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

2024-07-21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1篇

1 新生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认知

播种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为。只有一个人从心里认同一种观点, 才会付诸于行动,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知恩, 那必定也不会懂得感恩。因此, 高校首先应使学生全面树立正确的感恩认知。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法进行。

1.1 说理启迪法

说理启迪法是指针对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和行为误区,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启发和开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养成感恩心理, 进而自觉实施报恩行为的方法。实施说理启迪法, 一方面, 通过正面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感恩的正面文章, 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感恩的成语典故、寓言童话、歌曲、影视作品, 可以开设感恩知识讲座、成功人士报告会、校友座谈会、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 帮助大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 进而明确道德实践的方向;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反面素材警醒学生, 避免出现相似的恶劣行为。比如可以针对南京大学曾发生的“一封心酸父亲的来信”或“丛飞事件”组织学生讨论, 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评议, 帮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真正意义上明白感恩的内涵。

1.2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通过发现、树立感恩典型, 用先进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 使之学会感恩的方法。高校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和表彰感恩的学生典型, 或者通过开展“大学生孝星”“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标兵”评选等活动, 让大学生学有方向、干有目标, 形成心存感恩、品德高尚、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2 大二、大三阶段:持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活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熏陶, 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情感上内化、升华。因此, 高校不仅应在新生时期进行特别教育, 还应该在大二、大三阶段构建感恩体系。

2.1 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感恩之理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因此, 应使教师将感恩与文明礼仪、道德、民族精神、价值观、理想等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获得思想的净化、人格的提升。

2.2 在学校管理中培育感恩之情

通过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服务, 搭建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 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和谐的人性化氛围、具有表率作用的教职员工将使学生的行为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2.3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感恩之行

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 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效果。因此, 我们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一方面通过学校广播、校刊、橱窗、板报等工具广泛宣传、普及感恩知识, 不断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的感恩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比如通过开展“我和父母谈心”、“我给爸妈做点事”、“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在给父母洗一次脚、洗一次头、煮一顿饭的过程中体会父母操劳的辛苦;通过参加义务献血、义务劳动、为灾区捐款捐物、为贫困生献爱心等义务活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通过“青年志愿者”、“三下乡”、“走访福利院”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用身体和心灵去体验和感悟, 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 大四阶段:塑造学生的感恩人格

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人格。大四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 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与困扰, 高校应在就业教育的过程中同时加入感恩教育, 在新生阶段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及大二、大三阶段对感恩情感不断培养的基础上, 强化学生的感恩人格。因为, 一个人懂得感恩的人会乐观的面对社会、面对挑战、面对自己的人生, 增强抗挫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毕业生系列离校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情怀。比如开展“感恩资助自己完成学业的人”、“感谢母校, 回报社会”、“文明离校·爱心捐赠”、“真情告白——赠言母校”、“拜访一位恩师”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国家、社会、父母为自己完成学业所做的付出,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认识到他们能够接受大学教育, 顺利完成学业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毕业后应该努力回报国家和社会。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心理不同程度的缺失, 本文试图从新生入校开始到离校之前, 构建“全程式”感恩教育模式, 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实践感恩行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全程式”感恩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 2004 (20) :9~121.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职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各方面的影响使男生从一入学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本文对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高职护理 男生 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男护士的需求,顺应这种趋势各大医科院校在护理学专业都相应增加了对男生的招收。然而护理在传统观念上似乎就是女性的专业,男性护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得到许多人的理解,因而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心理上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男生从一入学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文对高职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1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

1.1高就业率和低报考率对男生学习护理专业具有心理影响

在各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医学部的老师通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边是各大医院抢着要男护士,一边的现实情况是学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男生寥寥无几,早已被抢光。

随着医院越来越青睐男护士,这些年来,每当高考前期,会有各种各样的宣传希望男生填报护理专业,但效果一般。例如,从2005年至今,武科大城市学院护理专业每年招收的男生不超过15人。到大一新生转专业的时间,尽管医学部是该校就业情况较好的学院,申请转入护理专业的学生有50余人,但男生为零。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学习护理专业的男生会遭遇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专业的认同感会逐渐下降。

1.2对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认识明显不到位

虽然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来开展各项心理干预工作,但对护理专业男生适应不良的认识明显不到位。这些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在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心理问题。护理专业学生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性,护理专业的男生作为“弱势”人群,成天生活在女生之中,加之传统观念护理工作是女性干的,他们对这些环境的适应及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男生绝对要大、要复杂得多,如来自同学、社会等传统观念的歧视,甚至嘲笑。

