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论文范文

2023-09-17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生态园林设计与一般的园林设计不同,它是以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园林学等环境科学的原理作为支撑,运用植物材料和其他造景要素来构建一个生态环境或者是生态系统。传统的植物配置是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生态景观,供人们观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之前的植物配置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文明的实际需求。基于此,重点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植物合理地布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之间相互协调,具有适当的季节性颜色和复合水平,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可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和土地空间的水和养分,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群落。

1 生态园林的定义

生态园林综合涵盖了三方面内容:1)生态园林具有重要的观赏性特征和艺术性美感,可以发挥美化环境、创造和谐自然人文景观的作用,进而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休闲场所。2)通过生态园林自然景观可以有效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植物的光合、吸附等作用,实现对气候的有效调节,发挥防风降尘的重要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毒害物质,净化空气。3)可以通过科学的植物景观配置来建立合理性更强的时间、空间以及营养结构,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了解过生态园林的定义可以发现,系统工程的应用可以提升园林发展质量,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共同进步,为创造一个更加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作出重要贡献。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以科学的植物配置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类型绿色植物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实现生态艺术景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园的设计和应用显得尤为必要。但就中国而言,虽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现代园林设计空前繁荣,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园林也很难被称为“生态园林”。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对生态造成了破坏。生态园林将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和施工,而且注重植物群落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 生态型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工作的积极作用

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观赏、建造和环境几个方面。设计师们利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形态等要素展开一系列的分割、组成,从而形成园林的视觉焦点,使得园林具备一定的观赏功能。设计师们对植物的位置进行设计,从而使植物可以发挥空间分割和限制的作用,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形状的植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通透性以及封闭性特点,根据不同的空间封闭类型和不同的开放程度分析,可以将植物营造成封闭空间、半封闭空间、开放空间垂直空间、覆盖空间等状态。植物具有调节区域的小气候、避免水土流失以及改善空气等特点,生态园林的设计要充分分析并考虑植物配置所具有的这三种作用[1]。

此外,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具有的动态变化性也是设计师们进行植物配置时所要充分考虑的要点。植物的遮挡作用也是植物配置工作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园林设计时,设计师完全能够利用植物来对一些不雅的物体起到遮挡的作用。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3.1 统一性原则

植物景观在收集的过程中,在比例、线条、色彩和树型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有着多样性的特点,但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这些植物景观的相似性,使人们有着统一感,否则变化较大,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身处其中的人就会变得心烦意乱,但也不能够过于单调,要在统一的过程中进行局部的变化。

3.2 景观性原则

生态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展现出整个群落的一种景观性,真正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因此在植物材料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掌握植物的造景功能和观赏功能,要整体把握整个景观的效果,从人们的观赏要求和美学原理等角度入手,还要符合季节性和植物群落变化的可预见性,提高生态园林种植物的观赏价值。

3.3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指一种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主要反映了环境和物种或者是物种和物种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关系。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满足生态位原则,譬如,在疗养院或者是医院,就要种植具有一定保健功能以及杀菌功能的植物,在有污染性的工厂周围就必须要栽种有吸污能力的植物,在山上就必须要种植耐旱性的植物,必须要与周边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2]。

4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4.1 观花与观叶植物的合理搭配

观赏花木中有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植物以及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植物,如红枫和槭树类植物,这些植物外形美观,将它们和观花植物进行组合可以有效延长观赏期限,在植物搭配中可以将这些观叶树种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或者是作为主景。常绿树种有很多,包括浅绿色的桐树、淡绿色的柳树等,颜色多变,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以上种种常绿树种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展开一系列地搭配的话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4.2 注意层次分明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花色、叶色、高度不一样的植物展开搭配,可以进一步显现出景观的层次感,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景观的色彩,杜绝单调。譬如,将1 m高的黄杨球、3 m高的红叶李、5 m高的桧柏和10 m高的枫树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从低到高,分层排列,构成的景观色彩多样,富有层次感,观赏期大大延长。

4.3 巧妙运用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木本花卉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这时完全能够利用草本花卉的优点做好弥补工作。譬如,美人蕉配木绣球、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堰柏,这样的搭配方式综合考虑了植物的花期以及色彩,可以达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要综合考虑到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高度等,还要考虑不同景观内部植物的比例问题以及植物景观与游览路线之间的协调性,只有巧妙地进行植物搭配,控制好各种植物的比例,使景观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才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環境。

