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

2023-09-23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 简述:

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 外部特征:

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而东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板感。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墙。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屋顶采用的是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 综述: 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全钢屋顶,青铜曲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特征。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内部布局: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图示西区),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内部布局图

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

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也是各种活动的主要上说,而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了大人流量的要求,大厅有南北两个大门,为消防和突发情况时的人流紧急疏散。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 竹园

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 位于展馆东南角斜面展厅,一个外形是平面呈椭圆形穿插五层楼并且在四五层楼处倾斜出北墙外形成上述的青铜杯状。周边长100米,展厅单体表面为青铜板饰面,而青铜饰面这一形式最终的目的我想是想通过它来表现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魅力。展厅外观突破创新,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作为专题展览馆很恰如其分。 椭圆形展馆

矩形展馆(图示西区):

位于西南角的另一个综合展示空间是一个长方体,是首都布物馆的另一个重要展馆,作为主要展馆以长方形的形式以获得更宽阔的空间。据介绍展馆表面为实木板饰面,选用榆木复合板材作为的肌理的质感,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传统木构建筑的彩画,斗拱,雕花。虽然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装饰手法,但仍会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它的质朴、简约与厚重的质感以及单纯的设计形式给人们强烈的感受。 右侧为方形展馆 牌楼

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大厅的牌楼,以这种古朴的装饰品给每个刚走进展馆的游客灌输着强烈的中国元素,表述一种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牌楼位于建筑的中轴线,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中轴文化。复兴路 总结:

首都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陈 阳 周 毅 2009年5月5日 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2009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多功能报告厅: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

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 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篇三: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1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其中“古代中国”展让我收获最多!

“古代中国”展位于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该展览系统的展示了我国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之前课上老师课堂中讲的文物,在看书中有关的图片和投影中所放的照片时,我并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的实物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感受到古人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又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充满着灵气、灵魂。 例如老师课上经常会提到的“人面鱼纹盆”,它整体颜色为红色,在口沿处绘有间断的黑彩带,它的内壁上以用黑色画有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是圆形的,头上有像发髻一样的尖状物和鱼鳍形状装饰,人面前额的右半部涂成黑色,而左半部则画成黑色半弧形。眼睛细长,像是闭着。鼻子挺直,形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变形的鱼纹,鱼头和人嘴的外轮廓相互重合,如同人面口内同时衔有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两个耳朵的位置也各有小鱼,形成了一个形象奇特的人和鱼合体,还有两条大鱼像是相互追逐似的在这两个人面中间。整个“人面鱼纹盆”的画面构图极为自由,动感十足,图案也简洁、充满奇幻色彩。而在我今后的设计中也可以借鉴上面的纹样和构图。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科技馆有三个展馆,正中间是主展馆,左边像圆球形的房子是穹幕影院,右边是儿童科学乐园。 主展馆有四层,分为两个区,第四层是古代展区,一到三层是现代展区,大厅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像打结形状的标志,上面有可以不停扇动的彩灯,壮观极了。 来到现代展区,这个区有三层里面陈列的的科技产品更多,电学、力学、航空、交通、能源产品应有尽有,还有奥运会吉祥物的展出。这几个“福娃”很大,比我还高,在它们旁边有很多人围着在看模拟起跑器,场馆里修建了一条大约五米的跑道,有个助跑器可以测量你的起跑时间是多少秒。从三楼下去到二楼有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叫虚拟世界。他有一个大屏幕,屏幕里有一个足球场还有足球网,但没有一个人。人走进去,就可以出现在屏幕里,还可以踢屏幕足球, 真是太奇妙了!一层最吸引人的就是机器人乐队了,这个机器人

通过暑假的“六个一”科技体验活动,是我大开眼界,并且认识到科技的发达,让我也想设计一件科技品,首先要“敢于想”,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其次要勇于实践,在不久的努力下你便会将一件科技品设计成功。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博物馆定义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博物馆的性质

非营利机构的公共文化机构,即运用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为公众福利服务,不向机构的 拥有者、成员分配经营利润,为纯粹的非营 利(赢利、盈利)的社会公益机构。 博物馆的职能与功能

