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13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及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策略

一、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

(一)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现状下,我国企业要想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高瞻远瞩,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当企业的生产销售单纯面向国内市场时,其可有效利用的资源会受到国内市场条件的限制,要么成本高昂,要么难以寻找而使得企业生产销售无法满足规模性、经济性的要求。企业只有面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通过竞争促进资金、技术及自然资源等的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

(二)捕获更多的市场机会

经济全球一体化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对于国内大量生产长线产品的企业而言,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国内市场以外并由此获得更多的顾客,同时通过在其他国家延长或更新产品生命周期来避免国内市场的饱和,进而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如,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了时间差与地区差的特点,当企业某种产品在国内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时,在另外一些国家却还处在导入期或成长期,此时,将产品打入这些国际市场,就等于是延长了产品的寿命周期。再如,国际市场需求较之国内市场需求更具多样化,这也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销售量

我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产品销售量。一方面,国际市场容量巨大,企业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够有效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扩大企业规模也是企业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四)可加速企业成长,提高企业声誉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可以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锻炼企业,在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企业的发展思路,锻造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新型现代企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本身就可以提高企业在本国市场内的声誉和地位。另外,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企业通过对外交流,还可以扩大自身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就是很好的例证[1]。

二、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已开始完全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我国企业也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奇瑞QQ在从2001年10月至2004年11月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就先后牵手中东、东南亚多个国家;联想2004年12月与IBM签署协议,以12.5亿美元购入IBM全部PC业务;上汽集团2005年1月宣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票,成为双龙最大的股东;TCL收购汤姆逊,海尔收购美泰克公司,华星集团收购阿联酋电视台,以及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事实都说明,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同日本及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真正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三、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营销观念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国内企业的营销知识、技术和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仍旧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水平,所以许多企业的营销观念仍然还停留在“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阶段。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从“生产观念”到“推销观念”再到“营销观念”的演变。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在营销观念上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几十年。

(二)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不足

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进行了三十一年,而企业真正开始自主进入国际市场才是近二十年的事,与国际市场的长期隔绝,使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当国外企业已积累有百余年国际市场营销经验的时候,我国的企业则是刚刚涉足这一领域。目前,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宏观、微观环境,国际市场的行情、走势,国际经商惯例,本国对外贸易规章、运货、报关、检验等手续,各国关税及非关税方面的规定,国际汇兑、国际法律、保险、运输知识等等还都处在学习和熟悉的阶段,更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外语,并具有国际市场知识和经验的相关人才。可以说,国际市场经验和能力方面的缺乏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

(三)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联系市场和企业的纽带,没有市场调研企业就很难在目标市场获得成功。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的信息资料很多,而市场正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为了获取有效的信息,企业应深入目标市场做充分调研。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懂得重视国内市场调研,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许多企业要么否认国际市场调研的价值,要么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境外目标市场的调研;有的虽然调研了,但数据不充分,调研结果没有真正反映国际市场的实际,导致不少企业在开拓与国内有差异的国际市场时屡遭失败。

(四)产品质量、结构有待改善

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除了少数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以外,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在品质、功能、包装和服务方面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使得我们的许多产品要么由于达不到相应标准而无法对外出口,要么就是出口了也只能被当作低档商品来出售而无法卖出好的价钱。时至今日,“Made in China”仍然在一些国际市场上被认为是低档货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的总体结构还存在着严重地不合理性。绝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初级品、低值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很小[2]。

(五)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知识产权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和保护神。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要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了解还相当粗浅和模糊,要么出于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知识产权的事先保护支出与事后维权支出十分有限。由此引发我国企业自主品牌被恶性抢注的事件屡屡发生:“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凤凰”在印尼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红星二锅头”在英国被抢注;“同仁堂、“全聚德”、“王老吉”、“女儿红”、“杏花村”等中华老字号都曾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这给开拓国际市场的我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四、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

(一)树立营销观念

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商品极大丰富的年代,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树立市场营销的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从“企业生产什么,顾客接受什么”向“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转变。企业管理者只有牢固树立市场营销观念,立足目标市场,研究目标市场的规律、研究目标消费者的行为,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渠道建立及促销组合等方面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国际市场开发经验

我国企业应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世界500强企业如通用、保洁、丰田等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实际,有选择的学习。学习可口可乐的品牌打造、学习沃尔玛的渠道建设……同时还要学习国内企业如华为、联想、海尔等如何成功地进军国际市场的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积累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行业、自己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方案。

(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是商品流通的桥梁。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会遇到国内市场所没有的变数,如关税及汇率的变化、当地的政策法规、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变化因素大大增加,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所提供的信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消费者需求个性更加明显,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更趋复杂。面对这些情况,哪个企业信息掌握得越迅速、准确、可靠,产品更新换代越快,生产计划安排越得当,哪个企业就能更好更快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就能取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3]。

(四)改善产品结构及质量

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产品问题。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受不同价值观、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爱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国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差异;地理环境与气候的迥异,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特性等方面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红色在我国被视为喜庆的颜色,但在印度红色就不被看好;另外在产品包装、命名等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与之适应的产品。改进产品结构,通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等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自主品牌的建立、培养及推广,增强品牌的溢价功能。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已日益成为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和市场优势的重要武器。美国、日本等国家明确提出了本国知识产权战略,并把其作为振兴本国经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特别是日本提出“知识产权立国”,促使竞争的源泉从产品生产过渡到“知识生产”。在我国,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所以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不能落后,特别是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更应如此。首先,要提高全民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其次,国家应支持企业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办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再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加强了解国外知识产权执法信息,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学习外商投资企业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经验。最后,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开展专利打假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五、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同台竞技。我国的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出色的表现,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市场的规律及变革趋势,积极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赢取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慧碧仙.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9.

