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

2024-07-22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能力的问题,从分析适应性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概括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五种能力,然后从革新课程教学理念、培养计算思维和抽象建模能力等几个方面对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适应能力;能力等效性;创新性学习;计算思维;企业学习

0 引 言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高涨。对计算机教育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里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是教育从业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适应性的内涵及特征

1.1 适应性的内涵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学习者具有获得新信息技术的愿望,始终关注并能够预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自主习得新技术,在同化新能力时整合和改造个体认知结构,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加符合客观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1.2 适应性的特征

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良好适应性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能力等效性。借鉴工程教育领域的“实质等效性”原则,良好的适应性应该具备行业公认、普遍接受、系统规范的知识能力要求,这意味着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国际和行业认可,即具有国际和行业的实质等效性。从人才全球化的视野看,能力的普适性和等效性是信息技术和工程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力的等效性要求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以主流技术和通用标准为准绳,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2)专业面向性。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达到行业、企业和社会企盼的专业面向性,即知识专门服务性、能力专业性、素质专属性。其中,面向行业的专门服务性是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核心要素的综合体现,也是工业界和技术界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还是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鲜明特征。

(3)知识多元性。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该引导不同高校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需求和办学定位、具有多元化知识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多元化的知识构成既包括技术性的工程知识,还包括处理逻辑推理、识别规律、发现模式和建立因果模型的多元知识构成。高校要按照多元教学、多样培养、多点卓越的思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各自的优势资源,培养优势突出、能力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工程人才。

(4)行业参与性。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等环节都应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汲取工业生产的技术、融合产教行企的资源,才能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合企业需求,达到人才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工程问题求解的良好适应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

(5)持续提升性。信息技术和工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和工程问题的不断出现日趋复杂化: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是持续向前的动态过程,新系统平台随着各种信息终端不断创新,新工具环境在各种系统平台上不断简化技术人员的开发,新技术标准也在各种工具环境中得以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对新系统、新工具、新技术的适应必然伴随着一系列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这些改革要以新技术、新工具和新系统的熟练应用和精确掌握为导向来衡量每名学生的培养质量、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从而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性既是校企互动的需求和结果,也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外因刺激;既是教育教学的定位和期许,也是技术发展推动的必然要求。能力等效性是适应性的根本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国外统一性要求。专业面向性是适应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最为核心的能力体现。知识多元性是适应性的内部构成,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征。行业参与性是适应性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养成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持续提升性是适应性的发展要求,体现适应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和特质

2.1 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兴趣

对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帮助学习者建立发展目标,推动学习者持续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日积月累,学习者就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发展预见能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具备较为明晰的判断。当新技术变革来临时,学习者不会感到突兀,而是能够从容面对、以极大热情主动获取新知识,主动及时地更新知识结构,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持续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就要多关注新系统平台的出现、新工具环境的更新、新技术规范的建立以及新思想方法的涌现。关注新的系统平台,需要了解该系统平台的组成架构、工作流程,熟悉该系統提供的开发API。关注新工具环境,需要从开发框架和设计模式的角度学习APP开发的流程,熟悉各类可重用组件的工作机制及开发形式。关注新技术规范,需要理解新规范出现的背景,对比分析新的规范认识事物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式。关注新的思想方法,需要理解该规范相比于其它规范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该规范型建立模型的方式和结构,并能应用该模型建立恰当的软件架构。

2.2 自主学习与学习迁移能力

对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有限的外界帮助下,主要依靠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学习,探究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在陌生知识环境中创造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路径,并沿着学习路径,对各知识点进行研究性学习,构建知识图谱,及时更新知识架构和思维模式。

学习迁移能力体现为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展新的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就能有目的地把新知识新技能与现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完成同化和适应。

2.3 创新性学习与实践能力

根据詹姆斯·博特金等人的观点,学习活动分为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两种形式[1]。作为传统的形式,维持性学习只为获得普世认知的见解、观点、方法和规则,其目的是为处理已知的、重复发生的情况,增长学习者解决既定问题的能力,达到维持现存体系框架和生活状态的目的。创新性学习则是一种能带来变革、重新提出问题的学习形式,其主要目标是自主性和整体性。通过创新学习,学习者可获得自主性能力(尽可能地自力更生和摆脱依赖)和整体性能力(介入更广阔的环境,与他人合作,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在大体系)。

面对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革的挑战,创新性学习需要学习者以多元思维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知识创新实践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新结构。创新性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养成,将能够建立发展变化和实际需求的对应联系,能客观认识不同信息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富有创造精神的解决思路,从而形成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2.4 计算思维与抽象建模能力

