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

2023-09-20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1篇

(一)十堰地区具有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存。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70—80万年前的郧县梅铺猿人遗址、约50万年前的郧西白龙洞猿人遗址和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遗址。特别是在“郧县人”遗址中,发现了两具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证明了汉水中上游的十堰地区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神农架红坪犀牛洞遗址。它的发掘为高海拔山地旧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良好前景,为深入研究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十堰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厚,主要分布于汉江两岸及其支流的河谷,其中最重要的是房县七里河遗存。

(二)十堰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成分是神农文化。

海拔3100多米的神农架,被称为“华中屋脊”。相传炎帝神农氏在十堰这片土地上“斫木以耜,揉木以耒”,开创了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神农文化里重要价值成分是草药文明。这里草药文化博大精深。房县历史上曾为楚地,但是盛行于楚的巫术在这里并不盛行。绝大多数病人信草而不信巫。草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信仰,这是神农文化里的重要价值成份。

(三)十堰地区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

十堰地区的文化是多样的,蕴含着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以及长江文化、汉水文化、巴山文化,但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是楚文化。《楚辞·九歌》即源于楚地民间祭神歌舞。楚辞的宗师是屈原,据传十堰是屈原创造楚辞“骚体”的源泉之一。楚人尊凤,凤凰象征高贵圣洁、吉祥如意,是楚人崇拜和敬仰的图腾。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内长城。其中心地段在十堰境内竹溪县和竹山县,全长180公里。这是古老祖先留给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对我们研究长城起源、楚文化、古代战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四)十堰地区最负盛名的是武当文化。

武当文化从其内涵上讲, 应定义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道教精神为核心,以武当山地域为中心,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经长期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武当文化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心向善等思想;这些构成了武当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典型特征。

(五)十堰地区最具特色的是移民文化。

十堰地区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移民区,从先秦到当代,大体经历了五次移民潮。十堰房陵 (房县) 、上庸 (竹山) 等地,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历来是古代废黜帝王诸侯的流放地。在历史长河中,被史学家浓墨重彩记载的流放到房陵的王侯将相就有十五位之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中宗李显,被贬谪流放到房县达14年之久。这种宗室贬官的流放,不仅带来了宫廷礼仪、饮食、风俗等上层文化,而且使十堰本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文化植入现象是武当山建筑群。明初永乐九年到二十二年 (公元1411—1424年) ,明成祖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人大修武当山,由此汇集的多元移民文化和风俗彼此融合,交互影响,积累了丰厚的武当文化资源。移民改变了文化的时空分布。十堰本土文化正是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改造、吸收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地区文化特色,积累起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六)十堰地区具有多姿多彩、古朴稚拙的民俗民间文化。

自古以来,秦巴山区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在此集散,巴蜀秦楚文化在此交流积淀,这里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风貌醉人,地方特色浓郁,表现出十堰地区古朴稚拙的民俗文化的秀美画卷。地处汉水之滨的武当山区伍家沟村,蕴藏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使民间文学作品透出朴实、地道、稚拙、原始的风貌。民俗民间文化是民众生存和精神需要的产物。鄂西北地区社会生活习俗特色鲜明,民间文学艺术及地方戏曲多姿多彩,蕴含着人伦为本的思想道德、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及合和圆满的生活理想的精神内涵。

二、十堰地区文化资源的特征

(一)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具时代性。

时代性是十堰地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浓缩了中国历史与文化在时代变迁中产生、延续、继承和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从郧西、郧县三次发现古人类化石,尤其是在郧县曲远河口发掘的两具10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为我们探索人类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旧石器、新石器、古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使我们感受到了鄂西北地区文化悠久古老的历史。神农炎帝传说,周朝时期以上庸国为首的“西土八族”,楚人立国使荆楚文化的植入,明代武当道教文化的兴盛直至到十堰现代发展和车城的崛起,都可以从文化的脉络中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文化传承的时代性。

(二)十堰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特色是指鄂西北地区虽然远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环境及不同时代形成的文化氛围,必然形成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鄂西北境内山脉分属三系:秦岭东段余脉延伸到本地区北部,武当山展布于中部,属大巴山延脉北支,南部为大巴山东段余脉构成的神农架为代表的中、高山地貌。在这三面环山的地形中,汉水由西向东横穿鄂西北北部,以及境内堵河等多条河流形成的河谷平地沿汉水两岸由西向东扩展,最终在东北部与地交鄂、豫两省的平原融为一体,从而在三面环山的封闭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开放性。由于地处鄂、豫、陕、渝边缘地带,各种风格文化因子在这里聚合,在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地方文化特点,与接纳吸收外来文化开放性的同时,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保存、延续已有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鄂西北独具特色的武当道教文化、上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的被学术界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的《黑暗传》,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武当吕家河民歌村及其所伴随的体现了当地传统特点的民俗活动,它们之所以能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十堰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多元性。