[2]董祥宾,陈刚.市场营销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9.

[3]迈克尔·R·津科特.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48.(责任编辑/肖莉虹)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但同时,这无疑也是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个绝好机遇。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 房昌琳,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管理。(广东 深圳 518060)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根据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理论(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企业跨国经营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该理论代表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对有代表性的制造公司海外运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运营战略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步骤,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上述过程被归纳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Johanson等人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跨国经营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兼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优势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自身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进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要大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核心竞争力弱。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并且民营企业对科研开发的热心程度不高,其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其产品销售收入5-20%。技术落后、研发水平低导致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极低,这样的产品即使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有竞争力,何况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而且民营企业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2)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2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3)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跨国经营需要的是具备国际经营技能、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我国民营企业采用血缘、亲缘或者地缘关系纽带式组织管理模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限制了企业人才的使用,也妨碍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2.国内环境方面。(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的歧视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诸如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

(2)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资源分配一直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加上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明显的区位与内部化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我国至今没有制定诸如《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跨国公司法》之类的规范与保护海外投资的基本法律以及有关保护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法律法规,在金融借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反不正当竞争、海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跨国经营等方面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门扶持和保护,这不利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4)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走出去多凭热情,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因此,在跨国经营战略布局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3.国际环境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同构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促销的营销策略不仅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且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常常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起诉。而民营企业正是最近几年多起反倾销案的主角。并且国际市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文化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所必须面对的。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可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部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

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1)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

(2)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

(3)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信贷担保体系。对外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成员单位注入一笔原始资金并由基金成员单位委派专业人员组成跨国投资发展基金运作机构,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将基金的各种组合投资获利部分对跨国投资活动进行参股。其好处是既可以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做到小额资金的集中使用。从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看,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诸如商业、汇率、政治等很多风险,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很难独自承担这些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通过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和国家政策性跨国信用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对外投资保险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政治、汇率、罢工、法律、恐怖主义、战争等风险的预警服务,一旦发生风险,应发挥国家影响力,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同时,加快与各国签订诸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投资协定、社会保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多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2)鉴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的跨国经营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及传输功能的全球性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比较全面、及时、准确、系统的国际市场环境资料和权威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组建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投资地区及项目等相关信息和中介、指导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中国经济贸易年鉴[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s - 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Market Commitment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8(2):23-32.

[3] 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75,12(3):305-322.

[4]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0,7(4):11-24.

[5] 刘迎秋,等.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分析[J]. 财贸经济,2004,(10).

[责任编辑:陈瑾]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于跨国企业经营来讲,外汇业务是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业务板块,因此,随着外汇业务的开展,外汇风险同样无法避免。对于外汇风险这一对企业发展影响巨大的风险,各跨国企业都会十分重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参与到外汇风险管理工作中去。本文的内容主要围绕两点展开讨论,外汇风险的特点以及外汇风险的内容,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探究当前跨国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相关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这些难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跨国经营;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一、相关概念、内容和意义

(一)外汇风险的涵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正保持着飞快的速度稳定增长,我国的企业同样借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快速崛起。近些年,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推行的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国家对于企业“走出去”一直持大力支持的态度,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走出去。例如,当前,我国许多手机企业在非洲和印度等地区发展迅速。以2020年为例,国产手机在印度市场中的前五名中占据了前四的席位,而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国货币汇率间的波动也各不相同,因此,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资本流动及变化则会对跨国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所谓的外汇风险其实就是指,跨国企业在不同基础货币国家进行经济交易时,由于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经营成果贬值和现金流量缩水等不确定性问题。

(二)外汇风险的主要内容

当前,学者对于外汇风险的分类主要为三类:折算风险、交易风险与经济风险。

折算风险:折算风险可以理解为汇率换算的风险,在跨国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将外币折算为本位币进行报表合并,而我们知道对于货币汇率的变化而言本就是朝夕而异的状况,因此,期末结算汇率与入账时的汇率基本不会相同,而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数据结果同样会有部分的差异。折算风险的程度主要受报表盈利成本差异和资产负债的差异影响。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签约日以及结算日可能不一致,再加上汇率的变动性导致的,交易的风险体现在对于具体资金的影响。对于交易风险而言,其主要影响因素不仅仅与汇率波动有关,还与签约时间与结算时间长短和收支货币的种类有关。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于汇率波动造成的财务风险对资产的影响,这里的资产主要是指现金流,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由于汇率波动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产品成本可能会产生波动,这种波动会导致产品的利润的不稳定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动(林圣哲,2006),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稳定。(范翔,2012)

