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5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欧洲国家在对农业源污染治理过程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重视农业源污染的源头治理、农业环境补贴采取经济诱导方式、成员国积极承担治理责任。中国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存在缺失,应借鉴欧洲经验完善中国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

关键词: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欧洲模式

一、欧洲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的启示

(一)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有以下特点:

1.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相衔接。欧盟在不断制定和完善有关肥料和农药合理施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行政监管之外,在经济上实行农业环境补贴,将对农业补贴与环保标准的贯彻情况挂钩,对减少肥料和植物保护剂的使用、实施或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耕作或者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其他生产技术都可以给予补贴 [1],并大幅度增加用于环保措施的资金。

2.严格的制度保障。农业环境补贴标准是以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投入越多,其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时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额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欧盟2007—2013财政规划,进一步将补贴用于整个农村大环境的综合保护与治理。

欧盟制定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政策为纲领性政策,其所有农村发展措施都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原则,而是一些操作性非常强的具体措施,对于资金来源、支持条件、支持额度、违规的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以合作方式引导农户实施环保行为。成员国在执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时,尊重公众意愿。欧洲农业环境保护主要是以自愿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财政补贴往往以合同方式落实。从20世纪90年代荷兰开始实施新的农村政策。在联盟政策框架内,区域联盟的国家,民间社会和市场各方开始寻求通过具体项目方式的处理农村问题 [2]。法国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对于农业经营单位为减少和防止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化物、硝酸盐等污染物排放而采取的环保防范措施,给以一定的公共资助。(2)农业经营单位与政府签订为期五年的合同,农业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合同规定的环境标准,政府给予相应补贴 [3]。

4.成员国积极承担责任。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框架内,成员国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采取积极补贴政策。英国政府规定,农民负责对农场附近的树林、河沟的保护;养殖农场必须有环保计划书。农场遵守了这些措施,政府支付105英镑补贴费;农场在改变土地用途过程中,不施用氮肥,政府则每公顷补贴450~550英镑。在氮污染敏感地区,如果农户每公顷氮肥施用量小于150公斤,则补贴65英镑 [4]。

在德国从事生态农业每公顷土地每年可以得到450 马克的补助。德国农业部还提出了资助农村综合发展新思路。这一新思路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把各种资助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改进地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和农场工作条件,以达到有效促进有关地区综合发展的目的 [5]。

(二)启示

1.在经济上鼓励农业清洁生产,重视农业源污染的源头治理。欧盟农业环境补贴鼓励基于环境利益,从源头预防农业污染,不是单纯的事后治理。

2.采取经济诱导方式,激发农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直接与生产利润预期相联系。自愿方式摒弃了强制命令的不足,能够激发农户发自内心地能动地参与农业环保,有利于农业源污染治理的持续性。

3.成员国对责任的积极承担是欧洲农业环境保护制度保障。

二、中国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的缺失

目前中国农业源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存在严重缺失:

(一)农业环境技术推广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农民缺乏当地农技推广系统的技术指导。据农业源污染控制课题组进行的农村调查发现,在最近的二十年间,只有不到15%的家庭接受过施肥培训,有的地方多达40%的家庭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庄里有任何推广活动。很多农民对农药带来的污染和危害有所了解,但不知道化肥也会造成严重污染 [6]。

农民对清洁农业的认知受教育程度、习惯以及对农业产出追求的限制,对农民进行农业环境技术培训是政府的公益性职能。然而,财政支持农业环境技术推广受到限制,表现为人员经费、推广经费无保障。其原因,一是公益性环境技术推广范围模糊,法律没有界定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服务职能范围。二是保障制度软化。法律只是原则上规定了政府推广农业技术的财政责任,但缺乏具体的保障制度。

(二)财政政策设计缺乏农业源污染源头治理的考量

中国目前农业源污染的治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二是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染;三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前两项财政支持力度较大。中国正通过实施农村沼气项目,推进农作物秸秆等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对从源头上采用清洁农业生产,预防和减少农业源污染却缺乏足够的财政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农补贴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导向性不强,对于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及对土地资源节约、保护、节水灌溉等生态方面的建设没有针对性的补贴;农民采取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等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措施,农民对生态和可持续农业模式的选择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农业清洁生产缺乏税收优惠。

环境是财富潜在来源,减少化学物质、农作物轮种等,使农民真正受益,必须清楚农民获利目标与社会环境质量目标是冲突的,为了发展农业,政策必须致力于提供财政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财政手段缺乏使农民环保意识内化的机制

