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

2024-07-21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高校内部控制存在诸如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薄弱环节、未形成规范的內部控制体系、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落实载体等问题。通过设定内控目标,识别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内控意识的建设。同时,借鉴戴明环管理理论,将循环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建立过程,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状态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最终实现高校的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财政部于2012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2017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按照财政部发布的统一报告格式,报送本单位当年内部控制报告。高校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业务复杂多样,资金来源渠道较多,人员和管理机构比较庞大。为保障各项经济业务合法、合规开展,保证高校资产安全,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实现高校科学管理,提高高校办学的效率和效益。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而高校在传统上习惯于接受上级的指令性任务,造成高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思维。高校的业务涵盖教学、科研、招生、基建、校办企业等众多复杂活动,风险也随之而来,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长期停留在财务控制、内部牵制等层面,未能建立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甚至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的事。随着高校业务活动不断增加,出现了在针对一些特殊事项的处理上,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新业务或者特殊事项不匹配、流程不顺畅的现象,出现管理上的盲区,诸多因素导致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2.高校尚未形成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目前,高校正在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加快建设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尚未形成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

第一,从高校单位层面角度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尚未建立。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规范,但高校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信息技术应用、各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信息与沟通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缺少单位层面全局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多数高校局限于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会计业务层面工作,缺乏全局意识,缺少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既未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并未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也无法预先制定出风险防范的对策。对风险评价过于滞后,风险发生前期不能及时监督纠正。近年来,高校普遍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但目前仍是个案化、事后监督的状态,如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资源使用是否高效、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关键岗位是否存在舞弊等。高校现阶段尚未建立起系统、全面、客观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运行带来的管理成本较高,实施效果不理想。

第二,从高校业务层面分析,内部控制环节还存在缺位现象。例如:预算业务环节存在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编制过程中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充分等问题;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执行过程存在无预算支出或者超预算支出等问题;考核评价环节依据不合理、对于考核结果缺少反馈等问题;收支业务环节没有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收款与核算、支出申请与审批、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业务经办与会计核算等岗位;资产管理环节未明确归口部门及相应使用责任、未能按时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存在重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控制等问题;政府采购业务环节存在未严格按照预算或者计划要求应采尽采、单位自行决定供货服务商等问题;建设项目管理环节未能建立招投标的控制机制、存在建设资金的截留或挪用的情况;合同管理环节存在未能实现合同授权和归口管理、对于合同履行情况的监控以及合同纠纷协调机制的建立不充分、不完善的问题。

第三,从评价及监督角度看,高校内部监督体系尚不健全。内部监督不仅仅是对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的监督,更重要的是针对事前的风险评估,找到主要风险点,发现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设计环节的缺陷。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仅限于开展基建维修工程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具体审计业务,内部监察部门也仅限于基建维修工程、设备购置等程序监督,高校尚未建立审计和监察部门对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监督审计体系。内部监督力度不够、外部监督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10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并于2010年9月1日施行,要求各高校相关信息要公开透明。但是,高校信息公开在公开范围、公开程度、公开内容上尚未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是通过网站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出现网站信息查询不方便,登录过程缓慢、公开专栏信息链接无效等问题,外部监督效果不明显。

3.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缺乏高效运行的载体

内部控制制度最终是要服务于高校运行管理的,需要便捷的、具体的执行载体。目前,高校的管理现代化、信息化严重滞后,很多高校办公流程还处于模块化建设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限于公示、下载、打印,需要办理经济业务的教职工每次先学习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再按照制度要求找相关岗位负责人审批,极大增加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成本,降低了高校运作效率。没有融入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单位层面的顶层设计,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交互和使用,使管理和运行效率较低,甚至限制了高校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承载统一、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意识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仅局限于财务、审计的“小内控”范围,已经扩展到高校的全部经济活动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需要由单位层面进行统筹安排,业务层面具体查找风险点,制定可行的制度。高校负责人对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是内部控制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单位领导班子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这就要求单位一把手负责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设定目标,目标设定是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的前提。只有先确立了目标,才能针对目标识别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控制风险。高校经济活动控制目标主要有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识别经济活动中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根据高校风险分类和经济活动控制目标,将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按照五大控制目标的维度识别具体风险事项。识别出风险后,要进行风险分析和应对,根据高校控制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承受等应对策略。

