其专业特色地方。

(三)学生调研结论

1.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度较高,但对专业内涵认识不够清晰,同时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延续性没有较好的定位。

2.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对实践要求很高,但教学实践效果欠佳。本专业毕业生对于项目实战、真实设计项目方面的经验在教学体系中体现不足。认为学校还需要继续加强实训场所和设施建设,改善实训方法,以提升实训效果,或者加强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将企业真实项目或者虚拟项目引入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产品艺术设计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认同率较高,但课程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产品艺术设计毕业生认为教学中,需要跟随新经济与新技术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需要有专业特色,并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接。

4.对于为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这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需要加强。

5.对于掌握设计创意思维的原理与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创新理论;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产品设计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熟悉产品的结构与构造原理;掌握产品的设计流程、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全过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产品造型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目标要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前面调研结论可以看出: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广泛,发展前景良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同学校差异较大、专业所覆盖行业广泛。因此,不同院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需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需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是:良好产品造型设计能力、熟练的三维建模能力、具备良好的产品创新能力、良好的产品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辅助静态与动态表现能力。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知识目标是:掌握设计创意思维的原理与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和创新理论;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历程、产品设计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熟悉产品的结构与构造原理;掌握产品设计相关材料及加工工艺(CMF)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具体。

调查显示,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开设较为集中的课程前十门课程为:三维软件应用、Rhinoceros与渲染、产品效果图制作、产品专题设计、产品设计表现及快题、产品形态设计、设计材料及运用、产品造型设计、人机与设计、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专项设计[5]。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开设较为集中的课程前十门课程为:手绘表现、Photoshop、工业设计史、模型制作、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设计构成、设计色彩、计算机软件绘图、人机工程学,具体情况如表1:

四、人才培养定位

(一)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体现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主体特点,也要开设与区域经济产业、院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以突出专业特色。随着中国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下,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促进新的一轮产业的发展,同时产品艺术设计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融合,使得产品艺术设计的范围延伸得更广,从有形的产品延伸到无形的如服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領域,因此而需要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定位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这对院校来说:需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设定上,既要体现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主体特点,也要针对区域产业经济和院校实际情况,紧跟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开设与之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以突出培养方向和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对高技能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需适当增加拓展类课程比重。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缺少行业属性,毕业生就业需要依托不同的行业,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特色,或者地方特色,考虑开设一些拓展课程如:传统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漆工艺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公共设施产品设计、卫浴产品设计、家电产品设计、钟表设计、眼镜设计、金属工艺品设计、竹木工艺品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等拓展类课程的比重[6]。

(三)完善规范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室电脑数量与配置应当基本满足学生开展学习使用的需要,可根据所在学校或地区实际情况,配备专业教学需要的其他实训设备,根据现有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对校内实训室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为主,如设计软件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工业设计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画室、摄影棚、创意设计中心、手工后期实训室、木工实训室、产品创新工作坊、金属工艺实训室、金工实训中心、人机工程实验室、CMF中心、漆艺实训室、纤维艺术实训室、材料与工艺等。

同时也需备有如办公设备、会议设备等、虚拟VR教室、项目设计课程课室、实现“虚拟仿真”、“项目化”、“综合实战”等实践教学[7]。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应选择能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拓展合作渠道,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岗位,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等,努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五、產品艺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专业高职院校全国规模最大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于1985年,每年毕业生产品艺术设计专业400人,针对珠三角地区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文化创意、玩具、家居等产业作为支撑,分别开设来产品艺术设计的产品、生活品、玩具、家具四个方向,以适应区域产业经济人才需求,同时应对近年互联网、服务业、金融等行业对于交互设计人才需求旺盛,在2018年开设交互设计方向以适应时代需求,如表2。

课程设置上,为培养更加对接企业需求,在大二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行项目制课程教学,让学生在项目制课程教学中提升专业技能,课程中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进行双导师制教学,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就是企业开发,学中做,做中学,如图1。

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大二第一学期的正式进入到项目制课程为例:与深圳某公司签订了关于理疗仪外观设计开发项目,周期为2个月,接到项目后,结合课程设置,将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将一个班30人细分为6个小组,一个小组5个学生,设置一名小组长,进行小组合作模式,还原设计公司的项目管理模式,现选取其中一小组,对小组的草图进行发散,推敲得出三个方案,如图2:(以下方案都已获公司授权同意进行学术成果展示)

