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6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现代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自主思考并具有人文精神的中学生,那么对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下几点探讨一下中学化学如何实现人文教育。

关键词:中学化学;人文教育;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大的改变,教师也逐渐的把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深入到中学课堂中,但是另一方面,中学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本文对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中的渗透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文思想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努力建立起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传播人类累积下来的智慧和精神,以此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食品和用品安全的事件,很多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道德,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中学化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利用各种真实客观的资料,使学生能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其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从化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使得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利用科学家作为榜样进行化学教学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成功优秀的榜样人物能够使学生产生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有着更高的积极性。学生也能通过榜样的力量,树立起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培养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强烈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居里夫人研究科学的精神,通过几年提炼出0.1克的氯化镭的事迹,使学生向榜样学习,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还有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技术的精心研究,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此技术的垄断地位,为我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教师利用这些科学家努力钻研的事件,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使其能够以榜样为力量,建立起刻苦学习化学知识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加强对其进行人文教育。

(二)发现化学中的美

化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学科,很多自然现象的产生都能用化学规律进行解释,化学中蕴含着很多的美感,中学化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通过播放一些有关化学生动美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反应现象的美,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色彩美和画面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既能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陶冶中学生喜欢美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热爱,融入个人的真实情感,使得化学教学更加具有人文气息。举几个例子,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这个化学反应,根据这个化学原理,可以产生非常多的现象,比如巧夺天工的钟乳石、石笋等其反应都是依据这个化学实质;比如金刚石的美丽,宝石和水晶等的光彩奪目、晶莹剔透等都能给人带来直观的美感,还包括石林的突兀奇峰等自然景观,都是由于化学原理产生的;再比如利用通过磷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烟雾的实验现象,氯化氢和氨气等一起反映出好看的彩色喷泉,使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喷泉景色,这样美的实验现象能推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三)使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化学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化学的教师,就更要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在生活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大自然和社会产生了很多突出的矛盾,人类面临着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也有很大的威胁,中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建立起学生肩负起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光荣使命,明确科学技术发展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建立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意识,懂得保护大自然。化学教师可以用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导入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引导语:“杨利伟是我国伟大的航天英雄,同学们知不知道他在太空船中是怎么生存的呢?他呼出二氧化碳气体该如何处理呢?”,以此来满足学生们好奇的心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发生在生活中的实事能极大的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更愿意探索和理解化学知识,也能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增加其学习化学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渗透人文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化学问题有着更强的钻研精神,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分析化学反应的时候,一般都是联系其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的某种辩证关系,从而实现化学反应的发生;化学平衡中有着正反应和逆反应,都是在一个系统的内存在的,但是他们既互相依赖又相互对立;化学是一个非常遵循规律的学科,比如元素周期律等元素的性质都有着一定的相似和递变性,也能论证自然科学中的一些事物变化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中,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从本质上掌握了学科的规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得到好的渗透。

结束语:

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对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渗透人文思想,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努力的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改变教学理念,使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奥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我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智慧.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61)

[2]叶建坤,赵爱丽.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化学教与学,2010(1)

[3]姜相利,张宝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2)

[4]徐丽娟.高中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的知识化倾向、政治化倾向、西方化倾向、复古化倾向、边缘化倾向等。这些失衡现象虽然是局部的,但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冲击;既有科学主义的挤压,也有人文精神的式微;既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解决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问题,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实虚拟相结合为根本,以自教与他教相结合为保障,从方向、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实现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多样性;失衡

高校人文教育应该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和谐发展,即人文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现象虽然是局部的,但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揭示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表现,探究其根源及克服之道,对于促进高校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表现

主导性与多样性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主导性指导多样性,另一方面多样性也丰富和影响主导性。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割裂这两者关系的倾向,从而导致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另一种是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

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坚持主导性是人文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但过分强调主导性而排斥多样性,主导性就会变得单调、抽象,就会出现孤立化、理论化倾向。[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化倾向。知识化倾向即是片面强调、夸大人文知识的扩张、传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高校人文教育的知识化,首先表现为对“人”与“文”的割裂,以及轻“人”重“文”的倾向,并致力于使人文学科紧随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路径,通过专业化、知识发展、学科分化和扩张成为“人文科学”,而忽视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的;其次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呈现,不注重挖掘知识点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价值;只注重抽象概念的阐述,不注重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考查,不注重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深化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二是政治化倾向。政治化倾向指将人文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人文教育需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这是对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教育者只是简单地从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进行取舍,把基本要求当作全部。从文化角度看,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而这当中确实有很多思想并不符合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抛弃,而是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探讨这些思想文化的意义,既要肯定其在所处时代的作用,也要分析其落后于当今时代要求的根源。通过多样性的展现,才能促使大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的片面发展。坚持多样性是人文教育的要求和保障,如果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多样性就容易迷失方向,导致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甚至是逆向发展。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片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西方化倾向。西方人文作品、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人文教育多样性的有益补充,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强大为依据反证其文化的合理性,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与价值,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以追求创新、崇尚现代为名,照搬西方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是教学内容,无视人文教育的民族性;以无分析、无鉴别的态度,向学生推荐、肯定、赞赏体现西方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著作、流派、理论,对人文教育主导思想造成了冲击。二是复古化倾向。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实现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不加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否定人文教育的时代性,对我国人文教育在近现代取得的成就和教育方法的先进性不予采纳;否定人文教育的开放性,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三是边缘化倾向。高校人文教育的边缘化,首先体现在学科发展上,人文学科从传统知识的主体缩小成一个学问分支,而且在大学中的领地日见狭窄,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2]其次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人文类课程所占学分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对非文科的学生基本属于选修课,缺乏有影响力的教师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指导与监督,课程学习要求偏低;再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从数量上看不可谓不多,然而,普遍存在弱化经典学习和理性思考,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呈现概论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还有一部分教师轻视甚至放弃主导思想的引领,使教育内容出现低俗、媚俗倾向。四是形式化倾向。多样化是教育的内在要求,面对不同对象、针对不同教育内容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提升育人成效。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形式的重要性,使人文教育出现形式化发展倾向。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过度使用课件、网页、视频等现代多媒体,强调课堂教育更具感官上的刺激;其次是过分追求人文教育载体的多样化,通过社会调研、文化活动、虚拟领域等多层面、宽领域开展人文教育,但普遍存在走过场、娱乐化、赶潮流等现象,使此类人文教育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多彩有余而内涵不足。

