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15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用途就是抗旱、排涝。其养护、维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功效发挥的程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已经持续了约五个年头,资金的投入可想而知,但是,仍有许多地方对已改建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严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致使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仍处于高投入、低效率状态下运行。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解决好该工程永续利用的问题,真正使其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保障。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治水一直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重要事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效益,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建设上重投入轻管理

一些地方从发展本地经济的愿望出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搞建设,把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上,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工作弱化,致使一些工程不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特别是一些小型工程设施,维护维修不及时,时常出现毁坏等现象,导致部分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群众对工程的管理、维护认识不够

当前,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现实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矛盾,农民群众对工程的管护工作支持配合不够,还有个别群众为自身利益对工程设施随意毁坏。

3.管护主体不明,职责不清

工程设施建完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受益群众、基层组织共同管护的局面。但在现实中,管护各方由于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去管理,从而形成地方政府无法管,受益群众不愿管,基层组织无力管的窘境。一旦工程设施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再加上管护不力,就会使工程设施毁坏无人管,修复无人问,造成建设资金很大浪费,工程长久效益难以体现。

4管理经费无保障

在工程兴建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建成运用后的运行维护经费,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资金积累,加上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实际收入下滑,融资渠道减少,使工程管护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工程设施负荷日益加重,也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造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是大旱大涝当前时领导重视,风调雨顺时则很少有人问津,有些领导把工程建设当作招商引资看待,视作\"政绩工程\"、\"参观工程\",只重视样子,不重视实用。工程建成后无人管、不愿管就成为很自然的事。

2、农民群众知识面窄、对大自然认识不够

近几年连年干旱,大部分农民群众认为一些农沟、干沟等排涝工程占地多、又不利用、太浪费,便填沟成田,村干部思想又麻痹,这样一旦遭遇大雨,便可造成涝灾。

3、农民群众对工程管理认识不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农民群众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应该是工程管理的主体,但他们认为工程建设是国家投资兴建的,管理不管他们的事,缺乏有效配合,自发性、自觉性管理就无从谈起。

4、管用机制不活,产权不明

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使用权属于村及基层组织和受益群众,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工程设施的归属感不强,造成责权利不明,机制僵硬不活,导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者人为破坏。一方面要加强《水法》⑩的宣传,使水利为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打击各类水事违法案例。对重点工程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1.各级政府要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明确其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投资管理主体地位。

通过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落实编制财政预算、划定管理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管理网络等具体任务的要求。加强乡镇水务管理队伍建设,指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对于跨乡(镇)村的河流、沟渠、塘坝等区域性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县、乡(镇)政府组织受益乡村或村村自愿组合开展相互协作。

2.创建产权明晰的农村水利社会化管理体制。

应加快乡村组织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或模式,成立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小组,形成\"水利站+管理大队+管理小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网络,积极倡导农户参与农田水利的管护工作。组建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民水务员队伍,赋予其一定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筹劳中必须遵循原则和事项范围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制度措施,实现村级民主方式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

3.加大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加固力度。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力度,这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的根本出路。对毁坏的水利工程或年久失修的工程要及时上报水利站,水利站结合实际情况,能够自行解决的,要抓紧修复,使其重新發挥作用,对不能自行解决的,向上级上报工程计划申请资金,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组织方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已经落后。制度缺失、政策失误导致市场失灵、政府缺位、体制不活、机制不畅等弊病是其处于滞后、无序甚至荒废状态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央1号文件鲜明提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把农田水利作为要突出加强的第一薄弱环节,明确要求农田水利建设。这是针对我国农业和水利的突出问题、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戴丽华.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 《华章》2013年21期

[2] 王静 李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4年第6期]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农业丰收、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关键。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要求。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主要指在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农民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农民精神财富的充实和新农村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精神层面求乐、求质、求新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的需求,在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农民提供丰富的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

