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

2024-06-25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1篇

一、党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契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党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 在培训内容上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点进行培训, 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教育, 通过理论学习净化党员干部的思想。

(一)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要将爱国主义与党校教学内容的相结合, 并且紧密联系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现状、根据时事政治、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之情, 弘扬当下的时代精神, 以榜样的力量召唤人心, 促进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广博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校教育工作当中要紧密结合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学员骨子里的爱国之情。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 所以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响应当下的时代要求, 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正义、求同、大同、民本、诚信等等都值得传承。所以, 党校在对教学内容当中要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员干部当中开花结果, 滋养干部的心灵, 促使党员干部不断要求自己进步, 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品德。

二、党校管理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

党校要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不断完善党校管理制度, 改善干部的个人品德, 提高干部的个人能力。在党校管理制度当中要以教风和学风为基础, 创新管理方法, 创新管理模式, 进而促进党员干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在党校管理工作当中, 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党校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身作则,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 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以当前工作为基础不断完善工作管理模式, 在吸收经验中不断促进发展, 以管理经验为基本点, 不断推进自己的认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二) 完善党校制度管理建设

要加大党校制度管理建设, 包括党校生活管理制度、学员考勤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学员考核管理制度等等相关制度, 要让学员明白党校的规章管理, 并且遵守党校的规章管理, 加强你的纪律认识和责任意识。并且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通过层层划分, 将目标确认责任到人, 明确成员责任, 发挥组织的优势力量, 促进党校组织部门的相互协调工作, 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党校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 党校班主任和班委成员树立责任意识

党校的班主任和班委成员是促进党校管理工作的有效主体, 班主任和班委成员要恪尽职守, 以身作则, 起带头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和班委成员要以服务大家为工作目标, 把工作的任务融入到管理的目标当中, 并且讲究管理艺术, 让学员自觉服从管理, 自觉服从班主任和班委会的任务安排, 遵守党校管理规章制度。

三、加强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加强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党校加强干部培训和教育的过程当中, 要坚持做到知行合一, 行知相互促进。

“知”主要是指我们干部的理论学习, 要通过理论学习提升干部的个人文化修养和理论内涵, 要尽可能地通过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扭转干部中不正确地思想认识, 让党员干部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 自觉抵制社会中不健康的、腐化的思想。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理论的学习, 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 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基础。

“行”要求党员干部在“知”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理论认识引导日常实践活动, 通过日常实践活动强化理论认识。只有通过知行合一才能够避免党员干部只谈空话、不做实质的形式主义, 才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地贯彻落实到日常活动当中。让人民看得见, 相信党的价值理念。党校要坚持实践活动的多样式, 通过红色文化考察基地教学、社会实践调研等等形式让干部亲身实践, 接近问题, 接近人民, 并且通过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观察能力, 增强干部的理论自信, 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让党员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责任, 纠正自己的问题, 自觉抵制腐朽的价值观念, 使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员。

四、塑造良好的党校校园文化

党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必须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通过加强党校设施设备, 塑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 以物质平台为基础推进文化建设;还要加强党校精神文化建设,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敬业、爱岗、诚信、友善的方针政策, 推动党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党校的管理工作领导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到真抓实干、廉洁奉公,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以此来影响学员;此外还要精心培育行为文化, 要不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把教学、管理、科研作为党校工作的主要载体进行工作, 不断加强学员的学习能力, 执行能力, 实践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促进学员的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要从多方面培育学员的行为文化, 将理论贯彻到实践当中;此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 要建立规范性、操作性强的校园管理制度, 保证校园制度的公平公正, 促进制度的威信, 保证党校的各项工作在党校制度的有效管理下正常有效地开展。进而促进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制度, 以校园文化制度来影响的学习, 以文化的熏陶力促进党员干部个人思想进步, 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 只有在精神上有足够的支撑, 一个民族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不断地成长。在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浪潮当中, 党校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 跟紧党的步伐, 扣紧时代任务, 不断加强干部的道德培育和精神培育, 不断增强学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党员干部的思想方向, 凝聚党员干部的认识, 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为促进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 党校担负着培养要素质和崇高品德的党员干部任务和责任,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愈加的党校干部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校要立足于培训优良干部、优良党员, 不断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研究管理工作, 要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根基,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校干部,培训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有信仰, 国家才有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 2014-2-12 (001) .

