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1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院校通常重视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教育能力的提升,忽略了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和心理健康,加之学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管理日益繁复,管理人员的压力不断加大,出现了普遍性的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人员培养成长机制,消解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成为高职院校管理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在促进行政管理人员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角度,探索消解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可行措施,推动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工会;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帮扶;马斯洛

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是指高职院校中从事日常行政工作,实施教学管理任务以及协调后勤总务工作的教辅人员。他们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职业素养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竞争力。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学校管理日益繁复,管理人员工作量逐渐增加,高校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和心理健康管理相对滞后,这类群体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高职院校工会作为联系学校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培养成长机制,消解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工会作用,近期笔者围绕“高职院校工会对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帮扶研究”开展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深入了解查找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倦怠现状,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结合高职院校工会工作职责,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职业倦怠”(bumout)一词,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时间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个人的需要所引起的身体疲惫不堪和情绪低落的状态”。Maslach.C在通过对教师和护士的行业研究发现,职业倦怠主要指的是公众对于教师、护士等服务人员始终有一个较高的期望值,所以教师和护士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迎合大众的需求,从而导致自身精力下降,乃至心理压力崩溃的情况。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情况,笔者选取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的问卷和访谈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抽样选取学校各部门管理人员实施问卷调查,問卷内容按照学校管理人员特征结合情绪、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设计,分别从性别、年龄、婚姻、职称、工作年限、工作处境、工作负荷度评价、收入报酬、人际关系、职业成功感、学习培训、个人层面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90.6%。在本次调查中,女性占65%,男性占35%;26~30岁管理人员占比26.8%,31~35岁管理人员占比39.2%,36~40岁管理人员占比17.5%,41~45岁管理人员占比10.3%,46~50岁管理人员占比6.2%。受调查人员中认为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方面是:“工作负荷和实际报酬不成正比”的比例最高,占77.38%;“晋升难度大”占比75.3%,居于第二位;“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占60.8%;“个人职业成功感低,没有归属感”占比45.4%;“业务培训机会少”占比35.1%;“人际关系难”占比34%;“学校关注度问题”占比32%;“个人身体状况”占比10.3%(详见图1)。在个别访谈过程中,管理人员普遍反映实际收入偏低、职场成功感、晋升空间小、价值感和归属感不高、工作量过大、有职业危机感、学校管理层面关注度不够等,这与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基本一致。

二、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参照管理人员的倦怠原因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像塔一样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笔者尝试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参照解读管理人员的倦怠成因,从高职院校工会的角度积极探索消减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帮扶方法,为学校工会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一)生理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马斯洛认为,只有呼吸、水、食物、睡眠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新的激励要素成分便成了其他的需要层面,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是激励的成分了。从调查的情况看,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一般呈现老、中青的两段分布,45岁以下的中青年管理人员的占比93.8%。他们有的从大学校园应届毕业后来到高职院校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的是在社会工作几年后入职的,都承担着较大的生活压力,面临恋爱、婚姻、租房、买房、子女教育、医疗健康和赡养父母等人生现实问题,因此非常关注谋生需求的满足。调查问卷现实,90.7%的人最期望学校可以提高待遇报酬。究其原因:首先,在基本薪资上,虽然他们学历较高,但和高校教师相比,他们的薪资收入普遍不高,甚至偏低,教师收入多样化,而管理人员只有基本的薪资。其次,学校在改革措施上,更多的是关注教育科研,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般向教师倾斜,管理人员很难享受到相应的改革福利,久而久之,形成较大的待遇差距。最后,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内涵建设一直在不断扩大与提升,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压力如影随形,加之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使得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消极态度不断滋生。可见,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生理需求无法满足,则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提高他们的薪酬福利水平是满足管理人员生理需求的关键,也是消减他们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二)安全需求无法满足

