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文种选择论文范文

2024-07-14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论文范文第1篇

1. 2. 3. 4. 5. 概念: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法源:《办法》和《条例》 性质:报请性 发文机关:

特点:1)重述性: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

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2)有主见:汇报者的看法在报告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有助

于上级了解下级和考虑问题

6. 类型:1)按内容涉及的范围,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2)按行文目的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呈报性的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

呈转性报告的行文目的不仅仅是汇报,它还要求上级机关在同意报告的情况下,

将报告批转或转发给有关单位执行

7. 写作:1)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

2)表达观点要精练清晰

3)语言要简洁朴实

8. 格式:1)标题多半用“事由加文种”形式,即“关于„„的报告”

2)正文之前,写受文单位

3)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 9. 其他:

10. 概念: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 11. 法源:《条例》 12. 性质:知照性

13. 发文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14. 特点:

15. 类型:1)会议公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政府、人大)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

2)统计公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

3)外加公报(政府):主要公布会议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

16. 写作:1)会议公报因发布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夹叙夹议是最常用的写作手法

2)统计公布必须有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意

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数字。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要科学、准确,涉及国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公布

3)外交公布涉及及对外关系,其发布应遵循法定的审批手续和途径 17. 格式: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

(2)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

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

定;

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

多的公报;

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3)尾部。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 公报一般没有尾部 18. 其他:

19. 概念: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公文 20. 法源:《办法》 21. 性质:知照性

22. 发文机关: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必须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批

23. 特点:1)发布的公开性

2)事项的重要性

3)操作的严肃性

24. 类型:1)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

2)知照性公告

25. 写作:1)符合权限,一事一高

2)内容明确,语气庄重

3)注意格式:

26. 格式:标题

1)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

2)发文单位加文种

3)事由加文种

4)只有文种名称

正文的最后,可加“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习惯用语

27. 其他:公告的署名和日期,一般在全文最后的右下角,但如标题部分已显示,则最后可

以不再另署

28. 概念:规定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 29. 法源:《条例》 30. 性质:规范性 31. 发文机关: 32. 特点:

33. 类型:1)党内规定

2)法规性规定:由有条件制定法规的机构(国务院及部委)

3)一般性规定:机关团体

34. 写作:1)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符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

2)如现行的法规将被起草的法规所代替,必须在草案中写明予以废止

3)常见的有“章条式”和“条款式”两种写法

4)语言要准确、严密

35. 格式:1)章条式:内容比较复杂的多用“章条式”,即全文分若干章,每张包括若干条。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第二遍

分则

第二章

2)条款式:内容比较简单的用“条款式”,即全文共分相对独立的若干条

36. 其他:条例在党的机关系统,可以作为正式公文行文;在行政系统,不能单独行文,只

能以“令”、“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

37. 概念:函式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 38. 法源:《办法》和《条例》

39. 性质:知照性、指挥性、报请性(请准函) 40. 发文机关:

41. 特点:1)形式灵活,适应性强

2)务实性强

42. 类型:1)商洽函(平行文):多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2)问复函:用于机关之间提出询问和答复询问,问复函可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

属机关之间,也可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

3)请准函(平行文):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有隶属关系,下级向上级请求批准,用“请示”;

没有隶属关系,不论单位级别高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 批准,一律用“函”,两者界限明确,不应混淆

4)知照函: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可以使用,上下级机关也可以使用 43. 写作:函在格式写法上,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但有两个注意点需注意:

1)一事一函,直陈其事:由缘由、事项、结语三部分组成

结语是表达发函者的愿望,如“请研究后函复”、“请同意”、“请批准”、

“特此函告”、“此复”等(特殊用语)

2)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44. 格式:1)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30mm,发文机关名称一般不用简称

2)在发文机关名称4mmz之下印一条上粗下细的武文线(

);

在距离下页边20mm处印一条上细下粗的文武线(

)

45. 其他:

会 议 纪 要

46. 概念: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及时性文件 47. 法源:《办法》和《条例》

48. 性质:记录性(记录类法定文种) 49. 发文机关:

50. 特点:1)纪要性

2)约束性

3)知照性

51. 类型:1)决议性会议纪要:多半是有一定权力的机构召开的研究工作的会议,可以作

为传达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

2)谢意性会议纪要:对各方今后的工作有约束力

3)研究性会议纪要:可使用正副标题(法定文种中唯一可使用副标题的文种) 52. 写作:1)会议纪要一般是在会议结束后起草的,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算定稿

2)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会议名称加文种”,也有的会议纪要,多半

是研讨性会议纪要,可以使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3)会议纪要的正文一般由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三部分

正文:

会议概况:介绍开会时间、会议名称、会议议题、出席者、主持

者、会议过程等

会议内容:是正文主要部分,介绍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主要事项,

比较常见的是综合归纳和分项列举两种写法

结束语:正文的小结,往往对与会者、下级机关、有关群众提出

希望和要求

4)会议僬侥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可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只在正

文中写出支主持机关,不另外署名

53. 格式: 1)会议纪要标识(即红头)由主持召开会议的机关名称、会议名称和纪要组成

2) 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不标识主送机关 54. 其他:

1. 概念: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挥性公文

2. 法源: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列为正式文种

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将其归

为正式文种

3. 性质:指挥性 4. 发文机关:

5. 特点:1)内容重要:决定一般不由个人作出,而是由领导集团或权力机构集团讨论

2)政策性强:决定公布后,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活动有指导、导向作用。

3)有约束力:

6. 类型:1)指挥性:影响大,指挥和导向作用明显

2)个案性:对性质重要,影响较大的个人或事件作出决定,目的是引起注意,扩

大正面影响,缩小消极影响

3)知照性:有“广而告之“的意思

7. 写作:1)决定的标题:有决定机构、决定是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在标题下用括号标

出作决定的日期

2)决定的正文: 指挥性的决定:一般由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

个案性的决定:一般由个案事实分析(即决定理由)、决定事项、

期望要求。

知照性的决定:正文写作较简单,只要把需要“广而告之“的

决定事项一一列出就可以了

3)决定的文字,要准确、鲜明、简洁、以便于领会和执行 8. 格式:

9. 其他:一文一事

55. 概念:决议时经党的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

公文

56. 法源: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仍保留

“决议”和“决定”两种文种

57. 性质:指导性 58. 发文机关:

59. 特点:1)表达群体意志

2)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60. 类型:1)决策部署类

2)结果公布型

61. 决议和决定的异同:同:决定和决议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

异: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 8. 写作:1)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

2)正文: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决议缘由:一般简要说明有关会议审议决议涉及事项的情况,陈述作出

决议的原因、根据、背景、目的或意义。

决议事项:写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或会议对有关文件、事项作出的

评价、决定,或对有关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

结语:一般紧扣决议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号召和执行要求。有的决议可不单列这部分。

62. 格式:1)标题:

是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下,在小括号内注明

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也可只写年月日。

63. 其他:

命令(令)

1. 概念: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2. 法源:1951年9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

(简称《办法》)规定了命令

3. 性质:指挥性

4. 发文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 特点:1)权威性:①发布命令必须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命令的内容重要且具有不可更改性 2)指挥性 3)强制性 6. 类型:1)公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7. 写作:1)必须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发布命令

2)要注意各类命令写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同:

命令的内容单一,一般【一文一事】,篇幅都比较短

命令的结构有【标题、变化、正文、签署】四部分

标题多半用发文机关(或领导人职务)加文种,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

命令的签署,包括署名和日期,这日期是签署时间而不是发文时间

编号方式: 单独编号:中央政府和国家首脑办法的命令均单独编号

不单独编号:就用一般公文使用的发文号

异: 公布令:正文很短,只要说明公布了什么法规,什么机构,什么时候通

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公布令必须把法规全文放在命令之后同时公布(标属发文时间以下)

行政令: 命令原由:用一两句话说明发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命令事项:行政令的主要部分,常用分条列举的方法

执行要求:放在正文最后,行文时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作为最

后一条列出

嘉奖令: 先进事迹:放在正文最前面

嘉奖内容:说明给予受嘉奖人怎样的奖励

号召部分:表达发布命令者对于有关人员的期望

3)语言要准确、凝炼、庄重、有力 8. 格式:令号(第X号)

9. 其他:党机关不单独使用命令

64. 概念: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和指示性公文 65. 法源:《办法》和《条例》 66. 性质:指挥性 67. 发文机关:

68. 特点:1)针对性:针对“请示”这一文种

2)指导性:批复针对请示表态或发表意见,对下级的工作有指导、规范作用 69. 类型:1)表态性批复:或同意,或不同意

2)指示性批复:针对夏季请示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带有指导下

级工作的性质,一方面表态同意下级的请示,另一方面面对最好 该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70. 写作:1)要先回应后批复

2)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

3)要及时批复

4)表态性批复要求:同意请求的批复,只说同意的内容就可;

不同意请求的批复,除表示不同意外,还说了不同意的根据 71. 格式:必须写《XXXXXXX请示》收悉(收到)字样 72. 其他:只针对请示的被动行文

73. 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 74. 法源:《办法》和《条例》 75. 性质:报请性

76. 发文机关:党政体系

77. 特点:1)超前性:请示必须在办事之前

2)说明性:

要说明理由

要说明有什么请求

3)单一性: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份公文中同时请示两件以上的事情 78. 类型:1)请求批准类:批准权在上级机关,凡要做超越权限的,都必须请示上级批准

2)请求帮助类: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也可以是上政策方面请求上级帮助

3)请求批准类:提出意见或建议,请求上级同意。这类请示和呈转性报告十分接

近,不过有些呈转性报告还带有汇报工作的性质,而这类请示基 本上是就全局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79. 写作:1)要遵守行文规则: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一般不得越级请示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

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2)理由要充分,要求要合理

3)格式要正确,语言要得体

80. 格式:1)标题一般用“事由加文种”的形式,不能只写“请示”二字

2)正文多半安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束语】的顺序写

结束语根据请示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习惯写法,常用的有“可否,请批示”、

“当否,请指示”、“请审批”、“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结束语为请示的特殊标记)

3)请示正文之前写受文单位,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 81. 其他:一文一事

82. 概念: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

规性公文

83. 法源:《条例》 84. 性质:规范性 85. 发文机关: 86. 特点:

87. 类型:1)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

2)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全国性)

3)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88. 写作:1)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符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

2)如现行的法规将被起草的法规所代替,必须在草案中写明予以废止

3)常见的有“章条式”和“条款式”两种写法

4)语言要准确、严密

89. 格式:1)章条式:内容比较复杂的多用“章条式”,即全文分若干章,每张包括若干条。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第二遍

分则

第二章

2)条款式:内容比较简单的用“条款式”,即全文共分相对独立的若干条

90. 其他:条例在党的机关系统,可以作为正式公文行文;在行政系统,不能单独行文,只

能以“令”、“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

91. 概念: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时间的告知性文件 92. 法源:《办法》和《条例》 93. 性质:知照性 94. 发文机关:

95. 特点:1)周知性:在发文范围内让所有人都知道所通报的情况

2)指导性:目的不仅仅是要让群众知道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群众认清事情

的性质,提高思想认识

96. 类型:1)表彰先进型

2)批评错误型

3)传达事项型

97. 写作:1)标题:多用“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或“事由加文种”的形式,简单的通

报只用“通报“两字

2)正文:

表彰先进型通报,一般按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分析先进思

想、指明如何向先进学习这样四个步骤

批评错误的通报,应把批评根据、错误事实、处分决定、错误性质、

善后办法五个方面写清楚

98. 格式:1)署名和日期:一般放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

2)受文者的名称:放在正文之前的左上角(机关内部让全体成员知道的通报,

可不写受文者的名称)

99. 其他:

100. 概念: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公文 101. 法源:《办法》 102. 性质:知照性

103. 发文机关:行政体系 104. 特点:1)发布的公开性

2)事项的重要性

3)操作的严肃性

105. 类型:1)涉及法定事项的通告

2)知照性通告

106. 写作:1)符合权限,一事一高

2)内容明确,语气庄重

3)注意格式:

107. 格式:标题

1)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

2)发文单位加文种

3)事由加文种

4)只有文种名称

正文的最后,可加 “特批通告”、“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等习惯用语

108. 其他:通告的署名和日期,一般在全文最后的右下角,但如标题部分已显示,则最后可

以不再另署

109. 概念: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110. 法源:《办法》和《条例》 111. 性质:知照性 112. 发文机关:

113. 特点:1)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不受内容制约,即可用于布置工作、传达重要指标,

