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

2023-09-22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1篇

虽然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政府、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和缓解就业压力, 但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缺乏自信、自卑的心里

缺乏自信、自卑的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竞争实力不够, 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在求职过程中, 对自己缺乏信心, 优柔寡断, 面试时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所答非所问, 紧张得言行拘谨, 辞不达意, 从而错失良机。有些在一次双向选择中未被单位录用, 情绪便一落千丈, 悲观失望。[1]所以缺乏自信、自卑的学生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1.2 自负心理

与自卑相对应自负的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也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这些大学生一般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热门专业或是成绩优秀, 更重要的是就业期望值过高, 不切合实际。在就业过程中盲目地追求一些脱离自身实际的高工资、高待遇工作, 怕艰苦讲实惠, 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 在他们中流行着“宁要都市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套房”的说法。在择业过程中过分挑剔, 结果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出现巨大反差。[2]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但是又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要求去适应, 导致不能就业。

1.3 盲目从众和攀比的心理

大学生在接受了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 无论从个人素养、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水平都应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但是,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个人主见, 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的思考来决断, 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 人云亦云, 从众心理较为严重。在招聘现场我们常常看到, 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 以至于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 而另一些却无人问津, 其实这样做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只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 他们没有从职业发展、个人前途、社会需求等方面去考虑, 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缺乏独立意识。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这山望着那山高”, 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他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别人的就业取向上, 瞻前顾后, 人云亦云, 盲目攀比, 见异思迁。

1.4 矛盾的心理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工作难找, 压力大, 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种种矛盾的心理。他们希望按照国家的就业政策自主择业, 但又不愿承担就业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争的勇气;胸怀远大理想, 却又不愿正视眼前实;注重专业能力的发展, 但又爱慕虚荣、互相攀比;既崇尚个人奋斗、自我价值的实现, 又有较强的依赖感;既想追求一些一份丰厚薪水, 又不愿意承受过大的压力;既想诚实守信, 又想多找几份工作挑选。导致大学生一次次错失良机。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 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 高校、社会以及学生本身都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2.1 高校要加强教育

首先, 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开展职业教育课, 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要以面向社会为重, 以社会利益为前提, 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 以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 认识到职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更是人们为社会服务的工具。通过职业教育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其次, 高校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 解决学生就业难题, 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要搜集就业信息和就业常识及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公布, 使学生掌握就业动态信息, 学生积极奔波于人才交流会, 寻找就业机会。一些高校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等方式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到高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一些学校采用出特刊的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专业设置、优秀毕业生信息的方式, 积极向社会推荐毕业生促进学生就业。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了, 就业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最后, 高校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在学生入校后要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 老师做跟踪辅导。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 加大心理咨询宣传, [3]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重要性, 逐渐养成自主、自信、乐观、自谦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掌握进行心理调控、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能尽早发现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并及时加以干预, 调整其心态, 预防其心理障碍, 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 解决日常心理问题, 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就业的挑战。

2.2 政府要建立健全就业制度

国家要做好政策引导, 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西部以及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 直接从大学生中招国家公务员等。这些对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新闻媒体要多宣传, 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多沟通, 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高校培养出合格大学生为用人单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 用人单位接纳高校大学生, 使得大学生能顺利就业, 减轻学生就业压力。

2.3 大学生增强高综合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技能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课余时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上好学校课堂的同时要上好社会大课堂, 要多读一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 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能把学到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适应社会的发展,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的普遍关注, 竞争越激烈, 就业矛盾就越突出,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规模扩大, 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加, 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学生对就业准备不足, 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它给社会、高校、家庭及大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恩泰, 任毅, 张小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S1) .