[2]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 2014 (2) :110-111.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2篇

在房地产行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和不懈追求,而一批在全国初具影响的品牌已然出现。如企业品牌有合生创展、万科地产、保利地产等,还有些地域性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从中获益如珠海的“华发股份”等。

关键词:品牌

房地产企业

意义和价值效应

创立自己的“品牌”是当今世界所有的规模企业非常重视的战略目标,对此往往不惜巨额投入,从而产生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我们对“”可口可乐‘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家乐福、中国移动等耳熟能详。为什么他们对此战略目标孜孜以求不惜巨额投入呢?

首先让我们来解析“品牌”

一、品牌的内涵

1、品牌的定义

正确理解品牌的含义是开展品牌战略的基础。虽然很多学者对品牌的定义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综观这些定义,它们基本上都认同了①品牌是通过某种或者某组标识来表现;②品牌是为了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我们认为品牌应当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广义的角度讲,品牌就是通过某种或者某些标识来传达的一种实体与外部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我们说的名牌大学就是从广义的角度进行的定义。它可以使用于企业中,也可以使用于企业之外的一些实体,而且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一定是商标。而狭义上的品牌则主要是指企业的品牌,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品牌就是通过一定的标识(主要是商标),以高效地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为目的的一种企业无形资产,它能够为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创造一种“溢价”,它的实质是承诺、保证和契约,与消费者建立的长远的关系。

2、品牌的生成机制

虽然消费者最终接受的只是一个品牌的符合系统,但他们却往往要对提供商品(服务)的经营者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认知,如他们常常关注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管理团队、资源组合与生产方式、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甚至还非常在意经营者在社会道德方面的价值取向。这种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品牌生成机制的内涵。

3、品牌的价值

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理论,我们认为品牌是作为产品或企业标志的符号系统及其所代表的产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长远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如果对于特定的主体能产生积极的效用,那它就具有价值。

我们看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优质品牌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资源,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品牌具有其内在的价值。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优质的品牌代表了产品的优质以及生产厂家对售后服务的承诺,从而使得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消费效用和较低的消费成本(如耐用时间长使单位时间的消费成本降低,保修服务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品牌所倡导或代表的文化倾向可以给特定群体的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或心理上的满足,这也是一种效用。因此,对消费者而言,优质的品牌具有内在价值,正是这种内在价值使产品的价值得到了一个附加值。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必然引发品牌对企业的价值,因为消费者为了得到品牌所带来的价值,会自觉选择购买优质品牌的产品、接受较高的价格,从而加速购买决策过程。

成功品牌的影响力,往往不只局限于某类商品(服务)领域,它还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它所倡导的内在价值取向及消费潮流,会为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模仿及追随,并成为一种标准被社会接受。这样的例子在品牌的发展历史上随处可见,如“万宝路(Marlboro)”不只是一个香烟品牌,它同时还象征着富于冒险色彩的美国精神。这就使得品牌拥有者可以依靠品牌获得超过资产收益的超额收益,这就是品牌对于企业的基本价值。基于这种基本价值,企业更可以利用品牌资源来吸引整合其他经济资源,这就是品牌的延伸价值。

品牌是品质以及信赖和忠诚的永久指南,并能给予那些无信心于购买决策结果的顾客更多的信心。

4、品牌与“时尚”潮流

在一定程度上,品牌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很密切。成功的品牌,常常是适时地把握住了“时尚”的演变规律及过程,并以不断的创新精神及富于成效的工作,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5、品牌的传播

