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中国画教学中写意梅花的创作研究

3、传统中国画与数字中国画

4、新媒体融入初中美术中国画板块的教学研究

5、小学中国画社团指导策略研究

6、从国画的创作技巧看国画艺术的特色

7、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画艺术元素的应用研究

8、中国画工笔人物画题材的研究

9、设计、教学国画校本课程,提高国画社团学员自主学习国画的兴趣和能力

10、中国画的留白技法分析

11、近现代国画是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高潮

12、写一封介绍中国画社团的邮件

13、浅谈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融入美育的策略

14、中国画意境中的和谐审美意识

15、民间艺术元素与中国画创作的融合探析

16、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教学路径

17、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反思探索

18、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教学实践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林风眠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化之路

20、如何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上好国画系列课

21、中国画学会“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评画有感

22、浅析新疆现代国画与中国古典国画的差别

23、新时代革命题材中国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24、小学美术中的国画教学

25、近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民族意识觉醒

26、中国画,恰如寻兔角1、中国画,恰如寻兔角2

27、国画艺术留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8、“中国画”(“国画”)概念的检讨

29、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

30、“像大师一样创作”初中阶段中国画单元化教学实践研究

31、中国画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的思考

32、开创对话式中国画课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3、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4、国画大师崔如琢:“清贵”人生

35、初中国画课程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36、浅析国画创作中笔墨文化与国画的特点

37、从新中国画运动到“集体创作”:新中国画史上下文中的何香凝

38、中国画中的意境和意象

39、从古代工笔花鸟画看中国画的构图审美

40、中国画鉴赏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41、河西魏晋十六国画像砖上所见先民社会生活研究

42、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策略

43、工艺参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及结合国画的应用

44、浅谈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

45、中国画中线条的运用及其意义

46、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

47、中国画:走班制下的中国画教学思考

48、以济南市文化馆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为例探析少儿国画教学经验

49、谈中国画的造型与造境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素质教育条件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探索医学院校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4、强基固本 构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

5、面向基础服务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6、师范类本科物理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现状的比较与研究代

7、高校物理师范生教改之创新实验类课程的思考

8、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9、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案例剖析

10、导入走进高等代数课堂

11、物理学师范专业卓越认证的研究

12、这些“省字头”的“双非”大学,谁更有望进入新一轮“双一流”?

13、从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比较看教育技术的发展

14、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

15、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探究

16、非联盟高校试题分析及2013年考试预测

17、“联校论文奖计划”资助项目现状探究

18、谈新课标背景下高师物理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

19、浅析翻转课堂在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理论分析+经验判断”匹配最优院校与专业

21、从中学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看物理师范教育的改革

22、坚守与革新同行,师范与非师范并重

2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线上教学探析

24、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

25、物理学(师范类)光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6、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27、学分制下物理学本科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28、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29、高师物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30、华南师范大学:不仅仅是“立德树人”

31、电动力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32、高考本科批次录取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新动向

33、专业明确时的选校方略

34、六年制初中起点定向公费师范生数学教学改革与探讨

35、成人高师学员学习内容选择倾向分析

36、师范认证标准下物理学专业支持条件研究

37、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38、近代物理实验对提高地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研究

39、免费师范生的报考解读

40、“一级学科”能等同于“一流学科”吗

41、2021高招政策亮点直击

42、建立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正当时

43、独立学院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4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

45、五年制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46、应用物理学: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来欣赏这个世界

47、注意!志愿填报中的“雷区”

48、新高考模式下, 高中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优势组合

49、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8届大学生升学情况研究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无机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4、LED电子器件封装用有机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5、多孔陶瓷材料测试技术研究

6、金属材料的叠加制造技术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7、城市道路材料选择对环境的影响与改进研究

8、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9、日常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应用

10、含超薄金属内衬轻量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备

11、浅谈几何抽象艺术在少儿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12、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初步认知和趋势研究

13、解析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有效应用

14、我国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5、数字学习资源中线索类型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6、现代陶艺中综合材料的魅力

