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27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大学生思维活跃, 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学生工作, 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和单向性, 学生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联系, 为学生提供各类信息, 包括学生贷款、就业求职、社团活动等等。由于网络的匿名性, 学生也愿意借助新媒体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和想法, 学生工作者也可以通过阅览学生的QQ空间和微信状态等,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便于学生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同时, 利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 学生工作者可以在新媒体上发布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音频等信息, 大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工作的成效。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由于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属于新生事物,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因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新媒体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策

2.1 大力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对给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学生工作的创新理念, 还要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和新媒体技术, 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操作, 否则就会在工作中陷入被动。而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学生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学生工作者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工作需要。为此,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工作者的培训, 通过校内集中培训、参加省培国培项目以及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 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熟悉新媒体技术, 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采用新媒体技术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一支具有丰富管理理论和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专业学生工作队伍, 从而不断推动学生工作的新发展。

2.2 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管理

在新媒体环境下, 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然而其中很多信息都是错误的、虚假的甚至是反动的, 大学生涉世未深,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 缺乏信息鉴别能力, 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影响。为此, 高校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工作者要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及时观察和过滤那些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 同时, 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规范学生文明上网, 帮助学生学会甄别错误、虚假信息,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另外, 高校还要重视学生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学生领袖通常是学习成绩突出、影响力较大且拥有较多粉丝的学生, 他们对某件事情的观念和看法会大大影响甚至左右其他学生的意见。例如发挥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食堂、宿管等管理制度, 同时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创新新媒体时代下的学生工作

新媒体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据调查, 很多学生对高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并不感兴趣, 这与其新闻内容过时、缺乏趣味性和更新不及时有很大的关系。为此, 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创新, 在新闻内容和工作方式上进行创新。首先, 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和趣味性, 学生工作者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要尽量原创, 同时还要结合视频、图片和音乐等元素, 提高可读性, 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其次, 提高新闻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建设高校学生管理网站, 将与学生日常管理息息相关的工作内容, 比如:奖学金评比、外出请假、入党等信息转移到网络系统上, 为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体现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新媒体环境下, 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学生群体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思想上都深受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积极创新, 提高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同样也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而言, 如何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创新学生工作的观念与方法, 成为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工作,高校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2.

[2] 陆地, 尹坤.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J].南方论坛, 2007 (21) .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 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教学方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学校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的标准, 而且一些欠缺的地方使得教学效率不能完全的展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 就要求学校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优化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 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完善高校管理工作。

二、新常态下高校管理工作

新常态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的背景下提出的, 要求“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在经济上升的关键时期, 要保持平常心, 适应新发展。”经济领域的专家,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对我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得出:我国的经济运行趋势不可能是U/V型, 而是会朝着L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个讨论结果, 提出了“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的谋略。为了将新常态引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 国家对供给结构进行了调整,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教育领域也进行了改革。随着新常态的出现, 催生出新的发展理念, 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之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所以我们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 要与时俱进, 将新常态的理念与教育理念相结合, 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上去, 沿着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 既趋利避害。又顺势而为, 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立国之本的国民教育在此背景下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及重大的发展机遇。从历年来的改革来看, 抓住有利时机改变高校管理工作的模式和理念, 深化改革, 大胆创新, 探索一条在新常态背景下适合高效管理工作的方式, 能够促进中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 高校管理体制的落后

我国的高校生基本上处于大学的一个时期, 身体机能方面基本上都已经发育良好了, 思想观念也都比较前卫。高校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就会发现“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因为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 这样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 发现周围优秀的人比较大, 自己原来的优越感就会下降。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他们接触外界知识的机会也比较多, 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更加明显。因为大家都尊崇“大学六十分万岁”, 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认不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导致学生一下没法儿缓过来, 心态调整不过来。另一方面是宿舍的环境, 舍友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生活习惯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还有就是课堂环境, 习惯了之前的教学模式, 导致进入高校以后, 很难适应现在的教育模式, 会导致跟不上课, 成绩落后, 对学习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其实很多高校管理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了, 但是因为受限于他们的工作常态, 很难应付当前思维活跃的高校生, 甚至于只要学生能够安分守己, 不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就已经是安全模式了。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步, 也是有悖于新常态背景的发展。所以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改变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与时俱进的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二)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