1.3男性护理学生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据一些研究的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显示,所有男生学习动力均是出于个人、家庭和就业压力。和其他专业男生及本专业女生相比,除了硬性规定参加的活动外,男护生参加集体活动大多不积极。他们认为活动本身吸引力不强,内容枯燥、形式主义严重,没有结合男护生的实际需要。但在综合测评、评优评干、入党、奖助学金评定等涉及个人实际利益时,又很在意并积极参与。这就造成了男护生个人实用主义色彩严重,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2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对策

2.1对护理专业男生更多的关注

利用学校社团和社会媒体,对护理专业男生更多的关注。例如,《常州晚报》就曾经向市民读者全面展示了护理专业男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用生动的图文传递了护理专业男生“男子汉也能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心路历程、不懈追求和坚定决心。

2.2在专业教学安排更多的细节关注

在专业学习中,利用一些实例,例如目前美国的男护士已经占到了护士人群的20%~30%,坚定了他们对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信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男性从事护理事业也是很有前途的,有挑战性的,给学生介绍一些获得卓越成绩的男性护理,如2003年获得第39届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的中国藏族男性护理——巴桑邓珠的光荣事迹。通过这些方式树立学生对于男性从事护理事业的信心。

2.3让学生了解男性护理的长处

男性在担任繁重体力劳动时具有生理和体力上的上风。碰到突发事件时控制能力强,决策能力强,男性的稳重果敢能给人以充分的信任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男性护理更轻易获得患者的信赖,在护患沟通中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护理是一项集脑力、体力于一身的高压力性职业,需长期倒班,工作量大,又要确保不出差错事故,尤其在急诊,外科手术室,精神科等科室,更是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果敢有力,当机立断等特制,男性护理的加进无疑会使临床护理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优质高效。

男性护理非常受男患者的欢迎。据调查,男患者比女患者更愿意接受男性护理的护理,男性护理在给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进行导尿、备皮等操纵时会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尴尬情形,所以在涉及隐私的操纵中,男病人可以欣然接受男性护理的护理。这对于心理护理的深度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外,有利于护理团队发展。 护理队伍成员的单一性别现象,使公众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很轻易使人们将护理看成是技术含量不高的职业,也使得人们将护理职员看成是弱势群体,女性护理工作者也可能由于长期得不到来自异性的职业认同而使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男性的加进必然会改变以女性为主的护理工作方式和习惯,有利于建立平衡健康高效的护理团队。

随着高等护理教育招收护理专业男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情绪稳定、外向等人格特征的塑造对培养合格的身心健康的男性护理人才将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瑜. 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0(8).

[2]刘琳琳. 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培养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

【作者简介】

杨秀兰,女,1979年出生,汉族,讲师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工作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3篇

1 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修养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的眼界不断拓宽, 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许并不比辅导员窄, 要使自己在学生中具有权威和魅力,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需要通过自身的模范形象去影响学生。辅导员应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因此, 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1.1 政治素养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对高校辅导员而言, 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 高度的政治觉悟, 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辅导员唯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才能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1.2 道德修养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 而高校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和榜样的作用。辅导员要想用自己完美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就必须做到在政治上是学生的旗帜, 在学业上是学生的导师, 在情感上做学生的朋友, 在品行上是学生的典范。高校辅导员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个人魅力, 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完善, 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

1.3 心理素质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对大学生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辅导员要有良好的性格, 如心胸豁达、自信乐观、激情活力、沉着冷静、做事严谨等。这种良好的性格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寓理于情是做好学生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和艺术。辅导员应多做换位思考, 与学生进行真诚地交流, 多理解、安慰和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思想品质, 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1.4 组织能力

辅导员首先必须有能力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 把绝大多数学生团结和组织起来, 为完成学校学生工作的目标, 分阶段、分步骤地策划和安排具体实施计划, 善于调动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学生工作的强大合力, 共同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5 沟通能力

辅导员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以平等的心态接近学生, 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替他们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辅导员能以真挚的情感和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才能变一般人想来单调枯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无形的“春雨”, 在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 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循序渐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成才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辅导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成才。

2.1 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今的大学生, 除少数农村多子女家庭以外, 大多是独生子女, 有些还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不少人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差等一些共性问题。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比如:在教育内容上, 根据形势、任务和不同时期进行专题性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进行创新教育等。在教育方法上, 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组织教学实践基地,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 动嘴讲, 动手做,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通过教育改革构建和完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体系, 凸显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节假日, 组织班级活动, 培养团队意识。

