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2023-12-31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运输属于我国基础设施完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十分明显的收益,但是投入的成本也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对于车辆技术管理这一方面,将会直接对运输整体造成很大的影响。车辆属于运输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带动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车辆的总数量、车辆的级别都在逐渐提升,所以增加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成本输出。于是,本文主要针对车辆技术管理展开分析,希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车辆技术管理 降低 运输成本 影响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Vehicle Technology Management on Reducing Transportation Costs

Fang Yu

Key words:vehicle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duction, transportation cost, impact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运输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科学扩大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促进了车辆进行更新换代的频率。在实际的运输行业当中,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并没有做到要求的水准,更有很多无故增加成本投入的情况出现,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作出进一步调整,实现管理转型,科学的进行车辆技术管理,有效减少成本的输出。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车辆技术管理对于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行业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中的重要性

车辆技术管理在运输成本的控制工作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车辆技术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基本维护功能,还可以科学降低车辆运输的成本。车辆技术管理被归结于运输管理之中的必要项目,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于车辆的管理和维护。通过车辆技术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以及其他风险,还能够节约因为维修故障、处理突发事件所所输出的成本,也需要看车辆运输的基本情况来决定成本输出的多少,然后开展科学的技術性管理,也可以有效节约成本[1]。车辆技术管理主要就是为了运输车辆的维护以及运行来提供科学标准,需要做到有效避免因为对维护不科学而出现一些事故,甚至是大事故,另外对维护过度所出现的资源浪费也要杜绝。

2 车辆技术管理和降低成本之间的关系

2.1 车辆维护材料方面

车辆技术管理和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在材料这一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主要以车辆的维护材料为主,来进一步分析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润滑油属于运输车辆在投入使用期间和日常保养期间都不可或缺的车辆维护材料,并且可以利用润滑油,来保护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一些零部件,进而有效提高车辆的使用周期,降低因为磨损所带来的成本投入,通过进一步提升车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来达到控制车辆运输成本的目的[2]。

2.2 轮胎制备方面

定期检查轮胎、维护轮胎的安全,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在运输过程当中出现故障的几率,进而可以提高车辆运输的整体安全。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专门进行轮胎制备的工作处理,做到保证车辆轮胎的运行里程以及车辆的运转效率。

2.3 性能方面

车辆的基本性能可以影响燃油的消耗量,做到将车辆相关技术管理的工作进行完善,加强这方面的技术性管理,使得对于车辆的维护以及预防工作可以变得更加专业和有序,能够将车辆整体的管理费用降低。车辆管理还能够监督车辆运行基本情况,真正将有效节约燃油工作落实。

3 运输行业车辆技术管理的基本措施

3.1 完善技术的管理制度

对于车辆技术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和把控,并且控制费用的花销,需要培养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有一定节省意识,并且可以全面搜索与车辆运输工作之间相关的数据,科学把控统计方面的工作,将统计工作落实[3]。在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之中,主要包括一些维护的项目,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车辆的基本使用寿命得到提升,同时配合公司经营台账的科学管理,使得车辆能够正常的运输,并且可以依据车辆技术的相应管理提出一定的制度,并且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检查,判断车来个是否需要维护和维修,进而确认车辆是否出现了故障。第一,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对于车辆的二次维修,减少工作量;第二,还可以科学落实维护车辆的基本工作内容,避免潜在成本的输出。

3.2 保证各项台账的准确性

保证公司各项台账的准备性,主要原因就是为能够将车辆技术的相应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并且可以为其提供一些优质的工作服务,使得车辆可以更加适应一些长途的运输工作、运输量大的运输工作等,首先,需要做到将台账资料详细化,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创建出与车辆相应的运输工作之间具有关联性的档案信息以及数据信息等,从而进行实时的追踪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车辆的基本信息,并且反馈给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运输车辆的车型、车辆的基本功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维修[4]。其次,进行车辆技术性相关管理台账的创建,能够明确的使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明确车辆运输的基本现状,了解并掌握车辆的实际使用年限,避免车辆达到了使用的极限以后还在继续投入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输出。最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车辆维修的成本,清楚的将运输车辆类型以及车辆的质量等级进行科学划分,避免一些管理性能低下的车辆和具有故障隐患的车辆处于运行状态。

3.3 进一步提升运输公司驾驶员的驾驶水准

驾驶员需要做到安全驾驶、安全操作、安全运输,还要对驾驶员进行定期的驾驶技术考核,综合考察。要将员工的专业知识、安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新员工和管理层,要进行重点的培训,强化他们在非常规情况下进行作业的应变能力,进行系统超前的培训,严格施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通过之后方可进入实际场景进行实践学习,培训向注重实际的方向进行,大力地改进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全面建设集培训、练习、考试为一体的培训基地。将驾驶员集中在一处,根据他们实际的驾驶技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制性培养驾驶员“例行三检”良好习惯;另外,还需要指导驾驶员一些日常对于车辆的保养方式,使得驾驶员可以在驾车的过程中将故障排除,运输公司需要针对驾驶员工作群体应该进行培训,培训他们掌握节能减排的一种驾驶方法,并且需要对车辆的技术性管理展开进一步优化,使得成本输出变得最低,使得驾驶员在未来的工作当中熟练掌握驾驶技巧,才可以使得运输公司保持在最好的经营状态,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事故。另外,也需要对驾驶员实行鼓励制度,当一些驾驶员可以出色的完成运输任务之后,并且车辆在运输途中没有受到人为的损害,那么可以对这些驾驶员予以鼓励,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出現一些人为的车辆消耗,对于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可以做到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做到节约运输成本[6]。

