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交替领先”,努力推进经济建设。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鄂尔多斯市又适时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全力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并且将2006年确立为“文化建设年”,在文化建设中异军突起,势不可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打造文化大区的排头兵。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二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朝阳产业。鄂尔多斯市在2004年就提出了发展“大文化”、建设“文化大市”的思路和目标,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创作推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艺作品。

“十一五”是鄂尔多斯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大市”的关键时期。

建设文化大市重点突出“八个一”

鄂尔多斯市要围绕“三个率先”的总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争取在2010年,全市人均主要文化发展指标达到全区领先水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15%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文化发展走进全国先进行列,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促进全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一)解放思想,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良好文化氛围,弘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要塑造一种敢于坚持真理、不畏艰难的自我创新精神,一种不甘落后、追求现代文明的自我发展精神,一种勇于摆脱落后观念、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自我革命精神,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局面。

(二)深化改革,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

加快建设文化大市,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破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主体活力充分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人才智慧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要以激发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以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重点,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为重点,不断完善文化领域的宏观调控;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强势文化产业集群。

目前,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自发状态。要推动文化大市建设,需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的园区化发展,构筑文化产业集群板块;要大力发展包括旅游、广告、会展、时装、新闻出版、信息、休闲娱乐等在内的都市文化产业集群。同时,要强化集中发展意识,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促进政策,通过培育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品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将优质资源向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的文化产业和企业积聚,从纵向上把市域内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衔接起来,从横向上把分散的文化要素和文化亮点汇聚起来,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培育和发展精品文化产业带,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开创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局面。

(四)培育主体,组建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

鄂尔多斯市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前提下,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以资本为纽带,帮助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实现战略重组,推动文化产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支持和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文化企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格局,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文化产品的需要。以鄂尔多斯文化为依托,通过资本纽带和市场机制,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和优化组合,着力培养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不断打破垄断,降低门槛,进一步放开放活,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运营,促进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投资文化产业,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全球化思维和世界性眼光,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大集团、大规模、战略性投资,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推动鄂尔多斯文化走向世界。

(五)提升形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

品牌就是文化。打造鄂尔多斯文化品牌,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观念,积极研究开发成吉思汗军事、政治、外交文化和哲学思想,把成吉思汗文化的发掘与鄂尔多斯外宣工作紧密结合,使“天骄圣地”成为鄂尔多斯走向全国、走进世界的光辉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以举办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载体,全力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文化品牌,以响沙湾、恩格贝为代表的沙漠文化品牌,以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品牌,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歌舞文化品牌,以鄂尔多斯羊绒衫为代表的服饰文化品牌,提高鄂尔多斯知名度。高度重视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服务,充分培育利用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艺术,打造一批文化名镇(村)品牌。

(六)繁荣创作,推出一批经典文化艺术作品。

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和文化深度。一部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应。

鄂尔多斯市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结合,鼓励文艺工作者大胆探索并不断丰富完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良好局面。认真研究把握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律和大众文化消费规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文学艺术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创作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七)抓住根本,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人才。

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从策划、制作、包装、推广、销售、服务、关联产品的开发、文化企业的经营运作和管理,还缺乏经验和能力,文化产业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远未形成,有关的专业和教育也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化领导人才,会经营、懂管理、善开拓的文化经营人才,学贯中西、精通艺术、善于创新的文艺专业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要造就一批名演员、名作家、名编剧、名导演等,形成“文化名人效应”。大文化时代呼唤文艺巨作,大文化时代需要文艺大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一批活跃在文艺战线上,为鄂尔多斯文化事业繁荣、产业发展而辛勤耕耘的文学艺术人才,更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像萨冈彻辰、贺希格巴图一样的文艺大师。

(八)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鄂尔多斯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规律,将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兴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会馆等一批文化设施,保证群众能够有充足的文化活动空间,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同时顺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增长的需求,加快城市核心区七大标志性文化建筑建设步伐,规划建设主题突出的文化公园、文化广场、物博园、文博园,集中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展城市先进文化。加快先进文化向城市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渗透融合,使街头巷尾、乡村社区、交通沿线,处处体现特色文化品牌,展示文化底蕴,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建设旅游大市,优化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将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彰显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基础资源,以成吉思汗文博园和沙漠旅游景观为重点,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推进集群发展,打造旅游精品,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服务业的支柱,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一,在战略规划上求突破,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优势、现状和市场前景,对旅游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完善全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要体现超前性,起点要高、思路要清、特色要浓。总体规划要注重资源整合,力求富有创意、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展示文化。专项规划要注重关键和薄弱环节,抓好重大旅游项目、重点旅游区和旅游专线规划。制定规划,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在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相统一,在继续抓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软环境的建设。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紧密结合鄂尔多斯实际,力求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全市一盘棋,突破地域界限,加强旗区之间、地区之间、景点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二,在打造旅游精品上求突破,塑造鄂尔多斯旅游整体形象。

发展旅游业的精要之处,就在于打造精品,培育品牌。要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品位较高、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精品。着重做到三点:一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促销”的原则,着力打造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等精品旅游区。二是突出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要创新旅游产品,打造鄂尔多斯“春天的活力、夏天的清凉、秋天的多彩、冬天的热情”的旅游品牌。围绕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在“草原文化”“历史遗迹”“黄河风情”“民俗风情”“沙漠探险”“农(牧)家乐”等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做文章。三是突出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资源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以共同客源市场为目标的区域联合,是当前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的旅游资源比较分散,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原则,积极加强同周边省区、毗邻地区的密切配合,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携手开发旅游产品,联合宣传促销,共同开发市场,互相开放市场,联合设计推出跨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