一方面,农业清洁生产的环境技术标准不健全,缺乏认证、评价农业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对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过分依靠监管和处罚等行政措施,而缺乏合同和指导等积极措施。农业清洁生产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成本,无直接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较长的实现周期,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农民选择低碳技术的欲望。由于农民自愿为前提的农业环境补贴政策的缺位,农民对生态和可持续农业模式的选择得不到良性激励。

三、完善中国农业源污染治理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重视农业源污染治理中的财政作用

与欧洲相比,中国农业源污染治理更加艰难。困难来自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管理等诸多层面的不合理性。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化模式,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和农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欧洲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农业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中国应加紧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源污染治理中的财政作用,将农业补贴建立在环境保护理念之上。

(二)改革补贴方式

引导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存在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征税、收费等惩罚手段抑制农民的非生态行为,二是通过补贴、减税、减费等财政手段奖励环境保护行为。积极以财政手段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可以培育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意识。由于农业环境补贴的额度与其环境保护投入相关,在利益驱动下农民可以自觉地把环保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做到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这种积极引导方式是农业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

借鉴欧盟的经验,对于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合理减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农户给予补贴。补贴应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可以包括亏损补贴和奖励补贴。同时坚持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最低环境技术标准的实施采用强制方式,对高于最低环境标准的农业清洁生产采取自愿原则。

(三)扩大财政资金来源渠道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清洁生产的财政扶持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资金来源。

1.设立鼓励农业清洁生产的专项基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财政投入。同时建立严格的政府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立法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的范围,建立资金使用问责制度。

2.城市反哺农村。长期以来,污染防治财政投入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和城市,与此相比,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财政支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稳定。建立资金向农村流动的机制,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3.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资金以外的资金投入少制约着农村环境保护的实现。中国目前立法中,由于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投入补偿等财政措施的缺位,其他参与者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不能被有效调动。应尽快完善保障和鼓励私人投资者利益的法律规定,立法规定税收减免,风险损失补偿,贷款贴息等财政工具的适用。

参考文献:

[1]余瑞先.欧盟的农业环保措施[J].世界农业,2000,(11).

[2]Chapter 9 Dutch Rural Policies at a Turning Point Froukje Boonstra [G]// B.Arts and P.Leroy (eds.).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Springer,2006:183-201.

[3]周淑景.法国农业公共支持的变化趋向及其启示 [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

[4]英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及启示[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4,(11).

[5]高晴.德国的农村发展政策[J].国土资源情报,2007,(10) .

[6]朱兆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课题组工作报告[EB/OL].http://www.cciced.net/procedings /200908/.htm.[责任编辑 吴高君]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实施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

实施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一)绿色防控技术是持续控制病虫草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农业生产上,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草害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草的抗药性上升和病虫草害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降低病虫草害的暴发几率,实现病虫草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供给。

(二)绿色防控技术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

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绿色防控技术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上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安全。

二、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虫害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玉米螟、长附双斑荧叶甲、白星花金龟等,病害有丝黑穗病、瘤黑粉病、锈病等。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產业的健康发展。

三、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深翻灭茬,秋翻冬灌,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病虫基数。

2.深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处理残存玉米秸秆。残存玉米秸秆是玉米螟发生的主要来源,因此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应于5月底前用粉碎、碾压、沤肥、氨化等方法处理残存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的玉米螟幼虫,减轻危害。

3.杀虫灯诱杀。该方法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害虫。通过高频电子灯光诱集,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然后用人工或化学药剂等方法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二)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寄生性天敌。推广应用白僵菌封垛防治越冬代玉米螟。用Bt菌剂+水洗砂灌心防治1代玉米螟(每667 m2用量1 g)。释放赤眼蜂防治2代玉米螟。

(三)化学农药防治

1.播前拌种。防治地下害虫、丝黑穗病时,播前拌种。每千克种子可用立克秀0.02%+锐胜0.2%(高巧0.3%)+35%丁硫克百威10 g

拌种。

2.玉米中后期虫害防治。首先,采取机械中耕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的办法,清除玉米苗期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着生数量。其次,采用浏阳霉素、苦参碱等专用杀螨剂和吡虫啉类等内吸性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7.5~10 g/667 m2,对水稀释成1500~2000倍液,于玉米9~10叶期在玉米田四周喷施农药防护带,提前防治发生在田埂、林带、麦田和田边的三点斑叶蝉和叶螨;或将上述药剂加水200~300 g充分溶解后,拌沙土2.5~3 kg灌心,每株灌1 g左右。最后,采用上述杀螨剂和杀虫剂20~25 g/667 m2,对水稀释成1500~2000倍液,于玉米12~13叶期全田喷施,着重喷施玉米叶片背面,防治已进入田间为害的害虫。