博物馆基本职能结构图

博物馆=藏品库+研究所+展览会

博物馆设计目的

博物馆展示指博物馆中物质的陈列、展览或摆设。其目的在于与观众沟通。人类透过展示来达成各种不同的目标,展示都是有意义的陈列来说明或告知。在博物馆中,我们使用原始物件藉以达成启示、告知,有时也达成娱乐的目标。 博物馆各功能及联系

博物馆设计要求

博物馆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和展览有关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实物和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从功能及使用性质来划分,博物馆分为艺术性博物馆、地域性综合博物馆。艺术性博物馆陈列展出非本地域的文物展品,展品来源主要通过捐赠、收购等多种形式收集,展品价值均堪称顶级艺术品,这类博物馆不具有地域特征,地域性综合博物馆代表了该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面貌,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应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一流的现代化建筑精品,并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博物馆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先进、合理、适用的原则,既要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又要满足较长期的使用发展要求。博物馆建筑设计还应体现以文物为本的原则,满足文物藏品的陈列展览、安全收藏与保护、科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及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的要求。博物馆设计应符合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相协调的原则。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新建博物馆一般由藏品库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综合服务区、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9 大部分组成。其中藏品库区属于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库房与展厅之间设有封闭性专用通道,库区宜利用地下空间,由库前区、藏品库、保管区3 部分组成,展陈区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区域,由基本陈列区、专题陈列区和临时陈列区3 个部分组成。

立面设计 :博物馆分为艺术性博物馆、地域性综合博物馆。艺术性博物馆收藏的主要为艺术品,相似很高,因此立面处理上都显得比较稳重,特色不是很突出。地域性综合博物馆代表了该地区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面貌,在立面处理上特色很突出,或是寓意本地的历史、文化或是寓意本地环境、特色,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还有一类博物馆则是由原来的宫殿、府邸改造而来,因而极具历史风味。

美国沃斯堡艺术博物馆

建筑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形体简单但不失稳重 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和沙丘融为一体,在视觉上符合当地的物理环境,而因为有沙漠这一阿拉伯文化典型标志的形态,于是也符合了当地的文化环境。

空间处理:根据博物馆功能要求,各功能空间应有明显区分,展览区应有专门设计的观赏路线加强观赏体验。

吸收展品元素设计的空间

益阳市博物馆

益阳市博物馆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位于康复南路东侧,市委市政府大楼的广场西侧,创建于1984年,益阳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50亩,建筑面积为10200平方米,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是一座规模较大,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虽然益阳市博物馆属于地方性综合博物馆,但在博物馆外形以及立面上并无体现。

该建筑立面采用博物馆建筑通常处理手法,形体简单大气,庄重沉稳,但缺少地域特色。 在平面图中各主要功能分区相互独立,主要交通流线简洁。

建筑入口处理

门厅处理

细节处理

在竹艺展区,利用竹子与江南造园手法,使游客在展区内体验江南园林的感觉。

采用主题元素进行展区的布置与装饰

将历史风貌再现

地方元素进行装饰点缀

总结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市县级博物馆的发展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刘万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博物馆作为一个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场所,是文化大繁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足够的文化内涵。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博物馆3000多家,其中市县级博物馆占据多数。市县级博物馆即我们常说的中小型博物馆,许多博物馆在国家有限的财力支持下勉强度日,普遍运行艰难不断,无论是从馆内自身建设,还是博物馆应发挥的社会作用与功效,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困难阻碍了市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同时也给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步伐带来了障碍。我们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就此做一些相关性的讨论,从而找到市县级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 市县级博物馆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费的短缺。现在的市县级博物馆大多承担着博物馆、文管所、大遗址的管理多种职能,其收入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的拨款,业务经费甚少,自身的创收能力很差,导致了博物馆全年的运行经费的不足。而正是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一些相关工作无法很好的展开,如野外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安全、藏品的征集与修复、陈列展览与宣传、文物整理与研究,这些容易造成一些恶性循环,阻碍了博物

馆的发展。

二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一方面是专业人员的短缺。虽然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博物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在少数,但是流动到市(县)级博物馆则较少,这就导致了县级博物馆专业研究人员的缺乏,没有新的血液的注入,缺少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馆内现有工作人员的数量少,一人担负多项工作,专门从事文博研究工作的人员就更少。人力资源上的缺乏,使得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不少困难。

