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

2024-06-18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1篇

四川省武胜县泰山小学兰永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题找到了一条出路。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之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并体会写作的快乐呢?我认为:

一、激发兴趣,调动情感,让学生快乐写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和获得的愉快感受。这样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 1

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甚至精彩的语句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学校报刊和其他报刊投稿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在写作中体会快乐,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质量就提高了。

二、加强体验,重视积累,让学生自愿写作。

“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难的关键所在。这与教师在取材方面限制太多有关,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到头来,学生反而缩手缩脚,无从下笔。

其实,捅破蒙在“作文”之上的一层纸,就会发现作文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可写的素材,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讲述假期浏览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吐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目之所及,耳之所往,写下来就是作文!

每一次的习作教学活动,根据习作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取材,如写有关于秋天风景的习作,可以让学生把上学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园写进作文;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山坡……还可以在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草地上,山坡上,树林里观赏那里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看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堆的草垛,能把它写成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松树……这样的好句子,写得很形象、生动,跟他仔细观察自然景色是分不开的。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能更好的取材于生活,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感

受最深的事,或者所见所闻自觉地写成日记。等到要写作文时,可以把平时写的相关日记再加工,就是一篇好作文了。生活就像万花筒,多姿多彩,学生如能自愿把这五彩的生活写进日记。那么,他们的作文内容也就五彩缤纷了。

三、放手写作,突出自主,让学生自由写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

(一)作文时空多些弹性

从时间上说,由于学生习作基础、生活经验、材料积累等存在差异,对同一作文题,有的一节课能完成,有的一节课根本不够。因此,应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内完成习作后,交流讨论,自行修改。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允许课外查找资料,寻找帮助。

从空间上说,可根据习作的实际需要,课前做好习作准备,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等。课中允许自由结合,自由“拜师”,自由朗读习作,小组帮助修改,课后相互评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度重写。

从习作要求上说,对习作的内容、写法、字数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按行文所需,该长则长,该短则短。

(二)习作内容自行选择

学生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各不相同,其选择的习作内容自然也不一样。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满足学生习作的兴趣和需要。可写记实作文,也可写想象作文。由于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当然生动有趣,异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

(三)习作语言多些个性

小学生的语言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师要肯定小学生大胆使用一些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句式,不强求他们的语言表达成人化,单一化。相反应强调儿童化、生活化、童趣化,让习作充满个性,富有生活气息。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2篇

一、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读书本身是一种享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语文课本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虽然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篇章,但毕竟是有限的,让学生天天读,天天背,他们对读书的兴趣定会逐渐地衰减。学生的阅读量长期被固定在这样的一个范围内,学生就会越来越提不起兴致。其实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大可在早读课上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本班每周五早读课就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在课外读物的量上,至少做到学生人手一册,鼓励家境贫寒的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课外的时候相互借阅。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书,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智慧,增加学生的阅历与见识。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大大地丰富了,而且己经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己经不局限于周五早读课阅读课外书,双休日及假期还会到书店去购买和阅读课外书籍。对于新鲜的事物与知识,学生总是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在读的时候,他们也就自然而然读得十分用心了。

二、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常读常记。要求学生每个人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懂词句或是自己认为写得非常好的语句记录下来。对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查阅有关资料或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并在一旁加上注解,加强记忆;对于精辟的段落或句子,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或理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写作能力。

(二)展评笔记。每周利用一节阅读课的时间在课堂上开展阅读笔记展览,并评选出1-3名记笔记比较认真的学生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激励全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三)体会交流。阅读课上,让每名学生选出自己在本周通过课外阅读记录的认为最好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作出解释或谈一下自己对这段语句的感受,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四)解疑释惑。对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没有弄明白的词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然后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解决。仍未

解决的,我再进行启发诱导,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问题的也多起来了

二、 搭建阅读平台,让学生提升阅读。

为了促进学生阅读,我们可以举办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使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好书推介”图书展评。要求每位学生在班级读书交流过程中,推荐一本以上自认为有特殊教育意义的图书,摆放在学校指定位置,参与全校性的图书展评,拓展学生图书接触面。

讲,“书香人生”百家讲坛。班班开展讲故事大赛活动,选拔3—5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活动,交流学习成果,展示个人风采。

诵,“经典回响”美文诵读。以诗词、散文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配音诵读。每班在诵读活动中选拔3—5名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

演,“书与人生”课本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课本剧光碟,学习课本剧创作方法和表演艺术,并让学生自选故事改编课本剧,在班级进行表演,每班选送精品节目3—5个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本剧表演大赛。