第三,在市场营销上求突破,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当前旅游业的市场前景看好,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样的前提下,谁的宣传促销手段多,力度大,谁才能占有市场,做大旅游产业。我们要始终把市场营销放在重要位置,以“天骄圣地、大漠风光”为主题,宣传促销力度要再加大,形式要再创新,手段要再增多,效果要再提高,逐步使鄂尔多斯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首选,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要按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密度的要求,构建宣传促销网络,增加宣传促销投入,创新宣传促销策略,形成宣传促销声势,加快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要提高宣传营销策划水平。策划是智慧的结晶。旅游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形象力经济和竞争力经济,营销的效果取决于策划的水平。要充分运用商业宣传、市场运作和广告造势等产业化运作手段开展市场营销,同时积极使用联盟销售、营销代理和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要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企业获利。

第四,在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上求突破,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卖景点,第二阶段是卖文化,第三阶段是卖劳务。卖景点只是起步,卖文化只是雏形,只有到了卖劳务阶段,产业才开始走向成熟。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牵涉面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我市旅游业增长方式,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就要着力推进旅游业集约化发展,十分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坚决杜绝以“小煤窑”式的“小、散、乱”方式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尽快做大做强一批旅游市场主体。加大现有旅游企业的整合力度,通过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推动旅游企业向规模集团化、经营网络化发展,提高产业的集约度和辐射力。通过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性质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整合,不断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就要围绕六大要素,以游得刺激、住得舒适、行得便捷、吃得可口、购得满意、娱得开心为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努力促进旅游产业由“观光游”向“度假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

第五,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求突破,着力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环境建设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硬环境建设,重在便捷、舒适程度;软环境建设,重在安全、文明程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须有机结合、整体推进。一是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景区、酒店、商场等设施建设,形成便捷、舒适、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鄂尔多斯机场建设,开通鄂尔多斯到北京、西安的旅游快速列车。加快通往成陵、恩格贝等主要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形成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建立完善的旅游快速通道。二是大力改善旅游服务,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旅游界的诚信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旅游服务的规范化、国际化水平。三是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景区综合治理,把旅游健康、安全工作与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营造出真正让游客感到安全、舒心、满意的旅游环境。

“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神,文以铸之”。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大市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注:此文为中共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云峰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对后工业与信息社会交融背景下所产生的超多元文化现象与空间设计之关系进行论述。现代社会因数据信息科技产生文化重塑,而城市空间对该文化模式转型的承载力有限。文章对空间相关设计机制存在工业化空间意识形态的僵化现象提出质疑,认为通过仪式概念重新解读空间可缓解设计策略中对空间僵化的意识形态,从而拟解决空间设计面临超多元文化冲击的挑战。最后,文章提出仪式文化中的道具可以成为空间设计新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空间设计设计理论文化仪式超多元文化文化现象

一、引言:信息与科技对社会模式的重塑

(一)社会模式演变

近两百年中,社会性质的解读总以资本角度出发,采摘、农耕与工业生产都被统一为以生产为语境的社会模式,以人类对超越生存的唯乐本能为线索,塑造了对整体社会与空间形态关系的认知。因此,曾经的科学技术进步立足于人对生产的需求1,然而如今的科学技术与信息数据本身正在追赶,甚至取代资本与劳动力,成为描述社会的基本方式。信息化与数据化为社会活动提供了新鲜血液,虽然人的生活仍依托于生产,但与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特征不同,信息化所带来的是人之具体行为、活动方式、逻辑组织的根本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行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发紧密,无论是在逐渐界面化的公共空间中,还是人们平凡的每日生活中,设计正在文化仪式(cultura rite)逐步兴起的过程中“复兴”。

在信息数据与后工业化共同作用下,社会空间逐渐被界面化,无论是手中的电子产品、智能汽车车的控制界面、电梯间中的电子广告屏幕,这些信息界面正在填充人的闲暇时间,并将海量信息汇总通过界面传递给用户,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使人的感知习惯愈发趋于界面化。然而,人們所处的真实空间却逐渐向更多维化空间形式演进,除了最被普遍感知的三维环境外,通过互联网信息与大数据形成的附着于物理空间之上的文化空间逐渐成型。这种多维抽象空间现象不仅出现在现代,早在工业社会时便已有所表征,即拉斐伏尔[1]提出的绝对空间与抽象空间之概念。附着于物理空间的一系列人流活动受社会生产机制的影响,赋予了三维空间实体另一属性,拉斐伏尔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彻底操控人们的全部生活,提出经济资本对休闲空间侵略的普遍现象,他举例了周末电影休闲活动消费实际上是资本使人不间断生产野心的具体投射。电影院空间在这样的社会模式之下拥有了多维空间属性,资本通过该空间功能侵占人们的休息时间将人转化成为纯粹的劳动力。同理,在信息数据构建的社会模式下,电影院空间极有可能又将被赋予其他维度含义,与此同时资本空间依旧被留存,并伴随时间推移产生了空间属性叠加。类似于电影院的其他功能性空间也将受到社会模式演变的影响,通过资本、技术、数据、文化活动的不断迭代,从而形成超多元空间文化。信息化为空间的重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度与复杂度,在这一背景下,空间设计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类似于电影院消费产生娱乐假象的空间再生产(reproduction)将被附加以信息技术的力量,本文将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交流暂时称为“技术再生产”(reproductionof technology)。然而,技术的再生产速度远超过空间的再生产速度,文化的快速累积来自其中的行为与交流模式,这巩固了“房屋(building)反应并影响了社会关系”[2]的说法。