2.2 分层次、划阶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生入学阶段, 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入校初期, 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咨询活动, 只有多了解、多观察、多分析学生的各种动态信息,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遇事不乱、临阵不慌。 (2) 为了克服学生刚进入大学的孤独感, 尽快熟悉新环境, 多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可以增加学生间的团结和友谊, 融入到新的集体, 感受到新环境的温暖, 同时通过活动可以发挥各自的才能。作为辅导员能够从中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才。 (3) 及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由中学时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后, 学习仍然是重点。 (4) 一视同仁, 出现问题不迁就, 奖惩分明要到位。在表扬处理各类学生事件中, 不带任何个人恩怨, 做到合理、合法、合情。 (5) 学长的榜样作用。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出思想觉悟高, 成绩优秀且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对新生进行引导和督导, 通过学长的传帮带作用, 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前合理规划人生目标, 树立远大理想及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进入大二至大三学期往往出现学习积极性降低;消极对待思想政治工作, 认识片面性加强, 集体离心力增强;学业压力加大, 容易产生抵触思想教育的情绪。因此,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努力达到成才的目的。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各需所能,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特长, 对于学生在尝试过程中的失误给予帮助, 了解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三是关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情况, 关心学生的政治进步, 不失时机的开展党课教育, 以基层团组织为基础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四是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 把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琐碎枯燥, 复杂艰苦。但是这一工作关系学生的未来, 关系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 因此辅导员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加强思想品德素质和自身形象修养。辅导员做学生的亲人和朋友,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成才。

摘要: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学识修养都将长时期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 辅导员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在各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 才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主动。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地方高校合并之初,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更新管理观念,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找出对策,有助于缩短磨合期,加快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探析地方高校合并后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

关键词: 高校合并 学生管理 问题 对策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一大批高校走上了合并之路。一些地方高校为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和办学层次的提升,也纷纷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重组与合并。这些高校合并之后,一方面实现了学科设置更加优化、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和教育资源得以共享的初衷,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受合并的影响颇为明显,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何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好合并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学生管理工作途径显得尤为迫切。这就需要对合并后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可行的对策,从而使学生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一、地方高校合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对合并的地方高校而言,每一校区基本都是未合并前的一所学校,不同高校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合并后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工作带来一些制度、管理方面的难点问题。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反映学校管理效率和提高学校声誉较为重要的环节,在新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实现各校区的统一、协调发展,其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尤显突出。

(一)不同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不利于合并后的统一管理。

合并地方高校的前身一般都是规模不大的专科类院校,有的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和学校性质,形成了自己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合并后,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各校区原来的管理模式都被打破,各种资源被重新调整组合,在学生管理的制度、方法上都出现了差异甚至混乱的局面,一时难以达到实质性的统一和有效的结合。学校师生特别是从事学生管理的人员在心理上容易沿袭专科院校办学思路下形成的工作方式、思维定势,不能很快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中。而新的学生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成熟,学生管理人员如果缺乏对学校具体情况和发展态势的了解,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进行。

(二)学生管理队伍参差不齐,不利于其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发挥。

合并后学生管理人员队伍表面上得到了壮大,但不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结构、素质的差异,以及合并初期造成的部分管理岗位的调整和人事的调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管理队伍的不稳定性。有些管理人员管理思想单一,管理方式方法都难以与时俱进,业务技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就会打折。还有的管理人员因合并后岗位的调整,不能迅速适应新的角色,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学生工作的现状也难以准确把握。各分校区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容易产生纪律涣散、人员松散、团队意识淡薄的问题。部分学生管理人员自认离核心校区较远,存有苟安思想,对学生日常管理松懈,或者认为目前的状态是暂时的,很多事情得过且过,对自己不能高标准、严要求。在理论上也不能深入研究,形成学生管理方面的科研成果较少;在实践中不能从大局和长远角度思考学生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三)校园文化融合不深入,不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基本环境,蕴涵着学校传统、校风校貌、学风学纪、人文风尚等丰富的内涵,体现着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地方高校合并前,经过多年的办学历程和文化承袭,各校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合并后凸显出了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在校风、学风建设,传统,人文等方面难以步调一致,校园文化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实质性的融合,同样的工作方式往往收到的结果不同。如果缺乏文化的指引和人文关怀,则极易造成师生文化的断层、思想的波动和情绪的变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管理效能,容易使学生管理陷入事倍功半的境地。同时,校区的分散客观上造成不同校区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动力、价值取向、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合并初期,部分学生的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失落感明显。这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四)校区分散及管理成本提升,不利于合并后的沟通交流。

