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13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问题是,即便花了很大气力去分析、讲解的知识、概念和原理等,效果也往往并不尽人意。我们也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又是另一套或老一套”、“思品课教学中教师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教师把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讲授给学生,他们即便会背诵,考试取得好成绩,但无法肯定他们已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试卷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未必能把它转化为行为;停留在意识层面的道德可以拿来吓唬人、训人,但不一定能律己等等。是教师的讲解不够清晰透彻,还是学生听课不够认真?问题远非这么简单。思品课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社会科学的地方,乃是它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和学科特点——道德知识是难以外现的。德育只有使学生完成从知到信(内化)、从信到行的转化,才算见到了成效。

无论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特点,如果跳出“就学科论学科”的藩篱,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学科教学就能精彩纷呈,效益倍增。为什么思品教学会存在“高消耗,低收益”、“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呢?我们从西方认知心理学中找到了答案,即缄默知识学习理论。它对解决思品课教学长期存在的低效现象很有启示。

一、缄默知识理论的内涵

缄默知识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把知识区分为外显知识和缄默知识,两者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总体。所谓外显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所谓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知识,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用而不可知”的知识。从功能上讲,缄默知识对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和重大的,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外显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都依赖于缄默知识。从外显知识的获得来说,缄默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导向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干扰和阻碍的作用:当缄默知识与认识或实践的目的相一致时,外显知识就容易获得,反之则难以获得。波兰尼在研究和阐述缄默知识理论的同时,首先注意到它与教育的关系。他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1993年,心理学家贝雷(Beyyy)把缄默知识的特点总结为四点:①难以用语言清晰完整描述;②倾向于同偶发事件的学习相关,即它主要不是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获得的;③是一种直觉的反映;④具有心理强势,即保持得比较长久完整。外显知识和缄默知识学习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知识都是二者的结合物。

从20世纪80年代起,缄默知识受到社会各领域的普遍关注,开始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将缄默知识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为我们解决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打开了新的思维视角,使思想品德教师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获得全新的见解,促进思想品德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二、缄默知识理论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的必然性

思品课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根本任务的,其思想性、人文性、体验性、内化性和生成性决定了运用运用缄默知识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新课改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这三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都体现出一种内隐性的特点,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品课是一门德育课,它更需要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需要道德判断和认知以及行为能力的提高。从这个基本理念可以看出,知识在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目标并不是靠知识来体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感悟、体验、内化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才能真正内化。在思品课学习中,那种“脑海里有,口中却无”的知识太丰富了,这就决定了缄默知识理论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的必然性。

首先,就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来说,它是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建构主义十分强调教育应该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每个教育对象不应该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生活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思想并赋予经验以意义。而学生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价值判断、已有的道德认知都与缄默知识有密切的关联。再结合思品课的学习目标来分析,我们不是培养思想家、政治家,不是让学生仅仅掌握道德知识,而是使学生通过思品课的学习,能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能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不一定要求他们能明确、清晰、完整地背诵出道德规则、道德条文,而是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发展。这种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学习就是典型的缄默知识的学习。

其次,体验是教学的起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责任的确立和高尚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各种情境的体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学习中逐步内化的过程。这种学习和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发展中的个体对生活的体验和反思。思品课教学中的体验就是让学生面对文本和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感受、体味、揣摩,从而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个人体验是内在的,带有缄默知识的特点。在思品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丰富多采的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切身的体验和反思,学生便不会内化为自己的。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感悟、体验中积淀丰富的缄默知识,在感悟、体验文本的过程中获得道德知识,升华道德觉悟,提升道德行为能力。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无需教师过多的语言说明,学生的感受尽在不言中。由此看来,思品课程中充满着大量的缄默知识的日积月累,情感熏陶,道德感染,道德行为能力也在长期的积累中逐步提升。