4 车辆技术管理对于降低运输成本的主要影响

4.1 车辆技术管理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在车辆技术管理的工作当中,贯彻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思想,将节约车辆运输成本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科学利用车辆技术管理,规划车辆的运行方案,避免因为一些意外事故而造成成本的浪费。通过车辆技术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辆运输的基本工作效率,使得车辆出现事故以及需要维修的几率得到明显降低。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车辆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以及车辆运输成本的节省之间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车辆技术的相应管理工作能够将车辆自身的使用效能发挥到最大,提高车辆自身的使用优势,保证运输成本降低,进而提升运输的整体效益。

4.2 落实管理降低成本二次投入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可以更为快速的将车辆自身存在的一些故障找到,进而有效防止因为车辆发生的事故而中断车辆运输工作,使得运输成本增加,在发现车辆出现故障之后,一定要展开彻底的车辆维护和维修工作,不要因小失大,进一步实现车辆管理整体的效益。使得运输车辆的相关管理工作可以得到落实,使得车辆运输工作的全面性管理能够得以加强,进而有效提升车辆运输工作的整体水平,做到明确车辆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职责,将车辆运输的整体效益体现出来[7]。

5 结语

综上所述,车辆技术展开科学化管理对车辆运输整个过程来说具有一定的维护性,而且对于车辆未来发生故障也可以起到预防的基本作用,利用相关技术进行运输成本的控制。车辆技术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运输管理的统一化,进而将各个车型车辆的信息进行优化,完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防止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一些故障,进而有效节约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孙畅.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对降低运输成本作用[J].化工管理,2015(06):16.

[2]孙畅.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5(06):57.

[3]杨恩静.车辆技术管理对于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4(13):301+304.

[4]徐雪松.车辆技术管理对约束运输成本的重要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164-165.

[5]徐立民.技术管理降低道路运输成本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6):174.

[6]王茜.浅论车辆技术管理对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意义[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2):27.

[7]安利娟.论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201.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所提出的单位车辆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一项中小型系统。通过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分析,结合目前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建模、数据库系统等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的编码、安全体系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车辆;管理;系统设计

A Brief Statement of Designing and Practice on Vehicle in Workplaces

LIU Gong-zhou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xi 214122, China)

Key words: vehicle; managing; system designing

1 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实现意义

目前国外的车辆管理可进行专家评测及时做出分析报告,车辆达到预测性维修,车辆信息数据实现共享,业主可随时随地利用车辆管理软件搜索信息;国内的管理系统没有做到企业数据的真正共享,对于它的开发和建设力度的投入还不够。车辆管理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和调配,是企业业务流转的关键环节,应该作为办公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开发;现有的软件很少重视车辆管理这个业务环节,建立一款实用车辆管理软件来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 开发技术

2.1 主要内容或目标

通过调研项目的实际需求,设计适合于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车辆的管理软件,解决企业车辆管理中比较容易忽视和反映不直观、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同行业软件中人性化设计、系统设计高效性、系统综合服务性、系统的安全性等几个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2.2 Visual Basic语言

Visual Basic6.0具有数据库连接和数据处理功能,与普通的数据库系统相比,用Visual Basic作为数据库开发平台有简单性、灵活性、可扩充性等优点。

2.3 ACCESS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各种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处理公司的客户订单数据、管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大量科研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都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工作。

2.4 ActiveX控件

通过ActiveX技术,能够把可重复使用的部件组装到应用程序或者服务程序中去。ActiveX控件可以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使用,它在使用时必须先将需要的控件添加到工具箱中。

3 系统分析

3.1 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车辆成为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与之相对应的问题随之而生。为了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借助于电脑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以减少人力财力来维护这些数据,用更少的投入来换取更佳的数据管理。因此,开发单位车辆管理系统可行且必要。

3.2 系统功能分析

车辆管理主要集中在车辆档案、车辆运营、驾驶员及用车管理等方面。所以该系统主要是实现对数据的录入、插入、删除、统计、更新、打印等功能。其次,提供系统初始化、管理员设置、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3.3 系统功能规划

根据以上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决定采用MDI(MultipleDocument Interface)风格即同时可打开多个窗口。它主要划分为5 大模块:车辆档案管理模块,车辆运营管理模块,车辆管理模块,驾驶员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对不同的人员设置有不同的权限。其中车辆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模块图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根据前面章节对系统功能的分析可以得知,用户的具体需求主要体现在各种信息的输入、保存、查询和更新,这就要求数据库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经过对单位车辆管理的过程分析得如下流程图,如图2。

针对一般的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通过对运输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驾驶员数据、车辆数据、运营数据、车辆维修数据、车辆事故数据、车辆违章数据等。

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分析得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数据库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实体有:驾驶员实体、车辆档案实体、运营信息实体、维修信息实体、事故信息实体、违章信息实体等。

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经过以上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将数据库结构模型转化为Access 2003的数据库系统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即数据字典。系统的数据库(单位车辆管理数据库.mdb)主要有以下表构成:用户表、驾驶员档案表、车辆档案表、车辆类型表、车辆报废表、车辆运营表、车辆事故表、车辆违章表、车辆异动表、奖罚表、零件表等。

5 设计工程框架

打开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之后,选择菜单中的“新建工程”项,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选择“标准EXE”,建立一个标准窗体Form1。在工程属性窗口中将名称改为“单位车辆管理系统”。

添加数据环境链接、添加数据报表、添加模块。系统只需添加1个模块取名为Module1,用于管理工程中与数据库操作相关的声明、变量和自定义函数以及全局变量。

6 系统界面设计

系统的主界面用于控制其他所有模块的操作。在启动系统主界面时,需启动登录界面,用于确定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及用户的权限。

6.1 设计主界面

主界面是控制整个应用程序的中心界面,这个界面可以调用其他任何管理模块,同时在主界面中添加代码。

6.2 登录模块的设计

为了确保只有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本系统,这里增加了一个登录模块。流程图如图3。

6.3 车辆档案管理模块

车辆管理模块用于对车辆档案、异动、报废进行管理,它可实现的功能为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车辆的基本信息;设置车辆档案录入窗体、车辆档案查询窗体、车辆异动查询窗体等。

