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1 身心放松

由于病人过分紧张, 导致肌肉收缩、血管痉挛, 注射时造成进针困难, 滞针现象, 加重病人疼痛感。因此进针前应先置病人合适体位, 使肌肉松弛, 易于进针;设法解除病人思想顾虑, 使病人有充分心里准备, 与病人多交谈, 分散病人注意力, 同时要求环境清静, 光线明亮, 使其在身心放松的条件下准确而快速地进针。

1.2 进针的角度

静脉穿刺采用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 可使疼痛减轻。疼痛与外在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作用面积等因素有关, 当采用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时, 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相对减少, 作用于针尖上的压强增大, 使得进针速度加快, 刺激皮肤的时间缩短, 同时针头直接刺入静脉内, 缩短了针尖在皮下组织内运行的时间和距离。因此皮肤受损范围小, 对皮下组织及神经末梢刺激程度小, 能够减轻疼痛。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活动和防卫反应, 当静脉穿刺时增大进针和皮肤之间的夹角, 减轻了疼痛, 这样即消除了患者治疗时的紧张情绪, 又能取得患者的配合, 也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1.3 选择血管

选择手背静脉网中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的血管, 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血管, 避免穿刺对神经末梢的刺激, 从而减轻疼痛的发生。

2 保证“一针见血”

2.1 做到“一针见血”应做好如下工作

2.1.1 浅表静脉穿刺时

充分暴露静脉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1]。在静脉穿刺时, 如果病人用力握拳, 由于静脉血管易受周围组织压力的影响, 肌肉收缩, 使肌肉间的静脉压受压[2], 静脉血管被压扁, 穿刺时易针尖易穿透血管壁造成渗漏, 且静脉充盈不足不利于穿刺, 甚至还有穿刺成功后嘱病人松拳时, 由于皮肤的弹性回缩导致渗漏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当病人手握成拳状而不用力, 采用自然放松法, 自然放松法优于用力握拳法, 自然放松法具有进针快, 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的手, 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 以减少血管滑动, 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这种自然放松法有利于绷紧皮肤, 充分暴露静脉血管, 提高穿刺成功率。

2.1.2 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

存在头皮针进入血管后, 不易回血或回血量少的缺点, 影响穿刺成功率。调节器高调法, 即调节器置于茂菲氏滴管下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 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 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 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较低, 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 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 所以头皮针在血管内, 可见明显回血, 避免了头皮针进了血管无回血, 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增大输液管道负压穿刺法, 使回血迅速易见。方法为: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将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 并挤出前端液体0.2mL[3], 固定好返折处, 再穿刺血管, 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回血。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 使管道内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 当穿刺针一旦进入血管, 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 穿刺易成功。

2.1.3 老年人静脉输液法

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细小表浅, 皮下脂肪少、弹性差, 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 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 使血管充分暴露, 看清走行, 对于肥胖患者应摸清深浅和粗细, 不能盲目去扎。在选择穿刺部位时, 按原则从远心端至近端寻找静脉, 进针应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在穿刺时应冷静、沉着、细心, 保持从容的心态, 不能慌乱。

2.2 造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2.2.1 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虽可有回血, 但部分药液仍可溢入皮下组织。

2.2.2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 也可有回血, 但部分药液可溢出至深层组织。

2.2.3 针头刺入太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没有回血, 如只推注少量药液, 局部不一定隆起, 药液注入深层组织, 病人会有痛感。

3“无痛性”拔针

由于针头及药液对血管及皮肤的刺激, 拔针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谓“无痛性”拔针, 并非毫无疼痛, 而是尽量减轻或避免疼痛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3.1 心理护理

拔针时适当和病人交谈, 以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紧张, 减轻疼痛。

3.2 针头保持与皮肤10~15°角, 并防止转动, 然后迅速拔出

3.3 针头未拔出前

不能用棉签紧压针头, 防止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壁, 产生刺激性疼痛, 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正确的方法为:准备拔针时用棉签压住针眼, 力量要适中, 过分用力会导致局部疼痛, 但也不要太轻, 以保证血液不渗出血管外为度。

4 防止拔针后淤血形成

4.1 拔针前先关闭输液器调节开关, 防止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组织

4.2 注意棉签按压的部位

通常静脉穿刺共有2个针眼, 一个是穿过皮肤的针眼, 看得见;另一个是穿过血管的针眼, 看不见。2个针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如只按压皮肤的针眼, 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 则血液仍会从血管壁这个针眼流入皮下组织形成淤血。因此按压针眼的正确方法是顺着血管方向按压, 这样2个针眼均被按压, 血液就不会渗出血管外, 按压针眼时切忌边压边柔, 反复柔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