再次,在认知心理学家来看,影响人分析、解决社会生活复杂问题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储存在人长时记忆里的知识、价值判断和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信息在平时是处于休眠状态的,运用时被激活,进入到工作程序中,变成当前正在思考和被运用的内容,是典型的、动态的程序性信息,它不好用语言描述出来,更不是线性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缄默知识的功劳。思想品德课教学如若讲述过多的陈述性知识,而不注重或充分发现学生的缄默知识、内在品质,实际上是无效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缄默知识理论在思品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思品课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不充盈着缄默知识的影子,它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认知心理学对缄默知识的解释正与中国的思品课教学实践相吻合。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如何转化成外显知识,进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规范呢?结合思品课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平等对话,搭建自由思维的平台。积极倡导师生平等交流,真诚对话的理念是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思想基础和思维方式,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明白道理和掌握规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识强加给他们,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窒息他们的思想,扼杀他们的创造,泯灭他们的个性。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将隐藏在“冰下”的知识、想法、情感等自然轻松地浮现出来。在师生或生生交流中,思想会发生激烈碰撞,碰撞的过程中自然会将缄默知识调动出来,用“言语”或行为显性化。这样,教学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另类”的发言,“冒失”的行为,千万不要对之当头棒喝,不假思索地全盘否定,而应以赏识、宽容的心态正确对待,保持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境,不随便发火,更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言行,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地表现和发展。要知道这正是学生独特的“哲学”,独特的价值观及批判思想的体现,在他自由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平日潜伏在脑海深处的知识、思想即缄默知识由隐藏的状态变为较清晰的言语和行为显现出来,这就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前提。至于学生的认识、观点、行为是否正确、合适,教师当然应给与规范和引导。所以,对于学生的缄默知识的外显,教师要区别对待,正确对待,妥善处理,这是适应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对教师专业知识重组与提升的考验。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尊重学生,平等交流为前提。

2. 创设情境,在情感碰撞中激励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心转化,而非教育者苦口婆心的说教才能达到实效。这要求教师要走下师道尊严的圣坛,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尽可能隐蔽教育意图,设计一些具体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情境,让冲突与合作、矛盾与协调、批判与吸收并存,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在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以实现教育目的,达到德育无痕之境界。无痕德育要求教师没有布道的口若悬河,没有训导的正襟危坐,不是简单、生硬或者摆出尊者的架子来压服学生,而是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民主的教学精神,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挖掘出来,帮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排除认识障碍,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舞中享受春风”,在无痕的意境中把一切变得和谐,在无痕的影响中,把一切塑造得妥帖、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是认知发生的背景动力,对认知的发生起着导向、推动和整合的作用;情感是学生“学、信、用”政治理论的心理基石,是学生接受正确的政治观点,并将其转化为坚定信念,升华为崇高行为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融入一定得情境中,使学生的缄默知识灵活地外显,使学生将知识、经验积极地外化成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反思,让德性在“心灵颤动”中形成。

3. 实施体验性教学,加强实践体验。任何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态度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尤其离不开有着自动性和非系统性特点的缄默知识。在思品课教学中,要给学生将缄默知识提升为能力、升华为觉悟的机会,那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生们会自主地将缄默知识外化出来,梳理自己潜在的缄默知识(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学习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不在于对道德真实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内化。学生最好的体验是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主动地、直接地、自觉地感受社会规范的积极意义,从而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解释,收效要显著得多。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生活,鼓励、引导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将缄默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4. 关注生活,在生活体味中升华道德觉悟。教育原本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向生活回归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思品课无论从学科本身的特点还是从学习的目的来看,若把课程局限在校园的围墙内,把学生规定在刻板的课堂中,把内容限定在滞后的教材里,学生的课程空间便会过于狭窄,其缄默知识就不会被激活,真实想法就不会充分暴露,错误思想也就不会得以矫正,课堂教学也就会丧失了生命活力,课堂教育也因此会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生活即课堂,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适时地走出课堂,“零距离”地接触社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把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课堂内课程资源的补充与延展,让学生的所见所闻、个体经验、个性判断与课堂教学交融互动,这样,学生的缄默知识才能得以丰富和激发。面对丰富多采的社会、情感丰富的个体,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他们关注的话题,围绕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他们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理解、体验,关注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建构他们健康的内心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和践行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使学生更加有效、更有兴趣、更有感觉地学习,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总之,缄默知识在思品课教学活动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充分利用缄默知识理论,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也是思品课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传统美德是感性的,讲究顿悟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具有含蓄典雅的特征,思品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所以有更丰富的缄默知识存在于这个大的意境之下,等待着每一位思品课教师去思考和拓展,以更有效地推进思品课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1 树立威信