三是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极其薄弱和落后。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以及资金上的缺乏,市县级博物馆的基础性设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馆址建设、达标的文物库房、展厅的陈列、安全系统的组装以及配套的现代化办公用具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使得市县级博物馆在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中步伐缓慢,从而造成发展上的滞后。

以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市县级博物馆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市县级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更不要说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为整个社会的政治、物质、精神文明服好务了。

二、以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这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思路做为个例来分析,期望能够在市县级博物馆的发展之路上寻求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概念。使得又快又好的为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服好务。

周原博物馆属于宝鸡市级直属博物馆,该馆藏有数万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6件,二级文物2000余件。该馆共有正式人员1

1人,其中经过较为正式的文博教育具有野外考古实践工作的有3人。经过该馆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在2012年荣获“全省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先进集体”称号。

(一)整合内部资源,做好博物馆日常工作

文物的安全与保护工作:文物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周原博物馆重点抓的是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的保护。聘请专人负责馆藏文物的安全,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并充分利用了110报警和监控系统装备。节假日由全馆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加强力量,馆长带班,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形成“三维一体”立体结构方式,由政府、公安、文物(文化)联合协同进行田野定期和常规相结合日夜巡查、设卡盘查。全年协助公安机关共抓获和打掉3个盗掘古墓葬的犯罪团伙,有力的保障了遗址区田野文物的安全形势趋于稳定。

馆藏文物的展示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对陈旧的《周原遗珍》——周原文物精粹展重新调整思路,寻求新的展览理念和方法,依托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专家学者多年来对周原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以陶器作为课题的展览构想,筹展了周原遗址商周陶器为主线的商周陶器谱系专题展,冠名为“周原陶语”寓意为陶器自己讲述当时的西周社会和聚落结构。以历代在周原遗址参加过发掘与研究工作的考古人为线索,以考古人的足迹不断拓展文化遗产展示传播途径。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和文化遗产陈列展示精品工程,全面提升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水平和传播能力。

遗址区文物的征集:由于平时文管所和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和“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宣传《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法规。群众自觉交献文物的行为时有发生,半年多共征集到30多件珍贵文物。源源不断的扩充着馆藏文物的数量。

田野文物的勘探发掘工作:利用有资质的科研院所联合对遗址区进行钻探发掘。今年对新发现的姚家墓地在前期的钻探基础上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进行发掘。在自己科研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依托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进行必要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并同时能够培养和带动本馆业务人员的野外发掘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立博物馆信息传播平台。加强文物数据库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加快文物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市县级博物馆现在也开始跻身于数字化潮流中,首先应搞好信息资源数字化,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将馆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交流。传统博物馆的信息资源存在于藏品本身之中,而这些藏品既有实物形式,也有文字、图案等其他形式。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也就包括了对产品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图像、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数字化,经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还要经过数据库软件进行分门别类,并建立索引,最后才能成为网络信息资源。其次要重视网络平台的建构和维护,加强自身建设。网络平台是数字化后

的信息资源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媒介,市县级博物馆建立自己的网络传播媒介并维护它的良好运转,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集合各种资源,坚持不懈地进行信息的更新,资源的充实,尤其是一些时效性的信息,一些互动性的栏目,必须有专人负责,及时与大众沟通并反馈博物馆的意见,真正成为传播博物馆信息的重要窗口。

周原博物馆率先在24个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建立周原遗址地理信息钻探发掘数据库(GIS)系统。把1976年—2004年历年来的所有钻探、墓葬、居址、窖藏、发掘记录和图纸等纸质资料全部进行数字化转换,为将来整个遗址整体的规划、发展和利用提供更好的基础性档案资料。北京大学文博学院为其项目提供所有技术支持。

三、市县级博物馆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博产业优势,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是基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周原博物馆主要以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最为著名,周原文物复制厂也是研究和复制青铜器产品最早的企业之一,占用很大的文物资源优势,理应是文博产业优势很明显的,但是这些年下来由于集体企业的思想保守、管理方式落后、技术工人的流失等原因,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举步维艰。如何将自己所占有很明显的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博产业优势,笔者认为首先从管理者的思想转变入手,解放思想,学习现代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再次从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做起,要有大局观念和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最后,扩大企业规模和产品的机械化程度,竟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只有从这几天方面发展,博物馆的文博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更好的促进市县级博物馆事业的健康