在中国高校的管理工作者一般都是任务的分配者, 在学校负责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工作。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就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任务, 被动的接受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 限制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体现, 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接受管理, 忽视了学生特长的发展。比如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人讲解书本上的课程, 学生下面听得稀里糊涂的, 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老师一个人的独白, 没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不能直接参与问题的讨论, 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效率下降。而且在这过程中, 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 使得学生没有热情去参加学术的研究和创新。随着高校生不断地成长, 以及对外来知识的好奇心, 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因此我们经常在公众频道看到一些学生控诉学校不合理行为的新闻。这就证实了当前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高校生了, 已经制约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基于新常态背景的提出, 高校生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已经开始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要公平公正、人格平等, 这也是对传统高校管理工作的质疑和挑战。

(三) 高校管理工作的目标不明确

高校主要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把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作为办学理念。高校是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学生没有升学考学的压力, 很大一部分毕业以后直接走进社会, 面对工作岗位。所以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尽其所能的把学生培养成顺应时代发展、进到企业里面能够胜任工作、回归家庭以后能够受到父母喜欢的优秀人才。还有一部分是继续深造, 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 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 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就应该调整工作方式, 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进行创新, 探索一条适应新常态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 完善管理内容, 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四、新常态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 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管理理念的创新

为了推动新常态经济的发展, 我国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以及一些优惠政策, 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 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渐入佳境。在高校管理工作中, 要把学生当做中心, 要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所以在高校管理工作中, 要重视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 要积极引导学生服从管理, 改变学生被动管理的模式, 让学生成为主体, 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

(二) 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成了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基于从前的传高校管理工作体制, 使得学生的思维受限, 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下降, 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当今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 需要对原有工作体制进行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新常态意识, 一种新常态思维。我们可以选择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工作体制, 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同时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定灵活的管理制度, 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 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 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对于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当前来说, 高校管理工作者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工作,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结束语

新常态背景的提出, 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理念以及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推动教育改革,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摘要: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考察时提出的, 随着新常态的提出, 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改变, 同时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就导致了对高校学生的标准越来越严格。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尽其所能的把学生培养成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融入社会。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浅谈在新常态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劭颖.“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8 (02) :89-93.

[2] 黄厚明, 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5) :108-112.

[3] 彭海.法治思维下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 2014 (02) :100-103.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下, 高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 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专业特点, 积极探索, 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相比较以前,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理论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党员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党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党建带团建工作展现新思路, 党风促学风建设作用日益凸显, 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不断强化。同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队伍建设较为薄弱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辅导员一般是按照年级横向管理学生, 而支部所辖的团支部是以纵向的方式由不同年级的班级组成, 支部书记对支部的积极分子缺乏有效的培养和考察, 支部设置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加之目前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繁重, 党支部工作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 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另外, 辅导员队伍一般比较年轻, 工作时间短, 理论水平普遍不高, 相关的党建工作培训机会少, 部分辅导员达不到党建工作的要求。辅导员队伍相对不稳定, 支部书记频繁更换不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 难以发挥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二) 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

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支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工作实践中, 具有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的学生党员通常具有较强的学生意识, 而忽视了自己作为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缺乏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学生党员只是被动地等待党组织的安排, 仅仅满足于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在党内生活中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此外, 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还表现在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学生党员活动平台较少、没有贯彻落实好党内民主制度。

(三) 入党后的教育、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

高校党建工作中, 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倾向, 发展党员方面的制度较为完备, 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培养考核标准, 党员发展关口严, 但对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只要不出现考试不及格现象, 成绩达到一定要求, 就基本上都转为正式党员, 在预备党员转正这一关, 党支部缺乏对预备党员的具体量化考核标准, 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也是少数学生党员入党前表现很积极, 入党后各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的重要原因。党员转正后, 由于缺乏奖惩措施, 加上就业季、考研的原因, 对理论学习、支部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

二、学生党建“五个三”模式的创新实践

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 》对党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 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为落实《条例》要求, 增强学生党支部生机活力, 扩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号召力, 进而提升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新时代先锋党员创建活动, 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以学生党建“五个三”模式为载体, 以“三讲课”“三检查”“三帮扶”“三联系”“三参与”为具体措施, 明确党支部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制定《电气工程学院新时代学生党员先锋行动考核细则》, 为每位党员印发《新时代先锋党员工作记录本》,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作用, 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他们成为思想的引路人、言行的考察人、宗旨的践行人、同学的知心人和群众的服务人, 从而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 开展“三讲课”活动, 使学生党员争做同学们的思想引路人

为提升积极分子的教育效果和培养质量, 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争做同学们的思想引路人, 学生党支部开展讲党课活动, 主要以“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为积极分子讲党课”、“支部微党课”为主要形式的“三讲课”活动。支部书记审定授课内容并给予悉心指导, 学生党员讲党课前认真备课, 学生党员在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 将党的理论、政策传递给同学们。

