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2024-07-21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习语是民间文学的语言宝库, 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的生动、精粹的语言, 既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 又能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两种语言都是高度发达的语言, 都有着丰富的习语。在内容上习语所选用的素材和民族历史背景、物质条件、风俗习惯息息相通;在形式上习语的表现手段、结构方式也都浸透着民族语言特征;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 习语较之其他语言成分更具典型性。

1 文化差异对习语内涵的影响

由于英汉民族的发展道路、生存环境各不相同, 气候产物相异, 进而影响各自的生存方式, 而不同的生存方式产生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个性。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英汉民族在比喻事物时其联想就必然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语, 无论在语言形式上或在表达方式上都各有特色。中国是农业大国, 以农耕为重要生产方式, 因而牛是汉民族十分熟悉而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蓄, 而英国的以游牧式的畜牧业农业生产特点, 使得马又成为英国人十分熟悉而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蓄。因此, 汉语中表示人体格健壮有“体壮如牛”, 而英语中表示相同喻意的习语则为“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中用“多如牛毛”形容事物众多, 而英语中则说“as plentif ul as blackberries”, 因为英国气候潮湿, 黑莓是随处可见。汉语形容富庶之地有习语“鱼米之乡”, 英语则说“land flowing milk and h o n e y”。

不同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物质文化, 同时也衍生出观念、信仰、兴趣、行为习惯, 智慧发展的方向乃至心理、性格上的种种不同, 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文化个性特征来。在此仅以英汉语言中赋予动物形象个性特征为例。在英语中, 狮子为兽中之王, 是勇猛、威武的象征, 反映这一文化内涵的习语有“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 (置身虎穴) ”, “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 (虎头蛇尾) ”,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 (狐假虎威) ”。而在汉文化中, 虎则是百兽之王, 是勇猛、威武的象征, 所以英语中“lion”在比喻勇猛、威武时应译成“虎”。

汉语中常说“胆小如鼠”, 英汉中却说as timid as a hare。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 兔子是胆小鬼的代名词。而在中国, “兔”代表机敏, 迅速或奸诈狡猾。故有“静若处子, 动若脱兔”, “狡兔三窟”。汉语中常形容人“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在中国文化中, 猫头鹰是“厄运”的凶兆。故民间有“夜猫子进宅, 厄运将至”之说。而在英语中, 猫头鹰 (owl) 却常常是聪明、智慧的象征。所以英语中有习语a wise old owl (聪明能干的人) ;as wise as an owl (非常聪明) 。

尽管英汉两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物质条件各有所不同, 但必定是生活在同一个大自然环境中, 并且经历了大体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共同的社会经历和对大自然的共同感受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文化和语言的相融性和相通性 (包惠南, 2001) 。这就使不同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对共同的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做出同样的描述和评判。英汉语言中很多喻体与喻义相同的习语充分地反映出了两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的这种相融性和相通性。例如:狐狸“fox”在英汉两个民族心目中都是生性狡猾、奸诈的动物。英语中有习语:Deal with a fox, think of his tricks. (与恶人交往, 小心提防) ;The fox changes his skin but not his habit. (狐狸善变, 本性难移) 。

下述习语体现了英汉民族崇尚真善美、心灵美, 忌痛恶习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共同之处。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以德报德) ;Virtue is its reward. (为善最乐) ;Mur der will out. (要想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 。

英语习语中有反映出英汉民族中部分人金钱第一, 唯利是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习语。如:“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All things are obedient to money.”“Ever ybody f or hi mself,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Mind other man, but most yourself.”这些习语相当于汉语中的习语“有钱能使出鬼推磨”, “金钱万能”, “人不为己, 天株地灭”, “个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

汉语中“中稻谷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等习语, 形象地形容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终年辛劳, 而连自己的劳动果实都享受不到的悲惨生活境遇, 而英语则有习语“Shoe maker’s wife goes barefoot.”“The tailor’s wife is the worst clad.”

由于英汉文化两种文化上的重合与相异, 使两个民族产生了语言上的相融性、相通性与差异性, 进而使得英汉习语在喻体、设喻形式和语义等方面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情况。

2 英汉习语喻体、设喻形式及语义的对比

英汉习语在喻体、设喻形式和语义等方面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英汉习语

这类习语可分为三种:

(1) 喻体和语义上都完全对应。例如:

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楼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2) 喻体有差异, 语义基本对应。例如: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

(3) 语义基本相同, 设喻形式不同。例如:

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to 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2.2 貌似同义但不同义的习语

英汉语言中有很多含义不相同的习语, 由于其喻体或设喻方式相同而易使人望文生义, 当作同义习语进行互译。这类习语可分为两类:

(1) 貌似同义但不完全同义的习语。如“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常被译作“佛要金装, 人要衣裳”或“人靠衣裳马靠鞍”。汉语习语“佛要金装, 人要衣裳”和“人靠衣裳马靠鞍”都是强调打扮的重要意义, 即:“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使人显得漂亮、精神”, 强调外在美, 是褒义;而英语习语“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含有讥讽的语意, 即:“好衣裳只能打扮出个好的外表来”, 强调内在美, 是贬义。故不完全同义。再如“go to law for a sheep, yo u lo se a co w”常被译作“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这组习语不完全相同。该英语习语除有“得不偿失”的喻意外, 还附带表示律师借打官司之际收取钱财的意思。该汉语习语不含有这一层意思。