(三)意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盈利,跨国企业同样如此,但相较于普通企业而言,跨国企业还会受到货币汇率波动造成的巨大风险。在跨国项目经营过程中,一旦对外汇风险管理不善,则会造成企业利润的流失和资金流缩水,从而影响了企业在海外项目建设的过程。当前,我国越来越大的企业走出国门,对于跨国经营外汇风险的管理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问题

(一)缺乏对外汇管制环境的了解

对于我国企业开展海外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海外项目的开发上均采取商务人士先行,开拓海外市场,而后再持续投入资金,增派财务以及管理人员。而在所派遣的人员中,其中并没有专职的外汇风险管理人员,总而造成了忽视外汇风险对企业盈利利润的影响。而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在项目启动的初期发现不了外汇风险,而等到商务启动甚至到项目建设时期才能发现各项风险敞口完全暴露,将企业的发展推动到了不利地位上。所以说,在进行海外项目投资上,必须要提早进行外汇风险管理,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的交易后,仍然需要对外汇风险进行监控,制定出相應的风险应对措施。而对于一些外汇政策较为特殊的地方,跨国企业更加需要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比如说,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由于国家外汇储备量的影响,其对外汇管制十分严格,一旦产生外汇波动,其上下幅度差异将会较为巨大,因此,即便是采用外币融资这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模式,最后实际的盈利利润任然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投资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回收。除了外汇政策影响之外,国际局势对汇率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例如,在美国与利比亚对峙期间,美国政府对利比亚采取了经济管制措施,美元在利比亚的流通受到了极大的阻力,结算更是受到了非常严峻的影响。因此,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企业不仅仅需要考虑到投资的可行性以及投资收益,其还应该将外汇管制以及外汇风险考虑到投资条件之内。

(二)对于外汇现金流的管控是缺位的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受我国体制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基本以带资建设为主要模式。采用的融资方式大多为美元或人民币为主。而这两种货币在国际上均为比较强势的通用货币。据商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在像跨国企业发展时均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首要的投资对象,而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其货币汇率的波动往往会幅度巨大。比如说,南非的流通货币种类较多,但是南方基本以兰特为主,兰特对于美元的汇率波动达到20%以上,在2015年的时候其上一年末的直接汇率贬值达到了34%。这种情况的出现及其容易出现国内资金的严重损失,这种损失并不是指账面价值的损失,而是指购买力的损失。如果在贬值之前投资没有得到收回,随着时间的拉长,这种损失会越来越大。

(三)缺乏本地化的经营方式

国内对于跨国经营而言,一般是会在国内招聘或者在内部选择人员到海外,对海外的项目进行经营管理。但是基层员工往往是以本地员工为主。国内招聘的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国内的管理模式对国外地区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忽视了当地的具体情况、风土人情,对公司在当地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严重的还会产生一些矛盾。除此之外,由于缺乏本地化的经营,那么企业在海外的收支情况任然保留在国内进行消化,这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无法保证营收利润在当地沉淀,增加了外汇的交易风险。

(四)外汇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

在对我国跨国公司经营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汇兑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亏损,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各大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并急需进一步的完善。在外汇风险管理上,由于造成货币汇率波动情况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对于外汇风险很难进行预测,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跨国企业而言。因此,企业在想跨国企业发展时,必须要早好外汇风险的管理工作,培养出高素质的外汇风险管理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海外经营的利润。

三、加强外汇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建议

(一)投资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研

对于海外投资项目而言,跨国企业应积极改变国内原有的先建设后考察的模式,对于海外项目投资而言,必须要在市场调研人员确认市场潜力及发展能力后介入风险管理人员。并且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之后,开展外汇风险研究,并优先确定外汇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方案。

(二)加快现金流转

对于外汇风险而言,较长的现金流转周期是增加外汇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现金的周转率,快速回笼资金同样是控制外汇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较快的现金周转意味着资产负债暴露在外汇分险下的时间较短,在发现外汇风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回笼资金,及时止损。

(三)加强本地化运作减少外汇风险

本地化企业运营是跨国企业海外运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本地化可以有效的保证投资的资本,极大程度的规避外汇波动对投资造成的影响。在将一个国家确认为根市场拓展时,一旦形成了本地化的规模,那么无论从监事角度还是发展角度都会受到当地政府要求使用本地币种签约的要求,本地化管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推动企业在本地的发展,首先,企业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性风险得以降低,企业的运营也可以更加稳定,对于折算风险中的头寸风险问题也可以缓解。

(四)优化外汇风险管理方式

外汇币种的选择,控制资金外汇的转换时间以及增强对外汇市场波动的监控。这些措施都是当前较为成熟的方式,但是除了以上的方式以外,对于海外投资的项目,企业更应该重点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成立外汇风险管理机构。

在当前我国跨国企业发展遭受的外汇风险中,三种风险都具备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对折算风险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会计上,仅影响当期损益,并不会对现金流造成影响,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管理来降低风险敞口;交易风险则主要影响现金流量,增强现金流量的周转速率则可有效控制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属于宏观的范畴,需要国家的力量才能分散这些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月永,张旭.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及控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3):77-81.