计算思维是计算机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以形式化、程序化和机械化为主要特征[2-4]:通过形式化,用户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联系描述为抽象数据类型和范式,然后建立实例与对象对应;通过程序化,用户将对象的业务逻辑固化为机器指令,然后部署在场景中;通过机械化的运行,获取如期的计算结果,达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目的。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按照计算思维的模式解决问题是永远的主线。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就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抽象建模能力是计算思维的重要构成部分。建模语言和工具因领域不同而各异,数理知识及其经典模型是连续域问题求解的重要基础,而形式语言和自动机是离散域问题求解的重要工具。对于新系统平台、新工具环境、新技术规范、新思想方法,可以分别从运行架构、框架工具、解决策略和思维范型等方面把握发展的本质,奠定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2.5 工具应用与快速原型能力

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和不同系统平台上的APP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既丰富问题求解的方式,又提高求解效率。对信息技术从业者来说,善于借助工具并熟练应用工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善用工具,就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工具的存在及优缺点,这就需要保持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和持久跟踪。信息技术工具主要有需求及建模型工具(完成需求规格说明及逻辑功能模型建立)、集成开发型工具(完成开发、协作、测试及部署等)、辅助型工具(辅助生成文档及注释、语法分析及提示)等。熟练应用工具,快速搭建系统原型,对于提高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原型法作为机械设计加工中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能够自动、快捷、精准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设计产品,可以显著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信息技术领域也可以借鉴该思想进行快速开发。例如,在明确需求之后,可快速构造出一个含有最终系统主要特征的初步可运行系统,使用、测试并进行迭代改进,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快速原型法有力支撑了高效的系统重建和重构,是快速适应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

3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索

3.1 革新课程教学理念,发挥课程在适应能力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课程教学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战场,教学过程要坚持培养适应技术发展能力的导向。基于此认识,计算机教育应该:①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的关注点应该聚焦于改进学习者的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兴趣、形成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线,以及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路径。②优化教学内容。面向计算思维教育,构建“知识基础层+工具应用层+思维架构层”的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应用、内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方法。③调整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内容体系,按照“基本认知+求解应用+思维重建”的思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在对比学习中领悟计算思维的内涵要求,按照计算思维的方式去實现机械化的问题求解。④重构教学要求。以信息技术领域中已趋稳固、具备前瞻性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培养计算思维和抽象建模能力的训练场景和案例。场景和案例的设计应多样化。对于概念辨析类场景,要多从概念和模型、需求的形式化表达式等角度进行本质抽象。对于框架应用类场景,要多从设计模式和软件的形式化结构等方面进行选用。对于思想方法类场景,要多从不同封装形式及其封装结果对问题求解的适合性等方面启发。对于算法训练类案例,要多从指令序列及其对数据流对象状态的改变等角度进行诠释。对于综合设计类案例,要多从抽象数据类型及其相互联系的实体联系模型等方面进行建模。

3.2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发挥实践教学在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牵引作用

实践是计算机学科的本质特征[5],实践教学能够强力助推适应能力的培养。①设置多维立体化的实践环节。在课程实验中,建立“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等不同层次的项目体系;在综合设计中,突出“多层次、组合式、综合性”的能力要求。在实习实训中,体现“知识融合、能力主导、素质养成”的工程模式;在毕业设计中,突出“应用专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导向。②充分发挥高水平教科研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以高水平实验教材、独创性实验设备等形式将教科研成果固化,引导学生了解技术发展焦点、前沿趋势以及产学结合情况,启发学生创新思维。③重视企业技术力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按照工程教育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开展校企合作,聘请校外技术讲师和项目经理为学生讲授技术前沿课程、传授项目开发经验;在毕业设计中聘请校外项目导师按照企业开发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开题、选题、设计和答辩。④重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综合考察学生的抽象建模能力、编程实现能力、工具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平台。这些专业能力的养成,正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

3.3 融合校企优势资源,建设适应能力培养的第三课堂

人才培養具有三种课堂形式:第一课堂是课堂学习,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主战场,主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教育和基本能力培养,学习形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是校内课外学习,是培养人文精神和养成科研素质的重要环节,主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品行和完善人格精神,学习形式以素质选修课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第三课堂则是企业学习,通过校外智力参与、校外资源支持的学习形式,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的。

相比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企业学习作为第三课堂有其鲜明特点。企业学习以短期制为主,容易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新鲜感;学习目的以适应行业生产、感受企业文化为直接目的,有着严格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强调时间、效率和质量。这与学校提倡自由、强调包容、注重个性、宽容失败的风格有较大反差[6]。企业学习在专业学习之间实施,能较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更符合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规律。在学习内容上,企业学习主要完成工程化和职业化的教育,以实践教育教学为主,将产品生产、项目设计、研究开发等企业运行流程作为学习实践的主要内容;在学习方式上,企业学习是在真实的背景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要求学生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在学习效果上,学生在企业学习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工程素养的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1]。企业学习能够直接参与行业生产、技术研发,从而快速把握行业动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缩短计算机专业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适应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创新学习模式,构建适应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