也可以用于知照一般事项,现已成为机关使用最频繁的公文文种

2)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级别的限制。 3)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4)具有执行性,多用于下行文。

114. 类型:1)发布性通知: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下行文为主):用语上级机关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

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平行文,上行文为主):用语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

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4)指示性通知(在行政系统中替代指示):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

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

115. 写作:1)标题:采用“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或“事由加文种”两种形式。批转性、

转发性通知,标题中应标明“批转”、“转发”字样,简单的事务性通知,

标题也可只写“通知”两字

2)正文: 发布性通知的正文比较简单,只要写明发布什么规章,请贯彻执行

转批性、转发性通知,简单只要写明批转、转发什么,请贯彻执行

指示性通知写法比较复杂,应写明工作来由、工作内容、工作要求

先用一段或几段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相当于引言

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一起结合起来写,要分条例出

最后一段或一条相当于小姐

任免性通知,只有写明什么权利机构任命或免除什么人担任什么职务

事务性通知,只要把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写清楚就行 116. 格式:

117. 其他:1)通知一般在正文之前左上角写受文机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发文机关和

发文日期

2)少数通报情况的通知,或受文面极广的通知,可以不写受文单位的名称

3)遇到比较紧急,需要迅速传达、处理的事项,可以发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一般

要在标题标明事由和“紧急通知”字样,并在文中说明发出紧急通知的原因

4)上级指示性通知,可撤销下级的决定

1. 概念: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

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建议性文种的法定文种)

2. 法源:1993年11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讲规定为法定文种,其适用范围是

就国家行政机关而言的。

3. 性质:建议性

4. 发文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有关机构及人员以及人民代表 5. 特点:1)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

2)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提交会议审议的事项必须是成熟的,可实施的。

不具可行性的事项,不能作为议案提出

6.类型:1)由职能机构提出的议案

2)由人民代表提出的议案

7. 写作:1)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

2)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

3)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标题由提议案人、议案内容、文种三部分组成,中间一般要加“提前审议”、“提

请审议批准“、“提请审议决定”等字样

议案的签署,提议案人可以是机关,而已可以是机关首脑。签署的日期是议案 提出的日期

议案的办理运作程序和一般公文有所不同,所以议案没有发文号。【区】议案 一般由提议案人直接交给会议专门机构,会议专门机构负责将所有议案集中、 分类、编号,并填写议案审议表格

8. 格式: 9. 其他

118. 概念: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 119. 法源:《条例》和《办法》

120. 性质:指挥性、报请性、知照性 121. 发文机关:

122. 特点:

123. 类型:1)直接指导性:这是领导机关直接对重要问题发表意见,用以指导下级的工作,

性质相当于“指示”,指导下级工作的文件

2)批准执行型:这类“意见”是由职能部门提出,经领导机关同意,批转或转发

各下级部门执行

124. 写作:总的来说和“指示”差不多,即要注意内容的政策性、原则性,对下级的要求要

明确具体,表述条理要清晰

 意见的标题:一般也是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则上级多半用“通知”的形式下达,而将“意见”全文附在后面。“通知”的标题中,包含“意见”的标题

 意见的正文:一般根据意见的多少,分部分或分条分点阐述,其第一部分或第一点,多半是提出意见的现实根据。后面部分则是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的原则、步骤、方法等

125. 格式:

126. 其他:1)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办理

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可

参照执行

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127. 概念:指示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 128. 法源:《办法》 129. 性质:指导性 130. 发文机关:

131. 特点:1)针对性:

2)原则性:

132. 类型:1)涉及全局问题,带普遍性的指示

2)涉及局部问题,带特殊性的指示

133. 写作:1)指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2)指示的正文一般由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主要部分)三部分

总体来说,指示的写作,要以政策把握方向,内容要明确扼要,条理要清晰 134. 格式: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公告的概念及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属于公开宣布的告晓性公文,它与其它告晓一般事件的“通知”和用于表扬、批评和传达重要情况的“通报”不同,它具有高度的庄严性和权威性。

有些人不了解公告的用途和特点,以为在公共场所告知某项事情或向公众告明某项事情就得用“公告”,出现了一个地区内的事情用“公告”,一个单位内的事情也用“公告”。这种滥用公告的现象,必须纠正。