(2) 貌似同义但完全不同义的习语。如:“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常被误译为“亡羊补牢”。孰不知“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是说采取措施太晚, 没用了, 强调的是“迟了”, 应译作:“贼走关门”或“雨后送伞”。汉语中“亡羊补牢”原出自《战国策·出策四》“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强调的是“未迟”, 可见这两个习语貌似同义实不同义。再如“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常被译作“失之毫厘, 聊以 (差之) 千里”。其实这一习语的正真含义是“大错小错都是错”或“死里逃生总是生”。二者之间的含义可谓“聊以 (差之) 千里”。

2.3 单从字面无法领会其真实英语的含义

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具有较深的喻意, 须根据其语义理据或逻辑理据来推断其引申义, 才能理解, 翻译成恰当的汉语。例如:

like Trojan.像特洛伊一样;比喻英勇顽强。

the fifth column.第五舰队;比喻间谍

green-eyed monster.绿眼妖魔;比喻嫉妒。

not to get to the first base.未能跑到第一垒;比喻出师不利。

英汉习语在喻体、设喻形式和语义等方面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 使得英语习语这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造成了习语的误解、误译。

3 英汉习语的翻译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谭载喜, 1999)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形象的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特征。因此, 习语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而是透过语言的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 (陈定安, 2000) , 根据其语义理据或逻辑理据来推断其引申义, 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对于喻体和语义上都完全对应的习语, 我们只要找到互相对应的习语直译。如: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油;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口苦。

但是英汉语言中语体与寓意完全重合的习语是很有限的。更多的是喻体、设喻形式和语义等方面不一致的习语。对于这类习语, 尤其是那些貌似同义但不同义的习语, 一定要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 切勿望文生义, 造成误解误译。例如:

a walking skeleton.骨瘦如材 (≠行尸走肉) 。

eat one’s words.承认自己说错了话 (≠食言) 。

pull one’s leg.愚弄某人 (≠拉后腿) 。

lie down on the job.磨洋工 (≠躺倒不干) 。

有些习语在另一种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习语, 就会出文化空缺, 因而无法实现语言同文化意象的同步传递。此时就需要借用文化移植。如在汉语中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生产。英语中与之含义相同的习语是“spring up like mushroom”。英国不出产竹子, 甚至英语中的Bamboo (竹) 一词也是外来语, 所以英国人没有可能也用竹笋作习语的比喻形象。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千恩万谢) ;如: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 (日理万机) 。汉语中双数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而英语民族则往往是单数吉利, 表示更深程度时, 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one”。不了解英语中的数字文化内涵, 很难把握这两条英语习语的确切含义。文化英汉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习语, 需要借用文化移植进行翻译的习语很多。

Fish in the air. (在空中捕鱼) 水中揽月。

A burned child dreads the fire. (烧伤的孩子害怕火) 一朝遭蛇咬, 十年怕草绳。

Hungry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 (饿狗会吃肮布丁) 饥不择食。

as timid as a rabbit. (像兔子一样胆怯) 胆小如鼠。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唱卖的是酒, 出售的是醋) 挂羊头卖狗肉。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人多智广)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以上几条谚语, 第一种译法引进英国人习惯的物象及其所含有的寓意, 使我们领略到不同表达形式的文化韵味, 但并不是地道的汉语习语;第二种译法采用地道的汉语习语, 易于理解。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快速发展的英语其自身习语的形象比喻日趋丰富,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掌握好英语, 翻译好英语中的形象比喻就成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翻译之难在于文化不通。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就无法真正掌握一种语言 (蒋磊, 2000) , 这就需要我们再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 学习和研究英语民族的文化, 并进行英汉民族文化的对比, 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共性与个性及其对两种语言的影响。这样才能翻译好习语中的形象比喻, 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习语的信息。

摘要:习语是民族文化特征的结晶。习语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 而是透过语言的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 根据其语义理据或逻辑理据来推断其含义。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汉对比,习语翻译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149.

[2]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1.

[3]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79.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漫长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中, 逐渐地形成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地理人文等等方面。它们都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的格局和文化的特征。那么对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

(1) 中西方风俗文化差异。在诸多的差异中, 最能够体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因素就是风俗文化之间的差异, 它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果。体现了一个国家特有的语言和行为习惯。而中西方之间在文化风俗上面的差异性给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 我们往往将红色视为一种吉祥的代表, 它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一种单纯的颜色, 而经过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将其赋予了一种文化符号。所以每逢佳节或者是喜事, 我们都会选择红色作为装扮的颜色。但是在英美国家, 红色并没有其余更加深刻地内涵, 它所代表的仅仅就是颜色中的一种。再比如“老”这个字, 在西方国家“老”所表示的就是一些落后或者是淘汰的东西。但是在中国“老”除了以上的意思外还会表示年长的人, 同时也有对老一辈人的尊重的含义。再有就是“蓝”这个颜色, 在中国一般蓝色就是表示一种颜色, 但是在西方国家它还代表一种忧郁的心情, 或者高贵的血统。由此我们了解到中西方之间在很多文字的含义上存在着差异性, 而这些差异也将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翻译, 如果翻译人员对这些内容并不了解, 那么很容易导致在翻译中出现问题, 无法还原地道的文学作品。

