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

2024-06-18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XXXXX地税局:

兹有我单位XXXXXX有限公司,税号:XXXXXX,经营范围:XXXXXX。我单位于XX年XX月XX日成立,法定代表人:XXX。

我公司成立以来,属于筹建期,末经营,我公司在国税缴纳的税种有增值税与所得税。我公司在国税缴纳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酬),、土地使用税、土地契税、印花税(购销合同)、印花税(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实收资本)印花税(帐薄)。

2015年应缴纳实收资本印花税500元,应缴纳帐簿印花税10元,已缴纳。

2016年帐簿印花税应缴纳10元,已缴纳。

契税:该公司于2016年3月8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获得宗地编号为:XXXXXX土地,宗地面积为XXXXX平方米,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为560070元,经国土局鉴定此土地为非耕地,并且不在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

因此需要缴纳契税为560070*3%=16802元,自2016年3月13日起至2016年11月8日共计241天,计算滞纳金:16802*0.0005*241=2024.64元。

印花税:公司于2016年3月8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获得宗地编号为:0040190004土地,宗地面积为13335平方米,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为560070元。因此我公司缴纳印花税为560070*0.0005=280元,自2016年3月13日至11月8日,共计241天,计算滞纳金28.56,综上所述,公司需要缴纳契税16802元,契税滞纳金2024.64元,印花税280元,滞纳金28.56。

XXXXXX有限公司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阐述

税务筹划英文名为“Tax Planning”, 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是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也就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的工作中, 通过了解税务改革, 然后有效的结合税务改革, 做出企业的税务筹划, 通过税务筹划, 节省税务成本, 挽回企业的一定利益, 当然, 这都是发生在税务合理的情况下的。税务筹划工作在展开过程中主要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对企业经营、企业投资、企业理财等一系列活动的进行事先筹划和具体安排, 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 在企业的税务筹划中, 要把握企业的全局。通常情况下,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是,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企业在税务筹划中保持规范性, 就有利于企业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进行,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时, 需要严格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税务筹划方法, 合理的遵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不做出有违法律相关规定的筹划, 确保税务筹划活动的规范性, 能够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

二是,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具备高效性特点, 有效的结合企业相关税务情况, 对企业税务有深入的了解, 高效准确的做出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工作的展开是在企业展开个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 所以,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时, 应该保证企业的利益, 保证企业的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 业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一直处于最低值, 在此种情况下, 可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降低企业发展过程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是,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时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 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展开。因此,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 需要充分结合企业财务活动情况, 将税务筹划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末, 确保企业财务情况不会受到税务筹划的影响, 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推动企业稳步向前发展。

二、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

(一)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需遵循一体化原则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遵循一体化原则, 通过收集企业高层的不同意见, 对正确的意见进行保留, 合理的分析企业股东的意见, 只有这样, 才能是企业发展稳定, 大家面对问题各自采用更加正确的方式进行解决, 采用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 提高企业的利益。就目前来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对企业发展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 此种情况下,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采用股东式发展, 一个企业中具有多个法人。在此种情况下,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时, 就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法人的意见, 只有保证每一个发展都同意后, 才可以展开税务筹划工作, 充分展现出一体化原则, 在企业税务筹划中采用一体化的原则, 无疑是正确的抉择, 有效的结合企业中每一位法人的意见, 有助于企业在税务筹划中的高效性。

(二)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需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的发展基础就是效益的稳定, 企业只有在效益稳定的情况下, 才能对企业进行规模的扩大, 更好地发展企业。在进行企业税务筹划的工作中, 要坚守成本效益原则, 保证企业成本效益, 努力提升企业效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中就需要充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在税务筹划工作展开前期, 对企业发展中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 并制定控制措施, 与此同时, 企业还需要制定三本以上的税务筹划方案, 然后从众多税务筹划方案中选择最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 确保税务筹划工作的展开不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更多的税务筹划方案的目的就是防止万一, 采用不同的税务情况, 采用正确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 可以有效地保证公司的效益。

(三)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需遵循正确性原则

在进行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 要遵循正确性原则。就我国企业的目前情况来说, 部分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中还存在盲目性, 且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考虑, 无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影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企业筹划的过程中, 不能够明白自身企业的情况, 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所以在企业筹划的过程中, 不能够正确的结合企业情况, 对企业筹划不深入的设定方案,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制定的方案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够全局的把握企业发展效益情况。面对此种情况,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中就需要充分遵循正确性原则, 提前对纳税形式进行了解, 准确掌握纳税方法, 从而保证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效率, 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 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需遵循合法性原则

在进行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 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国采用法制治国, 要求公民守法爱法, 更加要求企业尊法守法, 在进行税务交纳的时候, 不能偷税减税漏税, 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税务, 交纳正确的企业税。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做任何事情都强调守法。面对此种情况,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中就需要充分遵循合法性原则, 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前期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也需要严格参考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能够真正适用于企业财务活动, 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偷税、漏税、逃税等问题, 让企业可以长久稳定运营。