[2]陈学胜,周爱民.新汇率体制下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研究[J].经济管理,2008(8):31-35.

[3]陳晓莉,张妍,高璐.企业外汇风险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2(2):134-140.

[4]范翔.构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平台[J].财经界,2012(18):112.

[5]倪庆东,倪克勤.汇改以来我国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基于深市行业指数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60-63.

[6]郭飞.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12(9):18-31.

[7]马杰,任若恩.VaR方法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0-14.

[8]王月永,张旭.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及控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3):77-81.

[9]何晓.对我国企业外汇风险暴露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0]黄毅.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J].中国金融,2006(7).

[11]荀厚平,李硕.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5).

[12]谢赤,丁晖,王雅瑜.基于现金流量法的企业外汇风险暴露度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

作者简介:

刘博卿(1991.07-),男,汉族,籍贯:甘肃镇原,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刘博卿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传统的产品技术质量的竞争手段已显示出其局限性,而建立包含服务和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在内的企业品质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产品的制造与服务的提供。传承人类生存的技能与智慧”是海外建设和研究品质文化的聚焦所在。而以人为本,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TQM),提高人与组织的活力。则是建设和实践企业品质文化的最佳途径。鉴于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成立《我国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着力对品质文化建设的四个模块以及十七个关键要素进行细化、深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实施指南》。该研究结合中国企业品质管理实践,注重经典管理理论的可操作性分析,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中的“海外企业品质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状况”部分。从科学的角度宏观诠释管理文化。自典故细部解构他我差异,成为该项课题研究的采睛之笔。

(一)建立企业品质文化的必要性

(1)企业文化与企业品质文化

(2)企业品质文化的含义与3个层面的体现

(3)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的品质文化

(4)企业文化是解决企业品质问题的必然选择

(5)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品质文化

(二)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品质文化的因果关联

(1)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与进化

(2)品质文化的约束能力(组织制度和相关体系文件的形成)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

(3)率先垂范的领导力是建设品质文化的保证

(三)以人为本是营造和维系企业品质文化的根本所在

(1)企业品质文化是基于生产方式的变迁传承积淀而成的

(2)有效沟通-启发与拓展思维能力是企业品质文化建设的起点

(3)“把规矩变成员工的习惯”是建设企业品质文化的着眼点

(四)运用TOM-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设企业品质文化

(1)基于PDCA循环培养思考与做事的条理;

(2)借助“方针管理”与“日常管理”搭建全员各司其职的平台;

(3)开展Qc小组活动一探索QC工具的组合应用方法,拥有认知统一的质量语言。

(五)日本企业品质文化观察一“企业部人”

文化与企业文化

企业品质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871年,英国杰出的人类文化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把文化作为科学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指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泰勒的定义虽然诠释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但由于只是从精神层面界定文化,所以在其之后,人们一直在力图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定义和完善文化的概念。然而,综观而言,文化的各种定义之间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在众多的文化定义中,概括起来,无非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板块。广义文化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物质层面,即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创造的各种事物。例如,住宅,服饰、工具等:其二,制度、组织机构、文学艺术和知识作品等,其三,文化心理,即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上述前二个层面的决定性因素,而上述前二个层面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狭义文化概念,与泰勒定义相仿+指的是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财富。一般来说,社会学界通常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探讨研究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哲学及经营管理界则更注重从狭义文化的角度思索切磋有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是美国学者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遭遇到日本企业迅猛发展的威胁冲击下,总结比对日,美企业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所创立的一门新学说。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撰写了第~本以企业文化命名的著作,提出,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是组织成员默契遵守的非书面化行为准则与习惯。因此,需要结合经营管理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宣传与渗透。日本的企业家和学者则直接把企业文化称之为“风土”,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员工的言谈举止与做事的方式方法是由企业氛围熏陶而来的,是企业生命活力的体现。

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经营实体对所有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回答,但是有一点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效率。不妨说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效率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而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不能适应当今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的。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定有能够激发员工热情的高效率的生产、服务提供及运作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奠定了方向和动力。企业文化结构越合理,员工素质越高,即所谓人与组织的活力越强,就能越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升。美国学者在《成功之路一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中谈到,“日本人之所以有惊人的生产效率,是由于员工的忠诚敬业,经过卓有成效的教育训练内化而成的认同感及上下同欲的奉献精神”。日本的经济奇迹,使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从见物不见人。忽视人向重视人、发挥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而转变。

企业文化是由第一代创始人确立,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工作实践中不断磨合培育并共同遵守默契的生活信念、职业习惯和行为取向,表现为企业成员的精神风貌、技能素养、协作方法,以及符合社会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行事风格。其核心是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即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存续的软实力,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同时,其又以思考的形式,来调控企业成员的行为,是对企业标准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补充和强化。其对企业成员的行为潜移默化,使企业成员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愿景而自觉地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管理研究人员经过比对分析认为,在经营获得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尖端的科技装备,而是企业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中心主题是经营战略,九十年代的主题是企业文化,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及全员认同的价值观以及奉行一致的信念和行事方法,再宏伟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得以落地践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基所在、行动的路线图,发展的动力之源。