根据平时与老师的相处和交流及自己的切身体验, 我深深地感觉到如何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困扰很多教师的心。我个人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言必行, 行必果”。要么不说, 说了就要落实到位, 在关键时刻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该怎样就怎样”, 做到“说一不二”, 使学生切实感到教师的工作魄力。这是学生是否认同一个教师的关键之一。比如就拿换位置来说, 这可以说是教师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有时会酝酿好长时间, 在调整位置之前我一般在班上说明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个时间要调整位置,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照顾的请你事先跟我说明情况, 可以考虑, 一旦座位排好, 就不得随意调整, 于是运用现代化手段花点时间把学生名单输入电脑, 根据平时每个学生的表现, 尽量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在电脑中进行调整, 确定打印后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按座位表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换位置的问题再找你了, 如果有, 可以很干脆地回绝他。

其次作为教师同样要认真钻研教材, 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 他能够识别老师上课的情况如何, 因此在教学上, 只有让学生信得过你, 你在班上的说话才有分量, 有些教师虽然苦口婆心却没人理会, 而有些教师虽然话语不多, 但说得掷地有声, “老师轻轻地说, 学生重重地听”, 这便达到了最佳教育效果。同时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也应该适当注意一些, 比如当学生喊我老师好时, 我总是面带笑容地回一句“你好”, 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交流一下,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事,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引导, 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是一种感情的投资。

2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我想这是现代教师应该树立的教学理念, 也是作为我们教师的最终追求。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 可能老师讲的话比圣旨还圣旨, 但是作为当今的一位初中学生, 他不是一张桌子, 一张椅子, 任凭你摆布, 更不是一个容器, 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 他有他的想法, 这是正常的, 也是允许地, 因此, 我认为作为老师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因为自己的言与行并不一定代表真理, 也并非十分完美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 这种理念始终贯穿我现在的教师工作和教学的全过程。

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 我在阅读完题目内容之后, 我经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想的, 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不管是对还是错, 这样学生会主动地、积极地思考, 有时他对问题的看法会让你意想不到, 并且很独特,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为了抓紧时间急于分析, 哪怕你分析得头头是道, 自我感觉良好, 我想也是事倍功半, 得不偿失, 而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久而久之, 在你的熏陶下, 学生会渐渐地失去原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曾经跟学生开过一个玩笑:如果一个老师不会做的题目能让他的学生会做, 并能举一反三, 那才叫真正的名师。再比如说自习课时, 第一轮按学校的要求是留给学生自己温习功课的时间, 在此期间, 我由于考虑到如果在教室里给个别学生辅导解疑时, 说话的声音势必会影响到他周围地其他同学, 因此, 一般在办公室进行;同时我想尽量把学生的学习培养成一种自觉行为, 把自习的纪律放在第一因为我始终认为纪律是学习成绩得以提高的保证。一旦养成便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起初的管是为了今后的少管甚至不管。其实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必要时大胆放权, 学生能干的, 教师坚决不要干, 只是做好建议和指导的工作,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批评讲究方式