此外,还要逐步形成通过内部控制措施来应对风险的意识。一是领导干部要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知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梳理内部控制意识,从领导层首先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二是要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設,在整个组织内倡导控制意识,增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行动上约束自己,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三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治理结构、规范议事规则、明确授权和分权,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学校各项经济活动都在制度的控制下有效、健康的运行。

2.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联动机制,发挥系统效应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做好组织保障工作至关重要。高校应成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来统筹各部门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同时各参与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内控建设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梳理查找风险点和关键岗位,在对原有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废、改、立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整体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对各项经济业务事前有审批、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核,从而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系统性功能。

分步骤、分阶段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一是从内部控制机构组成情况、运行情况、机构改革情况、权力运行制衡机制建立情况等方面构建总体的应对策略。二是由具体经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入手,寻找具体业务层面的风险点,提出具体应对措施,然后串联扩展到全面内控、全员内控。业务层面上,可以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国有资产业务管理、建设项目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合同业务管理等环节形成具体的应对措施。对于预算业务控制,要贯穿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分析、绩效评价整个过程。对于收支业务控制,要实现收入来源合法、应收尽收,支出的审批程序合规,标准合理;收入和支出核算应及时准确,票据管理要严格规范,收支检查要及时全面。对于国有资产业务管理,要实现资产配置合理高效,货币资金收付流程严格规范,固定资产及物资保管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对于政府采购业务,要保证单位各项采购业务符合政府采购政策,采购方式严格审核,采购过程公正透明,程序合法,验收环节手续齐全。对于建设项目业务控制,要实现项目立项论证充分,集体决策。项目概预算编制合理,招标程序透明公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项目竣工决算办理及时、做好资产验收和移交工作。对于合同业务管理,要包括归口管理,明确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合同是否合理履行,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加强监督,强化绩效考核与问责机制建设。高校还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有效性的评估,评估的方面不仅局限于对日常经济业务的监督,而且还包括针对特殊事项以及非常规业务等易产生特别风险的经济活动的监督是否有效。为保证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在运用信息化管控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监督、不断强化绩效考核及问责机制建设。一是加强监督监察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等部门的监督作用。通过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审计和财务的信息共享,将监督工作尽量向前提;常态化引入外部审计监督,形成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二是建立经济责任制。厘清各自的岗位职责,从制度上明确岗位的责任、权利、义务,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以确保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三是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建设。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到干部考核的内容,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激励;反之,就有必要对单位和个人进行惩处,促进内控制度落到实处,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并使之得到有效运行。

可以借鉴戴明环管理循环理论(PDCA):P(Plan,计划):高校应当建立什么标准的内控体系;D(Do,实施):相应内控制度是否存在,如何保障内控标准的执行;C(Check,检查):考核评价内控是否有效;A(Action,处理):如何持续修正补充改进内控体系。通过管理循环八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定主因、制定措施、执行计划、检测效果、纳入标准、遗留问题,将循环管理的思想运用于内控体系的设计和建立过程中,使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完整的闭环。

3.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载体

信息化是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将管理制度不断规则化、程序化、系统化的过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同时,作为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载体,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各项业务发展的需要,构建动态运行机制,真正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对本单位数据互通、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的一体化管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状态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各模块之间要相互关联,预算与收入模块、预算与支出模块、预算与资产模块、预算与采购模块、收入与支出模块、收入与资产模块、收入与采购模块、支出与资产模块、支出与采购模块以及建设项目和合同管理模块等的相互关联。实现经济活动执行程序化,减少非程序管理,即将人控因素降到最低。依靠信息化为载体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将内部控制工作提前,由事后监督优化到事前审批,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的参与,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主要是人机系统相互配合执行,以人为主体。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人员权限分配上要更加合理,避免不适当的人为干预。

结语

高校应以贯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契机,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为依据,对单位的全部业务活动进行梳理,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以及监督评价等方面着手,形成全校的业务内部控制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最终形成科学管理的模式、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周文,张庆龙,聂兴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解[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2-1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21-40.

[3]梁步腾.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31):70-71.