17、清代套料玻璃器的修复探索

18、“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19、稀土掺杂反-斯托克斯RE-UCNPs机理与材料制备研究

20、材料化学工程发展趋势及相关应用刍议

21、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分析

22、低碳经济时代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探讨

23、聚氯乙烯纤维对运动领域的影响及其智能化发展研究

24、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25、农产品质量安全纳米传感应用研究分析与展望

26、探析高分子材料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27、纤维软材料与产品设计创意方法

28、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物资材料管理

29、金属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30、铝用炭素材料中杂质元素分布及分析方法探讨

31、试论纤维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2、基于高分子材料在美术绘画用具中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

33、常用包装材料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34、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与防治

35、《新能源材料》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

36、浅谈园林景观铺装材料及应用

37、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8、民航机务工程专业“航空材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

39、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浅析

40、“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哲学概念的提炼及其教学意义

4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

42、浅谈纤维素基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的开发与缓冲性能研究

43、热点教学要注意把好“五关”

44、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之我见

45、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46、“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47、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材料科学”全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48、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49、多孔金属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我国为提升中小学教师专门人才培养速率和质量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改革新举措,为高校学生拓展就业渠道的同时,也使各科教学面临着学科专业论证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欠缺的现实。该文基于体育术科教学时代需要,以佳木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为例,从教学实践角度探索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策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内涵发展办法,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教学实践探索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   体育教育   专业术科教学   改革

Research on Technical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ANG  Huan   DU Jie   LUO Jiayi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Provicne, 154007  China)

體育专业术科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通过师生互与专门化指导,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执教能力与教师职业素养成长的教育目的,是当前师范类院校学生实现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专项能力成长的重要途径。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指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教师队伍培养质量,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而开展的针对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教育水平的认证工作,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时间段内,该校专业教育是否达标,以保证师范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结果,从而推动师范类专业学科内涵建设水平和师范生能力培养结果,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专业认证办法的颁布,从宏观层面为高校师范生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一个新教育策略,其指导思想与认证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层面在全国各高校具体学科教学来说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把握改革实质,紧扣时代旋律则是各高校亟需探索的命题。该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当前我国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多宏观探讨,少具体学科、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特别是对专业认证与体育专业术科改革的研究尚未提及,因此,该科研小组拟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要求存在的偏差教育现实,探索笔者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实施策略,获得个案学校改革经验,为其他高校术科教学提供参照,提升高校师范类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1  专业认证背景对该校育体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分析

1.1 提出教育过程监督要求,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培养教育理念

2017年由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为师范院校教学提出了新新发展要求,不难看出专业认证背景对师范院校教学带来的三大方面的影响:(1)有助于完成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强调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研究。《办法》要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结果为导向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活动部署,并将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足以看出从管理段对师范生教育提出了教育过程监督要求。(2)在教育理念上强调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和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从人才端重在落实人才培养质量。(3)从教学端提出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重在落实。

1.2 强调专业术科教学与就业及职业能力发展之间内在联系,强化学生的学以致用

就该科研小组对《办法》进行的彻底解读结果来看,当前教育部对师范生教学的核心已从知识教育转向师范生毕业后的岗位教学能力和切实关系成长的职业素养发展上,这样的深刻角度能有助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育人方向与路线的确定,从而使体育专业教学从传统地追求学生运动技术熟练程度转向加强学生未来就业后的实际职业成长与岗位适应力的问题,特别是教学实施能力。这种强调专业术科教学与就业及职业能力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教育认知的变化,可科学化体育教育术科课程体系、教学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与人才培养策略,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习得,使术科教学能够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场地。