马斯洛认为,人都有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等安全保障需要。人一生中的大量时间要花费在工作上,有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有效促进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基层管理岗位,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一是事务性的工作多,加班是常态。除了承担计划内复杂琐碎的工作,还有接受上级部门、领导部署的临时工作任务及各类不可预知、目不暇接的突发性工作。他们常年处于忙碌的、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按时上班,却不一定能按时下班,努力付出,却不一定有回报。二是教师和管理人员待遇不均衡。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一般以公开招聘教学或科研的高校教师为主,较少涉及管理职员的招聘,即便有少量名额,也通常以非事业编制的名义且竞争性很强。编制的不同,带来明显的待遇差距,管理人员受到职业稳定性的隐扰。三是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不强。有些管理人员因涉世未深,工作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突发的工作难以胜任,难以收获职场的成功感,长年累月,由最初的满腔热情逐渐转变为兴趣索然,情感的衰竭势必影响工作的效率。数据调查显示,认为“个人职业成功感偏低”的占比45.4%,是职业倦怠主要因素之一。总体来說,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对其身份和职业的认同度低,使得他们容易缺乏职场安全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社交与尊重需求不被重视

马斯洛认为,人都希望得到互助互爱的关系与照顾,有情感寄托和归属认可的需要。管理人员是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为了实现职业梦想来到学校的大集体,渴求集体的归属感,尤其是从五湖四海有缘相聚的,归属感的需求更加强烈。健康舒适的人际交往能帮助人们顺利地开展工作,管理人员这个群体也渴望自己在工作单位拥有良好的人际互动与交流空间,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尊重,期望得到领导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关注。部分青年管理人员社交能力较弱,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团队协同意识不强,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缺乏归属感。同时在外界看来,高职院校做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无非就是抄抄写写、上传下达,每日坐班干些重复性的工作,没有同教师一样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存在职业偏见。

(四)自我实现与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马斯洛提出,人都有渴求实现自我和发展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梦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境界之人,接受自己也认同他人,解决问题能力与处世觉悟性高,自觉能力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有实现自我与成长的需要,但现实的道路过于狭长,发展空间受限。具体表现在:一是晋升职称难度大,晋升职务机会小。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一样,都可以通过系列职称的申报与参评来获得晋升,但在评审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因工作性质一般较难符合相应的条件,从而导致晋升相对困难。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审,需具备充分的课时量、量化性的科研成果以及高质量的论文标准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性指标建立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充沛精力。虽然管理人员群体中也有不少高学历、懂科研懂项目的,但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很难有闲暇去集中精力完成职称的参评指标所需要的科研项目,长此以往,评职称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职务晋升上,由于高职院校岗位竞争激烈,一些岗位要求从职称与专业能力较强的人中选拔任用,管理人员职务晋升渠道较窄。问卷显示,75.3%的受访者认为晋升难度大,76.3%的受访者期望学校能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二是参加业务能力培训机会少。随着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与发展,学校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强度加大,急需一批有组织协调能力,能干事、会干事、有职业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的管理群体。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每学年有安排外出研修访学、考察学习、学术交流等培训计划,一般名额基本被教师及辅导员分配,只有少数管理人员可获得学习机会,大多数几年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校内开展的网络学习培训,与实际管理工作契合度不高、针对性不强,个人业务能力提升受限。综上,高校管理人员的自我实现与发展需求长久得不到满足,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势必会影响其工作态度,产生职业倦怠的症状。

三、高职院校工会消减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帮扶对策

学校工会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广大教职工自发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群众组织,是教职工利益的最高代表者和维护者。根据《工会法》,高职院校工会承担着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职能,代表高职院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并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职院校管理运行结构中,工会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劳动关系、选人用人模式等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高校工会要主动作为,加强对管理人员等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引领,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完善高校民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管理民主化,监督学校人事分配等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合法,大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助力。调查表明,管理人员群体十分期望得到学校工会组织的帮扶(参见图2)。因此,学校工会可以从满足管理人员群体的需求入手,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出发,针对管理人员群体存在的问题,结合他们最期待工会发挥的作用,多措并举来帮扶消减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