(二)不公正空间与设计

人、空间与交流共同组织成为社会空间,三者交互会产生不同的设计要素。首先,在较为宏观的空间设计层面上,例如公共空间设计所造成的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将直接影响人的感受,从而塑造不同的社会关系[3];或是空间装饰产生的符号与象征意义对人在该空间内社会关系的清晰化现象[4];亦或是因为对话或是视线交流所产生的空间安全感[5],都从不同视角解读了设计在三者交互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在微观层面上,人每日活动的相关设计与社会空间也具备强关联性,它们体现在一些社会、文化、传统的规则上,也体现在个人信条、语言与生活方式中。例如一些用餐场所对着装的要求,或是婚丧嫁娶中的传统礼仪3。那么在信息数据塑造的超多元文化模式下,设计所承担的角色将发生什么变化?曾经结果导向的设计实践是否将发生变化?如果建筑物质环境的更新速度是相对缓慢的,那么微观层面的、小尺度的设计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它们“新陈代谢”速度更快,更具备文化适应性。例如,更快进入人们视野的数字媒体广告属于微观层面设计,因为它可以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为资本发展提供最直接的帮助,而稍大尺度的电梯空间或电梯服务设计是否合理,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文化冲击下生活方式快速变更的需求4。此外,人与人的交流被电子信息技术颠覆,从需求角度而言,实体空间所需要承载的交流功能被削弱,而实体空间作为信息输出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信息接收功能。随处可见的电子广告牌,它们在空间中往往占据最优视觉可达位置。在资本与电子信息技术共同作用下,信息接收变得极不公平。在有限的信息获取时间内,在必须前往和停留的空间内,大量获得资本支持的的信息在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决策时将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便是资本与信息科技相结合所造成了新一轮空间不公正现象,而也是空间设计所需要面临的挑战。曾经公共空间潜在的社会分化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或街道家具,而现代的不公正现象渗透进人们几乎每分每秒的生活间隙中。例如人们手中所持的智能手机或是星巴克的咖啡杯,或是那些手机中所传递出的信息,从非物质层面对人群进行着秘密分化,设计在其中已经不再仅是满足需求的产品,而是社会生产过程本身。

第二,除了设计在社会发展基础层面的角色发生变化外,快速形成的新文化圈也造成了设计学的内部“裂变”,曾经以使用者需求为统一依据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方法论逐渐被分离。除满足人们眼下的需求外,设计应作为调整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之不平衡关系的重要工具,提供具备前瞻性与预见性的生活方式与社会机制。20世纪时对于产品、消费与媒体共同产生的“凝视”[6]在当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继续发展,逐渐形成和固化活方式、文化圈及网络数据等抽象机制划分的新社会阶层,代替了曾以资本为依据划分的社会阶级。新社会阶层的表现形式更为隐性,不同于曾经通过房屋建筑样式、汽车款式或着装风格可被清晰察觉。而是隐藏在逐渐平衡的设计与审美之下,以更为隐秘的形式不断积累。在这一社会阶层原形变化的背景下,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的重合正逐渐缩小,其所重合的部分应该更多受学界与社会的重视。因此,当代设计学的主要矛盾体现在设计实践如何满足、附和、遵循科学体系制定的设计策略,而这样的理论与实践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将尤为明显。

二、空间设计与社会文化超多元化

超多元文化现象是指目前网络信息与数据塑造的社会文化圈的爆炸式增长现象,在文化圈细化与精致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圈重叠现象,文化活动变革主要源于交通、交流方式的颠覆性变化。以古代佛教的传播与现代潮流文化传递方式对比为为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天竺兴起后,在流传到中亚的过程中受到沿途地域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影响,形成了各种与发源地有所不同的佛教文化。其中,主要原因便是交通方式的限制,步行延长了宗教文化传播的时间与路途,造成宗教文化的传播往往虽具有相同根源,却在各地有不同文化解读的现象。而当代以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文化与古代宗教文化传播方式截然不同,当代文化的传播更精准、更直接、更快速。例如网络用语等快文化的传播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同时其传播也不具有任何物理距离。信息科技的发展影响文化传播,成功塑造了当下的社会文化超多元现象。

那么曾经“划分文化”的房屋建筑能否应对当代超多元文化现象?例如学校、图书馆、车站、餐厅等较为具体明确的功能空间是否能满足目前的超多元文化需求?超多元文化现象直接导致了具体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变化,也影响了建筑空间连接的机制。目前的城市空间表现出了种种未能应对超多元文化发展的迹象,例如地铁交通枢纽空间秩序的混乱或是传统大型商场的萧条景象,侧面反映了单一建筑空间功能不再满足承载当代文化模式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未来10至20年的建筑空间都仅服务于超多元文化,而被统一设计、建设为满足复合文化的空间形式,这样的做法是否会导致同质性空间的大量出现?即,作为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或其他与空间有关的设计师在面对超多元文化现实时,应如何进行设计策略判断与制定,顺应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或辩证对待超多元文化现象并通过空间设计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