这是许多地方文化及区域文化不多见的现象。十堰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处,东西南北文化在此交汇。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别属北方的仰韶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十堰地区是历史上重要的移民区,从秦汉开始至明清,由于移民历史的长久性和来源的多元性,丰富的外来文化,以移民为载体,与本土文化交融交汇,相辅相成,形成了十堰地区文化多元形态。

(四)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具有兼容性与和谐性。

循着十堰地区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的脉络,我们可感受到它的开放、兼容和博大。随着各色各样的移民往来,使十堰地区文化具有多元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样态,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纳并蓄,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形成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动力。特别要提到的是武当道教文化,它始终具有一种开放和兼容并蓄的精神,它不仅吸收了老庄哲学思想,秦汉道家学说,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东汉以前的神仙信仰和方士方术、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而且吸收和保留了荆楚巫俗文化的许多因素。同时它也不排斥佛教等其它宗教,具有中国道教三教合一的特点。十堰地区的戏曲、民歌,采纳东西南北中,相互交融,各种风格曲调相得益彰。现代化的车城十堰,更是一个随着几十万建设大军的移入而带来的又一次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十堰地区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其富集和厚实珍贵性。

在十堰地区文化中,有“郧县人”的100万年以前人类头骨化石,有大量旧石器和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址,有被誉为汉民族神话创世史诗的《黑暗传》,有代表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武当山古建筑群,有被誉为“民间文化半坡遗址”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有被誉为“汉族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民歌村,这都体现了十堰地区文化资源的富集和珍贵厚实,值得骄傲和尊重。

三、十堰文化资源的价值

(一)十堰地区文化资源极富精神价值。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价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特点,这是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该民族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因而民族精神可以深化人们对人生的理解,鼓励人们对人生创造性的追求,培养人们对人生事业的崇高感及进取奋发的意志,使整个民族在经济上获取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上也获得提升。蕴含着民族精神文化资源是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价值不可估量。从地域文化来说,文化资源承载着人们对故乡和家乡的丰富情感,珍惜这份文化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爱国、爱乡的巨大热情,从而产生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不竭动力。

(二)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富集而且珍贵,它是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其自身演变、传承的过程,凝聚了我们祖先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宝库,其中的许多成分是中华传统主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灵感资源,其精华是我们祖先对人、生命、社会和自然的一种关注和永恒的期盼,是一种灵动的文化自觉。重视它的历史文化精神,呼唤文化自觉意识,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特殊意义。

(三)十堰地区的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十堰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而灵动,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基因和动力。从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寻找精神文明之根,认识它的文化价值,从文化资源中为文化的传承、创新寻找创造的灵感和源泉,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四)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十堰地区文化资源品位高而又密集、珍贵的文化资源,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基础。一方面,通过文化资源的发掘的整理,积极推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使其在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基础上既有百花齐放、又不断融入主流文化中,从而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激励和规范功能。另一方面,文化资源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在发展地域文化的同时,挖掘整理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旅游发展,是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神农架原始森林是现代旅游者的重要目的地,研究其文化资源内涵,为提高十堰区域文化地位,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十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作者单位:十堰市委党校)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十堰地区文化资源的构成;十堰地区文化资源的特征;十堰地区文化资源的价值。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2篇

1 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四川省旅游投入产出表

旅游卫星账户 (TSA) 是衡量旅游业整体规模和经济影响的一种科学工具, 其本质是一个虚拟账户, 是在国民账户体系之外, 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设置。其原理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与旅游消费相关的部门中由于旅游消费而引致的产出部分分离出来而归入到此账户中。本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鉴别出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目录, 将2007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的139个部门分类、整合为含有旅游特征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12部门旅游投入产出表, 如图1。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目录如表1所示。结合图1的分类, 再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分析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的关联性。

2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的投入结构

旅游业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投入中间产品以及使用生产要素支付的费用, 此类投入结构可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来反映。

2.1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与其后向关联产业的直接关联性分析

后向关联是指某产业部门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此类关系可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 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用第j产品 (或产业) 部门的总投入Xj去除该产品部门 (或产业) 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ij, 其公式为:

直接消耗系数aij的取值范围是0~1, 该值越大, 说明j部门对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由直接消耗系数aij构成n阶矩阵A, 即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按公式1计算得到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如表2所示。

按四川省旅游业每生产一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直接消耗各个产业的产品量, 根据表2的数据, 可将这些产业大致划分为以下4类:1) 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1的产业, 包括长途交通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意味着当旅游业每产出1万元的产品和服务时, 需要直接投入长途交通业1217元、社会服务业1587.5元。数据表明四川省旅游业对这些产业的直接依赖性最强, 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要直接依赖长途交通的建设、便利和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及能力。2) 直接消耗系数介于0.01~0.1的产业, 包括住宿业、餐饮业、购物业、邮电通讯业以及第二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四川省旅游业对这些产业的直接依赖性较强。因为旅游业须在住宿业、餐饮业、购物业及食品制造业、仓储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的发展, 所以旅游业与这些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也比较紧密。3) 直接消耗系数介于0~0.01的产业, 包括市内交通业和娱乐业。尽管类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小, 但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依赖。比如城市公共交通的发达、便利程度、娱乐业的丰富程度等方面。4) 直接消耗系数等于0的产业, 包括第一产业和景区游览业。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产业提供给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已计入诸如餐饮业等其他产业部门中。

2.2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与其后向关联产业的完全关联性分析

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除了直接消耗某些相关产业的资源、产品及服务外, 还形成对某些相关产业的间接消耗, 其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全部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之和即为四川省旅游业的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系数可反映四川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矩阵B即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I为单位矩阵, 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 (如表2) 。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1) 四川省旅游业对第二产业、长途交通业、住宿业、餐饮业、购物业、邮电通讯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完全关联度较高, 表明对这些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其完全消耗系数均大于0.01。此外, 与这些产业部门的直接关联度也较高;这些产业部门对四川省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投入都较大, 表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几个产业部门的发展。2) 四川省旅游业与某些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性相对较弱, 但间接关联性相对较强。如第一产业、市内交通业、娱乐业和景区游览业。这些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小, 但完全消耗系数相对较大, 表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仍需要间接消耗这些产业部门提供的资源、产品等, 需要这些产业部门所带来的间接拉动作用。

3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出结构

四川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 既可从投入角度进行分析, 也可从产出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制约程度。可利用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 反映旅游产业产品和服务对其他产业的供给和拉动作用。

3.1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与其前向关联产业的直接关联性分析

前向关联是指某产业部门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此类关系可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直接分配系数是指某产业或部门产品分配给另一产业或部门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价值占该种产品总产出的比例, 旅游业的直接分配系数越大, 说明其他产业对旅游业的直接需求越大, 旅游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5]。其计算公式是:

其中, rij的含义是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使用部分所占比例。由直接分配系数rij构成的n阶矩阵R, 即直接分配系数矩阵, 该矩阵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产品流向及比重。按公式3计算得到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 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与四川省旅游业前向关联密切的产业部门主要是住宿业、长途交通业、社会服务业、餐饮业、邮电通讯业等, 其直接分配系数均大于0.001, 即当旅游业产出1万元的产品和服务时, 将其作为中间品投入到住宿业504.6元、长途交通业76.1元、社会服务业57.8元、餐饮业28.9元、邮电通讯业16.6元;说明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需求对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和制约力。它既能影响旅游产品的销售情况, 也能直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也会直接促使住宿业、长途交通业、餐饮业等产业部门更加繁荣, 它对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2 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与其前向关联产业的完全关联性分析

可利用完全分配系数进行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矩阵W即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完全分配系数矩阵反映了四川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完全分配关系, 按照公式4计算得到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

由表3可知, 除了第一产业、景区游览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小于0.001以外, 其余产业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均大于0.001, 说明旅游业对这些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其中, 旅游业与住宿业、长途交通业、餐饮业、购物业等产业部门的完全关联性较为密切, 每1万元的旅游产出中分别将534.6元、103.9元、47.8元和27.2元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作为中间品投入到这些产业中, 推动着这些产业的发展, 进而继续拉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川省旅游业对第二、三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较大, 说明四川省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中间品主要用于供给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与发展, 旅游业对这些产业部门的推动作用较大;与此同时, 这些产业部门对旅游业也会产生较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4 主要结论

从投入结构看, 四川省旅游业对长途交通业、住宿业、餐饮业、购物业、邮电通讯业、社会服务业以及第二产业的直接和间接依赖性较大, 四川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的支持与拉动。为此, 四川省应不断加大对这些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从产出结构看, 四川省旅游业对住宿业、长途交通业、餐饮业、邮电通讯业、社会服务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的联系密切, 表明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对这些产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此, 为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川省应加大对旅游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力度, 完善旅游管理制度, 开发旅游相关产品,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摘要:四川省旅游业发展迅速, 对当地的经济、就业等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囊括了“住、吃、行、购、游、娱”等要素, 表明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将2007年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的139个部门分类、整合为含有旅游特征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12部门旅游投入产出表,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分析四川省旅游特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特征产业,关联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伟, 周秉根.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 .