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氛围:①推进全面导师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知识技能培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提供极其重要的培养渠道。学业导师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和路线,开启一个技术方向或者领域的研究,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发展提供研究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得他们在学科竞赛、创新训练、科研入门等方面取得进步。②构建移动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在个性化移动式学习环境构造、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以及知识图谱动态导航和学习资源推荐等方面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为学习者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4 结 语

以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是契合社会需求、适配技术发展、丰富培养模式的务实研究和有益探索。对于计算机学科来说,在适应能力培养的达成过程中,学习兴趣与关注是基础,它使学习者的精力聚焦于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学习与学习迁移能力是内因,是形成适应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力;创新性学习与实践能力是催化剂,促进适应发展能力的形成;计算思维与抽象建模能力是本质,是适应发展能力的细胞核;工具应用与快速原型能力是外化,是适应发展能力形成的外在呈现。

在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改革教育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进步与未来的科技发展协调同步,主动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思维和能力,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吴也显. 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 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 教育研究, 1998 (12): 52-26.

[2] 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3): 33-35.

[3] 刘远军, 黄同成, 谢兵, 等.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 2014 (3): 18.

[4] 陈国良, 董荣胜.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 7.

[5] 俞松坤, 席洁.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09(8): 68-70.

[6] 林健. 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视角[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183-190.

(编辑:史志伟)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路桥工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政工工作增强路桥企业的发展实力则成为了可行性路径,在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合理且高效的同时,能够引导及带动企业员工思想的正向发展,依托于较高的思想素养来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增强路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从路桥企业政工工作的新特点分析入手,在探讨政工工作中现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政工工作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路桥企业;政工工作

1新形势下做好路桥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路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部门及员工数量多,做好政工工作可从思想上调动起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只有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互衔接,才能促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进而保证路桥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路桥企业不断优化完善过程中,党建工作也在持续深化,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对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开展政工工作时,不仅要将党建各项要求及新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更需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一直以来,各大路桥企业的长期发展中,都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了政工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更应组建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思想坚定的政工队伍,带动路桥企业政工工作的不断优化,通过提高政工工作实效性,为路桥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增添助力;最后,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路桥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愈发紧张,要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路桥企业就需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加大改革力度,但是部分路桥企业的员工思想觉悟并不高,致使路橋企业的改革举步维艰,这就需基于政工工作,引导企业员工明确改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企业的各项工作及改革,加快企业改革及发展速度。

2新形势下路桥企业政工工作的新特点

2.1工作载体更具创新性

路桥企业的工作环境本身具有特殊性及多样性,大多数的员工都处于一线的工程项目中,在开展政工工作时,需将重要阵地转向项目现场,而政工工作的环境也会在项目所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随时变化的特点。在当前的交通发展趋势下,路桥企业所进行的项目大多为高速公路或桥梁隧道等,施工地点可能十分偏僻,或现场环境多变,政工工作也应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不断去创新工作思想及模式,保证政工工作扎实到位。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拓展性发展,为各行业的工作及发展都带来了新思想,路桥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时,也应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引进及应用,通过网络载体来实现对政工工作的创新,增强工作实效性。

2.2政工工作对象年轻化和多样化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在抓好改革发展的工作中,积极应对人力资源市场化竞争趋势,逐渐招聘更多的年轻员工,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了企业改革发展中,年轻员工的比例大幅上升。此外,为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企业允许各工程项目在公司制度范围内合理自主从社会上招聘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以及试验、测量、资料等岗位员工,以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一时短缺。工作对象的年轻化和多样化,要求我们站在年轻人的思维和角度上考虑和解决问题,运用立体化、灵活化的工作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3思想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多元化

新形势下,信息及文化类型逐渐多样化,企业员工的自主意识也明显成型,并更具个性化特点,每个员工的思想都保持独立性,促使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及挑战。而路桥企业的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所处地区偏远,现场环境复杂、枯燥的特点,而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若未得到正确引导,会逐渐与路桥企业的施工环境相冲突,不仅员工思想波动更为频繁,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难度也会随之上升。尤其是长期处于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他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薪资待遇及住房问题等方面,他们的利益诉求也相对多元化,更需通过政工工作来引导员工思想价值观念的正向发展,充分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在物质、情感及学习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务实性。

3路桥企业开展政工工作时常见问题

3.1缺少对政工工作的正确认知

路桥企业作为长期处于不同地区进行工程项目的一大主体,施工任务重,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政工工作极易被企业员工所忽视,重视度普遍不高,因政工工作认可度低就难以调动起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最大化发挥,长此以往,路桥企业将难以意识到高效推进政工工作的必要性。从当前形势来看,部分路桥企业的政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十分被动,或者是其本身存在工作的认知偏差,难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而政工工作与工程项目、员工实际情况的契合度不高,也会降低政工工作的有效性。