每一个品牌的内涵是不同的,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使用某种符号系统进行传播。可以说,现代的品牌传播完全是以“双向沟通”方式实现的。研究、分析及确定社会(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未来的消费潮流、“时尚”的概念,则是品牌传播者的首要任务。

6、品牌与“注意力经济”

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决定了社会公众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传播信息及符号系统,只能有选择地关注和接受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具创新性及最具“热点”效应的信息,如果传播者不能深刻了解及把握“注意力经济”的条件及要求,要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7、品牌竞争力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可以从两个元素来分析企业的品牌:一个是企业的优势;另一个是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既没有优势又没有竞争力,就会处于弱势,可能被淘汰;如果企业有竞争力但没有优势,只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也存在被淘汰的危险,比如海尔、长虹有规模优势,但在国际家电市场上未必是领导者,领导者还是日本品牌,因为日本企业既有竞争力又有企业管理的优势。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

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公司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品牌能不能在市场上立得住脚,决定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盈利能力。要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建立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专家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品牌作为一种独有的无形资产,具有特殊的附加值,它隶属于一定的组织,并且有相应的专利和法律保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的竞争力也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和联系

品牌与商标是极易混淆的一对概念,一部分企业错误地认为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就成了品牌。事实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商标是品牌的一部分

商标是品牌中的标志和名称部分,便于消费者识别。但品牌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易于区分的名称和符号,更是一个综合的象征,需要赋予其形象、个性、生命。品牌标志和品牌名的设计只是建立品牌的第一项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但要真正成为品牌,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完善。这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才会由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到深入,从而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形成顾客忠诚。

2、商标是一种法律概念,而品牌是市场概念

商标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商标专用权的确立、转让、争议、仲裁等法律程序,保护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质量,维护商标信誉。

品牌的市场作用主要表现在: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一份无形契约,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证,有品牌的与无品牌的产品相比,消费者更多地信赖有品牌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消费者曾经在一棵品牌树上摘到一颗甜果子,他就有信心相信另一颗果子也是甜的,这种消费经验的积累与运用,无论对消费者还是企业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品牌是规避单纯价格竞争的一种手段,因为品牌的特有附加价值,消费者可以多一点额外的付出。品牌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保证,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都可以借助原品牌增加价值。品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

3、商标掌握在企业手中,而品牌是属于消费者的

当消费者不再重视你的品牌时,品牌就一无所值了。品牌价值不同于银行的存款,它只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假若品牌出现危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下降,那么品牌价值就会减少。

品牌价值不同于银行的存款,它只是存在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假若品牌出现危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下降,那么品牌价值就会减少。

品牌战略

从实际作用上讲,品牌定位就给某一具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一个有价值、比较稳定的位置,这一位置的价值就来源于品牌的承诺及其个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对自己品牌的期望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所作的筹划。品牌战略目标包括: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实现品牌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关系管理,二是品牌识别和传播。品牌战略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决策,它是企业品牌经营的提纲和总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如果缺乏一个对品牌整体运作的长远思路,将导致企业经营的混乱无序,这无疑是对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品牌目标