(二) 建立“三检查”制度, 使学生党员争当入党积极分子的言行考察人

为提高积极分子的培养质量, 深入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 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 培养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实行学生党员检查“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和“积极分子学习笔记”“三检查”制度。将每位党员都调动起来, 参与到支部建设中来, 根据党支部积极分子数量多少, 按照一定比例, 为每位积极分子确定培养人。明确学生党员在担任培养人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支部在确定党的发展对象时充分听取培养人的考察意见。

(三) 实行“三帮扶”计划, 使学生党员争做新时代党的宗旨的坚定践行人

为增强学生党员宗旨意识,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根据学生党员学习生活工作实际情况, 要求每学期每位党员至少要帮扶一名学业困难同学或者经济困难同学或就业困难同学, 并在支部备案。学生党员要做好详细的帮扶记录, 留好帮扶痕迹, 要达到明显的帮扶效果。

(四) 开展“三联系”工作, 使学生党员争做身边同学的知心人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发动广大学生党员联系群众,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求每位党员联系一个团支部, 对团支部推优工作起指导、监督作用, 经常性参加团支部主题团活, 深入同学中去;联系积极分子, 开展谈心谈话, 定期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考察, 形成积极分子状况分析报告, 为组织培养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的发展对象;联系学生寝室, 配合推进学院“五优”寝室创建活动, 了解所联系的寝室同学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 有问题及时报告。

(五) 开展“三参与”服务工作, 使学生党员争当身边群众的服务人

依托学院学生会、志愿者站, 努力搭建实践平台, 积极筹划和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各类以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领悟党的宗旨, 锤炼党性修养, 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各支部要求学生党员必须参与新生迎新工作、校园义务劳动、校外志愿服务 (主题实践活动) , 服从学院分配的各项工作。活动中每名党员佩戴党徽, 亮明身份, 接受监督。新时代先锋党员创建活动中,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采用百分制。发挥支部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成立以支部委员会为主导的考核小组。对于参与活动表现优秀的党员将授予学院“新时代先锋党员”荣誉称号, 并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达到考核要求最低标准的党员, 将实行约谈、诫勉谈话, 预备党员延期转正等措施。以五个方面的措施为基础, 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有效推进创建活动的落实, 真正发挥好党支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的职责, 发挥好组织同学、宣传同学、凝聚同学、服务同学的作用。

摘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分子,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团结引领优秀青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以我院开展的学生党建“五个三”模式为例, 对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建,载体,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8:310.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 2018-09-11 (1) .

[3]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 [N].人民日报, 2018-11-26 (1) .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网络是把双刃剑”, 如何发挥其优势, 趋利避害, 是重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创立的“5W模式”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 该模式虽然并非尽善尽美, 但他提出的研究网络传播问题的要素分析方法给我们研究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根据拉斯维尔绘制的“5W”图解模式变通 (如图1) , 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1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被扩大, 亟需我们花大力气培育网络信息员队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普及进程神速。截止2009年底, 我国上网人数已经突破3.8亿人, 较2001年增加了10倍多, 大学生作为这一队伍中最活跃的群体, 基本上具备了“全民触网”、“每日必网”、“无网不在”的特点, 网络已经对大学生“一网打尽”, 这为我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要求。

2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丰富, 亟需我们绞尽脑汁占领舆论高地

互联网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体, 他是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一方面, 我国的教育网和各高校校园网建设成效显著, 无论其内容、形式、色彩都有很大进步, 正努力打造网络信息宝库, 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另一方面, 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不法分子也蓄意地充斥着网络这个潘多拉的魔盒, 大量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内容广泛传播, 肆意把网络搞成信息垃圾场, 试图消解我们那些有价值的应当保留和弘扬的意识形态。我们知道, 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 95%以上的信息是英文, 中文信息目前还不到1%,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载体的中文, 在因特网上地位的衰微, 将可能导致沉湎于其中的团员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淡漠, 这大大增加了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 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中央的要求, 加大调研力度, 深入了解学生, 精心设计网页结构和内容, 巧妙设置大学生喜爱的栏目, 广泛发布大学生所需的信息, 以靓丽多姿的画面和务实宽广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逐渐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 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被拓宽, 亟需我们努力学习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主要依靠课堂、讲座、谈话、讨论、报告等形式进行, 网络的普及, 逐渐打破这种带有时空限制的方式, 取而代之的网络课堂、网上视频报告会、网上交流甚至网上参加考试和比赛等等, 大大拓宽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图文并茂、活泼生动的网络学习和交流方式,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积极参予校园网建设, 努力通过建立微博、QQ群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带来的便利, 提高工作成效。