(2)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人们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和看待事情的观点等方面的差异性。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举个例子来讲:在西方国家, 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的是人们对于某一件事情的看法, 侧重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将自己的对某件事情的结论看得更加的重要。但是在中国人的眼中, 他们则更加的侧重于实践, 认为一切的事物都需要亲力亲为, 另外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找到事情的结论。那么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的差异也同样会影响到我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

(3)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所谓的价值观是人们看待某件事物时所做出的评价。因为中西方之间在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背景等方面的不同, 逐渐的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比如对于西方人来讲, 他们认为成年之后就应该独立, 更加提倡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任何的事情都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但是在中国, 接人待物的原则和方式更加侧重于从大局着眼, 做任何事情前我们奉行的是考虑别人的感受, 为他人着想。在中国的文化中如果一个人过多的重视自己的想法, 就会被大众视为自私。因为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差异性, 很容易使得翻译者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时产生对这些作品的误解。那么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翻译人员在对文学作品翻译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对应国家的文化背景, 了解该国家人们的价值观, 弄清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一些基本的观念, 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作品本来的含义。缩小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性, 促进两者之间更好的交流。

(4) 中西方非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虽然是我们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工具。那么一些表情动作和讲话者之间的距离等这些信息符号都能够在人们的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甚至有时候还能够起到语言所不能够达到的效果。但是在中西方国家, 这种非语言的文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西方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更加的直接, 见面往往选择拥抱或者亲吻脸颊来表示友好, 但是恰恰相反, 中国则是以简单地握手来表示。除此以外, 在西方国家, 人们在进行交谈中, 需要目光进行交流, 如果我们和一个人讲话没有直视别人的眼睛则会被对方误认为是对自己的内容不感兴趣, 或者对对方不尊重, 或者会被对方看作不可靠。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 如果用眼睛一直盯着对方则会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由此可见, 中西方之间这些非语言的差异性也是需要我们额外注意的。

二、西方文化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渗透

西方文化在产生和发展中严重的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因此英美的文学作品也深深地刻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一) 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于西方文化起到了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神话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和英美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从而翻译出更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古希腊罗马的传统的了解。了解这些神话故事, 从而深入的了解这些故事背后的典故和蕴含的深刻的含义。比如西方著名的一些文学家和剧作家雪莱、莎士比亚等等, 他们很多都是借助着希腊的神话故事来丰富他们创作的题材。因此可以说西方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所以对于这些神话故事的理解直接影响到了翻译者在翻译中是否顺利。如果不能够首先对这些神话故事进行了解, 那么在翻译中难免会遇到障碍, 也不能够真正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所以说了解古希腊和罗马的经典的故事和内涵, 是我们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键。

例如:如果我们翻译的作品中出现了“潘多拉的盒子”这个内容, 我们如果对神话故事足够的了解, 就会知道它所表示的是灾难和麻烦的根源。再比如在翻译“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这一句时, 其实它就和神话故事有着一定的关系。Achill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阿基里斯,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阿基里斯出生后, 他的母亲把他的身体放到了冥河中浸洗, 从而使得他的身体出了脚踵外, 其他的地方都刀枪不入, 但是他最终却因为脚踵刺伤而死。因此在西方的文化中, 我们将Achilles’heel比作一个人的致命的弱点。了解了这个故事后, 这句话变得很好翻译了, 即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由此可见对神话故事的了解的重要性。

(二) 《圣经》与英美文学作品

基督教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同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基督教的正式的经典《圣经》更是视为人们在生活中所遵循的一个道德的准则。《圣经》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对于英美国家的语言有着重要的一面。虽然《圣经》是一部有关于基督教的道德准则, 但是它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学内容。在这部巨著中, 通过小说、诗歌、书信等多种方式讲述了人们的困惑和祈愿。而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涉及到《圣经》的有很多。很多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的选择了《圣经》中的一些典故或者是人物来进行创作。比如弥尔顿曾经写过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这三部杰作就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圣经中很多的语言和故事被很多国家的作者拿来应用。那么如果我们对《圣经》不够了解, 很容易在翻译上面出现很多的困难。另外就是在《圣经》中很多的典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语融入到了英语语言中。比如诺亚方舟、所罗门代表的就是智慧的人, 而撒旦则表示的是邪恶和魔鬼。只有我们对《圣经》足够的了解, 我们在进行这些作品的翻译时, 才能够充分的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这些宗教色彩比较浓厚的部分。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就目前英美文学作品来看, 很多的内容被翻译出来, 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展现出作者当时写作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这就导致翻译出来的外国作品在语言上面过于生硬, 不能够起到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效果。通过上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的研究, 我们认识到了作为翻译人员充分的学习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的关键。为此我们需要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 找到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相关的对策, 尽快的应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我们的翻译造成的影响。

(1) 以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出发点。在二十世纪90年代, 有美国的学者提出了在翻译中主要存在有两种思想, 即归化和异化。而这两种思想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读者能够逐渐的走进作者, 翻译者尽量避免对读者的过多打扰, 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真正的意图, 领会到作品最真实的内涵和已经。