(四)除草

1.土壤封闭。每667 m2用50%乙草胺150 mL进行播前土壤封闭。土壤封闭除草技术一直是玉米田除草中采用的方法之一,杂草出土前一次性施药即可有效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的草害。乙草胺在低温下易产生药害,可选用金都尔。金都尔喷完后要浅耙3~5 cm,且土壤墒情要足,喷药要均匀,喷水量要足。

2.苗后处理。随着近几年天气干旱,许多玉米种植户采用苗后茎叶喷雾取代土壤封闭防除田间杂草。渑池县市场销售的玉米田除草剂种类多,主要成分是莠去津、烟密磺隆、苯吡唑草酮、2,4-D丁酯、溴苯腈等。在玉米苗期,采用含有以上成分的除草剂防除杂草,除草效果理想,对玉米的安全性好,又能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

施用以上化学药剂可减少原用药量的30%~40%。另外,每667 m2配合农药减量增效剂激健15 mL,既减少了用药量,又避免了药害,还延缓了病虫草害产生抗药性。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和特点

1.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指人们通过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 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开发, 然后转化为经济生产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要以森林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作为基础, 将森林自身具有的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模式的改变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

1.2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通过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实现的。森林的自然生产力是指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把这些资源进行积累、循环和转化。如果过度对森林的自然生产力进行人为干预, 或者投入过多的财力资源对森林自然资源进行开发, 都会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降低森林的自然生产力。森林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到经济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通过森林的自然生产力不断地转化为经济生产力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

2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组成成分

一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是森林的自然生产力的基础, 包含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资源的积累、循环和转换等过程。森林的自然生产力由两个方面组成, 森林的自养者生产力和森林的异养者生产力。不管是这两方面中的哪一个, 都能使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 让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得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森林的自然生产力在与社会生产力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森林的经济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基础是土地, 所以其组成成分中自然因素占的比例较高, 即使在森林生态系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社会资源的投入, 也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3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规划

通过对一些林业生产发展文献和林业生产管理经验的总结, 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以下几点规划。第一点, 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为了使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使林业部门的职能得以发挥, 以当地林业生产的具体需求为依据, 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产发展制度。第二点, 加强在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目前,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和先进性上来看, 林业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都是远远不够的。对林业生产只是进行简单的政府宣传, 而没有提高林业生产科学研究的深度。第三点, 增加林业生产的宣传力度。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还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使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因此, 政府部门要起到模范作用, 带领群众参与到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经济生产力健康的发展。

结束语

理论只有实践才能得到发展, 我国的林业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之中, 不但应当注重林业发展理论, 而且应当做好相关的实践论证, 对于林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从而提升森林经济生产力水平。

摘要:最近几年, 虽然我国的林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相关的部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水平不高, 林业的综合经济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本文主要是关于森林生态经济生产问题的研究, 主要讨论生态经济生产力今后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策略, 从而为相关林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林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杨复英, 贾斌英, 曹世刚, 王林鹤.关于加强森林资源流转的研究——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J].新经济, 2014, (17) :27-28.

[2] 刘凤贤, 田立文.刍议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与林业生产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2) :256.

[3] 李虹.WG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效益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6.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1 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2014年2月25日公布的第八次 (2009-2013年)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 我国的森林面积较第七次清查增加了1223万hm2达2.08亿hm2位居全球第五, 森林覆盖率上升了1.27%达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m3, 森林蓄积151.37亿m3位居全球第六。天然林面积1.22亿hm2, 蓄积122.96亿m3;人工林面积增加764万hm2达0.69亿hm2位居全球首位, 蓄积24.83亿m3。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处于数量与质量稳步发展的阶段[2]。然而在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下一步林业生产发展的严峻形势。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依然是属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不仅森林覆盖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在森林面积、蓄积等方面的人均情况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如何做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是当前困扰我国林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 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对环保与节能减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 林业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态文化的追求, 更是我国经济与自然、资源与生态、人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而在林业资源中, 森林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林业的生产与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对森林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强化其保护力度, 才能让林业生产与经济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当前, 我国森力资源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大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生产力产生了衰退现象, 且呈生态效益功能也大幅下降, 因此, 恢复与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3 加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3.1 科学进行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应以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前提, 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伤害。此外, 生态采伐还应以维持生态原有的物种多样性, 将森林功能、景观等因素作为生态采伐设计的内容, 这也是生态采伐与传统采伐的不同之处[4]。生态采伐设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林分、景观及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 应全面考虑林木的树种、产量和生态多样性的组合、树种搭配、林地生产、水分、养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等内容, 让森林被采伐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 应尽可能将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的特征。在模仿自然干扰的水平上, 则是模仿森林在生长中所会遇到的风倒或自燃等现象, 并通过外力干扰来帮助森林成长。例如, 科学地设计人工助燃不仅可以烧毁部分密度过大的林下植物, 还能起到杀灭森林病虫害的效果。