二、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成因

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冲击;既有科学主义的挤压,也有人文精神的失落;既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

1.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的原因。第一,人文教育观念僵化。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无论是知识化倾向还是政治化倾向,其本质都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以书为本、以概念为原则、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逻辑性而忽视人的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只讲抽象概念和原则而忽视社会实践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将人文教育变成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虽然得到极大克服,但是在人文教育中依然存在脱离社会和个人实际需要的现象。这种忽视人的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内含的多样性的倾向,必然导致人文教育的主导性片面发展。第二,人文教育途径欠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度不足,甚至是相排斥。这源于对科学精神的误解,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其实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自由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从自己所从事的科学工作中感受到人文思想和力量,也就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这是推动人文教育发展和提升人文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与社会实践配合度不足。人文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人文课程教学,人文教育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应该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的精要所在,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拓展和丰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2.高校人文教育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的原因。第一,高校人文教育的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的原因。虽然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是当前高校人文教育的两个极端,但是究其根源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文化上的不自信。一个从横向看,觉得中不如外,一个从纵向看,觉得今不如古,而且片面夸大“不如”的程度,完全忽视“外不如中”和“古不如今”的部分。这种不自信源于这部分人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民族性与时代性,不能直接拿西人或古人的标准作为衡量自身的尺度;二是缺乏探索精神。无论是主张全盘西化,还是主张复古主义,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慵懒作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条件,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谈人文教育,而是要实事求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第二,高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一是科学对人文的挤压。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职业院校,都普遍存在“知性取向”,也就是说,在科学知识的文化范典下,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被视为非“知识”范畴,这使得伦理教育或价值观教育在大学课程中不断弱化,而这些恰恰是传统人文教育的核心要素;二是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的分裂。人文学科的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没有正视科技对人文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提出的新要求,不少人文学者在科学时代主要扮演着抗议者的角色,而未能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放上新的文化基石,致使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分裂甚至对峙,这也是人文教育边缘化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教育者的工具理性。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人的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没有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是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无法创造直接价值,是高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的摆设;四是大学生的实用主义思想。大学生评奖学金比成绩、拼科研,就业比证书、拼技能,而人文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滞后的,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文教育是“虚”的,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风险压力和生存压力,从而选择“放弃”人文课程。第三,高校人文教育形式化的原因。一是教育者的舍本逐末。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课件的精美、视听的丰富、活动的多彩,让人文教育变得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玩,对表象的过分追求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根本,忘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使受教育者对人类、社会、他人、自我的各种重要问题与价值进行理解与体悟;二是对人文实践的肤浅认识。有些教育者将人文实践的载体误认为是人文实践本身,因此将人文教育活动化、仪式化。其实,人文实践是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内化,在对人之为人的反思中,使人能在生存的选择上超越自然存在,成为思想的存在。

三、解决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问题的对策

要克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除了从理论上深化对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将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贯穿到人文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1.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解人类的内在期望与理想。[3]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将“人”放在第一位,人是目的,文是手段,人文教育就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人文教育就离不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需要体现一种共同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就是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可以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

2.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从内容上引导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自觉地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处,这就要求高校人文教育要以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要求高校人文教育坚持主导性,在内容上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同时也要认识到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化,从而在多元化文化的强力冲击面前捍卫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高校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因为只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多样文化之中,才能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理解自己的文化,形成文化自觉。

3.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为根本,从途径上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克服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欠缺问题,有效拓展人文教育空间,需要实现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首先,人文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有限性的规定,为自己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而逐步走向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实践是人的发展并是人的全面发展之可能向现实转化的根本依据。[5]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基础不仅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对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历史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实践的回应,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要求;其次,在互联网络发展之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以现实社会为主。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工具,也重组了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拓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如美国未来学家D·泰普思科所说:“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及社会。”[6]这也使得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实与虚拟交织共同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正是由于影响因素综合性、复杂性使得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求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

4.以自教与他教相结合为保障,从方法上落实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需要将人的个体性的情感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教育客体的多元化,实现自教与他教有机结合。首先,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他教是基础,也是实现主导性的重要保证。由于人在时间、经历方面受到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经验都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获得,他教就成为知识获得、经验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自教才有可能实现。他教的过程,也是持续向学生提供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也是人文教育主导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其次,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自教是关键,也是实现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人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有关人文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致力于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这些最终还是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内化来实现,这一过程离不开有效的自教。由于学生层次的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因而要求自教实现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这是实现人文教育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方法上实现自教与他教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远.主导性与多样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

对偶范畴[J].探索,2008,(1).

