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

2023-11-22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1篇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作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商品的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3)运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说明有关现实问题

一、名牌战略(或为什么重视产品质量?)①企业:长期稳定的市场、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信誉和形象(无形资本)→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高质量的商品更容易实现价值,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巨大的经济效益,重大的社会影响。②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的新形势,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③消费者:高质量的商品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知识链接: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结合“劣质奶粉”事件等)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假冒伪劣商品割裂了二者的联系;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经营者的信誉与形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属于不公平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应加强法制性;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市场交易的原则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违背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应有的职业道德的。也是属于不当竞争;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行使社会主义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产品越来越便宜

(3)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盈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量、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无论哪个劳动生产率,其越高,

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会引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但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变化,则会使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发生相应变化,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关系。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原因:货币是商品,有价值;执行的货币:观念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职能。(执行的货币: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4.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等货币的某些职能。

5.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①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②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A、纸币发行量超过待售商品总量的增长;B、待售商品总量和货币发行量都没有增加,但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③通货膨胀的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稳定。④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数

量增加,价值减小,价格降低。

(2)通货紧缩

①含义: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②原因: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迷,消费不振,固定资产投资放慢,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③影响: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下岗职工增加,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④措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7.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说的,要从商品交换的本质上来理解。

(3)价格和供求关系相互制约。

附:价格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价值(决定作用、基础)、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 、国家宏观调控、商品经营者的策略和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等。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5)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交换。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③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作用概括讲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8、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区别: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③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国家强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9、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

可见,价格和交换价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是交换价值产生在物物交换时期,价格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

10.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关系(负相关)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不同商品的需求两对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教大。

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增加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对互补商品的需求。

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

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公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①必要性: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②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5.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①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②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必然性: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评价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具体原因:Ⅰ、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Ⅲ、“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2)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①劳动: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收入。②资本:私营企业主取得税后利润;利息;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③土地: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收入。④技术、信息:科技、信息工作者提供技术和信息取得收入。⑤管理: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4)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

10.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多种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了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平等性:①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平等。 ②决定:这种平等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 ③表现:A、地位平等;B、等价交换(2)竞争性:①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②原因: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③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A、价值决定价格:竞争→压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B、供求影响价格: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尽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④原则:公平竞争。⑤负面效应:盲目竞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法制性:①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②作用: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原则的依据和准则。③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4)开放性:①含义: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②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A、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的要求B、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C、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要求。

13.知识运用:如何认识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1)含义①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或者不让紧缺的原材料等产品流向外地,或者不让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参与竞争,或者对外的产品采取歧视措施,人为地分隔市场。②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资源垄断性部门和市场集中度高的部门,限制竞争或搞垄断价格。(2)危害①否定了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等价交换原则②排除竞争,保护落后,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③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④违背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要求,割裂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阻碍资源优化配置(3)措施①宏观调控;②依法治国;③以德治国。

14.市场经济的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15.国家的宏观调控:(1)含义: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存在固有弱点和缺陷①自发性:产生不正当经济行为;扩大收入差距,造成两极分化,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②盲目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分散的,各自独立,信息不全,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③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要求发挥市场的作用,但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市场的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手段:

经济手段:①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

济活动的措施。②内容:A、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等);B、经济计划:十年规划、五年计划、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法律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作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行政手段:①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②特点:直接、迅速③要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④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改革主要是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法律和经济手段。

结论①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16.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有: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可以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共产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三、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及其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表现)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②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基本特征)。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3.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1)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持有股票的人)以自己所持股份的数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它是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4.股票和股票价格(1)企业: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2)股东: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分享公司的盈利。(3)居民:投资,是为了获得收入→股息或红利;(4)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5.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作用: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法人和竞争主体,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2)股份制本身不具备制度属性,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6.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1)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的支柱。(注意: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①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②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④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重大的政治问题)。

(2)目标和措施:①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③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7.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①对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对国民来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对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加综合国力,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①科技: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外延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也叫内涵型增长方式)转变。②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4)实行兼并和破产,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①企业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价值规律的作用)。②企业兼并和破产只是手段,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③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

8.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1)作用意义:①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开发企业的金钥匙。②有利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维护公平、平等、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④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表现: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名牌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质量高,谁的牌子过得硬,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名牌产品质量优,信誉高,竞争力强。名牌产品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需要名牌,民族振兴需要名牌,国民消费需要名牌,国际竞争更需要名牌,因此,企业产品开发要以创名牌为主导。