归化和异化之间进行着相互的补充。那么在对英美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我们需要根据文本和我们翻译的需要, 合理的选择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是对立的, 因此翻译的内容也会因为两者选择的不同产生一定的差异性。所谓归化实际上就是对本文的音译和直译。比如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时, 张若谷先生选择了直译方法, 同时在自己的翻译作品中通过脚注的形式讲明了英国的风俗习惯, 这样更能够帮助读者在了解了英国人的一些文化背景后对作品进行更好的理解。除此以外很多的翻译者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翻译出来的作品准确度更高, 他们还会将归化和异化进行结合来翻译作品。总而言之, 为了能够使得我们翻译的作品更加的接近作者真实的用意, 还原作品本该有的已经, 让读者更近距离的感受到作者的创作内涵。我们在作品的翻译中要根据翻译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翻译的方法。通过归化提高翻译作品的可读性, 通过异化加强读者对文章的文化的理解, 进而更深刻的认识到他国的文化风俗。

(2) 将读者反映作为翻译的落脚点。翻译是为了读者而服务的。因此翻译人员必须将读者放在首位, 尽量使自己的翻译更加的精准。那么在翻译中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后, 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 我们可能不能够利用我国的语言将一些内容进行准确的翻译, 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归化和异化的方式, 避免翻译中过于的生硬, 出现一些外国的风俗时, 尽量通过标注进行展示, 从而详细的给读者展现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更好的传播更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要知道文学作品不单单是语言本身, 还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此翻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翻译基本功, 还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

四、总结

总之, 在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的背景下, 作为翻译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翻译功底外, 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 更加真实的还原作品的原貌。

【相关链接】

中西方礼仪文化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 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 始于夏商周, 盛于唐宋, 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 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 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 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 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 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 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称谓方面, 在汉语里, 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 “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 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 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 不分长幼尊卑。

摘要:众所周知, 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而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在生活上存在着一定的隔阂, 甚至在某些程度上, 影响到了各国之间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为了能够给阅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 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人员必须要具备有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的内涵。那么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提升自己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 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价值观, 加上自身不断提升的翻译水平, 尽可能真实的还原英美文学作品, 让人们能够欣赏到更加地道的中美文学作品。本文将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汉翻译,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洁.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J].芒种, 2017 (24) .

[2] 蒋兴君.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6) .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Red首先可以表示“快乐、喜庆”, 英语中有a red-letter day, 意思是纪念日, 大喜的日子。英语中还有一个短语roll out the carpet for sb.意思是“铺开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

英语中red也可以表示欠债, 如go into red ink (亏空) 。由于红色与血的颜色相似, red换还表示“流血、残忍、灾难”等意义, 如:catch sb.red-handed (当场抓住某人) 。西方人从斗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red为不祥之兆, 因此斗牛士用来激怒牛的红布red rag/red flag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事物”, 有些含有red的短语如see red则表示使人发怒。这时red都不可直接译为红。

红色是汉语中褒义色彩最强的颜色词, 象征无产阶级革命, 如“红太阳'”、“红军”等。汉语中红色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如“开门红” (get off to a good start) “红榜” (honour roll) 等, 在这些汉语词汇里, “红”也不宜直译为red。

汉语说的“红眼病”, 英语应译为green-eyed。Red eye在英语里意为“廉价的威士忌酒”。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英语中的red及短语的意义与汉语有很大差别。

Yellow引申意义为“胆怯”“卑鄙”、“怀疑“等, 有些由其构成的短语在翻译成汉语时与“黄”无关。例如, yellow-belly译为“懦夫”;yellow alert则应译为“预备警报”;而a yellow-dog contract为以受雇人员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佣契约。

在中国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 用来表示皇帝的至高无上, 因此宫中物品多为黄色。而英语中则用purple代表高贵。

汉语中“黄色”还有“色情的”或“低级庸俗的”意思, 而英语中是用blue来表示, 因此汉语中“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词汇用英语表达, 应为“blue/book film”、“blue periodical”。而英语中的blue book则是刊载知名人士、政府高级官员名字的书。

White与白的文化含义有着很大的差异。White常引申为“清白”、“纯洁”等义, 西方女子结婚时都穿白色的婚纱, 表示其纯洁。这时, 一些含有white的词组不能用“白”来翻译。如a white spirit (纯洁的心灵) 。White可表示“公正”、“善意”, 如a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 还可表示吉利, 如a white day (吉日) 。还有一些词组翻译时也不能照字直译, 如white coffee (加牛奶的咖啡) 。

“白”在汉语中引申为“弄明白”、“空白”、“徒然”等意义, 译成英语时也不可直译为white。例如:清白无辜 (inno-cent) , 一穷二白 (poor and blank) , 白费力 (in vain) 等等。此外, “白”在汉语中用在政治方面时常表示“反革命”的意思, 如“白匪”、“白军”等。

过去中国人在喜庆的日子里 (如结婚) 通常穿红色衣服, 不穿白衣服, 因为在汉语中白色象征“不幸”, 人们在丧礼上才穿白色的孝衣, 而丧事则被称为“白事”。可见, white和白在中西两种文化中的联想是有差别的。

