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

2024-07-22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为防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用风险较突出,使商业银行净利润下降。作者剖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健全防控机制,落实管控责任;调整信贷策略,控制新增不良;排查重点风险,防范风险传染;处置存量不良,增强抵御能力;发挥部门职能,营造诚信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防控对策

在经济下行和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反弹,信用风险凸显,管控压力巨大,分析其信用风险现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控对策尤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四个主要特征:(1)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傳染利益的驱使是信用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性,一个或少数信用主体经营困难或破产就会导致信用链条的中断和整个信用秩序的紊乱。(3)可控性,其风险可以通过控制降到最低。(4)周期性,信用扩张与收缩交替出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及影响

从全国来看,银行业不良率大幅攀升。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较大幅度攀升。截至2015年末,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1.68%,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2016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由于不良大幅反弹,2015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多家银行拨备覆盖水平已接近监管红线。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突出,使净利润增速普遍下降。2015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出现大幅下滑,五大行平均净利润增速仅为0.79%,同比下降5.83个百分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1.经济下行增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2015年全国经济数据看: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创25年新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比2013年同期下滑14.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利润下降较多的是采矿业、金属冶炼、专用设备。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呈现大幅度扩散的趋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单位数同比增长了20.6%,比2014年和2013年分别提高了8.4和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总额增长更快,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长了31.3%,与2014年和2013年相比分别提高了8.9和36.4个百分点。总之,2015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低谷:GDP增速创近25年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创近16年来新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创近5年新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创近17年来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创近12年来新低。由于GDP增长率与不良贷款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下行时,一些企业经营持续困难,出现开工不足、资产缩水、负债增加、盈利下降和现金流萎缩,处于不断失血状态,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普遍下滑,违约风险逐渐增大,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增大银行信用风险。

2.“去产能”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之首就是“去产能”,在中央“去产能”决心下,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不良贷款预期增幅加大;另一方面,这类客户的投资需求疲软,贷款需求下滑厉害。2016年,商业银行仍面临不良贷款双升、传统行业信贷需求乏力的局面。

3.社会各类风险交叉传染增大商业银行防控信用风险的压力。从近年风险演变特点看,各类风险交叉传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行业风险通过产业链传染,区域风险通过投资链传染,客户风险通过贸易链、担保链、隐性集团客户传染,表内表外、境内境外、信贷与类信贷、小企业与个人风险交叉传染,使商业银行防控信用风险的压力越来越大。

4.经营环境不佳,使商业银行难以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一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客户经营和融资模式逐渐发生变化,表现为企业集团化、用信大额化和融资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提出了诸多挑战。二是借款人诚信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缺少有效的违约惩罚机制,法律法规也尚未健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执法不严现象较严重,这使得市场的经营主体在衡量失信的成本—收益时出现不对称现象,失信的收益远大于失信的成本,因此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出现有钱不愿还的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激励了违约的发生概率。如有的借款人赖账不还,有的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不知去向,借款企业高管或投资人跑路、失联,有的借款企业利用破产、兼并或分立故意逃废债等,使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三是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风险持续向银行体系传染蔓延。有的借款人将银行贷款用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一旦到期不能收回,往往难以及时足额归还银行贷款。四是借款人骗贷或挪用贷款。当前针对银行的外部诈骗和侵害案件不断增多,部分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冒用银行信用问题突出,案件防控压力日益加大。有的借款人利用虚假注资、向银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假身份资料、虚假营业执照、虚假贸易背景或虚假抵押权证等骗贷,有的借款人不按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将银行贷款挪用于股市、房市或其他高风险领域,这些都给银行造成信用风险。五是部分地方政府协助银行化解处置风险的能力和意愿下降,个别银行对困难企业抽贷压贷引发风险仍时有发生。六是司法系统借贷案件增多,审理排队时间较长,偿债判决执行困难,这些都对银行维护信贷资产质量稳定构成了障碍。

5.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难以持续经营或连续亏损,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盲目扩张、过度投资、过度融资、盲目对外担保,导致资金链紧张或断裂;有的贷款项目严重超期、超概,不能达到预期效益;有的借款人组织或参与民间借贷,支付出现困难,主营业务停止;有的借款人成本控制能力低,对产品、原材料市场判断错误,造成收不抵支,亏损严重,难以还贷。

6.借款人因行业风险积聚,产品市场萎缩,难以归还贷款。如批发零售业新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主要是“经营问题”及受到互联网冲击或附加在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产业链上受行业影响造成;住宿和餐饮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经济下行,人们的有效收入增长有限,需求不足,加之国内反腐,公务消费减少,住宿和餐饮业呈现出供大于求,行业效益下降;制造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经营问题”和“盲目投资融资”;农林牧渔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行情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影响造成;采矿业新产生不良的原因在于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的风险较大,下游需求锐减导致自主产品定价能力弱,2015年,煤炭和黑色金属开采的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比率都在30%左右。

7.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薄弱粗放是其信用风险产生的内因。

7.1贷款审批机制中责任不明,影响贷款审议和贷后管理质量。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实行分层管理和集中审议、审批,这种审议、审批和管理机制,容易造成集体审议,法不责众,贷款出现不良和风险,难以认定审议人员的责任;上级行的信用管理部门既管制度制定、监测,又管贷款审查.审议.批复和放款审核,责任认定时还要初审,这容易造成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利于岗位和部门制衡,容易产生操作风险;贷审会和合议会绝大部分审议人员是兼职,审议工作非审议人员岗位职责,且审议人员每人都有很多自身岗位工作,难以对审议项目精细斟酌,难以保证审议质量;由于权限集中到上级行太多,上级行的客户经理数量和精力有限,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上只有粗放运作和走马观花,无法做到深入和精细化。

7.2政策制度执行力不强,刚性约束不够。一是不严格执行国家产行业政策。有的商业银行对国家产行业政策的敏感性不强,如国家明确了钢铁、煤炭、水泥、火电等行业是控制压缩类行业,但有的商业银行对这些行业该压不压,该退不退,直至形成不良。二是对银行监管部门和内部的制度执行不严。如有的银行不严格执行受托支付制度和贷款“三查”制度,造成贷款被骗、资金被挪用等。