品牌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

品牌愿景,即企业对自己品牌的总体期望。

品牌定位,即对品牌所涉及的产业(或行业)以及细分市场类型、品牌承诺和品牌个性的确定。其中,品牌承诺即企业对购买该品牌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所承诺的核心内容,如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即向顾客承诺:我们将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您设计最人性化的产品。品牌个性,即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在同行业、同类产品(或服务)中的独特性。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正是不同于摩托罗拉的“商务手机”和爱立信的“休闲”,具有独特的个性。这就使得消费者对后起的诺基亚产生了强烈的印象。所以,从实际作用上讲,品牌定位就给某一具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一个有价值、比较稳定的位置。这一位置的价值就来源于品牌的承诺及其个性,也就是说,品牌承诺对顾客是有效用的,而且这一承诺是独特的,能针对特点顾客群体的特点需求。所以“有价值”、“独特”是品牌定位的两个重要原则。此外,品牌定位还有三个原则:“可信”、“稳定”和“量力而行”,也是在品牌定位时必须遵守的,否则将影响品牌战略的可行性,也不可能获得品牌效益。如沃尔沃汽车长期以“安全”作为对顾客的品牌承诺,但一度曾改为大力宣传其汽车豪华、漂亮的外形,这就违背了“稳定”原则,致使顾客对其安全性能产生怀疑,大大影响了其销量。目前中国企业在品牌定位上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量力而行,不切实际地采用一些大而空的品牌承诺,如“民族的脊梁”、“永远的……”等,这些都应予以避免。

品牌结构,即由下属品牌组成,以及品牌与下属品牌的层次关系。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品牌结构通常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企业品牌;第二层次是事业品牌,即代表各业务类型的品牌;第三层次是产品品牌,即代表某类产品的品牌。

对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和品牌结构的研究、筹划就是品牌规划,它是品牌战略中的基础部分,其质量高低决定了整个品牌战略的成败。

二、品牌关系管理

如前所述,品牌实质上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长远关系。因此,实施品牌战略的首要途径就是品牌关系管理。

品牌关系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运用“全方位品牌管理”发挥协同效应

全方位品牌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某个品牌,还必须注重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主要是针对多品牌企业而言)。通过“全方位品牌管理”将品牌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甚至会进一步涉及到企业的整体业务规划。因此,品牌管理必然会成为跨部门、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品牌管理者必须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做出抉择,而不能只关注市场和销售两个方面。

2、密切与消费者的关系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长期服务关系所带来的保障和稳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时刻反省、改善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品牌作为一种关系,是基于企业和客户之间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下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品牌关系管理的策略应该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化的。与客户培养和塑造一个感性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品牌关系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有知名度,让客户获得足够的信息能够充分地了解品牌;其次,要获得客户对品牌的尊重,和客户建立起友谊关系,进而赢得客户的信任;最后,由信任而生成对品牌的忠诚,客户和品牌之间转变为水乳交融的合作伙伴关系。

品牌就等于客户,拥有客户才意味着拥有品牌,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指标,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力,可从六个方面来加以衡量:(1)企业是不是把客户的信息作为战略性的资源来管理;(2)企业是否评估客户持续的价值;(3)企业如何定义和满足客户的期望;(4)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与客户的价值相匹配;(5)企业是否进行了跨部门的集成;(6)企业是否主动地管理客户的体验和感受。显然,这种能力与最终反映在企业品牌竞争力上的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是一致的。

品牌就等于客户,拥有客户才意味着拥有品牌,满足客户需求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为什么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会转向以满足客户需求程度为归宿?如今每一个竞争者都具备了模仿其竞争对手产品、服务、系统甚至整个过程的能力,持续保持一个品牌的差异性市场定位再也不像以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分销推广那样简单,更不能靠广告就可以长期维持一个品牌的形象。即传统的、单一的营销策略已难以奏效,而客户关系的培植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性。

创立自己的“品牌”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形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品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直接建立起了产品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它,消费者得到了能满足种种需求并且值得相信的承诺,从而建立起了对这种商品的忠诚。

再让我们看看“品牌”对房地产企业的意义和价值效应如何体现呢?