[2] 杨小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8 (1) .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2篇

姓名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但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迷茫、困惑、失落、焦虑等不良心态,进而出现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就业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心理矛盾,心理障碍 , 心理期望,就业观念,人格缺陷,就业心,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是走向自立,走向社会 这一过渡期的特殊群体,多重价值观,多重人格的再构成等特殊心理集于一身,严峻的就业形式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面对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变化,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大多数师范毕业生将来都要从事教育教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但在当前教育系统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口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有些大学生由于自身职业价值认识不清晰、教师职业目标规划不完善、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以及考研结果、情感归宿、离别感伤、

经济状况、未来前途和跨行业就业渠道的不畅通等方面的影响,给师范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很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而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趋于内化,这无形中更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冲突。调查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没有压力的学生占11.1%、有压力的学生占88.9%,其中,有正常压力的学生占38.4%,压力很大但能正确处理好的学生占37.4%,压力很大、很苦恼、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的学生占13.1%。在压力来源方面,学习压力占21.9%,经济压力占21.3%、就业压力占38 %、能力压力占11.6%、其他压力占7.2%。在就业压力原因方面,就业岗位不足、竞争太激烈占75.5%(其中:理想工作岗位少占24.1%,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少占18.7%),专业不对口占7.6%,能力不足占10.2%,自我推荐不够占

6.7%。其中,大中城市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压力、焦虑与困惑程度则最为明显和突出。

(二)职业目标期望与失落心理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比较高。在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就业的地域、单位、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向往高薪水、高起点、高收人、高回报;向往能到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不愿到中小城市、基层学校、私人学校或企业工作。调查显示,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大城市占48.3%、中小城市占34.9%、农村占8.6%、去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占6.6%、偏僻边远地区占

1.6%。尤其是来自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大多不希望再回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不愿“吃回头草”。特别是许多男大学生,就读师范本身就心犹未甘,感觉屈才,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也不看好,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希望能从跨行业就业中找到理想的职业。由于大学生的这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进而产生偏执、幻想、自卑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就业行为的偏差。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优化建议

(一)认清形势,调整目标期望值

就业的市场化、自主性对师范毕业生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首先,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现实,加深对教育系统人才需求现状的了解,明确教师职业人才素质需要,增加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认识和体验,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现实。其次,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当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就业单位不进行任何选择,而是要在自身职业生

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或修正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人生轨迹。最后,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要有长远眼光,学会科学、合理、灵活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如果不能获得一个理想职业时,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明确职业价值,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对社会职业的评价。从职业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找工作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在考虑就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人、工作条件、就业地点等因素,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看职业是否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树立有利于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当前工作条件不太理想,但发展前景好,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地区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如当前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及东北等经济、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就业,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不久将成为中国经济、教育发展的热点地区。因此,大学生抢先到西部或东北等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就业,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在教育或其他领域的职业发展,更有利于个人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悦纳自我,捕捉就业机遇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许多心理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悦纳职业自我有关,正确认识自我职业特点并悦纳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只有认清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自身的潜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才能确认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认识并悦纳自我以后,要善于抓住有利机遇,做到主动出击,毫不犹豫,有敢试敢闯的精神;要做到不盲从,不攀比,不惧怕失败;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系统及科研部门不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的唯一渠道。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顺利就业。

(四)直面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

会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教师生涯或其他职业生涯都将是非常有利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期望自己一次求职就能成功,要认清教育系统内部的就业形势,明确教育人才素质需求标准,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或素质不高,出现求职失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自身定位不准确,可能是因为你择业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等,对此大学生要全面、冷静、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具体原因,并认真对待,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相信自己、宽慰自己、悦纳自己,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五)调整心态,缓和心理冲突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是否也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某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慰藉,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法,如向朋友、老师倾诉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以求得心理平衡。最后,还可以采用自我转移、自我松弛法,如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心理缺陷。其实.生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是在自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调适作用下,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不明显而已。因此,毕业生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要客观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要有意识地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健全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和完善,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胡志宇.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D].2003.12

2 余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

报.2005.12

3 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8

4 王承绪,徐辉.中英高等教育学校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人学出版社.1993.2

5 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01.5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3篇