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需要。邻里关系、村民关系和谐融洽、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减少,人际关系日趋淡漠,加之少部分人追逐利益的冲动驱使,从而导致邻里关系不断疏远、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美德逐渐丧失。在个别村庄,由于很小的利益纠纷,就可能导致严重的村民群体事件爆发。对于这样的现状,应该通过把分散的村民重新组织起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及外来流动打工人员在快乐愉悦的活动中进行思想交融和情感沟通,增进彼此间乡土人情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进而构建友善融洽、乡风文明的村民关系,为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有益的文化氛围。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领导重视,可重视的是喊口号。不少乡镇、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发展就行了,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儿难以体现出来;认为领导干部调动频繁,自己任期有限,长久的见效的事业留待以后的领导去解决吧,缺乏公务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和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愿望。所以,有的领导实际是会议上强调要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行动上。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是无关新农村建设大局的一项工作,从不关心,从而忽视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软实力潜在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2、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影响新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手机甚至电脑、网络媒体得到普及发展。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有限,从而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下乡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文化下乡应该说是我国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抓得比较扎实的一项工作,但是这项活动的广度和频率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上级部门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广大年轻知识性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

三、新农村建设如何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1、重视转变领导观念,做到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明确领导责任,把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力量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领导亲自抓,部分负责人件件抓,文化干部详细抓,使出现的问题有人管,吩咐的问题有人做,交办的问题有结果,才能把中央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精神落到实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树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观念,树立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注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制定出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已成定局,而农村文化的客观现实,必须要求我们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摒弃领导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保守思想的工作作风。

2、重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阵地建设的投入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在解决资金上下功夫,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当地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设施落后的状况。政府在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文化建设资金的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办文化。政府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加快改变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阵地建设滞后的状况。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保证文化干部的人才质量,严把进入关,凡进必考,实行聘任制,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种是将乡村文化干部送到文化院校进行深造,另外一种是从文化院校聘请专家学者到农村办文化人才培训班,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新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知识性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尽快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形成规模、良性可持续发展。

3、重视发扬和传播民间文化。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种类与形态十分丰富。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各地农村蕴藏着许多闪光的、优秀的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中,我们应该在深入挖掘传统民间文化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进、容纳、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方面,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出中国新农村新文化的精品。如何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新农村特色文化,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这些都要求我们强化意识、认真研究、深入农村、收集整理,融进时代特色。

民间艺术人才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其文艺作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道独特风景。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多是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这种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由于选材方面的高要求和人才方面的单一形式,客观上导致了民间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局面,甚至出现失传。政府应当发掘本地的民间艺人并对其实行补助,并让他们带徒授艺,不断培养民间艺术人才。让民间艺术得到保护和传承,提高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足够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4、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更可以把它做精做大,做出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并形成文化产业链。新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经济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新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总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宝贵途径。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大新型农民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各级各部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新时代农民的热切期待,重视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规范引领当代农民的思想和行为,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史哲辑学科范围.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艺术.

(作者单位:宁海县文化馆)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后,梨树县作为第二批整体推进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建设好新农村作为党和政府惠农的工程来抓。梨树县采取多种措施,把握“两个坚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

1.选准“一个突破口”,顺利打开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过深入调研,梨树县把综合整治農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机制。一是领导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出明确部署,组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在环境整治实施过程中,每年在6月末和10月初县五个班子领导,对全县20个乡镇进行拉练式大检查,有效促进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快速开展。三是开展集中攻坚,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在梨树大地全面打响,乡镇政府所在地、省级示范村以及“三线一环”行政村积极进行“四清、四改、两建、两化”工程,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2.把握“两个坚持”,精心描绘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蓝图

确定了以统筹 “三化”为统领,以实现“五增一稳”为目标,即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集镇为节点,以其他各乡镇为网络,以31个省级示范村为分支的以城带乡,以乡促村的整体推进思路。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梨树县2009~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根据梨树的地理特点、区位差异和发展差别,坚持对全县农村进行分类指导。二是坚持建设重点,以粮食高产示范区、高标准牧业小区、高标准棚膜小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三区一建”为重点,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全县已初步形成特色养殖、棚膜蔬菜、矿产开发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以农高2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曙光禽业3000万只肉鸡和达鑫禽业21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为依托,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26个,总量达到600个;以新天龙酒业、帝达淀粉、天成油脂公司、现代天丰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区5个,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0万亩;以圣田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以高家村为中心建立蔬菜棚膜集群,全县棚膜小区发展到200个,棚膜面积总量达到20万亩。