[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美]哈佛委员会.哈佛大学通识教育[M].李曼丽,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4]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7:190.

[5]刘同舫.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与必然归宿

[J].江汉论坛,2012,(7).

[6][美]泰普思科.泰普思科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

[M].时事出版社,1998:10.

[责任编辑:孙 巍]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高校教育中应当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儒学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卢梭提出教育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性中固有的那些美好的禀赋显现出来。这一观点指明了现代高校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科学教育,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取,是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二是人文教育,使受教育者文化素质和品格得以提高,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高校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人文思维能力,也就是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

然而,随着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正在经历传统的断裂和经典教育的断裂,出现了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政治化倾向,使人的价值理性在实用理性的全面进攻下显得落寞而无力,人的训练取代人的生存成为高校教育的现实取向,作为陶铸人的灵魂而存在的高校人文教育处境窘迫。由此看来,中国高校人文传统基础建设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奠基。而教育只有深植于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动力的人文传统,才能深植于人性,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代表中国6500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值得实践和研究的。

一、人文教育研究现状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全球性教育改革的热点。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局限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学科,因而人文教育受到忽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特别是当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及国家教育部门,纷纷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并开始了人文教育地位的探讨。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兴起,在大学教育中兴起人文教育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人文教育和儒家人文传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如朱小曼的“道德人和知识人的统一”、顾琰珏的“追寻人文精神的光芒”、朱汉民的“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余治平的“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甘剑梅的“以儒学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运动”、郭齐勇的“让儒学的活水流向世界”、卢卫林的“儒学的和、仁、知、勇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等。从1996年以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这些思想和著作比较集中的观点:第一,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重塑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理念;第二,儒学人文精神可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的危难;第三,儒学已经淡泊衰微了百余年,需要我们开拓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需要从传统文化汲取理想、价值和道德资源,为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动力和凝聚力。但目前儒学的实践在高校教育领域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运用儒学人文精神化育受教育者的人格论极少。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代表国家。英国政府在1987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中,明确地把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1984年,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发表文章《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对衰微不震的人文教育表示深切关注。在美国,每个大学本科生都必须接受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美籍华人、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杜维明先生,秉承着儒家的命脉,承担着儒者的使命,关怀着儒学的复兴。日本提出用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面向国际社会的日本人,要加强人文教育,以克服环境恶化、人的素质退步,以及人的相互间的接触和关心淡薄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教育组织也对人文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作为会议的主题。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大学校长在“21世纪的大学”主题下几乎一致地强调了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二、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而言,“‘儒学’不仅是一种‘资源’,更应理解为一教化之本或‘教养的本原’”。儒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有美学的价值、伦理学的价值、宗教哲学的价值,等等。儒学知识典范的“为己之道”是人性贯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规范,修己成仁、义在正我、以礼立人、以智育人等是不可须臾而离的“伦常日用之道”,这种“伦常日用之道”是一个人内在超越的根本之道。

1.修己成仁。

“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儒家人文体系的价值核心,是表达人的情感活动的概念。董仲舒曰:“仁者,憯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欲节,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无争也。”

仁必须在具体清澈精诚恻怛的真实生命中表现,“为仁由己”,一切外在的戒律在很大程度上被否定了,强调知识的修养、美的修养、善的修养等都要靠“己”——主体自身完成,并由内向外发显(推己及人),以维护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中庸》曰:“仁者,爱人也。”仁的本质性内容是爱,基于自爱、亲爱,到仁爱、博爱,仁者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仁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者“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仁”要求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内化为人的内心欲求,也就是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从主观的“立己”到客观的“立人”,从亲情孝悌到济助众人,从个人的主观修养到社会风气的培养……无一不包,无所不至。以修己为本,在“修己”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促进社会稳定。从修己到济众,成就于“民兴于仁”。

2.“义”在正我。

《中庸》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它是针对我而言的适宜、恰当,立足点是我而不是他人。义与我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密切的关联。董仲舒说:“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言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故曰:有为而得义者,谓之自得。有为而失义者,谓之自失……以此参之,义,我也,明矣!”义与我不可分,义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主观的情感、意志、心理、态度的作用。在个人内在超越中,仁义是不可分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义则是仁的落实,是仁涉及存在世界后被具体化了的仁的原则规范,义是仁向外在社会存在过渡时所生发出的精神规范或道德律令,是人从内在心性领域向实践世界跨越所走的正道、正路。正如董仲舒所强调的“仁在爱人,义在正我”。

