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15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活动;内涵;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此看来,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先决条件,为提升社区整体形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指一个社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等的沉淀,它通过非正式的规范、文化习惯的影响和集体精神的感受,协调着社区的组织管理和人际关系。社区文化其主要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氛围两方面。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氛围的形成:

一、“十百千万”工程深入人心

滦平县中兴路街道办事处的“十百千万”工程,即十余社区十名文化专干,培树百名文体热心人,带动千名文体爱好者,活跃万名居民文化生活。社区所辖面积大,文化活动参加人员多年龄偏大,接收能力参差不齐,搞起文化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用这种新的方式来教授和推广。近几年,我们组建了近千人秧歌队,千人太极拳队,千人广场舞队,进行了多次大型展演,参加了市、县的各种活动若干次,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一居一品一特色”增强居民归属感

滦平县中兴路街道办事处所辖13个社区,有的社区因为村改居,我们根据农民比较多的情况,分别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扇子舞队、戏装表演、霸王鞭表演队伍;有的社区,离退休老干部较多,我们根据他们的爱好组建了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表演队伍;有的社区文艺、戏曲爱好者较多,我们组建了民族舞蹈队,戏曲歌舞团等;最近,我们又根据居民的爱好组建了交谊舞队、中老年模特队,还不定期举办象棋、乒乓球、篮球、跳棋、羽毛球、踢毽儿、跳绳、拔河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让每个居民在活动中找到归属感。

.

(一)环境文化

社区环境是社区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它是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 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社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社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通过社区环境,可以感知社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如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设施可以充分体现社区关怀、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社区理念。当然,怡人的绿化园林、舒心的休闲布局、写意的小品园艺等都可以营造出理想的环境文化氛围。

(二)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也可以被称为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通常所说社区文化都是指这一类的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出社区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范式等文化特征。如儿童节晚会、国庆节联欢会、、重阳节文艺汇演、趣味家庭运动会、等等。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同时,这些制度等对保障社区文化持久、健康地开展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社区文化站在引导、扶植的基础上成立各种类型的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如老年活动中心、艺术团、协会、表演队等,同时还对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程序等予以规范。

(四)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社区成员精神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如、评选文明户、健康知识讲座,法律大讲堂等。由于精神文化具有明显的社区特点,所经往往要多年积累,逐步形成。

特色文化型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为此要确立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思想,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要把对“人和社区群众”的整体塑造做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始终贯穿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丰富着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培养社区居民的有爱,和平、和谐、参与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坚持把社会影响放在第一位,多进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社区文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组织开站小区文化,楼栋文化、庭院文化、家庭文化、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之,创新社区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区家园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努力让社区文化的繁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礼建 李佳家 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6期

[2]李屏南 文军社区文化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论略[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3]熊晓燕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 重慶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黄江平 试论社区文化建设及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 绥化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5]毛少莹 强化社区文化建设 营造文明健康氛围[J] 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09期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化强国”的核心在于“文化强民”,城市社区是“文化强民”的最好平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工会作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易于在组织教职工文化活动中,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高校工会 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社区文化 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文化强国”的核心在于“文化强民”,城市社区是“文化强民”的最好平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是特殊而重要的社区,其显著特点是中外员工荟萃,中外文化交融。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弘扬国家的主流文化,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这方面的任务更加突出。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工会作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从工会的性质上看,一方面,工会是一个自愿组合的群众性组织,基本功能是维护和争取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全世界工会的共性。因此,工会在促进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是中外知识分子荟萃密集的地方,与党组织显著的政治性相比,工会作为一个维护中外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与教职工利益完全一致,在促进文化发展中处于最有利地位。知识分子以知识性、创造性劳动为主,文化层次高,理解能力强,宽容心、包容心强,能够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胸怀和气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文化差异,实现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認同,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工会引导中外方教师共同谱写校园文化建设的篇章,在中国的土地上弘扬人类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我国工会是党联系教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这是我国工会的特点。因此,工会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方面过程中,应顺势把宣传我国主流文化的任务融入工会工作的全过程,使广大中方教职工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中把握正确方向,使外籍教师认知我国的主流文化。

工会的文化弘扬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各种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运动规律,积极研究社会思考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对社会要能超前预测。二是尊重差异,中西方教职工由于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文化教育的不同,在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要策略性地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大多数,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我国主流文化的包容度和影响力。三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既要讲究策略,正确区分学术思想和政治问题,又要讲究原则,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必须坚决批评。