学生工作讲求实效性。地方高校合并后,客观上造成了多个校区的分散,校区的分散进而造成各校区间信息勾通、师生沟通等方面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管理效率。一些院系也不能整建制地在一个校区,往往一个校区要兼容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多个班级的学生,容易出现多重管理,重复工作,不利于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网络。很多上级部门和平级部门制定下发的各类通知、办法等文件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便使用网络办公的方式,一些文件、通知可以在网上查收,但由于各校区的配套设施不同,仍然存在着信息不畅的问题,有些紧急文件甚至逾期才收到。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为了及时向学生传递上级信息,配合有关安排各种活动,需要在几个校区间来回奔走,造成管理成本的提升。

二、地方高校合并后学生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塑造人,是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地方,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解决合并后带来的一系列学生管理上的问题,探求相应的管理对策,势在必行。

(一)建立适合校情、统一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

地方高校合并后,除地理位置的分离外,要求其他都必须统一,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在各校区是统一的。我们需要集中原来各个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长处和特色,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比单一校区更具活力的学生管理模式。

一是统一管理理念和奋斗目标,建立“一个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这里强调的是“统一”,应建立统一的学生工作领导班子,实行统一领导。将原来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合并到统一的学生工作部门,全面负责和管理全校多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及时整合完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去粗取精,形成适应合并后学生管理工作的统一的规章制度。

二是建立适合校情的学生管理模式。针对合并后面临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实施“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比较妥当。“条块结合”,是指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内容的不同而定位核心校区和分校区的性质,进而采取相应的条式管理或块式管理。“条式管理”意即建立一种以校学生工作处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部门,各二级学院学生科为主要的学生管理工作单位,在校学生处的统一规划部署下共同开展学生工作。“块式管理”意即各分校区有校学生处的派出机构或人员,负责所在校区的学生工作,以加强分校区的学生管理。

(二)建设素质过硬、工作高效的学生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管理中亟待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为学生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当前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 探析

联合国专家曾断言:“从现在起到2l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心理健康将成为2l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很多高职院校心理调查表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改善这些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使其全面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诱因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高校教育,虽然国家也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中,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度仍然不高,在一些人的眼中高职教育仍然属于“另类”教育,甚至有人认为“上高职的学生都是差等生、高职学生就业没有出路”,等等。种种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高职院校学习,而踏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高考失利成绩不理想而“被迫”入学的,因此导致了高职生自我意识中“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和冲突,老感觉自己低人一头,他们在很多场合下都不愿谈及自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意无意地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二)对环境适应的障碍

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对于普通本科生,大多数高职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强,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主要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教学进度较快,学习容量较大,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学习方式更不上,学习感到吃力,出现厌学、怕学等消极态度;再加上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又令适应“约束性”生活的许多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再者有些学生习惯于以前家庭父母的依赖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常生活基本是父母操持,而新的环境需要他们独立应对许多生活事务……因此,面对这样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感到迷茫无从、孤独寂寞、情绪低靡、甚至烦躁不安。

(三)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

在人才市场上,现在虽然社会需要实用人才,但很多用人单位还是看重高学历和毕业学校的档次,因此和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相比明显具有劣势;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的扩招,在校学生数急剧增加,高职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除此以外,还有中职技校生和农民工抢占蓝领市场,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生学习与就业的焦虑感和不自信,甚至产生对前途的担忧和恐惧感。

(四)逆反感强而责任意识弱

部分高职学生感觉自己“壮志未酬”,加之某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自己学业受挫的自卑感归结到学校、社会和家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经常愤世嫉俗,甚至用极端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越是家庭、学校、社会提倡或要求做的事情,他们就越反对;相反,越是不允许甚至禁止做的事情,一些高职学生偏乐于去做,经常一副玩世不恭的形象,浑浑噩噩,无心学习,沉迷网络,缺乏责任感。