评,“读书博客”有感交流。要求学生坚持书写读书小评论,不定期在班级开展交流活动,建好学生交流档案,从中选拔3—5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书评交流活动。

捐,“爱心书屋”捐书建站。倡导师生捐献图书,每生捐书2—3本,教师捐书数量不限,在每个班级都建设了图书角。学校组织评比,既评比书的数量、质量,又评比学生的阅读量。

奖,“读书成才”典型表彰。学校评委会根据评价标准,对个比赛环节进行认真评定,评选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先进个人授予“演讲家”“朗诵家”“评论家”“表演家”等荣誉称号,并奖励一定数量的书籍。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3篇

班主任的工作平凡、琐碎、艰辛,却又很重要,它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通过这次的班主任培训,对我的启发很大,改变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由重绩轻活变快活成长。

一、用真诚的爱浇灌学生

作为城乡结合的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认知、脾气秉性、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给予赞赏和鼓励。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心去融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情谊。即使他们犯错我们也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鼓励他们继续前进。我班的王陈,他就老管不住自己,上课老爱讲话,别人还不敢说,说他,他下来就威胁同学,屡次教育都不管事,于是我把家长叫到学校准备告状,但学生一进办公室就表现出非常胆怯的眼光,我灵机一动,改变了主意,跟他家长说了一大堆“还

好”之类的话。他爸爸走后,他跟我说了句:“谢谢谢老师”。从那以后他变好了。纯是出于感激:没让他挨打。我悟到了: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家长心里都有数,用不着我们去数落他孩子的不是,弄的他家都不快活。现在我从不告状。而且,我注意到:告状的结果,往往使得其反。

二、用平等、友善对待学生唐远群老师谈到青少年心里咨询的一般步骤中的三个方面非常值得学习:首先是无条件尊重。的确,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是平等的。当今社会,青少年的自尊心强,而且内心敏感脆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上进的自尊心。而对学生时不时地讽刺,挖苦,体罚,意味着对学生教育的失败和结束。其次是热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动人的表情,都可以向学生传递友善的信息。如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缓,很轻松;而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进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当我们在课堂上用热情洋溢的语气肯定鼓励学生,以赞许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内心就会充满喜悦,表现得很积极,踊跃。反之指责,挖苦学生,则无疑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厚厚的乌云。最后是共情。我记得非常清楚,她当时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能做到与学生共情,那就成功了一半。的确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要换位思考,谅解学生

的过错。我认为平时的沟通很重要,它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而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我常常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课下我们是朋友,上课我们就是老师与学生。我在课下经常与学生为伍,和他们一起玩,谈心。记得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想和我进行踢毽子的比赛,我思考着要不要比,因为我以前能踢好几十个,现在只能踢几十个,甚至有时候踢几个。几个学生也过来起哄,我对他们说:“比就比,谁怕谁呀!”。结果一场比赛就展开了,学生先来,一局下来她只踢了几个,这可把我乐坏了,我至少能踢十几个呢。换我来了,结果一局下来我踢了二十几个,他们有的学生说没想到老师能踢那么多,老师怎么什么都那么好呀!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狂喜。只有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同学们

玩在一起,才能消除学生的疑虑,从而拉近老师与学生心的距离。三,积极实施活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次班主任培训时间虽然短暂,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正如肖主任说的:我们在关注学生飞得高不高时,更要关注学生飞得累不累;我们的工作是要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人心的教育的教育之天下,关心学生的心,与学生一起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成长。以前,我不管针对学生的什么问题老是喜欢利用上课前或利用班队活动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说教,但往往苦口婆心的说得嗓子疼,却收效不大。这次培训回来,针对学生们下午第一节课要打瞌睡的情况,在课前我给学生们一起玩了

一个非常简单的抢板凳的游戏,花了近十分钟,学生们玩得很开心,一节课下来没有学生精神不好的,真的比老师的说教好。其次通过郭家庆老师和成都青羊区实验中学的两节主题班会的观摩,让我改变了对主题班会的认识,以前我认为主题班会只有活动式,就觉得很费精力,很耽搁时间,没想到主题班会还可以是讲述式,这样以后我要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展开主题班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陶怡情操,同时也减轻我的压力。

七、家校共育

对于我们这种城乡结合的乡镇学校,做好学生家访,开好家长会工作,加强沟通、了解、交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与学生家长每天聊天,但可以让家长一周或一月交流一次。同时,学生家访时要让学生在场,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疑心,与家长交换意见时,应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进步;指出学生缺点时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或缩小;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家长会要请全体科任教师参加,防止班主任唱独角戏。家长会上,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家长发言,从中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4篇