(一)解决思路

1.仪式空间与空间解读:如果试图从现有的空间概念确立空间设计的机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论是权利结构下的空间理解,或是资本阶级与产品消费下的空间理解都不具备充分的物理空间因素,以进行设计策略与伦理的论述。笔者认为对于空间的理解,尤其是抽象文化与具象实体间关系的解读可以追溯历史:仪式的空间,不仅包括神学宗教系统下的各类场景,也包括了其他文化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具有规律与法则的空间、人、道具组织起来的具象空间5。通过仪式或仪礼概念解读的空间中,较为恒定的空间因素相比具体的建筑环境或是其中用户,具有文化意义的“仪式道具”(rituaIinstrument)被保留地更为完整。如果不将那些具有史诗级意义的宗教建筑纳入讨论,而是针对更具有通俗意义的文化场景与空间进行讨论,道具的意义将更为显著。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仪式道具包括了西方基督信徒家庭中的十字架,庆生场景中的蛋糕或寿桃,威尼斯狂欢游行中的面具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视角下所认识的空间,决定了空间中研究对象的主次关系,同时也可以避免描述空间的语言所造成的人类认知误区。因此,超多元文化空间的设计目标不应仅都从传统大尺度空间概念入手,可以尝试首先确立更具有时代适应性的空间意识形态。对于空间的理解,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尺度分级或是功能分级等工业化思想下,而需要塑造对于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例如对城市设计(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家居设计这样的线性尺度关系进行更加辩证的分析。房屋、建筑、环境、景观、空间等词汇之间的学术概念也应该加以明确,并建立空间类设计理论与其他学科间的学术关系,形成新视角。尝试建立、加强中观层面的空间设计机制,例如生活方式、生态系统、美学心理或民俗仪式等空间设计的观测角度。空间设计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关系建设需要尽快展开。

2.墙:在仪式空间视角下观测目前超多元文化现象及其空间载体的实际情况。首先,“墙”的文化阻隔功能逐渐弱化,而演变成为满足生存需求的建筑元素。曾经具有边界效应的建筑元素在这一特定构架的社会背景下都将被弱化,那些空间中的点状因素往往具备更强的空间形态塑造的能力。(如图1)传统建筑空间拥有更为明确清晰的形态组织逻辑,可以理解为通过墙划分空间的功能。人们的出行方式及时间可以被这种空间划分机制进行高效组织,是工业化意识形态下的空间组织,或生产型空间形态。在过往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一日出行更容易被预测,以生产/工作时间、地点进行整合与认知,这也可能提示了为什么大数据与信息革命的兴盛,生产型空间为大数据信息提供了生长的良好基础。但同时,它也可能僵化学者或是设计师对于空间认知,并且这种僵化认知受科技发展被进一步固化。本文提出,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一方面应顺应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应该时刻保持对于僵化空间认知的辩证思维。笔者认为文化仪式视角下所进行的空间解读具备对现有僵化空间认知的辩证讨论能力,仪式空间意识形态所强调的是空间中出现的所有非生命有机体之间的非线形关系,它们不仅激发出了更多的生产/工作方式,同时,现有的工作模式之间也逐渐产生区别。

(二)“空间”设计

超多元文化空间的设计需要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策略,同时也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学与哲学的知识系统,利用定量方法和大数据进行理性设计。本文暂将传统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统称为空间设计,这里的空间指一系列社会景象与事件的物理世界投射。基于超多元文化的空间设计应自下而上,首先确立文化仪式的道具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这些道具所形成的文化边界。以道具确立的文化边界具有时效性,边界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进行预测,因此,超多远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实践应具备对文化模糊边界的基本认识。那么传统空间尺度关系也许将被打破,以尺度划分的学科专业有机会进行融合。尤其应在理論层面削弱近人尺度设计与大空间尺度设计之差异,以近人尺度设计缓解大尺度空间转型与超多文化累积速度不均衡问题。

第一,如果文化仪式空间的概念成立。首先,小尺度(近人尺度)设计成果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式、更低的成本进行升级和更换。它们作为人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要素,对于生活方式变化与文化更替的反应更加敏锐,使现有空间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新。因此,组成“空间”的设计重点可以由大尺度转向小尺度,以尽快应对目前超多元文化引发的实体空间需求转变。

第二,重点对文化仪式道具进行设计,以设计对文化边界的形成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与控制,使空间设计成为具备影响社会结构与模式构成的基础工具。仪式道具的设计与古代仪式中的道具相同,应具备自身的艺术价,艺术价值的界定暂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但却十分重要。文化仪式的道具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空间设计的普适性、前瞻性与创新性。如果以现有的资料对比本文所讨论的设计方法,家具可能最为接近文化仪式中的仪式道具,但文化仪式道具的种类远不止于此。空间设计除需对上述家具、电子屏或咖啡杯一类的仪式道具进行设计外,还应关注它们之间的排列与组织关系。人在这一系列文化空间要素之间的具体活动,是构成多元文化空间新边界的重要依据。人的具体动线与文化仪式道具,即小尺度设计结果的综合体现,应共同组成文化仪式空间,而人利用信息的快速传递所具备的多重文化身份在此运动中将发生迭代,多元文化空间具备实体化、可视化的潜能。这种空间实体与可视化的成果,可以作为对时空研究的重要数据。同时,对于小尺度空间产物的认知符合技术发展宏观背景,即物联网技术融入的信息社会整体发展态势。

最后,现有自下而上的空间设计虽然已开始被实施,但它其中的数据再收集能力却未能被纳入设计目标。例如placemaking 6(场所营造设计)或analytical design 7(分析型设计)都在一定程度呈现了文化仪式背景下的空间设计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场所营造设计虽然充分考虑了文化背景下的整体场景设计与小尺度空间设计激发的社会交流之重要性,但却未能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空间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呼应关系,也未明确空间中除道路和室内家具外的其他文化仪式道具与整体空间的关系。分析型设计虽然充分考虑了空间形成的客观规律与空间文化积累对社会交流的重大影响,但却未能提供超多远文化现象空间的抽象形态或是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结语