 企业品质文化的含义与3个层面的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学家对日本经济的飞跃发展非常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各方面研究和分析。例如,日本战后从美国大量引进技术,私人储蓄高于世界各国,企业设备投资快速增长,金融体系高度发达,远在幕府时代就一直重视教育等等。但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大多可以归类于外因。用哲学观点来分析,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而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并应该归功于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因——

品质经营。

查阅戴明奖创奖经验报告,20世纪50年代获奖的32家企业在介绍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初始动机时,几乎都把“强化品质意识一改进产品质量。”列为了首要目的。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处于百废待举,贸易逆差赤字堪忧的困难时期,振兴出口成为了国家的当务之急。为了扭转“日本制造”的欠佳形象,日本政府确立了“技术立国”的方针,并于1958年颁布施行了《输出检查法》。品质成为了企业存续成败的关键,促使经营管理者们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发源于美国的品质管理方法。因此,也可以说是生存使得日本企业把品质作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1980年7月份,美国NBc电视台在黄金档时间播出了名为《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的电视专题片,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其主题是比较美国与日本的产品制造。NBC节目主持人说道:“日本本国几乎不产原材料,工业原材料的95%依赖进口。这就是说,就天然资源而言,日本可称得上是赤贫,但在美国的市场上,到处都是日本的产品,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等不用说,就是你要买把铁锤,也是日本制造。在二战之前,日本人以制造质次价低品昭著于世,日本制造词成为取笑劣质产品的口头禅。但时至今日,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

《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这部片子使得美国人在震惊之余,开始了反思,为何在产品品质上屡屡败于日本。结论是:日本的企业有今天的地位,是戴明教他们如何提升品质。当时美国的企业已经知道,日本的企业在各种工业领域已经取得支配性地位,包括消费性电器产品、机车、汽车、手表、照相机、半导体。此电视节目在美国的产、官、学界引起推波助澜的功效,推动了美国的质量学习革新运动。

企业品质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之上,与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企业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品质文化通过下述三个层面来体现:第一,物质行为层表现为与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的原材料、设备工装器具、生产业务环境、员工技能水准、质量改进活动等,第二,组织制度层表现为质量管理及保证的组织架构、质量管理标准规章、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等;第三,价值观层表现为员工对待质量的心态与思维方式、言谈举止的精神面貌。

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品质文化

在国际上,一直以来把同为市场化经济背景下的西方企业的企业分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莱因模式,如下图所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金融海啸,德国经济却一直独秀。经过比对分析发现,德国奇迹是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型企业创造的。德国的中型企业能够成为行业冠军,从品质文化方面来看,有四个最关键之处

其一,出现不景气时公司与员工抱团渡难关。德国的这些“隐形冠军”在危机时刻并不像美国的许多企业那样,通过解雇员工来降低开支以自保,大多数公司并不解雇员工,而是像日本松下等公司一样,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一起通过降薪来渡过难关。

其二,对员工持续不断的技术培训。德国的二元制教育使德国工人自小就打下了很好的做事条理和技能基础,进入企业后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工人们很快成为熟练技师。公司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工人们在技能上不断进步完善。

其三,各企业在制度上保证技术工人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公司通过精心营造的技术创新氛围,鼓励员工基于本职本岗进行各种技术发明创造,并且给与丰厚的回报。

其四,企业的管理层与技术工人的薪酬差别并不巨大。美国在这次危机中一直难以自拔,许多美国的有志之土也一直在反思美国的用工模式。过去美国许多公司的CEO拿着比普通员工高数百倍的收入,企业一有问题就通过大批解雇员工来并购重组。这种做法极不利于人才的长期成长。

不同的经营模式会体现出不同的企业品质文化,而品质文化形态又会影响并导致企业抵御风险和危机的能力。品质文化是企业存续发展的基因。

品质文化是企业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的必然选择

企业的品质文化决定着企业的质量行为和质量成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日本经济平稳递进的同时,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开始起飞,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因此,获得戴明奖的近60家日本企业都把全面质量管理当作“流程再造”、实施长远战略性发展的基石,摆在了经营管理活动的首位。认为只有凭借“品质第一”才能达到面向海外、实现国际化生产、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目标:才能跟踪并引领市场及技术更新的步伐,规划制订出未来的发展蓝图。

对于品质的要求不仅仅是日本企业的追求,更是日本政府积极提倡的一项关乎日本产业发展命脉的重要举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东洋货”在国际市场上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摘掉这顶帽子,日本政府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虑企业产品品质问题,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规范体系。法律先行防患于未然,这是促使日本产品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日本系统的质量法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政府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1957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产业合理化运动”,其中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调整并重的高度,提出奉行贸易立国的日本,与贸易振兴政策同等重要的,是拓宽企业的新视野,实行积极的合理化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日本产品责任法》,该法的确立标志着日本在产品责任上确立了产品责任原则。日本《产品责任法》第一条明确表示,本法的目的是加强生产者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通过明确制造业者等在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的损害赔偿责任,保护受害人,并且为提高国民生活的安定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对日本经济奇迹的评价是:“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日本的质量管理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业绩,虽然日本的质量管理最初是丰田、松下,东芝等企业出于企业生存的需要而自发引进而得以实践发展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政府通过颁布和施行《日本产品责任法》以及制定“日本工业标准”和“日本农林标准”,使得日本的质量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为日本质量振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的文化革新与重组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了持久的竞争能力。