(一)推动提高薪酬待遇,注重管理人员群体的谋生需求

学校工会是学校党委和教职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要立足工会职能,站稳职工立场,积极向学校和社会各方呼吁,关心和关注学校管理人员,推动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一方面,帮助管理人员定准位,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管理人员是学校教职工中的少部分群体,也是为学校建设发展努力奋斗之人,社会和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爱,不要边缘化,不要重使用、轻发展。要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为管理人员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积极沟通协调,提升管理人员岗位薪酬待遇。积极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建议,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薪酬方案,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逐渐缩小与教师的收入差距,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消减他们的职业倦怠。

(二)建立良好职场环境,保障管理人员群体的安全需求

良好的职场安全感与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缓解管理人员岗位工作中的倦怠感受。问卷显示,91.8%的受访者最期待工会在学校重大制度讨论、人员绩效考核、晋升等方面反映职工诉求。学校工会要紧紧围绕自身职责,进一步发挥维护职能,在参与学校重大制度讨论、单位人员考核管理、绩效管理、晋升管理等相关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充分倾听和反映管理人员的诉求,保护其正当权益,建立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积极将制度执行中的意见建议反馈给制度的制定者,协调学校在人事制度管理、合理定岗定编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不断完善,激励管理人员找到工作价值。比如:对在工作之余,能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管理人员,在考核时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视为对其能力的认可;对工作敬业、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要给予精神或物质鼓励,在推先评优时重点考虑;对高效率工作能出成绩、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的管理人员,应在绩效薪酬分配方面予以考虑,同时还可在职称职务晋升、优秀表彰、先进个人等方面酌量优先;对非在编的管理人员可在薪酬、工作环境和福利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增强其职业安全感,等等。

(三)搭建沟通桥梁,满足管理人员社交与尊重的需求

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与个人自身有关,与生活方式、性格、心理成长与职业发展亦密不可分。职业倦怠一旦形成,将严重影响自身健康与工作的氛围。高校工会应深入基层,精准帮扶,对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尤其是社交与尊重需求进一步调研,分类分层寻找帮扶的发力点。一要帮助增强自信。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身份,增强职业认同,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在学校正常运转与发展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重要的组成群体。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是重要的生产力,没有管理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教学与科研的工作也无法正常运转。二要帮助增强职业获得感。通过访谈、召开座谈会进行深度沟通,利用宣传栏、微信、校园网公众平台建设等多宣传管理人员的励志人生与先进事迹,帮助他们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与尊重。三要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关爱他们的婚恋、家庭,让他们走出倦怠,积极参与各类文体协会,为他们搭建不同的社交平台。比如,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可开展新老干部交流活动、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等,以便促进认识,融入集体;单身的管理人员,可开展校内外联谊活动、一对一非诚勿扰相亲、百合姻缘一线牵等;对有子女的青年管理人员,可开展活泼有趣的亲子活动、新技能培训等,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四是积极搭建社交沟通平台。可通过举办兄弟院校、各部门的各类文体户外活动、体育赛事、业务知识技能竞赛、文艺汇演、茶话会等,满足不同管理人员群体的社交需求,继而将关爱点滴落到实处,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归属感,减轻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压力。

(四)提供更多自我提升机会,努力满足管理人员群体自我实现与发展的需求

学校管理人员群体是一支高素质有担当的群体,他们也有自我价值实现与目标发展的需求,除了自我学习提高外,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进行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能力,将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目前,上级部门或者学校安排的能力培养提升计划中,基本上考虑的是教师群体、辅导员,对应管理人员的培训较少,出国进修的机会更少。学校工会要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在优化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岗位技能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与机会,并予以有力的帮助。如:构建基层管理人员相关培训体系、五年发展规划等,从岗前培训到职业发展,从业务能力培训、科研能力提升到心理健康辅导,从脱产进修到外出考察学习,使整个培训日趋系统化、专业化。在职业前景上,为管理人员群体开拓职业发展之晋升渠道空间,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进取心与创新能力,增强获得感,使个人成长与职业成长有机结合,逐步消解工作中的瓶颈期——倦怠心理。另外,工会要多关注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基层管理工作岗位,比如图书管理人员岗位、后勤管理人员岗位等,他们中有的工龄较长,帮扶他们做到面对工作保持新鲜感与挑战的活力,增强岗位意识与职业自信,进一步培养对本职工作与工作环境的热爱。