在房地产行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共识和不懈追求,而一批在全国初具影响的品牌已然出现。如企业品牌有合生创展、万科地产、保利地产等,还有些地域性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从中获益如珠海的“华发股份”等。

对消费者而言,房地产是价值昂贵的商品,人们买房都是倾其所有、毕力而为,大多数消费者作出的购买决定往往都会影响到其一生。这决定了消费者对房地产商品的高关心度与参与度,一两个利益点根本不会让消费者掏钱包,所谓情感价值在买楼时起不了决定作用,这在目前我国房价大大超过居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因此,要与消费者达成互动的沟通,就必须多一些实际的理性利益诉求,诸如区域、环境、价格等等实际受关注的信息点,让他们自己去做综合评估和购买决断。而一个好的品牌在消费者考虑诸多因素的同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和决策依据。具体体现在:

1、加快顾客的购买决策速度。由于房地产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是影响一生的重大购买决策,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比购买其他的商品更加谨慎,会经历比较长的挑选、顾虑和决断的过程。好的品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消费者对后验性因素的疑虑,从而加快决策过程。这样,整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速度会加快,从而减少销售费用,加快资金的回流。在珠海市场,只要是有好的品牌支撑的楼盘(如万科开发的“金域蓝湾”、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开发的“海怡湾畔”、珠海本地的强势品牌华发股份开发的所有楼盘)往往有很好的预售业绩,消费者对购买预售楼盘有没有风险、品质能不能保证、物业管理能不能满意等往往都是抱着肯定的态度。

2、降低需求的价格弹性。品牌给商品开创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好的品牌可以增强房地产商品的不可代替性,从而客户对房地产的价格的敏感程度会降低,这就使得具有优质品牌的楼盘可以按更高的价格销售。比如,珠海华发股份开发的“华发新城”与其他同城的房地产比较就形成了巨大价格优势,甚至其他房地产项目还借助华发股份的品牌效应,把临近“华发新城”作为优势作为卖点来打广告。与“华发新城”一路之隔相距不过百米的高层高档住宅小区“公园道”,单就建筑物和小区地理位置来说是同华发新城相当甚至是更高档、更精致的,但是它的品牌在珠海的认知度却远远不能同“华发”品牌相比。为了更好的实现销售目标,借助其他著名品牌来实现目标。但是珠海,“公园道”的销售价格却比有品牌效应的“华发世纪城城”低了25%左右。华发旗下的另外一个楼盘“绿洋山庄”均价18000元,而马路对面的楼盘“海湾六号”却只有10000元左右的价格。显然,“绿洋山庄”比周围的楼盘价格高出了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在价值上的体现。消费者为了得到品牌所带来的价值,会自觉选择购买优质品牌的产品、接受较高的价格。这就使得品牌拥有者可以依靠品牌获得超过资产收益的超额收益,这就是品牌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基本价值。

3、提高客户对于楼盘缺陷的承受能力。即使是品牌楼盘也会存在缺陷,这是因为购买房地产是影响消费者一生的重大决策,消费者当然会以更加挑剔的眼光看楼盘。但品牌楼盘可以凭借其品牌影响力来减轻客户对于楼盘缺陷的不满。因为优质品牌对房地产后验性品质因素的担保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某些缺陷,如珠海华发股份开发的“华发新城”、“华发世纪城”虽然其位置在南坪这个曾经比较偏僻的地方,但凭借公司的强大品牌影响力,还是取得了成功,无论是销售还是入住率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这样的案例还有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开发的“海怡湾畔”等莫不是如此。

在房地产行业,品牌的价值和优势对企业来说还体现在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方便可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资讯、政府市政配套工程)、土地竞拍(更容易拿到竞拍的土地)、融资(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条件)、承建商选择洽谈(选择更优质的伙伴及设定更有利的条件))、合作单位选择洽谈(选择更优质的伙伴及设定更有利的条件)、销售价格(比同区域的其他楼盘高的定价)等诸多方面无不显示出品牌效应的巨大优势。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人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质的一致性

军人的行为标准,是以其价值观为指导,而军人所特有的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即是其一切行为的指南。作为军事领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基于价值理论的共同支点,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探究两者的关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军人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共同现实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核心理念内容,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具有总概括的作用。作为现实理性和对未来价值诉求的统一,特定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原则,特定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动力。也只有符合特定时代和人民大众现实需求的核心理念,才能发挥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凝聚和引领作用。