本文讨论了在社会模式转型下的空间设计发展,尤其在信息数据推动下的超多元文化社会形成时,现有空间无法承载超速发展的文化圈数量、精度与丰富度时,空间设计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方向。现有的一系列城市空间节点的混乱现象,反映出城市空间的物质更新无法与文化蜕变后的生活方式同步,外卖摩托车、共享单车、行人、机动车共现的拥挤道路与交通站点,可以被看作是“叫外卖”成为重要生活方式后物质空间发展未能与之呼应的案例。社会模式变化与科技塑造的文化共同作用于空间意识形态的重新解读,通过建设“墙”来进行功能与文化划分的工业式空间理解思路受到挑战。

从传统仪式中的空间、人与道具关系中发现,道具在几乎所有的文化仪式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属性,在现代文化仪式中,道具也体现出其重要性,例如街头文化中的滑板或是白领手中的星巴克都具有比传统建筑元素更清晰的个人、群体文化阶层划分功能。因此,现代及未来的空间设计应注重对文化仪式道具本身及其间关系的研究、分析与设计。同时,设计也应关注仪式道具所创造具有模糊边界的文化空间,以及人流活动与其宏观、中观及微观的互动关系。

最后,空间设计策略本身应更具备对未来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而非仅根据经验进行满足需求的设计实践。物质空间作为重要社会及城市的基本组件,也应承担重要的数据收集角色,因此将数据收集功能可被纳入空间的设计策略中。数据的收集也不仅限于目前例如车流量或目的地一类基于现有工业化空间组织方式而生成的数据,也应包括文化仪式中的道具及道具间人流活动关系之数据。

注释

1例如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犁的发明

2曾经的社会模式与文化的变化较慢,与环境建设更新的频率较为一致。而信息社会的文化变形速度远超物理环境更新速度。

3例如礼记中所谈及的中国传统仪礼习俗,包含了在具体具体事件中对参与者着装、话语、行为等明确要求与规定。

4如点餐外卖造成的用餐高峰电梯拥堵等现象。

5姚妍华《另一种景观》,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拟出版,2021

6日本筑波大学渡由创立的激发公共空间活动的八项原则

7基于空间句法(Space Symax)分析方法的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法)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by Donald Nicholson~Smith[M]Oxford: BlackwellPublishing. 1991: 229-292.

[2](英)Bill Hillier. Space is the Machine:A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M] Londou: Space Syntax,2007:10-39.

[3] Edwzud THall,The Hidden Dimension,[M] New York:Doubleday,1990: 113-125.

[4]Harvey,D,Chapter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Space,m Low,S and Smith,N(eds),The Politics ofPublic Space. (p.200) [M] London: Routledge 2006: 17-33.

[5](美)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Edittion,1992: 29-112

[6](法)居伊·德波.景觀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27.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引导企业快速发展、稳定成长的灵魂思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可以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对内部各种活动进行积极引导,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优势地位。基于此,本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利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以期提高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

进行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加快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争取更高的利润。企业内部的每位员工都肩负着提高企业效益的责任。同样,企业与文化建设也应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服务,这种构建的目的性与企业管理就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需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相关经济效益。这种服务关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在直接的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作用不明显所致,而在企业管理中其本身对于企业的相关经济效益提升却有着极为不俗的效用,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合理增长是有正面作用的。

(二)企业管理作用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属于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管理范畴之内,为了保证企业文化管理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企业必须通过自身机能对企业文化进行合理的建设。在企业管理范畴下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够通过企业管理这条途径来进行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运作与发展中作用。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寄托,其最为根本的内核是企业的发展精神与具体制度,这种内核的存在完善了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条文,对物质文化的管理更加的方便,企业发展更加顺畅之后又加快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最终为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打下坚实基础。

(三)企业文化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企业文化有导向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向心力,能够有效的引導员工们的价值观,为企业在市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把企业员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其次,企业文化具有约束的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源动力,是企业发展力量的来源,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对企业的责任感、主观能动性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具有使命感,对待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再次,企业文化具有鼓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优良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员工的个人能力才能够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努力朝企业目标前进。这種激励作用是使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和加强企业部门凝聚力的不二选择。

二、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一)发挥管理层传播企业文化的桥梁作用

企业家的个性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层管理者的行事风格、战略决策、综合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建设速度。第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企业如百花齐放,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企业所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为了缓解压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拥有更高的个人素质和管理才能,并能对整个市场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来带领企业向前发展;其次,普通员工是构成整个企业最重要的部分,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继承,需要管理层发挥企业与员工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管理层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传达企业文化,引导工作态度,真正将员工与企业结合在一起,是强化认同度,提升忠诚度,保证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培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引领员工意识形态