3.2政工工作形式有待创新

新形势下的路桥企业,不仅要采取措施来扩大自身规模,更需将政工工作逐步创新,如果政工工作思想或形式落后,就难以起到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思想引导力被弱化,因此,政工工作进行中应摒弃原有的旧思想,紧跟趋势进行工作形式的创新,路桥企业不能错误的将工作重心都放在项目建设上,还应提高政工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将政工工作重视起来,确保政工工作能效达到最高标准。

4新形势下路桥企业做好政工工作的优化措施

4.1加强领导阶层对政工工作的重视

新形势下路桥企业的政工工作要想在高效开展中达到预期目标,就需获得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及支持,因此,企业领导层应明确政工工作的价值所在,改变领导层对政工工作的错误或浅显认识,转变政工工作的边缘化位置。路桥企业政工工作进行中,应依靠党与政府这两大后盾,基于强制性及约束力来保障政工工作的频率、周期及质量,可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提高政工工作的全面性及渗透性。与此同时,还应做好领导层的思想建设工作,增强领导的政治思想,不仅要注重实干性,还应保证政治性,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精细化的规划及研究,促使路桥企业的工程建设与政工工作相结合。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会将缩减编制的重点放在政工部门上,其规模化发展成为难题,基于此,应由企业领导层发挥作用,保障政工部门规模的正规性。

4.2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

思想是任何企业维持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路桥企业中更是如此,即使路桥企业的部分员工长期处于一线,工作任务重,也需注重组建一支能力素养高的政工队伍,对企业思想及文化进行宣传。从当前形势来看,路桥企业逐渐升级,其自身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路桥工程项目进行中涉及多个部门及人员,要想在工程建设中打造优良的企业形象,就需基于政工工作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思想引导,可以说建设政工队伍是重点,只有保证企业员工的思想及行为相互统一,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使企业力量得以集结,实现平稳运行,要想保证思想的有效扩散,就需政工队伍发挥作用,将企业思想及文化全面拓展,通过宣传来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为路桥企业的高效运行及长远发展贡献每个员工自己的力量。

4.3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机遇

第一,应紧跟趋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讲话精神,保证企业思想的统一性,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从多个方面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基于党的创新理论将思想统一,提高思想及行动的一致性,及时高效的将路桥企业运行、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解决,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二,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一致,而且还属于对治国的最新阐释,均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都是关系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三,在路桥企业开展政工工作时,还需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将服务与教育引导有机结合,对企业中的先进事迹及典型進行宣传,增强精神力量,由此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4创新政工工作形式

路桥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时,要想保证工作质量,就需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更为可行的工作形式,如果工作形式落后不能发挥作用,应停止使用,但是政工工作无论如何创新,都需以人性化为主导:第一,目前路桥规模扩大,企业的流动性员工数量也明显增多,员工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思想高度不一,应采取创新策略来掌握每个员工的特点,可采取一对一谈话的方式加深对员工的了解。可以说,政工工作要想做好,就需深入到基层员工中,掌握全面的资料,为政工工作的高效进行夯实基础。这是因为路桥企业本身一线工作环境复杂,应着重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及归属感,而工程建设期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政工工作开展中应通过宣传等方式来增强员工责任感,引导他们按要求进行正规操作;第二,还可结合路桥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明确的集体素质拓展活动,为员工之间的交流及团结提供重要平台,在大量的集体相处活动中,可实现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缓解,带动员工之间的密切配合,为后续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基础保障。在活动进行中,企业文化也能够被员工所了解,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推动路桥企业的现代化、长远化发展。

4.5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

新形势下路桥企业发展中,应将政工工作重视起来,促使政工工作的作用能够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但是要想做好政工工作并不是易事,应以企业实况及员工需求为根本,保证政工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还应持续性的进行政工工作形式的创新及完善,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为路桥企业的管理者、政工工作人员及员工提供畅通的交流平台,拉近双方的距离,基于有效的互动便于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逐步完成思想教育及引导。因此,为了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应注重活动设置的合理性,应先到基层员工中去对每个人进行了解,提炼出各员工的兴趣点,将兴趣与活动内容融合在一起,保证活动内容的充实性,形成对员工的吸引力,激发起员工的参与热情,丰富员工精神生活,促使思想引导作用能够在活动进行中最大化发挥,引导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交流及沟通来获得员工信任,逐步加深员工对政工工作的认识,将思想教育与路桥企业的文化相结合,实现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因此,做好路桥企业的政工工作,应通过开展活动来与员工进行沟通,促使思想观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确保员工思想保持一致,为路桥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4.6基于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大工会建设力度

在路桥企业政工工作进行中,需始终保持先进思维,迎合趋势的优化工作模式。工会作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在发展中也需基于路桥企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将政工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为工会创建起健全的管理机制,用于规范化的进行工作的日常管理及监督。在政工工作中,需先明确员工的基本需求,切实解决好员工在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听取员工建议,既要保证企业的长远化发展,更应确保员工权益不受侵害。借助健全的管理机制可形成对员工的约束性作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重点强化工会制度建设,不断扩充工会委员的知识储备量,确保企业的各项政策及战略方针能够正常实施。除此之爱,在信息技术多元化应用的背景下,路桥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时,也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政工工作模式,提高政工工作的技术含量,通过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创造更为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路桥企业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应将政工工作落到实处,应基于思想的引领作用来保障企业走好发展之路,基于此,路桥企业应将政工工作提高至重要位置上,由政工人员与企业员工共同努力,相互促进,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通过进行实效性强的政工工作,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推动路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孔军.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工作[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00(015):150-150.