6.4 车辆运营管理

车辆运营管理模块主要有运营列表(即车辆运营信息的输入)、运营查询(根据条件查询车辆运营信息)、清空运营列表(删除车辆运营信息)功能。设置有车辆维修列表、车辆维修查询、添加零件、车辆违章录入、车辆违章查询、车辆事故列表、车辆事故查询等窗体。

6.5 驾驶员管理

有驾驶员设置档案列表、驾驶员档案查询、驾驶员奖罚等等窗体。

6.6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管理员设置、数据备份、数据恢复、退出功能等。管理员设置与系统初始化只有管理员才可运行。

7 功能测试

本系统功能主要是驾驶员档案、车辆档案录入后对车辆的运营、维修、违章、事故进行管理查询。

8 结论

本文在充分调研现有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工作业务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规划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流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车辆使用的申请、运营和车辆的维修、违章、事故过程的自动化。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以VB为前台开发工具,成功开发了一套功能齐全、界面友好、使用简便、可靠性高、开放性好、实用性强的企业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苏博.工地车辆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杂志社.Visual Basic编程技巧典型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 姚巍.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出电出版社,2006.

[4] 郭圣路,张荣圣.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质、石油化工、高层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等灾害事故荷载及风险不断增高。探索“全灾种、大应急”时代背景下的消防装备建设思路和模式是各级消防装备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强弱,特别是在配置、管理与人的有机结合上,车辆装备质量“守门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消防车;装备采购;管理

一、消防装备管理现状

1、装备规划方面。一是规划盲目性。各级根据上级要求都编制了消防装备三年乃至五年规划,提出了期间要买多少车、多少装备的计划,看起来比较详细,但实际上规划就是汇总各单位的数据,对当地危险源特点、消防重点单位、灾害事故特点等针对性不强。二是缺乏执行力。各地区在制订装备规划中,没有将当地经济和财政状况、城市发展规划、装备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进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导致装备规划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落实。三是缺乏实用性。有的地区在制定规划中没有与“全灾种、大应急”的前景充分结合起来,在上级征求意见时碍于“面子”,只讲配备“能不能达标”,不管实战是否需要,有的装备买了用不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2.装备配备方面。一是装备建设发展不平衡。受地方經济、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消防装备建设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地区装备水平要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区消防装备要好于郊县地区、“重点”单位要好于一般单位。二是车辆装备结构不合理。水罐、泡沫等常规消防车总数已达标,但所占比例过大,举高、专勤类消防车配备不足,车辆比功率较低。三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目前缺乏直臂、曲臂登高车、大功率泡沫水罐车、大型排烟拖车、战勤保障高机动性能、大装载量的装备保障运输车等。

3.装备管理方面。一是装备品种混杂,统型进程缓慢。目前,消防救援队伍不同程度存在装备器材品牌过多,功能不成体系,配“马”不配“鞍”现象,不能最大程度发挥装备整体效能。二是装备培训滞后,影响作战效果。新购配技术装备不会使用、各类操作人员培训少、自学钻研精神不够,导致了有针对性购配的现代化装备不能很好地发挥效能。三是维修维护欠缺,制约效能发挥。装备统型化程度不高,在每年装备建设过程中,因为供应商不同且数量偏少,厂家不愿意或拖延上门维修,并且部分装备维护标定费用较高,出现“买得起,用得上,就是修不起”的情况。

二、消防装备采购中常见问题

1.执行标准参数不够严谨。一是现有的装备技术标准规范相对现代工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有的沿用十多年前的标准,有的甚至至今没有标准可依,造成了招标采购的装备不统一、不配套、不沿续的现象。二是在参数制定中,只参照或关注当前市场使用较好的车辆装备器材,忽略了市场投放时间和产品发展趋势,造成产品到货验收时符合技术参数但已是即将淘汰或已更新换代产品。三是在采购参数制定中,参数制定人员只注重标准规范和意向产品的技术规格书,不能及时贯彻落实上级针对特定产品的有关配置要求,在车辆验收中得不到意见支撑。

2.招标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是为规范装备采购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采购人员由于水平参差不齐,对消防车辆装备标准的掌握不是很好,更多的情况下招标还是出现不关注技术参数要求以价格取胜;二是在实际采购活动中,供应商在技术响应时明显没有优势,不惜为了拿下标的而恶意压低价格误导评审专家而中标,致使一些低劣或没有经过检测的产品流入消防救援队伍,造成采购的车辆装备质量不高;三是在项目采购参数校核论证中,论证人员对实战实用性掌握不够,凭印象、感觉对重要技术参数“差不多”“应该是”式敷衍了事,因核心参数缺失所购产品与实际不一致。

3.招标参数前瞻性不够。一是一味追求产品的“大”“洋”和配备标准,忽略了产品的实际应用效能,忽略了民用的实用型器材,二是参数的制定与作战实用性调研不匹配,例如在消防车辆底盘的选择过程中,忽略了机械功率因海拔上升而下降这个地区差异的因素,造成采购的装备功率不够、性能不好、比功率达不到等,造成装备统型性差;三是在采购参数制定中,往往只是对技术参数进行详细规定和要求,忽略易损耗配件配备、后期的维修(护)以及产品标定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范管装”的进程。

三、消防装备验收中常见问题

1.监管及参数不完善。集中采购较为统一,但也存在零星购买形式的存在,在分散采购的情况下,装备的招标程序和质量验收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将采购拆分规避采购方式和审计,不利于装备采购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2.以国产装备代替进口装备。在进口装备的验收中,发现很多贴牌的、国内合资组装生产、出口转内销的消防装备。如某供应商代理的双滑轮、安全钩等防坠落部件,招标文件要求是进口产品,但是其代理产品的品牌是国外,实际产品在国内代工生产的;还存在出口转内销的现象。