[4]张大福.高校内部控制现状、问题与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38-41.

[5]陈菡,陈爱华.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差异分析—基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3(10):178-181.

[6]卢旭东,郭欣旺.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4(2):40-41.

[7]王斌,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务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27-44.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财务处)

[责任编辑:苑聪雯]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的促进作用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数企业通过充分运用股份制以及企业责任制相关的内部审计改革创新模式将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亏损转为盈利,维持企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在实际的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未解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审计过程出现大量纰漏,对企业内部整体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未来整体性发展。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化经济时代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工作所面对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探讨,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提出  解决措施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会计财务控制以及相关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对国有企业整体经营与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审计三大项目职能中的其中一种,不断推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与组织经营建设的长期稳定性发展,是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要性过程。但是截至目前,我国當代国有企业内部相关审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设计的环节中仍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当代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相关审计工作,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性价值意义。

1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扩大,社会国有企业为了紧随当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脚步,维护企业长期稳定性发展,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相关策略来对企业自身的财务项目整体的运行过程进行必要约束,以此来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能准确地纳入财务内控体系框架之中。以下是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作用。

1.1 内部审计有助于避免国有企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对财务资源流失问题的逐渐重视,企业领导者对防控措施的发展与建设展开了深入地了解与探析,并采用各项手段来对其进行有效地避免,以此减少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资产损失。基于以上背景因素,通过大力推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有效措施,同时可以针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维持国有企业资产增长目标的合理发展。

1.2 内部审计有助于全面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东治理模式与治理体系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内部的有效岗位治理策略能被充分地运用于全面优化企业股东治理模式与相关治理体系之中。而作为国有企业一旦能独自拥有一套健全、完整的股东治理模式体系制度,便可以有效获得企业高层领导者的支持与大力协助,对推动国企自身的整体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企业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将自身独特的财政内控监督管理的优势发挥淋漓尽致,对国企股东治理模式以及治理体系同样起着相对的促进作用,因此常被国有企业用来推动综合性企业内部监督与管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内部审计能有效避免国有企业开展不法经营

通常而言,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能有效对国企内部各项财务信息数据的运转活动以及财务项目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在面对较大经营规模国有企业时,同样能充分体现审计管理职能实施的有效性。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而言,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企业整体经济效应审计、会计财务审计、专项业务审计以及财务管理监督审计四大主要类型,通过审计职能的细节化发展,突出审计项目建设的内涵价值,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审计内容进行分化处理,借助内部审计力量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进行管控,有效避免国企不法经营活动的非法开展。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在现代化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负责企业内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财政收支情况、财务制度管理、项目经营活动以及其他方面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以此为基础,定期做好财务的全面审计报表以及专项审计报告相关的任务工作,维持企业的未来绿色发展。事实上,国企内部审计工作岗位部门整体的地位与职能实施效果,与企业其他部门相比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由于缺少相关审计法律机构的认定与支持,因此也就失去了法律制度的保护,无法真正意义上将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作用落实到位。

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效果覆盖范围过于狭窄

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角度出发,整个审计职能实施效果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现象问题体现在:(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工作的开展多数集中在以往已经发生的企业经济发展活动项目之中,由于整个审计过程缺少对企业经营项目财务风险的事先预判以及“事前、事后”的合理处理,直接对国企内部的财务经营项目活动的全程监控流程的顺利展开造成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国企财务风险预测以及防范措施的建设工作的成功展开。(2)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周期通常都是以“年”为基础计算单位,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导致企业内部财政资金非法挪用问题现象的频繁出现。与此同时,在以“年度”为计算单位的审计周期时间之内,凡是违规的国企岗位职员只需在企业审计工作真正展开之前将资金的缺口进行弥补,便能避免因违规所造成的对应惩罚,属于国企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严重疏漏,对企业整体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职能与审计工作职责相混淆

现代化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诸多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制度与审计岗位部门之间不相分离,无法通过科学手段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实际性作用。通常国企经营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职能偏重于企业治理方面,而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则与之不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实际上是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在第一时间提出合理的评价与优化建议,有效避免企业管理项目开展阶段违规事项的频繁发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职责效应时常出现混淆、难以分别的现象。