四、结语

高职院校工会是学校治理的中坚力量,在推动学校教职工队伍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大多数学校工会始终贯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初心不改,能够深入开展研究,积极加强与二级学院分工会的密切联系交流,形成学校工会、二级学院各分工会、职能部门各工会小组和教职工的联动机制,为和谐发展“职工之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工会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日常工作管理中,而且更要关切广大教职员工的健康需求与学校协调均衡发展的关系,找准定位,深入基层予以精准帮扶。学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不仅是教职工群体中的个别现象,其关乎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管理人员群体的职业倦怠为切入点,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参照,分析探求学校工会的帮扶解决之道,目的是希望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亦是希望学校工会能够精准识别管理人員群体的实际需求,并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从而有效缓解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推动高校长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英]琳达·格拉顿,[英]安德鲁·斯科特.百岁人生[M].吴奕俊,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3]李玉赋.第八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4]徐铁军,张孝伟.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工会职能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7(17).

[5]赵宁,陈霂,刘琳.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7(9):48.

[6]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69-73.

编辑 曾彦慧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对于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来讲,其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政治素质。这是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最根本素质,只有其在热爱党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定位自身的价值取向,并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保守档案秘密的同时,能够将档案信息的服务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踏实、勤奋的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够满足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第二,专业素质。指的是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热爱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第三,综合知识素质。指的是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与该管理学科、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知识系统,包括计算机知识、文秘知识等。

二、提高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其政治思想素质建设。

对于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来讲,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其管理工作的水平。这就要求其要立足于当前党的方针政策,将党的原则与管理工作内容相结合,以较高的政治洞察能力来确保档案完整性,保证档案的安全。同时要做好政治理论的学习工作,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并要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做到爱岗敬业、爱党敬业、廉洁奉公,将自身的全部激情与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与价值。

(二)强化其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升其服务素质。

要想全面提高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充分发挥出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的价值,就要求相应的管理者必须给予该项工作以充分的认识,将这一项管理工作纳入到考核内容中,以调动相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要加大对相应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来提升相应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而管理人员自身也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对本职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培训学习中,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承担起这一管理工作的职责。与此同时,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结合当前图书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需求,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图书档案信息的服务价值。

(三)加强其专业能力素质。

这就要求要做到:第一,要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在掌握档案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实现对综合知识体系的充分运用;第二,要求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能够在具备专业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档案信息内容的进一步挖掘,充分发挥图书档案的文化价值;第三,需要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相应的软件来落实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而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四)加强其创新意识与保密意识。

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对于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来讲,同样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比如,在信息自动化管理工作上,这是当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信息化的有效运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信息整理与归档上,还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有效辨别与分析,在确保档案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档案信息归档后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而如何实现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便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与开拓进入的精神。其次,在保密意识的培养上。要求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其能够尽职尽责的落实本职工作,以保证做到档案的不损、不散、不丢,确保档案信息的绝对安全性,为实现档案信息的价值奠定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不仅关系到档案信息价值的发挥,同时也关系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全面提升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刻不容缓。而这就要求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能力素质以及服务素质等,并要提高其创新意识与保密意识,为全面提升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摘要: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迈入信息化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素质,在树立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且主动的落实岗位工作内容,进而才能够为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为如何提升其综合素质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对策

参考文献

[1] 白玉霞,李青.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J].山东国土资源,2010.