日本的东陶,前田建设(1989年),日野汽车(1996年),三电物流(2000年)等戴明奖获奖企业以及美国的摩托罗拉、保洁公司等诸多优秀企业,从50年代的“强化品质意识,改进产品质量”到70年代“扭转新产品、

新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的局面”,再到80年代以后“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全部都是以品质作为出发点,始终都是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做文章即: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质量认知水准。危机险境和存续发展的紧迫性,促使企业不得不全方位地寻求品质作为解决之道。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企业品质文化的熏陶下,所有的业务与生产流程必须时刻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与期望作为最高尺度。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趋严酷的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品质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成为企业存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国际竞争力与企业品质文化

一个企业为打造品质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自身品质的评估方式,源自于其所拥有的品质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则进一步为体现二者的匹配关联关系,起到了参照作用。因此,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对企业、生产与业务流程、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进行辨析,才能找到其在全球化时代难以永续经营的症结和解决对策。

新年伊始,日本报纸上登载了一篇广受关注的特刊《第三次奇迹》,文中谈到:泡沫经济终结至今已经过去20年,虽然日本现在面临着人口减少、老龄化、日元升值外销受挫等方面的难题,但只要回归并恪守品质保证的原点,是有希望继明治维新和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又一次创造高速发展的“第三次奇迹”的。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制造”或许已蓄势待发,准备东山再起。在奥巴马为美国经济持续改善所拟定的诸项计划中,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各州大幅度的税收优惠,正在使一些导致美国企业决定将生产业务迁到海外的理由开始变得不那么充分,甚至还使一些企业打消了将业务迁离美国本土的想法。今年以来,卡特彼勒,通用电气、福特等美国制造业巨头纷纷宣布计划,对于在本土制造业投入大笔资金。更重要的是,美国制造业已经悄悄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化和升级。除了美国本土外,目前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其品牌和设计都是美国人的,企业真正的大脑仍在美国。而这个“脑袋”,对于工业产品来讲,其所包括的两种最基本的要素:一是技术,二是品牌,无疑都是源自于企业的所拥有的品质文化。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企业管理的成功是导致跨文化管理研究兴起的重要原因。在这一时期,日本的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管理日益明显显示出在员工培训方面比之于美国和欧洲公司的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企业也明显感觉到了日本的压力,产生了研究和学习日本的要求。美国人对日本的研究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门介绍日本总结出的经验;另一种是联系美国来研究日本,进行对比……经过研究,美国人发现,美日管理的根本差异并不在于表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而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有所不同。如美国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机构、财务分析这些硬性因素,而日本则比较注重诸如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性因素;美国人偏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管理问题,而日本则更偏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对待管理问题;美国人在管理中注重的是技术因素,而日本人在管理中更注意的是哲学因素等等。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日本人并没有仿造美国的管理系统,而是建立了更适合于其民族文化和环境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远比美国已有的管理系统成功。这一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文化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研究变得更加风行。

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很多的企业抱着与国际接轨的观点,废除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原封不动地引入美国式的“绩效结果主义”,但事与愿违,美国的成功实践在日本却差强人意,并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相反,当年由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经过转化吸收,成功地被嫁接到日本式全面质量管理(TQC)中,成为了“方针管理”。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0月28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福特已经选定以中国的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至此,作为今年国内汽车业的一件备受瞩目的大事,传闻已久的吉利洽购沃尔沃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实现成功收购,将标志着吉利已经阶段性地完成了从依靠价格战立足到追求技术和产品质量取胜,从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进军的战略转型。

从四川民企收购悍马,到北汽曲线入股萨博,再到吉利竞购沃尔沃,眼下,中国汽车企业正在挥舞的并购之剑成为了中国人“危机观”的鲜明注脚,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正好印证了中国人嘴里的“危”与“机”之间的微妙关联。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也稍纵即逝。我国汽车业既要敏锐地抓住危机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更要主动出击,发挥自身优势,及时调整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化“危”为“机”。

牛年中国车市逆势上扬

2009年,与全球汽车市场普遍陷入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车市的逆势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至5月,国产汽车销售495.68万辆,同比增长14.29%。中国车市之所以出现逆势增长,首先是由于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更重要的是,国家鼓励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成为促进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再者,中国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刚性需求很大,这是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快速发展的基本国情。

从年初开始,一系列及时有力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燃油税改革,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补贴、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相继推出。而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是每千人38辆,远低于全球每千人120辆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国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没有被完全激活,消费潜力巨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由于振兴规划政策效果已经部分显现,今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长5%的预测,以及振兴规划提出增加值增速达到10%的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再过1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国也是可能的,因为这是一种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有目共睹,但如何把握汽车大市场的优势,加速成长为产业强国,依旧还是个需要长期努力并充分破解的问题。