其实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 记得我刚做教师的时候火气比较大, 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 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 其实这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 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慑于你做教师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这样很容易在师生中产生对立情绪, 给教师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 因此在当教师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反思和探索, 悟出一些东西, 比如在表扬时尽量扩大范围, 在批评时尽量缩小范围。即使是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不妨先表扬他的一些优点,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我做的不够, 但正在努力, 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却能让他感觉到他在教师的心目中不是一无是处,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并且最后又要让他心情愉快地走出你的办公室。当然教育学生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因人而异, 表达同一个意思, 可以有多种说法, 一句话可以使人跳, 也可以使人笑, 对学生的教育, 也要多动脑筋, 多想方法。可以是严厉指责, 也可以是热情地赞扬, 可以是春风化雨式的循循善诱, 偶尔也可以冲冠一怒为后生, 但怒气伤肝, 只能偶一为之, 就像人吃药有抗药性一样, 发火的次数多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就好比那黔之驴, 他也就不怕你了。但一定要谨记地是批评学生时语气要干脆利落, 不要拖泥带水, 婆婆妈妈的。同时教师一定要空出时间来, 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话。有时候可以不摆老师的架子, 像朋友那样和学生相处, 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 你对他的关心和谐护, 学生就乐于听你的, 少给你添麻烦。哪怕你批评的语气重了些, 他也能接受,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吧!实际上, 对于一个初中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尤其是当今的独生子女, 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 换一种口气, 换一种说法, 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所有的这一切一定要有个度, 该严肃时一定要严肃, 要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就是教师工作的真谛所在, 四个字“天道酬勤”。

让校园充满和谐!这是建设安全、文明校园的根本所在, 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发展的空间, 让和谐的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充盈在我校的每一个角落, 真正的把“和谐”变成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勤奋工作, 开拓进取, 乐于奉献。

摘要:树立威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批评讲究方式。本文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和谐校园的建立。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怎样运用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呢?本人认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做到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结论开放和教学评价开放。

〓〓一、教学内容开放,使课堂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而课程的概括性和教材的时效性,制约着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在遵循课程要求和教材结构的同时,还要有的放矢地突破课程和教材,广泛引进自然地、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拓宽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

〓〓二、教学过程开放,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真实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不同,其着眼点、困惑、兴致、思维方式等主管因素各不相同,这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复杂多变。思想品德课运用既定的教学结构和模式进行教学,不可能适应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不可能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即使是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它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调动教师的教学机智,适时地调整教学进程和具体目标,才能提高教学适应性,做到教学过程与人的开放性的统一。

〓〓三、教学方法开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无定法,教师必须突破自身的局限,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和适时调整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在思想道德课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教学方法的变革,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成功的探究式教学并不一定是看课堂上问题的多少和课堂热闹的程度,更主要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看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发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有激烈的争论、积极探索的高潮,有时却要有思绪起伏、心潮澎湃的沉静。我们追求的不是表面形式上的热闹非凡,而是实质上的改革创新。

〓〓四、教学手段开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现代化。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但是由于学校办学条件不同,我们在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决不是简单地否定和抛弃传统的手段,而更需要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成的教具、简单的办法,以多维的教学视角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五、教学结论开放,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是新知、激情、智慧的生成过程,对于“真”领域的问题,如经过实践证明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给学生明确的结论,当然,这种结论也可能是多元的。但是,对于“善”和“美”领域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选择一种正确的立场和评价的标准,以宽容的心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体验和发现的过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鼓励学生在他人的认识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六、教学评价开放,使教师能够在宽容的氛围中探索和发展

〓〓教学评价不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最终判决,而是教学过程促进力量,具有重要的诊断、激励功能,应该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催化剂。而评价本身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思想品德课教学涉及的主要是人类认识、道德与价值的问题,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看法,这才符合事物本身的多元性本质。同时,由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结论等方面的开放性,我们必须坚持评价主体多样性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统一,以开放的心态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也要坚持校内外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多种方式方法结合,立足鼓励,促进发展。

〓〓当然,思想品德课进行开放式教学,必须注意教学内容开放的目的性,始终围绕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注意开放时空的合理性,该开放时开放,该收敛时收敛;必须强调开放性式的针对性,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同时还要把握好开放程度的适度性,做到张合有度、紧驰有度。

责任编辑〓龙建刚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德育的正面性和导向性,我们通常会尽可能简化和净化教学,然而这容易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节,课堂也因此变得干瘪乏味。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体验,让思品课堂在多样结合中拥抱生活,将德育的特殊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有机融合起来,践行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尝试与思考,谈谈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几点做法。