[2] 任位.提高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J].广角镜,2012,12(06):45-46.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早期, 因精英式高等教育因素的影响, 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人员多数被分配到专业图书馆工作。受此因素影响, 事业单位内部自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少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毕业生。无奈, 只能从内部别的岗位和其他业务调动而来产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这一做法, 虽然保证了岗位需求, 但工作人员不能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出现了在干中学, 学中干, 在摸索中前进, 在前进中摸索的局面。加之工作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 又导致工作人员对自身从事的工作缺少热情。久而久之, 便产生了按部就班, 颐养天年, 思想固化, 因循守旧的心理状态, 缺少积极主动作为, 主动服务的意识, 仅仅停留在机械地给图书分类、保存图书、为读者查找图书、拿取图书、办理借出和还入手续的被动的消极状态。既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与发展, 同时, 也让事业单位内部的图书馆成为这些人员舒适的“社区活动场馆”。

而对于个别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专业等科班出身的较比年轻的图书管理员来说, 他们认为在事业单位的图书馆里工作太单调枯燥, 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 自己的专业技术难以创新。所以这些新毕业的图书管理的大学生就不安于现状, 甚至无法安心钻研业务, 有的人员感觉屈才, 命运不公, 就此安于现状, 把心思放在其他业务上, 。以上述这两种状况对事业单位图书馆的繁荣与成长都是有害无益。

因此, 如果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人员不想被社会所淘汰, 要想在事业单位图书馆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树立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思想, 使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蓬勃发展, 无论年长还是年轻的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都要稳步提高的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促进整个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升级和提高, 这是事业单位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和生存的法宝。

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这一庞大队伍如果真的能把素质提高上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 加强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众所周知, 每行每业如果要想在这个社会得以生存, 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 都要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 图书管理人员更应注重加强这方面意识的提升。干一行, 就要爱一行, 爱一行, 才能专一行。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 是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自身价值的最好前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要求。因此, 作为图书管理人员, 必须树立尽职尽责为读者服务的职业理念, 做到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勤于付出, 任劳任怨, 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从事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 进而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及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是提高服务效率的有效保障。真正让图书馆成为提升读者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成为读者知识营养的补给中心, 成为净化心灵的家园, 成为精神文明需求的一面旗帜。可见, 培养具有业务素质好、过硬专业技术的图书管理人员, 是何等必要和重要。让图书管理人员以“微笑服务”为出发点, 会让读者在获得资料和知识的同时倍感亲切、温暖。

其次, 以人为本是当下时代对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读者至上, 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一直以来, 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 不论是作为图书管理者, 还是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管理、轻服务, 重藏书量、轻读者需求, 重保管、轻借阅。长此下去, 图书馆应有的职能将被越来越弱化,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受电子图书的冲击和影响, 纸质图书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决不能让借阅图书的读者来到图书馆仅仅只剩下一种情怀。如果变成现实, 图书馆将不再是读书和借阅的场所, 而单纯地沦为图书收藏馆了。为此, 管理人员应主动化危机为转机, 化压力为动力。笔者认为, 有效的做法是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要重视分类藏书, 更要重视走进图书馆的每一位读者。通过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与沟通, 及时充分地了解他们的借阅需求, 关注他们的借阅感受, 始终把读者放在首位, 才能让前人和当下科研人员的创造与发明、文明与知识不断地被后人传阅下去。

再次, 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 要有终身学习思想。由于某些现实原因, 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专业不对口、信息收集能力低下、如何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充分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使自己成为全面的专业管理人才。要想使图书馆成为资料信息、电子信息浏览中心网络中心, 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收集足够的可供读者采集的信息知识, 那么这些信息的准确度、广泛度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成为专业的全面的管理人才, 并且这些管理人员本身具备分析、搜集及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工作方法。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并且掌握起码的科研管理工作方法, 并熟悉科研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如此, 图书馆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 事业单位要想有一座优质的图书馆, 不仅仅在于它有多少优质的藏书, 图书馆有多大的面积, 图书馆进了多少优质的网络平台, 它还在于一定要有优质的图书管理人员。随着社会及网络发达的程度, 社会已经要求读者对事业单位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事业单位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 面对日新月异的图书信息知识和信息飞快的更新, 图书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还要有危机感, 时刻准备提醒自己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 以此来提高自身专业综合文化素质, 进一步顺应时代的发展, 具有服务的理念, 以人为本, 以社会事业单位的这些读者为中心, 为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发展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充分体现事业单位图书馆的价值。