4.4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配置不能够单调古板,也不能够矫揉造作,在生态园林中,不同季节应当有不同季节的景致,近似自然风光,这样才能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活力。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可以按照季节变化来选择树种,早春、晚春、初夏、秋季、冬季都有不一样的开花树种,进行巧妙地搭配的话可以达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实际性景观效果。在树木配置中,常绿树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树种搭配以乔灌木搭配、多样种植物搭配为佳,还可以对一些药用植物和果树做出配置等,从而达成一定的经济价值[3]。

5 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不仅仅是绿色植物的大量堆积,而是各个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对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投入高度地重视,从而创设出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汪云.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科技资讯,2018(15):1179.

[2] 张晗.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以及对自然环境影响[J].环境与发展,2017(7):194,196.

[3] 胡钰,刘荔艺.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9):17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园林铺装的功能性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态性设计的分析,探讨园林铺装设计的表现要素,提出园林铺装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园林铺装;功能性设计;人性化设计;要素;建议

Landscape Design Analysis of pavement

Cai Li-ping

(Yu Linda Ming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Yulin Shanxi 719000)

【Key words】Garden pavement;Functional design;Humanized design;Elements;Suggestions

园林铺装包括园路、广场、活动场地、建筑地坪等,用各种地面材料铺砌而成。其不仅具有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的功能,还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活动场地,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铺装作为园林的一个要素,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需要与总体设计风格一致。本文通过对园林铺装的功能性设计、人性化设计、生态性设计的分析,探讨园林铺装设计的表现要素,提出园林铺装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园林铺装的功能性设计

功能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设计时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以满足功能性为主导,做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1 意境与主题的体现。

良好的景观铺装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此类铺装使用文字、图形、特殊符号等来传达空间主题,加深意境,在一些纪念性、知识性和导向性空间比较常见。

1.2 视线引导的体现。

园林铺装利用其视觉效果,引导游人的视线。在园林设计中,经常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前进;在需要游人驻足停留的场所,则采用无方向性或稳定性的铺装;当需要游人关注某一重要的景点之时,则采用聚向景点方向的走向的铺装。

1.3 空间分割的体现。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形成空间界线,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效果,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两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或者使用同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实现空间分割。此外,通过铺装线条的变化,可以强化空间感,比如用平行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的深度,用垂直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铺装面宽度,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在视觉上调整空间大小,起到使小空间变大,窄路变宽等效果。

2. 园林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色彩、形状、创意及质感等为园林铺装的关键点,如何带动人的情绪、体现人性化也是园林铺装设计的主要目的。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那种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形成的道路空间有着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的情趣,它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表情,也立体地表现了生话、文化和历史。作为道路空间构成要素之基础的路面铺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以人为本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面的体感性、弹性及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素情况下营造出来的。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以它的机能和耐用性来决定。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乐、平静、情趣等带动行人走路情绪的各种因素。

2.1 人性化的铺装形态。

园林铺装中的人性化可以表现在铺装形态赋予人的不同感受上。在平面的构成要素中有点、线(直线、折线、曲线)和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椭圆和不规则图形)之分。铺装若能给步行赋与节奏感那将是大受欢迎的。广场上的线形不但能给人以安定感,同一波形曲线的反复使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指向作用,会给人安静而有条理的感觉,最单纯的节奏就是不断重复。折线显示动态美,沿着道路轴线弯曲线会让你感觉到一种缓慢的节奏,比如沿道路轴线等间隔重复出现的线、四边形及其他图案。在广场上横向或纵向反复出现相同形状的图案、花纹时也会产生节奏感和条理感。与轴线有45度俯角的方格和对称会带给你有条不紊、整齐、动态的感觉。

2.2 人性化的铺装尺度。

园林铺装的人性化设计上需考虑整体园林景观的意境和主题。在明确需要给游人带来什么样的情感和美景的指导下,合理地布置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的尺度搭配。例如小尺寸稠密铺装会给人机理细腻的质感。当然,在考虑尺度搭配的时候也要一并考虑不同的铺装材料本身常规性的尺度问题。园林铺装的人性化,就是要让游人用眼睛边走边看脚下的铺装,用心边走边感受脚下铺装内在的意境,园林的含韵尽在其中,达到人、景融合的效果。