草图进行一轮轮的筛选和推敲后,将草图发回给公司进行意向方案确认,并和甲方公司进行方案讨论,对最终研讨意向的方案进行建模得到使用场景图,如图3:

最终选中方案,输出模型样机,和项目委托公司针对模型样机和设计图纸资料,进行最终方案发布会,最终选中方案,输出模型转入企业进行结构模型打样,制作功能样机,完成本次项目制课程,同时完成本次设计方案的落地,如图4。

结语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标准在研制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考虑“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带来的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变化,并在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上予以呈现,将产品设计工作内容的新变化与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高度结合,实现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注意到全国经济差异和地区差异,在保证产品艺术设计学生核心素质、知识与技能整体统一的基础上,设置拓展课程,拓展专业特色,立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前瞻性的视野,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最后,应该基于高校本身师资和硬件情况,引入企业参与课程教学,贴近企业最核心、最迫切的诉求,实现产业与院校在经济转型升级当中同步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S].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

[2]朱佳维.创意产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4.

[3]于藕.创意产业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农家参谋,2017,(23):217.

[4]莫小敏.创意文化产品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开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221.

[5]区穗玲.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广东5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D].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5.

[6]胡红叶.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8:5.

[7]祁红媛.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8,(02):58-72.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自1997年教育部将艺术设计确定为独立学科后,我国的艺术设计学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一大批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但与此同时,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艺术设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即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分散,实践指导性不强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动手实际设计的要求比较高。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为理论性学习内容,安排的艺术设计实践内容少。此外,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也比较分散,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广而泛,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培养出的学生也很难保证有突出的特长。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在安排艺术设计课程上不合理,课程之间没有侧重点,学生学得杂乱,对培养专业能力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且学校选用的部分教材也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导致學生浪费时间去学同一部分内容而没有形成体系。另一方面是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授课的重心放在了课堂讲解上,在上完理论课之后很少会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导致学生缺乏设计实践经验,学生能力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师资

在目前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中,真正具有艺术设计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少,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虽然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实际的设计能力却比较欠缺,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项目的经历,并不具备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再加上授课模式比较陈旧单一,这就导致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缺乏实际的指导,学生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无法真正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和多样化,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也在快速更新,然而许多教师却没有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其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储备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对当前艺术作品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并不了解,这也导致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滞后性,对学生而言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二、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想要改变目前教学困境,首先要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明确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向,比如教学时侧重于视觉传达设计、平面与广告设计等的某一个方向,将基础课程同专业要求紧密结合,突出专业的特色,进行针对性教学。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侧重于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按照市场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的有实际能力的人才。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应当鼓励学生对设计元素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设计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基础理论、创作过程、工艺实践与运用、设计思维训练四大块。第二个阶段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学生把设计好的作品创作出来变成实物作品,重点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作品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所遇到的工艺及技术上的难题。

(二)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学生能力水平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改变目前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充斥着“满堂灌”的僵化教学方式,高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推广双师型项目化教学模式。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选择有丰富的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作为形式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形式导师主要开展理论教学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项目实践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布置教学课题,调动学生积极地搜集文献资料,深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拓展艺术设计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丰富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

同时选择有企业项目经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强的教师担任工作导师。工作导师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艺术设计作品,主要负责讲授产品制作的材料、手艺、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工作导师要结合形式导师的教学,开展设计构图、创意思维设计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由理论学习向技能锻炼转变,根据艺术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到课堂教学中,能实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路,这样做可避免照本宣科、死套教材的情况出现。双师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也可以使不同特点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的质量。学生可以以项目实践小组为单位,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咨询、实习锻炼等方式,完成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培养职业技能。

三、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必须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能在教学中将两者割裂开来,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采用理论传授与实践指导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莉.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5,06.

[2]叶克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13):166-166.