(3)措施: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③自觉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④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9.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1)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②方法: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③意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不正当竞争:①含义: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②方式:通过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的形式,采取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手段牟取高额的利润。③危害: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给现有财富带来巨大浪费,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

裁的。

10.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

11.我国国有企业:

一个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两对关系:①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②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三个地位:党组织—政治核心;厂长—中心;工人阶级—主人翁

四、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的划分:我国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

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2)我国农业的现状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较脆弱,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相对滞后。表现:首先,我国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其次,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最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三农问题)

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新的提法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完成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①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③增加农业投入。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⑧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4)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

③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④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安定。

⑤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5)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

①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②发展

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

③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⑤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

3.工业的主导作用

(1)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2)如何发展我国的工业:

①大力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信息产品制造等。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恰恰又是比较薄弱的。只有极大地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缩短我国同工业发达国家的距离,早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

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关系

④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发展循环经济。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②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③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扩大就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⑤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分层: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业);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及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服务的部门。

(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第三产业的普遍兴起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意义:(农家乐)

①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5.优化产业结构

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6.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是劳动者依照劳动法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提高职业技能的意义:首先,从国家的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其次,从劳动者个人角度讲,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

提倡遵守道德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7.劳动合同制度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的原则(核心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平等自愿原则的延伸和结果);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2)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①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8.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原则和作用: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2)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既要有利社会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①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②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③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9.扩大就业

(1)重要性

①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

③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现状的严峻性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措施

①发展经济,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②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发展中小型企业;⑤国家要采取“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⑥劳动者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意义: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③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保证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

1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科技缺乏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④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具体措施

①国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等

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③个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12.从产业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做到“三个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大力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道路。

(3)调整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

(5)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3.弄清几个综合经济指标

1、社会总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用货币来表示就是社会总产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3、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三大产业的水平和劳务成果,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但GDP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衡量价值的判断,例如社会公正,例如幸福;不衡量分配等,因此,GDP要让位于绿色GDP。

4、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它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2篇

政治高中必修二知识1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 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 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

(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

(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一、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崇尚民主和法制。

二、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政治高中必修二知识2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政府依法执政

1、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表现。

2、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5、为什么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

① 由国家性质以及政府性质决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② (第4点中4个有利于)

③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基本途径

④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还要做到:

(1)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 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审慎行使力 科学民主决策

1、政府行使权力的环节:决策、执行、监督等。

2、提高决策水平的措施:

(1)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全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的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2)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4、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内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

5、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1)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 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

(3) 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

(4)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6、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7、我国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称为“阳光工程”

8、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保证人民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开放“红头”文件查阅,说明政府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1、含义: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决定因素:从根本上来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4、体现: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廉洁、高效、团结协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声望;讲信誉,得到人民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5、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

(1)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2)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3)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政治高中必修二知识3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 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9、基本内容:

②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 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④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能;

⑤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0、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2)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权力统一;

(3)有力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

10、如何认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及关系?

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但党委并不能取代人大、政府和政协的职能。人大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避免政府决策失误;政府通过行使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协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促进政府政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政治高中必修二知识4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作用:

①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 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10、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政治高中必修二知识5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 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 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 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3篇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注意: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21、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注意: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23、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2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注意: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5、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注意: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1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1、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7、规律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注意: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2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

(注意: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5、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注意: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6、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7、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

8、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9、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注意: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1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注意: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注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1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9、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注意: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注意: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注意: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3、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注意:前对后错)

24、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注意: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7、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8、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9、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3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这是知识的混淆)

31、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注意: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32、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注意: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注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注意: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注意: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注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注意: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3、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1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16、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17、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8、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19、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注意: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20、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

(注意: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21、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注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2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注意: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注意: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5、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注意: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注意: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7、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注意: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8、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9、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注意: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11、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2、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注意: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注意: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第一单元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1)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2)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要以哲学为指导。

二、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三、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四、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五、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

5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注:对问题(1)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问题(2)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七、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只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二)16至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1、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

3、唯心史观──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三)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二单元

一、联系的地位,特点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因果性。

二、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否矛盾

(1)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

(2)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是失败。

三、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根本属性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主要最根本属性占有重要地位。

四、运动、变化、发展关系

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区别:(1)定义不同: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指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观点相对立。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成都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不断更替过程。