2.3 园路的人性化设计。

园路的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现代化的城市中,笔直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与林立的高楼大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产生紧张的压抑感,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宜充满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园林铺装的生态性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型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方向,园林铺装的生态性问题逐渐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传统的铺装材料已经逐渐被多种多样与自然结合的现代材料所取代。例如木栈道、草绳钩边,以及其他木质铺装等,停车场的生态型植草砖铺装等等都渗透着铺装的生态性和与人的亲和性。采取生态型较好的铺装还能很好的调节地面温度,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

4. 园林铺装设计的表现要素

4.1 铺装的尺度。

铺装图案的不同尺度会产生不一样的空间效果。形体较大、较开展则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私密感。通过不同尺寸的图案以及合理采用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能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材料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出较好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而成大的图案,也可以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4.2 铺装的色彩。

铺装的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是衬托景点的背景,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色彩过于鲜亮,可能喧宾夺主,甚至造成园林景观的杂乱无章。色彩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感受。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冷色调优雅,明色调轻快,暗色调宁静。色彩的应用应追求统一中求变化,铺装的色彩要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园林艺术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缓急节奏变化,打破色彩千篇一律的沉闷感,做到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例如在儿童游乐场,可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造成活泼、明快的气氛;在安静休息区域,可采用色彩柔和素淡的铺装,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在纪念场地等肃穆的场所,宜配合使用沉稳的色调,营造庄重的气氛。

4.3 铺装的图案。

园林铺装可以多种多样的纹样形式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致。纹样起着装饰作用,不同的纹样给人们不一样的心理感受。采用砖铺设成为直线或者平行线的路面具有增强地面设计效果的作用,另外,一些规则的形式会产生静态感,暗示着一个静止空间的出现,如正方形、矩形铺装,三角形和其他一些不规则图案的组合则具有较强的动感。园林中比较常用的还有一种效仿自然的不规则铺装,如乱石纹、冰裂纹等,可以使人联想到乡间、荒野,给人以朴素自然的感觉。

4.4 铺装质感。

铺装质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质地给人们传输各种感受。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装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装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在大都市里,公园是人们放松心情的理想园地,经过了一天的繁忙之后,人们开始向往自然朴实的生活。麻面石料和灰色仿花岗岩铺面的园林小径,追求的是一种粗犷、稳定的感觉,而卵石的小道则让人感到舒畅、亲切。不同的素材创造了不同的美的效应。不同质地的材料在同一景观中出现,必须注意其调和性,恰当地运用相似及对比原理,组成统一和谐的园林铺装景观。在一片茂盛的植物组团中,一条蜿蜒的灰色防花岗岩小道向前延伸,并在期间点缀黄色,周边配以八角金盘和蕨类植物,石的坚硬和花草的柔软形成对比。让人感到亲切而舒畅。

5. 园林铺装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5.1 尽管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园林是一个动态的环境,人的活动或多或少会对它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难免会出现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现象,有的管理与养护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景观效果尽如人意。园林铺装设计中较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1)铺装设计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

(2)材料的选择未充分考虑其耐久性,多处出现了木质材料腐蚀或发生虫蛀的现象。

(3)运用大理石、花岗岩的数量过多,给人感觉冰冷而生硬,显得很不自然。

(4)一些部位的铺装缺乏过渡,没有很好的衔接,施工细节处理不当,影响景观效果。

(5)硬质铺装过多,对周围地区的温度和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高温季节。

(6)设计图形尺度与人眼观察尺度不吻合,影响视觉形成从设计图上看十分合适而施工后却显鳖脚。

5.2 所以在铺装设计时要求设计者有一定施工实践经验基础,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要有前瞻性,展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园林风格,在园林景观铺装设计方面表现手法丰富、大气、充分体现时代气息,使园林铺装设计功能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6. 结语

园林景观铺装的设计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园林景观铺装设计时,应注意遵循一些原则,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富于艺术性,还要体现生态性,同时更加人性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当前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生态的重要性。因此当前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借助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园林景观发展的重要途径。借助生态规划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促进国内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