2.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在体系上缺乏相对独立性

截至目前,我国当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在审计项目体系上缺乏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系统以及全面的法律基础保障。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审计法》等现有的法律制度都尚未对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组织文化建设与体系规章制度的完善过程进行明确规定与约束,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岗位部门严重缺乏必要的经营独立性,对日常企业文化建设、经济整体发展以及企业设施完善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而言,还远不如企业外部审计。

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合理解决措施

3.1 国有企业内部董事制度的全面完善

我国当代社会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与完善过程,需要企业内部独立、自主的董事相关体系制度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管控,并以此为基础为国企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全面发挥自身财务会计审计与监督效应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与维护作用。基于此点,国有企业理当通过科学、合理方式全面完善内部独立的董事体系制度,将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项目建设与内部审计基础职责进行有效分离,以此来充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2 有效扩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的覆盖范围,充分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与内部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基于此点,作为国企内部审计岗位部门,必须履行部門自身的基础岗位职责。首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提前处理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相关财务风险预防与监督管理工作,对以往传统老旧的“年度审计”方式进行逐渐淘汰,以“独立、创新”意识引导企业审计部门职能的创新发展。通常将部门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有效品质。其次,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内容与实施效果不能仅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财务有形资产之中,更应该将无形资产也纳入其中。与此同时,企业也得重视内部岗位职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针对不同的业务经营范围,制定相对正确的审计处理方式以及合理的处罚措施。

3.3 全面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就国有企业内部经营过程而言,合理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体系制度,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展开提供有效保障。另外,国有企业更应该通过科学方式不断优化自身审计岗位体系制度,以“财务数据审核、财务信息核算、审计内容审查以及数据信息合理分析”等方式,针对公司日常经营治理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以此保障企业未来长期稳定性发展。

3.4 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当代社会国有企业,为了将内部审计岗位部门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客观性原则落实到位,必须通过合理建设内部审计组织文化结构,全面加强审计组织部门与其他岗位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相关的部门会议,以此来充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推动企业经济综合性发展。

4 结语

现代化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优化,推动当代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有效实施,其内部相关审计工作也越发的规范与合理。国有企业内部岗位组织成员以及相关审计工作部门理当从根本角度保障审计职能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岗位成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竞争力与控制风险能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郭智慧.国有企业强化内部审计的对策研究[J].纳税,2019(27).

黄威飘.浅谈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J].现代商业,2018(36).

李志道.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19(04).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政问题;管理体系;风险降低

一、认识企业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方面 难以预测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使企业承受一定的损失。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需要偿还到期债务而产生的各种融资风险和筹资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贯穿企业的各个财务环节中,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的东西

企业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复杂性,它牵连到很多东西,这就要相关人员的眼光要长远,需要了解的是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但是也不是说风险大的东西一定就能有很大的效益,如果有很好的管理措施,那么就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效益,相反,如果企业财政管理人部门,没有很好的管理措施,那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要明白财务风险的严重性,并且风险的出现往往是多方面的,会让人们感到猝不及防,在企业的任何一个有关财务的问题上,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一旦风险出现,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财政的管理

一个企业的财政部门是至关重要的部门,不仅需要财政人员认真负责,企业更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措施,企业内部一定要针对财政问题制定一套方案,要保证经济运行井然有序,每一个环节都要确保有人监督,有人管理,并且企業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明确,并且支出要保证合理,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财政部门的自身管理体系

(一)财政管理至关重要

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会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出现,分析企业在财务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找出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对财政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出现财政问题,这时候就要求企业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及时止损,为企业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一个企业是否盈利,是要看企业的财政状况的,企业领导可以根据财政来判断哪部分的投资可以产生效益,哪部分的投资有亏损,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盈利,所以,企业要对财政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财政流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要精准的了解到所到之处,所用之地,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对发展方向进行布局,由此可见,对财务的控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发展方向,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对企业的发展极其有利。