7.3风险管理前瞻性欠缺。突出体现在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变化,有的银行的政策制度、管理手段没有与时俱进,最终在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上出现偏差。

7.4银行从事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的员工素质未能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一是有的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内外串通,少数内部人员默许、纵容、甚至配合客户造假,利用假资料骗贷;有的收受借款人好处,放宽贷款准入条件和要求,规避信贷政策制度,违规发放贷款,造成贷款不能收回。二是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有的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不熟,相关知识面不够,有的贷款调查、审查能力不强,不能判断借款人提供的资料、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贷款的可行性,致使不该贷的贷款放出去形成不良。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三查”人员责任心差,造成贷款调查不深入、不细致,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致使贷款出现风险。

四、防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

在西方银行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国际大银行能经受住多轮经济周期的考验,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财务的稳健性;二是调整业务结构;三是实行积极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要防控信用风险,应借鉴西方银行业的经验,做到:

1.健全防控机制,落实管控责任。

1.1强化员工培训和教育。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和“两学一做”教育,使员工在思想上增强责任感,不愿违规违纪;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拓宽员工知识面,提高信贷业务技能,以适应经济形势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1.2健全信用风险防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细化风险管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机构、人员履职情况的监控分析,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对信用经营管理内设机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和控制,发挥全员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程度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1.3完善信贷审批机制。一是成立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将信用管理的制度制定.监测.责任认定与审查、审议分离,配备专职审议人员,将审议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落实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忽视调查.审查揭露风险而同意通过贷款项目的,加重处罚。二是对二级分行和经营行下发部分贷款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使其责权利均衡。上级行主要负责监测和责任认定,改变当前上级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

1.4建立全面授信管理体系。加强对客户各类授信业务的整体管控,对同一法人客户的表内外、类信贷授信业务,以及以企业法定代表人承贷实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个人授信、信用卡授信,在遵守各自业务流程的同时,对信息全面分析、额度统一管控、风险统一监测,防止过度授信。將客户关联关系识别与核查情况作为授信调查的必备内容,加强对表内外风险的监测,规避控制表外风险输入和非信贷领域的风险传导。加强大额用信客户风险管理,对有多家银行介入的大额用信客户,适当控制融资占比,鼓励通过组建银团分散风险。

1.5完善信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一是建立能够针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提前反应机制,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和国家政策分析,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为商业银行制定信贷政策提供指引。二是强化风险监测,将处置关口前置,确保风险信号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贷识假防假能力。在坚持面谈、实地走访、报表审核等传统“三查”手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合银行内的客户关系管理、内控、审计、风险、结算等信息,以及外部的人行、银监会、工商、法院、税务、环保、海关、媒体等信息,强化多渠道的校验分析和逻辑判断,解决调查、审查、贷后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集团与关联关系分析、法人客户资金查询、财务分析、预警监控等系统工具应用,将系统工具应用职责细化落实到信贷业务各环节。四是建立至少跨越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违约数据库,改善由于数据期限跨度不够导致的违约率估计偏差问题。设计更为科学的计量风险模型,在考虑经济周期各个阶段指标差异的基础上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

1.6落实部门和岗位风险管控责任。客户部门和客户经理负责收集并核实客户信息,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贷前调查,要深入细致,客观真实,多渠道尽职核查客户隐性债务、交易对手真实性和资金用途真实性,多渠道核查客户真实经营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情况,调查不能走过场,更不能编造虚假信息。贷款审查中心和审查人员负责把好贷款准入关和制度关,优选行业、优选客户,审查时要全面、仔细、严格,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一律不能过关,防止盲目介入或支持风险客户。贷后管理部门和人员,要负责贷款资金用途、流向、借款人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等的监测,对风险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化解、及时处置。

1.7规范责任认定和追究。一是明确责任认定和标准,重点核查业务办理各环节是否尽职合规,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设置“高压线”,实行“零容忍”,严厉惩治“乱作为”,尤其是要加大对主要决策人员责任的追究力度。二是抓典型。对消极懈怠、缺乏责任担当的“不作为”要进行严肃问责,处理必须从严,追究必须到位。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做好监测和责任认定,一旦发现违规违法,加大加重处罚,增大违规人员的违规成本,使其不敢犯。三是对于风险长期高企的机构、履责不尽职的人员直接停止其办理业务的权限和资格。

2.调整信贷策略,控制新增不良。

2.1突出支持重点。一是加快融入国家重点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项目,大力支持交通通道、水利、能源、信息和中外合作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特点和实际融资需求,适当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探索开发新业务和新产品。三是积极做好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优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对棚改房、农民工及外来人口进城购房和房屋租赁的支持力度。第四,顺应经济结构轻资产化趋势,推进信贷行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轻资产行业信贷配置,以及“三农”特色产品、风险权重较低的零售业务及其他低风险业务,经营策略从以前注重“垒大户”、固定资产融资抵押等,逐步向经营活跃、知识产权自主化的中小型企业、新兴行业客户倾斜,促进信贷资源从“大而重”的行业向“小而轻”的行业转变。第五,重点拓展“一大一小”两类客户,围绕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和“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积极营销和储备一批大客户、大项目,重点支持科技型、创新型、特色型小微企业以及依托新兴产业优质核心企业和优质机构类客户的供应链型小微企业。

2.2优化信贷供给结构。(1)利用国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和能效信贷。(2)根据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差异,实施“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产能过剩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但仍具备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措施,切实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对兼并重组企业,进一步扩大并购贷款规模,合理确定并购贷款期限,通过组建银团贷款或联合授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排查重点风险,防范风险传染。

3.1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和行业信贷风险。重点关注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风险,全面排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潜在风险,收缩部分集中度较高的房地产和融资平台客户贷款,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各项政策,加强与政府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客户名单。