4.3 拔针后按压时间正常人为3min,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 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4 嘱病人在静脉穿刺拔针后局部暂勿用力

如手背或肘静脉穿刺时, 应防止拔针后腕关节及手臂负重, 或者将手臂抬高于心脏位置。

5 保护静脉

不同的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损伤, 通过临床观察在同一体, 同一药物, 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针头进入血管短的, 对血管的损伤小, 血管使用寿命长, 病人疼痛反应小, 反之则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 进入血管的针头越长, 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 对血管壁的损伤越严重, 红细胞及其血浆成分渗出越多, 血管淤血越明显, 由于大量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 胶原暴露, 极易激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极化而堵塞管腔。提示临床上静脉输液穿刺时见回血后,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在能达到牢固固定好地针头的前提下, 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 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 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 减轻病人的痛苦,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摘要:静脉穿刺应用于静脉注射和抽血。静脉输液和注射均是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的给药方法, 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重要位置。随着医疗水平和病人的要求不断提高, 不仅要求护士“无痛性穿刺”、“一针见血”, 而且还要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 使病人减轻痛苦, 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

关键词:静脉穿刺,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小群, 范丽风, 贾爱琴.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a) :2~3.

[2] 吕艳.浅静脉2种不同握拳法的对比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1) :23.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抽取我院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 住院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 年龄>60岁。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50例行顺行静脉穿刺, 平均年龄66.7岁, 其中男34例, 女16例;观察组50例行逆行静脉穿刺, 平均年龄67.3岁, 其中男31例, 女19例。全部患者神志清楚, 皮肤感觉正常, 输液的速度快慢对患者病情没有显著的影响, 皆选择健侧 (指输液侧肢体无外伤、血液循环良好、无瘫痪现象) 进行静脉穿刺, 每组分别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进行静脉穿刺操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血管及操作条件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静脉穿刺方法

100例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均在手背部掌指关节的近侧, 以掌背静脉为主。皆选择常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 7号针头, 输注生理盐水500mL加维生素C3g。

1.2.1 对照组

采用顺行静脉穿刺方法, 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刺入[2]。

1.2.2 观察组

采用逆行穿刺, 通过心理沟通, 让患者放松, 选择手背下1/2的静脉穿刺, 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 扎止血带于穿刺点上6cm处, 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3]。穿刺者背向患者头端, 止血带不宜过紧, 绷紧皮肤, 向指趾方向进针, 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穿刺。进针角度与掌骨背侧皮肤成60°[4]。整个针梗不能与血管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致使针尖在血管内翘起, 需要用无菌棉球垫于针柄下, 使针尖平稳地置于管腔内, 再以胶布托住棉球, 而后交叉固定针头[5]。

1.3 观察指标

(1) 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 (2) 液体平均滴速 (观察时间为1min) ; (3) 穿刺成功后, 是否液体渗漏; (4) 穿刺点固定后, 手部活动受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以上各指标, 采用χ2检验, 比较2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穿刺一次成功率对照组76%, 观察组92%, P<0.05, 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液体平均滴速P>0.05, 差异没有显著性。穿刺成功后液体渗漏对照组19例, 观察组3例, 经检验P<0.05, 差异有显著性。手部活动受累情况以2种穿刺方法对手的抬起、端水杯、手关节适当活动以及活动时出现疼痛或渗漏等情况为观察指标。二者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

2 讨论

(1) 手背静脉有2套静脉系统[6], 深静脉之间、浅静脉之间、深静脉和浅静脉之间有丰富网状结构[7], 当液体在静水压下进入血管, 到达静脉的吻合支, 由于吻合支、交通支与深静脉相通, 从而使血液较快的流回右心房。吻合支丰富、远端静脉无瓣膜, 是逆行穿刺不影响液体流速的前提。传统的顺行穿刺方法对于手足背下1/2指趾、末梢浅静脉的部位和靠近关节等处穿刺时由于进针部位短, 静脉血管表浅、细小、弯曲且进针后不易固定, 易出现渗漏现象而导致穿刺失败。而采用逆向穿刺后便能克服这一难点, 当针头沿血流向做逆向穿刺后回血速度快, 进针部位长且易于固定, 穿刺时只需进入针梗长度的1/3或1/2, 而且流速不受影响。这使得逆行静脉穿刺输液选择血管的范围更大, 从而拓宽了静脉的利用率, 解决了一些患者由于长期输液, 导致血管严重受损伤, 弹性差, 穿刺困难的问题。本组资料显示, 逆行组和顺行组的液体滴速没有差异, 而成功率高、渗漏率低, 这从解剖学上证实了逆行静脉穿刺的可行性。)