[2] 卢璐, 宋保平, 张毓, 郭艳芳.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3) .

[3] 翁钢民, 张聿超, 鲁超.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企业经济, 2012 (9) .

[4] 曾晨明.旅游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分析:以四川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 2012 (05) .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3篇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强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着重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因此,学校应该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努力满足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增强大学生体质。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总体来讲,深入研究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从具体实践中发现普遍规律,提出符合各高校实际的不同模式以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逐步建立和健全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规律、适合体育自身发展要求、满足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强化大学体育的服务性、公平性、均等性和科学性,以期为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

2.1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

社会生态模型最初是由Kurt Lewin在1936年提出的,他从 “生态心理学” 的角度来描述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多水平因素[2]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研究,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看,个体因素(自我效能、动机、信念),社会环境(来自父母、朋友、体育教师及相关政策的支持), 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家庭、邻里、社区、学校环境的安全),对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有重要的影响[3], 同时也是建构大学体育服务体现的生态基础。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含义主要包括:在大学体育服务主体方面,要加快建立学校主导、全体师生参与、社会和学校并举的大学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强调大学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协同;其目标既要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又特别强调明确的指导思想及服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兴趣、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发展特长[4],融入服务体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因此,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体育服务体系侧重解决大学体育主体在社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如何有效提供体育服务的问题。

2.2大学体育服务体现结构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本身是关乎大学体育服务的一个由需求、产生、形成与实现构成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是按照有序的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和大学体育相关的活动构成的。 结合大学体育自身发展、学生和社会环境需求、学校主体自然环境等方面,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结构主要包含:大学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学生体育需求体系、大学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大学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大学体育服务评价体系,大学体育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以及相关的国内外及当地政策法规体系等七个部分。

3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特征解析

3.1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系统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过程, 涉及到诸多要素。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组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协同作用,建立一个高效且有序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 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量,对组织、策划、管理和有序运行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要特别注重系统化建构,对大学体育服务的机制、设施、机构、内容、队伍以及各种功能结构、体系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体育服务需求。 通过构建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样式、相互协同的大学体育服务供给系统,惠及每名大学生。

3.2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公共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价值取向的公益性,大学体育服务以努力实现大学体育权益、学生需求为准则,追求学生、学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二,服务主体的公众性,大学体育服务主体应该也必须面向所有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大学体育服务,所有的体育服务设备和措施,都应该无条件的向广大学生开放,接纳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服务供给的公平性,所有大学生及教师都是大学体育服务的参与者、主导者,在整个体系里都具有主动性和公平性。

3.3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服务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作为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不同程度肯定了大学体育管理者的服务性特征。 顺畅民意表达大学生体育锻炼利益诉求的通道,保证其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开有关信息,赋予大学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4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保障性特征

从制度管理、财政投入、决策参与当面来体现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具有的保障性特征。 一是从制度管理上确保所有大学生在享有和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权利均等, 每名同学的机会是均等的; 二是从财政投入方面确保全体大学生在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资源是均等的; 三是从决策参与方面确保所有大学生在参与大学体育服务方面的效果是均等的。

3.5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科学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制度设计, 其具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其学校的经济情况,社会需求及体育发展需要的状况,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服务效率高、服务品质好、科学性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软”、 “硬”并重,加强以制度管理和服务理念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在强化科学、充分地利用大学体育设备和设施,努力提高和完善大学体育服务的功能和水平。

3.6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与时俱进性特征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不是单项性的学校体育职能, 更不是由某一个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行使其职能的体育项目计划, 它是学校体育服务创新功能规范化、公开化、制度化、均等化和可持续化的体现。同时,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管理和运行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并且可以尝试建立责任问责制度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制度, 将其作为推动和激励服务体系创新的动力。

4结语

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可以理解为:在大学体育服务主体方面, 要加快建立学校主导、全体师生参与、社会和学校并举的大学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强调大学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协同;其目标既要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 又特别强调明确的指导思想及服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结合大学体育自身发展、学生和社会环境需求、学校主体自然环境等方面,大学体育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大学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学生体育需求体系、大学体育服务评价体系,大学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大学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大学体育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等七个部分。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系统性、公共性、服务性、保障性、科学性和与时俱进性特征。