Black与黑都能表示同一意义, 但其文化含义却有很大的差异, 不能完全对等。Black有“阴郁的”、“暗淡的”、“倒霉的”的意思, 如black future (暗淡前程) 。还可译为“愤怒的”, “怒气冲冲的”, 如be black with anger (怒气冲冲) 。Black象征“邪恶”, 可译为“凶恶的”、“不吉利的”, 如black deeds (恶劣行径) ,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等。

此外, 英语中还有些词组要注意其翻译:black dog (不开心) , black tea (红茶) 等。Be in the black却有“盈利”之义。汉语里“黑”有时有贬义色彩, 下面这些带“黑”的词都不宜译为b l a c k。黑市 (f r e e m a r k e t) , 黑心 (e v i lhearted) , 黑话 (argot) 等等。黑钱应译为money earned illegally, 而不是black money, 英语中black money意为没有缴纳的收入。

综上所述, 文化语言差异确实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反应及表达, 翻译颜色词时若只顾表义而不顾其寓意, 一方面不能使人正确理解英文原文的意义进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另一方面也达不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因此对颜色词的理解和翻译切忌望文生义, 必须吃透原文, 采用意译等翻译技巧, 进行恰当的翻译。

摘要:由于受文化的影响, 英汉颜色词汇的喻义存在差异, 因此必须联系其文化、传统, 才能正确理解并翻译。

关键词:颜色词,喻义,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1.

[2] 葛传椝.新英汉字典[J].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12.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1 英汉成语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成语是不同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人生、对自然认识的纪录和写照。成语能反映不同民族在其特定生存环境中对人生和自然的相同或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英汉成语的翻译来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英语里, 龙多带贬义。这是因为在他们早期文学作品《贝奥武甫》里 (Beowulf) , 龙被描述成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在《圣经》里, 龙也是邪恶、恐怖的象征。因而, 在汉英翻译中, 虽然“龙飞凤舞”可以直译为like dragons flying and phoenixes dancing但这样的直译需要加注说明, 否则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其含义, 甚至会引起误解。为了地道, 为了易懂, 为了便于交流多数译者会选择意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a very elegant writing或者a great hand a writing。同样, “龙腾虎跃”会被意译为with vigor and enthusiasm;“龙马精神”被译成appearing at one’s best;full of beans;以此类推, 我们显然不宜将“望子成龙”翻译成to expect one’s child to become a dragon, 这样的直译如果不加注释, 会引起很大的误会。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多数人会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然而, 在汉语里, 龙不但没有贬义, 反而是汉民族崇拜的图腾。带“龙”字的成语数不胜数, 如, 我们在说某人表面上喜爱而实际却害怕某种新生事物时, 我们常用“叶公好龙”来描述这类人;当我们夸奖某人的书法写得流畅精美时, 我们用“龙飞凤舞”来形容;若要指一个人或民族崛起时, 我们用“龙腾虎跃”来描述;若要说一个人精神抖擞, 精力充沛, 我们用“龙马精神”来形容;我们还用“龙凤呈祥”作为祥瑞的代名词。除此, 我们还用“望子成龙”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期盼;我们用“生龙活虎”来描写一个人充满生命活力。龙在汉语里是既是帝王与权力的象征, 也是祥和的象征,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图腾。因此龙在汉语成语中多带褒义。

同样, 英语成语也有很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如狗在英语成语里比比皆是。这是因为狗是他们特别宠爱的动物。上至女王、总统, 下至乞丐都有自己的宠物狗。在英语文化里, 人们对狗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们关心狗, 爱护狗, 把狗看成是朋友, 是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如果狗生了病, 要给它请医生, 狗死了要给它买墓地。主人死后, 还要给狗留份遗产。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要带狗去散步, 若出远门不能把狗带上, 则委托亲友代为照料。总之, 狗在他们社会里是人们的宠儿, 这从他们的古谚语L ov e m e, l ov e m y d og.中可见一般。除此, 他们还用a lucky dog来指代幸运儿;用a gay dog来指喜欢玩的人;用jolly dog来指快乐的人;用a clever dog来指聪明的人;担任最高职位的人则是a top dog;帮助他人度过难关则是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 tile;汉语的老当益壮在英语则是There is life in the old dog yet.我累坏了是I’m dog tired.好人有好报是Every good dog deserves a bone.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我们把以上这些英语成语用直译法翻译成汉语, 不少中国读者多少会感觉有点怪异。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狗多带贬义。在汉语里, 人们常用狗来骂人, 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狗管闲事、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传统上, 绝大多数译者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Love me, love my dog.翻译为“爱屋及乌”。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在西方文化里, 狗是人之所爱, 所以才“爱我及狗。”而“爱屋及乌”中的“乌”却是人之所憎。显然这二者之间所含爱的分量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况下, 为达到易懂、易于理解的目的, 将Love me, love my dog.译为“爱屋及乌”, 虽然不会引起争议, 但归化的翻译却完全掩盖了其文化内涵。在下面这个句子里面, 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更能传达出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内涵以及原作者对书籍热爱的程度。There is an o ld p ro v e rb, “L o ve m e, l ov e my d og.”But there is more wisdom in this:“Love m e, l o v e m y b o o k.”古谚语说, “爱我及狗”, 然而, 下面这句话更具智慧, “爱我及书”。如果我们把此句中的“Love me, love my d og.”翻译成“爱屋及乌”, 那书岂不是等同于人之所憎的“乌”了?