三、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 在二十一世纪我国实施新税法后, 对企业发展中的所得税做出了全新的规划, 要求企业能够做到概念的明确、所得税税率统一、税收优惠等方面内容, 在此种情况下, 对企业税务筹划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是, 在税务改革背景下, 企业在展开税务筹划工作是更加注重自我积累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员工薪酬, 在员工薪酬发放过程中, 制定了完善的薪酬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等等, 让员工获取的薪酬更加合理, 也增添了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 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积极向上、努力进取[6]。与此同时, 还可以增加对业务骨干的吸引能力, 保证人才能够在企业内部留存, 不会出现跳槽等问题,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潜移默化中增添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企业的更好发展离不开众多的优秀职工, 通过积极奖励的方式, 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也能够促进企业的效益, 也应该采取更好的薪酬制度, 保证员工最基本的利益。

二是, 在税务改革背景下, 企业增添了自身的竞争力。税务改革后, 不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实行了统一的税率与税基, 且所需要缴纳的税费大致相同, 在此种情况下,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再出现恶性竞争。且由于税务改革, 企业税率得到降低, 在此种情况,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并在潜移默化中增添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为企业的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 在税务改革背景下, 企业如果展开税务筹划工作, 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众所周知, 企业以往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非常多, 在此种情况下, 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甚至会出现负盈利的状况。而随着税务改革, 对企业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做出了调整, 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净利润直线上升, 不仅可以保证企业业绩和业务能力, 还可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四是, 在税务改革背景下, 企业为了站稳市场, 经常会进行股息汇出工作, 在此种情况下, 企业可以减少税负, 但是股息汇出如果迟到, 将会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让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 企业需要在税务筹划工作中注重企业利润分配工作, 重点关注累计盈余与会计利润, 做到资金的合理分配, 确保纳税符合要求, 企业的资金合理分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以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 还要求企业不断地关注企业的盈余与会计利润。

五是, 在税务改革背景下,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 需要充分做到股息再投资, 在此种情况下, 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还可以实现对再投资退税的获取工作, 从而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有累计余额, 不会出现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推动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企业的基础力量, 进行筹划工作, 不仅要保证企业的资金, 还要保证企业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自动2008年我国实施了新税法之后, 对企业税务改革工作产生了一定冲击, 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 面对此种情况, 企业就需要正确认识税务改革, 在税务改革的基础上, 展开税务筹划工作, 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 降低企业所需要上缴的税费, 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经济性特点。企业应该了解意识到税务筹划的意义及其内涵, 遵守正确的税务筹划基本准则, 采取有效的税务筹划方式, 正确的提升企业效益, 争坐合法的企业。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每一种经济制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改革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 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税务筹划工作, 力求得到稳定、长久的发展, 企业应该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创新改革, 不仅仅要求企业做好本职工作, 还要求企业进行一定的税务改革, 同时要注意对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但是现阶段, 在税务改革工作下, 对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 本文就对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以期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税务改革,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闫盼盼, 曹结兵, 程松柏等.“营改增”改革后对鉴证咨询行业的税务筹划分析与建议[J].消费导刊, 2014 (9) .

[2] 葛刚.建筑业营改增后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 2017 (16) .

[3] 孙少华.营改增对混合销售业务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负影响分析[J].会计师, 2017 (6) .

[4] 周亚辉.浅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基于清远市汽车运输企业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 2016 (16) .

[5] 霍碧兰.“营改增”对园林绿化企业财务的影响及税务筹划[J].当代经济, 2016 (21) .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一、房地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营改增”后, 房地产企业由缴纳营业税变为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的重点就是进项税金额有没有抵扣, 所以对进行上游企业选择, 取得增值税发票、加强财务人员培训、签发销售合同等均对税负有重大影响。第一,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房地产的上游企业并不都是一般的纳税人, 企业规模比较小的纳税人并没有开设具备增值税发票的资格, 进而无法进行抵扣。其次, 由于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本身需要的资金巨大, 且开发周期长, 借贷筹资成为主要的筹资方式, 因此借款利息在总成本中占重要部分。然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复杂, 不能保证每条资金链的利息后能税前扣除, 从而税务风险上升。最后, 土地成本太高, 大约占总成本的30%, 而且企业从政府取得的土地成本没有增值税发票, 不能进行抵扣。因此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 要对提前筹划企业经营、投资以及资金筹划鞥一些纳税行为, 以获取节税收益, 这是房地产企业摆脱“营改增”带来的窘境的关键。

二、导致房地产企业出现税务筹划风险的因素

(一) 不规范的税收执法活动

当税务机关行使其自由裁量权时, 可能会就同一个时间给予不一样的执法结果。税务机关内部就相关规范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同的效果, 此外, 税务机关的解释有时候是难以被理解的, 甚至可能会出现偏差, 由此导致的企业税务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 不健全的税收法律法规

当前, 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完善, 具有变化频繁和不固定的特点。大多数的税收管理规定源自国税总局、财政机构和相关的职能机构的颁发, 导致不同的地区会依据自身的状况对颁布的这些规范来进行解释。此外, 相关的法律规范多种多样, 更新的频率很快, 导致与房地产企业相关的税收规范, 十分的不稳定。