4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被边缘, 亟需我们充分贴近学生增强工作吸引力

互联网的普及, 使得大学生传统的课堂学习、图书馆查阅资料甚至课外活动聚集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 大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学习时间、地点、信息获取乃至娱乐休闲交流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学们对组织和老师、同学的依赖。事实上, 上网成了绝大部分大学生主要课余生活, 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论坛、QQ空间等等, 这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趋向愈发明显。

时代要求我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载体拓展到网络上, 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大投入, 深入学习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谈话交流, 甚至通过网络发布活动通知, 公布比赛结果, 宣传学子风采, 从而增强工作吸引力。

5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反馈更方便, 亟需我们及时改进工作重点和方法

据有关资料显示, 当前大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就是互联网, 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和就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交流感情, 表达看法, 进行娱乐活动, 这意味着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格局中不是小打小闹, 而是大有可为;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至关重要。这也意味着, 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好或者做得不够好, 将直接影响新时期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成才。事实上, 我们完全可以从校园网站的新闻点击情况了解同学的关注方向, 从同学们在论坛、空间等的眼泪推测同学们的心理状态, 从辅导员信箱等收集同学们的信息反馈, 从而查漏补缺, 及时调整工作重心, 纠正工作失误, 增强工作贴近性、针对性、有效性。

网络为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化、多样化与全面化创造了条件, 这有助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有助于拓宽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 我们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全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网络的迅速普及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这给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得我们感受到了不良信息充斥的压力, 以及当代大学生处事态度消极化, 个性张扬化的挑战, 笔者认为加紧培育网络信息员队伍, 及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 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至关重要。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世云.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 (2) :27.

[2] 惠恭健.大学生QQ群聊中“意见领袖”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41.

[3] 邱建国, 刘光.大学校园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现状、依据及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10) :122.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在如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 跟随党的方针政策,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于今后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 人才的竞争是社会竞争的核心,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提升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基础。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必然选择。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一是要有专业的知识基础,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个人素质。二是需要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创新创业是需要多人探索与沟通来通往成功的彼岸, 团队的协作对于创新创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多人沟通协作可以开拓思想, 创新思维, 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 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但可以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 同时可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 挖掘大学生创业个性价值和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

挖掘大学生的创业个性价值是进行创业创新工作的重要部分,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创业个性, 找到其合适的创业机会, 为其提供相应的创业扶持与帮助, 才能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为社会经济做出一定贡献, 并且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陪伴引导大学生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不但要在学习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监督, 还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培养辅导。所以在创新创业工作中, 辅导员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的引导者

在校期间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接触较多, 并且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年龄相近, 对于学生心理行为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条件下, 引导大学生了解并接受创新创业政策, 培养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辅导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的组织者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与创新创业工作间的枢纽, 辅导员虽然不能通过课堂传授创新创业的知识, 但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创新创业模拟竞赛、自主创业资源申请等方面进行帮助。辅导员通过自身的服务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组织与帮助。

(三) 大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的研究者

辅导员不但要培养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更需要在此道路上进行开拓与研究。因为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能借鉴的事例相对较少, 所以对于创新创业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关键[2]。对于以往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工作进行研究, 将成果与想法进行总结, 提升创新创业的教育与发展, 是创新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现状

各大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有所重视, 并要求高校辅导员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中。然而实际情况是辅导员面临庞杂的工作任务, 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参与面临多种困难。

(一)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定位不清晰

辅导员日常工作除了要处理事务性的工作, 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等方面进行教育, 并且一位辅导员到承担多个班级多个专业学生的工作。在此条件下, 多数辅导员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简单的进行通知, 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与实践等方面过于表面化。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创业创新知识了解不全面, 大学生对于自我创业意识模糊, 辅导员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不到位

因为辅导员日常工作量大, 并且辅导员的工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管理等方面为主要工作内容, 加上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时间短, 相关制度制定不完善, 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的意识淡薄。

(三) 无法进行系统的指导

高校辅导员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了解程度深浅不一, 再加上日常工作安排过满, 对于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进行的不彻底。另外, 创新创业政策的提出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案例相对较少, 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料不够完善。导致辅导员面对想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时无法给出系统的指导,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起到阻碍作用。