3.围绕“三个结合”,全力抓好示范村建设

在示范村建设方面,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当地农民的意愿,搞新农村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广大农民,项目立项前广泛征求农民意见。二是结合村集体经济实力,从财力方面看,一些村的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还没有较大的收入来源,如果不坚持稳扎稳打,盲目攀比,盲目建设,势必形成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长远发展。三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重点,搞新农村建设最容易见成效,也最不好抓出成效的就是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通过“三个结合”,2012年,31个省级示范村新修道路162公里,路边沟145.9公里,桥涵1840延长米,新建休闲文化广场14个,安装健身器材206台(套),设置公共宣传栏7个,村屯绿化21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处理点1116个,垃圾处理场51个,新建村部18个,卫生所11个,文化活动室11个,图书室9个,村多功能室15个。

4.落实“四个到位”,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了一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37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各乡镇、省级示范村也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格局。二是包保帮扶到位,将县五个领导班子分成五个片包保新农村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7名副县级以上领导重点帮扶一个省级示范村,全县85个部门单位、31个企业按照“一对一、一帮三年”不变的原则,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三是资金投入到位,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梨树县采取向上争一点、县乡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六路”资金打捆助建新农村的办法,建立了多元化、集约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缓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矛盾。四是严格奖惩到位,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和总结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于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的乡镇和帮扶部门给予全县通报批评。

5.凝聚“五方合力”,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浓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梨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2012年拿出200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奖和对新农村建设好的乡镇、村、帮扶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年末进行表彰奖励,并逐步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二是发动农民自主建设,坚持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发动农民以泥草房改造、院落、门前环境卫生、改厨、改厕等自由财产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发挥镇村驱动作用,作为具体的组织实施者,乡镇党政一把手能够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四是加大部门宣传,县新农村办公室、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建设经验、先进典型和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及时报道。五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动各级干部、村民积极联系本村出生的、在村里工作过的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和机关企事业干部回报家乡、支援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强大合力。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论述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处理好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林业 地位 作用 正确 处理关系

1.充分认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与“三农”关系密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独特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发展林业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林业。首先林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林业的主战场,农民是林业的主力军,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可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其次发展林业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因为林木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在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方面具有独特效能。据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榆树市是粮食生产的大市,近年来,我们更加重视农防林更新造林工作,造林面积达上千公顷。最后发展林业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减轻农产品的生产压力。

第二,发展林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是生活宽裕的前提条件,而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一是林业产业的效益日益显著。我市东部林区进行立体种植,养鹿养禽,生产蘑菇,种植草药,已经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参加退耕还林、见缝插绿,村屯绿化等重点工程,可获得钱款和苗木补助,从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发展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关键措施。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社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发展林业,一是可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见缝插绿,搞好村屯四旁绿化、庭院绿化,能使农民的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我市09年和10年绿化村屯达300个,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通过倡导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能提高农民的自身修养,又有助于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形成自觉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新风尚。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可以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供物质保障,有力推动农村的绿化美化与和谐稳定。

第四,发展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管理民主是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使农民获得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当前,我市正在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搞好这项改革,还林、还利于民,由农民自己管理和经营好这一重要生产资料,不仅能落实好农民的各项合法权利,还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村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履行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推进了农村民主管理。

由此可以看出,林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特殊、作用独特。只有充分发挥林业的排头兵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迸发出其应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才能真真正正取得实效,“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2.正确处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如何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对林业的不同需求,让林业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先锋队,我们认为需着重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

2.1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兴林与富民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把富民做为林业建设的重要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注入活力;只有广大农民群众富裕了,才能为林业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将林业建设与农民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兴林富民做为林业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并始终不渝地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2.2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只有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满足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只有深化林业改革,才能消除林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挖掘林业发展的潜力,发挥林业应有的效益。

2.3要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林业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只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满足了社会的生态效益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余地去发展林业产业;只有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才能较好地既满足了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又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更好地支持、保障林业生态体系的发展。

2.4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发展、保护林业资源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要务。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多种功能,首先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为了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要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开发、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使林业成为农民群众致富之源,同时,在科学利用中实现自我有效的保护。这一点,在我们这个森林资源并不丰富的榆树市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加强了森林三防工作。