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思想是人的行为指南,因此要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首先要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我国企业众多,没有任何企业能够保证所有的员工都理解且认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培训应提高到企业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和衡量。通过企业文化、企业愿景、企业目标等的宣贯,使员工明确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主动融入到企业各项工作中。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团队精神与企业主人翁责任感、竞争、荣誉等的不断提醒与刺激,使员工具备并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企业管理“硬”的机制与企业文化“软”的约束要双管齐下,引导员工珍惜岗位、珍爱企业、勇于竞争、乐于贡献、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融入日常工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通过长时间的发展不断累积起来,是整个企业凝聚力的所在,要想真正起到作用,仅仅依靠几句标语、几个宣传栏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来实施对公司的管理,促使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推动制度的革新和发展,可见文化和制度是相互渗透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制度化,并成为体现企业制度中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又“硬”化为一种制度。尤其要在提炼企业文化核心内容、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内外宣传规范、年度工作计划等方面,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让员工在工作中可感知、可遵守,并且习以为常,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骨子里。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要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必须逐步树立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现代管理理念,从发挥管理层传播企业文化的桥梁作用、加强文化培训引领员工意识形态、加强企业文化制度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理念,静心思考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维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保持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浅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理念[J].市场论坛,2017,02:50-51+54.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公共文化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群众娱乐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创作人才、文化成果传播人才、文化事业服务及文化服务志愿者等。公共文化人才主要承担着群众娱乐、文化思想宣传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社会职能。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公共文化人才。目前,很多基层公共文化单位,人员老化,人才短缺,存在着明显的“三低一少”现象(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专业人员少),公共文化人才能力的高低,实实在在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完成质量,公共文化人才素养的高低也实实在在影响着社会公共文化的呈现水准。

公共文化工作需要深入群众,落地性很强,服务场所多为地方文化馆站、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开展活动广泛,如文艺演出、各种赛事、社会辅导与培训、广场文化活动等,工作时间常常为公众休闲时间,工作任务和压力也往往繁重,从事公共文化工作不仅需要公共文化人才“一专多长”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神圣使命感和热情,有强烈责任心和自豪感。

高校是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一直以来,职业院校在技能培养方面颇为重视,强调工匠精神,周建松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说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充满“工具主义”的价值而缺少对职业教育人本价值的关怀。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由于所从事工作的文艺性,不仅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人文精神。艺术职业院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现状,面对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生源,该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公共文化人才来支撑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响应新时代全国人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呢?

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职业教育承载着广大青年“成才”“成功”“出彩”的重要责任。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提出的职业教育的三个要旨也体现出人本价值关怀:“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重递进式目标将个人谋生和服务社会结合,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将一技之长和全面发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在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体现出逐渐增强的人本主义意涵。人本主义宣称对“个体、人类内在尊严、人性权利和价值……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在新时代的中国,职业教育更应吸收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在传授给学生生存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和回报社会,懂得如何运用技术改善我们的生活和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为例,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自2012年(2015年之前,该专业名称为文化事业管理)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高职艺术院校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的供需问题和高职学生未来发展问题,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上的人才培养探索为例,基于“人本价值”理论,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凸显人本关怀,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我国公共文化输出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培养公民意识,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公共文化人才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因此,公共文化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每年召开德育研讨会、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平日也举办丰富的培训与教育活动,为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把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使命和目标。

二、以生为本,反馈式培养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坚持从岗位出发,到岗位中去。首先,从岗位出发,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严格遵循社会和岗位需求。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地处珠三角广佛地区,在划归广东省教育厅之前属于广东省文化厅唯一一所直属艺术职业院校,有比较充足的公共文化环境和文化艺术资源。学科带头人来自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一线岗位,多次带领学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地走访与调研,与珠海文化馆、中山文化馆、佛山文化馆、花都区文化馆、三水文化站等广东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机构交流并签署实习基地。文化馆、文化站现场教学,学生目睹真实工作场景,直观认知将来的工作岗位,清晰用人单位需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目标性更强,在职业规划中有更清晰的定位。学生聆听文化工作者分享工作经验,感知到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必须深入基层,走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和呼唤的文化艺术,前辈们对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热爱也让学生们受到人格感染和鼓舞。然后,到岗位中去,给每位学生安排实习就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团队持续跟踪学生实习与就业,定期去做岗位回访,一方面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习生的满意度和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了解毕业生实习生的工作进度、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实习收获、工作感受等情况,为课程修订与优化提供参考,做到以生为本,反馈式教学。

三、依托学院特色,服务地方区域文化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组织,肩负着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责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依托强大的音乐、舞蹈、粤剧等艺术优势资源开设艺术通识课,培养出的学生“一专多能”,能说会唱,能演会跳,多次为社会提供公益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志愿等服务。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与政府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共建与合作,为一线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在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亦可开展小规模定向委培,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定向培养和输送人才。

四、因材施教,细分培养

文化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的主要构成。程莹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研究》中提到针对生源特点进行学生分层。也就是对所有学生进行思想和艺术通识教育,使他们毕业后能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艺术常识的文化志愿者。对艺术类生源开展文化理论教育和艺术技能培训,这类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企事业单位开展文艺活动,进入地方文化馆、社区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成为业余文化骨干。为优秀艺术特长生开展更加专业系统的艺术训练,在能跳会唱方面凸显职业性和专业性,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成为艺术活动的引导者,成为文化和艺术的继承人。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因材施教,学生可扬长避短,学其所乐;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人才的构成进行细分培养,人才培养更有指向性。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有两个细分方向:艺术培训和文化管理,在专业设置上凸显人性化,有效解决了学生通而不专、就业与个人兴趣不和谐的问题。

五、终身教育,出彩人生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首先要培养合格劳动者,实现零距离就业,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让每个人收获更好的人生。零距离就业是基本目标,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拥有提升和晋升能力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不应止步于专科教育,应有更高发展,可通过专插本、专升本选择继续提升,解决就业时一些公共文化岗位学历门槛高的问题,满足社会公共文化工作对文化程度高的公共文化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对提升职业技能和获得理想岗位的渴求,成就出彩人生。

以文化感化人,以艺术熏陶人,服务就业,服务社会,服务人生。基于人本主义探索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之路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程莹.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课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研究——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成果[J].传播力研究,2018(18):199-200.