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军人核心价值观,都是特定历史时代与人民大众现实需求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从根本上是依托于不同阶段社会主义这一实体,通过不同阶段社会主义具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而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进而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从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我军作为担负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只有确立既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又反映我军本质特征的核心价值观,并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领作用,才能保证在多元价值观中塑造主流精神,有效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确保官兵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此,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孕育而生。

二、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读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革命军人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无产阶级专政、维护国家安全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体系。其反映我军官兵对自身存在意义、职能任务和价值追求的把握,是军队的内在精神支柱和生命之魂。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其中“忠诚于党”,寓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各种思潮所惑”的价值选择;“热爱人民”,寓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利益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同时做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承担起应有责任”的价值要求;“报效国家”,寓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感情和高度的忠诚,随时准备为国家利益而战”的价值责任;“献身使命”,寓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敢于牺牲奉献”的价值义务;“崇尚荣誉”,寓示新时期革命军人必须“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所形成的,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的主导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其包括理想、人生观、科学观、道德观、审美观等五个方面。[1]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这种信仰和理想包含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自由等政治价值以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肯定和追求;它构成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所追求的总目标或总的价值原则。第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的价值在于一个人对于满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和要求的意义,其中主要是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和要求的意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体现了人的价值的实现原理。第三,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坚持真理、崇尚科学,高度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第四,集体主义道德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地坚持集体主义道德,是促使社会和谐、安定、有序的重要保证;是使个人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和群众威信、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第五,真善美相统一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美有重要的思想情操教化功能,因为任何美好的事物总是与真和善联系在一起,是以真和善为前提的。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人民群众实践的全方位的价值尺度体系,既包括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实践的价值尺度的科学观、社会政治信仰和理想,又包括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的价值尺度的道德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三、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一致性的理论基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两者在价值理论基点上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1.价值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信仰是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2]通常表现为人生追求的总目标和人生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原则或基点。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倡导的信仰或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进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为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奋斗。这种信仰和理想构成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所追求的总目标或总的价值原则。军人核心价值观最高准则的“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为实现党的宗旨而奋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是一致的,即为实现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求人们把个人的苦乐、荣辱、生死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地遵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的原则。作为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军人核心价值观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意味着和人民站在一起,从人民的角度理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与党的关系等,同社会和谐发展的趋势最终取得一致。

3.价值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坚持真理、崇尚科学,高度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写照。作为军人核心价值观本质特征的“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广大官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实践活动,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坚强者和建设者。

4.价值规范——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集体主义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尺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地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就是个人服从社会,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军人核心价值观实践目标的“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因此,忠于职守、献身使命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军人道德的集中体现。

5.价值追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旨归。真,是在认识和实践中主体与客体在本质和规律上达到相一致的状态。善,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客体与主体的需要相一致的状态。美,是当主体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主体与客体达到了真和善相统一状态,主体的愉悦、满足、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美好感受。军人核心价值观内蕴“崇尚荣誉”,就是要把履职中的建功立业和树立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看作是最崇尚、美好的人生境界和审美追求。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深远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我军作为担负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要培育既反映我军本质特征又具有时代精神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着广大官兵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追求,从而使全体官兵在履职岗位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1.以教育灌输为切入点,实现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新形势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官兵主体意识的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军人核心价值观展开。就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而言,有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但其又不直接等同于社会心理。要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大力促进其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3]因此,树立军人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教育灌输入手,将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基础性问题教授给部队官兵,使官兵接受、认同、内化,并在思想情绪上发生积极变化,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

2.以价值示范为切入点,实现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效应

我军要保证以昂扬的战斗精神履行新使命,就必须以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规范、正确的价值取向作支撑。因为对军队来说,承担的是包括生命在内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任何物质不能交换的,只能借助精神的力量来支撑。[4]建设军人核心价值观,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涌现出像方永刚那样的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以其价值示范实际地证明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可行性、普遍性,从而最大程度上拉近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官兵的距离,进一步坚定官兵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好地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为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3.以使命锻造为切入点,实现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熔铸