摘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中国社会分层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探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分层;大学生;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相应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控制、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同时高等教育也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人数为559万人、2009年达611万人、2010年人数创历史新高为631万人,根据人保部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68%,有近300万人没有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亦发生了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因子的异质化和多样化,使新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形成了断裂和碎片化的社会结构,剧烈的社会变迁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分层,层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层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就业难和不同阶层的差异性,无疑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转型时期我国的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个人、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由于对权力、财产与名望等社会资源的占有的不均等,所导致的高低有序的若干层次。由于人们在社会中占有的资源、权利、机会不同,从而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位置,社会分层在本质问题上就是平等不平等、公平不公平、公正不公正的问题。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分化,所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资源、社会声望或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体现为等级制的社会结构。目前经典的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三体系论。前者侧重于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以生产资料占有的关系为标准来划分。后者则侧重于财富、威望、权力,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标准。西方的社会学研究者大多数以韦伯的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分层,如米尔斯白领、蓝领的划分,沃纳等人的多样性6层次划分和帕森斯的职业为主要标准的续谱排列。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社会分层研究理论观点众多,主要有:陆学艺10个社会阶层说、郑杭生和李路路教授的5个阶层说、李强教授4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说、王世谊教授4种类型说,本文采用的观点是陆学艺教授的10个阶层说。陆学艺教授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经济资源(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和文化资源(学历文凭)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中国当代社会阶层,把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阶层分成10个社会阶层与5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这10个阶层是: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5大社会经济等级是: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底层。以职业为标准,以经济地位为依据的社会分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定位,也是大学生就业心理起波澜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分层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正向心理分析

1.期望高层次就业,中上层就业的意识强烈。在社会分层视域里,就业层次与酬赏、社会地位成正相关,渴望高层次就业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笔者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学生选择理想工作单位和职业的排序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31.7%)、党政机关公务员(22.5%)、外资企业、三资企业职员(23.2%)、金融、保险企业职员(9.5%)、个体老板(4.4%)、国营企业职员(4.5%)、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职员(4.2%)。调查结果显示有91.3%的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是进入社会的中上层,只有8.9%学生有进入社会中下层就业的愿望。诚然,这种心理可能导致期望值过度,但如果引导得力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使大学生把学好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素质成为自身发展的必然。

2.先就业再择业,职业转换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及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使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陷入就业难的困境,尤其是普通院校与非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存在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结构模式实现了由单一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过渡,市场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方式,市场催生了众多新兴职业,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职业转换的几率越来越大。因此,优先就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心理,他们期望先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加强职业学习和职业训练,待时机成熟时进行职业转换、第二次就业,实现自己职业理想,达到向上层变迁的目的。这样,既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减轻低层次社会分层中用工难问题,也为不同社会分层之间的合理流动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

3.自主就业,单位人的意识逐渐淡化。社会分层使人们生存发展的机会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学生选择就业看重的是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而不仅是谋生手段。就业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和向较高层次流动重要渠道,从而成为支配大学生择业的的内驱力,大学生就业由重视职业的稳定性转向“职业的前景、潜能的发挥”、“职业的高酬劳”等,自主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与此同时“单位人”、“铁饭碗”意识的逐渐淡化,职业风险意识正在提高。“骑驴找马”的“跳槽”心态日益凸显,“再次择业”成为一种趋势与潮流。自主择业,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层次的提高。

(二)负向心理分析

1.望而却步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心理现象,自卑属于性格的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过去那种大学生毕业即能进入到社会中上层就职的就业模式已不复存在,伴随而来的是用人单位苛刻要求和公务员、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就业新模式。面对这种情况,部分毕业生低估自己的价值,自惭形秽、缺乏信心与勇气、不敢参与竞争、产生畏首畏尾的不健康的心理。根据调查大约有35%左右的大学生有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在家庭困难和性格缺陷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市场,它的负面影响较大,使毕业生在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时不敢去竞争,用人单位也因毕业生的自卑表现而不予录用。

2.目空一切的自负心理。自负是相对自信而言的一种自恋,一种自以为是。一般表现为对自己太过自信,认为没有或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有着一种盲目乐观和孤芳自赏的崇拜。根据调查大学生仍旧存在着“精英”思想和“特权”理念,过高评价自己、自以为是仍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的盲目乐观。就业愿望是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三资企业、金融、保险企业等条件好、效益好,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社会中上层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导致其工作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只瞄准社会中上层的工作,看不起社会下层的工作,出现择业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错过就业机会。