3.验收人员素质欠缺。近年来,因为换岗、调整等原因从事装备检验的人员减少。在装备验收中,大部分装备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甚至有些参与验收人员都不知道还有装备标准,对检测方法缺乏了解或简单粗暴的开展相关性能测试,使装备验收又回到开箱点数、外观查看的原始时代,费神费力不安全且效果大打折扣。

四、装备管理及采购验收的几点意见

1.体现装备标准的指导性。完成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过渡,从而使装备验收和采购有据可依。从装备配备标准上来规范消防救援队伍的装备配备,杜绝重复配置、随意配置和盲目攀比配置。应根据南北地区差异、经济发展差异等,出台相应的装备最低配备标准。

2. 突出装备规范的严肃性。在各级制定的阶段性装备建设规划中,要重点突出装备评估论证意见,保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策、规章、制度的统一,使装备建设有章可循。

3.加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建议提升装备质检员准入门槛,将具有一定业务理论基础和实操能力的人员推荐至装备检验岗位,把专(兼)装备质量检验员纳入装备采购评标专家人才库,设立专门的岗位,并给予一定的待遇,从制度上留住人才,充分发挥质量检验员的个人特长。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從自身在油田车辆管理的经验出发,针对当前油田车辆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在介绍分析了GPS技术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GPS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情况,明确指出了GPS技术对于全面提升油田车辆管理的重要性,以后则应加大推广GPS技术在油田车辆管理中的应用力度,更好地符合现代化油田企业的生产要求。

关键词:油田车辆;车辆管理;油田管理;GPS系统

1 引言

结合当前我国油田建设开发情况,相应的施工作业面较宽,油田探区分布范围较广,这样就决定了车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施工跨距长、面广且点多等特点,野外施工工况环境比较差,现场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我国油田的深化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油田车辆管理改革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油田特殊车辆以及作业车辆数量众多,这样造成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日益增加,油田管理单位越来越重视车辆的安全问题,特别加大力度来做好车辆事故的预防工作。

2 GPS技术的主要特点

GPS则是通过用户设备、地面控制以及空间星座等部分组成。借助于GPS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快速且准确地实现三维坐标以及涉及到相关内容,能体现出自动化、全天候、高效益、高精度等特点。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和GPS技术相互融合,能有效实现GPS技术的动态化发展要求,实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的导航以及定位要求,不断拓展其应用深度以及范围。其中,借助于载波相位差分法GPS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实现定位精度全方位的提升,从精度范围来看,能有效满足厘米级别的精度控制要求。另外,考虑到GPS测量技术的实际特点,相应在测点间地通视和几何图形方面,则具有更加方便灵活的特点,能满足相应各个等级的控制网的测量要求。借助GPS全站仪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实现在地形及土地测量中应用,特别是能有效进行相关工程中的地表沉陷、变形等方面的监测工作,能够在成本、效率以及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3 GPS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结合当前油田的车辆管理信息建设发展情况,部分单位并没有全员化采用GPS技术。本单位则是充分借助于GPS都是,构建了GPS车辆监控安全管理分析系统,从而能更好地符合油田生产所用汽车管理,便于从整体上来监督、控制以及管理相关的油田所用车辆,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车辆运行中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正是通过上述有效措施,能有效全方位提升油田的车辆管理水平,从细节出发,落实好各项的车辆使用费用的节约化发展,不仅能节省上亿元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管理水平,全方位符合企业的安全化生产的总体需要。

从实际情况来看,油田企业则应从各个方面充分重视如何发挥GPS技术的优势,更好发挥其在车辆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车辆状态GPS监控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更好地符合油田生产的实际需求,帮助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油田施工以及生产车辆的运行状态,能结合相关生产片区、施工地段以及各个运营线路的规范化发展要求,从而明确满足油田车辆的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从而落实好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逐步完善油田车辆管理的功能。正是通过对于车辆和司机的加强管理,能有效提升车辆运行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满足信息化的车辆跟踪管理的要求。

结合油田企业的发展情况,在逐步完善GPS车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实现功能包括这几个方面:能针对车辆状态进行超速报警,有效进行行驶调整操作,避免存在着的超速危险问题;充分利用定位监控的作用,能够实现车辆的速度、方向、精度等参数的定位;利用导航地图的帮助,能快速准确地实现监控车辆的定位要求;具备防盗报警方面的功能,当出现非法的车辆移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指定预期的实时报警工作;有效满足车辆的轨迹回放的要求,有效实现异常化的管理查询等功能;能结合实际需求来进行车辆信息的删除、修改以及增加等要求,有效满足车辆的日常化管理及统计等方面的工作。

油田车辆管理部门充分利用GPS软件以及相应的电子地图的功能,有效来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控管理,这样就能随时随地地掌握车辆的具体运行状况以及具体位置。如果将GPS技术推广应用在油田生产中所有车辆,这样能从安全、节能、调度等角度考虑,能产生上百万元的直接效益。具体来说,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有效管理,能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大大提升,有效避免出现越界、超速等问题,有效保障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在GPS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实现电子地图的自动优化距离功能,以保障指定线路的合理性要求,这样就会实现每台车能够少走很多的距离。如果每台车每天少走二十公里,一年则是200万公里,这样从油费角度也能节省大笔开支。另外,对于突发的油田生产事故情况来说,借助于GPS定位调度系统,能优化选派最近车辆前往特定位置。总体来说,在油田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利用GPS车辆管理系统的优势,能全方位保障车辆的使用效率及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田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GPS监控系统的优势,能有效地将现代化的实时监控措施应用在车辆管理过程中,有利于构建新型的车辆管理模式。借助于GPS监控系统,能准确而实时了解车辆的状态以及速度,有利于推行分级限速管理,并能对于超速行驶的驾驶人员执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满足规范化管理要求,不断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

通过实践来看,安装GPS监控系统,能全方位实现动态化管理车辆的行驶路线、出发时间、归队时间、行驶速度等情况,随时掌握司机的行为,有效约束了车辆的不良行为,能有效规范化车辆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这也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油田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增庆.  基于GPS的电力企业车辆综合管理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年33期.