其次,从工会的职能看,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是中外工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职能,这正是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的品质,在于能够帮助接受它的人群与个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足够的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丰富的文化活动既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表现,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举措。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员工工作量一般较重,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工作,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往往不是很多,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少。外教更是远离家乡,在工作地存在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孤独寂寞在所难免。但中外合作高校又是中外人才汇聚,卧虎藏龙的地方,工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可增进员工的交流,也为员工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能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总之,健康丰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工会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既是广大教工的内心渴望,也是工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群众化的工作方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组织起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容易把教职工凝聚起来参与文化建设。因此,工会可以围绕重大节庆、重大纪念、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节点,运用教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夯实职工群众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最后,从高校工会的特殊性看,高校工会和企业工会有重大差别,企业只有职工,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高校工会虽然是教职工的自治组织,但工作不仅局限在教职工上,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中外合作高校而言,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在于生源状况,学生在学校的基础和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中外合作高校特别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理念,并身体力行之。工会必须参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和谐校园,在和谐校园文化上大有作为。

总之,工会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作用,在中外文化交融中,传播我国主流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职工的思想;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教工高尚情操,培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打牢职工群众共同思想基础;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文化强国”“文化强民”,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应有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哲学社会课学规划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2BKS001。

作者简介:

沈平(1965— ),女,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

王桂兰(1954— ),女,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

(责编 张敬亚)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作为基层文化组织,它担负着引领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作用,在推动区域社会文明及基层社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社区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社区精神、道德规范等。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文化馆作为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必须担负起引领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推动区域社会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背景下,发展社区文化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与意义,也将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说,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凸显其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作用。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它能够彰显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并按照“三贴近”要求,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因此,文化馆要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不断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学习、文化娱乐、文化信息交流等活动蓬勃开展,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使活动丰富多彩,从而使文化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向往与喜爱的场所,真正发挥其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作用[1]。

2.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社区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社区文化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既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流阵地,其职责是面向大众,为社区民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3.服务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文化馆应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因此,文化馆要紧跟时代脉搏,拓展自身职能,实现服务向社区延伸,通过多种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活动释放出特有的“以美育美”的生命力和文化力,让社区居民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相互交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优势

社区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因为群众需要文化,文化也离不开群众。发展社区文化,不仅拓宽和延伸了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层次和素质。文化馆作为一个指导社会文化建设、普及文艺教育、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在发展社区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业务辅导培训优势。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在群众文化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且各门类艺术人才齐全,具有专业上的整体优势。文化馆专业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提供专业化的辅导与培训,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社区居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他们在戏曲、书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这批骨干的带头作用?文化馆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辅导和培训,一方面提高其艺术素质,另一方面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社区文化作贡献。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导、培训,不仅使文化馆的业务人员与社区文化骨干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而且,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熟悉体验生活,为业务干部吸取民间艺术营养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两者相得益彰[2]。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辅导,可以增强社区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从而使每个社区都有固定的文艺骨干队伍,在提高社区群众艺术素养的同时,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社区文化作贡献。

2.组织引领优势。文化馆不仅拥有各类专业文艺骨干、文艺团队,还拥有一批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中文化馆不仅能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可以努力挖掘、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更多的人才及智力支持。在社区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3.组织活动优势。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开展工作的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可以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文化馆不仅要辅导各社区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分散的文化活动,让社区群众从被动欣赏转变为自觉参与,还要从示范、提高的角度,结合本地主题活动、品牌活动、重大活动及各种群众文化比赛活动,引领、带动社区参与其中,增加社区居民文体锻炼和文艺展示机会,提升其文化活动参与度,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生动局面。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市文化馆在承办全市第一、二、三届群众文化艺术周、市“双艺节”社区文艺展演等活动中,就是多次从社区中选拔优秀节目参赛,为社区居民的自我表演搭建平台。此外,通过坚持不懈开展“文艺演出进社区”、“书画进社区”等活动,以及组建金秋艺术团常年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之中,都为建设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文化馆在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因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3]17落实《决定》精神,文化馆在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离开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将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社区文化活动要满足不同职业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兴趣品味居民的精神需求,就需要文化馆人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努力方向、以社区群众满意为目标,时时提醒自己,摆正位置,履行职责,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2.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群众文化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的首要任务。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出现,文化活动不再是群众文化部门一家独揽。社区文化如何开展?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如何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文化馆必须加强自身特别是队伍建设,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来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增加知名度和凝聚力,这是确保社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3]27如果群众文化工作者业务素质和能力达不到要求,就会失去群众,反而有损于社区文化的建设。