3.2防范风险传染。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担保圈、上下游贷款的风险甄别和贷后管理;关注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批零业、采矿业等高风险行业,分析风险在产业链上下游蔓延的情况,制定风险隔离措施,严防因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建立健全担保贷款监测台账,确定存量担保圈贷款的核心客户和关键节点,拆圈解链化解风险。一是加强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按照集团客户四大特征加强集团客户标识,对集团客户,要加强资金监管和高层对接,关注整个集团授用信和担保情况,及时掌握集团整体风险状况,防止过度授信和过度关联担保。二是加强担保链担保圈管理。应用客户关联关系分析与担保圈识别功能,准确识别与划定担保圈,通过增加抵质押和追加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连带责任担保等方式逐步拆解担保链,优先退出担保圈中信用等级较低或行业发展前景较差的客户。三是加强押品风险管理。合理、审慎确定抵质押物评估价值和抵质押率,加强押品贷后管理和价值重估,定期对押品实物进行现场检查,复查押品抵质押登记情况,防范虚假抵质押、抵质押品灭失、减值和不足值风险。 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增信机制和银担合作业务管理。适时开展政府增信业务后评价,及时停办不良率高、代偿率低、不可持续的政府增信业务。对融资担保公司实施分类排队、分级管控,重点支持政策性担保公司,坚决退出资质资信差、不履行代偿责任的担保公司。加大退出类担保公司在保业务压退力度,督导担保公司履行代偿责任,做好在保不良资产保全和清收处置工作。

3.3加强重点地区授信业务风险防控。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辖内不良贷款集中、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较高等重点地区的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分析信用风险爆发的原因和趋势,预判出现区域性风险的可能,对于风险较大的区域,及时制定风险预案;审慎开展异地授信业务,建立异地授信业务台账监测制度,规范异地授信业务管理。

4.处置存量不良,增强抵御能力。

4.1加大对出清“僵尸企业”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一是清理“僵尸企业”。 商业银行应全面自查,内部建立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標准和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名单。二是加大对“僵尸企业”存量贷款的退出力度。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力和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尽可能加快重组和退出,及时采取资产保全、诉讼、债务重组等措施,尽最大可能化解风险。

4.2积极盘活不良资产。一是实行一户一策。加强对辖内信用风险集中的重点地区、行业和客户的风险监测分析预警,特别是强化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客户、出现信贷违约的客户、因无法归还本息贷款重组客户、押品价值显著下降客户、持续亏损客户、关联或担保企业出现风险的客户及其他具有风险指征的客户的风险排查,实行动态名单制管理,针对不同产行业、不同企业,分类施策,“一户一策”制定风险化解处置方案。二是建立银行业机构、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三方联动的重点客户信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强化风险客户分类管理。第三,加快形成合力。主动加强与司法机关、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主动加强向上级行的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同业间要加强整体联动,依法合规开展集体维权,对有三家以上债权银行的客户成立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最大的银行业机构担任牵头行,将所有债权人纳入债权人委员会,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处置措施,依法、合规、有序维权,坚决遏制逃废债行为,坚决维护银行权益。

4.3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把自主清收放在首要位置,以自主清收为根本,综合运用直接追偿、诉讼追偿、贷款减免、委外清收、呆账核销等多种处置手段,化解存量资产风险。加大诉讼力度,提高不良贷款诉讼率,努力实现不良贷款诉讼清收全覆盖,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抓住已诉未审结、已判未执行案件,攻坚一批久拖未决的诉讼案件依法清收;综合运用贷款重组、利息减免、单户转让、委托外部清收等手段,提高处置成效;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等市场手段处置不良资产,提升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处置能力;在符合政策规定和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加快不良贷款核销。

4.4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商业银行应对具有信贷性质的非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足额计提拨备;审慎制定利润分配政策,利润要优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合理确定利润留存比例和分红比例。

5.发挥部门职能,营造诚信环境。

5.1尽快将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征信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做好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征信服务,尽快将其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提供有效参考。对民间借贷利率定价过高问题,应采取适当形式进行管制,确保符合市场规律原则,使资金需求方融资成本处在合理区间。

5.2嚴厉打击失信行为。必须增强借款人的诚信意识,塑造诚信经营风气。明确政府政策导向、银行信贷导向和社会舆论导向,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建议政府通过取消税收减免、提高工商审批门槛等措施震慑失信借款人,严厉打击失信行为;银行对严重失信借款人坚决退出;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将逃逸的企业主列入黑名单,切断后续合作,使其失信成本大大提高。在整个社会背景下,宣扬儒家的诚信文化,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将失信扼杀在萌芽中。

5.3建议银监局向商业银行开放风险信息系统的查询权限,以便及时了解各商业银行报送的贷款客户风险。

5.4建议银监局或人民银行建立各商业银行监控、查询客户信贷资金流向的平台,以便了解客户之间的资金关联和信贷资金流向,防止信贷资金被转移和挪用。

5.5建议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出台相应宽松的不良贷款处置监管政策。一是对于还款意愿良好、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或项目,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当地党政加大企业重组力度,并允许商业银行采取借新还旧、连贷通等方式周转贷款或通过承债主体转移、调整期限、利率、担保等多种方式盘活信贷资产,减少贷款损失。二是建议银监部门向财政、税务部门沟通,为商业银行争取更加宽松的贷款本息减免、呆账核销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政策,以便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作者简介:罗智慧(1968—),女,汉族,籍贯:四川省隆昌县,高级经济师,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金融工作;邱健烜(1993—),男,汉族,籍贯:四川省隆昌县,成都文理学院学生。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其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开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文献标识码]A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作为现代金融基础的银行业无疑对一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银行业承诺的逐步兑现以及经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已经发展并采用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来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作为世界银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的方向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同时随着人们对银行业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经济活动风险在信贷领域的表现,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或获取信贷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对银行而言,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核心和主体,在资产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而且在拓展其他业务,包括存款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时,经常作为重要手段加以利用,作用显著。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新巴塞尔协议》,并于2006年年底在成员国内付诸实施。相对于资本监管来说,《新巴塞尔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了信用风险的管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使得资本水平更能真实地反映银行面对的风险。

1.2 信用风险的特点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重要的风险形式。这不仅是因为信用风险广泛存在于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始终,是整个社会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更是因为信用风险具有很多其他风险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使得其更难于防范和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危害性更大。信用风险具有社会性、周期性、扩张性、可控性等特点。