(2) 因为逆行静脉穿刺是正压穿刺, 针尖斜面迎血流方向, 当针头刺入血管时更易见回血, 有利于护士判断针头是否进入血管, 而顺行静脉穿刺是负压穿刺, 老年、慢性病患者血液回流缓慢或无回血, 容易造成穿刺的失败

(3) 因为顺行静脉穿刺是在手背或足背下1/3处, 针柄正好落在指关节上, 不易固定, 手稍微活动就有可能影响输液速度, 甚至刺破血管壁, 造成液体渗漏。而逆向静脉穿刺后针柄正好落在手背上, 这样利于固定针柄, 且渗透率低, 也有利于患者的手部活动,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液体渗漏率, 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4) 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注意事项: (1) 因为多数患者已经习惯顺行穿刺, 对逆行穿刺接触很少, 所以, 操作前应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向病人解释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优点, 取得病人的配合; (2) 为减轻静脉穿刺时疼痛, 陈翠华[4]的研究显示, 与皮肤成60°时, 进针速度快、痛苦小; (3) 逆行穿刺时注意针尖不要太靠近关节处, 防止病人手部过度活动而使针尖穿破血管壁而导致液体渗漏; (4) 对于长期行静脉输液的老年人, 选择血管时应建立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使用计划; (5) 逆行静脉穿刺输液需经侧支循环回流, 故一般不作为紧急抢救、输注大量液体, 也不用于对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使用, 以避免肢端过度充盈和药物刺激出现肿胀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的效果, 为老年、慢性病等常规穿刺困难者提供更有效的穿刺途径, 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00例, 年龄>60岁, 患慢性病需长期输液。分逆行静脉穿刺 (观察组) 和顺行静脉穿刺 (对照组) 2组, 每组50例。观察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等。结果 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 2组差异明显 (P<0.05) , 液体滴速方面2组差异不明显 (P>0.05) 。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采用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输液是安全可靠的, 具有成功率高、不影响手部活动、不影响液体滴速、渗漏率低等优点。提高了浅静脉利用率,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静脉穿刺,顺行,逆行,输液,老年,慢性病

参考文献

[1] 李秀云, 邹碧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1~54.

[2] 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23~326.

[3] 屠燕, 张秀华, 孙梅花.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12) :45.

[4] 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6) :356.

[5] 魏世萍.手足背逆行穿刺的方法介绍[J].中国校医, 2003, 17 (4) :294.

[6] 王静, 王小燕, 翁萍.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5) :36.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 静脉选择及穿刺技术

选择暴露显著、清晰、易固定、无弯曲的粗大静脉。通常采用肘窝部位的正中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及手、足背等部位的浅静脉。这些部位的血管表浅明显, 便于穿刺。前者最为常用, 后者多适用于儿童。

2 穿刺技术

(1) 针头刺入的方向应与静脉成10~15°的角度。然后顺着静脉徐徐向前推进。当针刺入静脉腔内, 立即感觉到阻力减低, 血液自然回流到注射器中。 (2) 当针刺入静脉的角度调好, 将针头顺着静脉控推进0.5~1.0cm左右, 然后固定好, 在进行注射。