(3)范围、深刻程度不同: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五、具体科学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

区别:(1)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2)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

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六、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是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三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七、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联系:(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去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不解放思想,思想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谈不上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二者都是我们的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区别:(1)二者含义不同

(2)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解放思想侧重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尊重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第三单元

一、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三者有密切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6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二、哲学上讲的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

(1)概念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2)存在的范围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逻辑矛盾只存在于思维领域,且在思维领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逻辑矛盾。

(3)反映的角度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从动态方面来反映事物,是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侧面来讲的;而逻辑矛盾是从动态方面反映问题,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断定。

(4)存在的性质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逻辑矛盾是主观的。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内在联系

1、从空间上看,普遍性──事事有矛盾(各个事物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样吗?)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从时间上看,普遍性──时时有矛盾(每个事物矛盾自始至终都一样吗?) 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3、从空间上看,即使把每一个事物内部不同的矛盾方面相比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事事、时时都要分析矛盾特殊性。

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相同点:二者都要求了解实际情况,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二者都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不同点:(1)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2)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同。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各有其特点,反对一刀切。

六、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都是错误的

事物的特殊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而普遍性则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个性,只是概括出了他们的共同本质。因此,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所以,二者既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1)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主要矛盾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个,矛盾的次要方面有一个。

(2)两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讲的则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容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两者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4)二者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不可忽视一般。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主流和本质,但又不可忽视支流。

联系:(1)二者都是关于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属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2)二者都要求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3)主要矛盾中包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八、“两点论两分法”和“与重点相统一中的两点论”的比较

区别:(1)含义不同,“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而“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依据不同。前者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特殊性。

(3)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 联系:(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中的两点,实质上与普遍性原理要求的“两点论”中的两点论是相同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4篇

6、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彼此尊重。

7、青春和年迈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境。

8、正确认识自已,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已。

9、认识自我的途径:A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已B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已C通过集体来了解自已

10、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当权益受到到侵害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已。

11、我们身边的不良诱惑有哪些?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等。

12、我们青少年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意外,家庭,学校,社会。

13、青少年身边有哪些方面的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14、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主要有哪两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6、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尊和尊重他人。

17、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18、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发现自已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19、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乐观,好奇,专注

20、自立就是自已的事情自已干。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21、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22、培养自强的品质:(A理想是自强的航标。B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C扬长辟短是自强的捷径。)

23、造成挫折的原因:A自然因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海啸,地震等)B人为因素(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同学关系少,父母简单粗暴的态度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亲人的突然亡故)C个人因素(由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带来的限制)

24、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5、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26、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7、法律的三个特征: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8、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29、犯罪的三个特征是A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B触犯刑法即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C应受刑罚处罚即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3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31、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2、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3、各地“青少年维权岗”,“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的设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34、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手段是非诉讼手段。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诉讼手段。

八年级上册

35、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6、家庭结构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37、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38、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敬重和爱戴父母

39、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些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40、逆反心理的结果是惩罚自己,伤害父母。

4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42、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43、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44、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45、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46、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47、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举例)

48、对待文化差异,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是沟通。八上P60

49、面对中外的文化我们要(1)保护本民族文化,继承,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学习外来文化,不能照搬,而要批判地继承。

50、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1、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语言有明显的高下,美丑之别,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3、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基本要求)

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

4、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5、竞争的规则是公平,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6、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7、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8、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取长实短,携手共进

9、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双赢

10、团队精神的内涵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11、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12、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1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地讲究策略。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1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15、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1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17、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18、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19、尊于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20、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诚实守信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诚信的核心是善。

八年级下册

1、公民权利实现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2、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3、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是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人格权中的首要,最根本,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生命健康权。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人身自由权。

6、我国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

7、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8、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教育是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事业

9、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10、〈〈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都对公民的受教育权做了规定。

1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1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哪些?配偶,子女,父母

13、继承人范围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扶养关系确立的.

14、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

15、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书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16、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权利.