1.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1.1区域性原则

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需要坚持区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对设计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进行保护和传承。在进行城市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本地资源进行选择,重视园林设计施工以及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最大的景观强化设计效果。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的区域性设计原则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园林景观周边的生态环境,还能切实提升园林景观的区域性特征,实现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方面发展,切实提升人们对环境保護的重视程度。

1.2持续性原则

生态理念下第二条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是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现代高新科技的合理应用实现对生态绿色资源的保护工作,创造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与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发展。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从而促进城市园林景观的长期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绿色环保型城市和生态友好型社会。

1.3完整性原则

第三条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是完整性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就需要设计人员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园林景观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保障园林景观周边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基于当地原有的自然风貌景观进行园林景观建设。另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重塑与重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保障当地文化历史的延续和对生态环境特征的保护,要科学的对当地的园林景观进行重塑,使园林景观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是当前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生态种植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功能性,还能使园林景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从而实现地方特色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园林景观建设的时候需要设计人员遵循生态规划原则,不断提升生态景观园林的植物资源利用率。在保障园林景观植被的存活率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园林景观植被的多样化。设计人员也需要对园林景观植物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需求,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生态公园设计

相比于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而言,新型的生态公园设计理念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合理利用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资源,提升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性。园林内的特色植被不仅应该与园林整体风格和公共设施等相匹配,还需要与当地自有的生态系统相匹配。园林景观内的植被可以搭配观赏性和适应性较强并且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植物类型,突出生态公园设计理念的基本特点,实现园林景观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景观河道规划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景观河道的规划工作是园林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园林内部的景观河道规划能够有效将园林景观设计与水体设计相结合。在进行景观河道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些具有观赏性的覆盖型植物,从而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对生态水体的影响。另外在进行景观河道规划的过程当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护岸石和护岸植被的设计,从而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最后在进行园林景观河道规划的时候需要重视人文文化在水体文化中的体现,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4园林景观柔化设计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切实体现生态规划理念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一定的柔化设计。简单来说园林景观的柔化设计就是保证园林景观内部山、水、植物和建筑小品的和谐。为了切实提升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在设计庄严厚重的建筑群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园林植物的设计实现园林景观的软硬和谐。在进行园林建筑造型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多使用一些圆滑流畅的曲线,配合植物的色彩和线条对园林景观的建筑小品进行柔化,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平衡园林景观建筑群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使园林景观给人以生动自然的感受,真正落实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规划理念。

3.小结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坚持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原则,充分发掘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通过生态种植、景观河道规划等设计切实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关注园林景观观赏功能的同时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调节功能,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鎏.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的实践分析[J].大科技,2017,(29):300-301.

[2] 艾霞.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分析[J].现代园艺,2018,(4):85.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发展速度逐年提升。但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城市生态被破坏,造成了大面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也提出了建设“绿色城市”的理念。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园林工程,其作为城市公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民生有着重要影响。从整体上看,我国园林工程起步相对较晚,容易产生诸多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景观的审美性,还会降低园林工程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改善人们生活、完善城市公共体系,必须要全面加强园林工程分析,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发挥园林工程效益。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方法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负担。园林工程建设是寻找二者之间平衡点的一项关键措施。针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的管理与控制问题,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善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具有十分关键的发展意义。

1园林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不足

1.1项目施工工艺管控不足

在园林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复杂、涉及到许多的施工环节。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当前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施工成本,往往会选择农民工施工,这些农民工缺乏专业技术、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施工时忽视施工工艺的控制,最终会引起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许多的施工企业没有能够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造成施工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在施工质量管理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也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

1.2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如果忽视安全管理,会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还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对施工人员必要的安全培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许多的施工设备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施工人员不能根据施工工序操作,工程质量管理也忽视了施工人员的操作管理行为,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问题,给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1.3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园林工程,我国对其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对园林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变多。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尚未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园林管理技术人员综合能力较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园林工程管理经验。另外,针对信息化管理相关知识,一些管理人员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只有发生问题时,才会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严重降低了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1.4施工质量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具有节能环保观念。在园林工程建设方面,我国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导致当前我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但是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所以落后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观念现已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需求,园林施工质量深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一旦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便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1.5后期养护工作滞后

园林工程在建设结束后都会有一个过渡期需要进行后期的养护才能保证园林的应用价值和美观程度。但是总会有一些企业只注意园林的前期建设,而不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正式由于养护工作的停滞才会导致工程质量以及实用价值得不到有效提高。