2  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发展路径分析

2.1 在教学管理端构建术科与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根据该小组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多省的师范类体育专业教学存在术科教学与学科教学相分割、学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成长错节的现象,这对师范生的未来职业胜任力和职业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2-3]。从教学内容结构上来看,术科和学科教学都是体育师范类专业学生获得专业理论知识、习得教育实践,获得职业能力成长的重要学科,二者的教学比重、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之间的联系是当前不断追求综合育人成效和职业胜任力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和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当前的师范生教育培养要求和社会用人需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路径首先要解决好体育教育术科教学结构和教学管理模式,以便在宏观层面上提升体育教育师范生人才培养认知准度和教学策略的实践成效。笔者认为首先应加强教学管理端,从源头上提升体育术科教学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发展路径探索:一是以人才教育结果为导向加强构建术科与学科教学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5个维度的一体式体育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专业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引领学生夯实良好的学科素养和职业道德,致力于“一专多能”综合人才成长目标,从而在日后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乃至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甚至社会体育指导等诸多工作中均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能。二是提升术科教学内容的娱乐、休闲项目比重,使教学内容契合社会与教育需要,提升学习深度与社会需要契合度。

2.2 在教学实施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育人理念

术科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运动能力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师范体育生日后具备教学育人的重要能力与职业素养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其教育成效也是术科教学的核心[4-5]。因此,在教学实施端必须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注重师范类体育生的教师基本职业能力与素养教育的结果落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途径进行落实:(1)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与素养教育结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认知和育人理念落实能力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探索体育教育业术科教学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实施,需要着重从教学端发力,特别是教法的育人成效研究,自觉地将范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以及自学法等注重人的主动成长与素养落实到新教学的创新应用。(2)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要提升学生参与度,关注学生需要和教学反馈,注重个性差异和整体发展间的平衡与兼顾;(3)注重拓展术科教学课堂延伸途径,拓宽学生专项认知发展路径,提供通畅、广阔的成长空间。

2.3 在学生端激励主观能动性成长

根据该小组对该省“体育术科教学现状及发展问题”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个人努力程度、专业基础、教学环境、先天素质和智力水平是排在影响学生专项认知发展的最重要6个因素,而学生专业认同度低、基础差异大、价值观教育结果出现偏颇则是当前高等普通院校体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难题[6],因此从学生端的执行力和主观认知结果发力,着重提升对学生的术科教育成效和育人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条件下,体育师范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体育技能与文化基础相长的有效途径可从以下手段进行重点探索:首先,加强术科教育理论认知教学,让学生能够认清术科教学的开展本质,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宗旨、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要求,提升教学参与感与学习积极性;其次,构建注重成长阶段与系列能力拓展的学生成长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大量的以学生为组织和参与主体的教学实践拓展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知识应用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不断检验与提升动手、动脑、交际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真正具有知识习得、社会适应力、交际能力、研究与实践能力和创造创新力等诸多能力发展,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特色和教育产出结果,从而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术科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探索提供根据,真正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3  结语

学生能力发展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该科研小组就该校及该省体育教育术科教学现行教学进行深度研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体育术科教学在学生教师职业成长能力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发展影响度较大,特别是对学生的体育专业基础、身体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成长具有决定价值,因此必须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成效探索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专门性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分别就专业认证背景对该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影响和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发展路径两大方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基于该校当前教学基础和学生能力发展潜能的实践策略,分别从教学管理端、教学实施端和学生端三个主要教学主体进行了教育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实施手段和教育监督管理方式的探索,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新教学模式的培养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成长,具有独特视角和科研創新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7,28(4):62.

[2] 赵杰.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学术及实现路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 张跃敏.基于案例分析的理工为主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7.

[4] 张赫.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优化研究[D].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2017.

[5] 汪洋.“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6] 赵富学.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国内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有所进步,在培养的人才数量上和招生的规模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综合培养音乐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帮助我国的音乐事业、文化事业取得更大的进展。文章针对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问题、对策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问题;对策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他们必须提升自身音乐能力,进而更好的教育未所要面对的学生。在此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比较大,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尽量采取积极手段进行解决。