3.礼的社会担待。

“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其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情”等方面,它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不知礼,无以立也”这是对人的最起码要求,是一个人道德修为的重要部分。礼起着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功能。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没有“礼”的约束,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平衡,就容易发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一个人若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不在礼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就不能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4.智的培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由此可知,知识的获取是追求智的过程,是智的培育过程。

儒学的“智”不是纯粹理性的认识运动,也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体系,而是更趋向于本体性的“智”。“智”有理有情,有知有欲,有仁有义,是包容一切的心理原真。孔子曾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戎;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直、勇、刚是受教育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智为仁、义、礼之首。求智的过程是求真、求实、求利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和“仁、义、礼”所指的求真、求善、求美真正整合起来,才更具体真实,不会迷失方向。人文教育在完善个体人格时既要重点强调“智”,又要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时机地进行“仁、义、礼”的渗透,因为智是建立在“仁、义、礼”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渐长而日趋完美的,呈一种“厚积薄发”之势,威力无穷,而仁、义、礼、信是“格物致知”坚厚的基石,使受教育者在“厚乎德行,博乎道术”的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完善,获得“厚德载物”的人文品格。

5.“与命与仁”的生命超越。

儒家的终极关怀突出表现在“与命与仁”思想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然宇宙赋予人的生命就是性,人的生命依附于“天”的自然之性就是“道”。人通过“道”修习其身就是人性的教化、社会化、人文化。“天道”与“人性”通过“内外修为”,方达于仁、义、礼、智根于心的“修身”之本。人性的“人文化”和人性的“自然化”是儒道的终极关怀。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敬畏自然,也就必须尊重自然所赋予的人性,更要珍惜人的生命。

总之,儒学本身以教化为目的,视教育比其他任何问题都重要,儒学人文精神重个体的生存品位和品质,重道德的教化,重人格理想的追求。儒学人文精神提倡的仁、义、礼、智等价值,在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之后,完全可以提炼、转化、活化其合理因素,渗透到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去,进而作为正面、积极、健康的力量参与高校教育,治疗现代大学生的某些病症,恢复人的尊严,重建“天、地、人、物、我”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高校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策

1.启发学生的内在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

首先,注重人的内在生命力的激发。如上所述,儒学教育对人生传统早已有了充分的示范。高校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命,始终将生命意识的唤醒、人的生存放在核心地位。这就要求一方面,高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的践行与体验,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丰富人生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说教。另一方面,要充分融合大学生的本性与境遇,深切地关怀和引导大学生的内心,触及存在真实生命感受的大学生,说明和回答人类应该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注重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关注人性,注重人性的陶冶,使大学生的内在素质随教育的发展而提高,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其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反省自身的存在,以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品位高尚的人。

2.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践行,追求德性的圆满。

高校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活动中的主导力量,需要为科学知识的教育提供充满张力的基础环境。从这个意义看,高校教育应立足于德,引导大学生认德、体道,充分挖掘“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纠正大学生形成的不正确认识,开展“仁、义、礼、智、信”传统道德的教育。应改变高校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关系,调整抑制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调整大学生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体道德行为、人格追求与对物质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在义利之间,既反对“见利忘义”,又鼓励大学生追求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使大学生明智、明理,增强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进而使高校和谐有序;使大学生有诚信的观念,养成诚信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4.

[2]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四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589.

[3]余治平.董仲舒仁义之学的特殊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12-13.

[4]中庸[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87):203-204.

[5]褚宏启.论仁在道德中的地位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32.

[6]于亨利,周方.理想化的人格——仁[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5):23.

[7]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2.

[8]朱熹.四书集注·论语[A].北京:中华书局,2004,(92):173-174.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面对众多孩子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有关专家学者和家长发出呼吁:“中小学生处于危急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筑新的‘希望工程’势在必行。”

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问题历来十分重视。

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阐述了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大意义。江总书记说:“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为父母、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成都十二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现有的心理素质实际为出发点,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活动。

从1994年8月开始,成都十二中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责任感,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专门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机构

现行中学教育实践中,人们也在关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但由于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使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较多的中学处于一种相对分割和封闭的状态。

有些学校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将此项工作划归政教处负责,但由于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性和政教处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困难性,常常使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处于一个“四不像”的尴尬境地;也有些学校尝试由体卫处或教科室兼管此项工作,但又因为这些机构工作的内涵并不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完全吻合,很容易导致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冷落,使之流于形式。这些显然都不利于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摆在应有的地位。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实施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护,也非常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基于这种认识,1994年11月21日,成都十二中在学校建立起一个既能直接对学生施加心理教育影响,又能协调全校各方面教育力量来共同完成心理素质教育任务的专门机构——成都十二中心理辅导中心。

心理辅导中心的建立,成为全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问题监护工作的中枢,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问题监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中心采用了一切可能的形式,对学生直接施加心理影响:

如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实施心理干预等,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为了使中心的工作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专门制定了心理辅导中心的章程及工作规范。章程规定了心理辅导中心在整个学校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中的性质与地位。

十二中校长王志坚亲自兼任心理辅导中心主任,直接参与心理辅导中心大政方针和主要工作的策划、协调与指挥。学校为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了组织、时间、场所、人员、经费等一系列有利的条件。