[2]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

[3]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2014-06-23.

[4]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1-4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以往在应用研究中很少系统地从文化产业的终端——文化消费上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分析2010-2013年广西文化消费现状,指出文化消费不足成为制约广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以文化消费主线,将产品、消费市场和消费主体作为战略思考基点,提出了广西文化产业走消费拉动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战略对策。

关键词:文化消费;广西文化产业;战略思考

引言:2010年国家提出把文化产业地位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提出实现文化产业国家支柱产业目标。文化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向扩大内需倾斜的战略基点。而文化消费需求状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产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把握文化消费需求就抓住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当前广西文化消费能力如何,如何提高广西文化消费能力,实现文化生产供给与文化消费需求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战略上的思考。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文化消费的概念是在1985年全国消费经济研讨会上被首次提出。研究学者对文化消费的内涵认识基本趋向一致,只是定义的视角有所差别,当然也带来了对文化消费外延的不同认识。施涛(1993)认为,文化消费指以文学艺术为主体,包括对音像、出版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服务。此定义可以看作狭义定义的典型。而曹俊文(2002)则从广义角度认为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胡秀丽(2008)从文化消费的目的性角度认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在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等活动中为获得知识、艺术熏陶、精神享受与满足而实施的消费行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体的生活质量”。 唐秀丽(2006)是从文化消費的对象及其范围来界定文化消费的,认为文化消费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人类社会的活动及其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文化消费从地域范围讲既包括本地、本民族、本文化体系(如东方文化)的文化产品和劳务,又包括世界范围的、外民族的、其他文化体系(如西方文化)的文化产品及劳务。

(二)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内在关系。(1)文化产业以文化消费为目的。文化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以视听感受、情感满足、精神愉悦为特征的文化消费需求决定文化生产,成为产业形成发展的源泉。根据恩格尔原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的提高、收入结构的改变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化,物质需求让渡于精神需求,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此外文化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休闲时间弹性高于一般物品,伴随着文化消费能力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将不断扩大,拉动文化产业增长。(2)文化消费能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消费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文化素质、闲暇时间、文化价格、文化基础设施等因素。文化消费能力与收入、消费者文化涵养、闲暇时间、文化基础设施具有正向关系,与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呈反向关系。上述因素将直接影响文化消费的走势。所以,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是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发展文化产业应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实现文化生产供给与文化消费需求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广西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广西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居民收入是消费支出的基础,消费的提升依赖收入的提高。“十二五”期末2013年,广西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23305.4,较“十一五”期末

2009年的15451.5元提高了7853.9元,增幅为50%。但与横向全国平均水平的26955.1元比较,差距分别为3649.7元。

(二)广西文化消费总体增长速度缓慢,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其文化消费能力的主要支持性因素,无论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是农场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随后又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本省域外向型产业就业和收入的降低影响,居民首先在消费支出中保证物质刚性需求满足。在此压力下,文化软性需求成为当减之项。

三、文化消费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1)广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有效转换成为文化产业资源。广西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先辈留下了丰富文化资源,从整体上看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和市场价值,从西部地区本身看,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但归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味,广西人对祖辈的文化资源习以为常;同时经济尚处于较为不发达阶段,工业化程度较低,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产业资源所依赖的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都不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文化产业资源,更不等于文化产品、文化商品。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文化产品,必须经过现代的生产转化,文化产品要成为文化商品,必须经过市场的转化,通过消费市场才能最终实现得了。(2)文化消费群体培育滞后,本地消费市场与外来消费市场都难以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广西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本地市场,也需要外部市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又相对落后,难以形成消费群,本地市场难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培育非常艰难。因此,广西的文化产业必须考虑吸引外来的消费者,而交通、食宿等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完善并不可能。(3)广西文化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失衡,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相比,产业属性主要体现在从文化产品研发—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推广—文化产品消费等环节是以产业化运作方式进行,相对传统方式而言,规模化成为内在要求。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的一些省份相比,由于需求上的巨大差异,广西的文化产业规模化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广西实力较强的出版业为例,报纸固定资产偏小,一些报纸经营规模与资产比例不吻合,而粤传媒总资产达达73亿元,比整个广西报业还大。

四、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以提升文化消费能力作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

基础。(1)考虑城乡收入现实差距。文化消费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存在着密切地联系。鉴于目前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盲目走高端路线,应该提供从高端精品到低端普及型的系列文化产品,以适合不同收入阶层对文化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政府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合理调节、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及价格,采取差别定价,票价补贴等多种方式,降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成本,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均衡。(2)提升消费者的艺术趣味和欣赏水平,增加文化消费设施建设投入。目前人们文化消费意识还不强,其中艺术趣味和欣赏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增加对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投入,让更多的人可以免费或低价格地受到享受到公共文化的熏陶,提升艺术趣味和欣赏水平。另一方面,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转换的载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设施的完善,这一方面同样需要政府的鼓励与财政支持。