四、改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作用的对策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善现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 完善辅导员制度, 清晰定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应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辅导员的日常职责当中。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 并且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但是创新创业工作并没有正式加入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因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庞杂, 如果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工作职责中, 很多辅导员会将其淡忘。若加入辅导员工作职责中, 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辅导员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就更加清晰, 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

(二) 改变固有思想,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每年毕业季的来临多数辅导员都会建议大学生去找工作, 鼓励大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 或者推荐大学生去学校内各大企业的宣讲会进行面试。高校辅导员仍保留着固有的思想, 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性不强[3]。因此辅导员应转变固有思维, 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面对毕业季时不只是建议大学生去找工作, 更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

(三) 加强培训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辅导员自身来说也是一项新的学习任务, 只有辅导员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并教育其学生。在此条件下, 对于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显得非常重要。系统的学习创新创业知识, 深刻了解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学习如何教育学生了解接受创新创业知识等方面对于今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辅导员进行定期培训, 并制定相应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五、总结

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归根结底就是创新创业。而创新创业无论在思想开放度方面, 还是知识接受度方面大学生都是最佳的人选。所以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十分重要。响应国家政策, 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已经引起重视, 而将创新创业教育推行下去的主力军就是各大高校的辅导员。辅导员必须清晰明确的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并且改变原有思维, 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形成以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用实际行动肩负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与实践。另外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 提升自身能力, 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学生是最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主体, 所以各大高校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各高校的辅导员, 因此,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辅导员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如今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本文着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些许指导意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 袁博.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现代交际, 2018 (14) :111-112.

[2] 吕盼.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 1 (01) :10-12.

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的党员和非党员、教师为研究对象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91份, 有效问卷182份, 其中, 学生161份, 教师21份, 了解学生党建的现状。

(一) 党员继续教育弱化

对于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显示, 有87.96%的人认为有必要对党员进行继续教育。对于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58.95%的人认为是社会实践, 仅有14.97%的人认为是党校培训。由此可见, 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需要合理规划, 丰富形式, 科学安排, 与时俱进。

(二) 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从数量上来看, 明显不足, 学生党支部书记很多是由党建工作时间不长或刚到任的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任。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生党建工作业务培训, 有的则是刚加入党组织, 对党的知识和时政教育领悟不够透彻。

(三) 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内容缺乏新意

根据调查和座谈发现,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基本已经形成了制度, 但形式单一, 缺乏新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党员对组织生活并不是很积极的参与, 只有41.57%的人比较积极;同时, 党员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的主要原因是形式单一, 内容缺乏新意, 分别占了60.42%和64.61%。可见, 组织生活的内容有待丰富, 形式有待多样。

二、新媒体及其特点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新媒体的特点为:一是传播内容更丰富。新媒体技术除了可以发送文本信息外, 还可以发送音频、视频信息。二是传播方式更开放。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 使得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三是传播互动性更强。新媒体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地位平等, 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受众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 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增强了互动性。

三、新媒体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支持

(一) 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教育

可以将党员教育的传统方式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优势互补, 通过网上和网下相结合, 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一是优化党校教育。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优势, 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的进一步了解, 端正入党动机、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二是创新教育载体。如订阅共产党员网、宁夏党建网、“智慧宁夏”客户端等党建栏目, 开通微信公众账号, 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 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三是搭建网上党校平台。通过网上党校中视频课程、理论内容等的学习, 可以有效的延伸党校教育。

(二) 创新党员组织生活的形式

党组织生活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组织生活, 应该坚持政治性、原则性、思想性, 不断提升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就需要在改进传统党组织生活形式的同时, 注重挖掘和开创多样化的党组织生活新形式。一是党员组织生活要主题鲜明突出, 有吸引力, 注重时效性, 注重党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可以开展以参观学习、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为形式的党组织生活。二是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开展党组织生活。党务工作者之间可以通过新媒体借鉴其他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再结合实际, 制定出符合本支部可行的组织生活方案, 增强组织生活的可行性。

(三) 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务工作队伍意义重大。一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党务工作培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进一步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党务工作人员提供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形式的信息资源, 在工作之余可以不断的自我提升。

总之, 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依托于新媒体的优势, 提出了开展多样化的党员教育, 创新党员组织生活的形式, 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策略, 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着眼于新媒体的特点, 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 分析新媒体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产生的影响, 探索工作创新策略, 为独立学院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从根本上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aladdin (2013/12/25) .

[2] 徐作锋.高校网上学生党支部建设探微[J].管理学刊, 2010 (5) .

上一篇: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