一、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教学体系的丰富,师范类音乐教育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是从社会上的调查来看,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表现出的“外强中干”状态是比较明显的。一般而言,大部分高校的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都没有进行一个系统的目标定位和培养,以至于学生在音乐能力、师范能力上,都表现为中等水平,甚至是中下等的水平,这种“半吊子”的情况比较严重,直接促使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1]。综合而言,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突出展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专业班级划分上,表现为过多的现象,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开展相关的教学和训练,对学生的特长和学习情况,都做不到一个深刻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任由学生自己去发挥和学习,但实际上得到预期成就的学生,表现为寥寥无几的现象[2]。第二,在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没有进行积极的落实。很多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日常工作,就是不断的开会,不断的讨论,但是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却非常的不充足,这就促使师范类音乐教育工作,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没有办法在最终的成绩上得到更高的水平,获得的认可也比较低。

(二)教学态度不明确

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培养,本身是常见的培养方向,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态度都出现了不明确的现象。例如,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有一个侧重点,可以将师范作为侧重点,或者是将音乐技能提升作为侧重点。可是在调查后发现,音乐教师并没有侧重点的选择,而且在两种内容的教学开展上,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开展,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本身的需求,直接呈现为置之不理的状态[3]。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各项工作,根本没有以一个合理的秩序来执行。首先,教师教学态度的不明确,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有些教师在需要开会,或者是有重要工作的时候,没有对学生提前告知,而是要求学生等待,在课堂上既没有可以锻炼的乐器,也没有其他人来指点,学生浪费的时间也没有被教师重视,后期无任何弥补措施[4]。其次,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和特长培养,未做出充分的把握。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远大的目标,可是教师仅仅顾及到个人的工作成绩,对学生的培养特别不重视,以至于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浅显的层面上努力,整体上的成就非常不理想。

(三)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偏低

就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本身而言,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积极的钻研,而不是以一种机械化的模式来学习。现下的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要是在没有课程学习的情况下,都是出去玩乐,或者是在寝室中发呆,根本不思考如何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也不去校外积极的实践,最终造成自己的競争力下降,能力不足,无法得到应聘单位的青睐[5]。首先,学生在学习基础的知识以后,总是停留在理论上的锻炼,或者是在校园内部借助于一些教学器具来开展,这种学习的方法,仅仅适用于最初级阶段,后期是要求学生不断的进入到社会实践,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效转化,从而增加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其次,有些学生虽然在音乐特长上表现明显,可是在锻炼和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强的随意性特点,根本没有与导师讨论,也没有接受系统化的培训,造成了自身特长的荒废现象。

二、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

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度也比较突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必须将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进行双重明确,由此来将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工作,能够按照体系化的标准来执行,防止造成严重的冲突和不足。首先,高校必须在招生过程中,积极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要让考生了解到其办学的宗旨和意义,要理性招生,绝对不能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过分的扩大招生范围。其次,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从3个方面开展,分别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对于短期目标的培养,要求学生快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锻炼模式,从而能够在基础的师范能力、音乐素质上得到提升,减少长期在基础上锻炼的情况,要将教学的效率做出明显的提升。对于中期目标的培养,在于更好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与特长,要积极关注学生在哪些方面的成绩上突出,结合学生的意愿和个人能力,做出综合化的培养。对于长期目标,必须将师范类人才和音乐类人才更好的划分。现下的很多学生在思维能力上比较突出,可是师范類音乐教育的开展,一定要设定长期培养人才对象,必须做出侧重点的分析和执行,避免对学生的前程造成不利影响。

(二)提高教师待遇,壮大师资队伍

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占有的地位是决定性的,如果教师方面的工作不理想,那么其他方面的工作开展,也难以得到预期效果。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必须将教师的待遇提升,同时在师资队伍的壮大上有所努力。第一,要结合教师本身的业绩来提高待遇,包括其在日常工作是否努力、是否能够按照规范来培养学生、能够获得多少荣誉等等。教师待遇的提升目的,在于敦促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所以绝对不能盲目的落实,要积极的结合教师本身的特点和成就来完成。第二,在壮大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实施内部的肃清处理,针对不负责任的教师、没有能力的教师、滥竽充数的教师,必须进行开除,避免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任务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必须从社会上的多个领域,积极的选聘音乐教师,要观察选聘者的个人素质、音乐能力、教育水平等,由此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后台支持。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要突出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要加强高师教育音乐学科公修课的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化、多元化,尤其是要加强即兴钢琴伴奏课程的学习。还要确切地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理论离开了实践就只是一层干壳。因此要重视教育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发展理论。最后,应多了解国外高师教育培养模式,学习他国的先进方法,以加强我国的高师教育培养质量。