为了保证中心工作的正确方向和高质量,十二中聘请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教授,国内知名的心理咨询专家、华西医科大学的刘协和教授和成都大学的张粹然教授,美籍华人、临床心理咨询专家张忆家博士及四川省教委、成都市教委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担任顾问,还聘请了来自四川教育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的六位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担任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教师。

中心建立了工作接待制度、例会制度、会诊制度,明确规定了自身的工作职责以及如何与政教处、教务处等部门协调配合的方法。

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有:组织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开展,研究心理素质教育深化的方法,做好学生心理监护工作;编辑《心灵之友》小报,向学生宣传心理学知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全校教职工的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参加“四川省中学生心理健美工程”协作组的活动。

中心所作的协调配合工作:一是体现在与教务处的配合上,即与教务处和各教研组就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进行合作,提供理论指导与资料保证;配合教务处落实、协调《中学生心身指导课》的设置及教学安排;承担和组织青年教师在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问题上的部分培训工作等。二是体现在与政教处的配合上,即通过政教处为班主任提供关于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的资料;协助政教处向班主任布置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护;协助班主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学生发展受阻的现象,中心为班主任提供做好他们工作的理论与技术支援;协助政教处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一些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使其科学地、有意识地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做好培养学生心理素质、预防产生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协助政教处、班主任培养班级“小辅导员”,对不列入课表开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的班级,以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为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五级预防体系打下基础。
建立并完善中学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系列和内容系列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的中学教育工作,也在通过班级、团队活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心理素质,或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些教育影响同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而实施心理素質教育需要的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超前性的优势,以保证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影响系统化、序列化、组织化。因此,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和心理科学理论,构建并逐步完善符合中学生心理特征的、适应现代社会人才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系列和内容系列就成为十二中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十二中提出的心理素质教育总的宗旨是: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

结合十二中学生的实际,他们将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促成学生的“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他们认为:

当代中学生不仅应当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应当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不仅要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学习;

从小要有创造的意识,知道应该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诸如与人相处的技巧等重要的人生内容,学会如何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

在“四个学会”這一总体目标下,学校又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年级目标。

初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

初二: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初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

高一;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为学生的文理分科提供咨询帮助。

高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文理分科后的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人生观。

高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升学观,正确对待高考,形成正常的应试心态,掌握科学合理的应试技巧。

在确立中学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系列之前,十二中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普查结果分析,参考有关的理论文献,确定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一共包括八个方面:

(1)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

(2)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级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3)坚强意志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设一定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等。

(4)人际适应教育。包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愉悦地接纳自己;形成学生的博爱意识与行为;教会学生正确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使学生打扮得体、举止文雅;学习各种社交技能。

(5)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

(6)青春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审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

(7)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包括升学考试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学与职业选择指导;职业心理准各教育。

(8)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经过实验,十二中确定的各年级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初一:学习适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集体主义教育,人际关系教育;

初二:青春期教育,学习策略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

初三:择业与升学教育,应考心理辅导;

高一:学习适应教育,学习策略教育,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

高二:社会责任感教育,人生观教育;

高三:升学与择业教育,应考心理辅导。
心理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教学

十二中通过两种方式将心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

1.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十二中所设置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中学生学法指导课》和《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它们在目标任务上各有侧重,在内容安排上各有特点。

《中学生学法指导课》重在对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过程各环节的指导,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高效率地学习、记忆规律、记忆策略、思维策略等。

《中学生心身指导课》重在对学生中学生活的适应、青春期发育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包括适应教育、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等。

《中学生心身指导课》是十二中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新兴课程,对此,他们作了比较多的探索与思考:

一是目标的确定。十二中在确立中学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系列的同时,提出了把“四个学会”贯穿在(《中学生心身指导课》中,面向每一个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改善与提高,探索成功的《中学生心身指导课》教学模式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

二是针对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加速、青春期萌动、独立意识增强、情感和意志相对脆弱、男女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根据当前中学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教学内容多等特点,精心设计了《中学生心身指导课教学大纲》,使《中学生心身指导课》的教学有章可循。

三是注重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心理调整、心理训练的基本技巧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多方面的需要紧密结合,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卫生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来接受、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四是通过比较研究,确定《中学生心身指导课》与高校心理学课的不同特点。

五是通过教学活动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中学生心身指导课》的特色。《中学生心身指导课》上课主要以班为单位,每一节课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多采用综合课型和开放教学的方式,将诗剧、小品、故事会、情景法、角色法、讨论法、设想法、演讲法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全方位地让学生感知信息,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情景中完成认知矫正、人格塑造、心理调适等。

六是通过抽象概括,基本形成了《中学生心身指导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七个环节。

引入话题:即利用学生的来信、咨询中所接触的学生关心的话题、新闻报刊中比较具有震撼力的实例等方式,引入所要讲授的课题。

创设情境:通过小品表演、投影录像、讲故事、听音乐、唱歌等方式,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或营造某种心理氛围。

展开讨论:由教师根据引入话题和情境创设阶段所呈现的问题来提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树立样板: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用其他正面人物的事迹、话语,从正面来树立样板,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向。