2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优化方案

2.1加强施工组织

质量管理要贯穿园林工程施工的始终,加强各个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组织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監理单位开展施工前准备会议,共同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培训,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贯彻质量标准、操作方案,掌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树立质量意识,为施工和养护奠定基础。开工前收集当地园林施工材料,分析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如园林选址是盐碱地,此时就要考虑客土作业,寻找采土场、确定运输路线等,排出不利条件,保证施工质量。

2.2完善园林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我们需要对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二次完善。而且成熟的管理体制有助于帮助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而最大的优势是体现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制度。对一些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一些惩处和奖励政策,既能对优秀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又能对犯错人员起到鞭策惩罚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有效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实际成本,防止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施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项目顺利开展。假如园林工程是以承包的形式进行的,其主要的制度管理是对施工的质量、过程管理、以及验收标准进行的,建立一套完整成熟的相关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2.3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园林过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项目,需要极高的技术能力。而我们在向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经验以及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之外,也不可忽视自身能力和本土技术资源。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都会有丰富的灵感和想象力。所以对于园林工程有一个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当地的地势风俗并且还要与时俱进在固有基础上进行创新。除此之外,就是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密切配合这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尤其重要的。并且还应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信息采集,沟通交流,制定好并记录方案。具备优秀的专业型人才是优化方案的前提条件,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也是极重要的。

2.4优化园林工程后期养护工作

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后期维护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与施工管理与控制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影响园林工程的美观性。树木以及其他绿色植物是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主要材料。这就需要在建设后期及时为绿色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支撑树木的支架的牢固性。另外,应该重视对绿色植物进行病虫害处理工作,防止植物出现坏死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苗木的质量。如果缺乏对绿色植物的管理,则无法发挥园林工程建设的长效作用。对于园林工程的后期维护与管理工作,不仅应该针对其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程序,还应该从技术层面加以监督和控制。只有形成科学化的后期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园林景观保持更加长久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对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从全面化的角度分析当前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的对其予以解决,深入分析园林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不足,而后同时根据我国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园林工程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聪.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乡村科技,2016,(36):56.

[2]李超.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08):235+239.

[3]陈若思.探讨如何有效管控园林工程施工质量[J].现代园艺,2017,(08):212.

[4]区冠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7,(07):211+214.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风景园林的设计和生态学是不可分割的,生态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这是现在社会对园林设计的要求。这篇文章就是针对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学;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前 言:

随着生态化和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开始了生态化管理和设计。当但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上更要注重生态化,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逐渐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设计。生态化设计的概念使风景园林的建设更合理,更完善,更节约资源,更能保持生态的平衡。

一、 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1.生物多样性原理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生物多样性的原理是其最为常见的理论。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多变,不同物种有着对环境的不同适应性,来利用有限的条件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本身能够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和稳定,不同物种和谐共存也给园林带来灵动性和生气。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在满足生物生存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园林设计,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对风景园林起到保护作用。

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原理,顾名思义就是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风景园林中的生物复杂多样,设计师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需求,要满足生物的生存条件。由于生态位因素,每种生物都对风景园林起着保护作用,同时物种与物种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要合理的安排物种的配置,在降低物种之间冲突的基础上,发挥其有利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园林的美感,更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互惠共生原理

这一原理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在园林设计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协调和共生。对于两种有着相同的性质和生存习惯的物种,可以考虑到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生存条件,将二者放置在一起。例如,将藻类和菌类相互结合可以生成地衣,这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二者的生存。类似的例子有很多,而且风景园林的物种复杂多变,其关系也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对物种的互惠共生原理有充分的认识,在具体的设计中才能够做到让生物为园林服务,同时有对物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的状态是任何一个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目标。生态平衡原理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其内部功能和结构状态相互协调,达到能量的守恒。在具体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考虑到组成园林的各种生态因素,如,植物、湖泊、绿地等。这些因素的合理布局可以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同时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要在满足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将生态平衡纳入其中。

二、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社会各界对生态问题都很重视,以至“生态”的概念满天飞,生态学的理念似乎深入人心。下边就是我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化的运用:

1.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对于土生土长的植物来说,其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较高,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很好的调节和改善。同时,由于对地域环境的适应度,其培养成本也会将对降低。如果对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充分运用这些物种,可以对生态环境起着较高的养护作用。所以,对于地带性植物的利用就成了设计师们的主要课题。运用地带性植物的生长状态合理的设计园林的风景,尽量不破坏他们的本身,这不仅有利于生态化的运用,还降低了成本。

2.基于生态调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

环保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因此,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是风景园林生态化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我们对周边可用资源材料的应用,不仅保留了原生态的地域感,还更加节省约原料和资金,减少环境的破坏和材料的浪费。

3.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

4.植物配置设计的生态化

对于园林风景来说,植物的优化配置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植物的美化和设计对于园林风景来说有着独特的地位。但是如何将生态化融入其中,是设计师热衷的话题。我们要采取植物的多样性为主导,使生态平衡为目的的设计。植物之间有相生相克的理论,某些植物种植在一起会更有利于对方的生长,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而有些则不利于对方生长,会剥夺对方过多的营养,因此要考虑每一种植物的特性,适当搭配植物进行种植,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植物搭配方式,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美观以及颜色搭配,对于高大的树木的种植,就更要加强考量,高大的树木会对其他植物的营养进行剥夺,可能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为了园林的美观和生态的平衡,对于园林设计上,一定要将植物多养化,营养平衡的处理,我们还要多运用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对于现在各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的现象,可以有效的净化和过滤,比如一定程度上对雾霾天气或者沙尘暴的净化,这样能在美观的基础上,对城市的气体污染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和功能,这也是生态化的应用。

5.水循环设计的生态化

在风景园林里,常会出现很多的喷泉、人工湖、假山上的流水等水,这些都是风景园林里必不可少的风景。但是这些谁都是人造的,它会出现污染、不流通等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园林建设中的水循环建设,加强水循环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的污染,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收集自然降水——雨水或者雪水——将这些水加工净化处理,使他们成为园林中亮丽的风景,或者用于浇灌花草树木,这样不仅将园林的风景优化,还能減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还可以加大植被覆盖率,多建一些草坪,加强地表水的净化能力。这样的水循环处理可以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总 结: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的生态化在现在的园林建设中有着意义非凡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今天对于生态化、环保的概念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对于园林建设更要注意生态的平衡,风景园林中的植被覆盖比较多,这不仅是风景美化的需求,也是生态平衡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要加强水循环、优化植物种植等生态理念和节约环保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工程月历[J].风景园林.2011(01)

[2]孟彤.单一的绿色:生态设计与设计“生态”[J].中国园林.2010(09)

[3]风景园林与生态[J].风景园林.2011(01)

生态园林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居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市政园林绿化项目大量上马。建设市政园林绿化项目投入使用后,我们一定要做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提升市政园林的质量。本文针对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进行分析,为我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市政园林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项目,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政园林工程越来越重视。市政园林的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植物发挥了提升市政园林绿化水平,提高市政园林艺术效果,改善城市人们居住环境的作用。如何做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市政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城市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城市中安家落户,大力推进市政园林建设。在建设市政园林完成后,由于资金和人员的不足,难免对市政园林中的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存在疏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疏忽,极大的影响了市政园林中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这使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资源逐渐荒芜、杂草丛生而被废弃。市政园林的废弃不仅造成城市土地和资金的浪费,还极大的影响了市容市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市政园林建设,对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化和生态系统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植物作为市政园林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市政园林发挥其环境优化和生态调节机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市政园林的植物群落是以人为栽种的方式形成的,其生态结构十分脆弱,因此,为了做好对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保护,我们一定要做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做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市政园林的质量。市政园林质量的提升不仅意味着能够市政园林能够为人们提供优美的休闲娱乐空间,还是市政园林能够发挥其优化城市居住环境作用的前提。

二、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策略

1、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水分管理

水分是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关键,如果水分过多,则会导致植物根系含氧量降低,根系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植物的养分运转与合成。如果水分过少,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植物的茎叶则会生长缓慢,花芽形成量减少,影响园林树木的绿化效果。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水分管理,可以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入手。