三、总结

本文对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的问题、对策展开讨论,现下的教育体系比较健全,在很多方面都解决了以往的问题,整体上的效果比较突出。日后,应该深化该项专业的研究,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先照.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01):78-81.

[2]轩小杨. 高校音乐师范教育的问题与求解之道[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63-165.

[3]张美玉. 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大众文艺,2012(04):263.

[4]陶红. 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11(12):54-55.

[5]赵国金,高艳梅. 普通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1):19-21.

化学师范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目前,职业教育占了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虽然宏观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为职业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是微观层面,尤其是教学层面仍需进一步改革,实现理论创新以及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借鉴有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专业教学论的作用、内涵、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

作者简介:曹令秋(1966-),女,湖南衡阳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经济数学教学;田应华(1963-),男,重庆市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周兰(1965-),女,重庆市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

职业教育最本质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基础。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我国职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列出六大类问题,职教师资是其中之一:其量不足,特别是其水平急待提高,这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关键,为职业院校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挑战。德国经济腾飞源于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依靠德国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通过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和研究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助于提高职教师资培养水平。

一、专业教学论对职教师资培养的作用

(一)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提出的更高要求

原有职教师资的“资格模型”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师资的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掌握关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的知识;教师要传授知识并要将其融入教学情境,发现问题;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以及遵循教育论的要求。这些正是专业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核心是职业,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相应专业的职业能力。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教学目标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情境为导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这一原则完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改变职教师资现状

1.职教师资现状。对职业教育师资能力要求方面,近来强调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但主要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其重点在工程师或技师这一“师”。而对如何培养专业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改革,对教师这一“师”却重视不够。作为职教师资既使具有丰富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果缺乏适合教学计划和方法,仍然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据查,目前中高等职业学校师资主要来源有:(1)普通中学教师,这类教师多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对教育学、心理学造诣较深,但多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完善,不具备专业技能;(2)本专科院校大学生,他们具备相应理论水平,但大部分职教专业师资来源于工科大学的学术型、工程型培养,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即使是师范类学院毕业的职教师资,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论培养;(3)兼职教师,他们是企业专业人士,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基本技能不太熟练。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水平。[1]

2.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研究和培养现状。我国绝大部分职教院校,都没有为职教专业师资培养设置专业教学论课程,即使设置了该课程,教材也没统一、成熟,相关研究也多以论文形式出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对德国先进职业教学经验的了解,各学校逐渐认识到专业教学论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据调研,衡阳市现有职教院校对职教师资培养均设置了专业教学论课程,由于教材没统一、成熟,对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和运用处于起步、摸索和实践阶段,专业教学论的师资由于缺乏专业教学论教育,了解教育理论的不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又不了解教育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目前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教学主要来自于教师实践摸索,或对其他教学方法模仿,缺乏理论指导,要根据职业要求变化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难。目前学术界对职业教学论研究日益重视,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专业教学论理论日渐成熟,但由于不同专业、层次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和能力要求,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的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论,目前除了极少工科专业有专业教学论外,其它专业都没对应的专业教学论。

二、专业教学论内涵以及研究核心内容

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学习,但对职教师资而言,专业学习也包括本专业的教学论。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作为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一门独立学科开设的。德国职教师资教育专家Petersen认为,教学论方面的能力是职教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2]它研究如何在科学定位基础上确定教学对象和内容,制定教学法草案。