3.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从众是在全体压力下,个体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由于大学生独立性不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不敢果断作出选择和决定,特别是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等社会中上层的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性优势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使得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择业方向定格在中上层岗位上。这种倾向于形成标准统一的行为模式,排斥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窒息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4.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攀高心理。攀比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渴望进入中上层社会,与他人攀比的心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定位往往高于现实的要求,其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很多毕业生千方百计进外资高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不愿去基层,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他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即使某个单位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与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相比存在差距,就彷徨放弃,想谋求一个和同学相当或高于同学的中上层职业,错失就业良机,事后又后悔不已,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困难和失败率。

5.不知所措的焦虑心理。焦虑被解释为心理学的动力性关键现象,是一种支持逃避和回避的心理困境防御机制,“是一种说不出的不愉快的预感”。社会转型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择业面越来越宽、自由度越来越大。毕业生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工作稳定、有发展实力”的中上层职业,拒绝进入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或基层中下层职业。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中上层职业用人单位的苛刻,部分学生因担心不能进入到社会的中上层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导致情绪的焦虑不安,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他们的才华,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就业失败。

三、社会分层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对职业的认识、态度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的价值观是在不否定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前提下,仍要宏扬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奉献青春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奉献社会仍然是大学生择业意识中最重要的基石。因此,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

1.把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价值观对人们行为起定向和调节作用。高等学校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团课、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两个结合,即: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就个体而言,择业的标准倾向于“特长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以及“晋升、发展机会”。就社会需要而言,则强调职业选择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社会责任意识”等为标准。前者是个人择业的价值取向,后者,则是国家、社会对全社会各阶层的必然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充分发挥潜力与追求崇高理想的相互协调中,在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中,来找准职业定位,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职业态度,使自己走向成功,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2.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结合起来。职业价值取向决定着职业精神,爱业敬业以一种对待工作、对待职业的态度体现职业精神,爱岗敬业又强化职业价值取向。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对未来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成功,起着甚至大过优秀职业能力的作用。如果仅仅从利益、酬劳、社会地位而获取职业,则永远是职业的奴隶。因此,大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所喜爱做的事,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在勤奋踏实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把提升职业能力与培养优良的职业品德结合起来。从终身教育角度看,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关注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基于尊重劳动基础上的对社会奉献、热爱职业、有效工作、积极向上的职业品德。良好职业品德养成不只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社会各阶层的职业都需要的,它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面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将职业品德教育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

(二)夯实基础、内强素质、全面发展,增强择业的自信心

就业市场含有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特征,一方面具有竞争性,竞争是激烈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另一方面是具有公平性、平等性,它为多数人提供了机遇相同的就业机会,实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和瓶颈,综合素质的拓展程度、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就业层次,是“弱势群体”改变弱势的基础,更是大学生向中上层社会就业的基础。因此,要教育大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拓宽基础知识为基本、以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实验、实训、社会交往等实际工作能力,面向就业市场着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自信心是人们勇往直前的内驱力,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在就业心理的视阈里,自信心凸显出求职者精神状态和内在素养,亦或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首因效应,进而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理想社会分层的就业机会。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就业指导课、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自信心的培养,毕业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才能,要信心百倍地展示自我、凸显自己的特长,勇敢面对就业市场,获取自己理想职位。同时,自信来自大学生扎实的基础、优良的素质、雄厚的实力。所以,大学生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就业理想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增强择业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就业理想。

(三)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职业理想构建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则对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起引领作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是面向就业市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要通过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低年级开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以人格特质、个性优势为基础,以所学专业为依托,以职业理想为指导,科学设计未来发展道路,精心设计在校期间课程学习的重点,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沟通、表达、实际操作等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促进毕业生理想就业的有效途径,能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政策指导,通过课堂教学、辅导员的日常指导、就业网站等向学生发布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导向;就业信息指导,学校广开与社会、企业联系的渠道,举行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加强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实现高校与各地人才市场的就业信息网共同共融;就业技巧指导,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总之,高等学校应实现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有机统一,把就业信息、招聘信息搜集作为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的一项常态工作,还应主动与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将最新的就业政策要求、需求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加大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实现人才招聘资源共享,为毕业生进行网上招聘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J].民主,2005,(10).

[2] 徐颖.合理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J].湘潮,2010,(1).

[3] 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7,(2).

[4] 彭秀坤,陈月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7).

[5] 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6] 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7).