(三) 相关企业纳税意识不足

通常情况下, 一般的企业缺乏理性的纳税意识, 导致偷税漏税的行为时常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心存侥幸, 以为只需对纳税进行申报就足够了, 由此可能导致税务筹划风险, 缺乏相关防范意识。

(四) 财务从业者专业能力有限

会计和税收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 然而会计知识却不能等同于税收知识。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税务工作者对于会计的相关工作内容非常清楚, 然而却对税务筹划相关的工作流程与税收问题的处理事项了解不多, 这正是因为财务从业者缺乏系统的税收知识导致了税收风险的提升。

(五) 不对称的征纳彼此信息

税务机关不同于别的企业, 其必须对相关的税收信息进行及时、全面综合的了解与认识, 此外基于国税与地税的实际分离情况, 导致房地产企业关于税务方面的工作必须与上述两个部门分别建立合作关系, 因此, 彼此信息的不对称为地产企业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

三、提升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 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拓宽

通常在开展税务筹划管理工作的时候, 工作人员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 涉及的税种多种多样, 无论是何种计税方法、筹划方法还是申报的期限均必须由专门的人员来操作, 因此当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通过外聘税务师事务所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当项目在设立之初必须重视契税、耕地占用税等方面的工作,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需要重视印花税与营业税等方面的工作, 其中营业税通常可以借助会计的调整来延长企业的资金, 当项目完成只有和进行预售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的内容为房产税、企业所得税与营业税及附加等, 其中企业所得税属于重中之重。此外, 通过加强相互的交流与合作来降低税务风险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与地税之间的沟通必须安排专职的职工去进行, 及时获取时刻税收政策的变化, 争取税收优惠的最大化。

(二) 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评价及监督体制

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及人员很多, 属于一直变化的程序。同时在管理税务筹划风险的时候, 要根据生产过程中税收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税收筹划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根据标准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加以与监管。当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税收负担过大状况发生时, 能够借助企业自身的有关的制度来进行适宜的调节, 从而完成风险的顺利转移。当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企业出现超负荷的税收负担时, 企业需要快速做出反应, 对当前的税收筹划适当加以调节。当由于会计技术上的原因导致税收负担过大时, 企业在进行相关专人人员招聘时需要关注这个问题。

(三) 增強守法的意识, 做到诚信纳税

自从国内实施新的住房制度, 使得当前的房源供远远大于求, 致使房地产行业获得利润远远大于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因此政府需要平衡这部分利润。然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一些房企管理者在纳税方面欠缺积极性, 处理相关的纳税工作时难以严格遵守相关的税法规范, 由此导致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出现。为了进一步避免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必须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 做到诚信纳税。增强守法的意识, 做到诚信纳税, 属于一种复杂的工程, 需要企业、个人、社会、税务等机构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每年都会组织税收宣传活动, 这即为较好的方法。

(四) 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税收能力

人类是所有生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 全部的劳动成果皆应当通过人来实现。房地产企业要避免税务风险, 就应该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税收能力。而税收能力的提高可借助强化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等途径来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应该积极宣传“帮、传、带”的优秀作风, 创建务实性的专业队伍。

(五) 强化企业内控机制, 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制

在房地产企业中税务风险管理体制的制定, 要根据税务风险的管理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 作为房地产企业应当从根本上预防税务风险, 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第一, 房地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内控条件, 强化企业法人的治理格局, 加强董事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明确其职责;第二, 要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职位, 配置能够胜任岗位的税务风险管理者;第三, 要不断改善税务风险管理体制, 细化有关人员的责任、义务以及权力。第四, 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根据相关要求, 创建税务风险管理操作规范, 要将税款核算、各类申报表的填写、各类涉税文书的传输与管理等囊括其中;第五, 采取合理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在各个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 税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要想为房地产企业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应该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并且在税务筹划中好与国家规定的税法相符合, 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税务筹划风险进行有效避免, 增加税收之后的利润。因此在房地产企业中税务筹划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很好地推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稳健发展。

摘要:房地产是一个重要产业支柱, 税务筹划在房地产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同时房地产企业的纳税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税收的种类有很多种, 所以房地产企业缴纳的税收具备特殊性的特征, 并且税务筹划有很大的空间, 但是在具体的税务筹划工作中, 有一些工作人员混淆了概念, 严重一点甚至出现了逃税和漏税的情况, 这样既阻碍了税务筹划作用的发挥, 也大大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税务风险。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殷栋华.论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1) .

[2] 高利娟.“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探析[J].财会学习, 2017 (7) .