有序的发展。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周六我们去了上海参观了四个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博物馆的设计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回来后我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我将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规划展览馆和外滩美术馆四个馆按照若干个环节分类一次做解析,做成参观报告,为接下来的设计做学习参考。

一、外观,造型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正中央,与对面的人民政府处于同一中轴线上,突出其地位。外形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念,一个巨大的圆环套在上方,下面是四四方方的巨大盒子。四个角上的环象征着中国的“鼎”。整个建筑用红色石材作为表面,厚重有力,气氛显得十分庄严。整个博物馆造型立意生动,识别性强,但是个人觉得形体有点流于表面化,形式感太强。厚重的造型显得略有些压抑。

上海规划展览馆

上海规划展览馆位于人民政府东侧约100处。造型大胆奇特,主体为正方体,屋顶为四个伞状的结构支撑。有特色的是四个外部的透明的安全消防楼梯,用垂直元素平衡了原先水平感很重的立面,楼梯的折线也营造出一种节奏感。一层的部分架空使得建筑的外立面节奏变化生动,打破了正方体的呆板。

上海美术馆/外滩美术馆

这两个美术馆虽然位于不同的区域,但是都是老式的明国建筑。很有上海地域特色。上海美术馆高高的钟楼,横向三段式的简洁表达,隐约中透出一种欧式古典建筑的气息,与其古老的历史和赋予艺术气息的馆藏相符。外滩美术馆则是现代手法与古典元素并用,长条的落地窗和装饰元素显得其既现代又古典。

二、入口

上海博物馆的入口是南北贯通的双向入口,南侧

出入口,北侧侧入口,左右设有无障碍通道。入口出直接面对安检门,过了安检门就能进入内部,十分方便。只是有一处觉得不妥,由于南北贯通,中间的中庭也没有任何遮挡,一般情况下应该有一屏风相隔,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常用处理手法。 上海规划展览馆

上海规划展览馆的入口朝南侧开设,入口巨大的遮雨顶棚产生强烈的空间感。但是主入口却不对外开放,我们从东面的次入口进入展馆。。与博物馆一样,入口就是安检,这样能够很好节约空间,也不会漏检。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与其他馆不同的是,它的正门居然不在建筑的正面而在侧面,出口却设置在正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进入正门就是一个巨大的门厅,很简洁。

外滩美术馆 外滩美术馆正立面比较窄,入口也显得比较局促,这和他的位置有关(夹在街区的建筑中间)。进入后先有个很小的门厅,后面是售票处,然后在回到门厅上楼,流线有些迂回。不过鉴于他狭长的特点,如此布局也不再为过吧。

三、大厅/共享空间 上海博物馆

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共享中庭。中庭位于博物馆正中央,人流的引导和浏览路线也围绕着这个上下贯通的中庭展开。其一侧有交叉型走廊,另一侧也是交叉的自动扶梯,尺度非常的大,感觉很大气。顶部开圆形天窗。因为博物馆立面几乎没有任何开窗(可能是基于造型整体的考虑),这个大天窗几乎看可以说就是博物馆内部自然采光的全部了,所以这样一个中庭显得尤为重要。咨询台等设施也在中庭布置,很容易识别。厕所布置在两侧。

上海规划展览馆

由于有一个一层通往二层之间的夹层,展览馆的共享空间比较有限,一个巨大的“上海之星”模型放置在中央,从夹层也可以看见。纪念品专卖和咨询台围绕着这个空间布置。

上海美术馆

进门后就是大厅,有一块很大的隔墙,可以做画展的主题墙,左右分流,左侧是展区,右侧是纪念品,厕所和一些其他设施。楼梯就在入口右侧。

外滩美术馆

进门就是大厅,很小,左侧是电梯,右侧是楼梯。过了大厅是售票处和纪念品专卖,内部倒是比较大。

四,交通流线、功能布局 上海博物馆。

一层以共享空间和辅助设施为主,展区分布在后部的左右两侧,而南侧主入口两侧则是餐厅和纪念品销售。

二、三层流线围绕中庭布置。二楼有茶室。三楼和四楼全部都是展区,各自分成四个部分。流线比较清晰,展览路线很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展区参观,也可以一个一个看过来。