[2]李贤. 试论新时期路桥企业做好政工工作的措施探究[J]. 江西建材, 2016, No.181(04):182+186.

[3]朱延男. 路桥企业做好政工工作的相关措施探讨[J]. 赢未来, 2017, 000(029):229-229.

[4]吴婉婉. 新时期路桥企业做好政工工作有效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142-00142.

[5]张新宁.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路桥企业政工工作的有益探索[J]. 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6(2):281-281.

[6]王伟. 论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路桥企业政工人员的作用[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9):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长期发展不平衡,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地方化的管理体制,以及一些政策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基础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 民族地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教育培养出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和广大的劳动者们对此功不可没。经济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教育的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比物质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育资源供给十分短缺,且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目前国内外前期研究状况以及实践中的进展

教育公平是道德关系与道德要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受教育权利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的一种评价。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教育均衡发展表面上看是教育平等的问题,但说到底还是人权问题,受教育权与发展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是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里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

国外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教育经费保障政策。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和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家坡、马来西亚等)都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

(二)师资保障政策。

很多国家都实行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且对资格证书作出分级和定期更新的规定,保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弱势地区与群体的保障政策。

(1)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平衡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办学经费。如美国,由州政府为各学区设定一个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定额标准,学区财力无法达到的部分由州政府进行补助。(2)对弱势群体提供切实的关怀。例如韩国,1954年制定了第一个初等六年免费义务教育计划。国家优先保证岛屿、农村、渔村等艰苦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并坚持对这些家庭的儿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在国内,以2002年3月《人民教育》发表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一文为标志,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由此展开。4月份,李连宁、顾民远、张力、谈松华等教育家在《人民教育》发表了《纵论基础教育新的发展观》的笔谈,把教育均衡发展的讨论进一步推向高潮。

主张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解决诸如“择校”等社会矛盾的重要选择。而反对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在追求公平的同时却忽视了效率,再加上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平衡是基本的国情,所谓的教育均衡发展,不可能在区域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背景下实现,中国在现阶段推行教育均衡发展不切实际,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搞教育的均衡发展等。但更多的学者还是支持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已形成的主要共识或成果有:

(1)教育均衡发展,是每个学生在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同等教育条件下的发展,是通过政策制定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求得自身的发展进而实现自我的价值。(2)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政策的落实。(3)教育均衡发展,最迫切需要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4)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维持低水品发展,它应当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5)对基础教育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学者们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在实践层面,体现在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宁波市等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范例。

纵观国内国外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综合来说现存的问题有: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等理论问题;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问题存在争议;没有形成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分析还不够深刻;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尚需深入探索。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1、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取向;二是义务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率的优质发展取向。

2、教育均衡的本质是实现教育公平,宏观层面上是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中观层面上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而微观层面上来看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全面分析其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政策导向,领导重视程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清理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

(1)受教育机会均等,其中包括城乡男女学生入学率等;

(2)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即公共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学校校舍面积等;

(3)教育质量均衡,其中包括学生巩固率、毕业生升学率、教师合格率城乡差异等;

(4)教育成就均衡,包括教育普及程度、不同民族学生入学率差异系数、人口受教育的基尼指数等。

三、 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重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上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合理布局,不断优化配置民族教育资源。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优化配置民族教育资源。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及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二)加强教育对口支援,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支援。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开创多种优惠形式,吸引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

(三)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民族地区实现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即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应落实国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生活费等政策。重点解决好民族地区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同时,保障民族地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

(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定期輪换制度,建立农村教师到城市中小学进修学习制度,形成城乡交流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间的对口支援工作,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也可利用远程教育、暑期集训等多种灵活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最后,落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民族地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办出特色,鼓励各地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潘孝斌,徐静文.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与分析.改革与开发,2007年第8期.

[2]赵泽碧.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教育探索,2006(3).

[3]庞丽娟.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6(2).

[4]毛凌,刘颖.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初探.实践探索,2010(1).