(一)专业教学论内涵

专业教学论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职教师资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学习内容。它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或方向,关于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教学论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其重点是基于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对于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原理或理论分析与解释。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与职业或职业领域及其行动过程紧密联系,是联系专业科学和教育科学,特别是教学论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其理论与实践的重点是指向专业教学的情境、目标和条件,涉及那些既不能由教育学也不能由专业科学单独解决的新问题。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不是等同的,专业教学论包含专业教学法的内容,专业教学法是专业教学论的具体实践部分。专业教学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科学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合理确定本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以其独特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专业领域与教育科学的纽带,起到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科学化的作用。

(二)专业教学论研究核心内容

1.职业发展分析。市场营销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营销领域中职业的形成与发展。市场营销经历了很多发展过程,在每次都有其自身特点,由此对职业类型、要求和能力都产生不同影响。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从事职业领域中,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按职业形成的工作所蕴含的内容、形式以及实际的职业、职业规章、职业发展前景都很必要,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领域里未来工作,这也是做好这一职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从职业发展方面,市场营销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生产型、销售型、市场型、系统型等不同阶段,各阶段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一致,市场营销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由此形成的职业类型、工作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生产型时代,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并不重视推销活动,没有专职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时代,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营销是企业发展关键,专职营销人员应运而生;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高度开放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营销队伍生命力决定企业生命力,营销职业可说是未来最广泛、最具有挑战性和发展前景的职业。总体来看,销售人员有四种职业出路:纵向发展成长为高级销售经理;横向发展转换到管理等其他岗位;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独立发展自己创业;专业发展做销售领域的管理咨询或培训。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并立足于自身和社会发展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很重要。

2.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以职业发展分析相关职业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以该职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能力为导向,通过职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所需职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每一具体职业活动有其相适应的特殊职业能力。从能力内容角度,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和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如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能力;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指处理社会关系、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它们具有职业普遍性,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各种职业能力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没法分割的,它们不是三个具体的能力,而是三种能力的类型,在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中,不能机械地按照这三种能力去分割课程内容。

3.学习领域课程分析。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总和,概括了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以及大纲和教材。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是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获得相应从业能力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该工作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要求,适应未来职业需要,并为学生的个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营销工作的能力要求不同,分析所对应职业能力需求从工作岗位到职业能力到培养规格开发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强调把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领域和学习环境,追求工作过程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完整性,重视职业需要,忽略课程知识体系。当然学习领域中也不是完全拒绝传统学科体系内容,只是强调以职业能力需要为中心。

4.教育过程分析。教育过程主要涉及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手段和组织。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育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行动为导向。行动导向是当前国外职业教育教学的主导范式,该范式主张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行动及其产生和维持所需环境条件与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适当的标准。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如培养商务谈判能力教育过程是以商务谈判实际工作过程行动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商务谈判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学习领域,在具体情境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问题设计、计划制定、实施和谈判后评价、反思的行动中构建有关商务谈判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得到提高。在真实或准真实情景下进行的职业行动,所获得的信息、概念以及认知、情感、技能转变才可能更有效地促进职业能力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能力为本位,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计划演示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

三、专业教学论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学论的社会化、国际化

随着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需与国际接轨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此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论的内容、标准、评价和职业教育形式也必然日益规范化、国际化。一方面,社会对人才就业实行资格认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人才的对外输出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职业教学论也需要与国际职业标准保持一致。[3]

(二)职业教学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生活方式、风格以及价值观必将呈现多样化趋势。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因经历、能力、职业机会、社会状况、健康状况差异而不同,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需要体现出人才培养个性化特点。同时,社会需求差异化也日益明显。由于社会经济在共同发展中对人才需求也存在差异性,人才培养既要立足于为全社会服务,更要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专业教学论要体现出这一差异性。

(三)职业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多样化

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社会到来,知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及技术和传播媒体的发展和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如数字环境下的模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协作式学习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必将越来越贴近职业实际和职业环境,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必将朝开放式方向发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理论教学、生动形象的案例实训、具体细致的社会实践,将课堂无限扩展,将知识融入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能力,实现与未来职业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

责任编辑 时红兵

上一篇:语文课堂追问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石化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