联系自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来分析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任课教师常常将这一环节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来处理。

反馈矫正: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联系自我,学生肯定会暴露出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为学生们提供有利于其心理调整的反馈信息。

总结深化:以名言警句的方式将课堂中所涉及的浅显道理理论化、哲理化,以期从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实践,最终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和能力。

2.通过其它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十二中十分注重调动各学科老师自觉学习、研究心理学理论与教学心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水平,根据自身教学内容的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并采用不同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学科教学任务来融汇和体现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意图。

十二中先后有20多位教师投入到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来。老师们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与自身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先后完成了有关论文、经验总结30多篇,由心理辅导中心汇编成《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两集,基本上形成了全校教师、各科教学都关心、实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拓宽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渠道

要成功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把以前那种单纯立足于传授知识而进行的课堂内外师生的心理交流,转变成为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消除学生心中的症结而进行的、双方都积极主动的、全方位的师生心理交流的格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十二中不断地拓宽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渠道,使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整体效应得以增强。

1.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实现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一体化。

如果说,把心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属于群体教育范畴的话,那么,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就是属于个别教育最典型的范畴。

国内外中学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承擔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提高其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使之能够自强自立、自己面对和处理人生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来访者产生某种转变,促其健康地成长。通过三年多的心理咨询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十二中确立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诵讨心理咨询.提高教师、家长及领导的教育水平与能力。

第二,依据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对求询者进行学习、适应、发展,升学、择业的指导帮助,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分析、疏导、调理和矫正,从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通过心理咨询活动来实施和加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深入了解求询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冲突和挫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改进提供可贵的参考。

十二中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实践工作。

一是在充分讨论、认真修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三张晤谈咨询用表,即:《成都十二中心理辅导中心接待记录卡》《成都十二中心理辅导中心个案申请登记卡》《成都十二中心理辅导中心咨询晤谈提纲》。

二是对三张表的使用程序、使用方法及范围作了一定的规定。

三是经常利用工作例会时间、晤谈咨询的空隙时间,交流、切磋晤谈咨询的各种技巧。

四是逐步形成晤谈式咨询、电话热线心理咨询、“心灵信箱”信函咨询以及会诊制度的操作规范。

五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坚持了晤谈场所与时间便利性原则、晤谈中发现问题后主动出击的原则和小范围内情况通报的原则等一系列学校心理咨询必须遵循的原则。

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们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工作职业道德,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即便在接受我们的采访举例时,也是用某某同学来指称。

2.扩大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范围。

中学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交流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班风的好坏与学生同教师的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少学生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师源性”问题即教师的某些行为引起的。

十二中十分强调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扩大与学生的交流范围,增加交往、交流的频率。在交往过程中,老师尽可能多地以朋友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交往过程中去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图。
提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机会与场所

教育科学理论和心理科学理论都十分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卓有成效。与各学科的知识教学相比,心理素质教育更加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调适。

十二中十分注意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机会与场所。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图书阅览角”,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自觉积累心理学知识与经验,

学校图书馆开设的“心理素质教育图书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这是学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为了配合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十二中学校图书馆购置了近万元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订阅了十多种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报刊,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图书阅览角”,举办了“让我们来帮助你”心理素质教育专题图书展览借阅活动,组织了“步入青春——暑假心理知识读书征文竞赛”活动,进行了高97级、初97级学生心理学知识小论文评奖活动,出版了名为《开端》《硕果》的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小论文集。

2.编撰《心灵之友》小报。

辅导中心于1995年10月开始出版《心灵之友》小报,每月一期,面向全校师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介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进展情况。由于《心灵之友》小报在形式上生动活泼,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受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3.建立心理松弛训练室,进行团体辅导。

学习、借鉴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中学心理素质教育的经验,针对重点中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的特点,十二中建立了心理松弛训练室,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训练。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

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必须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状况。十二中先后采用了《CPQ》《MHT》《SCL-90》等国内通用的心理量表以及自制问卷“影响学牛学习因素的问卷调杳袁”、“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家长问卷”等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
建立健全学校对心理问题的有效监护

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则必须重视学生不良心态的疏导和心理障碍的消除,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就需要对学生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及时矫正,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难点与焦点。为此,十二中做了以下工作:

1.尝试确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不少专家、学者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结合国内某些中学的先期研究和成都十二中学生心理普查的结果分析,心理辅导中心制定出要达到的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A.智力发展正常,对学习有一定信心、耐心和学习动力;

B.有朝气,乐观开朗,能懂得并正常表达所体验的各种情感;

C.有一定的行动自决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一般情况下能控制自己;

D.性格发展正常,热爱集体,富有同情心,公正诚实,谦逊大方,不内向或外倾;

E.对集体活动热情,兴趣广泛;

F.能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有自尊、自爱之心;

G.初步了解青春期知识,与异性同学接触比较自然,对性诱惑有一定的抵制力;

H.会择友,与同学、老师关系和谐;

I.初步适应社会;

J.独立性较强,有一定的“成人”意识。

(2)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A.智力发展正常,对诸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B.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