[3] 张钧.并购市场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初探[J].财会学习, 2017 (10) .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融资需求,PPP项目模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文章认为,由于不同国家税制间存在差异、国际税收协定不完善以及沿线各国缺少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等原因,“一带一路”PPP项目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税收环境。对东道国及本国相关税制缺乏深入了解和精准把握、国际税收协调出现偏差以及不适当的避税行为都会给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为了强化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企业应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并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合理开展避税活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PPP;国际税收协定;税收筹划;避税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行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大机遇。由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征,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持续高额投资的过程,融资是制约这个过程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将PPP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缓解融资困境并提升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在实践中已经可以观察到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国企业通过PPP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及当地企业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然而,PPP的运行非常复杂,企业能否获得预期中的收益水平取决于众多变量的影响。其中,税收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国家的税制差异给跨国PPP项目的税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来讲,加强对跨境PPP项目的税收筹划,有助于减少由于税务管理不当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PPP应用的现状

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会受到自身财力的限制,而且非市场化的运行方式造成政府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低效率。为此,英国政府率先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形成了所谓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实际应用中,PPP模式往往表现为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所达成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出要求并实施监管,而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一般由社会资本加以承担,其收入来源于政府付费或者是使用者付费。PPP模式能够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带来多方共赢的结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75%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总量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六成以上,但GDP的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不到三成(温来成、

孟巍,201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资源储备也非常丰富,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要逐步形成连接亚欧非以及亚洲各次级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测算显示,2016—2020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需求总量约为8万亿美元到10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包含着大量公共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轨道交通、能源、电信等,因此,PPP模式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联合国欧洲經济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PPP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同13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建立“一带一路”PPP工作机制,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推广PPP模式。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除了交通运输和水利等传统PPP应用较广泛的领域之外,通信和能源类的项目也存在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发展势头十分迅猛。PPP的应用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容易与沿线国家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对接,形成多方优势互补,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

二、“一带一路”PPP项目面临的税收环境

(一)税制差异易引发税收风险

PPP项目一般而言都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PPP项目的采购、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税收的征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些国家以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有些国家以商品税作为主体税种,有些国家则是所得税与商品税并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税收制度,优惠政策也是大相径庭。具体到一个PPP项目,在不同的国家,会面临着大不相同的税收结构。各国税收征管制度上的差异也导致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税收环境。比如,同样的抵税票据,在某些国家可以正常用于抵税,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则无法正常用于抵税,这源于不同国家对于税务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设定了不同的认定标准。另外,“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这些国家出现政府违约或者税制突变的可能性很大。

(二)国际税收协定不完善

因为不同国家税制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国际工程项目而言,需要政府之间就税收问题达成某种一致,就各国政府之间的税收管理权加以协调和规范。从操作层面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税收管理上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权,是居民管理权和来源地管理权的一种叠加形态,这就造成了双重征税的问题。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PPP项目,可能会面临被中国政府以及东道国政府双重征税的问题。为了加强税收合作,解决双重征税的问题,我国已经与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但仍有部分国家至今未与我国签订双边税收协议。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各个国家税务当局在征税时偏离税收协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沿线国家税制中普遍缺少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税收制度的建设比较滞后,虽然PPP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与PPP配套的税收制度仍然相当缺乏,税收优惠力度明显不足。与PPP相关的税收优惠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税种当中,缺少PPP专属优惠。现有的税收优惠一方面适用的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一方面适用的期间较短,与PPP项目动辄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限难以匹配。针对PPP项目的各种税项的叠加最终可能会让PPP项目不得不面临高税率。在税收抵免方面,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境外所得已经在东道国缴纳所得税的,在国内缴纳所得税时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直接予以抵免,或者对企业在国外持股的股息和红利等进行间接的抵免。间接抵免在我国遇到的最大障碍是间接抵免层次不明确的问题,尽管《企业所得税法》中加入了关于间接抵免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也明确了间接抵免的条件,但对于多层次抵免的问题并未做出任何明确的规定,这势必会增加以多层次公司形式来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对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工程项目产生负面的效应。

(四)我国的税收支持政策

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在出口退税方面,为了鼓励国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对外的投资活动,国家不断加大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和力度。根据我国相关政策的规定,在海外其他国家承包工程项目视同为出口业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相应的税收退还。另外,对于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的,只要租賃的期限达到5年或5年以上,在向海关报关并且租赁货物实际离境,可以享受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退税政策。在纳税服务方面,为了解决企业不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难以有效评估海外工程项目税收风险的问题,我国的税务机关通过税务咨询平台、建立专门网站等措施及时解读政策,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出企业走出去。

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务风险

(一)对东道国税收制度认知不足引发的税务风险

在“一带一路”PPP项目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当地的税收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能够按照当地税法的要求来规范地进行纳税的申报和管理。针对工程项目,不同国家的征税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所得税税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的中国企业来讲,不仅要了解东道国的征税方法以及所得税税率,还需要对东道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进出口关税、社会保险等进行通盘考虑;需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会对PPP项目征收哪些税费,如服务设施费用或者其他的各种杂项费用等。此外,企业还要了解关于成本费用抵扣的政策、折旧的政策以及亏损递延的处理等等。同时中国企业尤其要关注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情况,明确自己究竟要满足哪些条件、遵循何种程序才能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在税收征管的环节,不同国家税务机关征税管理的力度也不一样,中国企业要主动适应东道国税收征管的节奏,做好迎接税务检查和审计的准备。从实际案例中发现,许多中国企业由于对东道国税制缺乏足够了解而导致承担了本可避免的税负或者失去了本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或者由于一些预料之外的原因被东道国实施税收处罚。