(二)企业财政部门管理

对企业的财政进行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但是怎样管理怎样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因为管理不到位,导致企业发展不景气,现在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财务的计算统计问题,很多企业至今还沿用手工计算的传统方式,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错误,一旦错误出现,对企业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对企业的决策以及发展,都有可能产生影响,面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更先进的方法进行计算统计,计算机是处理财政问题的首选,它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整理,这样既解放了劳动力,也保障了数据的正确性,现如今各行业都会进行预算,财务预算是判断企业是否盈利的重要参考,那么预算是万不能出错的,这时候计算机就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所以,企业要想更好的进行发展,要想更大的谋取利益,就要对财务问题重视,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对财政进行全面掌控。

(三)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合理的运用,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一些企业不懂投资,资金堆积,那么企业就不会产生更大的利益,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投资,对于投资不了解,不掌握状况的投资,从而导致企业经济上大大的亏损,还有是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不当,导致资金的滥用等现象,企业没有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案,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缺乏重视,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发展受到阻碍。

四、财政风险怎样形成的

(一)外界因素 影响企业财政出现问题的因素,不仅仅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市场的经济状况,国家对经济发展出台的规定,消费者的改变等诸多原因,如果税率改变,也会对财政产生影响,外部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国家,消费者,甚至是自然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它们中的任一环节都能对企业财政产生影响。

(二)自身因素

对财政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是重要的内部因素,企业的财政问题要求要细致,全面,任何环节都不容出错,对数据的要求也是非常精准的,不容有差错,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要求企业要切实贯彻管理制度,各个部门都要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太多的财政问题,还有就是企业的财政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对财政方面的危机认识不足,不能全面的对财政进行了解和掌控,面对财政方面问题的出现,不能够灵活的进行解决,缺乏专业的技能,另外,企业大多重视效益,对于直接能产生效益的部门极其重视,但是忽略了企业的财政管理工作,这样很可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有,企业的外债问题,一个大企业每天都有很大的资金流动,免不了会进行借贷,但是借贷也要适当进行,不能背负太多的利息,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压力,在财政方面,对财务进行预算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财务预算要求是极其精准的,一旦出现差错,影响的就是企业的效益,所以,要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避免出现差错,否则,会对企业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加大了企业运营的风险,这点企业要重视起来,尽可能的使用现代化技术,让企业注入新鲜活力,最后就是企业的发展模式老舊,资金利用不到位,有的企业资金不知道投资,这样不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还有的企业是不懂的合理利用资金,盲目的进行投资,资金不知道分散,这样很容易造成亏损,或者是投资太多,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束语

财政方面的问题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财政问题牵涉面很大,并且有着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风险不可避免,企业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财政方面的事故发生,建立好的管理体系,为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领导和员工积极配合,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企业要有一套自己的企业精神,领导员工保持初心,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杨坡.新形势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03):45-46.

[2]刘明.新形势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讨[J].时代农机,2019,46(02):32-33.

[3]徐丹.机电安装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与管理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193-194.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完善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随后针对这些薄弱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行政管理人员;教师

1 前 言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组成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等,整体较为复杂,不同部门间管理人员构成了不同的系统,而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均离不开财务资金的支持,财务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系统,是高校稳健发展的保障。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从而促使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作用价值得到有效发挥,推动高校运营管理实现更好的发展。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环节

2.1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当下高校针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依然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但并不完全适合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缺乏针对性。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上,财务岗位度与考核制度不完善,会计岗位设置没有完全实现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导致职责与权利较为混乱。如此一来,将会很容易出现“监守自盗”“徇私舞弊”等问题。另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不利于高校财务资金利用率提升,对于高校未来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当下高校为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水平,在软件硬件设施上逐渐加大投资力度,力求在教学服务功能上转型升级;为满足更高的日常教学要求,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例如实验设备、电教设备、教学器材等,同时引入教学(学生)管理平台、云平台等信息平台,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会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由于高校对于风险控制评估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对投资项目风险的准确评估,存在盲目扩建现象,超出了高校自身财政担负能力范围,导致高校内部运营资金链断裂,从而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另外,高校在实际经营管理中,也会通过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进行“创收”,增加自身的收益,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外租属于学校的土地或者门面,来获得可观的收入,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承担一些财务风险,例如有的商户因为运营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租金收益难以得到及时收回,从而为高校带来一定的损失。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已经难以满足高校运营发展要求。高校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过于注重行政工作开展,没有及时跟进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从而导致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力度薄弱,难以准确识别应对财务经营风险。