[2] 李颖, 赵莉, 赵祥模, 等.  基于大货车GPS数据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有效性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年2期.

[3] 李志刚, 万志涛, 严建国.  GPS在电力系统车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城市, 2019年13期.

[4] 刘亚会.  基于GPS铁路机动车信息化管理的设计研究[J]. 电子制作, 2019年24期.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导读:世界城市发展表明,交通拥堵收费已成为现代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但其全面实施,必须基于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具备发达的城市公交系统;公众对收费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意愿;收费方案的科学完备;拥堵收费的公正使用等等。当上述原则和条件不成熟或不完备之时,则有可能导致收费计划实施的失败或负面效应的生成。同时,还必须看到,征收交通拥堵费的作用是有限的,应与其它治理方式一起整合使用,才能真正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14

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管理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缓解交通拥堵除了提高城市中心区停车收费,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管理之外,还可以研究开征交通拥堵费。对于这一政策倡议,一种看法认为,开征拥堵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一种看法认为,开征交通拥堵费至少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本文以英国伦敦和爱丁堡两大城市征收拥堵费的成败得失为例,来探讨我国大城市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性问题。

一、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的经济逻辑

征收道路交通拥堵费的讨论可以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为原点。私人交通出行有三个特点:一是出行人自我决策;二是个人出行成本与道路交通状况有关;三是用户出行存在外部负效应(社会总成本增加)。因此,个体出行行为(路线、方式)往往增加了道路系统的交通负荷。出行者加入到道路交通流中,不仅产生了个人费用,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她)的加入影响到其它用户的行驶速度、燃料消耗和时间损失,还有环境污染和潜在的交通事故,产生了额外的社会成本。用户对出行成本的部分支付,导致道路的潜在需求过高和交通量的无节制增长,从而造成路网中某些路段(时段)车流量达到饱和,产生道路拥堵(拥挤)现象。庇古(Pigou)提出,外部效应的解决可以通过政府向造成负外部性的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征税来解决。道路拥堵征费的逻辑在于对时间成本进行定价,当一个道路使用者支付的价格等于其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时,道路资源就达到了有效分配。从长远看,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仅靠扩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不可行的,必须通过征收费用来优化交通资源分配。同时,为了引导汽车使用者利用其它道路,征收定价必须高于该使用者从征收区域行程中获得的收益。最终结果导致只有那些对征收区域行驶价值作高估计的人才愿付费,从而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二、英国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实践经验

(一)伦敦:成功的经验

伦敦是第一个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城市,并且由于其成效卓著而被奉为典范。2003年2月开始,从上午7点至下午6点半时段内,伦敦的汽车司机需付费才能从200个进城口驶入市中心,允许一辆车一天内多次进出收费区。这中间,摩托车、公共交通车辆、残疾人车辆、应急车除外,住在市中心的居民也在免征名单之中。2007年,征收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伦敦西部。费用也从2003年的5英磅上调到2005年7月的8英磅,2008年底则上升至10英磅。

拥堵费开征的效果立竿见影,两周内私人汽车使用量下降15%-20%,几个月后下降30%,公共交通的使用量显著增加。据伦敦交通局报告,进出征收区域的市民中,有50%改乘公共交通,25%则选择绕行征收区域,10%选择出租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其余的则尽可能避免在征收时段出行。这一来,城市中心区的出行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工具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交通速度提高了37%,高峰期私人汽车堵车时间下降了30%,公共汽车堵车时间下降了50%。为应付乘客需求的剧增,伦敦交通局很快新购了300辆公共汽车。

实践表明,征收计划不但改变了道路使用者的出行模式和出行时间,也形成了公共交通的良性循环,既提高了车速,增加了交通流量,又以新增的收益改善了现有的交通系统。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效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据估计,征收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6%。

尽管伦敦交通拥堵费净收入的80%以上被用于公共交通建设投资,但因道路监控的电子照相系统十分昂贵,运营成本大大高于预期,而年净收入则为初期预计的一半。班尼斯特(Banister)通过研究发现,征收拥堵费的受益方主要是商务车辆和仍使用的私家车辆,最大收益是节省时间,而乘坐公共交通的市民则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道路交通事故也有明显下降。

经过几年的实践,征收体系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政治反对的声音开始消退。一些商业组织由于减少服务时间、雇员上班方便等收益而降低了运营成本。对于征收区域内高收入的上班人员而言,节省时间带来的收益完全能够弥补征收费用的货币成本。对零售商来说,尽管拥堵征费并没有影响伦敦中心区总的零售额,但一些个体零售商销售量还是有所减少。2004年,通过对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72%的企业认为拥堵征费具有积极效益。伦敦交通管理局则称,拥堵征费对商业的影响是中性的。

近日伦敦中心的拥堵情况并不乐观,伦敦交通管理局承认已和2002年一样拥堵。但他们指出,如果没有征收拥堵费,交通状况将更加糟糕。

(二)爱丁堡:失败的教训

2005年,英格兰爱丁堡通过一项决议,计划从2006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收费在两大交通拥堵区域分别实施:上午7点到下午6:30在内线区域;上午7点到晚上10点在外线区域。每次向私家车主收取2英磅,允许他们当天多次通行。并特意采用了伦敦的收费技术,执行成本的小半由英格兰政府承担,预计减少征收区域交通拥堵15%。所得收入将被用于改善公共交通,每年资助新交通项目约5000项磅,这些项目包括公共交通投资、停车设施建设、人行道改建、道路维护等。