3 常见的穿刺失误原因

3.1 技术原因

(1) 静脉穿刺的技术不够熟练:由于对穿刺技术的要领掌握不够娴熟, 手法不够熟练, 进针不够准确, 用力过大或猛, 进针角度过大或过小, 或穿透血管, 造成穿刺失误。 (2) 选择静脉穿刺的部位及血管不当:有目的选用血管即是关系到能否穿刺成功, 又能否长期使用血管的关键之一;临床工作必须按静脉使用原则去有计划的使用血管, 不遵守先远端后近端, 从小静脉开始逐渐向大静脉进展, 先用侧支保留主干的原则;而是先用粗的暴露明显的大血管, 造成血管的大面积破坏, 使穿刺难度加大, 致使穿刺失误。 (1) 对于肥胖或者浮肿的病人来说, 其静脉血管不暴露, 如不采取局部加压的手法, 血管显示不明显, 穿刺易失误。 (2) 对于脱水或休克病人, 由于组织的灌流量不足, 血管充盈度减低或不充盈, 在没有充分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之前, 如选择四肢的小静脉, 血管极易被穿透使静脉穿刺失误。 (3) 消瘦或老年患者, 由于皮下脂肪含量减少, 皮肤松弛, 血管壁脆弱, 弹性差, 再加上血管的活动度大, 不易固定, 针头穿过松弛的皮肤针头随着血管左右摆动就是刺不到血管, 造成穿刺刺失。 (4) 对穿刺能否成功判断不准确:一个熟练的操作者, 在通常的情况下, 应有能力凭着手感鉴别出针头是否进入血管内, 当针头穿过真皮层常常感到组织松了很多, 进入血管后, 又有一种阻力消失或落空感觉, 仅有的阻力是来自血管壁和血管外组织对于后半部针头的牵拉, 对此判断不准也是造成穿刺失误的因素。 (5) 穿刺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遇到有一定难度的血管, 在穿刺时, 操作者往往会出现心情紧张, 另外给熟人穿刺会出现心理压力更大, 唯恐不能一次成功, 不能从容大胆的进行操作, 静脉穿刺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在临床抢救中, 遇到危重或急症病人争分夺秒的静脉给药, 病人的自身条件又差, 由于时间紧迫, 接二连三的医嘱也是形成心里状态不稳定导致穿刺失误的原因。

3.2 条件因素

(1) 选择穿刺针的大小不合适:危重病人由于静脉血和暴露部分较短, 而进针的距离过近或过远, 或选用的静脉血管较细, 却使用较大号的针头, 穿透血管;或选择的针头过小, 使针头不能或不完全进入血管, 也有的因针头过短造成针尖斜面一半在血管里一半在血管外, 造成静脉穿刺失误。 (2) 病人狂躁不安, 抽搐而不能有效的固定血管, 容易刺破血管壁而使静脉穿刺失败。 (3) 静脉血管的营养状况不良或痉挛:长期输入高浓度, 刺激性强的药物, 往往引起静脉炎, 血管壁硬化, 弹性减低, 针头稍一触血壁管就穿漏, 穿刺处的血管壁不能很好的包固针头, 使药液沿针头流道血管外, 使穿刺失误。 (4) 机械性压迫坏死:在家输液时, 有时出现液体外渗, 对局部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 使组织间隙压力升高, 静脉受压, 血管被压迫后无弹性, 摸不清看不到, 盲目穿刺导致失败。

4 失误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 都是静脉部位选择不当、病人体位不当、技术操作不熟练、基本功不过硬、临床经验不足或操作时不够细致, 忽视这些就易失误。如何正确的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就要苦练基本功, 从失误中找出原因,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达到一次穿刺成功的目的。只要我们技术熟练操作认真细致, 就会减少在穿刺失误方面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配合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之静脉穿刺术是一项即简单又复杂的护理技术, 在静脉穿刺时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大胆、准确, 对于穿刺失败者要真正找出存在的技术因素和条件因素, 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获得成功。

摘要:通过对不同病人血管条件和护士自身条件分析与总结, 查找失误的因素, 采取积极的对策, 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静脉,穿刺

参考文献

[1] 全莲花.成人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探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 (1) .

[2] 陈志红.浅谈成人周围静脉穿刺技术应用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0 (2) .

[3] 田巧莲.成人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和预防对策[J].医学信息, 2010, 3:23.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 男9例, 女12例, 年龄40~78岁。60岁以上老年病人15例。合并有胆石症的5例, 合并有糖尿病的9例, 高血压病的12例, 冠心病的6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8例。均有寒战、高热、肝区疼痛等症状。血象高, 超声、CT检查均提示肝脓肿, 为单个脓腔, 直径在5~11cm之间。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抽出黄白色脓液, 排除阿米巴性肝脓肿。