在全球汽车业进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虽然难以独善其身,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积极参与全球汽车品牌的并购和重组,用资金换品牌、换技术、换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很多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做好了冲击欧美发达市场的准备。在2009年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规模上实现了突破,目前正是逆势超越的最佳时机。

动荡下的新机遇

事实上,自金融风暴蔓延至全球的那一刻,全球汽车业版图就已经开始松动。

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市场。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美国汽车产业在历经百年繁华后遭受重创,随着危机的日渐深入,昔日风光无限的美国汽车工业陷入现金流断裂、业绩巨亏、股价暴跌等困局无力脱身。

“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已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并与菲亚特结成联盟以求顺利完成破产重组,实现新生。此后,通用汽车的命运成为全球汽车业关注的焦点,通用公布的重组方案包括以债转股方式大幅削减债务,在明年底前裁减2.1万名美国工人,并逐步放弃庞蒂克品牌等。而分析人士认为,通用最终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性很大,而其重组之路比克莱斯勒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三巨头”中唯一一家没有破产隐忧的福特也步履维艰,由于金融危机给全球汽车业以沉重打击,福特本来就不宽裕的资金链更是雪上加霜。

至此,底特律“三巨头”的衰落已是必然。

当前世界汽车格局可分为三大板块::以“三巨头”为代表的美国板块;以丰田、本田、日产为骨干的日本板块;以及包括戴姆勒、大众、雷诺、宝马等在内的欧洲板块。换言之,就是通常所说的“6+3”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日产-雷诺联盟,再加上宝马、本田和PSA。

很明显,这一格局是以美国汽车工业为重心的,美国车企是既有格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极。而随着美国“三巨头”的衰落,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跨国、跨洲并购重组,日系车企也深陷危机无力自拔,这一产业格局的平衡正在逐渐被打破,甚至面临彻底颠覆的命运。

从通用到克莱斯勒,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在金融危机这个导火索的影响下,全球汽车格局的变革成为了必然,而即便在接下来金融海啸影响的消退过程中,北美、欧洲等汽车市场仍将面临一次长期的阵痛过程,全球汽车市场必然面临大洗牌。

金融危机在重挫国际汽车巨头的同时,也给整个世界汽车产业大变革带来了机遇,中国汽车产业能否抓住危机中蕴藏的机遇,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更大挑战。

国内车企“乘风出海”

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为中国汽车产业寻求合作、引进人才、提升技术都提供了机遇。金融危机促使欧美汽车产业从营销、服务的市场层面,到研发、制造的产业层面加速向发展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缓解压力。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汽车经济效益最显著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跨国公司自救契机,寻求合作机会,实现技术和竞争力的快速升级。而关键就在于谁能够抓住核心,将危机变成机遇,在逆境中敢于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对于多数中国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市场换技术”的全盘失败,其对技术的渴求正与日俱增;又由于国内汽车技术的基础薄弱,相对于缓慢的自主研发,“拿来主义”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正基于此,“走出去”寻找机会收购海外甩卖的汽车品牌,无疑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绝佳机会,而国内车企纷纷迈开海外并购的步伐,也正是希望通过并购迅速提升产能,在国内销售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速放眼海外,并希望借助技术引进帮助企业自身发展壮大。

吉利收购沃尔沃,虽然各方褒贬不一,但对吉利而言,此举绝对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如果交易达成,将会进一步巩固吉利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而从更深的层面讲,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举措,也是通过对具有深厚积淀的国际著名品牌的收购,明媒正娶地获得一个“好出身”,彻底改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靠“模仿秀”、“山寨版”起家的形象。以“根红苗正”的技术渊源,不但进入第三世界,而且堂堂正正地立足欧美市场。

如今,中国车企的“走出去”现象已经从过去的暗流涌动发展到了渐成气候。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企业的出海并购经验表明,海外并购风险极大,需要考虑并购对象的价值、收购的风险、融资风险、法律风险等,还必须看到,以福特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对核心技术的控制非常严格,我国汽车企业要走出去收购外国资产的努力,将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国内企业希望通过收购来掌握核心技术的尝试将远比想象中艰难。

目前备受关注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和北汽曲线入股萨博两大收购案,都在知识产权上遇到了谈判困难,这些案例都提醒着我国的汽车企业去思考:继“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后,怎样的“走出去”收购战略才真的能弥补我们在技术上的薄弱?