然而,爱丁堡市民普遍反对这一项目,大约有74.4%的市民投票否决,议会最终放弃了向道路使用者收费的想法。议员唐纳德・安德森在结果公布后宣称:“征费计划对爱丁堡来说已不可行,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改善城市交通。”爱丁堡征收拥堵费的流产也让英国其他城市放弃采用征收拥堵费的做法。

和其它领域一样,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到了征收方案制定当中,一家全国可持续交通联盟成员“转变苏格兰”、环境保护机构苏格兰“地球之友”因为预见项目实施有利于保护环境,因而支持征收方案。其它如“快捷爱丁堡”(Get Edinburgh Moving)等组织也为通过征收方案而奔走呐喊,就因为该方案可以达到城市更高的流动标准。相反,一些商业联合会考虑到方案对零售业的影响而不断抗议,全国反征费联盟也坚决反对这一方案。总体而言,反对征收方案的利益集团组织良好,而支持方的组织则显得松散疲软。

高特(Gaunt)的一项调查揭示了多数市民反对征收计划的原因,主要是对私人汽车使用的优先偏好,同时,对计划的宣传不够也壮大了反对阵营,更为重要的是,投票者并不相信,计划能达到减少拥堵和改善公共交通两大目标。他们大多数认为,政府只是设法从道路使用者身上收取费用,作为增加税收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想改善公共交通。事实上,这些想法与之前的一些征费经验有关,之前的征费并没有形成公共交通的改善,道路使用者认为项目只能让更多的人卷入公共网络,损害公平。

三、英国实践对我国大城市拥堵收费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也在积极研究交通拥堵收费政策,试图减轻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而英国两个主要城市交通拥堵收费的成败案例,可以为我国大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一)公交系统发达是实施拥堵收费政策的前提条件

征收交通拥堵费的逻辑是通过收费来改变交通量在时空上的分布,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与缩减小汽车交通流量相对应,是公共交通必须能够承担起分流转移的交通需求量,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线路。如果公众没有其它公共交通工具可供选择,那么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政策注定会失败。伦敦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后,整个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增加了2%,为此,伦敦立马增加了300辆车提高运力,有效地实现了交通需求的疏导。

因此,我国城市不仅需要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更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更多的人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改进公共汽车、出租车、快速公交、有轨电车及无轨电车;在交通拥堵地段提高停车收费标准;改善公共交通的信息标志;整合所有的车票及收费方式,比如公共汽车和地铁一票制;构筑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大幅度地提高公交分担率等。

(二)公众认同接受是实施拥堵收费政策的关键因素

我国一些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曾就征收拥堵费做过试探性调查,消息一出,市民的反对意见很大。爱丁堡案例说明公众接受意愿在征收拥堵费决策中的重要性,缺乏对项目的公平性考虑及信息不透明是导致爱丁堡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政策制定过程来看,任何一种公共政策都与公众利益密切关联,在维护一些群体利益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利益。例如,伦敦在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方式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渠道的畅通,将公众参与的理念落实到了实处。虽然也遇到了部分群体的反对,但最终经过层层协商、反复修改,并付诸实施。虽然我国没有英国那样的政策制定竞争机制,但能否达成政策共识仍是公共决策成功与失败的一个核心变量,其中公众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意愿是达成政策共识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在制定征收拥堵费的政策过程中,要倾听公众的意见,建立明确的收费标准,向公众做出承诺以及赋予公众可选择的权利,以实现改善交通服务质量的目标。另外,可以通过试点等方式让公众充分认识到征收拥堵费产生的效率收益,最大限度降低政策失败的风险。

(三)方案科学完备是实现拥堵收费政策目标的保证

伦敦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在政策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区域特征、交通模式和需求变化等。因此,我国城市应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周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效果良好、人性化程度高的征收方案:(1)通过分析交通流量确定征收拥堵费的城市中心区域,并考虑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交通量剧增的影响。如果交通拥挤区域是线状而非团块状,那么征收方案可以调整为特定路段收费,而不是对整个区域进行收费。(2)明确合理的收费对象。收费对象的确定应当与计划实施目的相结合,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并合理确定收费减免人群等。(3)确定科学的收费时间,尤其是高峰时间更需要缓减交通拥堵。确定合理的收费时间可以降低道路收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收费目的。(4)制定合理收费价格。理论上,征收价格应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理来确定,但在实践中,征收金额的高低还要根据具体政策目标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制定。(5)采用先进的收费系统,如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电子采集和收费系统等,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便捷性。

(四)收费的公正使用是拥堵收费政策可持续的关键

伦敦公众对城市道路收费政策的支持与收费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征收交通拥堵费的目的不在于收费,其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伦敦经验表明,除了使交通网络系统达到效率最优和减少环境污染,追求公平正义也是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的重要目标。在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安排中,公平的直接体现就是所有拥堵费的收入都必须用于公共交通项目,政府把收费获取的收益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返还给城市道路的使用者,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我国正在考虑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的城市政府来说,交通拥堵费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方案,应该是将其收入设立专户,完全回流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缓解交通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新建城市道路(没有地铁、轻轨的城市可以考虑从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地铁、轻轨建设),扩建既有道路,改善公交系统,安装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等,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绩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交通拥堵是世界性的城市管理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征收城市交通拥堵费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其本身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还应与其它治理方式一起共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露.缩短上班耗时也是民生工程[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6-13/2341836.html, 2011-03-16.

[2]Winston, Clifford, and Ashley Langer.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Highway Spending on Road Users’ Congestion Cost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7 (3).463,83.

[3]仇宝兴.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5/04/c_1272250.htm,2010-06-08.

[4]赵全新.我国城市收取交通拥堵费若干问题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4).

[5]Pigou, A. 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932.

[6]Vickrey, William S. Pricing in Urban and Suburban Transpor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3, 53(2):8-37.

[7][8]Leape, Jonathan. The London Congestion Charge[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6, 20(4): 157-176.