3.2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

要想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品的需求, 同时又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5]。对此, 笔者认为,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域划分方式, 将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改为依据资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划分, 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资源能够划分到同一区域, 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同时, 有助于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其次, 制定出一个具有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及长期性的林业计划体系。该计划体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内容, 还应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 最终实现用材与生态利用二者兼顾。如此一来必然会促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发展能够在该体系指导下, 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 确保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共同发展。最后, 为了保障林业计划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 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严格落实, 为林业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3 发展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

近年来, 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 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日渐强烈, 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业余休闲的第一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林业开发商或林农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森林资源来开发生态旅游行业。现阶段,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是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方式,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扩大内需的最佳举措。所以, 应在森林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完善, 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森林资源、商贸、餐饮、娱乐和交通于一体的经济体系[6]。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 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 还能提升林业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效率, 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此外, 还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林区特色的副产品, 或成立副产品加工厂, 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 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及林产品生产的重任。然而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二者属于矛盾关系, 现代社会发展既离不开林业发展又离不开环境保护, 如何在既满足林业生产所需, 又保障生态环境建设, 适应新时期社会要求, 成为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基于多年的林业生产建设实践经验, 对当前我国林业现状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 并据此探究出一些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采伐

参考文献

[1] 周光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 (1) .

[2] 杨永华.对于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分析[J].福建农业, 2015 (4) .

[3] 孙俊.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分析[J].吉林农业, 2011 (8) .

[4] 陈波.兴仁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 2014 (20) .

[5] 黄军, 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 2014 (10) .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农田土壤被重金属污染之后,其毒性很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动物及植物中沉积,从而给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等带来很大威胁。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化肥、农药等的大范围应用,这就更加剧了重金属对农田土壤的污染程度。本文总结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一些修复技术。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修复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化肥及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使得重金属可通过很多方式残留到农田中,导致农田土壤被严重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毒性大、不易降解等特点,因此极易在人体、动物、植物中沉积,从而给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与创新,努力研发出科学、环保、高效的修复技术,从而有效解决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问题

农业管理部门对我国多个城市的农田土壤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大多数城市的农田土壤中As、Hg、Cd、Ni、Zn、Ph、Cu、Cr的单位含量都大大超过了土壤原来的背景值。防治农产品污染的农业部实验室对我国24个省市的农田土壤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30个重度的重金属污染区,总面积大概57824平方米,农产品被重金属污染的比重在被污染的农产品中占比高达80%。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郊区的农田均受到或轻或重的重金属污染,比如江苏南京的农田土壤受到了Hg、Cd、Pb污染,尤其Hg污染最为严重;2010年黄浦江沿岸地区农田土壤中Pb、Hg、Cd、Cr的含量依次超出土壤背景值的45%、68%、60%、67%;连续5年北京近郊农田土壤中的Pb、Cd、Hg含量都远远超过远郊;2010年深圳农田土壤采样点中有37%的Hg单位含量高于背景值,其中采样点中6%的污染程度在中度以上。此外,香港、重庆、海南、江西、广西、河北、福建、贵州等省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Ni、Zn、As、Cr、Pb、Cd、Hg污染。

2 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

当前我国很多省市地区的农田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污染。而这些污染源都具有难以降解、毒性大、危害性大等特点。因此,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寻找能高效、科学、环保的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从而有效解决或降低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性。