[7] 熊伟娥.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8] 张明志.金融危机背境下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9] 林志强.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10] 潘娟.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及其调适[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4篇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好范文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暑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 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三、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现象在西部地方相对边远、偏僻的高校尤显突出。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期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客观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因素进行剖析,为完善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指导以及就业咨询提供参考,也为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对自我、就业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现象。一般包括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认知状况和就业价值观等四个方面。

为更好地了解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本课题组于2007年对本校23000余名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764份,有效问卷1636份,调查对象涉及经济、法律、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十大学科门类60多个专业。通过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如下:

一、新时期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就业准备不足

就业准备包括对所学专业的前景、专业对口、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就业态度等方面。在调查中,有33.4 %和13.2 %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较无前途”、“很无前途”;对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有32.1%的學生认为“既来之则安之”,而有22.6%的学生则选择“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行业”;有47.4 %学生在入学后没有考虑过今后的就业;有65.2 %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在就业态度上,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占31.3%,先择业后就业的占39.7%。通过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就业缺乏准备。

2.就业选择单一

就业选择包括择业考虑因素、就业环境、就业单位、薪酬等方面。在调查过程中,对择业选择考虑的因素中,有53.7%的学生选择“工资高,福利好”,而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的学生只占到11.4 %和5.8 %;对今后岗位的选择,只有3.5%的学生选择基层一线;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有67.3%的学生选择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而选择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到23.5 %和9.2 %;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有74.5%考虑沿海发达城市和内地省会城市,留在西部地区和到小城镇或乡镇基层单位的仅占21.1%和4.4 %;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方面,有78.1 %的学生认为1500—2000元可以接受,低于1000以下的只占到21.9%。就业选择单一成为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学生较为显著的特点。

3.就业认知状况一般

就业认知状况主要包括对自身素质的了解、对职业的了解、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态度和对社会的了解等方面。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学生认为专业水平重要的只占47.4%,认为公关能力重要的占27.6 %;对所学专业今后从事的行业,有了解的占22.3 %,不了解的占56.7%,说不清楚的占21%;对应届毕业生,曾参与过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的占63.4%,未参加过的占36.6%;入校后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占17.4%,未关注的占82.6 %;对基本就业程序了解的占28.1%,无任何了解的占71.9 %。从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的就业认知状况一般,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就业价值观出现偏差

对“当前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什么竞争?”的问题上,认为是社会关系的占33.7%;认为是全面素质的仅占31.3 %;对待“周边毕业生还没有就业的原因在哪里?”时,认为专业不好的占48.2%,认为不是毕业于名校的占39.1%,认为没有社会关系的占41.4 %,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过高的占14.5%;对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问题,认为很严重的占9.3 %,严重的占37.1 %;在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看法上,选择“自己的一生可能平庸无奇,没有什么作为”的占17.5%,选择“社会竞争激烈,前途未卜”的占39.2 %,而选择“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只占22.1%;对于女生回答“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问题时,非常同意的占9.4%,同意的占26.7%,中立的占38.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

二、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根源性的影响。同样,对于西部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也存在类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受西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总量越大,对人才培养的数量需求越多,质量要求越高,为毕业生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水平与东部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增就业岗位上远不如东部,从而导致在就业数量上受到限制。第二,受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信息不通畅、个别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第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造成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很多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因素,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校原因

受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西部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扩建校舍,增加招生数,因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专业建设有待加强和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等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窄,基础理论不扎实,专业理论水平不高,应对就业的综合实力很难跟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要求。

3.个人原因

学生自身主观方面是造成当前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存在诸多就业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业认知和自我定位不准确,社会化程度不高。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导致自我定位不准确、角色不清晰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就业困难的认识不足。大学生虽然已接受高等教育,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毕竟不全面,对自己毕业于地方高校,而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第二,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地处西部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总体水平虽弱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但他们的就业取向却是相似的。受到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学生都愿意到收入高、条件和待遇及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海等省会大城市就业,在职业选择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突出,追求享乐主义,不愿意留在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就算勉强留下来,也不愿意到基层接受锻炼;宁愿专业不对口随意漂泊打工,也不想离开城市。第三,就业能力不足。西部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因诸多原因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需一定的差距。

除上述原因外,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等,也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上的心理负担。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几点措施