[9][10]Banister, David. Critical Pragmatism and Congestion Charging in London[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3, 55(2):249,64.

[11]Litman, Todd. London Congestion Pricing: Implications for Other Cities[M]. Victoria, BC: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 2006.

[12]Quddus, Mohammed, Alan Carmel, and Michael G. H. Bell. The Impact of the Congestion Charge on Retail: The London Experience[J]. 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7, 41(1):113,33.

[13]Clark, Andrew. London Companies Learn to Love Congestion Charge[N]. The Guardian, 2004-02-16.

[14]Santos, Georgina, and Gordon Fraser. Road Pricing: Lessons from London[J]. Economic Policy, 2006, 21(46):264-310.

[15]Gaunt, Martin, Tom Rye, and Simon Allen. Public Acceptability of Road User Charging: The Case of Edinburgh and the 2005 Referendum[J]. Transport Reviews, 2007, 27(1):85-102.

责任编辑:欧阳忠伟

车辆维护技术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增值税发票的重要性说起,分析了铁路运营单位发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思考,提出了加强发票管理的措施、建议,从而达到以增值税发票管理税收、以增值税发票控制税务风险,以增值税发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以票管税 以票控险 以票提效

自从去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以后,地税发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运营单位会计核算的发票也全部改为了增值税发票。税务机关对增值税发票管理更加严谨、科学,同时也因为增值税发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对运营单位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以票管税、以票控制税务风险,最终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了调研。

一、增值税发票的作用、意义

增值税发票(以下称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既是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又是增值税抵扣的合法凭证,还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始凭证。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负责增值税发票管理,以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经济秩序。企业加强增值税发票内部管理,对防控税务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营单位发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票管理包括外部取得发票、向外部开具发票两部分。铁路运营单位的发票均包括购买设备、接受服务等列入资产、成本费用,从外单位取得的发票;提供运输服务、销售货物等列入收入,向外单位开具的发票。为加强发票管理,路局制定了《昆明铁路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暂行办法》(昆铁〔2014〕40號),从发票取得、开具,报销审核,领购、保管、存档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一)运营单位从外单位取得发票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运营单位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办公用品等商品,委托加工定制工具器具、委托修理汽车车辆、委托修缮房屋建筑物等,在业务发生或支付款项时,经办人均能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但由于经办人员一般都为非财务人员,对发票开具常规性规定不清楚,对发票的合法、合规性认识不足,导致取得不合法、不合规的发票。运营单位取得发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发票填写不规范。如:未填写或手工填写购货单位名称(可手工填写的除外),未填写购货单位全称;发票缺数量、单价等内容;增值税普通发票未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增值税发票清单不规范。增值税发票的版面最多可以添加8行,超过8行可以汇总开具。发票汇总开具时,应使用增值税发票清单或发票明细。其中:国税总局对汇总开具专用发票要求同时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而对增值税普通发票无强制性要求。运营单位经办人在取得汇总开具专用发票时,有时未取得《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或清单未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取得汇总开具普通发票,无清单或发票明细。

3.发票专用章不规范。国税总局对发票专用章的样式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开具的发票应加盖发票专用章。实际工作中,取得的发票,发票专用章不规范的情形有:错盖财务专用章、未盖发票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样式不符合税务总局规定。如有些停车费发票印章为“xx停车场”。

4.发票交接不规范。从外部取得的发票是财务报销的法定原始凭证,特别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日常工作中,有的业务经办人只注重把业务完成,而业务与财务的发票单据交接往往重视不够。有的无发票交接手续,有的无发票交接记录台账,有的交接记录台账缺“发票取得时间”等重要信息。

5.发票审核不严,以不合法、不合规发票入账,隐藏税务风险。发票审核不严,第一个“不严”是业务经办人初审不严。从外部取得发票,审核的第一责任人是经办人,但有的业务人员却没有这种意识,拿到发票看都不看。等财务审核不通过,需要更换发票又觉得很为难。有的甚至以为财务在刁难他。第二个“不严”是财务审核不严。如果逐一审核发票各项内容费时费力。有的怕麻烦,马马虎虎随便看一下;有的怕得罪人,发现错误也不指出。导致问题发票到了财务报销最后一个环节,也顺理成章通过了。发票内容缺失,发票与实际业务不相符,取得非法代开发票等,财务将这些不合法、不合规发票作为原始凭证入账,则隐藏着重大税务风险:增值税不得抵扣,成本费用不得税前列支。

6.应取得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企业“营改增”初期,大部分业务经办人对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概念,外单位对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需提供的资料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国家“营改增”的深入,经办人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手续也越来越简便,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比例也比以前提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人员没有真正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好处,怕麻烦、怕得罪人,本来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却没有取得。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国家管控最严的一个票种,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大大降低了取得问题发票的风险,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抵扣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但是很多业务经办人却没有这种意识,认为专票、普票没什么区别。

7.合同中取得发票条款缺失,引发合同纠纷。合同一般是业务部门拟定,经办人一般将业务内容写得很清楚,而发票等内容则往往不在合同中约定。等结算开具发票时,则可能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开具多少税率的发票而与对方发生争议,有时甚至面临加价的尴尬。

(二)运营单位向外单位开具发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运营单位向外单位开具发票总体情况较好,内控措施也很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空白发票保管不善,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增值税发票作为重要的原始凭证,应视为现金管理。但有的单位怕麻烦,空白增值税发票没有入保险柜保管。没有由专人定期清查盘点,领用、交回登记不及时。作废发票未按规定加盖“作废”戳记等。这些问题均可能造成发票被盗、遗失,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发票开具不规范,违反税收相关规定。主要表现在:一是运营单位开具发票可能出现错误的情形有发票开具的货物劳务名称与征收品目不对应、税率或征收率错误、金额错误、购买方填写错误;备注栏应填未填、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未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票打印字迹不清楚,票号错误、压线错格,二维码和密码区与表样原有内容重叠等。这些问题发票很可能造成对方单位拒收,影响企业收款。二是未按税收规定时限开具发票也是运营单位常犯的错误。收到货款或预收款不开具发票、合同约定了收款日期不开具发票、服务完成时不开具发票,由于未及时开具发票,则可能造成财务未入账,少计销项税额,少交增值税,给企业带来加收滞纳金、罚款的损失。各车务站段开票点的开票人员为非财务人员,对未按规定时限开票的税务风险认识不足,对客户换开发票时限宣传解释不够,存在超期换开发票。