一、我要看,我会看。

作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外乎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解决两问题我认为其实就是利用我们熟悉的生活材料,加上我们积累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再辅以一些作文技巧。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川流不息。”可见积累生活中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而要积累生活中的

材料,观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让孩子们爱观察,会观察这也是我们每个低段语文教师必做之事。当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篇篇好文章,一起被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动、陶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作者写得这么细腻感人,都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才有如此真情实感,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在他们的心理播下“我要观察”的种子。当孩子们感到观察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再尽力让他们成为文中的角色,利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作者观察的过程,而悟出观察的时候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看看,用耳听听,用鼻闻闻,用舌尝尝,用心想想,用手摸摸、做做、、、、、、一次次有意无意的课堂强化训练渐渐地就会让孩子们不仅知道了观察的重要性,而且还知道了应该许多去观察的方法。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可不行,对于低段孩子,多为他们创造一些观察的契机,让他们观察有了目的性,自然观察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于是孩子们开始对每天早上的天气情况,对家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对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有了兴趣,每天我都会抽出20来分钟给孩子们交流自己观察的发现,针对他们的发现给那些观察格外仔细的有独特感受的孩子予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们不想观察,不会观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二、我要说,也会说。

观察是为写话积累生活材料,而说话则是写话的桥梁。在低年级上课时总能看到一些让我们感动的现象:那伸出的一只只生怕老师看不到的小手,甚至还有那略微离开凳子的小屁股,当然也不乏那些急于表达而发出的“老师,我——”。透过这些镜头我们不难看出这些

可爱的孩子是多么想把自己心里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可见孩子们普遍具有一种乐于表达的愿望。但是孩子们又都年幼,有的孩子一站起来就因紧张而卡壳了不知道说啥好,有的孩子站起来才一说就因为遣词造句能力太差或者积累的语言材料太少等原因就会出现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能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现象、、、、、于是想要说,却不太会说就成了低年级孩子们说话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低段语文教师,我觉得极力为他们创设一种自由表达的气氛,不仅要用自己的耐心感染下面听的孩子为说的孩子营造一个受尊重的氛围,还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如何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如何说完整,说具体。为了让孩子们把话说具体,我们可以利用文中一些句型进行拓展练习,有时可以用加词、换句型、仿造等方法去体会表达的妙处,学会说话。比如:1.小鸟在()的空中()地飞着。2.树叶飘落下来。树叶像()一样飘落下来。当他们自己能成功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的时候,我们又要不适时机地给以他们鼓励和表扬,让他们逐渐对说话有自信。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利用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充分训练孩子们说话的能力让他们爱说、会说,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平时观察的发现和同学交流、汇报,让孩子们参与评议,去发现在交流中的好的表现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他们在交流的时候用上我们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平时积累的一些词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长时间的扎实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不可能不提高的。

三、我要写,我会写。

会看,也会说了,写话自然水到渠成。当我们引导孩子把自己观察所得自然而然地用口头表达出来后,这时候恐怕孩子们再面露难色就很少见了。就拿上次我班同学王思源带来一对旱龟——壮哥和花妹后,孩子们观察这对宝贝后,在交流的时候呀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谈着自己的发现,有的发现他们打扮不一样,有的发现两只乌龟性格不一样、、、、、、最后还请小主人介绍了它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所以当我问孩子们想不想把这对可爱的宝贝介绍给大家的时候,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用回答”行”。心动不如行动,孩子们动笔了!他们笔下的花妹是那样害羞、文静,壮哥却是那样的耀眼、勇猛。有个孩子这样写道:“花妹可真文静,她头上那两条淡红色的条纹若隐如现,就像系着两条丝带。相比起来,壮哥的两条丝带就鲜艳多了!”“当我伸出小指头去逗花妹的时候,她竟然不好意思地将鼻子缩回壳里;壮哥就不同了,还没等我的手去挨近他,他早已张大嘴巴来咬我了,就连那锋利的爪子也伸了出来,简直就像一位勇猛的将军,吓得我急忙缩回手来!”、、、、、读着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写的话,尽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但是我的心里却多了许多感动。谁说孩子们不会写话呢?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尤其是我们低段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将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培养其阅读积累的习惯,我想写话能力的提高自然不是一件难事。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作文能力的形成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的大小也不可一概而论,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多相信学生,看到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多给以鼓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5篇

1、一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 而个别学生却发言5次、6次, 甚至更多;小组讨论时, 有的学生抢着发言, 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 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 而是各说各的, 各干各的。

2、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 一问一答, 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 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但很少有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 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 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剖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三类:

(1) 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 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 使得学生“师云亦云”, 其实这样做非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持久, 而且学生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表层, 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 (2) 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认识, 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 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 这样的思想让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 也使学生思维逐渐出现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3) 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面对以上问题, 那如何保证学生有效的、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呢?