2.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到位

从当下部分高校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受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影响,导致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存在“走过场”现象。针对查出的相关问题,没有提高重视程度,问题解决措施落实不及时,问题解决不彻底,再加上监督检查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达标,没有全面落实好财务督查工作,从而严重限制了监督管理效果发挥。而高校财务工作项目众多,内容复杂,业务活动量大,在高校日常运营中,很多财务活动都需要由内部审计进行审核,例如政府采购、建设项目、日常报销、资金使用情况等,尽管当下高校内审部门已经独立出财务部门,具有独立的职能权力,但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对财务部门依赖性较大,审计工作开展缺乏主动性,只能通过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核算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或者等待其他部门人员进行反映投诉,导致高校财务监督审查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缺乏独立自主性。此外,一些审计人员由于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及时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对违规行为难以做到及时纠正,不能提前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质量水平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完善策略

3.1 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受频繁的日常收支活动影响,导致高校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工作量繁重,因此为提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必然需要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作为支撑,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现象。具体来说,首先应进一步完善财务岗位职责制度,确保职责分工明确,在出现问题时,根据岗位职责制度,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同时做好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在岗位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机制,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严格根据审批制度,明确批准流程、做好审批授权,提升审批效率。另外,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力度,做好绩效评价的严格实施落实,针对高校经济活动,需要严格监督控制,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此外,针对会计账务处理,需要完善相应的程序,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最新出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规定,结合实际,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明细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针对纳入部门的预算管理的先进收支,应开展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与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在财务报告方面,应同时报送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当下,需要提升會计核算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各项业务整合,实现信息共享,促使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数据同步利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果。该平台分为数据传输、收集、查询、分析等模块,能够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关联信息进行检查分析,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促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推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现更好的发展。

3.2 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力度

面对高校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高校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提升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校经营正常进行。一般情况下,对于涉及资金活动而言,均存在一定经济风险。因此需要高校不断提升自身风险意识,谨慎确定贷款数额,明确贷款责任,保持清醒头脑,从主观上提升贷款资金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根据贷款到期时间与额度,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提升资金利用率,保证资金收益,从而在约定期限内如约还款。与此同时,当下高校财务在内部管理方面,内部风险的潜在威胁远远大于外部,例如高校在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办学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举债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负债慢慢增多,引发高校财政“赤”字风险,因此需要高校充分整合评价自身承担能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进行扩招扩建。同时还应加强财务活动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高校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风险。在实际监控过程中,需要高校财务人员承担起责任,对风险薄弱环节加强了解,分析风险出现的原因,对财务风险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排除,有效提升自身财务风险抵御能力。除此之外,为有效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还应从细节处入手,例如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收支控制,需要加强经费收支核算,在实际核算时,应将“科研项目拨款”独立划分为一个项目,做好独立核算。为更好地提升对科研经费支出把控力度,针对每项支出都要做好审计工作。首先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流程,严禁越权审批,从而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现象。与此同时,加大经费支出审核控制力度,针对经费使用产生的各种支出单据,需要加强审核,保证单据真实性,从而有效提升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质量。

3.3 做好高校内部控制财务监督管理落实

为保障高校财务活动能够稳定顺利开展,在具体财务内部控制上,不仅要依赖于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参与管理,还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实现对高校中财务活动严密监督,促使内部审计力度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保障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实现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控制无缝连接。在具体实施上,并赋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有效彰显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由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活动开展监督检查,特别是在进行高校内部财务核算时,需要深入分析高校财务报表信息,敏锐察觉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找出原因所在,及时做好解决,针对财务部门内部涉及的现金、证券等账目信息,应定期落实查账和对账,随机抽查开票、票据保管、入账等财务活动开展环节,有效避免财务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杜绝贪污腐败行为。在实际进行高校内部控制财务监督管理落实过程中,还应做好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监督。在具体监督检查方法上,可结合实际,选择如下方法:一是个别访谈法。从高校财务部门内部的关键岗位中,选择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详细的访谈与询问,并结合财务管理人员访谈情况,做好相关的验证。二是实地观察法。从高校财务部门内部的关键岗位中,选择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围绕其日常工作内容,做好各个环节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记录信息,发现财务内部制度问题,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斷得到完善。三是穿行测试法。即立足于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工作,随机选择一份业务,围绕业务全部操作流程,做好各个环节的检查,检查实际操作与工作记录是否保持一致,确保财务内部控制措施能够在内部控制要求下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此外,还应加强对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其审计水平,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有效提升高校财务内部管理水平。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日常运营过程中,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质量水平,能够帮助高校规避财务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推动高校发展建设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需要立足于当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薄弱环节强化,解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从而为高校长期稳健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慧, 李婧. 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与完善策略[J]. 山西农经, 2018, 227(11):117-118.