上海城市规划馆

一层是一个上海之星的模型,可以对展览内容略见一斑。夹层中又很多小展览,开始介绍上海的城市发展和规划情况。二楼是相关的临时展区,放的是和上海有关的地区的规划情况。三楼是最核心的部分,一个巨大的上海市城市模型,在中央布置,四周是一些介绍,还有一个三维动画厅。四楼是各种互动展览,电子展区。整个馆的感觉就是展览新式多样,有传统有创新,很新颖,即使不是规划专业的人也能看的懂。 上海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的布局和流线很简单,一层是一个展区,辅助功能比如纪念品,厕所,设备间基本都在这一层。二层是单纯的大展区,入口右侧有一个很大的楼梯间,宽度足有3米,与美术馆的大气的气质相符。三层前面是展区,后面通到办公区。这里的布置有些不合理,办公区的人需要穿越展区,流线交叉,而且不利于消防安全。 外滩美术馆。

美术馆的流线由它富有特色的楼梯间展开。由于该馆狭长,展厅都是一层一个,所以流线非常的简单,展览的内容很有限但是很精致,有种小资的感觉。可能这也是展馆故意给人营造的一种氛围。顶层是茶室,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和一杯咖啡,坐在顶层,回忆下面每一层的展示内容,回味无穷。

五,展区的布局,展品的陈列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展馆布置分类很清楚,一楼是大件的文物,青铜器和雕塑馆,放在一楼方便搬动。二楼是瓷器和陶器,三楼是古代书画展,四楼是古代生活用品器具展。内部的展览流线也是多种多样。青铜器展是双线的流线组织,由展墙相隔,大致为s形路线,一些重要展品单独放置在中央,成组成套的展品放在展墙里。雕塑馆则用片墙隔开,展览路线自由不固定。 上海城市规划馆

这里的特色是展览路线自由,展示方式多样化,有单纯的展板,有各种大小的模型。有小型的放映厅,有抽拉试的盒子,里面是图片,仿造一种古老的感觉。三层以上有很多互动的展览,电子展板,触控式的,还有一个可以看到大模型的平台,提供各种视角。这些新颖的展示方式很值得学习借鉴。

上海美术馆、

主要展出画展,所以这里有大面积的白墙,有串联式,有并联式,还有隔墙。不同类型的画展示在不同楼层,每层的净高也不一样。这也和画幅大小有关系。

外滩美术馆

每一层就是一个展厅,放置一个或两三个展品。共有4个展厅。虽然面积小但是展示内容做得非常精致,看的东西少但是想的东西多,到了顶楼还可以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看录像,回味刚才的参观,很有意境。这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时候艺术就是这样,慢慢细品你就会产生共鸣。外滩美术馆就是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把人的参观节奏放慢,在这些个小空间里让你自己去品,自己去感受,你一定会爱上艺术。

总结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时间:2014年4月25日

地点:成都市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聚落

背景: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1301级文博、文管、历史与民族学

四个专业的学生在各科专业老师与辅导员的带领下出发前往

建川博物馆聚落进行实地考察。

博物馆简介 : 建川博物馆聚落有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

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聚落

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 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

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

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

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

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

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参观了其中一部分馆,印象最深的是不屈战俘馆和5·12抗震救灾纪念馆。“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嘘!别压过历史的声音。”博物馆随处可见的铭牌上写的话在提醒参观者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观看文物,回望历史,让参观者自己去感知、思考、评判。“藏品的分布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不以编年为顺序,

也不会像传统的博物馆那样严肃,这里更为关注的是普通生命,整个建筑群落会试图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再现社会生态。”博物馆的创建者樊建川说。