3.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社区文化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它同样要求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首先应着眼于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进一步推动社区居民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在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先进的社区文化,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走向新的繁荣。

总之,社区文化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宣传作用、桥梁作用、传承作用、娱乐作用及稳定作用。当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既要加强文化单位和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文化馆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切实担负起职责与使命,创新机制与方法,大力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从根本上增强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在构建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剑波.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18).

[2]徐磊.浅谈县级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9).

[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17,27.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受到各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社区建设也由于社会的快速变迁面临一定的挑战。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政府进行社区建设的主导方针,并找出影响当前社区政策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赋权视角出发,针对社区政策存在的问题对社区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在社区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社会政策;赋权

一、引言

城市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区域的社会共同体,相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城市社区是一种经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高低,还与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有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城市社区的建设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极为专注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这些社会政策为城市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为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路径。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当前已有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尚且存在很多矛盾,不能解决转型社会时期城市社区的面临的诸多问题。由此可见,对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症结并加以改革和完善,以此来促进城市社区的健康稳步发展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现有城市建设相关社会政策进行梳理,运用赋权理论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发展历程

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国情的反复变化,政府所出台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建国初,我国政府就对城市社区建设建立了政策扶植。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实践、改变、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但整体的社会政策是在不断提升,并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从“街居”制的产生,到“单位-街居制”的尝试,再到社区服务这一应急性措施的提出,党和国家认识到,现有的城市社区功能仍然不能满足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开展新的措施。1991年5月,民政部号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国的多数城市和地区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1996年3月18日,江泽民提出“要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这代表着中国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8年,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取代了“基层政权建设司”,民政部也由此具有了“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功能。1999年,在民政部的主持下,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座谈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市西城区等11个城区被确定为“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由此拉开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建设的帷幕。2000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全面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始,到2010年,全面城市社区建设已历经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各地区城市社区在建设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验,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比例较以往明显增加。但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使得城市社区建设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现有的社区政策已逐渐不能适应快速变迁的城市社会发展,由此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之不足

(一)政策制定主体单一化

目前政府在社区建设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政策决策主体单一化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快,城市社区的主体日益变得多元化,不再像之前城市社区仅由城市居民组成。现在的城市社区涌入了很多新的社区群体,如失地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这些不同背景的人群集中居住在一个社区时,由于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往往会引发矛盾和冲突。虽然部分社区安排了社区冲突调解人员,但是由于矛盾的复杂性,往往难以得到让各方满意的协调结果。目前政府制定政策时呈现出科层化的特征,社区成员无法参与政策的制定,政策往往由政府人员或相关专家单方面决定,他们往往从社会管理的宏观层面出发,或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政策目标。使其难以真正了解当前社区的实际情况和产生的问题,难以及时洞察社区不同主体成员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制定出来的决策就不能真正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不能满足社区主体的要求,也不能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关系有时甚至会成为社区成员不和的导火索从而阻碍了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和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区政策目标存在偏差

为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来改善社区环境、稳定社区秩序、解决社区问题。但是从已有的社区社会政策来看,它们往往与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存在偏差。这不仅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单一化,而且还在于这些社区的居民本身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他们往往只关注于自身或个人家庭的发展而忽视整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社区政策居民提议、反映机制,力图开辟多种途径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到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居民实际很少。居民不仅没有参与社区政策的提议,就算社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社区居民也只是抱怨重重却不愿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在政策制定与完善上,政府和居民缺乏良好的沟通,由此导致的后果是,确立的政策目标没有反映出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很多社区政策都是打着“服务人民”的口号,但实则仅起到了表现当政官员工作效绩的作用,对于解决社区问题、服务社区居民却无大益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城市社区都建设了诸如健身中心、图书馆等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建立固然能够起到国家号召的“增强居民身体素质、提升居民综合能力”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在建有很多公共休闲设施的小区,其基本的设施建设却不完善,甚至存在环境差、治安乱、交通不便等问题。政府根据制定的社区政策,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对社区的“修饰”当中,表面上有利于居民利益的满足,但却没有解决居民面对的问题。