2 英汉交际用语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翻译交际用语时应特别注意文化差异问题。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时如不注意语言在不同文化里的语用效果而照单直译, 有时就会引起误会、误解, 甚至妨碍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比如招呼语的翻译, 中国人常以“你到哪里去?”“你吃了饭没有?”作为问候、打招呼。但这样的招呼语如直译成英语“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 ur m eal?”英语国家的人会感到莫名其妙。听了“Where are you going?”的译文, 他们会误以为中国人喜欢打听他人隐私或者不尊重他人隐私, 从而会不愿意与中国人打交道。听了第二句译文“Have you had your meal?”后他们又以为你在请他吃饭, 于是他们会问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如问话人并无请客的意思, 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 或者误认为中国人很虚伪。因此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 我们最好将这两问候语译为Hello!/Hi!或者Good morning!/Good a ft e rn o on!/Go o d e ve n in g!等。在汉民族文化里, 对熟人、朋友衣食住行的关心是最深切的关心与关切, 显然这与历史上人们衣不保暖, 食不果腹的经历有关。因此, “你到哪里去?”“你吃了饭没有?”便成了问候语而积淀在我们的语言之中。中国人听到这样的问候语觉得非常亲切、温暖。而英语国家特别强调“个人主义”, 他们不喜欢别人打听他们的隐私。他们把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纳入个人的隐私范围, 故问候语都是轻描淡写的“Hello!/Hi!Good morning!Good Day!等。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由此可见一般。

中国常被人称为礼仪之邦。因为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社会, 不同社会的语用原则是不相同的。中国文化特别强调谦虚准则, 中国人得了表扬往往要谦虚一翻。常常把个体的成就归功于他人或集体;有时这种谦虚让西方人很难理解。因为西方人更强调个体的价值, 个体的成就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语言中表现为语用差异。我们在翻译时应注意这种语用差异, 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比如我们在表扬某人时说:你干得真不错。对方通常都回答说:哪里, 哪里, 还差得远。我们在翻译这样的自谦辞时也要根据语境来决定。与其简单地译成No, No, Not all.使西方人感到困惑不解还不如译成Thank you v e ry m u c h!让西方人真实地感受到中国人的礼仪风范。

3 英汉表颜色词语的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 如他们对颜色的观察就不同。这种差异在两种文化里也有所反映。比如中国人喜爱红色, 他们把红色作为喜庆的代表色。所以无论是过年过节, 还是结婚生子都与红色有关。除此, 红色还常用在建筑方面。红色用在建筑上是华贵、庄严的象征。通常宫殿、寺院都将其围墙涂成红色, 故朱楼也成了侯门豪宅的代称。所以, 在汉语诗歌里“朱楼”给读者的意象联想是红墙碧瓦、侯门豪宅和娇贵无比的千金小姐。如在红楼梦的诗句中我们就常看到红色反映在建筑上的意象。如在第五十二回的《真真女儿国》一诗里有“昨夜朱楼梦, 今宵水国吟”的诗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 (David Hawkes) 将这一诗句译为:Last light I dreamed I dwelt in marble halls;Tonight beside the water waste I sing. (Hawkes, 1973) 霍克斯将“朱楼“译成了marble halls (大理石大厅) 。从他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 英国人不喜欢红色, 他们认为红色是暴力和血腥的象征, 因而霍克斯刻意地回避红色这个字眼。又如在第五回《世难容》一诗里有这样的诗句: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将辜负了了红粉朱楼春色阑色霍克斯将其译成:Sad it seemed that your life should in dim-lit shrine be wasted, All the sweets of spring untasted. (1973) 在汉语诗歌里, “红粉朱楼”让人联想到的是青春美貌的富家千金。而在英语里, 一年中的四季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 如summer death暗喻一个人在他生命和事业都如日中天的时候死去。汉语把这称为“英年早逝”;而spring常常用来象征青春。因而在翻译本诗句时, 霍克斯采用归化手法, 将“红粉朱楼”译成spring。严格地讲, spring没有完全传达出“红粉朱楼”的文化内涵。在第十八回《怡红快绿》里, 霍克斯把《怡红快绿》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 (1973) 在汉语里, 红色代表怡悦和喜悦的情感, 而英语则用绿色来表达这一情感。可见颜色在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 汉语的“青一块紫一块”英语为“black and blue”;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 eyes”;英语的“black eyes”, 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黄色影片”, 英语为“blue movies”。汉语的“绿帽子”英语叫做“cuckold”;汉语的“红眼病”, 英语为“green-eyed”等等。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 (Nida, 2001) 。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郭建中, 2003)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李文革, 2 0 0 4) 可见, 要做好翻译, 首先要从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开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根植于语言之中。只有当我们深入到文化中去, 才能真真了解和掌握好语言, 才能做好翻译, 完成翻译所承载的使命。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要做好翻译, 必须先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否则就无法完成翻译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英汉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1) 英汉成语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2) 英汉交际用语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3) 英汉表颜色词语的互译与英汉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成语翻译,交际用语翻译,颜色词汇翻译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 2003.