例如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突破传统单元式陈列方式,以5月12日至6月12日这一个月的日记为展出提纲,以地震灾难——救援——灾后重建为线索,通过千余幅图片、四万余件地震灾难和救援实物,真实记录汶川地震的场景以及全体抗震救灾民众的泪水与汗水。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纪念馆最多的,就是大量现场照片的展示。此外,陈列的地震实物有:惨不忍睹的地震废墟、生活用品、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时刻的座钟、被滚石砸瘪的运钞车,以及从废墟挖掘出的学生日记、书包、鞋等各类工作学习生活用品。在博物馆征集的数万件地震实物中,温家宝总理指挥救灾时用过的扩音话筒以及他在直升机上使用过的军用地图等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在地震中被埋36天后救出的“猪坚强”,也作为特殊馆员住在馆外侧的生态猪舍里。

以时间为轴安排纪念馆的馆藏顺序,让参观者仿佛回到了2008年,再次经历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平时在新闻里、书本里看到的一串串代表死亡的数字不再抽象,在参观者进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变成了一个个现货的生命,给参观者以极大的震撼。墙上挂满的照片,图片旁边解说的文字,无一不表现着灾难的冷漠与残酷,但同时也表现着当

灾难来临时人们的善良与坚强。

作为博物馆,如果不能让参观者领会文物展出的意图以及所文物代表的的意义,那么这一展出实际上是失败的。试想,当参观者冷漠的看着一件件文物摆放在面前儿无动于衷,不会对古人的智慧感到惊奇,不会对这些历史感到遗憾或者愤怒或者骄傲,那么即使他看了实物又如何呢?大部分游客不是学者,他们不清楚具体历史,不明白这些文物在当时是何用有何特殊含义,博物馆需要对这些文物作出简单解释。但是解释太简单了游客依然不能明白,解释太复杂了大部分游客也懒得去看,如何在简单与复杂中取舍是博物馆在面对具体文物时应该做的工作。配备一名解说员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但这也不是万能的,解说员太少或者游客太多都能导致部分游客只能自己观赏,而一些游客也不愿意出额外的钱去请解说员。

以此观之,建川博物馆在这方面做的还比较好,虽然我们去的那天没有解说员,但博物馆本身在文物的解释方面比其他一些博物馆讲得更为清楚,作为才大一的学生也能够明白并且被吸引到继续观看下去。例如中流砥柱馆中关于地道战的部分,为了让参观者能比较直观的了解到当时的情形,在文物旁边修了一条掩藏在衣柜中的地道,昏黄的灯光,阴森的气氛,让参观者感到新奇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在地道中抗战的不易与艰辛,从而对抗战的人们生出敬意。因为历史太长,所以留给我们的震撼太多,奇迹太多,所以我们麻木了,只有身临其境以自身做对比才能感受到历史的宏大、庄严。

不屈战俘馆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好,通过大量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

物,运用压抑的色彩和厚重的材质,真实地展示因弹尽粮绝而被俘的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和悲惨遭遇;揭露了日军的虐俘罪行。他们都曾是中华民族抗敌的战士,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没有受到正视,长期被历史埋葬。他们的艰苦战斗、英勇牺牲和苦难遭遇,是60年前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所付出的重大代价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永远正视的历史。能有一个专门纪念战俘的博物馆,时时刻刻给游人们以警醒,让我们不要忘掉这些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拼搏的战士,不要因为被俘虏就刻意忽略、轻视他们,对我们,对下一代,对以后的人们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抗战馆也好,地震馆也好,最大的作用是敲警钟。”樊建川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责任心,一个民族不能失去血性,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经受过太多的苦难,“我想让建川博物馆成为增强国民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的‘钙片’。”

建川博物馆已经做到了。

另外,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馆聚落的创建者,樊建川是如何养活这么多个博物馆呢?答案我们在参观博物馆聚落的时候已经隐约出现了,博物馆聚落占地面积较大,里面风景优美,古玩店、旅游商品店等商业化的店铺出现在博物馆之间。游人累了、饿了,就可以在博物馆聚落内部解决,而不用走出博物馆大门。“门票收入不行,我就卖水、饭、旅游品、书、光碟,办夏令营、拓展训练住宿、会议,慢慢把产业链条拉起来。”现在,建川博物馆已经做到盈利了,它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其他先进经验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借鉴,但值

上一篇: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文下一篇:暑期挂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