C.行为目的比较明确,有一定的自制力、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与毅力,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兴趣广泛,中心兴趣突出且稳定;

E.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较强的学习自主性;

F.能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自尊自重;

G.对生活有较大热情,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的精神面貌,有正义感;

H.乐于交往,人际关系良好;

I.了解高中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异性同学有广泛友好的接触;对性诱惑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J.面对现实,并以积极态度适应环境。

2.确定心理问题监护的内容。

通过三年名的晤谈咨询.他们认识到!中学牛的一部分心理失衡、行为失常的现象有较强的情境性和时间的短暂性,往往随着情境的变迁、时间的流逝,这些失衡的心理与行为就会趋于正常;但由于中学生年龄的限制,生理心理发育均未成熟,加上各种竞争的影响,因而必然存在不成熟、乃至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监测、发现、诊断和矫正,任其发展,天长日久,就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为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为此,他们在咨询过程中,注重在理论文献的指导之下,加强对来访者的甄别,确定心理监护的对象与内容。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他们特别重视观察、诊断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否适合学校生活,学生是否显得特别压抑,学生是否处于亢奋或挫折的心态,学生是否已有某种心理上的病态;同时,注意严格区别医学问题与心理问题,对于那些属于神经内科的问题与精神问题,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责任在于发现,而不在于从根本上解决。

从对象的角度来看,注意通过咨询、会诊的方式,分清楚来访者所诉情况及其程度,如属于轻度症状的问题,主要给予当面化解、消除;属于中度状态以上的,就被确定为心理辅导中心的监护对象;如属于重症患者,如神经症、精神分裂等情况,则由心理辅导中心的特聘临床心理学专家诊断、鉴定,或建议送医院治疗,或由特聘老师处方并矫治。

3.逐步建立心理问题监护制度。

为保证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护工作科学、规范并落到实处,他们建立了成都十二中心理问题监护制度,对心理辅导中心的地位与作用、职责与工作方式,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其他教职工的职责以及监护内容、监护的形式与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构建验证、推广的运行机制,为更多的中学生服务

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与背景,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了使更多的中学生受益,在协作组顾问、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姚文忠教授的建议下,1995年3月,由十二中倡议并发起,四川省九个地、市、州首批14个中学共同组成了“四川省中學生心理健美工程”协作研究组。

1997年11月14日,也就是我们到十二中采访的第三天,协作研究组在隆昌县黄家中学召开第七次研讨会。我们当即改变行程,赶到黄家中学。

我们发现参加协作组研讨会的34所学校中,既有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学校,既有重点中学、又有一般中学,既有普通中学、又有职业中学,既有汉族中学、又有民族中学。如此的结构,一方面说明各校都在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成都十二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他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动作用。

十二中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还先后赴重庆八中、绵阳科学城一中、泸州六中、泸县二中、内江白马电厂子弟校、隆昌黄家中学、宁南一中等校,考察、指导这些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具体操作。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体育竞技中的团结、奋进和进取精神是现代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体现,而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做些有意义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高校体育;人文素质;价值观;体育精神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导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对人的精神上的关怀,可是目前社会对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及个体人生越来越关注,那么人文精神就不仅仅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了,而是直接关系到了每一个个体生命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我们讲大学要“以生为本”,首先就要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观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成年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观教育,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这对于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还能够帮助大学生真正地拥抱幸福。

2.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对生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生存。

3.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自我是他们身上明显的特征。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长辈的呵护,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觉得非常失落,变得更加脆弱敏感。这几年来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案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命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所以,在大学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广,深化高校学生对体育竞技精神的接受。体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促进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文化运动。体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而体育事业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但指导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进而发展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例如,2011年我国深圳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体育老师就可以把这些事迹讲给学生听;另外还可以讲一讲世界对中国的评价与认识,讲一讲“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等等,这样就可以激发起大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集体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

2.完善体育课程规划方案,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长久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评价考核方式重结果而轻过程,与现在的体育课程宗旨是不相符的。现在,对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增加了许多的人文内涵,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也应该关注人文精神,这样才更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一,教学评价一定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促进现代体育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其二, 教学评价应该具备开放性,要从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出发,不能仅仅靠学生的一次动作演示或一次体能测验就来判定学生的成绩,而应该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等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才更加客观;其三,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素质,为学生选定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来制定适宜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信心,获得更大的收获。