军人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一套规范体系和评价体系,它告诉广大官兵军队主导和倡导的价值观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和行动,不应该怎样认识和行动,什么是受到社会鼓励的,什么是受到社会约束的,从而影响、制约着军人的价值选择及行为,对军人的价值行为起着鼓励或约束作用。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相对于各个社会阶层和集团,军人必须认同党、国家要有更高的价值行为和不一样的评判标准,而其所有的内涵与意义,都是与军队肩负的使命密切相关。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履行使命需要强大的战斗精神作支撑,而战斗精神源自广大官兵心灵中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为实现使命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军人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指导所有军人个体共同行为的永恒准则,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功能和建设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6):95-96.

[2]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38.

[3]颜晓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J].党建,2007(6):7.

[4]黄昆仑.关于构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对话[N].解放军报,2007-8-21(10).

[责任编辑:成方哲]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4篇

“大宣教”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7月3日, 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暑期三下乡武宁服务团积极响应三下乡相关文件精神,特举办武宁服务团赴船滩镇莲塘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上午10时许,武宁服务团员们到达武宁船滩镇莲塘自然村,武宁服务团与村委会在莲塘自然村支书雷书记的主持下,召开了解会议。会议了解到,船滩镇莲塘自然村以石材采集、加工为主要产业,辅以旅游业和农业。在雷书记的带领下,武宁服务团来到村委空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讲,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近百名老乡的注视下,武宁服务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出发,配以现实生活实例,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对现场老乡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确保“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关注基层生活,爱心传递

在雷书记的陪同下,武宁服务团前往当地村民家中,和当地村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其中发现不满十岁的孩童居多,老年化情况严重。

据悉,莲塘村的总人口有2000多人,其中畲族有两百多人,但是现居只有400多人,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这四百多人中大多数都是老弱幼儿,村中青壮劳动力匮乏。以此为背景,村中政府公事工作人员非常匮乏,只有雷书记和一位妇联主任作为村委会仅有的两位工作人员,该村各项基础公共服务情况也不容乐观,仅有的医疗所也极其简陋,该村封山育林长达二十多年,但是在石材采集、加工为主要产业的背景下,植被的破坏急需重视。

筑梦武宁和谐社会道路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5篇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层面看,是要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体系,从公民个人讲就是要养成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素质。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作为一名在农业战线的普通工作者,敬业是对国家培养、人民期望、社会资源的最好回报。 从古至今,很多名人志士也用行动诠释了敬业。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其一生在“解惑授业”和传播儒家文化的事业上尽心尽力。爱迪生说“人生在世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也才有了他可以坚持实验、不放弃,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提奥多·马丁也说“工作是生命真正的精髓所在,最忙碌的人正是最快乐的人”。

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不求回报,只求过程完美、结果圆满的态度,是一种勤勉工作,笃行不倦,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态度,更是一种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摆正工作态度,熟记岗位职责和岗位义务,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我感激生活,她给了我生命;我感激社会,她给了我生存空间;我更感激工作,她给了我自信和展现自我的舞台。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实现生活目标,感谢工作给我带来的所有。 敬业要爱岗。我们常说爱岗敬业,其实,我们不必要赋予工作太多内容,它就是我们一个谋生、一个展示自身、一个实现自我、一个回报爱我和我爱的人的一个途径。对于工作,我们不应爱一行干一行,而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世界上没有卑贱的职业,把工作作为一种乐趣,抱着一颗正直的、充满感激的心,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样,对于热爱的工作,我们才有更大的热忱和勇气专心致志于工作。