一、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思维参与”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1、有意识地引入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

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 里面的动画人物也是学生牢记的对像。利用动画人物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的兴趣激增, 激活思维,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总结。

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设问, 学生为求确解, 就会不由自主地介入讨论, 参与到求解的行列中来。

3、创设合适的情境。

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探求问题的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声音、画面、实物场景等多种手段创设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阶梯式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读《课程标准》, 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在此基础上, 融会贯通, 实现情境之间顺畅链接, 使创建的情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给学生一种整体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此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还给学生探究的自由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探究学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们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的眼睛。”可见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它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实践体验、操作领悟、合作交流等方式的进行, 使学生不再用单一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而是开始接受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在探索学习中发展个性, 发挥创造才能, 学会创新。因此, 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1、还给学生探究的时间。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 每一分一秒都十分宝贵。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 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时间。作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还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教学中, 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不能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 而是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推理想象、创造应用等, 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 大胆猜测, 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如, 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 首先分小组研讨“27+36”的算法究竟有哪些。在合作研讨后, 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许多精彩回答, 他们共想出了十多种方法, 许多我没想到的算法他们也想到了。以下是我对他们的算法的整理: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建立起和谐协调关系, 才能促进教育过程顺利进行, 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同时作为教师, 注意教法得当, 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抓好典型进行表扬和鼓励, 为学生敞开心扉, 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关心帮助学生。

教师用真情爱学生, 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 树立自信心, 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 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们,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提高整体课堂效果打下基础。只有师生间互相尊重, 互相学习, 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范文第6篇

1 培养快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乐读、爱读, 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 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 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 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并告诉他们, 这些故事书里都有, 只要自己去看书, 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 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 我们要利用课堂, 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 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 笔者还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还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 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有了成功感, 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

2 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使其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 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 使他们能干;解放嘴, 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 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 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读语文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 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 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 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如在教小语第七册《那只松鼠》一文时, 出现了这样的问答:有一个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要放走小动物?几个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 (1) 他喜欢小动物。 (2) 他和小动物是朋友。 (3) 他关心他的朋友。 (4) 他爱护小动物。 (5) 他尊重他的朋友。透过这些提问、回答, 可以看出同学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 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 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待朋友, 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 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真正读懂了课文。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 由“怕学”变得“爱学”, 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 锻炼了语言能力, 拓宽了思维能力,

3 进行个性阅读, 让学生活跃起来, 使其体验快乐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 但我们说文本是“多义的”, 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 语文教学要倡导多元理解, 鼓励创意表达, 但也要因文而宜, 因时而宜。对个性化解读, 我们应该把握好时机和尺度, 要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有序适度地穿插对文本内容的补充拓展,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思想启迪, 培养创新思维。但切不可为了追求表面上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而在每时每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分解, 展开“无休无止”的拓展, 发表“独到高深”的见解。要知道教学时间是个恒数, 课堂上能供我们好好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还是应该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基础, 切不可顾此而失彼。如学完《草船借箭》后, 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 其实在历史上, 曹操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此话一出, 很多学生争着举手, 因为他们对曹操了解得也不少。笔者说:“如果现在, 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你会和曹操进行一次怎样的对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很多同学都让“曹操”谈谈对赤壁之战的反思, 而“曹操”们都清醒地认识到了失利的原因, 并表示要吸取前车之鉴, 养精蓄锐, 卷土重来。这样的对话,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一个立体的曹操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清晰明朗起来。此时的“我与曹操面对面”就水到渠成。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当然,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一语不发是不现实的, 那么, 如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呢?如学习郑爱平的《长江之歌》一诗, 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 自由分组:一组有感情的吟诵, 一组为诗配画, 一组将诗歌改写成生动的小故事或意境优美的散文, 一组排演课本剧, 一组外出考察、查阅资料等等。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各组的学习活动, 然后分组交流学习成果。由于每个小组都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更为充分, 使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充分展示个性, 他们就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亲身体会和感受到语文阅读的真真乐趣。

4 课外阅读延伸阅读的乐趣

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提高, 课外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延伸阅读, 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 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 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 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 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课外延伸阅读过程中, 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 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 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 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上一篇:人心别试太痛句子范文下一篇:让学生快乐地写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