(五)交往的困惑

刚到大学时,高职生都非常希望能和同班、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后来由于学习等方面出现差距,同学关系出现隔阂,一些学生缺乏为人处世、沟通交往的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不懂得如何客观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在认识和评价人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导致形成高职生的角色困惑、交际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如果处理不好极可能形成他们内心自卑、嫉妒、自闭孤、偏执、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与不良品质。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第一,职业高校必须建立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宣传调研、建立心理档案、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团委、班主任和辅导员为辅助的专兼结合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实用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有弱化的趋势,但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弱化,会导致各种自由化、无纪律、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泛滥,违法乱纪事件剧增,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也不利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所以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其它思想教育的方式,使高职学生在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正面引导,减少或消除市场经济和社会消极因素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正视现实,加强自律,勤奋学习。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缓解不良情绪,因此学校可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竞赛、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给同学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励他们积极施展才华,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高职院校

有些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是低等高校,是受社会歧视的,甚至认为一无是处。实际上,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要从学生刚入校开始,学校有关部门和各科教师就应告知关于高职院校的地位、国家政策、教育方式、目标以及发展前景、趋势和高职毕业的杰出人物等知识。让学生对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做好思想准备,同时可以邀请以前的优秀毕业生就其目前的就业情况进行演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读高职院校没有什么意义而自暴自弃。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渗透

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自己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稳定的工作态度,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学生面前自信、真诚而宽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帮助学生摆脱消极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肯定,让他们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心理困惑,成为学生最信任、最可靠的人,这样学生也才会在真正遇到困惑的时候愿意向你倾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促使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成为健康和有用的人,是高职院校教师一项经常化、制度化、持之以恒的工作和事业。

注:本文为2011年度河南省商丘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我国社会转型期公众心理困境及疏导问题研究,编号:2011121。

参考文献:

[1]龚云,廖学辉.高职大学生心里现状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J].2008,(5).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武建芬,孙明涛.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第6篇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 每个人都向往幸福, 幸福是人类实践的最终目标。那么什么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腰缠万贯为幸福, 有的人认为功成名就为幸福, 有的人认为身体康健为幸福, 有的人认为家庭和睦为幸福,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 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 说的清楚、调理一贯, ”[1]幸福主要来自于每个人的自身感受, 是个见仁见智的概念。在人类追求幸福的历史中,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用领域研究幸福。据理论界研究, 构成幸福的十大基本要素是:“平和的心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健壮的体魄、成功的事业、纯洁的爱情、真挚的友谊、自由的思想、适量的金钱、质朴的真理。”[2]由此可见, 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们的生活态度, 是心灵的慰藉和满足。学者柴素芳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中指出“幸福是人的迫切而合理的需要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时的心理体验”[3]。这个概念体现了幸福源于客观见于客观,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幸福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人生系统中有关幸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认识, 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幸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本质的理解。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中,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实践观点的幸福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前人幸福观的批判基础上,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 追求改变和解放的辩证幸福观。“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就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基于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其核心是改变世界与改变自身相统一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追求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它强调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和谐统一,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想状态和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幸福观, 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二、幸福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幸福观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舍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主体性、差异性等特征。人们如何在实践活动中着力提升自身对幸福的理解、领悟和创造能力, 增强对何为幸福和如何创造幸福的科学理解?最好的答案就是通过教育。教育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中介, 对疏通社会成员对幸福生活的误解和误认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对幸福的敏感性。幸福是教育的目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黄金时期, 是大学生形成科学幸福观的关键时期。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和集体的幸福起到促进作用,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激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目的、建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 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 创造活力和实践活力相对较强, 对其进行幸福观教育, 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认知幸福的能力, 而且推动我国未来主流幸福观建设,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幸福观教育主要指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为目标, 以幸福的和谐状态为评价标准, 提高人们认知幸福、创造幸福、体验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的教育过程。目前我国高校的幸福观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学校并未建立系统化的幸福观教育体系。高校幸福观教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旨归, 以提升大学生幸福认知能力、幸福情感能力和幸福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过程。因此高校幸福观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学生, 强调大学生个人品格修养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国家兴旺。