1.2 方法

以超声探查肝脓肿在肝内的具体位置, 确定脓腔大小, 与肝脏表面及体表的最短距离, 确保脓腔与体表之间无肠管、肺、胸腔等重要组织器官, 且距离最短, 确定穿刺点。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在超声引导下, 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内的穿刺针行脓腔穿刺。穿刺成功后抽出的第一管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置入导丝, 拔穿刺针, 在导丝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 抽出脓液后固定导管于体表。以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冲洗液清为止, 并注入庆大霉素, 导管连接输液器或输血器至引流瓶。未进行负压引流。脓腔注药在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注入有效抗生素。冲洗、注药每日一次, 直至脓液消失, 超声探查脓腔基本消失直径<2cm之后拔管。治疗期间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对有关合并症给予积极治疗。

2 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在置管成功1~2d后体温降至正常, 肝区疼痛逐渐消失, 血象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在2~4周内脓腔逐渐缩小消失痊愈出院。无肠管损伤、出血、气胸、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对脓肿较大的仅用全身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常需手术切开引流, 或经皮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经皮肝穿刺抽脓比手术切开引流创伤明显减小, 但穿刺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方可治愈。在脓腔缩小时, 有时穿刺存在一定困难, 给患者增加了一定痛苦。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安全可靠、并发症低、治愈率高[1]往往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即可治愈, 减少了患者切开引流或多次穿刺的痛苦, 尤其适用于单个较大的细菌性肝脓肿[2], 目前已成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3]。但基层医院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引流管往往比较困难。有报道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穿刺引流的[4~5], 而我们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单个细菌性肝脓肿, 创伤小, 疗效好。因引流管未端有侧孔, 引流脓液不易堵塞效果良好。加上每日冲洗脓腔, 进一步确保了管腔的通畅。根据药敏试验除全身应用抗生素之外, 脓腔冲洗之后注入有效抗生素可使其局部达到非常高的药物浓度, 对感染的控制非常有利。我们的经验用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治疗单个细菌性肝脓肿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且取材十分方便。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治疗单个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21例单个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进行脓液引流、脓腔冲洗注药、全身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结果 21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脓腔逐渐缩小消失, 全部治愈。结论 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治疗单个细菌性肝脓肿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且取材十分方便。

关键词:单个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穿刺引流管

参考文献

[1] 金秋龙, 黄敏, 邓学东, 等.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并发症分析与防治[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8, 5 (3) :180~182.

[2] 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39.

[3] Bazan portocarrero s, Pinto sanchez J, Godoy martinez D, et al.Percutaneus drainage of hepatic pyogenic abscess:managementefficacy[J].Rev Gsatroenterol Peru, 2003, 23 (1) :17~21.

[4] 李秀兰, 鲁朝学, 姜志民.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6) :153~154.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返回

1.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 锁骨上路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 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 锁骨下路 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内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紧靠胸锁内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并反复测试其通畅情况,确定在静脉腔内时便可置导管。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不可再向前推进,以免损伤锁骨下动脉。此时应徐徐向后退针并边退边抽,往往在撤针过程中抽到回血,说明已穿透锁骨下静脉。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到皮下而后改变方向(针尖在深部时不可改变方向,以免扩大血管的损伤)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方法徐徐前进,往往可以成功。 送导管的方法基本上与锁骨上路相同,但由于此进路要通过肋间隙,用外套管针时往往送套管时较困难,阻力较大,常需要借助钢丝引导。另外此进路穿刺过深时有误伤锁骨下动脉的可能。如果针干与胸部皮肤角度过大有穿破胸腔和肺组织的可能。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锁骨下进路置管到位率较低,导管可进入同侧颈内静脉、对侧无名静脉。据观察此进路的到位率小儿为32.3%,成人为84%。心脏手术时撑开胸骨时可能影响导管的位置。

<<返回

2.颈内静脉 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前沿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再下行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右侧无胸导管而且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段几乎为一直线,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为低,故临床上常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尤其是放置Swan-Ganz导管更为方便。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个人的习惯各有不同,一般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部位进针。

⑴ 前路 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的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成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此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⑵ 中路 在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约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

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如果试穿未成功,将针尖退到皮下,再向外偏斜10°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以内的后缘,常能成功。若遇肥胖、短颈或小儿,全麻后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定点会有一些困难。此时可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此切迹就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附着点)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时以左手拇指按压,以确认此切迹,在其上方约1~1.5cm处进针(此处进针又称为低位进针点),针干与中线平行,针尖指向足端,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入颈内静脉。若未成功再将针退至皮下,略向外侧偏斜进针常可成功。