(二)对本国税收制度认知不足引发的税务风险

对于从事海外PPP项目的企业而言,还要注意如果项目中所需要的某些原材料、设备等是从中国进口的话,是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对于向境外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设计服务等,也可以按政策享受相应的出口退税。如果企业不熟悉这些出口退税政策,不能充分享受出口退税的好处,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般而言,PPP项目公司都是在东道国进行注册,直接以中国企业身份进行参与的情况比较少见。即便如此,由于海外PPP项目涉及到中国居民在海外获得收入、项目公司的利润分配等事项,仍然要涉及到中国的税制,企业一旦在税收的统筹规划上出现漏洞,就会面临重复征税的风险。

(三)国际税收协调出现偏差引发的税务风险

企业在海外从事PPP项目,不仅需要熟悉东道国的税制,为了避免被重复征税,同样需要熟悉中国的税制并熟悉国际间的税收协调事宜。如果企业不熟悉中国在国际税收上的处理方法,就无法对自己的纳税义务做出统筹的合理化安排,可能会出现在东道国享受免税政策却需要在国内全额缴纳所得税或者由于不能及时取得东道国的完税凭证而导致在国内被二次征税等各种问题,从而造成税收上的损失。除了国际双重征税所带来的风险之外,企业有时还会面临东道国征税范围扩大的风险。根据国际税收协定的相关安排,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收入应该在东道国与中国之间合理划分,在控制项目整体税负的前提下保证东道国和中国双方的税收利益。但由于PPP项目各部分收入之间存在极高的关联度,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进度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致使东道国征税范围的扩大,使企业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税收负担。

(四)避税行为引发的税务风险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为了达到降低项目整体税负的效果,有时会对项目的资本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比如,在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国家,为了降低税收负担,企业会选择债权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由于债权融资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之前加以扣除,就可以达到降低项目税负的效果。这种通过资本结构设计的方式来降低项目税负的思路固然可取,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把握好相应的度。如果债权融资的比例超过了东道国税法规定的上限,则超出部分不仅无法在税前抵扣,还可能会面临来自东道国的税收调查,除了补交相应税款之外,还可能面临高额的处罚。除了资本结构设计之外,中国企业另一种常见的避税方案是利用国内母公司和东道国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来转让定价,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但是,世界各国对于转让定价的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一旦被查实存在转让定价的行为,不仅要补交税款及面临高额罚款,还会损害到企业的声誉。

四、“一带一路”PPP项目税务风险控制

(一)提高对“一带一路”PPP项目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往往更加重视项目的投资环境、运行模式及盈利水平等,而对税务风险把控意识比较淡薄。要做好“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务风险管理,首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在主观层面上要真正重视起来,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于税收制度的研究。企业应该在财务、法务等相关部门,抽调专门的人力负责处理涉税事务,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针对跨国PPP项目税收政策和税务处理的研究机制,密切关注东道国和国内税收政策的新变化,敏锐发现潜藏的税收风险,定期向企业的管理层报告与税务处理相关的重大事项。加强与东道国及国内税务机关的沟通,尽量避免出现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完整或者出现误读的情况。另外,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十分复杂,对于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通晓国际税收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小企业中熟悉国际税务的人才十分缺乏,而掌握小语种的国际税收人才更是稀少,成为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控制的一个“硬约束”,企业要注重加强国际税收领域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开展税收筹划

由于跨国PPP项目的纳税事项十分复杂,为了减少由于税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需要进行科学严密的税收筹划。在合同谈判和签约的阶段,企业重在考虑项目的运行模式并对不同模式下的纳税情况加以比较。比如,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签订一个总包合同或者分别签订设计、采购、施工三个合同的两种做法下,企业需要承担的税负会有很大的区别。在一个大型的PPP项目中,很多的物资设备可能需要从中国进口,如果企业能够将面向国内的采购合同从PPP项目的总包合同中分离出来单独签约,那么,承包商在物资设备采购环节获得的利润就无须在东道国缴纳所得税,而且还能够享受到国内关于出口退税的相关政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税务筹划和管理。在项目启动阶段,由于不同国家所得税税率以及与所得税相关的优惠政策存在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要仔细衡量,在签约主体的选择方面要着重考虑所得税负担的影响。在 “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的所得税税率比我国低,企业就可以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并以子公司作为签约主体参与东道国的PPP项目,降低所得税税负。如果东道国的所得税税率较高,企业可以考虑不在东道国设立常设机构,从而规避东道国的所得税,如果必须设立常设机构,则可以通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方法来减轻所得税的税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面临据实征收、核定征收等不同的纳税方式,企业要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仔细辨别采用何种纳税方式对自己更为有利。在项目竣工验收的阶段,要特别注意东道国税法中允许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做好项目尾款的纳税工作,积极配合东道国税务机关的完工审计工作。