1.积极发挥社会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就业

积极发挥社会的作用,主要是国家在宏观上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尤其是东西部的经济差距,降低人才流动成本,拓展毕业生就业的范围和领域;同时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市场机制,结合西部地方实际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就业法规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加大高校改革的力度,推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要求西部地方高校加大改革的力度,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推进大学生就业。第一,适应社会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新要求,要审时度势,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及时做好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工作,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社会需求量不大的老专业,以满足西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第二,以人为本,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学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保证,要做好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推荐工作,畅通就业渠道,及时收集、整理、发布需求信息,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宣传,减轻就业压力。同时,学校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不光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而要对在基层有所作为的校友进行追踪调查,大力宣传他们有所为的先进事迹,用事实来说明这些道理,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毕业生了解国情,了解西部,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鼓励他们留在西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第三,积极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学校在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中应体现时代性的特点,如在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的教育中既要强调社会需要也要重视个人发展,鼓励大学生发展非本专业的专长,提高就业的选择能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层次教育,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应有不同的指导,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心理学的帮助与辅导,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与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克服不健康的就业心态。

3.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从而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顺利度过择业阶段,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第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生首先要确立合适的职业目标,要在对社会需求、具体环境条件和个人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客观认识自己,结合社会需求,并做出综合分析和判断。其次,要立足社会需求。在确定职业意向时,不要把个人的经济收入、名利地位放在首位,而应首先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和其对社会的贡献,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第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毕业时,应分析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其他条件及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对自己的就业情况确定合适的期望值。一方面,改变“就高不就低”的心态。毕业生应该结合实际,多关注广大基层单位、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应当机立断,能早签约就早签约,如果“有业不就”将会消耗或削弱自己的竞争力,以致丧失良机。另一方面,改变“就东不就西”的心态。目前,西部地区虽然相对东部落后,但仍存有大量的基层岗位等待大学生去选择。第三,提高就业心理能力。大学生应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就业心理能力。在求职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用冷静的头脑客观地分析原因。要承认,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竟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时调整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第四,要树立自信心。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必须树立自信心,就是要在正确估量自己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相信自己具备能求得合适职业的能力。不要因为自己毕业于西部地方高校,没有名气,而丧失就业信心,也不要因为在找工作中遇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而加以全盘否定,对社会失去信心。

另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将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就业也是大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庭成员应看到他们的言行对子女的就业产生的影响。学生家长应从家庭实际出发减少对子女就业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要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就业单位的选择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家长们应重视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鼓励子女参与就业竞争,要确立自己的子女能够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的思想,给他们就业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及氛围。

本文为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编号: 200611Y007

参考文献

[1]黄秋明.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第6篇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劳动力供小于求的今天, 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业。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经济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就业市场特征等诸多因素相关, 从不同的因素出发可能得出不同的解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尤其在近几年, 就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观念深入人心。毕业生能否在毕业之际重新思考十几年的求学生涯, 尽早对社会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 继而相应地在心理、观念、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 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决策, 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转变, 走向成功的关键。

1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现实困境

1.1 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就业紧张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本、技术密集化, 就业的弹性系数不断降低, 经济增长能够带动的就业人数则有所下降, 再加上国企改革、老工业基地改造、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紧张的局面不会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在客观上, 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近380万人, 比2005年的338万人净增42余万人, 比2004年280万人则增加100万人。 (1) 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天平”发生倾斜;从形势分析来看有着就业难问题突显、不充分就业状况存在, 还有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调这一矛盾的凸现的状况。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现状, 有社会形势变化的原因但同样也说明了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有关社会关系学的东西学得太少, 从业素质不成熟, 才会出现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断乳期”。

1.2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困境的反思

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参加“双向选择”和应聘工作、接受面试的过程中, 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及所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容易在择业时产生矛盾心理。例如:患得患失, 难以抉择;急躁焦虑, 临阵怯场心慌;自卑自弃, 缺乏自信;压力过大, 缺乏勇气;心情郁闷, 迴避应聘等不良就业心态和心理。因此就业观不正确、不合实际, 必然造成大学生们“有业不就”的不充分就业、甚至一毕业就失业的状况出现。