2.1 植物稳定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指的是借助特定的生物技术降解、清除、转化、吸收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以达到恢复生态效应、净化环境的目的。比如,植物稳定修复就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一种形式,其具有修复效果好、没有二次污染、操作性强、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植物稳定修复技术,是借助很强的耐重金属的植物有效降低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移动能力,从而减少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富集的机会。植物稳定一般借助根部转化、沉积、积累重金属的方式,或者借助根部表面的吸附能力将重金属固定下来,从而大大减小了重金属扩散到周围环境及下渗到地下水中的风险系数。植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可有效改变周围的环境,可改变As、Cr、Hg的形态与价态,减弱这些重金属的毒性与移动性。有研究表明,黑麦草对土壤中的Cd、Mo、Zn、Cu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且这些重金属主要集中在黑麦草的根部,很少向叶与茎转移;东方香蒲对农田土壤中的Pb、Cd、As的吸附位置也主要在根部,并且累积量高达87.12mg.kg-1、35.12mg.kg-1、31.69mg.kg-1,而叶与茎中只有20.18mg.kg-1、2.83mg.kg-1、2.06mg.kg-1。所以,可用东方香蒲修复被Pb、Cd、As污染的土壤。当前,用红麻、荠菜、纤维大麻、五节芒、荻、芦竹、芦苇等经济植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具有很大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

2.2 热脱附修复技术

热脱附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加热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把具有挥发性能的重金属从土壤内吸出来的一种修复技术,比如Se、As、Hg等都具有较大的挥发性。有人通过太阳能对被Hg污染过农田土壤进行修复。在实际操作中,热脱销设备是由中温及低温的太阳能炉两部分组成的。实验结果显示,低温与中温状态下,对Hg的处理率依次为5.1%~77%、41.5%~88%。温度过高的话很可能使土壤的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并且还可能改变其他重金属的形态。有研究人员对Hg污染物进行加热时,当温度升到550度时,其在土壤中的浓度快速从1320mg.kg-1减少到了6rag.kg-1,并且还发现在高温情况下土壤内的铁锰氧化物从结合状态变成了残渣态、酸溶解态等,这都会对土壤性质产生严重影响。热脱附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缺点是费用高、能耗大。因此,主要用于修复被易挥发性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生态生产力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资源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市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文明。

二、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生态危机

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由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各国环境外交和政治斗争的最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但我国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为减排做出贡献。据估算,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海平面上导致低地被淹;海岸被侵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此外,温室效应会使高温、热浪、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

2、大气污染严重

根据受监测城市的数据统计,我国有65%的城市处于中度或严重污染状态一些大城市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和硫含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超标达2-5倍。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我国酸雨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它落到水里,水中的鱼群就会毙命;它落到地上,土壤的肥力就要被淋滤;它落到植物上,嫩绿的叶子就会变得枯黄;它落到建筑物上,材料就要被腐蚀得千疮百孔,锈迹斑斑;它进入人体,人就会渐渐衰弱不堪,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水体污染严重

水环境每况愈下,全国七大水系的40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6%为劣V类水质,基本丧失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断面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规划的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岸海域赤潮和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现象接连发生。

(二)资源问题

1、水资源枯竭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21世纪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水价将超过油价,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目前已有1/2的城市缺水,1/3的城市严重缺水,1/10的城市面临水危机,农村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后,全国将出现缺水高峰,处缺水量可能达到500多亿立方米。淡水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所以联合国已大声呼吁:人类要开展一场用水革命。

2、土地荒漠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38%;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已达27%,而且呈扩展的态势。有4亿人口笼罩在荒漠化的阴影之中。同时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退化加剧,土壤肥力降低或丧失严重,导致地力衰竭。

3、能源矿产资源匮乏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资源将严重短缺。它们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2/5、2/5和1/10。并且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

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分别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

4、生物物种也在加速灭绝。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据保守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种类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年来的资料表明,白鳍豚、野象、大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种,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近海的一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也因失去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而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意识的形成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努力把生态文明意识变成全民共识,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增强公众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的认知度、生态知识的普及度和生态建设的参与度。

(二)依靠科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资源、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基础,科学规划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提高,也就意味着单位耗能和排放的降低。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推动发展模式创新。一方面拓展绿色经济理论研究,形成绿色经济理论体系。把绿色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生产函数,纳入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过程。构建包含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概念的绿色经济体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及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形成绿色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能建筑等“绿色经济”领域的投资,加快培育和发展清洁再生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增效,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四)要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要完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政策、制度。将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损耗记入成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与机制。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绩效纳入干部考核任用指标。完善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标准。依法完善科学监测、行政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付治平.《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等.

上一篇:农业的审美性质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软装饰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