二、公告的特征

针对性和周知性。公告宣布的重要事项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周知、遵守和执行的事项,是面向社会的。

严肃性和庄重性。公告的制定和发布机关一般是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国家机关,涉及的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家领导人行动等大事,由此决定了公告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慎重性和单一性。公告宣布的事项一般都是重要事项,且发布的方式不是张帖,而是通过通讯社、电台、报刊发布,接受的对象是全世界、全社会。宣告者与被告者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由此而决定了公告内容的单一性。

三、公告的种类

发布性公告。依法颁布重要法律;宣布重要决定。如实施重要决策、召开重要会议等。 告知性公告。告知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发生为世人瞩目的重要事件等。如告知领导人出访、重要领导人病危逝世。

关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公告。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发布需国内外周知或遵守的事项。如要求有关方面在境外公海海域、空域于特殊情况下实行规避等。

四、公告的写作格式

公告包括标题、正文、签署和日期等。

标题(1)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宁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2)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告》;(3)事

由加文种,前加“关于”;(4)只写“公告”。

正文直述公告缘由,宣布事项。内容必须是真正的要事,要高度概括;大多是消息性,一般不提出执行要求。

签署写明公告发布机关全称。公告标题系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的,也可不写公告发布机关名称。

日期公告的年月日一般标在签署下一行。

一、通告的概念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二、通告的特征

(一)用于宣布一般性事项,有别于公告宣布重大事项。

(二)通告只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公布,有别于公告向国内也向国外公布。

(三)通告可以由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布,有别于公告只能由地位较高机关发布。

(四)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

三、通告的种类

周知类通告。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因此文中不提直接的执行要求。 执行类通告。主要向受文者交待需要遵守、执行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四、通告的写作格式

通告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发文机关加文种、事由加文种或只写“通告”二字。

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

署名和日期 正文后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通知大多属下行公文。

通知的种类

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用于印发本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发布某些行政法规等。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作出指示和安排,而根据公文内容又不必用“命令”或“指示”时,可使用这类通知。

知照性通知。用于告之各有关方面周知的事项等。这种通知发送对象广泛,对下级、对平级均可发送。

事务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就某一具体事项布置工作,交待任务;同级机关及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就某一项具体工作的进行或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要求对方配合、协助办理等。

任免、聘用通知。用于任免或聘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等。

通知的写作格式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一)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同意”、“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最后写明发文发文日期。

(二)批示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由缘由、内容包括要求等部分组成。缘由要简洁明了,说理充分。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指示性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

(三)知照性通知的写法。这种通知使用广泛,体式多样,主要是根据通知的内容,交代清楚知照事项。

(四)事务性通知的写法。通常由发文缘由、具体任务、执行要求等组成。会议通知也属事务性通知的一种,但写法又与一般事务性通知有所不同。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名称,通知对象,会议的时间、地点,需准确的材料等。

(五)任免、聘用通知的写法。一般只写决定任免、聘用的机关、依据,以及任免、聘用

人员的具体职务即可。

一、通报的概念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属下行公文。

二、通报的种类

表彰性通报。主要用来表彰先进,介绍单位或个人成功的经验、做法,以学习先进,见贤思齐,改进与推动工作。

批评性通报。用来批评后进,纠正错误,打击歪风,指出有关单位或个人存在的错误事实,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情况性通报。用于传达上级重要精神;沟通信息,互通情况,以推动本单位或全局工作。

三、通报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通报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一份国务院文件周转情况的通报》、《关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等。

正文表彰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一般分为三部分:

(一)主要事实。表彰性通报阿突出主要的先进事迹,批评性通报要抓住主要错误事实。

(二)分析指出事例的教育意义。表彰性通报,有在阐述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提炼出主要经验、意义和值得学习与发扬的精神。批评性通报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危害,产生的根源和责任,指出应吸取的主要教训等。

(三)提出要求。

情况通报有两种形式:一种只对有关事实作客观叙述;另一种还对有关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有时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采取何种对策的指导性意见。

一、报告的概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过程中。

二、报告的种类

综合性报告。是将全面工作或一个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写成的报告。它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写作难度较大,要求较高。

专题性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活动写成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一性。