2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理念归因与探析

2.1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上的偏差

近年来, 大学生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 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了。一部分大学生坚守“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观念, 在就业问题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 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们应走出以下就业上的误区:就业压力加大导致的心理误区、心理冲突;职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的模糊、不稳定的就业目标与方向;自我认识的偏差导致的期望值不适度;就业技巧的缺乏导致的自我推销能力不足等。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面前, 正确把握自己, 走出心理误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迈进的第一步。

2.2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偏失的原因探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在就业率的压力下以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高校就业工作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移, 变为了一种仅仅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创建就业基地等的简单工作, 而忽视了就业工作的内涵。发展新背景下的高校就业工作, 应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预警机制, 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结构, 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深挖学生的潜力, 培养其自立、自主、自强、创新的意识。

3 大学生就业观的借鉴与创新发展

3.1 国外发达国家的几种人才培养就业观

3.1.1 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为平台

如美国的大学, 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大学, 学生们从入校开始就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计划, 为的是让学生更平稳地从校园过渡到工作岗位。比如安排刚毕业的校友回校传授经验, 帮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兴趣, 确定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 并向他们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3.1.2 重人才素质的培养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本质就呈现了一种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的四阶段论:动摇原有认知、让熟悉的变模糊、揭露表显下的事实、让年轻人迷失方向, 帮助其重新定位, (2) 就是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的。这种模式不再以知识为中心, 而是重在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塑造其独立、创新和适应性性格。

3.1.3 鼓励自主创业

国外一些学者最先提出了“适用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等观点。根据当前经济条件, 就业目标多样化的特点, 多个国家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都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支持, 为立志创业的学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

就是这些教育观的存在, 在俄罗斯, 比比皆是的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才会平静面对毕业改行;在瑞典面对劳动力“买方市场”, 大学毕业生也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就业预期, 找工作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 不再对薪水提出过高要求……

3.2 发达国家就业观对我国就业教育的启示

就业指导进课堂。就业指导作为全新的理论和实务已全面进入大学课堂, 应该成为大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明时局, 变就业观。在就业挑战与机遇面前, 处于“自主择业”阶段的大学生需要改变的是就业观念, 摒弃传统的精英择业观, 树立新的就业观, 实现“先就业再择业”同时要加强毕业生的自身素质。

3.3 我国大学生就业观的革新方案

3.3.1 实现就业指导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开展理论指导和就业咨询, 提供就业信息。理论指导从正面进行灌输与引导, 帮助学生解答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业咨询则一般通过日常的面对面咨询、电话热线咨询、大中小型的座谈会咨询与网上提问式咨询等方法与学生互动地探讨就业问题。并可通过就业网站等途径, 帮学生通过这一平台获取较广泛的就业单位信息和进行网上求职活动。

3.1.2拓展大学生就业必备的素质

结合近几年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 应拓展学生以下方面的制胜素质:树立危机意识, 机遇永远是属于有头脑准备的人, 因而要树立危机和超前意识, 重塑自我素质;积累人脉的素质, 世界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便是人脉关系, 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道门, 让人不断地成长, 不断地获得财富, 不断地贡献社会, ”人脉就是竞争力;塑造诚信素质, 诚信是衡量一个人内在德性的一个尺码;吃苦敬业素质, 这是当代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职务升迁、增加薪资、丰富关系、锻炼机会和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还有创新素质和服从精神。

3.3.3 指导就业心理, 走出“精英就业观”

要解决就业难问题, 观念转变势在必行, 大学生首先应转变职业有高低贵贱的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 就业难的问题才不再成为问题。俗话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达。我们呼唤更现实、更开放、更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如果“精英就业”实现不了, 不妨“大众就业”。为此要积极树立自主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多渠道就业观念;树立多层就业观念和创业谋职观念。

摘要:就业观是毕业生正确选择职业的前提, 是他们对职业的基本价值评价和观念, 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特殊的国情之下, 高校就业难问题变得较为突出,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很多, 其中, 就业观念的偏差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就业观念的培养和树立, 健康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 覃思涵.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J].学问, 2009 (5) .

[2] 王立天.说故事聊通识谈高教[J].教师心语, 2009 (2) .

上一篇:地理中考知识考点总结范文下一篇:矿业公司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