摘要:事业单位图书馆是弘扬传承其文化血脉之所在, 是体现其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肩负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本文从客观分析造成事业单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的特殊性入手, 明晰了提高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感。阐释了加强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强化以读者为本的工作理念、倡导坚持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是解决和提高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是事业单位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事业单位,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服务理念,读者为本

参考文献

[1] 潘汉超.论高师钢琴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教育与职业;2010年8月

[2] 姚景芝.图书馆人文精神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

[3] 李传美.人文精神———图书馆永恒的旋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特征的体现

(一)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具有全新的服务理念

因为高校图书馆作为具有较大信息储藏量、先进的服务手段与较高的知识密度的信息服务机构, 在目前快速发展社会的趋势下具有十分难得的机遇, 也具有一定的考验。所以为确保高校图书馆能够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第一选择, 需要不断对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进行明确, 也需要对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 从而确保对创新与超越自我的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实现。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形式上, 不断对能够与读者提出的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新型服务方式进行主动的开发, 而且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 需要极其注意自己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交流与沟通, 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表现的十分礼貌与体贴, 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与读者之间形成十分良好的互动关系, 从而不断对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进行加强[1]。并且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方面上, 需要不断从“校内读者”逐渐延伸为“社会读者”;在服务模式上, 逐渐从以“藏书”为核心转变为以“读者”为核心的理念;在服务内容上, 不断拓展图书馆藏书提供渠道, 使其变为电子信息资源存取, 不断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 从而确保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全方位的开阔。

(二)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基础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极其深厚的图书馆方面的专业知识, 也需要不断对学科的前沿进行了解, 确保对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进行掌握, 还需要不断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相应的认知策略进行了解。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具有极其完善的专业知识, 才能够确保组织与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的前沿, 不断对其的自觉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2]。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图书馆相关的专业知识, 也需要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由于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分化也能够综合, 导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相互渗透与促进的。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不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进行加强, 也需要不断对自身的知识面进行扩大, 才能够确保做到举一反三, 从而促使有机的结合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同时确保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激发, 才能够使其在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中不断的改革与前进。

(三)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因为高校图书馆不仅属于科学文化知识极其重要的宝库, 也属于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 还属于教学科研极其重要的基础, 因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 能够促使读者通过图书馆对相关的科学文化与思想理论知识进行获取[3]。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十分良好的职业道德, 也需要具备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终身的崇高思想, 还需要具有极其负责的敬业精神, 才能够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逐渐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 从而为读者提供极其全面、优质的服务。

二、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提高的措施

(一) 对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的体系进行建立

高校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养时, 需要将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核心。同时在培训内容的方面, 不仅需要不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重视, 能够确保不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进行充分的激发;也需要不断加强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确保通过对新的学科知识、现代思维方法进行介绍, 能够不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维视野进行开拓;需要不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从而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且在培训方式的方面, 需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 通过对脱产学习、对话交流、观摩、集中研讨等多种方式, 逐渐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成为培训的主体[4]。而且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学术指导, 不断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能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高层次培训等活动, 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对学科前沿的动态进行了解, 不断对自身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进, 使其能够逐渐向图书馆的深度与广度领域进行发展, 从而确保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技术与创新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二) 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建立

因为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不仅能够更加利于对图书馆的工作目标进行实现, 也能够更加利于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而且通过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能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进行法的调动。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主要以人们的心理为主要核心, 会被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所影响, 会随着不同的激励条件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激励机制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例如目标激励、精神激励、教育激励等。并且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特点与知识型工作人员的特点相似,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极其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 强烈的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与尊重。所以高校图书馆的相关领导者, 需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多层次需求与个性化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 确保对合适的激励模式进行建立, 不仅能够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充分的激发, 也能够使其对未来充满憧憬与信念, 从而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 能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感受[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极其良好的服务, 也能够不断大力支持图书馆建设的未来发展, 还能够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需要不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从而确保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提高, 不仅能够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全新的服务理念, 也能够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与经济不断快速的发展以及进步, 而且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极其重要的建设, 所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为确保不断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 不仅需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也需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从而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逐渐能够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特征进行分析, 从而确保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 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丽娟, 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及提高措施[C]//”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16.