摘要: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从社会生态学角度,在解释大学服务体系含义的基础上,建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的结构,并解析其特征。逐步建立和健全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规律、适合体育自身发展要求、满足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大学体育服务体系,强化大学体育的服务性、公平性、均等性、科学性及与时俱进性等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4篇

一、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政策背景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41.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6.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1.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入世给我国环境保护带了新挑战

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通常所谓的入世。入世后,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发达国家会要求我们执行与之同样的高环境标准。[1]因此,WTO的一些绿色条款,有可能对我国商品出口造成影响,限制了国内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商品的出口贸易。这就要求国内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行为,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高环境标准又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降低产品竞争力,阻碍其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协调高质量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入世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4、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二、我国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分析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我们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环境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忽视环境保护,人类社会必将为自身的发展而付出代价。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学视角下的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是一项具体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下面笔者将从政策科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做出具体分析。

1、在政策目标取向上,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过程中的价值抉择。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不仅考虑环境保护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注重环境对经济系统可能造成的负担。一般来说,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战略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的,而不是“环境优先型”的。这一特征与我国环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国正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国情下,追求“环境优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现实的。

2、在政策主体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政策主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个人或组织。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有所差异。我国在以政府为本位的现实状况下,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我国政府担当着环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业虽然也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但由于环境保护政策已把权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会面临决策失误和执行不力的困境。正是这些局限性为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空间。

3、在政策作用点上,注重同时从根源上预防和从后果上治理。我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政策表明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更要采取措施预防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的污染源出现,可以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则是一种补救式措施。所以,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把预防与治理二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实施机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诱导性手段相结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预环境保护,而诱导性手段是政府借助市场机制诱使企业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护环境。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价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诱导性作用的经济手段使用得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自利行为会呈现“软化”现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

四、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遏制。这与各项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政策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04年为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全年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80079件,确定交纳排污费单位73.3万个,共征收排污费94.2亿元,当年办理环境设立项目323264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9.3%,“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项目78907个,合格项目76038个,执行合格率95.7%,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2649项,关停并转企业13338个。*进入2005年以来,又先后有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东方金铝公司电解铝技术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因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并责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掀起了新的“环保风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较大的。其中,这与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行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是环境保护政策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成和发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环境变化,政策也要随之改变。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这个转变就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客观政策环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与这一转变相适应,环境保护也是如此。我国从开始实行环境保护以来,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它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客观法理依据,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时”制度原本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但这些管制性措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硬的预算约束机制使企业投资于治理污染设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励,加上政府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着眼于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资,从而使“三同时”制度逐步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费标准应根据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和社会损失费用确定,至少不能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费标准偏低,仅为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左右,某些项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许多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进行治理。

最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体的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仍承担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据统计,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近60%的污染物消减和控制投资是由私人部门直接支付的。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我国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政策资源不足,影响了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5篇

略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作者:高 阳 陈俊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当今旅游者的客观需求,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才能进行开发,并在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1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一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 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 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使旅游旅游者领略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情风俗,通哓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民俗习惯,由此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光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实际运行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相互之间文化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认识和了解的欲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每一个旅游者都明白,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民族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民族的了解,文化的交融。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原则:①独特性原则。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

较。以此为可观,科学的依据,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和产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或产业才会具有生命力。

②保护性原则。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保护与开发是辩证关系。

③参与性原则。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时,应该让旅游在美景中参与到故事中去,当一次“神”,做一次“仙”,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

④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⑤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民俗旅游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景点, 人们往往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它自身的特色了, 而是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收获, 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游客前往一个民俗旅游区旅游的时候, 自然景观和当地的风俗会是他们

的首选, 但一部分游客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些别的新奇的东西, 比如收集一些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 纪录当地民族习俗的书籍, 出售一些民族特色的服饰, 也可以举办一些与游客联欢的活动, 总之, 要把眼光放的宽一点, 不能只局限一点。统筹全局,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民俗旅游的产品的开发,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坏。保护并不是把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要求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与活人,要有年轻人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跃,而不使之席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其结果只会造成民俗文化的消亡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应该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民俗旅游要想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坚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这样,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 又能形成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 刺激游客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这一事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事业。它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各点,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讨论,只要民俗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展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相信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事业一定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 [M].1997年,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 1997年,

[3] 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高师理13科学刊, 2004年,

上一篇:社交媒体营销研究范文下一篇: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