2.5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原则,既要切实抓住机遇,利用好国家政策,加快林业的发展速度,我市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大大增加了我市的林业资源。围绕建设精品林业这一目标,努力抓好林业的高品质建设,大力提高林业效益,强力推进林业的标准化生产。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两个规划的主要协调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规划具体协调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协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在具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两种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这两项规划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导致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迫切需要统一、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协调。本文将在相关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之间的协调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期限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期限相适应,一般为15或20年;在规划期限内,有近期土地利用安排,期限一般为5年。而对于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地规划的具体起始时间与完成期限不尽一致,有专家称我国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应以2020年为宜。由于两个规划的编制时间不同步,并且基期年不同,造成了两者在用地规模,布局等诸多方面不衔接。

1.2 规划的指导思想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严格控制城市,集镇和村庄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和地域间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性的规划,是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对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土地结构进行优化和合理安排布局,对各项用地规划都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出发点是统筹安排各类设建设用地,以满足居住、存储、交通以及其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同时保护土地与生态环境免受破坏。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则是局部性的规划,它着重于一村或几村范围内建设用地的分配和布局安排,是诸多建设用地规划中的一种。

1.3 规划用地规模、范国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最核心的矛盾就在于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强调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尽管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10多年来,普遍出现了预支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现象,但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还是导致了各地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偏小。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是在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指标范围内,结合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的。选两种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加之在用地分类标准、人口核算方法等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两种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有较大差异。同时,受建设用地规模指标的限制、规划时限差异、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因素限制,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控制围反映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发展范围也不尽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往往小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1.4 规划用地类型不一致

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上两种规划存在明显差别: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一般执行国家建设部门制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共10个大类,其中前九类用地参与农村建设用地平衡,而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原《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用地分类。将土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共8大类。这两个分类标准有许多矛盾之处,同一名称或相似名称的地粪,两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造成两个规划在用地上难以进行比较。如城镇内部的交通用地、水域等概念,两个规划都难以诠释确切的含义令对方信服,从而造成各成一统的格局。

1.5 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不协调。

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两中规划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部分当地领导在正确理解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方面存在误区,突出表现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仅当作建新房子、住大院子、修大馬路,村里闲地不用,却向外无限扩张;甚至某些干部为获取个人利益,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巧立名目,带头私占耕地用于商品房商业用房开发,造成了村民产生相互攀比心理。争相违法占地建房。或者大搞“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擅自圈地规划建设,而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不顾,出现了所谓“人治大于法治,外加长官意志”的现象。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主要协调点

2.1 内容上的衔接和协调

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内容应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作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想一致的规定,两者应当保持和谐统一。由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且两个规划编制基期年、编制期限不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应该注意相互衔接,相互兼顾,保持两者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2.2 新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因此,在编制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时,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必须正确对待,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模。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及历史等原因,造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确实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的,应当按照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及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做好用地发展方向和发展用地布局上的衔接和协调。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协调措施

3.1 注重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编制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制定切实实际的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和布局空间。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发动社会参与,让规划得到公众的监督和支持,避免规划为少数决策者所左右,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衔接创造前提条件。

3.2 加强相关单位的配合

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时,要加强有关部门的配合。编制人员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交流,相互沟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妨集合当地干部或代表参与,以便更加了解当地的发展规划思想,同时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过程中也应该邀请乡级或更高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人员参与,从编制主体之间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

3.3 确保基础资料一致,使规划在内容、技术上相互衔接

首先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资料上的衔接,两个规划使用的关键基础资料数据、资料统计口径尽量保持一致;在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时,采用的标准方法等科学合理,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相协调。其次在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上,应该根据当地土地资料尤其耕地资源,解决好保护耕地与发展的关系。再次两个规划的建设范围在规划图上落实时,图件要素相互朴长取短,互相结合,使两个规划图上反映的内容,位置相一致,从而使两个规划真正的互相衔接。

3.4 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有效实施。同时,在确保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在当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留取一部分指标专门用于新农村建设,如浙江省曾明确规定,各地应确保将当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的10%左右用于新农村建设。同时,有关乡镇、村也应积极抓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向上争取一定的建设用地奖励指标,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新农村建设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绿化是村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村镇外在形象的体现,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可见,加强村镇绿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实现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村镇;绿地建设;探讨