(二)以创新文化产品,不断引导新文化消费热点作为战略发展动力。(1)对文化资源的市场挖掘。广西八桂大地,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等价值,但前提是找到这些价值能传播的普适性商品载体。所以需要借助现代商业、市场的手段,运用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生产加工的平台将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2)引导文化消费。一方面,要以优质的文化消费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消费,文化产业是以内容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创意位于产业价值链的顶端。创意能力能够创造文化消费热点,抓住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文化需求,成为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延展文化价值链作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1)以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作为核心,延展产业链条。通过现代技术创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创意内容通过不同的承载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文化服务价值,实现文化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增。(2)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在桂林、南宁、柳州等文化资源丰富地区,要发挥文化产业聚集效应。首先,以特色文化产品聚集形成经济增长点;其次利用文化产业的外部性,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经济增长极;再次通文化产业辐射作用形成形成文化经济增长带。

结语:以消费拉動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广西文化产业来说是一条“内生式”发展道路,是对以往单纯强调政策优惠的“外生式”发展道路的矫正,同时也是缩小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差距提供了可实施战略路径。

参考文献:

[1] 曹文俊.精神文化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J].上海统计,2002,(4):43

[2] 葛红兵, 谢尚发.文化消费:文化产业振兴的根本问题——兼评2009年上海文化消费状况[J].2009,(12):83-94

[3] 顾江,郭新茹.文化产业价值链及其引申[J].改革,2009,(06):150-152

[4] 胡秀丽.谈文化消费的社会意义[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 (5): 13

[5] 李建平.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03,(06):149-151

[6] 李炎,林艺.差异性竞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4,(05):

[7] 欧翠珍.文化消费研究评述[J].经济学家.2010(3):91-96

现代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行动的指南,是价值观的天然土壤。本文从狭义文化视角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文化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具有最广泛的价值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要求。

总体上看,虽然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社会成员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与冲突,实际行为失范和理想信念危机并存,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現实的人的价值观。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行动的指南,是价值观的天然土壤。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本文拟从狭义文化视角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

一、扎实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市场化、信息网络化三大趋势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互作用,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从单一性到多样性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一旦失去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人们面对形形色色的价值选项会陷入辨析的困境,甚至误入歧途。扎实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成了时代的必然。主流文化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在诸多文化中起到主导地位,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吸收各方面的智慧,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扎实塑造与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一是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我国主流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充实我国的主流文化。二是要创造性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它具有当代积极意义;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统,赋予它与时俱进的品质;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壮大充实我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三是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创新主流文化,支持有益的亚文化,改造落后的旧文化,坚决抵制反动文化。四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途径以加快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二、深化、拓展有效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断力

文化判断力是主体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判别、取舍、整合的高级认识能力,它渗透在主体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层面之中,包括信仰、道德、科学、艺术、习俗、生活方式、网络联系等。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多元文化有着较为宽容的心态和较强的适应与接纳能力,文化交融与冲突对人们产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难以比拟的震动和影响。但要看到,人们面对各种价值选择表现出来的矛盾性、盲目性、武断性等,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力,所以提升人们的文化判断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断力,第一要务是帮助人们建立文化判断的标准。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只有使人们在思想深处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使人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时能固守住思想阵地,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二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解西方文化。一方面,引导人们认真分析和研究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秀成果,帮助他们客观批判西方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使人们能以开放、理性的心态充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西方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习西方文化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要开展积极的思想反思活动,帮助人们抵制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冲击。

三、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积极引领社会思潮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问题。二要建立起对社会思潮进行迅捷、动态的预测、分析、引导、反应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思潮预测机制。要最大可能地减少负面社会思潮的影响,就要及时地对其做出准确预测,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危害,研究其变化趋向。其次要建立引导疏通机制。引导疏通是解决人们社会意识领域中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引导疏通中要对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果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再次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反应机制。关注负面社会思潮及其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尽可能防止消极错误思潮的蔓延滋长。三要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追求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在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按照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有效地转化为人们自觉价值追求的体制机制与科学路径。首先要重视建构人们对国家、政治、民族、文化及自我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其次在面向大众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提高其真理性与彻底性,使其客观、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再次,要运用社团、网络、媒体等多元、立体、社会化的宣传教育手段和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众的影响力、引导力,让民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魅力。

四、加强对现代传媒的文化管理

加强现代传媒的文化管理,一是政府要强化对现代传媒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现代传媒管理机构。其次,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现代传媒监督管理机制,调动民众和社会的力量实施对整个媒体的监督,形成以民众和社会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为准则的文化氛围。再次,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监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防止惡意信息的扩散与传播,防范网络犯罪。二要强化现代传媒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传媒宣扬民族精神和民族习俗,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面对更新的现代传媒体系,我们应该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风俗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使现代传媒为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服务,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文化的民族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监督与引导机制。首先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舆情报送及研判机制,由专门人员负责搜集媒体的舆情信息,通过网络信息监管、舆情采编和分析,对各类媒体上的重要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及时掌握各类媒体动态,并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其次要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遇到重大突发舆情时,能够分层次、分领域做好应急情况下热点敏感问题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建立“舆情发现—舆情通报—部门处理—跟踪反馈”等一整套反应机制,迅速扭转媒体舆论的错误倾向。

五、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增强公民的文化自觉

在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的强大力量体现在它赋予人们理性的文化分析、遴选、传播和创新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当前,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觉,加强公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现实的有效途径。一是社会普遍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进一步加强普及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对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二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编写传统文化教材,运用适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传播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日岗,覃翠柏.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判断力教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2]俞瑞康.试论文化判断力[J].昌吉学院学报,2004(3).

[3]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256.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路径研究”(14BBS03)。

作者简介:钱晓丽,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财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监督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