[2]李书霞. 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策略分析[J]. 财会学习, 2018, 191(17):270-271.

[3]孙响林. 完善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7(18):237-238.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实现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优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愈演愈烈的医院竞争对医院的管理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当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将探讨当前医院财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期望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医院 财务内部控制 有效途径

医院作为我们国家的公益性事业,不断实现医院有效和长远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医疗与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激烈的竞争。要想实现医院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支持医院运行的财务事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加强医院财务内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因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度欠缺、内部管理制度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等状况,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加强设置了诸多障碍。因此,有效地改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是指医院为了实现医疗活动的顺畅性和公共性的资产安全,对于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掌控,针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预算目标偏离或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地纠正,促使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处于良好运行的状态。保证财务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在对医院财务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具体来说分为三点:第一是对财务信息的控制。医院在进行医疗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牵扯到资金的筹措、分配以及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医院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掌握,才能够将医院的资金往来状况了然于心。另一方面还应当对于医院各个财务中心的状况进行有效地控制和了解,理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掌控。第二是对资产安全性的控制。众所周知,医院要想实现有效地运作,离不开大量资产的支持。而对资产安全性的控制,对于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医院资产的风险性评估并且及时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处理机制,将所面临的问题及时扼杀在摇篮当中。第三就是对财务预算的有效控制。在对医院财务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对于医院财务预算的有效控制,可以保障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病患的长远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对于医院的有效运作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加强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对于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一个医院在进行医疗活动的运行过程中,每天都会有大量资金往来,加强对于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可以很好地规范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效地避免一些暗箱操作、监守自盗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防范,对医院资产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清醒的认识

一些医院在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不足,以及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清醒的认识,将财务内部控制简单地认为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或者是一堆形式化的制度。还有的医院盲目地加入市场化竞争的行列,欠缺对于实际财务控制的考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难题。

(二)监督机制的缺乏

在医院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对于医院的资产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很多医院中,有效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还是十分欠缺和匮乏的,这样的状况对于医院的长效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即使有的医院已经建立了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但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审计制度的匮乏、奖惩措施缺乏相应的标准、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牵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医院资产的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应当及时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三)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现如今,在我们的医院中有很多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对于专业的财务知识掌握程度十分不牢靠,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更加贫瘠,当面对一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很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来进行梳理。同时还有个别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匮乏,在工作岗位上面监守自盗,给医院和自身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素质依旧有待提升,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加强。

四、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财务管理的理念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不断学习和增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管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一定要不断增强自身对于财务管理理念的增强,从思想上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案和体系,可以促进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为医院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二)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

安全防范措施的加强对于每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个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医院资产的安全性更加不容忽视,应该不断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医院应当不断优化内部财务管理的体系,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的人才,提高对于资产管理安全性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应该加强资产安全队伍建设,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聘用专职的财务管理人才,对财务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当遇到一些管理的问题和安全漏洞时,可以采用建立财务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方式,及时处置医院财务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财务管理的安全顺畅运行,为医院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一定要注重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同时不断引入高端复合型人才,为这些人才提供丰厚的待遇和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当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专业的业务培训,不断增强财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这些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为医院服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四)强化内部的审计监督职能

为了促使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切实的发挥作用,很有必要不断强化内部的审计监督职能。医院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不仅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还应当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工作人员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另一方面,对于奖惩措施的制定应当做到公开透明,严禁以权谋私或者是对于个别人违规操作视而不见的状况发生。同时还可以设立内部举报热线,对于一些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揭发和处理,为医院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结语

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具有系统化与专业化的特点,管理人员在实现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于财务管理控制的重视力度。不断建立和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对于促进现代化的医疗机构的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为医院的财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同样离不开财务人员的努力配合,财务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建设,完善职业道德的修养,才能够实现自身和医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彬.浅谈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2]郭世英.浅议如何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3]孙晖.关于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4,(1)3.