三、高校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

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对幸福观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其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 积极健康科学的幸福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首先, 幸福观体现着人生目的, 而崇高的人生目的为大学生获得幸福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南。人的出生虽不具有目的性, 但人出生后却逐步过着一种有目的的生活。而这个目的的性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正确积极的人生目的对自身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而错误消极的人生目的则对自身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高校幸福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建立将小我幸福与大我幸福紧密统一的崇高人生目的。其次,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定向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为大学生创造获取幸福的积极心理环境。大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尚不丰富, 在面对人生境遇的曲折与困难时, 有时会无法超越内心世界的矛盾。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生没有坦途, 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 体验奋斗者的快乐和幸福。幸福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妥善处理竞争压力, 也有推动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再次, 大学生幸福观教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经验也证明矛盾容易引起人内心冲突、焦虑和痛苦。在幸福观多样化的今天, 为避免以拜金和享乐为主要特征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和利己主义幸福观侵蚀我国大学生, 必须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内涵包含三个基本层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梦、民族梦,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是具体的、实在的幸福生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个人幸福的最终依托和归宿在于社会价值的体验和实现, 个人愿望的满足要符合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需要, 个人的实现要最终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完善的力量,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平稳和平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其实就是对人类幸福的追求和对自身完美的期待。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 是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 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5]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 只有建立科学的幸福观, 将个人幸福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才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支撑。

四、高校幸福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幸福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幸福与教育存在本质联系: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 二是教育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6]。幸福是教育的目的, 而现代教育有偏离教育本质的倾向, 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幸福观教育的重视, 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幸福观教育体系。现阶段高校幸福观教育内容主要蕴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中, 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因此高校应承担其建立幸福观教育系统工程的责任, 这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承担其教育的使命和责任。首先, 高校应当开设专门的幸福观教育课程。美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专门的幸福课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团体辅导”、“心里咨询”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方式, 开展幸福观教育[7]。我国高校应当结合我国实际, 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进行幸福观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我国幸福观教育的观点主要零散分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 这不利于大学生系统理解和把握科学幸福观。其次, 建立专业化的幸福观教育教师队伍。幸福观教育教师队伍应具备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通过幸福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加大投入, 定期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培训。再次, 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评估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高校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之上。教学评价评估体系应尊重学生的阶段性, 发展学生的潜在活动能力, 运用科学的测量工具评价学生的幸福发展水平, 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与学的热情。

高校应当注重调动大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有教师的引导参与, 还应该有学生的主动、全面和全程参与。只有调动大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 才能使大学生主动将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追求目标, 事半功倍地提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 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幸福观教育的方案制定中。教师保持幸福观教育活动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性,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方案制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引导大学生主动反思和初步归类自身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幸福观教育的具体问题, 并展开针对性的调查分析、总结归纳, 并积极与老师进行探讨, 参与到具体教育方案的制订与完善中。其次,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实施过程中。幸福观有鲜明的主体性, 因此大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统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大学生应在良好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中学习如何正确感知和创造幸福, 并在课堂、学校、社会、网络等实践平台中真实践行自己关于幸福的权利和选择, 最终实现幸福观的内外与外化, 这就要求高校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与幸福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幸福观虽具有主体性, 但是科学幸福观应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因此在注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个体性差异的同时也要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使学生通过共同创造幸福成果、分享幸福体验, 实现在实践中收获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双重满足。最后, 使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高校幸福观教育评估环节。大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环节, 形成有效的反馈意见, 能够更好更实际地实现对教育活动的改进。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 对教育内容、教育效果和教育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反思教育整体过程, 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措施、拓展教学思路, 而且在学生发挥其思维散性和活跃性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潜在地提高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幸福的能力。

高校应规范化管理大学生休闲生活。休闲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将幸福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之中, 这是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 高校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意识, 是学生自觉有效地安排休闲和学习的比例, 在寓学于乐中弥补自身不足。其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充实大学生休闲时间。多样的校园活动, 如文化艺术活动、创业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想品德与道德教育活动等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大学生的阅历和提高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质量。再次, 增设技能培训专项课程, 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对大学生进行阅读、音乐、舞蹈、旅行等方面的培训, 在增强学生的鉴赏和阅读等方面的专项能力和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及幸福感, 并且避免了大学生在上网、购物等的层次的休闲中浪费时间。

摘要:在当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 中国梦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幸福梦, 那么什么是幸福, 如何看待幸福直接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幸福观, 强调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国家兴旺相一致, 是高校幸福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其如何认知和获取幸福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方向, 也影响着国家未来主流幸福观的方向和中国梦的推进程度。此外, 教育的本质和出发点在于如何是受教育者获得幸福, 因此教育的目的也要求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与成材的教育主体应当承担起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责任, 改进当前幸福观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2.

[2] 黄明哲.共产党人的12个幸福观[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1.

[3] 柴素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4]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6] 沙洪泽.关于“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02 (11) .

上一篇:女师范生心理困惑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