(1)社会性。银行业以资金为经营内容,但是自有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一般较小,绝大部分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社会公众与银行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型、紧密型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银行经营不善,无偿债能力,就会导致客户大量挤兑存款,引发银行倒闭和社会动荡,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2)周期性。任何金融机构都是在既定的货币政策环境中运营的。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作用下,有宽松期、紧缩期之分。货币政策宽松期,是信用风险低发期;货币政策紧缩期,是信用风险多发期。

(3)扩张性。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不仅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各家银行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的基础上,银行之间紧密相连,互为依存,社会上债权债务关系的发展和扩大,一般也通过银行来推动和运作,这必然带来风险,从而形成信用风险扩张性机制的作用,往往会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转不畅乃至诱发金融危机。

(4)可控性。所谓信用风险可控性是通过风险识别、估计来确定所面临的风险在质上归属于何种具体形态、在量上可能达到的程度,并对其采取预防、规避、分散、转移、抑制和补偿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之内。

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相对比较落后。经营上,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致使信用风险不断积聚,潜伏的危机因素不容忽视,特别是不断增长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当前银行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

2.1 现行管理模式不尽完善

现行的信贷体制从法律上来说是健全的,国家已陆续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并且成立了由银行纪检、稽核、结算、信贷等各部门组成的审贷委员会,实行审贷分离,成立贷款业务和贷款审查两个部门。但这些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没有被认真执行,没有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2.2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仅限于对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的零散研究,而对理论体系与模型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信用风险管理条块分割,没有形成全面管理框架,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整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在方法体系上,缺乏独立的风险报告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风险状况,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缺少对风险进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

2.3 信贷人员的责任管理不够重视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贷款的评级管理上,忽略了信贷人员的责任。信贷人员在信用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强,护贷意识较高,则可以有效避免呆坏账的产生,减少信用风险;反之,则不论信用经济系统有多么完善,也达不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必须要重视对信贷人员责任的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以避免产生非系统风险损失。

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塑造一个组织科学、战略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到位的现代化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迈向国际一流大银行行列的基本前提。在认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

3.1 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与管理流程

我国商业银行处在分散管理型和集中管理型之间,应以现有架构为基础,兼顾“先进性”与“现实性”原则,逐步向集中管理型靠拢。必须要以高水准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为基础,打造商业银行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这需要商业银行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以统一规范的流程为基础实现业务全集中处理,结合深度的数据分析和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推动资本约束风险资产管理,加强行业、地区风险限额管理,开展分客户、分产品、分部门核算,提升量化管理水平;推行客户经理制、产品经理制、风险经理制、专职评委制及专业问责审批人制,以人才的专业化及相应的组织整合作为集中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体系的创建和应用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引进先进的定量风险估价方法,探索信用风险分散转嫁的新方法,提高风险分析的技术含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个新突破。

3.3 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我国可在银行内部设立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银行客户信用管理部门,担负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在授信前向银行信贷决策机构提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作为是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信用监控报告,提出继续扩大授信或清理授信的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客户在信用方面产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银行资产安全。

3.4 完善授信资产准备金提取制度

银行要稳健经营,处理损失需要一定的物质准备,建立准备金制度就是形成这种物质基础的合理方式。由于准备金是银行基于对资产可能损失的分析、判断,属于带有估计性的会计事项,因此准备金的计提应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要求,即计提准备金一要做到及时,二要做到充足。

3.5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员工

我国商业银行要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必须加强队伍建设,锻造素质过硬的从业队伍。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培养和吸收复合型人才;加强从业人员资格准入退出管理;将队伍建设与激励约束机制和信贷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严谨自律的员工队伍。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机构客户的营销是商业银行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针对机构类客户的源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具体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机构类客户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构客户;营销;交易成本

机构类客户主要为部委、医院、学校等,商业银行的机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营销机构类客户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当前的机构类客户营销中,传统理念上存在较大的误区。商业银行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如何切入机构类客户的本质,对于机构类客户的营销具有巨大的帕累托改进意义。

一、机构类客户的源流分析

(一)机构类客户的背景分析

机构类客户多为部委、医院、学校等国家体制内单位,探究机构类客户的背景乃至价值取向,对成功营销机构类客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部委、军队等体制内单位人员,出身大多为草根精英阶层。尤其国家部委,如财政部、发改委、交通部,其公务员出身并非官二代,这与坊间流传的公务员出身多权贵子弟有较大的差异。据调查,早期部委级公务员大多为工农和知识分子阶层出身,时至今日,部委等体制内人员也依旧大多是中等收入阶层子女。这与国家公务员的招录机制有关,较高的分数线使得“二代系”在笔试环节被淘汰掉,真正入围面试的往往都是草根精英阶层。这群草根精英的共同特征是,名校高学历和学院派的背景。真实透视机构类客户的源流,对把握机构类客户营销的本质具有极为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二)机构类客户的价值取向分析

机构类客户的价值取向是商业银行营销机构类客户的重要切入点,商业银行的趋利性和体制内的政治性的不相容,使得商业银行在营销机构类客户中,往往事倍功半。机构类客户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机构类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机构类客户出身多为草根精英阶层:名校背景+中低社会阶层的出身,这类客户具有鲜明的学院派特征。机构客户对物质欲望的敏感程度也较低,因此金钱攻势对于商业营销机构类客户效果甚微。部委公务员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机构类客户的需求主要为较高精神需求的满足。比如,机构类客户的利他主义和利国主义需求被满足,就有可能激发机构类客户为商业银行主动服务的动机和行为。

(三)机构类客户的偏好分析

机构类客户属于商业银行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客户群体,与普通商业意义上的贵宾客户、零售银行客户有本质的区别。机构类客户往往偏好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理念,以及相似的奋斗历程。高度认同的文化理念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普通的商业公关的效用。在现实案例中,机构类客户的营销,成为诸多商业银行争抢的大蛋糕。机构类客户营销的成功,并非付出巨大经济成本的商业银行,而是能够极大程度地契合机构类客户深层次偏好需求。