三、运营单位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运营单位的发票是财务列账的原始凭证,也是对外办理收款的重要法定凭证,管好增值税发票这个“牛鼻子”,那么管税就管住了关键,控制税务风险就抓住了关键,提高税收效益就找到了关键。铁路“营改增”后,运营单位对发票的重视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全面“营改增”后,更是紧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从业务规划设计、合同签订、发票开具取得、发票认证抵扣等环节采取有力措施。为进一步加强运营单位增值税发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防范税务风险,降低企业成本、税负,依法依规履行纳税义务,主要针对运营单位发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

(一)运营单位从外单位取得发票的管理措施、建议

1.加强非专业人员发票知识的培训,业务经办人尽职履行发票初审职责。业务经办人一般为非财务专业人员,对《发票管理办法》等相关财税法规不熟悉不掌握,取得不合法、不合规发票也在情理之中。为减少第一道关口的不合法、不合规发票,提高业务经办人的发票初审常识,运营单位应加强发票有关规定的日常宣传解释、培训,由财务部门每年组织发票等有关税收知识的培训,对发票注意事项编成小册子、顺口溜、漫画等,提醒业务经办人注意取得发票时要初步审核的内容。经办人检查发现发票的单位名称不符、无发票专用章等应拒收,并要求重开。运营单位应明文规定业务经办人对发票的初审责任。业务经办人自身也要提高发票初审意识,业务经办人应当现场检查发票的“购货方名称”等内容。

2.财务人员加大发票审核力度,杜绝不合法、不合规发票入账。财务人员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使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99号)、《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等有关规定的学习掌握,收到报销的发票单据要认真审核。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指出,并要求经办人更换。借此机会也可向经办人宣传解释有关发票的政策,避免类似的问题反复发生。只有通过财务人员的严格把关,才能杜绝不合法、不合规的发票报销入账;业务经办人也才能吸取教训,认真履行发票的初审责任,纠正“发票审核是财务人员的事”的错误想法。

3.建立健全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台账,加强发票日常管理。运营单位取得增值税发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交接人员也很多,所以建立健全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台账至关重要。稅务管理人员应根据发票管理的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建立电子或纸质进项发票管理台账,登记发票开具时间、取得时间、交接时间、次年抵扣时间、分期抵扣税额等内容,并与交接人做好发票交接手续。为保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及时抵扣,应督促业务经办人员及时交接发票,税管人员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抵扣,避免税款积压沉淀、占用企业资金。

4.完善合同条款,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率,降低企业成本、税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税务风险。在同等价位前提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给企业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购买一件商品含税价为117元,取得普票成本为117元,如果本月有20元销项税额,那么本月应交增值税为20元。如果取得的是专票,那么成本为100元,成本减少了17元,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7元,本月应交增值税则为3元,税款减少了19.04元(含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最终增加利润19.04元。小小的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能给企业带来那么大的效益,所以对企业的每一笔支出在同等价位下取得专票对企业的利益是最大的,所以在保证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应选择能够提供专票的优质供货商。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对方应提供规定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营单位应梳理目前不能取得专票的业务,分析不能取得的原因,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配合,对长期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应积极与对方协商,在不加价的前提下,应尽量要求对方开具专票。如果对方仍不能开具,则可以向税务机关咨询或向其上级部门咨询协调,尽量取得专票,提高专票取得率,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最终降低铁路企业税负,提高经济效益,避免普票流向不一致等税务风险。

(二)运营单位加强向外单位开具发票管理的措施、建议

1.空白发票“入箱入柜”管理,加强发票日常管理。空白发票一定要放入保险柜由专人保管,做好领、用、存等台账登记,保管、开具发票岗位分开,财务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票管理情况,对违反发票管理有关规定的纳入考核。

2.提高开票人员专业素质,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有的是财务人员,有的是非财务人员,如开票点的开票员。开票人员应加强开票业务知识学习,掌握正确的开具方法。纳税人识别号等发票内容应填写完整,项目要对应到最末级商品编码。运营单位应梳理各业务模式、合同收款条款、收款方式等内容,厘清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明确发票开具时限,在规定的时限内开具发票,不得根据对方“安排”开具发票,掉入对方税收筹划陷井,引发税务风险。

四、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随着二维码便捷开票、电子发票推广、发票开具使用商品服务编码、金税三期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发票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企业能将这些信息化成果与企业经营巧妙结合化为己用,那么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就是要加强外部、内部的发票管理,对外要取得合法、合规发票,对于可抵项目要提高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比率,对内要加强空白发票管理,依法依规开具发票。通过加强发票管理,避免取得走逃(失联)企业的发票、非法代开的发票等给企业带来损失,以此净化供货商,防范发票风险;通过加强进项专票管理,督促业务经办人对于可抵扣项目支出尽量取得专票,降低运营单位成本、降低税负、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通过发票台账信息、发票扫描信息、开票系统信息等信息的集成共享,逐步向发票电子信息化分析利用、无纸化核算等转变,最大限度发挥发票管理的作用。运营单位通过不断加强发票管理,提高发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以票管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票控制企业税务风险,以票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预期效果。

作者简介:张琼芬(1980-),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任职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中国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研究方向:财税。

上一篇:刑事和解法律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刑事法律援助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