[2] 杨文艳, 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6 (8) .

[3] 黄欣然,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现状与提高措施[J].未来英才, 2017 (11) .

[4] 王丽娜,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工作服务意识创新研究[J].学周刊, 2016 (15) :37-38.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服务的教育机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提供教育教学情报资料等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为规范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发挥学校图书的最大效益,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图书管理员要认真学习管理业务知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图书管理员在新书到室后,要及时做好验收、登记、编目、排架等工作,以加速书刊资料的流通。

三、图书馆需建立图书总括登记、个别登记和注销登记三个帐册,做到帐物相符。

四、图书馆要逐步实现自动化管理,建立图书和期刊数据库。利用网络实现网上查询、借阅、统计、账册打印等工作。

五、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应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图书著录应以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为依据;期刊著录应以国家标准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为依据。

六、严格执行图书借阅制度。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建议学校及时添置图书。

七、对于珍贵文献、资料要妥善保存,非经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对于破损书籍应及时修补,延长使用寿命。

六、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卫生整洁工作,并督促读者保持室内安静。

七、认真制订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使之结构合理、复本量适当,不断提高藏书质量。对于内容陈旧、过时不宜流通、借阅率不高、复本量过大和破损无法整修的图书要定期剔除,及时注销。

八、教工调离、学生休学、退学和毕业离校,均需主动还清全部书刊,并交回借书证,否则,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南阳中学教师阅览室管理制度

阅览室是广大教职工读书看报的场所,为保证阅览室的正常开放,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讲究卫生,不得在室内吃东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二、爱护书刊,不准在书刊上乱涂乱画,损坏书刊的,照价赔偿。

三、书刊看完后,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四、保持室内安静,不准大声喧哗。

五、不准私自拿书刊离开阅览室,否则按偷窃论处。

六、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定期开放,每天做好书刊的清点工作,对室内所有书刊要登记入册,分类编号摆放整齐。

七、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打扫一次。

南阳中学学生阅览室阅览规则

为规范学生阅览室的管理,提高书刊的使用寿命,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生持阅览证均可进学生阅览室阅览。学生阅览室为开架阅览,每次限阅一本,取书时将阅览证放在原书位置,阅览完毕,将书放回原处,取走阅览证。

二、学生阅览室书、刊严禁携出室外,自带书、刊及书包等放在指定场所,不准带入室内。

三、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室内不得大声喧哗、打闹,保持安静。

四、保持室内清洁,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吃东西。

五、自觉爱护书刊,取放有序,不准任意涂抹、撕页,否则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六、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遵守阅览规则。

七、阅览室按时开放,满足学生阅览需要。

南阳中学图书借阅制度

图书流通工作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为规范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图书馆对师生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可先在学校内网上查询图书信息,记下索书号,然后再到图书馆借书。这样可避免盲目性,节约时间。

二、入室借书,个人物品不得带入书库。

三、工具书、大型成套书只供查阅,一般不予外借。

四、办借书手续之前,读者要仔细查看书中有无缺页和污损,如发现图书已有损坏,应及时告知图书管理人员。否则,还书时发现问题,由还书者承担一切责任。

五、学生凭借书证入室借书。每次可借2本,借期为20天。教师每次可借10本,所借图书非教学用书须在一个月内归还,教学用书学期结束归还。

五、对借书逾期不还者,视其时间长短,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罚款甚至停止借阅。

六、爱护图书,保持图书的整洁、完好,不准在图书上标点、画线、涂改、撕剪或污损,妥善保管,以免遗失。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七、开架图书未办理借阅手续,不能以任何理由将图书携出室外,违者按偷窃处理。