[3]毛蕾.试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艺海,2013(12):202-203.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风格;关系;特点

一 室内空间设计及其内容

1. 室内空间设计的含义

室内空间设计是人类改造居住空间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进行室内空间设计可以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虽然“室内空间设计”被作为理论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一直不断被人类实践。人类自古就懂得追求居住空间的安全、舒适和美观。原始社会的人们在洞穴中铺设树叶、杂草和兽皮,在洞穴内壁用色彩绘制线条和图案等等对居住空间进行的改造,这都属于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不仅专注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专注于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使人在社会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2.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在进行室内设计之间一定要对所要设计的室内空间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实际,给人们提供一处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空间不仅具有实用性、功能性,还具有艺术性,是设计师的乐园,他们在遵循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设计天赋。由于设计师的欣赏品味以及设计水平上的不同,选择的材料以及设计方法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般情况下,室内空间设计主要分为物理空间设计以及心理空间设计,物理空间设计是心理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没有物理空间设计的支持,心理空间设计就不能得以实现。这两种设计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不同需求所要达到的效果,具体内容为:物理空间设计主要是以考虑室内功能性为主,对物理环境的实质进行的设计。只有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合理组织这些物理环境,才能让人们更好的使用室内空间,才能让室内空间发挥出自己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二、心理空间设计与物理空间设计不同,其着眼点是进行心理空间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物理空间设计的手法,关注室内心理空间的营造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心理空间设计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感受的设计。心理空间设计需要有其物质载体,常常借助于物理空间设计来体现。

二 室内设计风格的产生与作用

1.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

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时代的室内设计由于受到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例如埃及设计风格、罗马设计风格、欧洲中世纪设计风格、中国古典设计风格等,都是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虽然,世界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存在着众多种类,但当我们对这些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每种设计风格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说,影响室内设计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社会与文化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时非常密切的。

2. 设计风格的心理作用

设计风格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每种不同的设计风格都包含着其独特的内涵。室内设计风格作为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文化特点与时代特点。例如:韩国的室内设计就一直沿用了传统席地而坐的风格,所以在针对韩国人进行的室内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特点,采用低矮家具。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响,多数韩国人也开始接受新的室内设计风格,一般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韩国人都比较喜欢那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因为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温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感,不至于让他们与当地的风俗文化格格不入。我国不同朝代由于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的不同,其设计风格也是不同的,例如宋代比较注重文化,所以文人墨客较多,当时的设计风格也比较儒雅,具有较强的文人气质;而唐朝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所以经济实力雄厚,当时的设计风格就比较大气,具有富丽堂皇的特点。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在传承了个朝代不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更多的地区与民族特色。可见室内设计风格是可以传承文化传统,具有精神启迪作用的。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质,也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启发。

三 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的关系

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不仅能够反映不用地域与不同文化的特点,还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与启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空间设计营造室内设计风格

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以及欣赏品味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他们所喜欢的设计风格也是不同的。设计师在进行风格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业主的心理需求以及欣赏眼光,还要对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室内空间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规划,只有在做好重分的准备之后,才能确定其所要设计的风格能否与室内空间匹配。在去顶自己的设计风格可行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室内空间、照明、取暖、水管等方面的合理布局来营造整体的设计风格。设计风格如何在一个室内中得到体现全部依赖于室内的物理空间设计,合适的物理空间设计可以很好的展现室内设计的全部风格特点。

2.室内设计风格塑造心理空间

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都会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与文化背景等情况,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与审美标准的设计风格。例如,年轻人都比较有活力,追求时尚,所以他们喜欢简单、大气或者是时尚感较强的设计风格;而老年人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阅历丰富,性格也比较稳重,所以他们喜欢传统古典的设计风格;多数外国人在中国定居之后,他们所选择的室内设计风格具有明显的本国文化特色,与我国的设计风格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他们感受来自到家乡的温暖,回到家后就如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驻外使馆中若能够充分利用本国传统风格的设计元素进行室内设计,则更容易让人感受本国文化的存在感。所有的室内设计风格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室内设计风格的运用其实质就是对特殊文化的运用,就是通过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合适的风格所折射的文化进行心理空间的塑造。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对室内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创造出更加个性、使用以及美观的设计风格。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相关内容的了解以及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室内设计风格是通过室内空间设计来完成的,可以通过室内空间设计来营造室内设计风格。在进行室内风格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作用,将其二者相互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出色的室内风格。

参考文献

[1]张莹莹. 室内设计美学之我见[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2:36-38

[2]李弢. 谈建筑室内空间划分与人的关系[J]. 山西建筑. 2013.04:24-26

[3]向晓航. 论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27-29

[4]王秋蕾. 家居空间中的室内陈设[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12:18-20

[5]雷小军.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论“新中式”室内设计[J]. 科技信息. 2010.08:31-32

上一篇:信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地质勘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