[5]王庆环.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光明日报,2005-6-27.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

作者简介:邵娟(1985-),女,河南杞县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王小丁(1957-),男,四川内江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四川 南充 637000)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而言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宏观上,它担负着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任:即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越普及、越发达,其国民的整体素质就越高,社会发展的根基就越深,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就越快。微观上,它是每个社会个体健康成长的基石,它对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性情等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内在的价值观念、思想操行一旦定型,几乎终生不会改变。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在塑造一个完备的人,进而塑造一个卓越的民族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是何等重大。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三教统筹”、“一无两有”、“普九达标”、“两基验收”等措施推动着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稳定快速地向前发展。这期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的确非常迅速,农村基础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甚至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很落后。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仍很高。建国以来,国家把教育政策和财政投资的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太少,地方财政无暇也无力顾及教育,再加上传统的教育体制的束缚等等原因,这一切都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太少,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所有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也十分悬殊,使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尤其是“老、山、边、穷、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难度极大,许多地区“暗房子、破桌子、石凳子”,“一无两有”的现象还大量存在。2008年12月26日,路透社的《中国中小学危房面积达3358万平方米》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的说法称,全国普通中小学中危房面积达3358万平方米,占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总数的2.5%,危房面积相当于国家体育馆“鸟巢”占地面积的134倍。路甬祥称“其中9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2] 没有房子,更没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甚至教师工资也被拖欠的情况下、师生怎么可能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农村基层教育质量如何得到保障?

2.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

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城乡学校建设投资不均衡,导致城乡学校基层设施相差悬殊,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再加上教师工资低、福利待遇差,许多优秀教师都争相迁往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勉强留下来任教的教师,抑或心不在焉工作态度不认真,抑或被家庭琐事、农活牵绊无法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工作,这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目前农村地区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学历真正的达标率其实很低,尤其是代课老师门槛很低。一般受过一些正规教育且有点“社会关系”的人都可以去农村中小学担任代课老师。这导致农村师资力量总体素质不高,小学美术老师不懂绘画技法的;语文老师不会汉语拼音用方言教学的;音乐教师不识五线谱等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3.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家庭教育缺位

目前农民素质整体不高使得农村孩子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另外跟城镇的人口相比,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任重而道远。[1]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受自身素质低的限制,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更不用说胎教、早教,这些都与城市孩子有着巨大的悬殊,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完善家庭教育,保障孩子所受基础教育完整,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原因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城市化水平却不高,至今中国仍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要靠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只能靠教育。然而,中国基础教育在城乡间的发展是极其不均衡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仍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受国家的经济政策“先富带动后富”的影响,使大部分基础教育资源、资金、师资、荣誉等,同样偏向性地投向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进而使得城市基础教育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农村基础教育,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加之政策层面的歧视性对待,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状态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的学校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像非洲”,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虽然目前国家早已经开始转变政策,但是这种传统思想和长期形成的巨大差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转过来的。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每年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要占到当年GDP总量的4%,但这一目标至今仍未能实现。

2.师资素质和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教师待遇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乡村教师由于收入过低、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出现了心态失衡,部分教师萌生了弃教从商的思想,不少年轻教师辞职外出打工。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也使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诸多新的矛盾,比如竞争机制引入基础教育,商业化、产业化发展都使得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向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评定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资源进一步两极分化。这种“马太效应”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最大化。

3.二元经济制度造成了农村经济和教育观念上的落后

我国建国初期采用的是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制度,从一开始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这种二元的经济制度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家庭教养方式等很多方面出现差异。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上升。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而农村居民不能享有的住房、医疗、物价等补贴和各种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农村居民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远不如城市居民,在农村普遍存在的观念是,孩子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最多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而城市则存在大量的陪学现象。收入的差距,以及学校教育脱离农村实际,使很多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以及对子女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很高的要求。二元经济制度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

三、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是一个80%人口为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但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质量不高却是一个令人不可回避的现实,入学率低、留级率高、辍学率高、学习年限低等也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遍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使农村孩子享受到应有的受教育权,尽快实现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放手去做。

1.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创新筹资渠道,完善基础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的完备是开展教育的必要前提,一个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会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是个艰巨的工程。完成这个工程,全部依靠政府或国家财政的扶持是不切实际的。教育自身必须想办法走出这个困局。如此,我们可把基础教育建设当做一项可盈利性投资,进行多渠道吸纳资金。所筹得的资金交由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将全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建设。这样既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闲散资金筹集起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这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保证下一代的优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新农村社会风貌的整体改变,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物质生活的高要求已成为一种趋势。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了未来教师和公务员对生活品质的基本要求。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的饱和,促使他们在将来择业时偏向农村。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会给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这一切归根结底还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总之,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障。

2.调整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壮大农村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城乡教师工资待遇不平等,是农村吸引不到优秀师资力量的最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统一城乡教师岗前考试制度和录用标准,统一工资发放标准等。城乡教师录用标准的统一是教师工资待遇等同的前提。