敬业是一个以不断自查、学习、应用、反思、完善循环的过程。首先我们要在工作中查找不足,试着找出还能改进之处,然后去有目的的学习,再应用于工作中,同时还用善于思考,这种方法适不适合工作,对工作效能的提高有没有帮助,还需要补充什么,最后再进行完善、自查、学习和应用,使之最终成为一个自己的方法。在工作中,我不断的自省,问结果更问过程,不断的学习书本知识、向领导和同事请教,不断修订和总结,减少失误和时间浪费,使领导放心、同事肯定、个人满意,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范文第6篇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句话,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人们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看法,就是核心价值观。举个例子,有一首诗,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诗人心目中,核心价值就是“自由”。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的。

一、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整个教育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看法或观念,对其他的教育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与其他的教育观念一起规范着、指导着或调节着人们的教育行为。

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或信仰。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你所回答的内容就是教育核心价值观。我想,大家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认为,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教育核心价值观体现为三个层面:

1.教育意味着启蒙人。启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新世纪的今天,启蒙意味着什么?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呢?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有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今年杭州发生的人行道撞人的“70码”飙车事件,飙车的年轻人在事故现场那种得意十足的情景再次敲响了我们关于人性、人权、人的尊严、生命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重塑价值观、建构新道德、改造国民性,应该是新世纪启蒙的主题。启蒙的根本途径应该是教育——文化的道德的制度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2.教育意味着解放人。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奥秘,其实就是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结果。21世纪,人类已跨上信息高速路,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上了快车道。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等到空前突破。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教育在新世纪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上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这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敢于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有分析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在3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教育的解放仍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的能量还没有充分释放。

3.教育意味着提升人。大家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却不是人才强国,是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这其中的根源与我国的教育息息相关。当今国际和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与科技的较量,实质上却是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市也提出了人才兴市、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等战略部署。近日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推动临安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的大会主题。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要依靠教育,依靠教育来提升人。近年来我市教育紧紧围绕“持续均衡协调快速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奋斗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办好优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当今教育核心价值观失落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使社会蒙上了一层浓重的商业色彩,在西方价值观与东方价值观的碰撞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真空”。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导致教育行业核心价值观出现失落,主要的原因有这么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导致“拜金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现代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对于价值的指向则发生了根本的逆转,把价值的主宰——人本身忽视了,而是转向了物的方面。社会往往以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这已成为风气。这种风气必然会影响到教育这块阵地。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工作福利待遇与其他职业相比,不占优势,并且很多的地方普遍偏低,这也导致教师心理失衡,价值失落,继而产生“拜金主义”。

二是基础教育体制性缺陷,导致“功利主义”。我国教育计划经济的体制性缺陷是明显的,高考指挥棒仍在,这就导致教育功利主义的蔓延。教育功利主义是一种追求教育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以追求名利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前,功利主义已渗透到了教育的各个角落,教育中的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分数挂帅、文凭至上,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学术腐败等等都是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教育功利主义违背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则,破坏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全球化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导致“个人主义”。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期,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必然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会责任、公共意识的淡化,个人本位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经济社会转型期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当代经济社会转型也使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当代人们的义利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倾向于自我利益本位。使得社会关系复杂化和矛盾化,容易产生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人们缺乏一种公共责任与公德意识。

三、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存在的意义的追寻,始终伴随着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一句话说得好“尊严养人”,教育核心价值观最能体现教育这项工作的尊严和价值。我们迫切需要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讲: 1.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教育安身立命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需要并形成理想信念,是由于人们需要在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中为自己寻找一种确实性,作为自己安身立命和安心立命之所在,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教育是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种理想,职业使人“安身”(生存),理想使人“立命”(价值)。职业和理想的完美结合,就是事业,作为拥有理想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事业,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幸福感。 2.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需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一点精神的支柱,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灵魂,需要一个家园,需要一个归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的精神家园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它是教育工作者主体性的深层结构和核心标志。同理,我们强调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构建教育的精神家园,为了一片美丽的芳草地,为了让我们的灵魂可以诗意的栖居。

上一篇:企业家协会工作报告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与班组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