二、当前机构类客户营销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与机构类客户的政治抱负的不相容

商业银行的经营法则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利益,因此,利益交换在商业银行的运作中往往以各种规章和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示。利益交换也成为了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公关的教条法则,“看不见的手”在商业银行的攻关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机构类客户所处的国家部委环境,以政治抱负的实现为终极诉求。因此商业银行与国家部委在价值取向的不相容性,导致了商业银行营销机构类客户的需求不一致瓶颈。商业银行的管理层着重考量银行的商业利益,国家部委着重考量政治利益和政治诉求,两者利益诉求的不一致会引发交易成本的过高。因此机构类客户的营销能力,对于机构类业务的从业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

(二)商业银行的“丛林法则”与体制内政治法则不相容

商业银行的“丛林法则”与体制内政治法则不相容,商业银行的丛林法则,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进行产品和业务的推销中,注重高调的宣传方式。体制内低调谨慎的风格类型与商业银行的高调风格相冲突,决定了机构类客户营销中的制度不一致,制度不一致催生了高昂的交易成本。商业银行的丛林法则奉行的是商业利益至上和商业利益交换,这一商业法则甚至超越了商业体系中的等级秩序,当等级秩序违背了利益交换法则,商业体系的“看不见的手”会使得等级秩序服从利益交换法则。所以,商业银行体系没有绝对的政治权威,所遵从的是市场逐利法则。两大法则的不一致是机构类从业营销过程中遭遇得最大制度瓶颈。

(三)商业银行与机构单位的人员构成不一致

商业银行的人员构成多以关系型+资源型+名校精英型人才组合构成,商行的名校情结和拜金法则,使得商行聚集了比国家部委更为耀眼的人才阵容。然而,商行的人才结构中却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高端人力资本的不足,表现为高学历人才缺乏。尤其具有经济学博士背景的银行从业人员较少,在各大商业银行的北京分行层面,经济学博士占比只在千分之几。而政府智囊机构中博士比例几近二分之一。知识结构的不匹配导致商行在营销机构客户中出现博弈能力的不均等,人员构成的不一致导致双方的需求出现偏差。商行由于过于注重形象,招募到了具有很强公关能力的形象阵容,却也忽视了营销中最重要的“攻心”环节。在体制内单位的营销过程中,精神层面的突破和公关才是最核心的环节,若欠缺高智慧的人力资本,必然会在这些领域错失诸多的商业机会。

三、当前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益交换法则的过度使用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过分迷信“看不见的手”,因此在机构类客户营销中过于短视和趋利。部分营销人员甚至以商业利益交换法则来衡量短期的付出与回报的比例。商行与体制内单位的法则不一致促使了交易成本的过高。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若过于短视或者趋利,在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就往往会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机构类客户能够被成功营销,取决于机构类客户的需求是否得到最大化的满足。显然,商业利润并非是机构类客户的首要价值需求,因此,只有以机构类客户的利益至上为法则,才能满足取机构类客户的需求。当客户的需求被满足后,商业银行的利益诉求也就得到了实现。

(二)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切入点不够精准

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切入点不够精准,商业银行在营销案例中公关往往会将目标定位失误,目标定位过高,会导致极高的交易成本。商行银行机构类从业人员由于迷信表象的政治权威法则,忽视政治体系的级别对等,导致营销成本的过高和难度加大。政治体系的权力运作法则和商业银行的商业运转法则不一致,导致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切入点不够精准。如果机构类客户营销中能够精准定位,势必能够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帕累托效率损失。若在机构类客户的营销前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完整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偏好,再制定精确有效的方案,是机构类客户营销中降低成本的首要法则。

(三)机构类客户营销中缺乏长期的动态联系机制

机构类客户营销中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营销机构类客户是一个利益交换的短期博弈过程,这类型的机构类客户营销模式损毁了商业营销的伦理价值。当机构类客户被成功营销,乃至合作的顺利完结后,机构类从业人员往往会失去兴趣联系机构类从业人员,因此宝贵的沟通机制就此中止。当需要继续营销机构类客户,重新建立信任和沟通机制时,花费的公关成本会是巨大的。动态的联系机制,有利于机构从业人员与机构类客户的博弈由短期变为长期,信誉机制在此发挥了降低后续交易成本的巨大效应。与客户交朋友和构建共同的精神需求纽带,是机构类客户营销的较高境界。

四、提升营销机构类客户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招募与机构类客户具有同质性的人力资本圈子

人力资本是机构类客户营销的重要法宝。短期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成本巨大,所以应有针对性招募与机构类客户具有同质性的人力资本圈,构建一个很好的前期遴选机制。遴选具有国家部委工作经验、体制内家庭背景出身、与机构单位类似的专业背景,这些都是极为有效的遴选法则。与机构类客户具有同质性的人力资本圈子,能够极大降低机构类客户营销的交易成本。同质性会使得机构类营销的博弈从短期博弈变为长期博弈,从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与机构类客户同质性的人力资本圈子,有利于破解商行与机构单位的诸多法则不一致的困局。

(二)制定较为精准的机构客户营销方案

制定较为精准的机构客户营销方案,是后续进行客户营销的重要方针。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寻求较高的回报率,尤其成功营销机构客户,寻找精准的机构客户营销路径是最有利于谋求利益最大化。在制定较为精准的机构客户营销方案前,不宜进行前期过多的营销投入,首先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机构客户的背景信息。通过整理机构客户的背景信息时,有效归结不同类型的机构客户,大致推理出机构的有效需求,从而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比如,机构客户比较注重信誉和声誉,就应当以真诚的态度去与机构客户进行谈判,以良好的信誉度获取对方的认可。淡化以纯粹的商业利益来营销机构客户,精准地定位机构客户的需求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揽子服务方案,是有效降低前期营销成本的关键。

(三)充分发挥机构类客户资源的叠加效应

机构类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是一种宝贵的人脉资源库,而商业银行对于机构类客户的价值不仅仅是银行自身的价值,机构类客户圈子可以发挥很好的磁场效应,相互成为对方的人脉资源。如机构类客户中的财政部、交通部、公安部,这些部委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互补性,政治资源的叠加不仅仅能够促进私人利益的改进,也能够带来公众利益的改进。机构类客户圈子聚集起来,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圈子,降低了信息的搜寻成本,资源的整合效应,对于公众事业的推进更是能量强大。商业银行在整合政治资源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以企业和市场的角色去衔接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公众、商行三方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四)构筑机构类客户营销中的核心价值