1. 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的作用

(1)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绿色植物对于改善大气环境来说,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又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有资料表明,每公顷绿地每天能吸收88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590公斤氧气,如果是森林,这种吸收和消耗的能量更大;村镇里各类绿地建设改变了人为的环境,引进白然的景色使村镇景观交织在一起,让村镇园林化,使人们得到大白然的孕育。道路两旁的绿化对村镇面貌影响最大,街道绿化得好,人们犹如生活在绿色走廊里,避开了一些杂乱工作的干扰。

(2)休闲游憩,体育锻炼。村镇公共绿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园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激发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们热情参与各种活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和谐社区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人们可以晒太阳、小坐、散步、观赏、游戏、锻炼、交谈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调剂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增进邻里友情。

(3)安全防护,防灾庇佑。有效村镇公共绿地建设是解决村镇避灾场所问题的重要途径。避灾公共绿地的建设要求不同于普通的公共绿地。避灾公共绿地用地应平整、开阔、减少水面,紧邻公共绿地不宜有高层建筑。在村镇公共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公共绿地平时有效利用和防灾避灾的多功能双重特点。但要避免将所有的村镇公共绿地都视为避灾用地,应区别对待,根据避灾需要将条件适宜的村镇绿地建设避灾公园,并安排相应的避灾设施。

2. 村镇绿地调查现状问题分析

(1)公园绿地问题。在村镇公园绿地建设方面,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与规划,在村镇范围内并没有成形的公共活动绿化空间,大多村镇都才以村部为中心进行必要的休闲活动。部份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只做硬化,不做绿化,以为绿化是浪费土地。少数村镇有意识进行公园绿地的建设,如休闲广场等,但建设水平较低,未能满足村镇居民对休闲生活质量要求。

(2)防护绿地问题。

部分村镇畜禽养殖卫生隔离带和防风林带等防护绿地建设基本缺失,使有的村镇卫生堪忧,村镇内部气味混杂;经常受到采石场的爆破声惊扰;在村镇小环境内,各种人为污染随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防护绿地便起到了一定防护的作用。

(3)生态绿地问题。

在村镇生态绿地方面,存在着意识上的误区和认识上的偏差。但是,对大多数村镇来说,开垦荒山、开辟耕地的事例仍屡见不鲜。所以,对于村镇生态绿地建设来说,可以肯定说保护和恢复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对于更大范围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建设工作还做得不够,农业生产和生态绿地保护的矛盾还在持续的博弈之中。

3. 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的原则

(1)统一规划设计原则。

在村镇公共绿地规划设计建设中,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景观要素的设计,从而使设计的景观特征能够融于白然,此外还要把公共绿地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以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2)村镇特色美化原则。

特色是乡村的灵魂。故村镇景观要求“小而精,小而特”。运用生态、人本、文化的观点去组织这些景观,形成“生态优化”、“以人为本”的各白特色。美化环境是景观绿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新农村绿化中,应注意乔、灌、草二者的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使其在绿化中充分发挥各白的作用,做到层次有变化、色彩丰富、四季有绿。

(3)保护改造结合原则。

村镇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要以白然为背景,尊重白然、保护白然,注重对乡土物种的使用。保护历史遗存且与场所最吻合的景观。在村镇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该注意重建植被斑块,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提高土地利用率,注重村镇边缘区整体风貌,规划具有宜人景观的人居环境,重新塑造环境优美、与白然系统相协调的景观整体。

4. 村镇公共绿地建设的规划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村镇绿化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村镇绿化建设是营造优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村镇建设上品位上档次的重要突破。村镇领导及相关干部以身作则,下乡从标语、广播等多方位多渠道大力宣传村镇绿化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绿化的良好局面。

(2)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观点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全乡镇的高度制定绿地专项规划,从而使绿化指标层层控制,落到实处。

(3)加强绿化保护的法制观念,提高全民绿化意识。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制定《村镇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村镇绿化用地征地补偿标准》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使村镇绿化建设有法可依。

上一篇:早产儿护理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丝绸之路国际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