(三)政策执行效率低

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形式,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社区事物的权利及其实践过程[1]。城市社区的建设很好地落实和运用了“社区自治”的理念。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是当前城市社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执行社区建设政策的重要执行部门。但是由于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的组成人员大多从社区居民中选出,而又因为其工作环境简陋、社会认可度低、薪金待遇较差等原因,这些社区政策的执行人员往往是一些年老体衰者或是学历低、能力差的失业者。他们难以胜任维护社区稳定、保障人员利益、协调社区资源的任务,因此导致了社区政策执行效率偏低的问题。

四、赋权视角下发展性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的构建

Solomon提出“赋权过程就是“减少无权感”的过程,方法是通过发掘“无权的一群”的权力障碍,协助他们消除非直接权力障碍的效果与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把赋权理论运用到城市社区建设的政策构建,就是指在政策主体的选取、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手段的实施等过程中放权于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政策的制定;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政策目标;安排专业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提升社区的建设发展效率。以此来改善政府独揽政策制定、执行大权的局面,增强城市居民建设社区的吸引力和效力,促进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的完善。

(一)决策赋权: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毋庸置疑的是,政府是社区政策制定的掌舵者[2],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政府却不应该是政策制定的唯一参与者,开展多元参与的决策制定模式是避免政策制定科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确立或拟定社区政策之前,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社区类型并给每个社区分配一定的参与名额。政策制定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各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反映社区问题,提供建设意见。政府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拟定社区政策,再与社区代表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社区政策制定的最终完成。

(二)心理赋权: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与民主意识有所增长,但仍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的理想目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意识赋权是指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和指导,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培训等方式,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了解社区发展对个人、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学习社区建设、政策制定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与创造性。居民的参与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社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还能够促成有效的社会物资交换网和信息交流网,促进社区内成员间的沟通与信任[3]。

(三)执行赋权:提升政策执行者的整体素质

社区内的管理人员是凝聚社区力量、带领社区发展的关键人物,也是传递政策精神、落实社区政策的政策执行者。目前社区的组织管理与服务人员往往由社区居民自愿担任,人员安排具有随意性。为了保障社区政策的有效执行,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成为关键。为此,应该改进人员选取模式,出台相关的人员安排政策;设立相应的人才考核机制;开展社区管理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待遇,以此来改进社区政策执行人员老龄化、学历低、能力差、缺乏权威等问题,促进社区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执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社区自治探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6.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7.

[3]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9.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主要就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溪江社区为研究对象, 找出越溪街道溪江社区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这些现存的问题逐步展开调研、调查, 找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探索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城市社区建设之路, 以期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观念变革和体制创新。

一、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 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发展的需求。

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放开和回热, 过去传统的经济调控体制初步被改变, 逐渐形成了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需要重新改革发展的局面。同时, 各类大中小企业, 从私营企业乃至国有企业都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政府简政放权, 各类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 “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 这就意味着, 很多过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将转移到社区来承担, 并且随着社区的社会职能增加和增多, 社区与居民的关系将进一步密切, 很多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的事务都将在社区内办理, 而不再是集中在单位办理。因此, 深化社区建设, 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工程。

(二) 城市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居住在城镇的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比过去提高很多, 因此随着社区职能的增加,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多, 所以深化社区建设是一项必经的选择。

(三) 城市社区建设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大加深, 城镇人口基数的不断上涨, 如何实现统一协调管理和发展是一项必须跟进的工作, 所以, 划分社区, 分担政府职能和负担, 增加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社会正常发展秩序都起到一个减负排压的作用, 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基石。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推进与探索

(一) 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在社区模式由社区服务为主向社区自治转变的道路中, 我们需要考虑到几个关键的因素和条件。一是社区硬件设施与社区软件的相互配套问题;二是如何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三是统一治理与社区自治的关系如何协调;四是如何处理社区自治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上这几点关系到社区进一步深化建设, 是我国社区化实现自治与全面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在探索和尝试社区深化建设的过程中, 有必要重新审视以上几点关键因素。