⑶ 后路 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向外侧,穿刺时面部尽量转向对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上窝方向前进。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以上三种进针点一般以中路为多,因为此点可以直接触及颈总动脉,可以避开颈总动脉,故误伤动脉的机会较教少。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中率较高。 此外应指出,由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相距很近,为避免误伤动脉在正式穿刺前必须先用细针试穿,以确定穿刺的角度和深度,而后再正式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的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相同。

<<返回

3.股静脉 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穿刺时以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摸准股动脉的确切位置,在其内侧约2~3cm处进针,针尖指向头侧,针干与皮肤成30°,一般较易成功,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相同。但由于距下腔静脉较远故置管的位置不易达到中心静脉,所测得的压力受腹腔内压力的影响,往往高于实际中心静脉压。如果从针腔内送入较长的导管可达到中心静脉,但导管在血管内行程较长,留置时间久,难免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现已很少采用,除非在某些特殊病情如巨大胸主动脉瘤或布加综合征时采用。术后应及早拔除,以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返回

4.贵要静脉 一般不用此途径,在巨大升主动脉瘤不宜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时(以免误伤动脉瘤)选用。但由于该静脉较细,路途弯曲,故送管困难。必须用一种特殊的穿刺针Drum-Cartridge Catheter,该导管长71cm,外径约1.7mm,内径1.1mm,管腔内有弹性钢丝芯卷成盘形装于可转动的塑料匣内,穿刺针头长5.1cm,外径2.1mm,内径1.8mm,当穿中贵要静脉后将该导管由穿刺针腔内送入静脉,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塑料匣,将导管送至中心静脉后退出穿刺针,抽出导管内钢丝局部包扎固定,并与测压装置连接。

<<返回

三.注意事项

1.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足够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无明显阻力,否则会由于套管针通过坚韧的皮肤时引起套管口的裂开造成穿刺失败。

2.正式穿刺时的进针深度往往较试穿时要深,因为正式穿刺时粗针头相对较钝,易将静脉壁向前推移甚至压瘪,尤其是低血容量的病人。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得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边退边抽往往可抽得回血。

3.应掌握多种进路的穿刺技术,不可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高而进行反复穿刺,这样可造成局部组织的严重创伤和血肿。

4.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要直进直退,如需改变穿刺方向时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否则增加血管的损伤。

5.穿刺成功后应将导管内的气体抽出注入盐水,以防固定导管时血液在导管内凝固。

6.固定导管时,缝针的方向一定要与导管的走向平行,且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在皮下穿破导管。

<<返回

四.测压装置

中心静脉压一般以厘米水柱为单位。用一三通前端与套管的针座相连,尾端连接输液器,三通的侧孔与与测压管道(一次性塑料管)相连。并将此测压管垂直固定在有刻度的标尺上,再将此标尺固定在手术床头,可随手术床同时升降,待摆好体位后定零点。一般以病人的右心房的中点为零点,在体表相当于腋中线。

<<返回

五.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气胸 无论是颈内静脉或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有穿破胸膜和肺尖的可能,其原因主要是穿刺时针干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所致。如用锁骨下进路时,针干与皮肤角度太大使针尖离开锁骨下缘,很易穿破胸膜和肺。又如作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颈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如果仅为一针眼产生少量气胸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

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甚至形成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在劈开胸骨后打开胸膜,并处理肺部破口。

2.血胸 在行锁骨下进路穿刺时,如果进针过深易误伤锁骨下动脉,这时应立即撤针并从锁骨上压迫止血,若同时穿破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应提示外科医生及时打开胸膜探查,必要时从胸腔内缝合止血。颈内静脉穿刺尤其易损伤动脉,只要及时退针局部压迫3~5分钟可止血。改换穿刺点或经锁骨上路穿刺锁骨下静脉。

3.液胸 无论是颈内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在送管时将穿透静脉而送入胸腔内,此时液体都输入胸腔内。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⑴ 从此路给药(麻醉药,肌松药等)均无效。

⑵ 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体外循环前不应出现负压)。 ⑶ 此路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

若出现上述现象应确诊导管在胸腔内,不应再使用此通路,应另行穿刺置管。原导管不宜当时拔出,应开胸后在外科医生监视下拔除原导管,必要时从胸腔内缝合止血。

4.空气栓塞 穿刺前未使病人头低位,如病人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当穿中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脏。对后天性心脏病(无心内分流)的病人进入少量空气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对有心内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尤其是右向左分流的紫绀病人)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穿刺时应注意避免。