[2]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 余卫华.英语词语典故辞典[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4] Cao Xueqin.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Britain:Penguin Books, 1973.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样的食物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的本质对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 但颜色所蕴含的丰富的联想意义因受到民俗、地理环境、宗教等的制约,其所引发的比喻和联想意义不尽相同。“颜色词虽然数量很有限 ,但却反映了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时代风尚,记录了贵与贱,尊与卑,上与下的历史等级制度,代表了正邪,好坏,是非,善恶,阴阳,冷热,刚柔,婚丧,祸福,方位和季节之类的观念。”(熊文华,1997:357)本文试从几个常见颜色词探讨英汉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

2Red 与红色

在中国文化中,由于人们可以从红色联想到太阳和火红的颜色,而太阳和火可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暧及幸福。所以人们喜欢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和热烈等”,并由此引申出兴旺,发达,顺利,成功,运气好,福利,成就等等含义,如:红利,红运,分红,红榜,红包,开门红,红日高照等。由红色的顺利,成功等象征意义又可引申为受社会好评,受群众爱戴,欢迎,受上级领导的重视或重用等含义,如:大红人,很红,红极一时,红得发紫等。由红色的成功,顺利,受欢迎,受重用等含义,又引申出羡慕,嫉妒等含义,如:眼红,红眼病等。由于红色可以联想到战为和鲜血的颜色, 而革命斗争往往是流血斗争,所以近代常用红色象征革命斗争,如:红旗,红军,红心,红色政权,红色根据地,红领巾,红五星等。

在英美文化中,大多数西方人不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令人生厌。英语民族概念里的“red”是同流血,牺牲,殉难相关的,red会令人联想到可怕的, 危险的东西 , 如 :Red Army and RedBrigades均为恐怖 组织 ,See the red light感觉危险 迫近 ,Redalert紧急警报。Red被西方认为是发怒时的脸色 ,所以red表示“狂怒 ;激动”,如 :red rag被喻为“令人愤怒的事”, See red气得发疯,大发雷霆, Wave a red flag做惹别人生气的事。红色具有激发人们情欲的特点,即所谓的“刺激性色彩,色情色彩”,故红色又表示“性欲,暴力”, 如:red-blooded adj. <美>性欲旺盛的,red-handed当场(被捕),正在犯案的,现行犯的。红色在西方还表示“腐败”,如: red tape官僚作风。

3Blue 与蓝色

在中国,蓝色象征着宁静,深沉和开朗。

在西方,蓝色被认为是当选者和领导者的标志,象征着对美好事业的追求, 如:blue ribbon蓝带 (是荣誉的象征),blubook蓝皮书 (源于英国人把蓝色作为议会报告和重要文件合订本的封面)。大海和天空的蓝色既象征着博大,永恒,力量,又使人想起海难时的悲伤。所以蓝色在英语中的负面含义有“抑郁悲伤,空虚和阴冷”之意,如:Blue devils蓝鬼(沮丧,忧郁的代名词);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 即不开心的星期一;Blues曲调缓慢,忧伤,充满感情的布鲁斯。

4Black 与黑色

汉文化中,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憨直,深沉,神秘等褒义。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的性格。传说中的阴曹地府是暗无天日的所在,和光明相对,所以黑色又象征着黑暗,死亡,邪恶,阴险,恐怖等,如:黑社会、黑道、黑店、黑市、黑钱、黑幕、黑心。

在英美文化中,黑色因其色调较暗而沉稳,通常是严谨,谦虚和隆重的象征。中世纪人们推崇黑色,因为黑色朴素沉稳,黑色西装(black suit)和黑色礼服(black dress)是西方人最为崇尚的传统服装。法官身披黑装,以体现法律的尊严。黑色是死色,象征着死亡、苦难和悲痛, 因此黑色成了欧美国家丧礼时的专用色彩。黑色的西服、黑色领带、黑色礼帽、黑色围巾、黑色面纱、黑色眼镜借以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在《圣经》中,黑便是黑暗,邪恶和妖 魔的象征 ,具有黑暗 ,邪恶 ,阴险 ,恐怖等贬 义 ,如 :Black hand黑手党 (指在美国从事犯罪活动的一个意大利秘密组织 );Black Panther黑豹党 ( 指美国的 黑人政党 );BlackTuesday(指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 接着世界各地股市随之崩溃);Black Friday是耶稣受难的日子,故指“凶险不祥的日子”;black box (黑匣子)由于它意味着灾难和不幸,故称“黑匣子”。

5Green 与绿色

在中国,绿色象征安全,希望,和平。绿色有时也带贬义,如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吴人称人妻有淫者为绿头巾”。但如果把“带绿帽子”翻译成英文 ,Wear a green bonnet则表示“破产”,这与我们的理解有着天壤之别。