油田内部财务成本控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建筑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使其内部管理建设更加科学完善,还可以实现对各种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使企业得到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但就现阶段大部分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对其进行简单分析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一、建筑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弱

每个建筑企业在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会对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处于企业规章制度层面,错误认为如果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过于细致,且在各方面的把控过于严格,则会对企业业务发展能力产生制约,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部门所做的决策不被业务部门所承认,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相关工作时业务部门也不是很配合。与此同时,业务部门觉得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不利于部门的动态运作,财务内部控制部门和业务部门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认知不统一,两者之间甚至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的体现。另外,有些建筑企业觉得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目的就只是对工作人员、企业资产动向和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忽略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企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受到风险影响后才寻求解决补救措施,但这时企业所遭受的损失已经难以挽回。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时,管理及控制力度不够强,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完善工作不太重视,对相关工作的考核也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结果,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

(二)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应该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流程和项目之中,这样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才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都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些建筑企业受自身行业性质的限制,其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比较分散,没有比较系统的规划,整个体系的整合性都比较差。再加之建筑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资金调度和运营工作的要求较高,就进一步加深了财务数据的不准确性,由于系统不太完善,财务数据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另外,有些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构建了一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其并未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很多工作都是表面形式,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关键点的把握也不是很精准,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工作也不是很及时,不仅难以为企业经营效益的获得提供更多的保障,也会造成企业人员成本的浪费。

(三)财务内部控制能力比较低

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力低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并未实施科学的管理,导致企业的一些建筑材料发生不必要的浪费和丢失,在资源周转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在存货管理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的成本,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第二,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应收账款管理意识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应收账款转换为坏账和呆账的速度,企业的经营效益得不到保证。

二、建筑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占据更加有利的竞争位置,就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进行提升。第一,建筑企业管理层必须加强自身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其在企业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员工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建筑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定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财务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培训,这不仅可以使其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一个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还可以激发其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用更加正向、积极和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自身工作中,在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发生相关风险的几率。第三,建筑企业要重视管理层财务内部控制观念的强化和更新工作,这可以使企业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也将会更加规范。另外,建筑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还要注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激发其自主能动性,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更有利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对于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而言,一个完善、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其工作有效推进和执行的重要基石。第一,从制度层面看,建筑企业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系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其可以渗透到各个工作流程中,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制度化理念,保证财务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性,使其在明确自身职责权限的同时做好自身的工作,确保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建筑企业要对自身的预决算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在项目开始之前,建筑企业需要针对整个项目展开预算考核工作,并精准把控项目财务内部控制关键点,以便从源头处更加高效的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几率。第三,建筑企业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的、实际可行性较强的评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以便及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对其财务行为进行约束。通过考核评估工作,建筑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刻对其展开全面的分析,在进行补救的同时对后续相关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三)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力

在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其必须提升自己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建筑企业在推进一个项目时,会产生一些存货,企业必须对存货的周转效率进行提高,这是其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做好存货周转工作,企业的资金才能得到更加高效的运转。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从自身实际的运营管理情况出发,因为不同企业的运营情况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切不可生搬硬套。企业要先对项目的工作量进行大致的预估,然后保留与项目实施过程有关的存货,在此种情况下企业既要保证存货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也要保证项目的实施进度,以避免企业在存货管理工作中投入一些不必要的成本,保證企业经济效益。第二,当建筑企业在财务体系中发生坏账时,企业可以选择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应该对自身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并以年为单位,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预算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项目、部门和人员身上,保证其可以得到全面规范有效的落实。

三、结语

本文以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为中心,首先分析了其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参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给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其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使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71-73.

[2]王疆萍.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9(21):253-254.

[3]沈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9(05):162-164.

[4]张瑾.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151+153.

上一篇: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探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企业成本控制浅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