5.折管 由于导管质量差,术后病人躁动或作颈内静脉置管时术后颈部活动频繁而造成,并多由导管根部折断。

预防方法:⑴ 劣质导管一律不用,尤其是颈内静脉置管。⑵ 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妥善固定,针体应在皮外保持2~3cm并用胶布加固。

6.心肌穿孔 由于导管太硬且送管太深直至右房,由于心脏的收缩而穿破心房壁(也有穿破右室壁的报道),在心脏直视手术切开心包即能发现,给予适当处理即可。但在非心脏手术或是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引起心包填塞,如不能及时发现作出正确诊断,后果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预防方法:不用劣质导管,送管不宜过深,一般送入8~10cm。

7.感染 引起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⑴导管消毒不彻底,

⑵穿刺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⑶术后护理不当 ⑷导管留置过久。

穿刺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00例需行血气分析检查的患者。患者一般资料, 见表1。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股动脉穿刺方法, 观察组采取改良桡动脉穿刺方法。

1.2 方法

行改良桡动脉穿刺的患者需具备桡动脉搏动良好以及Allen试验阴性。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动脉搏动最强最明显处为穿刺部位。左手食指指尖约呈70°固定患者桡动脉, 除去针尖护套, 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针柄约15°穿刺, 见回血且看到管中血液搏动时, 稍放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迅速将输液贴贴于针柄上。分离活动连接接头, 紧接着迅速接上动脉采血器, 采动脉血1~2m L, 完毕后折叠采血针软管, 先迅速拔采血针后分离采血器, 套上塑料塞并拧紧, 轻搓采血器后立即送检, 同时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min。常规股动脉穿刺时, 嘱患者平卧位, 穿刺侧下肢略外展, 充分暴露大腿根部, 左手触摸动脉搏动, 选定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取血后拔出采血针, 对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良的患者, 压迫时间应延长, 防止出血和感染, 做到动作轻巧准确到位, 若发现针刺部位肿胀、疼痛应及时给予冷敷止痛等处理。

1.3 标准

穿刺次数:穿刺1次成功者为穿刺1次;超过穿刺1次成功者为穿刺多次, 并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时间、血肿情况以及误采静脉血情况及询问患者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进行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4格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止血时间、疼痛、血肿及误采静脉血的比较, 见表2。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因不合作需要行桡动脉穿刺2次, 无一例误采静脉血。统计分析表明, 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止血时间明显缩短 (P<0.01) , 明显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1) , 而且穿刺后血肿及误采静脉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P<0.01) 。

3 讨论

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相比大大减少了暴露患者隐私的范围。在进行穿刺行动脉血气分析时, 及时快速取血十分重要[3~5], 血气分析需要动脉血, 股动脉采血易误抽成静脉血, 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还因不能准确采取血标本而延误诊治。因此, 以改良的桡动脉穿刺方法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笔者认为改良桡动脉穿刺的穿刺范围缩小, 易找到最佳穿刺点, 克服了常规方法穿刺时的弊端, 且持针稳定性好, 容易把握进针深度, 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 改良桡动脉穿刺降低了患者的穿刺次数, 且改良后桡动脉穿刺患者主观不适症状减轻, 患者的舒适感增加, 因此, 经改良桡动脉穿刺行动脉血气分析, 有能减少血肿发生、皮肤瘀青, 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值得在临床推广。此外, 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做好心理护理、穿刺后护理, 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注:P>0.05,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注:组间比较**P<0.01, 差异有明显显著性;代表*P<0.05, 差异有显著性

摘要:目的 改良桡动脉穿刺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100例需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的患者, 采用随机法分2组, 对照组50例, 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股动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桡动脉穿刺方法。结果 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止血时间明显缩短 (P<0.01) , 明显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1) , 而且穿刺后血肿及误采静脉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P<0.01) 。结论 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及患者的不适。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血气分析,护理

参考文献

[1] 叶春萍, 郭桃花, 张利.桡动脉穿刺法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l0, 7 (5A) :87~88.

[2] 安晓霞, 曲丽娟, 张东玲.桡动脉穿刺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0, 3 (4) :112~113.

[3] 卞俊, 陈玲, 傅丽娟.血气分析样本的采集及误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4) :225.

[4] 郭少峰, 金伟.婴幼儿颞浅动脉与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8) :84.

上一篇:实务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卫生监督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