机构类客户营销与零售行业客户乃至一般对公类客户的营销都有较大的区别,其营销过程中注重的核心价值也有本质的区别。针对零售行业客户,重点在于满足客户的经济利益诉求,双方都在一个经济利益的格局中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般对公类客户,重点在于满足各自所在的企业的利益需求满足,共同去维护各自行业的利益是博弈的重点。机构类客户的营销则难以简单去量化其利益诉求,在营销的过程中,去打动对方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客户也有本质的区别。具体建议如下。

1.以真诚和信誉为主要核心价值观念

与机构类客户营销中,真诚和信誉的软实力因素甚至比其他经济利润的硬实力因素更为核心,如果仅仅因为短暂的商业利益诉求而忽视了真诚和信誉的因素,在机构客户的后续营销,乃至整个机构圈子中将会付出巨大的信誉违规成本,其所面临的风险也将是巨大的。因此,真诚和信誉为主的核心价值应当贯彻机构类从业人员与机构客户营销的整个过程,以真诚和信誉赢得机构客户的信任,降低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由此机构客户中丰厚的政治奶酪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也非商行莫属!

2.以情感诉求来营销机构客户

在营销机构类客户中,诸多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部委、军队机关则较为强势。单纯的商业利益的出让并非谈判的关键,如何去切入机构客户的情感诉求,并最大化效用满足对方的需求,将是成功营销机构类客户的关键所在。机构类客户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核心部门的一把手,以较为贴近核心部门首长的情感诉求为营销目标,将是营销机构客户的重点所在。地缘文化、校友文化、共同的奋斗经历历程、利他主义需求的满足,这些较高层次精神层次需求就是营销机构客户的重要指南针。

参考文献:

[1] 谷秀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 武剑.中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前景分析与策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3,(2):40-43.

[3] 施华强,彭兴韵.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J].金融研究,2003,(10):1-6.

[责任编辑 柯 黎]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新时期”、“新常态”伴随着“三期叠加”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加上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目的驱使,导致大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不如预期。文章通过对几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服务模式的对比,结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业务实际,提出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同业是如何发展的,主要的风险环节在哪里,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思考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模式 信贷业务 发展策略

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新时期”、“新常态”伴随着“三期叠加”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实体经济也将孕育出更多新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差異化、复杂化的特征。特别是近几年,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之一。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46万亿元,比2014年末的20.7万亿元增加了2.7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90%。据统计,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的总产值、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40%和60%,并提供了76.5%的城镇就业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在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特点

(一)定义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划分类型详见《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内容。

(二)主要特征

1.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速。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与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范圍广泛,消费需求多样。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陷,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消费者和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

3.资金薄弱,融资方式单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普遍依赖企业自身积累等内源性融资渠道,银行融资渠道不宽阔, 资金基础性相对薄弱,且一般民间融资渠道、非正规融资方式或银行的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并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见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融资渠道狭窄和融资方式单一的特点。

(三)融资特点

1.投入成本高,信息共享缺乏。中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信息不透明且缺乏担保抵押,经济规模小等特点,决定了银行开展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因此银行都愿意做大企业的金融服务,而不愿意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2.个性程度强,产品标准参差。中小企业本身个性化差异比较大,这与银行要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服务有一定的矛盾。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必须研究标准化的产品,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而中小企业的特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标准的开发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市场差异大,融资渠道狭窄。总体来说,全国各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很大,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资金充裕,经济机构众多,市场化程度高,政策环境优越,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金融产品等方面的选择就少。

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大发展时期,业内公认是在2009年银监会提出“大中型银行要力争2009年第一季度末,最迟不超过第二季度,建立专门针对小企业融资的专营机构”正式拉开序幕的。在2010年第八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会上,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证监会将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方面,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之后,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响应,将原属于公司业务部项下的企业业务独立成为新的部门进行管理。本文列举同业中小企业模式,对比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业务模式的差异,从中寻找可供借鉴的优势和特征。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工商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工商银行前董事长姜建清曾说过“工行是站在战略高度推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正如其所言,作为银行业的老大哥,工行在中小微金融领域的探索也一直走在同业的前列。

早在2005年,工行就开始了小微业务发展的试点工作,并被银监会确定为全国两家中小企业信贷试点行之一,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率先在全国金融系统把对“小企业”的贷款和服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品种来经营。2013年开始,工行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总行一级部门进行了大幅缩减,后经调查发现工行在2013年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将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合并至公司金融部中。因此,工行中小微业务的组织架构可以看作是“总分行级管理制”组织架构模式。架构图如下:

(二)民生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民生银行郑万春行长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十三五”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其中谈到,未来传统行业将面临转型升级,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中小企业等民生改善的金融需求也将稳步提升,民生银行正是朝着这条路在一直努力着。

从2007年开始,民生银行启动了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的改革试点,在其后的7年间依托事业部的优势在银行市场上开疆扩土,曾经一度超过招商银行占据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的“头把交椅”。2014年,民生银行启动了组织架构的大调整,由原来的事业部制向矩阵事业部制转型,其矩阵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集中在分行层面,这种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了机构经营权的扁平化管理路径,可以有效实现事业部和分行双重管理,在保证了分行风险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提高了业务拓展效率。因此,民生银行在中小企业的客户拓展、风险防控、渠道优化和提高收益等几方面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

(三)中国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中国银行田国立董事长在“2015中美中小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上谈到,“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是促进中美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国60%的GDP是靠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以小才能见大”。正是秉承了历任行长的工作理念,中国银行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机制建设,逐步建立了集中垂直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早在2009年,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就成立了中小企业业务部,采用国际先进理念——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采取相对标准化授信和流程化管理,更有效地实施全风险控制,持续提高审批效率。

中国银行中小企业部实施总行中小企业部对省级分行进行管理并进行授权(全流程工厂)模式,从业务推动、营销策划、风险控制、资产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集中管理,它是一种以客户为导向,批量处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申请、审批、放贷及风险控制,即建立“信贷工厂”提供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中国银行在进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同时兼顾创新产品,从前期接触客户、情景分析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各个环节,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省行中小企业业务部中.整个流水线中,我们更加关注流程和节点的创新,其中7大环节19个节点的主要创新点和流程如下图:

由此可见,前述分析的三家银行的业务模式各有所长,从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可谓各有千秋,我们通过一些经营数据比较分析优势与特点。

根据银监会统计2015年11月底,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42亿元,授信客户数:19064户;民生银行南京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89亿元,授信客户数13500户;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113亿元,授信客户数49505户。

通过上述三家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模式以及经营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管理较为集中,在相同时点的授信余额仅次于工商银行,但是与工行有所不同的是,中行除了把目标放在资产较大的中小企业上以外还对小微型企业伸出橄榄枝,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是为抢占未来的中型企业市场做准备。中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贷前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相关工作均由省行中小企业部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三个“有效”,一是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化解和防范;二是运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规模效应明显,运作成本有效降低。

三、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风险控制

(一)面临各项挑战

1.信贷业务监管日渐严格。2016年以来,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有效地控制风险,政府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新规定,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管理。中国银行总行层面各类信贷业务政策也加强了监管的力度和精度。同时,外部刚性监管对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接下来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同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根据江苏省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度江苏银行业务服务改进情况报告》中提到,江苏省各類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到12089个,当年新增334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面临着巨大的同业竞争压力,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系统内部形势而言,目前银行内部的信贷规模处于收紧的趋势,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必将同时相应减少,这也会限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未来市场竞争的能力。

3.盈利风险未知日趋严重。由于中小企业依然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企业寿命短、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的贷款可抵押品等特点,再加上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主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实行家族式管理效率低,这些都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对于开展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增加了难度,客户辨识和贷款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成本和坏账率较高,这给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大力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

(二)主要风险来源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整理近几年中小企业部分行业不良率统计表,对我国中小企业不良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的出现是集中在一部分行业中的(详见下表)。

从行业上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不良贷款率历年来都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尤其明显。从会计年度上看,大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仍然是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较为突出。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刚好相反,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互联网生活的普及和公路、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

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近年来部分行业不良率数据表中也可以看到,在江苏省地区分行业不良贷款率与全国性的数据大同小异,这意味着行业风险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各个地区都大致相同。

除了上述行业性风险之外,还有许多风险的诱因,有些可能是中国特殊国情导致的特殊情况。总体来说,中小微企业的不良率还是远高于大中型企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定位的混乱,管理体制的松散,人才培养的缺失,以及内部财务的混乱等方面。二是商业银行内部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架構的限制,人才储备的不足,以及信息共享不充分等方面。

四、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模式对策探讨

从前文的内容来看,要做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逞一时之勇。通过实践与分析,商业银行要做好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准行业、风险偏好

首先要选准行业,行业的选择至关重要,行业整体发展向好时,该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就会相对较高。银行在做中小企业业务时,一定要有对想要介入的行业有一个前瞻性和权威性的判断,这个行业未来会怎么样,如果行业经营稳健可以试行介入,如果处于衰落期,就要谨慎小心。同时,行业选择也要与整个银行的风险偏好一致,尽量不要出现与新常态、新周期“逆行”的现象。行业的前景分析,可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比如说银联信或者互联网云媒体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研究行业内上市公司来判断其上下游关联中小企业情况,通过它们来判断行业未来的走势,抓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授信参考。

(二)信息共享、流程标准

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中小企业业务系统性风险,首要任务是获得公开透明的市场和企业信息,一般来说,利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数据”的这个抓手去收集中小微企业的关键信息,解决中小微业务风险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银行与京东商城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订单、应收账款等信息为供应商弥补资金不足和打破周转不灵的瓶颈;民生银行的“产业链战略”,围绕供应链中的战略客户,拓展其上下游的小企业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复杂、国家信用体系不完善,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作业暂时很难实现,银行更偏重或强调的是中小企业审批的标准化。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监控和信息渠道,加强中小企业客户信息库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解决客户基础信息和信贷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实时监控。

(三)产品创新、综合开发

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来说,创新就是生产力。近年来,阿里巴巴等大型网络科技企业凭借着他们独特地信息资源,也开始踏足一些金融领域,比如互联网金融、物流电商交易平台等。其实,商業银行在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实践中,也可以尝试一些大数据作为基础的拓展方式,比如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小企业部近期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中银税贷通”就是很好的例证。

“中银税贷通”体现的是银行与国家税务系统大数据的合力,其模式是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微众税银平台,为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免担保信用贷款。“银税互动”是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由税务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协商,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数据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过创新融资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中银税贷通”的业务流程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很强,该业务模式在试运行阶段截至2016年8月末就已获得132户符合筛选条件的客户,其中50户已在客户经理营销与贷前调查环节,授信总金额约5280万元。同时由于加强了对客户的综合开发,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客户的粘性与忠诚度。

(四)专业提升、人才培养

某种意义上,中小企业业务的服务模式和发展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客户经理的专业水平和专家素质,因此,培养中小企业客户经理的梯队成长,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的客户经理队伍,已然成为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加强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目的,是确保每一个中小企业的客户经理都有对市场分析的前瞻性、对企业经营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拥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激励考核机制,对中小企业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工作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单独的设定考核指标,如客户经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贷款企业有风险信号,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了银行损失,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建议通过配备中小企业客户专项激励資金实现),以激励客户经理的风险导向防范意识。

《黄帝内经》中有句名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可见世间万物,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特定的规律和本源,宛如对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及发展策略”的探究一样,作为公司授信全流程中风险控制防线的一环,既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控、全额风险计量和全程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小企业授信环节实现科学发展,优化资产质量的本源基础。正如中国银行总行陈四清行长所言,“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解决成本,风险管理带来收益”,“一个银行家,首先应是一个风险管理的专家”。

参考文献:

[1] 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田国立.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和讯网,2016.6.24

[3] 田国立.2015中美中小企业投资与贸易合作洽谈会讲话.新浪财经讯,2015.9.29

[4] 尚福林.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讲话——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2014.11.28