但由于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和发展的限制,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却多劳少得,同等能力前提下,却不能享受城市相对舒适、快捷、方便的生活环境——包括便利的交通、方便的购物、相对发达的医疗卫生条件及其子女享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等,实际上,这些都应计入他们的劳动成本。因此,理论上讲,在工资水平统一的前提下,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应优于城市教师;评职称时,相同条件下,对农村教师也应优先考虑。

现实却不尽人意,农村基层教师不论是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上,都远比城市教师低,光荣职称离他们更远,除非个人教育事迹非常突出,原因只因为他们的工作地点在农村。这种陈旧的传统思想已经束缚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很久了,急需割除,这样怪诞的现实也亟待改变。欲走出“农村师资力量差——教育水平低”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切实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3.切实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村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

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联系是间接但密切的,从教育学基本内容来看,儿童在成长期所受教育,不仅来自学校、社会,更重要是来自从小到大生长的家庭环境。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为人处事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等,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种状况令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十分被动。

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支持和政策上的偏向,使得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产生了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教育部门应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学文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文明风貌。现在农村孩子普遍缺失的家庭教育也会随之弥补过来。这会为农村基础教育追赶城市平添一份不小的筹码。从这方面来看,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催化剂。

4.设立“农村儿童心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

目前心理学上关于“农村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已经开展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把整个儿童界定为研究对象,如儿童心理学。虽然可以借鉴和运用这些研究结果对农村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但是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因为这些研究结果大部分是西方心理学家根据对自己国家儿童的长期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体,农村是应给予最多关注的特定领域,但是由于国家政策长期倾向于城市,造成城乡诸多方面存在差距,农村儿童跟城市孩子的成长背景、心理状态等有诸多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心理学上对于农村儿童的研究是个薄弱点,甚至可以说是个盲点,因此我国的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此设立研究方向。比如,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某个年龄阶段内,农村跟城市儿童认知结构的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教育者应该怎样利用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农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背景会给孩子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多大影响;农村和城市儿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问题解决方式有什么区别等等。如此深入地了解这个特定的群体,既能很好地把握我国农村儿童心理特点,又拓宽和完善了我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能给以后农村教育带来许多可借鉴的研究结果,解决一些相关时问题时也能对症下药。长此以往,必定使城乡孩子们所受的教育质量趋于一致。

四、结语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曾预测说: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广大农村。我国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质的飞跃,归根结底,在农村基础教育。随着国家政策和财政支出对农村地区弥补性的偏向和支持,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会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师资力量的扩充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肯定会以更加稳健的脚步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差中国农民素质不容乐观[EB/OL].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8-04/25/content_15016903.htm,2008-04-25/2011-06-28.

[2]商江.浅谈中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EB/OL].http://home.4132.com/space.php?uid=787&do=blog&id=190,2011-04-16/2011-06-28.

[3]毛化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9,(11).

[4]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1998.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夏茂林.论和谐视阈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与解决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7]陶应虎,等.统筹城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6,(10).

[8]杨颖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视点[J].教学与管理,2002,(22).

[9]周峰.试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8).

[10]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广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字:信息技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科学是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经营理念,而且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有必要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各个要素、社会职责以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等。

一、图书馆要素

图书馆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人工系统,简单的说传统图书馆是由图书、读者、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领导和干部五部分组成,而当前对于图书馆的组成要素主要划分为:信息资源、信息设施、用户、信息人员,其有着明显的信息技术烙印。组成因素的转变充分说明了,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图书馆学的要素顺应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图书馆的法则

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是曾经全球图书馆学界普遍认可法则,也是影响最大的法则,它极大的推动了图书馆事业以及图书馆学的发展。然而,五定律在信息化、网络化发达的今天,却逐渐失去了现实意义。除了“图书馆是个生长的有机体”这一定律尚有效之外,其余法则均失去了意义。1995年,切尔.戈曼提出了“新图书馆五定律”,在全新的五定律中均涉及了科学技术问题,这无疑表明。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学带来了巨大的冲级,传统的五定律已经不具备现实意义,人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冲级。

三、图书馆的属性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虚拟图书馆的出现表明传统图书馆“信息垄断”地位已经被终结。虽然图书馆的“中介”性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其固有的属性并没有发展根本的变化,图书馆的“中介性”会依然存在下去,但是图书馆原有的“生产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像冰山一样浮出了水面。目前,人类已经处于知识时代当中,现代只要能创造一定的价值,就代表是生产劳动,因此,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从事的就是生产劳动,所以,图书馆依然具备了生产性”。

四、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伴随着每一次的社会大变革、科技革命而产生新的只能。1975年,全球对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定性为:开发智力资源、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五个方面。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仅仅过去二十多年,随着人类进入知识时代,信息社会中人类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伴随着其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的变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图书馆的社会只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存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多元信息、生产信息产品、储备战略资源、开展文化娱乐、网络导航等七个方面。