在英语国家中,绿色是植物王国的颜色,象征着生命,新鲜,精力旺盛,如:in the green在青春时期;remain green forever永保青春绿色又是未成熟的颜色。英语中常用green表示某人缺乏经验, 如:A green hand一个新手;Be green at one’s job对工作不熟悉;A green thought不成熟的想法。英语中的绿色常用来表示“嫉妒,眼红” :Be green eyed。在美国,纸币是绿色的,因此在美国常用green代称“钱财,钱票”,如: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

6结语

综上所述,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书面翻译的过程当中, 我们都应将词汇放于文化背景下去理解,而不能孤立地从字面理解,才能处理好词汇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遇到当形式与意义不对等的情况时,翻译时更应该考虑文化意义上的对等,而非形式上的对等。

摘要: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同一种颜色的表达方式不同,其所蕴含的比喻和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这是我们在学习英汉文化差异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试从几个常见的颜色词汇来探析中西颜色词汇中的文化差异,力图能更好地促进英汉民族文化的交流。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广告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构成。生活中,我们可以再地铁里,报刊栏,小区走道,校园文化栏,电影电视平台,看到广告的大量植入。很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已如同人们如影随形的朋友印刻在人们周围。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经验不足,国际营销人才缺乏,在对外广告,尤其是外文广告方面,做得还有差距。本文将从广告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对跨文化广告的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广告语;翻译技巧和策略]

一、由语言差异引起的在广告翻译中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在英语广告中,语言需要简洁明了,口语化和简单化。因为简单的文字容易理解,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读完并进行消化。另外口语化可以使人感到容易接近,能赢得读者的好感。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呈现在广告翻译中主要是三类:语用意义、修辞手法和句型。

1.语用意义的差异

语义的表达需要语言者通过一定的语境或者借助外力来进行语言实际意义的传递。英汉语言由于其文化底蕴,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的差别,在语义表达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语言中词语的含义,内涵,语言色彩,均不同。那么如何在广告语中体现这一差别就是译者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语。The last drop这三个小词体现出了咖啡香浓可口,即使喝到最后一滴都不过瘾,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修辞手法的差异

广告语的发展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妙用。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条深入人心的广告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修辞手法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作用。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夸张,反语等等,对于广告语的灵魂的把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工整对仗,反问句,押头韵和尾韵,都是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因为,广告语不同于一般语言,广告语的出现,广告语的植入人心是需要词汇的魅力,语句结构的整齐,才能确保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理解,容易消化。而此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如同锦上添花,可以体现出语言的缜密性和严谨性。

3.句型差异

在英汉广告中,比较常用的句型一般有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但在英汉广告互译时,为了保持原文的吸引力或者诱惑力,译文往往并不遵循原文句型。如,一名为“福满楼”饭店的对外宣传是一句陈述句, “It must be ‘Fu Man Lou’ for high quality food”,而其译文则是颇有文采的设问句:“借问珍馐何处有? 老饕手指‘福满楼’”。这样的处理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可见,在跨文化广告的翻译中,不能局限于原文的句型,而更应以变通的方式来处理。

二、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1.价值观点

中西文化中差异化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在语言的不同使用中,从而体现在广告语的使用上。美国著名广告语“just do it”在中国香港地区电视上播放时,译成“想做就去做”,这一广告主题在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是不会大惊小怪的。再来看三则英汉公益广告:严禁酗酒(No alcohol allowed 而不说Don’t drink alcohol) ;不准停车(No parking 而不说Don’t park) ;严禁超车(No overtaking 而不说Don’t overtake)。这些语气差异说到底是由于文化差异中的价值观不同。因此,我們只有注意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才能在翻译广告语中收获更多的认同。

2.社会历史背景

文化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河流。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反映在广告翻译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广告语中,都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历史在前进着发展着变化着,社会也在悄然变化着。我们对广告语的翻译必须是顺势而为,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特色,这样的广告语才能欣欣向荣,富有生命力。

三、文化差异对广告语的影响

1.尊重心理差异,迎合消费者的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对相同的事物具有截然相反的联想,因而广告翻译要实现其目的,译者必须熟悉译语文化,翻译时发挥译语的文化优势,转换商品所承受的负面意义。Started ahead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这是飘柔洗发水的广告语。当消费者看到ahead这个词汇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去保护自己的头发,而且一切美好崭新的事务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新一代的选择,这是百事可乐的广告语。其中a generation 即年轻一代人的选择和体验。我们会看到这是消费者的希望去选择百事可乐,或许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喜好不一样,那么我们作为广告语的译者,就应该能做到迎合大众口味,并不断追求创新。因为时代赋予了年轻一代更多的选择,不进则退,不变则落伍。

2.求同存异,积极发挥广告语的作用

广告翻译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广大消费者通过译文“一劳永逸”的记住自己所代表的商品,建立长久深远的销售网。因此,广告翻译就必须朴实规范,形象生动。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广告译名又长又不知所云,难以起到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与消费。当消费者的眼球被吸引到,那么此商品就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四、结束语

广告语的准确翻译对我们的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务必用准确的语言,贴近实际的内涵来表达商品的内在传播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是有导向性的,是有感染力和渲染效果的。真正明白了中英文化中的语言差异,并能够恰当运用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效果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理论学习中反复推敲反复研究探讨的话题。

作者简介

张燕(198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医院无线网络安全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