灌溉是指在降雨量较少的时期,采用人工的方式增加植物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保证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有效供给。市政园林作为人对自然的改造项目,其水土保持作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在市政园林的养护期内,我们必须做好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灌溉管理。为了给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我们要根据植物对水的需要量、园林所在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地区的降雨量综合规划灌溉周期。灌溉时要把握好适量的原则,在夏季的中午不要直接用冷水直接灌溉,灌溉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并遵守少灌、勤灌和慢灌的原则,在保证苗木水分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水。

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将会导致植物根系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将会使苗木根部积累大量酒精,引起植株死亡。由于市政园林的绿化植物栽种需要保证观赏性,必然会有部分苗木被栽种到低洼易涝的位置。为了避免低洼处的土壤水分积聚过多造成植株损伤,我们就要做好市政园林植株的防水设计。在市政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排涝措施包括地表径流控制、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地下管线排水等。在进行市政园林排水设计时,要综合整个园林的植物分布进行设计,并以当地雨季的最高降水量为参考,保证市政原理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避免市政园林绿植在雨季被淹死亡。

2、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土壤管理

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土壤大多是从其他地区转运而来,市政园林为追求景观效果,且受到游客的影响,这些土壤十分贫瘠。市政园林的土壤管理就是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市政园林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市政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市政园林土壤管理措施一般有深翻、培土和中耕除草三种。

土壤深翻是改善市政园林土壤理化结构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园林土壤的深翻,能够促使市政园林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率和含水量。土壤孔隙率和含水量的增加,将促进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恢复,加速土壤的熟化,提高土壤的肥力。通过深翻措施改良土壤导致植物断根,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新的根系,提高植物的水分、养料吸收效率。

市政园林中的某些绿植,由于受到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土壤深翻无法开展,针对这些绿植,我们可以采取培土措施。合理的培土,不仅能够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实现在寒冷季节对植物根系的保暖,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中耕除草是市政园林土壤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措施,通过中耕除草,能够有效的帮助市政园林植物铲除杂草,中耕除草会翻出中层土壤覆盖表层土壤,有效的增加土壤的孔隙率和含水量。除此之外,中耕除草还能够实现植物防病除虫的效果,这是因为表层土壤中含有很多能够导致植物病害和虫害发生的真菌、孢子和虫卵,中耕除草能够将这些细菌、孢子和虫卵深埋到土壤中,降低这些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施肥管理

由于市政园林的土壤比较贫瘠,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市政园林的施肥管理。施肥是为市政园林绿化植物提供养料的主要途径,如果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施肥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导致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生长发育出现困难,不仅会影响市政园林的景观性,还会带来经济损失。

做好市政园林的施肥管理,我们首先要合理选择施肥方式,一般市政园林绿化植物施肥方式主要有基肥、追肥、种肥三种模式。基肥是指在苗木种植时就将肥料预埋到土壤中,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追肥是指在播种和定植时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补充肥料。种肥是指在播种和定植时使用腐熟的自然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在进行市政园林施肥时,有机肥一定要发酵、腐熟,化肥需要粉碎成粉末状。施肥后要在施肥区域灌注适量的水,帮助肥料渗透到植物根部,促进植物的吸收。另外,在施肥時要保证合适的施肥量,如果施肥不足,则无法供给植物充足的养分,如果施肥过量,将会导致植物根系被肥料烧死,造成植株枯萎和死亡。针对根系庞大的高达数目,施肥范围要大、施肥量要充足。针对普通的植株,施肥量要合理减小。

4、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管理

除草、施肥以及改善树体卫生环境条件,清除枯枝落叶,修剪枝叶,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均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此外,病虫害防治还要做到适地适树,对外来的树苗进行必要检疫。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喷粉法、喷雾法、熏蒸法、毒草饵及胶环法等。喷粉法是通过喷粉器械将粉状毒剂喷撒在植物或害虫体表面,使之中毒死亡。此法效率高,不需用水,对植物药害也较小,缺点是毒剂在植物体上的持久性较小,用量大,较不经济。喷雾法是将溶液、乳剂或悬浮液状态的毒剂借助喷雾器械形成微细的雾点喷射在植物或害虫上。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绿地园林的质量。我们在进行市政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时,一定要做好市政园林的绿化植物的水分管理、土壤管理、肥料管理和防虫防病管理,保证市政园林绿地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休憩空间,并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毛佩,张燕科.对园林工程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4, (27):10-10.

[2]陶定才.关于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方法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上一篇:地基防水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广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