(二) 加大城市社区建设的项目和内容。

要想深化社区建设, 就必须增加社区建设的项目和内容, 增加社区建设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一是服务设施。社区建设首先要配备足够的基础服务设施, 以方便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 特别是老年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者的社会福利救助服务。二是卫生设施。社区内应配有医疗卫生、疫苗接种、心理康复等服务部门, 方便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三是文化设施。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素养, 文明社区文化环境, 社区内应配有足够的图书、娱乐、健身类设施以保证基本的文化环境。四是环境设施。在推进社区事业建设其他项目的同时, 社区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也必须与其他项目一样继续跟进, 居民不仅对社区的服务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对社区的环境建设也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做好社区的环保和绿化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工作。五是治安设施。

(三) 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1.社区建设将由过去的政府直接参与逐步转变为推动引导和辅助社区自治。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分出一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社区去分担与完成。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 减轻政府职能部门的负担, 提高办事效率与质量。第二, 可以方便社区居民在自己所在的社区办理相关事务, 提高社会管理效率。2.社区自治管理能力和居民自我组织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了实现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能转变和政府的进一步减政放权, 首先需要在社区民间组织进行一定的能力考核, 筛选出一批能够基本达标的服务型人才, 政府可以适当降低门槛, 逐步建立起社区自治管理组织。3.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将呈现逐步推进的梯度格局。城市社区建设的进度依赖于城市本生的城市化进程和成熟度, 可以肯定的是, 城市社区化的程度将从发达的东部沿海一线城市向欠发达的中、西部二、三线城市缓慢推进, 并且社区的基础服务设施、机构组成、完善成熟度都将出现不同层次的梯度差异。

摘要:近年来,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溪江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对城市社区“合作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从改革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体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对接机制等方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社区,合作治理

参考文献

[1] 黄仕红, 宋小娥, 任晓波.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 (02) :43.

[2] 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 2008 (06) :47.

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了扬州农村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并深入研究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環境保护意识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 调查研究概要

1.1 调查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处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同时美丽中国的建设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的,通过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校园等建设逐步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在农村,只有普及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才能使村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理念,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

1.2 调查目的、对象与方法

为了实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利用学科优势,对我国部分农村社区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此引导群众自觉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发放的“关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扬州仪征市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农村居民,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2.4%。问卷共设计25题,内容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等方面。

2 扬州仪征刘集镇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

问卷共设计25题,为方便分析,笔者选取问卷中最能反映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并对每方面选取3~4个题目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一个乡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果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强,那么就会践行比较环保的生活方式,就会自觉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但是如果当地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他们就会觉得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或者政府应该完成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所以在他们内心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因此就不会有保护环境的行为,农村生态环境不如人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笔者首先统计分析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方面的问题,以此来反映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其次是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和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2.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表1)

由表1题1“您认为咱们村当前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结果可见,85%的农民选择“固体垃圾污染”,经过访问发现这些固体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以及当地生产毛绒玩具的家庭所造成的工业垃圾。10%的农民选择河水污染,反映出仪征刘集镇的河水受到工业污染。5%的村民选择空气污染。总体来看,仪征刘集镇铁牌村和高彭村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是河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其中固体垃圾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

题2关于“村里垃圾箱(池)的维护情况”,90%是由“村里统一建设,统一收集清运”,10%的农民选择“村里统一建设,村民自管”,这说明当地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好。

题3关于“村里的公厕建设情况”结果,30%的村里“有公厕,管理很好”,70%的村里没有公厕。经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这与我们所主要调查的两个村的情况有关,其中一个村是进行新农村建设,村里集中建设的小区住房,因此设有公厕,而另一个村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因此没有公厕。但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很完善。

2.2 农民生态环保知识普及现状(表2)

由表2题1“家里因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影响有哪些?”,50%的人选择的是“不关注”,表明半数农民没有生态环保意识,对于身边的环保问题采取的态度是不关注,这也表明农村的环境保护教育不到位。

题2“您认为随意弃置农用薄膜、秸秆(稻秆)及禽畜粪便”的后果问题,55%的农民选择“破坏了环境”,这表明农民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是30%的人选择“没有想过”,5%的人选择“无所谓”,因此合计有35%的人对农村常见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关注,这也是由环境保护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题3“您愿意深入学习生态环保知识吗?”10%的人选择“非常愿意”,50%的人选择“愿意”,因此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多数人还是愿意去学习生态环保知识的。