(三)合理开展避税活动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避税的目的。最常见的避税方法是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以及转让定价。各国政府之间为了平衡各自的税收利益,一般会签订相应的税收协定,这些协议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双重征税的问题。企业从事“一带一路”PPP项目,一定要学好用好税收协定,运用合理的规则来避免被双重征税的情况。如果PPP项目所在的东道国没有与中国签订税收协定,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低股权的控股公司进而享受税收协定的有关待遇,减轻在东道国的纳税义务。利用转让定价手段在公司集团内部转移利润,使公司集团的利润尽可能地在低税国关联企业中实现,是从事跨国PPP项目时常用的一种国际避税手段。转让定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一是通过购销业务转让定价。集团企业在与关联企业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时,通过“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定价方法,将收入转移至低税负国家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二是通过有形资产的租赁转让定价。企业在高税率国家购买一项资产,通过收取较低租金的方式将使用权转移给低税率国家的关联企业,该关联企业再以高价出租给第三方关联企业。低税国关联企业从前后两个租金差中获得利润,且由于设备使用过程中提取的折旧可以税前扣除,减轻了出租方应缴纳的所得税。三是以无形资产交易的方式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和使用无形资产不按照常规价格进行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四是借助融通资金转让定价。关联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筹集资金的方法来增加利息费用并以此来调增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实现避税的目的。五是通过提供劳务来进行避税。当关联企业之间发生劳务经济活动时,提供劳务的一方可以通过对劳务费用的调整来转移利润,从而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利用转让定价来避税要掌握好度,不能逾越东道国相关制度规定的界限。

五、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中国企业可以通过PPP的方式参与到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然而,在“一带一路”PPP项目中,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在企业可能遭受的众多风险中,税收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却也容易为企业所忽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所面临的税收风险,一方面来源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的税收环境以及不同国家在税收协调事项上出现的众多矛盾,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自身对于税收风险控制不到位。要降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税收风险,既需要中国政府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也需要企业加强对于税收风险的管控。从政府层面看,中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税收协定,争取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完全覆盖,对于已经签订的税收协定,注重不断完善税收协定中的相关内容,尽量避免重复征税,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加强对于“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监管,自其在境外设立机构开始,其税务登记、所得申报、汇算清缴、税收抵免等均要纳入税务部门的管理。针对“一带一路”PPP项目可能出现的税收争议,政府应积极建立起多边争议解决机制,减少税收摩擦,为跨国PPP项目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从企业层面看,参与“一带一路”PPP项目的中国企业,要始终将税务风险置于总体可控的范围之内。在项目伊始要做好税务的整体规划,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要进行持续的税务管理。企业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税务管理人才的建设,加强与本国以及东道国税务部门的沟通,深入把握项目涉及税制中的诸多细节,提高执行力,将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Z

【主要参考文献】

[1] 温来成,孟巍.PPP产业基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23).

[2] 杨昀,周剑秋.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税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01).

[3] 王志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涉税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9,(01).

[4] 何艳,李慧思,贾香萍.对PPP模式盈利性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7,(24).

封面人物:

樊千,女,哈尔滨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会计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主要承担会计学、国际会计、经济法等专业课教学工作。承担省市级研究课题6项,出版教材及著作2部。荣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哈尔滨市“助推新跨越社科大调研”活动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哈尔滨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黑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等。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愈发强调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的管理会计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管理需要赋能,从财务角度看,就需要应用管理会计的知识技能去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管理会计作用和原则的阐述,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进而提出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探析强化管理会计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路径

随着我国财政部大力推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并印发关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企业管理会计职能的应用,如何在企业内部更好的应用管理会计,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士如何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一、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会计具有管理活动的本质,会计具有规范组织内部管理的责任和功能。企业管理会计是会计的分支之一,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通过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会计是以数字为驱动、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体系。

(二)管理会计的作用

1.有助于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企业面对VUCA时代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严峻艰巨的经营压力,企业想要获取竞争优势,在战略上要抢占先机,财务数据的“快、精、准”是基础。管理会计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类工作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信息不仅包括经过加工整理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内容和形式特定的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如过去的和未来的、实际的和预算的、部分的和整体的、技术的和市场信息等经营多元化信息数据。

2.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价值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价值的创造依靠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财务贯穿于企业价值链的始终,包括市场、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物流、售后等,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通过全面预算将公司战略进行分解,财务并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参与预算的执行控制,并通过会计的语言及财务分析及时对预算进行分析,对业绩进行评价,并监督考核,从而直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创造价值。

3.有助于企业风险管控和业绩考核

管理会计职能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因掌握了大量多元化的信息且参与各业务部门的各环节业务,能更好的预测在未来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风险后及时进行应对,搭建企业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财务需要严密跟踪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应用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来作为企业各部门进行绩效业绩管理,并为管理层修订决策、调整预算规划提供客观依据和支持。

(三)管理会计应用的原则

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管理会计应当以战略规划为目标导向,并持续进行价值创造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融合性原则

管理会计应当参与企业相关的各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将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机融合。

3.适应性原则

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而应当参考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管理水平、发展阶段和治理水平等,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环境与特点相适应。