回复报告。是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查询、提问作出的报告。

三、报告的写作格式

(一)综合性报告的写法

标题事由加文种,如《关于1999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单位、事由加文种,如《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1999工作情况的报告》。

正文把握三点:(1)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起名立意。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2)主体,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的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3)结尾,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具体意见。最后可写“请审阅”或“特此报告”等语作结。

(二)专题报告的写法

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招商工作有关政策的报告》。有的报告标题也可标明发文机关。标题要明显反映报告专题事由,突出其专一性。

正文可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经验,有的还可略写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的事实、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的责任、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等。结尾通常以“请审核”、“请审示”等语作结。

(三)回复报告的写法

标题与前两种报告大体相同

正文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查询、提问,有针对性作出报告,要突出专一性、时效性。

四、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写综合报告应注意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列出若干观点,分层次阐述。说明观点的材料要详略得当,以观点统领材料。

(二)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体现其专一性,切忌在同一专题报告中反映几件各不相干的事项和问题。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论文范文第3篇

公告是党和国家机关向国内外先部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有三条:

一是从所宣布告知的事项看,公告重于通告;

二是从宣布告知事项的范围看,公告大于通告。公告是面向国内外的,通告是面向国内或国内局部范围的;

三是从发布两告的机关看,公告发布的机关级别高,是党和国家的高级机关;通告,上至中央,下至基层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均可使用;

四是从所发布的方式看,公告是采用新闻手段,通过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纸等形式予以发布;通告既可采用公告的手段公开发布,也可在内部行文。

两告都是短篇公文,撰写时必须文字简要、层次清晰。一是要直陈其事,不绕弯、不兜圈;二是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可少说的不多说。文字简要,才便于人们牢记、遵守。

常用公文写作之信函性文种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

函和请示都有“请求批准”的用途,函和请示的区别在于,函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及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

根据主动与被动,函有发(去、问)函和复函之别。根据形式和规格,函又可分公函与便函两类。公函与便函都是处理公务的文书,但公函的内容往往比较重要,涉及行使权力,故行文郑重,具有完整的公文格式。便函为单位、领导之间处理具体事务时用,格式如同一般书信,不加标题,不编文号,不需存档,但亦需加盖公章。

一、公函的类别

(一)联系函

1.商洽性函

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商量、接洽工作和委托对方办理某一事项。例:《北京工商大学大学关于商洽×××同志调动工作事宜的函》。

2.询答性函

用于单位、机关之间互相询问或答复问题。例:《教育部科技司关于询问贯彻×××工作会议情况的函》。

(二)请批函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用请批函。这里的“主管部门”是指与发文机关不存在有行政上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请求批准的只限业务事项。例:《×××学报关于申请广告许可证的函》。

(三)告知函

主动将有关信息(如问题、意见、情况)告知对方。例:《北京工商大学大学关于×××结果的函》。

二、公函的写法

(一)标题

函的标题有多种写法,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回复函对象、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悬挂国徽等问题给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复函》,这是较重要复函常用的标题。另一种是只写事由、文种,省略发文机关,如《关于请求增拨设备维修费的函》、《关于拨款举办“×××节”的复函》,前例为发函标题,后例为复函标题。属答复性质的函,文种均须标明“复函”。还有一种是省略事由的,如《××省高级人民法院函》,这种情形不多见。

(二)主送机关

顶格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标冒号。复函的主送机关即来函单位。

(三)正文函的正文包括原由、事项、结语三部分。

原由,指发出本函的原因,一般简明扼要,一两句话说明即可。例如复函的原由一般写:“你单位××××年××月××日关于××××××的来函收悉”,等等。

事项,指函的主体内容。发函要写清商洽、询问、告知、请准的主要事项;复函则要针对来函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答复。不论去函还是复函主体的内容都要求明确、集中、单一,做到一函一事。不管写哪种函,事项必须清楚、具体、明确、扼要,还要求语言得体,视内容、行文方向等掌握用语分寸并符合身份,做到多用雅语,既热情诚恳又务实直陈,有利办事。

结语,指函的结尾,一般使用公文术语,如:“特此函告”,“特此函达”,“专此函告”,“敬请函复”,“请复”,等等;复函多用“特此函复”,“此复”,等等。尾语应根据内容、要求来拟写。

(四)落款

上一篇:投资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中学物理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