17、消费者维权的正确途径是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8、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人们稳定持久进行合作的前提.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19、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20、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1、制度的正义性在于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5篇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经济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经济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商品的条件:1)是否劳动产品;2)是否用于交换。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消费类型: 1)钱货两清消费2)贷款消费3)租赁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1)居民收入2)物价水平。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3)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4)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倒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6、就业观,择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分配方式: 1) 按劳分配 2)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3) 按生产要素分配

9、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分配政策。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财政的作用:1)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2) 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10、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必要的行政手段。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贸易全球化2)资本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

1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1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基本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二:政治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政治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政治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政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2)政治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5、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7、政府的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9、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0、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1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15、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6、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7、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8、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政协的职能: 1)政治协商2)参政议政3)民主监督

20.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三: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三、文化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文化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文化生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4、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注意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四: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模块(原理 → 方法论)总结。哲学知识是最容易出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所以这一块需要掌握的哲学会考知识点比较多。希望同学们在高中政治会考试题练习的时候,除了巩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好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 辩证唯物论(

四、五课)

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六课)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 唯物辩证法 (

七、

八、

九、十课)

(一)联系的观点 (七课)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八课)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观点(九课)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4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四)辨证否定观

1、辨证否定观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辨证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评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节境界。

四、人生观、价值观(十

一、十二)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范文第6篇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注意: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21、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注意: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23、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2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注意: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5、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注意: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1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注意: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3、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1、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1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15、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7、规律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8、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9、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注意: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0、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21、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22、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23、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2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注意: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

(注意: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5、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注意: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6、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注意: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7、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

8、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9、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注意: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注意: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1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注意: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3、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注意: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注意: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5、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注意: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6、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注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17、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注意: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9、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注意: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注意: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注意: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3、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注意:前对后错)

24、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注意: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 (注意: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7、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8、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注意: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9、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3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注意:这是知识的混淆)

31、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注意: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32、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注意: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注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注意: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注意: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注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注意: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3、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1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16、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17、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18、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19、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注意: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20、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

(注意: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21、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注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2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4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 (注意: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注意: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4、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注意: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5、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 (注意: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注意: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7、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注意: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8、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9、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注意: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注意: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11、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2、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注意: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注意: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14、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第一单元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

1、哲学与世界观 联系:(1)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2)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而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世界观与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发展要以哲学为指导。

二、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

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三、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四、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

五、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

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

5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注:对问题(1)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问题(2)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七、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它肯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把物质只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二)16至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1、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

3、唯心史观──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三)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二单元

一、联系的地位,特点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因果性。

二、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否矛盾

(1)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

(2)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是失败。

三、物质的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根本属性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就物质相对于意识现象而言所独有的性质──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状态是怎样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运动是物质最主要最根本属性占有重要地位。

四、运动、变化、发展关系

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区别:(1)定义不同: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指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观点相对立。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成都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不断更替过程。

(3)范围、深刻程度不同: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五、具体科学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

区别:(1)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2)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

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六、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是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三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七、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联系:(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去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不解放思想,思想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谈不上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二者都是我们的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区别:(1)二者含义不同

(2)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解放思想侧重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尊重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第三单元

一、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三者有密切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6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二、哲学上讲的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

(1)概念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

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2)存在的范围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逻辑矛盾只存在于思维领域,且在思维领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逻辑矛盾。

(3)反映的角度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从动态方面来反映事物,是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侧面来讲的;而逻辑矛盾是从动态方面反映问题,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断定。

(4)存在的性质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逻辑矛盾是主观的。

三、矛盾分析的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内在联系

1、从空间上看,普遍性──事事有矛盾(各个事物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样吗?)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从时间上看,普遍性──时时有矛盾(每个事物矛盾自始至终都一样吗?) 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3、从空间上看,即使把每一个事物内部不同的矛盾方面相比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事事、时时都要分析矛盾特殊性。

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相同点:二者都要求了解实际情况,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二者都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不同点:(1)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2)从实际出发的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二者的具体内容不同。从实际出发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矛盾各有其特点,反对一刀切。

六、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都是错误的

事物的特殊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而普遍性则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个性,只是概括出了他们的共同本质。因此,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所以,二者既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也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1)两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主要矛盾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一个,矛盾的次要方面有一个。

(2)两者的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讲的则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容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两者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4)二者方法论要求不同: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不可忽视一般。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主流和本质,但又不可忽视支流。

联系:(1)二者都是关于矛盾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属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2)二者都要求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3)主要矛盾中包含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八、“两点论两分法”和“与重点相统一中的两点论”的比较

区别:(1)含义不同,“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而“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依据不同。前者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特殊性。

(3)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 联系:(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中的两点,实质上与普遍性原理要求的“两点论”中的两点论是相同的。

上一篇:综治维稳工作报告范文下一篇:组织委员考察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