4.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需要平衡管理会计的成本和收益原则,有效合理的推进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关系人,如所有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监管机构进行报告。财务会计强调过去活动的财务结果。强调客观性及可验证性,准确性,强调企业整体报告,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并强制对外报告。

管理会计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报告,以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强调影响未来的决策,强调相关性、及时性、强调企业分布报告,且无需遵循准则,也非强制性。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根本区别在于,财务会计为满足企业外部需求服务,而管理会计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层的需求。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虽工作内容不同,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根据二者的工作内容特点与工作目的可以看出,二者在相互融合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财务会计是核算的基础,为管理会计分析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颗粒度细化的准确数据。只有财务会计核算基础的可靠扎实准确,在其基础上发展管理会计职能才能稳固,否则就成为空中楼阁。从财务行业来看,传统财务会计逐步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流程梳理之后,程序化、规范化、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在这种环境下,财务工作重点自然要转向管理会计。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根据二者的工作内容特点与工作目的可以看出,二者在相互融合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促使二者有效融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充足且有力的支持。

三、现阶段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会计基础薄弱

目前在不少企业中,财务工作仍呈现分散的特点。不少大型企业很较多分支机构,也就有很多财务部门,每个部门有几个人到几十人不等,每个人依靠各自独立见解完成工作,政策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数据、流程和信息不统一。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标准化会计处理程序,将经营活动前端复杂、多变的交易数据压缩过滤,这使得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丢失最能真实反映业务经营状况的过程数据,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导致无法提供精确的经营决策支持。

(二)管理会计思路需要转变

目前还以部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工作思路过于传统,财务与业务相对封闭隔离,财务与业务互动较少,财务常常关在部门内部守着账目,很少与业务部门打交道。财务工作不能满足业务要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财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财务往往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其次,无法满足业务发展和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支撑。传统财务工作是从财务角度而非业务角度看数据,以汇总报表的方式记录业务发生过程中的少量数据,不能帮助业务发展;再次,不能满足业务决策支撑,没有深入到业务单元。

(三)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缺失

管理会计需要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人才结构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需要。现阶段基础会计的人员过多,而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高端人才缺口过大。随着企业管理会计需求的持续加大,财务从传统的会计职能转变为管理会计职能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而在实践工作过重财务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无法提升,财务人员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践工作中不够重视创新,经常受一定的因素限制,影响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管理会计中信息化基础薄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不少企业财务管理有了信息系统支撑,但不少公司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尚未真正进行全面的数据互联互通,业务与业务、业务与财务之间数据缺乏贯通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口径存在差异,数据缺少统一标签,难以核对数据一致性并进行跨系统分析。因此很多财务及管理会计的工作还是通过手工方式处理。这样的特点导致财务工作出现很多问题,包括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等。

四、强化管理会计职能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以财务共享服务为抓手

阿妮塔霍兰德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提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纷繁复杂,如何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中都秉承这一目标呢?其实,每一个企业,虽然其规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最终都会抽象成为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具体而言:第一,业务循环。企业的市场、研发、生产、销售等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价值链条,每一个环节为用户创造价值。如何保证每个环节的高效至关重要。第二,管理循环。公司战略如何规划落地,如何制定新的计划,如何执行和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第三,信息循环。这也是会计最本职的工作。管理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决策过程本身需要数据、模型和算法,这些就依赖信息循环。财务人员需要和业务深度结合,从业务中来,到管理中去,获取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数据支撑,这是会计工作最根本的定位。

所以,财务工作过程其实就是数据、报表和信息的生产过程。传统模式中每个财务部就是一个小作坊,存在数据、流程和信息不统一弊端。企业发展壮大后,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将财务工作专业化分工,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设计以及信息系统的支撑,完成工业化大生产的改造。通过共享服务作为财务的中台,把财务能力在中台积淀下来,把财务数据积淀下来,形成业务中台和财务中台。以财务共享服务为管理会计建设的抓手,借助于日益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通过专业分工、将财务流程标准化和精细化,极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思路的转变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思路的转变管理会计有两个重点,即“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管理会计的落地关键在于观念”。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价值创造的一系列行动,帮助企业在适应VUCA时代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减少严峻艰巨的经营压力,目前的管理会计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切有效行动的最根本动因都来自于观念的创新。财务需要打破传统财务工作的固化思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转变思维,认识到财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转变为企业价值的守护者和创造者。

管理会计本质上是服务于企业内部运营决策管理的,必须做到业财深度融合,财务部门不应该只是在办公室等着单据、被动地做账,而要主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到业务一线共同定义数据来源、信息流程、内部报告体系,成为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者。财务部门除传统的会计职能,还要建立管理会计职能,加强财务业务BP(财务业务合作伙伴)职能,如研发项目财务、供应链财务、产品财务、营销业务财务,战略财务支持等角色和岗位。

(三)提高财会人员管理会计素质水平

正如许多其他领域一样,管理会计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区块链、认知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大量新技术的冲击。根据IMA最新发布的《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新框架提出6大核心领域,充分展示了数字时代下财会专业人士所必须的核心技能,助理其更高效的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并为该行业的人才管理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引。管理会计六大能力类别概况为:

1、战略规划和分析:预见未来,领导策略计划进程,引导决策,管理风险及监控业绩。

2、商业敏锐度和运营:作为跨部门商业合作伙伴,对公司运营实施变革。

3、报告和控制:按照相关标准及制度,衡量并报告组织业绩。

4、领导力:与业务和职能部门合作,鼓励团队实现企业目标。

5、技术和分析:通过管理技术和分析数据,以促进企业成功。

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展现可持续商业模式中所必须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行为以及遵纪守法。

为加强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必须要拓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范围,加强管理会计人才梯队建设。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企业可以借助外脑,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咨询公司的专家等走进企业,传授交流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可以从财务组织中挑选优秀骨干人才走出去,向其他优秀企业进行研学,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二是要建立业财融合的运作体系和机制,通过管理会计人员和业务部门人员的双向培训及双向流动,强化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经营分析的能力;三是要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加强财务报告分析,协助管理层进行战略分析和管理决策。四是在财务内部打造争优竞争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和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激发财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如果把一个财务组织比喻成足球队,守门员就是合规和内控,后场是核算、资金和税务,中场是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而前锋是业务财务,要深入到业务单元去,成为产品财务、市场财务、项目财务等。

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要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首先,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目标一致,朝着企业的战略方向努力。薪酬绩效考核机制决定了员工行为,绩效考核体系评价员工做多做少,薪酬机制解决多劳多得问题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也是公司战略落地的基础,通过这些工作把公司战略、预算管理、薪酬机制、员工行为形成闭环,管理才能有效运作起来。第二,管理会计是构建一套体系,在体系中有组织、流程、目标、数据、分析,最后通过考核奖励措施激励各个业务单位。

(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实现财务数字化。财务数字化与之前传统财务部门存储数据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财务数字化是用数据支持分析,用数据管理、决策和经营。实现财务数字化需要做三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向业财的转变,二是从事后向事前转变,三要从数据生产者向数据使用者转变。

四、结语

总上所述,财务部门是企业天然的数据中心,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在洞察客户、规划预测、战略成本、决策支持、评价激励、风险防范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真正创造价值。不断加强经营风险管控能力、打造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强化企业管理会计职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陳东升. 管理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R].CMA官方服务号,2020,(6-11)

[2] 刘国祥. 会计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创新路径探索 [J].财会学习,2021 (36):68-70.

[3] 邓菲.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中国商论,2021(13):153-155.

[4] 卢思琦、饶艳超.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助力改革与发展[N] .中国会计报,2021 (7).

企业税务实习报告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形式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日益完善,且管理方法逐渐向具体化进行转变。而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及改革。本文简要叙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以期为企业经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相关企业经营内容较多,相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也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其管理人员必须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科学、有效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及规划,从而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1.1 方法创新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前提。但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错误的认为只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就能够杜绝产生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致使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法仍旧过于传统,不知变通,造成财务管理方法与社会市场发展形势严重脱节,甚至还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1]。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创新意识及财务管理氛围不足,就会直接引起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对于企业经营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断降低,其工作质量也难以提高。

1.2 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制定的不够完善或者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其信息化建设仍是较为落后,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改变,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其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高等。而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直接对于企业正常运行造成阻碍,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理念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及实施,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结合信息化技术,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进展,并且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落后,直接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进程。

1.3 创新意识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动态而进行的管理模式转变的结果,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理念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且创新能力不足,进而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

1.4 管理能力提升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相关税法的不断完善及变更,致使企业在面对税务方面的风险逐渐增多。由于企业为了能够顺利经营及发展,往往会招聘大量的业务人员,而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各项费用报销过程中,由于对于票据审核的不够严谨,导致部分业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销过程中使用虚假发票的情况,而当前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对其各企业报销的财务发票进行全方位监管,这将直接查出以往企业利用虚假发票进行报销及入账的情况,进而使企业税务风险增加的同时,还要面临相关的法律制裁的风险[2]。

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2.1 丰富财务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创建财务管理创新理念,加大对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创新的宣传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保障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激发员工积极主动的完成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企业在创建财务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引入人文理念的科学观,进而使企业文化更加的和谐与科学。另外,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技术参考,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2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进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且财务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可持续性的发展。另外,企业有效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能够有效的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了解与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财务管理的细节部分能够及时进行完善,尽可能使财务管理流程得到简化,且使财务人员能够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是企業长期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引起重视,并且能够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积极主动的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措施,并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或改进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3]。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以此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合理使用财务共享中心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技术及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企业开始科学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ERP系统及移动端进行处理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人员仅需把有关的财务账单中的数据上传到共享中心,就能够实现企业财务自动化管理,进而使企业财务管理日益精细化、智能化,从而使企业发展经营变得更加方便、更加规范。

3、结束语

总之,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在其经营运行期间不断的创新,使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及企业经营模式一直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是处于领先状态,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管理创新水平,才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史荣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20(29):182+184.

[2]陈良茂.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探讨[J].山西农经,2020(10):106+108.

[3]刘新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20(15):185-18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上一篇:企业需求分析报告范文下一篇: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