3.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学校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都属于校园人文环境。在校园里的各个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场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形成了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精神的角度来讲,校园人文环境包括了校园中的所有文化现象,如体育老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非制度文化、组织文化、非组织文化等;其次,从物质角度来讲,校园人文环境包括了学校建筑的造型、规模、布局、场地以及体育装备的情况、绿化情况等等。这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要进行精神角度的人文建设的话,主要可以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和体育精神,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进行学生评价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个性评价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要进行物质角度的人文建设的话,可以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雕塑和运动器械,或者张贴一些关于体育运动的名人名言等等。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老师人文价值内涵。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就要求体育老师必须具备比较高的人文素养。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热爱真理、追求卓越,教学严谨,有科学求实的精神,气质儒雅等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育的人文素质。我们可以采用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帮扶等各种形式来提高体育老师的人文素养。当然,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加强工作力度,如增加培训资金,制定激励制度、聘请专家培训等等措施,来促进体育老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体育老师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基础。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身教胜于言传”,体育老师的人文精神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所以,高校要抓人文教育就应该从体育老师抓起。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还要传递人文意识,这样就能很好地把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放眼社会,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多涉及一些经济、政治、历史、法律、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从而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满足读者需要,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期刊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宗旨。要发挥图书馆期刊管理的人文教育功能, 首先要转变馆员的思想观念, 虽然在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 规定了员工必须坚持“读者第一”的思想, 但在传统的管理第一, 读者第二的管理模式下, 馆员首先考虑的不是便于读者, 而是便于管理, 由于服务不到位造成一些读者的不满。因此, 通过对馆员的培训和相应的奖励机制, 以及具体的措施使馆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 满足读者需要, 实现读者第一的目的, 还要在制定规章制度、组织和安排期刊资源、人员的配备、环境的布置等方面下功夫, 并且将读者满意度测评作为衡量期刊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

2 制定和完善人文关怀的制度

为搞好服务, 需要制定规章制度以明确职责, 但无论图书馆是采取目标管理模式还是制度管理模式,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都要参考读者和馆员两方面的意见, 因为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读者服务, 满足读者需要, 读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是评价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标准。图书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举行读者座谈会的形式, 吸收部分读者参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或对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馆员的行为、举止、服务加以规范。同时还要召开由馆员参加的座谈会, 对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讨论。因为满足读者需要并不等于说读者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 都要给予满足, 制度本身反映的是大多数读者的需求, 还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例如:图书阅览室要保持安静, 读者接打手机、大声喧哗都是不允许的, 这些都是保持良好的阅读环境, 保护大多数读者利益所必须的。因此, 严格的管理规则, 要处理好满足读者需要和坚持原则两方面的关系。同时, 规章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读者数量、表现, 学生所学专业的变化, 要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可以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修订。

3 发挥馆员的人文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馆员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都可以反映一个人内在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终极关怀的人文素养。发挥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 要求馆员提高服务育人, 管理育人的意识, 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管理人员应创造安静、文明的阅览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管理, 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的教育, 组织学生开展整理书库等劳动;从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素质, 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应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为人师表, 用主动热情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1]

4 创设优美的阅读环境

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 其明亮整洁的物质环境、清新雅致的建筑布局、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都对学生产生感染和熏陶, 在学生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思想观念、言谈举止、品行习惯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2]

一般来讲图书馆属于大学校园的标志性建筑, 多处于学校的中心位置, 建筑风格既具有艺术特色, 又不失庄重典雅。内部布局宽敞明亮, 整齐有序。图书阅览室的室内设施, 要充分体现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 除整洁明亮、桌椅摆放整齐以外, 并设置整齐的柜子以便于存放学生书包等私人物品。还有绿色植物, 墙上挂置的科学家画像、名人字画, 营造出一个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 加之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优良的服务, 文明的秩序, 都对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情趣、行为和修养起到了引导和熏陶作用。

5 建立和谐的管理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条件下实现的, 构建图书馆管理层、馆员、读者三者关系的和谐关系, 在发挥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者关系处理得好, 能够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热情,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三者关系中, 读者处于中心地位, 馆员处于主导地位, 管理层是实现读者和馆员之间顺利完成信息互递的协调者和保障者, 三者的协调互动和积极合作, 才能实现三者的和谐关系。管理层的管理不能仅停留在“管”上, “理”是精神性的东西, 要充分给予馆员和读者话语权, 了解读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这过程中, 馆员起到架设读者与管理层间的桥梁作用, 馆员的善于倾听和善于落实, 是实现三者和谐关系的保证。一个和谐的图书馆, 其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将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 将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价值观体系的核心。[3]

建立和谐的管理关系既要严格纪律, 又要对馆员理解、尊重和关怀, 对馆员的管理主要采取激励管理模式, 每年进行服务质量评比, 评选“优秀员工”, 评选时要结合学生投票和同行投票, 对于当选为“优秀员工”的人员, 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由此激发员工的服务意识,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6 文献资源突出人文色彩

据我们观察, 70%以上的学生阅读的是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军事、体育等学科领域的刊物, 而不是专业类刊物。这也是为什么图书馆被称之为“第二课堂”的原因, 因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许多知识就要在图书馆的图书、期刊中寻找。期刊阅览室要发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作用, 首先, 在订购刊物前, 我们采取了向读者发放征订意见表格的形式, 让学生填写所需刊物的名称和征订意见, 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其次, 在年底进行“我所喜爱的十大刊物”的调查, 根据调查情况有的放矢地完成征订任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渴求。在文献资源的采购上突出人文色彩, 扩展学生阅读领域, 发挥图书阅览室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 拓展其知识面, 完善其知识结构, 健全其人格,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图书馆在期刊管理中, 通过“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符合多数读者利益的规章制度以及优美的阅读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制度,环境,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 吉云, 方红洁.大学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EB/OL].http://www.studa.net/gaodeng/080723/11095773.html.

[2] 焦炜.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与培育[J].图书与情报, 2008 (6) :109.

上一篇: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