一、“自在”与“自觉”结合

按照人类自觉意识的发展程度,初中思品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自在的道德教育”与“自觉的道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初中思品教学向生活回归的两大支线。“自在的道德教育”强调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由人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成,不易被人察觉,更不会有强制感;而“自觉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目的明确、计划清晰、组织有序的道德教育方式,传统的思品课堂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在的道德教育”缺乏体系,而“自觉的道德教育”则容易与生活世界产生隔离。因此,教师要注重两者的横向关联和有机结合。如在教学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三课《有朋友的感觉一友谊,与成长同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在”和“自觉”设计两条主线:(1)“自在”——我的人际圈:请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按亲密程度分层次描绘出自己的交往状况;(2)“自觉”——续编故事:请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续编方平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生活与课堂不同角度将两条主线相交融,让学生明白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是获得友谊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与建构结合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初中思品课堂回归生活取得实效的关键。为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教师不是道德权威,而应充当好道德“探索者”角色,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且生活气息浓郁的课堂氛围,用充满期待和宽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价值探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种个性化差异只有放置于道德生活的现实场景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建构的和谐统一。如在教学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二课《理解老师——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介绍现代社会歌颂先进教师、表彰先进事迹的事例,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尊师热情;然后创设几种不尊师的情境(如给老师起不礼貌的绰号等),让学生进行道德讨论,由引导向建构过渡;最后让学生回顾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最有影响或最崇敬的一位老师,从切身经历出发,形成理解和尊敬老师的自觉行为。

三、手段与方法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思品课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和整合,根据环境、时间等诸多因素,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思品课堂,实现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如教学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十一课《与挫折同行一战胜挫折》时,教师可搜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的视频片段《永不停跳的舞步》,制作视频短片《折翅“天鹅”李月的故事》,并指导学生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名人事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积极作用,将学生的视角从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更充分地领悟到:挫折无处不在,要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四、家校与社会结合

虽然学生的生活主场是学校,但是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初中思品课堂回归生活要建立在这“三个生活”统一的基础上。道德教育不同于智育,它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互相配合和协同作用,德行的养成必须置于完整的生活体验当中。教师要保持与学生生活全面、紧密的联系,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构建完整的道德教育网络。在教学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一课《走进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着眼,让学生结合自身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反思自己与父母相处中的不足,并谈谈今后该怎样做;然后,将社会生活投影到课堂中来,呈现当代孝子的典型事迹,让学生说出今后自己的行动;最后再回归课堂,创设几种不同场景(如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要求父母为自己购买不必要的贵重物品等),让学生探究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使其真正形成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识。

初中思品课堂向生活回归,本质在于让道德教育积极主动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德行的养成能够贯穿学生的整个人生。初中思品教师应努力探索在教学中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中获得道德熏陶。

(责编 周翠如)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个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活动中、从合作中、从探究中获得收益。

二、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三、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1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我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一勤天下无难事

如果说学习理科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话。那么学习文科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全部扫荡。正因如此,我们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是只要你用功、用脑、用心你就可以在政治学科有丰厚的收获。

思品课教育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也是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教学准备环节充分有效,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辅导就有了依据和保障。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与下列问题的有效解决息息相关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和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达成最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不去思考和分析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只凭想当然或机械地套用现成教学目标的做法是造成教学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情墒状况,以及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最终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可见,提高教学准备环节的有效性应注意做到: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所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据此来确定科学、准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与增强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意识不仅不矛盾,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作为教师,只有牢固地树立了“效益”观念,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标准》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才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已具备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定主要的教学行为策略。

3)根据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并且时效性强的资料进行教学。

4)要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教师还要重视教学习惯的培养,特别要强调自主阅读、超前预习、及时复习、规范作业、积极思考等好习惯的培养,真正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背离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规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以及各个年段的教学目标,而对于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和微观上的课时目标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我们的日常教学除了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微观层面的课时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并让所有教学行为都能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并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反之,教学目标制定的不清晰、不准确,不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无论采用怎样的 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总是失败的。可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就是教学目标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水平,既不能降低,也不要拔高。