五、图书馆的基本矛盾

传统图书馆中,藏与用是最基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的网络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基本矛盾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传统的藏与用转变为网络信息检索能力与读者信息需求。如今,读者信息需求多元化的情况下,单凭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无法满足的。但是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已经逐渐的实现。所以,原有的用与藏的矛盾逐渐转变为次要矛盾,这时基本矛盾主要转变为读者的信息需求与图书馆网络网络信息检索能力之间的矛盾。图书馆想要真正完成其现代的使命,则需要好好解决这个基本矛盾。因此,21世纪图书馆的基本矛盾是网络信息检索能力与读者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的变化

在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学已经转变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决定了该学科的性质,因此,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也是伴随着图书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最初,图书馆的研究内容主要在技术方法,当时其应属于应用科学。但是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开始侧重于社会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学科逐渐转变为社会学科。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传递以及记录信息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含量逐渐提高,图书馆研究对象的课题逐渐的变的更加复杂,图书馆学已经转变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七、结语

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发展着大的变革,带动着图书馆的基础理论产生一些变化。相比传统变革给图书馆学理论基础带来的变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而且这种变化现在仅仅开始,很多理论影响刚刚出现,本文旨在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在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影响方面与同行们多多交流。

参考文献:

[1]高波.吴慰慈.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影响[J].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03)121-122.

[2]李桂霞.史兴伟.信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影响[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9(12).108-109.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人口管理信息化概念。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从1985年开始设想的,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口管理被列入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要点。而“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说法大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在公安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被用来表述一种新兴的人口管理体系。它是公安信息化的一个分支系统,具有公安信息化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

根据公安信息化的定义,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公安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加速实现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定义是:“所谓人口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在公安人口管理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人口信息资源,优化人口管理服务职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公安人口管理现代化的过程。”该文中对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2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我国人口管理信息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三是人口管理信息化信息体系。

2.1 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

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办公体系由部、省、市三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组成。

(1)部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公安部建立的一个超大规模数据库,集中存储全国13亿人口的基本信息。为全国各级公安部门和广大公安民警提供跨省、跨区、跨市为主的人口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查证,为全国各级公安人口管理部门开展跨地区户口迁移、纠正公民身份证号重错号和重复登记人口、进行人口调查等业务提供信息支持。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供基础数据。

(2)省级人口信息管理平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建立的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存储本省(区、市)的人口信息。负责向部级人口信息库报送数据,提供本省(区)的人口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等综合应用,为本省(区)范围内的第二代公民身份证。

(3)区域人口管理信息化系统。区域指省、市、自治区以下行政地区。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同国家是一致的,只是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有其特殊性发展目标、计划安排和政策法规。

2.2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

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及其五要素的要求,选择能够反映人口管理信息化体系各要素水平的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排序、综合而组成的指标量度体系。通过对关键的信息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国家、省区、城市、等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推进人口管理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指标体系正在研究制定完善过程之中。

3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同志都作了论述。特征是事物的特殊性表现,其所反映的内容有本质性的、有现象性的、有评估性的。

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人口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的人口管理方法手段、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环境和条件。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表现特征有人口管理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计算机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综合化、立体化等。

4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科学技术在公安人口管理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推动:一是社会层面,二是技术层面。

4.1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社会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信息化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即信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过程。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全国发展水平不均衡,人口管理信息综合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制约因素是国家发展不均衡,基础薄弱,人才和经费不足。

4.2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过程

人口管理信息化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实现。信息技术作用于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四个层面。

(1)基础条件建设。即人口管理信息设备设施建设、人口信息资源(信息库)建设和公安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最基本的建设,必须先行一步。目前我国的人口管理信息化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2)人才和制度建设。人才是关键,有了必要的技术人才就是有了技术。人口管理信息化要把人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岗位培训、院校培养和外部引进解决所需人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行为规范,二是对技术(设备)的标准规范,两条缺一不可。

(3)信息技术应用过程。这是人口管理信息化的内在操作运行过程。对于人口管理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口信息技术深入公安人口管理,与日常工作整合;深入各基层单位,精心设计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人口管理过程;深入人口管理全过程,使之在人口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力求产生最大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功能。人口信息技术“三深入”应该作为我们的一项人口管理信息原则。

(4)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过程。信息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它的不断发展为信息化创造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使信息化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长期过程。因此,公安部人口信息主管部门及时追踪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及时制定了在人口信息领域的国家和部颁标准,不断提高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

5 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为了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人口管理信息化的既定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和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4句话32个字”:党委引导;逐级推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依托金盾,各方协同;以人为本,广泛应用。

多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积极开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这项工作取得迅速发展。到目前,实现了派出所、市级、省级、部级多极联网的人口信息管理体系,现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系统向更高水平前进。

摘要:人口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学技术理论、国家信息化理论和方针是人口信息的基础。

上一篇: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汽车音响产品开发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