自主创新是突破口

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汽车行业均遭受重创的当下,包括美国、法国、英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大国纷纷将救市措施重点放在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上。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被视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的突破口,这也是瞄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而作出的一项战略抉择。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新能源汽车上,大家处于相同起跑线,中国有成本和市场的优势,有潜力和可能在世界上形成领导地位。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国内不少车企早已下定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力实施自主创新的决心。

今年初,中国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提出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5%左右。此后财政补贴政策、准入规则、推荐目录等政策相继出台。

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国内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阵营,都在争先恐后地描绘着公司新能源汽车蓝图。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表示,将投资12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将覆盖41项上汽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相对于国有车企,民营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上也是动力十足,想借此实现超越。率先实现电动轿车商业化的比亚迪,连续推出新能源车“三剑客”F3DM、F6DM、E6领军。长城汽车的电动车长城欧拉也是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百公里耗电10度,具有非常实际的量产价值。

现在,几乎所有中国整车企业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车的阵营,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正紧锣密鼓地加快着各自上市的步伐。可以说,目前的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都到了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日趋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将深深地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合适的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形成投资热潮本是一件好事。但凡事都需有度,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日前指出,“当前不少地区、企业纷纷采取动作上新能源汽车项目,新能源汽车热已经出现,不少企业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而是外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一是迎合政策和市场需求,而是借以上汽车项目谋求取得汽车生产资质,这不符合我们的政策导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诚如我们所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科研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热潮已经此起彼伏,因此,适当调控新能源产业政策,重新洗牌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对于新能源的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汽车企业还应吸取之前造成产能过剩的产业的前车之鉴,随着国家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相继发挥作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有望大幅提速,真正迎来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春天。

企业跨国经营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各国经济在不断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必然走出国界, 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石油的消耗量不断增长, 而资源与开采有限, 石油供应的矛盾日渐凸显, 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是必然的选择。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石油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与国际竞争, 各跨国公司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规模上的优势打入中国市场, 与中国石油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因此, 中国石油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才能真正与世界石油公司相竞争和较量。在其自身不断的完善和努力下, 石油公司抓住WTO的市场机遇, 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 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市场份额, 在竞争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提升了国际地位。

2 跨国经营所遇到的文化困境

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化与管理模式, 由于各国家的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的不同形成了多种文化的主体, 在经营中势必导致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必然的文化困境问题。

企业文化困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在不同国度、不同经营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的管理理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不同的个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摩擦和碰撞, 进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和跨越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风险, 对企业经营造成文化上的困境。

(1)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指不同的国度、民族、群体组织有其个自的文化理念, 形成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种族区分、性格特征、教育程度、文化修养形成不同的文化。因此, 客观的讲, 除了制度差异和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 造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文化特质的不同, 在于文化类型的不同。

(2) 文化风险。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而文化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 由于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存在文化差异, 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产生不确定的文化风险。在一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被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 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不同的文化环境的个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使企业在管理经营中、预期的收益目标产生背离, 与企业目标发生了矛盾, 这种不同的文化导致管理上误解, 文化上冲突, 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存在着潜在的不利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 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内部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文化的差异, 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冲突, 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行。

(3) 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是不同国家有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 这种不同的文化和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它既指跨国企业在异国经营时与东道主国家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 又包含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形态的组织文化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集中体现在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分歧、表现在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思维方式和判断标准的差异上。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组织机体和个人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抵制, 所以企业在经营中要避免与减少文化冲突, 保证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

3 文化困境的分类

(1) 价值观的差异引起的冲突困境。价值观是人们对其所在的周围的人、物、事的意义和存在的评价和看法, 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衡量标准, 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价值观具有很强的主导性, 它直接掌控着企业的主导思想与意识, 它决定了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 价值观的动摇会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矛盾的产生。企业在跨国经营时, 企业文化冲突首先表现在员工个体不同的价值观上, 具有差异性的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必然会发生摩擦产生碰撞, 导致员工内心深处的原有的价值观取向受到冲击, 其主体意识观念会受到否定而发生动摇, 且每一个体都出于本能, 极力维护自己长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体系, 轻视否定别人的价值观, 使之不能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因此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是文化冲突最核心的体现。

(2) 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的冲突困境。思维方式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形象和抽象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只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思维方式与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密切相关, 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负载着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而思维方式的不同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经营与管理理念的差异引起的冲突困境。文化差异会带来经营管理基因上的特性差异, 而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不同的生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就是因为在于各种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遗传基因, 作为一个国家、企业其本身具有不同的基因, 表现的特质更不尽相同。企业跨国经营后, 为了别国的融合, 相应地必然要改变一些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及行为准则, 而企业员工也必须告别熟悉的习惯和原则。因此当不同管理风格碰撞时往往会产生冲突, 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使企业的员工往往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捍卫维持原有的企业文化, 从而对新的企业文化产生抵触情绪, 新旧经营管理理念的文化冲突就在所难免。

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交流, 必然会遇到文化上的困境, 而文化困境究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 每一次文化冲突的发生可能并不是某一个单独原因的结果, 而是许多原因综合所致, 或者某一个文化要素冲引起其他文化要素的连锁冲突, 这是因为这些文化要素之间本身就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个, 其他要素都不能获得完整的界定。

摘要:在各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形势下, 各国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都要考虑文化风险、文化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的文化整合管理正成为影响现代石油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困境问题。

关键词: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文化困境

参考文献

[1] 彭汉香.文化差异与管理差异[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4:40.

[2] 丁义明, 方福康.风险概念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 2001, 16 (5) :402~406.

[3]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18.

上一篇:海峡两岸服务贸易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商务诚信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