2)制定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优化教学设计,就是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对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度、活动组织、重点突破、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做出科学的安排,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最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领悟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优化教学设计,达成有效教学,反对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形式,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落实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只追求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形似”,而不去深入思考与探究这些要求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造成课堂表面上热闹,而教学目标常常难以落实到位。

可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灵魂在于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服从于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注意做到:

1)明确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在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终目的在于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2)教学活动设计要注意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坚持做到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3)教学活动设计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同时事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其他学科教育相互支撑;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其他德育渠道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然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灵活运用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例如,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框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运用了讨论法,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等收集了有关“台湾的历史”、“两岸交流与合作”等资料,老师整理《反分裂国家法》等内容,在课堂上对“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台湾历史和现实状况,明确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明确了“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器”的原因,增强了反对“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也有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了讲授法,生动清晰地讲述了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最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首诗,老师动情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一个情感的世界,学生深深地沉浸在两岸同胞因历史和人为原因不能团聚的悲凉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对企图分裂祖国的“台独”行径产生了声讨之情,也同样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可见,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学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学科性质和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

五.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从录音、录像、投影、实物展示到PPT展示、动画制作到网络平台,从总体上来说,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得到了有效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也发现,不顾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滥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似乎不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就是过时落后并且无效的教学。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是否是有效教学并不在于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手段,而在于选择的教学手段是否“合适”,如果教学手段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实际,有助于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反之,则是无效教学。例如,在《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教学中,一位老师只选用了几张简单的漫画,几乎用了最“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讨论法,却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位老师结合几幅漫画,生动地讲了“印度人吃饼”“秃头效应”的例子,让学生讨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并且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又例举了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文名句让学生用所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其间教师还对讨论和分析中出现的错误和“闪光点”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点评,整堂课节奏明快、轻松自然,学生通过讨论既明确了哲学原理,又提高了用所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典型的有效教学。而另一位老师却采用了全程PPT的教学手段,按部就班地从量变质量的含义讲起,一直到课堂练习和小结,其中虽然也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分组讨论,但囿于已形成的PPT案例,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新的“思想火花”,教师没有因势利导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也没有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评价,而是采用了回避的方式,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枯燥,教师紧张机械,学生昏昏欲睡,很明显是低效的教学。

可见,对于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正确和深入理解先进技术手段的优点及局限性,牢牢把握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真正认识到教学手段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坚决克服技术和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具体操作方面,要注意做到:

1)贴近教材。多媒体课件使用上必须注意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要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随心所欲、牵强附会,撇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材内容服务

的目的。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教学需要补充什么,真正从教学实际出发,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最大优势。

2)注意控制好课堂容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教育手段具有有效增加课堂容量的优点,但也要注意坚持“适度性原则”,因为一味地追求课堂的超大容量,往往会形成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轰炸”,使大量的信息带有强制性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空间和时间,这也不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新型的“填鸭式”教学。

3)坚持化繁为简原则。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应该化繁为简,课堂上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问题没有必要做成三维动画,一张图片能表达,一个例子就能够说明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出示大量重复性的资料,课本上已经有的资料要充分利用,不要再重新制作,总之,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少用时不多用,这才符合教学实际。

六.坚持有的放矢,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课后辅导是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有效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提高教学辅导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堂教学作为集体教学行为,无论如何设计,都很难达到关注到每个学生及每个发展细节,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余进行课后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后辅导重点要解决的是学生个性发展与补缺补差的问题,因此,衡量课后辅导的有效性,标准就在于能否通过课后辅导使个别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和基本达到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因此,课后辅导重在因为制宜,分类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所反馈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确定需要进行课后辅导的对象及内容,认真细致地研究辅导对象与班级平均水平的差异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辅导计划,行之有效地进行辅导。

可见,要真正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做到:

1)密切注重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避免进行重复教育。教师要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所反馈出的问题,针对问题来设计规划课后辅导的策略方案,补差提优,发展个性,避免把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2)注意课后辅导的形成性测试。课后辅导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活动,而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弃,是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因此,课后辅导是否完成了预期的辅导任务,也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成性测试来进行检测与调控。

上一篇: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期货市场投资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