[5] 金融布衣.小微业务发展及风险防控系列思考(全).信贷白话,2016.7.5

[6] 大中型商业银行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参考案例[J].银行业经营管理,2016

[7] 郑万春.“十三五”银行机遇与挑战.新华网(财经),2016.2.20

[8] 陈燕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9] 廖娴.苏州A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10] 金瑛.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小企业贷款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授信管理部 江苏南京 210005;课题主持:强洪;课题组成员:李宓群、李延)

(责编:若佳)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引言:基于三集五大与大营销的要求条基础上,国内供电企业的抄核收部门充分利用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结构,制定了能够实现稳定、快速、高效率的抄核收程序模式,让电力大营销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国内抄核收部门建设的抄核收信息系统,并阐述了系统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要求,期望对全面落实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系统的一体化应用有所帮助。

一般而言,抄核收工作是电力系统较为关键且独立的构成部分,而国内抄核收部门则主要是承担电表度数的收集、整合、核算、审批、收取等一系列工作业务,对推动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内供电事业不断蓬勃发展的步伐,抄核收工作也逐渐由简单的人工抄表、报表与计算,向后来利用计算机进行度数记录与核算的方向转变,再后来则直接变为利用用电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一系列的度数抄核收工作,整个过程经历了多代抄核收信息系统的更新完善。因此本文就对目前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探讨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

一、智能电表与抄核收系统的一体化应用分析

在抄核收部门的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当中,虽然抄核收是整个专业管理的核心功能,可仅仅占有较少的比例,然而不管供电企业的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如何创新更新,都不会舍弃抄核收专业的基本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电能计量誊抄或者远程自动读取功能

众所周知,电能计量誊抄或者远程自动读取模块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具有密切联系,是推动智能电表深化改造的关键因素。對于传统化的电能计量工作,一般会选择雇佣足够多的人员来进行电表抄写工作,分别安排他们到各个电表箱处,根据电表箱所显示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人工抄写电表度数的工作,再待他们回到单位之后,将数据与抄至抄核收信息系统当中。然而经过事实证明,这种电表度数抄写方式并不能较好地保证数据抄写的精密性,甚至会由于抄写人员的工作态度而导致无法估计的错误。因此,在科学合理地将智能电表融入电力部门的抄核收工作之后,抄核收工作则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介入式审批环节,即是通过用电信息系统进行智能化的自动收集度数程序,只有经过将抄核收工作者和工作誊抄人员所抄写的电表读数进行一一对比,方能开展下一环节的电费计算环节。而到了现阶段,电力抄核收部门则选择远程在线采集的方式进行电表读数收集工作,这种形式与传统的人工抄写相比,更加便捷、更加准确。

(二)电费计算与通知功能

智能电表的度数会直接传输到电费计算流程,最重要的一点是智能电表的电费计算全过程会处于无人干扰的环境进行,从而更能确保电费计算的精确性。而且抄核收信息系统的电费计算功能会依据电能报表所提供的电费数据信息,按照不同的用户所能够享受的用电政策进行快速的电费计算工作。如果地方级的电力抄核收部门具备一定的设备支持,拥有较为大型的计算机系统,则其整个电费计算过程仅仅需要几分钟。现阶段,对于用户电费的审批工作,一些地方电力抄核收部门选择运用介入式的审批方法,然而这种审批方法一般只会对重点用户开展,与此同时对于普通的用户则是经过手动计算与核对两步骤,待核算无误后则会通过营销技术系统来对用户发出应交电费的指令。

(三)电费缴费服务功能

现阶段,国内许多城市都已开通了网上自助电费缴纳的服务,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在加大与邮政储蓄便民服务店或者其它商业银行便民服务点的建设力度,进而让更多的市民能够选择除了供电企业自身建设的电费缴纳点外的其它缴费途径,从而最终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体会到真正的便民利民服务。丰富多样的电费缴纳途径,反映了目前抄核收专业工作正从原有的人工抄表、计算、收费、催费为核心工作内容,逐渐发展成为现今的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为主的供电营销服务,从根本上展现了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独特优势。

(四)优质的用户服务

供电企业营销服务观念的转变,是抄核收专业业务服务发展成为现阶段大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选择科学恰当地策划与改正营销服务策略,加强营销服务能力,在本质上给予优质性的用户服务,从而推动国内电费管理项目持续深化改革。

二、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要求

实质上,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智能电表和原来的抄核收专业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然而其中存在较大的难点是如何从原来的管理理念与人为管理模式向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我们应当逐渐减少人为管理的占有比例,加大对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力度,而且现阶段国内不少地方的电费抄核收工作都普遍完成了无人操作的转变过程,能够展示出良好的系统更新应有效果。而目前我们需要开展的工作任务则是紧紧根据这一抄核收信息系统,更深一层地分析探究现代化的电费制度,与此同时将供电服务推向更实质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一体化应用,不仅能够体现现代化的三集五大的营销服务观念,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满足人民日常需求的供电服务,从根本上实现便民利民的服务目标。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脚步,大营销模式正不断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全方位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抄核收系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原本用于抄电表、誊写电表读数的工作人员也已经从事抄核收系统的维修维护工作,与此同时还会定去或者不定期地抽查、核算以及审批电费数据的正确性。除此以外,按照不同用户举报的电费计算错误情况,前往实际的电表箱现场进行情况核实与设备故障的维修维护工作,若在维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应当及时上报上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予用户较为科学恰当的现象解释与问题处理措施。

总而言之,智能电表与抄核收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具备较高的精确性与稳定性,而且与传统的人工记录电表读数、计算电费、审核等一系列工作相比,其具有较强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功能与储存功能。除此以外,基于该一体化应用模式的条件下,抄核收系统的工作者则能够更加容易、快捷、便利地参与到大营销队伍当中,使智能电表加快地实现网络连接,最终让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抄核收工作越加普及、越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唐利军.智能电表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3(19).

[2]王丽秋.有关智能电表及集中抄表的应用探究[J]. 科技与企业. 2013(18).

[3]陈金铭.浅析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工作的创新措施[J]. 民营科技. 2013(08).

(作者单位:国网宁阳县供电公司营销部)

上一篇: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英国幼儿教育历史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