八、借书证只供本人使用,不得转借,若有丢失,应立即到图书室挂失,如发现无冒借情况,可予补发。挂失前借出的图书由借者本人负责。

南阳中学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图书资产的管理,保证书刊的广泛流通和图书资料的完整,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本馆借阅的图书、杂志、资料,必须严加爱护,不得卷折、涂写、答题、污损、撕页或遗失,如有发生按本规定处理。

二、遗失图书,原则上是以相同版的原书赔偿;如不能赔偿原版者,则由遗失者去校财务部门付款赔偿,凭收据注销借书记录。

1、一般图书按现价的两倍赔偿;工具书按现价的三倍赔偿;其余使用价值高、不易购到的书籍,按现价的五倍赔偿。

2、成套多卷本图书,如遗失其中一本或一本以上,则按整套图书现价的两倍赔偿。

三、污损图书按下列情况处理:

1、损坏严重、影响图书内容完整及使用保存的图书,应购原版本书赔偿,无法偿还原书按本制度第二条规定处理。

2、污损或损坏图书封面,一般图书赔偿2元;精装本图书赔装订费4元。

3、污损书刊内容,但不影响阅读和保存,按书刊原价的10%-30%赔偿。

4、污损书内的机读条形码,赔偿1元。

四、损坏图书已按原版书赔偿者,被损图书经注销后可归赔偿者所有;如无法购到原版图书而按损坏图书原价赔偿者,则损坏图书归图书馆处理。

五、读者履行赔偿手续后,事后若能找回原书又无污损,可持收据去校财务部门退回赔偿费。

六、若故意污损图书者,除按本章制度赔偿外,视其情况提交校有关部门批评教育。

七、读者遗失书刊或污损书刊未照章赔偿前暂停图书借阅。

南阳中学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现象日益加速,为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藏书达到一定规模时,也要相应地剔除相当数量的旧书:

一、剔除范围:

1、图书内容已陈旧过时的。

2、流通率不高的。

3、没有现实意义的。

4、复本过多的。

5、图书内容与本馆任务不相适应的。

6、破烂不堪和残缺不全已没有参考价值的。

二、剔除的方法:

1、根据图书借阅记录决定图书去留。

2、把准备剔除的图书打印成清单,向学校师生征求意见,以达到兼听则明,防止片面性。

3、将剔除的图书清单报校领导批准。

4、在财产登记和目录上予以注销。

三、处理办法:

1、组织交换,互通有无。

2、组织调拨,支持基层。

3、组织出售,削价处理。

4、报废。

四、剔除总结:

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万寨中心小学 黄仙菊

本学期已结束,先将此项工作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 日常工作完全按照管理标准进行运作。

我们图书室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宣传工作,向广大师生推荐介绍好书、新书,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作文章、下功夫。一是勤整理,对归还的图书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

二、积极探索,坚持科学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科学规范管理图书,健全执行规章制度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本学期来,我对图书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各类图书账册齐全规范。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如外借、阅览、赔偿等,使新书能迅速转入流通,确保图书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我也十分注重规范服务,充分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耐心回答读者的询问,妥善处理出现的矛盾,使室内呈现出和谐、文明的气氛。

三、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教学服务功能。

科学管理是图书室工作的手段,而图书室的服务工作是它的最终目的。图书室服务的实质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为将图书室收藏的各种书籍推荐给最需要的教师和学生,为尽量发挥室藏书籍的

作用,图书室对师生实行开架服务,给师生提供更多、更自由地选书机会。

四、人文化管理,让师生体会到诚心、热心、爱心“三心服务”诚心 — 在图书馆工作中,我力争为师生做到全心全意地服务。平时注意关心老师,推荐书籍时做到心中有数,各有偏重。

上一篇:家乡的习俗手抄报范文下一篇: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