题4“您愿意去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吗?”5%的人选择“非常愿意”,45%的人选择“愿意”,25%的人选择“无所谓”,25%的人选择“不愿意”,因此可以看出有半数的人愿意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也有半数的人对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持无所谓或者不愿意的态度,原因还是因为生态环保理念没有内化到每个村民的内心,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一种责任感。

2.3 农民生态环保行为践行现状 (表3)

表3题1“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是如何处理的?”可以看出,统计共有65%的农民对废弃的农用薄膜没有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25%的农民家里不用薄膜,只有10%的农民将废弃薄膜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

题2“家里收割后的秸秆(稻秆),是如何处理的?”65%的人选择“直接把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20%的农民“家里没有秸秆产生”,10%的人采用“其他处理方式”,5%的人“使用秸秆烧饭”,据了解,当地政府对在田里焚烧秸秆的情况查处比较严格,因此在这一问题中没有人选择“在田里焚烧秸秆”,这反映了惩罚制度对农民的约束力比较强,但是这种约束是由“惩罚”这种他律所造成的,并不是农民自己内心的一种自律而形成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题3“家里禽畜养殖点(场)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45%的农民“将禽畜粪便堆积做农田肥料”,15%的农民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因此可以看出在处理家禽废弃物方面,农民还是采取了比较环保的方式,但是这一行为并不是他们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而是为了节省相关开支。

题4“在您洗衣服时,是否会使用无磷洗衣粉?”45%的人选择“会使用”,10%的人选择“不会使用”,45%的人选择“自己也不清楚”。因此由这题可以看出,在生活细节方面,农民没有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是由于当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到位所造成的。

3 仪征刘集镇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分析

调查问卷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现状,反映出仪征刘集镇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 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卫基础设施缺乏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70%的村里没有公厕,这就反映了环卫基础设施的缺乏。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和村组织在对全盘工作的安排上,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卫生改善。对农村环卫工作有所忽视,再加上国家、集体在农村环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很多村镇缺乏必要的基础卫生设施,如公厕、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厂等。即使有些农村有垃圾处理厂,但是因为设备设施的维护资金费用较高,财政支持不了,因此一些环保设施也就成为摆设,所以在村镇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行动无法正常开展。

3.2 政府环境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奖惩制度

在調查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对于在田里焚烧秸秆的做法,当地政府管理控制的比较严格。因此在惩罚制度的作用下,没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惩罚制度的威力,还体现了环境监管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性。但是也可以看到,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环境监管的制度,更没有相关的环保法律的约束与监管,所以没有“他律”的约束,农民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就会肆无忌惮地发生。同时当地政府也没有对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家庭给予奖励,因此农民对进行环境保护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3.3 政府宣传教育不足,农民缺少生态文明理念

在我们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生活的村民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教育水平较低,加之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因此很难有生态文明理念。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环保工作与自己无关,认为是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事情,把环保工作置身事外;有的农村居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提高了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现实追求;只有少数较为年轻的居民认为环保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职责。村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心,与当地政府对生态环保教育不足是有一定关系的,政府不仅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培训,更需要把这种宣传与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灌输给每个村民。

4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

4.1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财政支持

对农村政府来说,环保事业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资金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环保资金投入,但是对于环境日益恶化的农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为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必须积极贯彻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引导机制,并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保事业[1]。政府应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自来水以及水污染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农村改厕和畜禽粪便处理、乡村绿化等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和生活习惯,同时做好维护和管理,要使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做到惠民、便民和利民。

4.2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民风民俗和日常习惯的不同,环保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奖励机制。同时密切关注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行为,对生态环保工作开展较好的农村居民要适时地进行奖励,以点带面扩大影响,激励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同时对于破坏环境的企业和村民个人,也要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农村基层干部及环保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环保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敢执法、会执法、执法好,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2]。

4.3 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化、大众化

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就要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广大村名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收知识能力不强,而且很少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所以对于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弘扬的生态文明并不是很理解,因此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到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养成人人懂环保、人人都环保的整体环保意识观念,从而自觉停止破坏环境的非理性行为。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教育方法,科普宣传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又具有吸引力[3]。同时,宣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切忌单一的说教灌输,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和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引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4]。

参考文献

[1]何淑娟,吴惠敏.安徽农民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31.

[2] 吴海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4):23-26,31.

[3] 邱高会.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58-161.

[4] 谷红,胡遥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江西建设[J].求实,2008(2):59-61.

上一篇:变电站设计方案论文范文下一篇:物理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