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现状范文

2024-07-24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1篇

一、引子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体察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和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场所;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步伐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转轨合并,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失业、失地……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如何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它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工作之重要,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是以前信访工作所没有的。从信访问题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和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群众承受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涉及深层次的、群体性的问题增多、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

信访,直面深层次的课题。

二、新形势的要求与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之间的矛盾

(一)新形势呼唤高素质信访工作干部

1、坚定的政治素质

当前,群众上访所反映的问题,80以上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80是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的,80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可以解决的,80是基层应该解决的问题。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干部要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增强群众观念,增强公仆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信访工作接触到的多是社会阴暗面,听到的多是老百姓的冤声。面对这一切,信访干部更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这些社会问题,才能不被这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流问题所迷惑,不被这些改革开放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撼动信念。

2、系统的文化知识

上访反映内容的多样性,对信访干部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与以前相比,申诉类减少,求决类增加。当前群众信访内容以反映现实问题为主,约占总量的80。涉法信访问题不断增多,约有40以上是涉法信访问题。这就要求优化信访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应有不同专业人员,如计算机、心理学、法律等专业人员。

3、健全的心理素质

群众信访总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集体访越来越突出,且频率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烈。串联群访、背榜、举旗、静坐、下跪、拦车等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市1—6月份,50人以上集体上访人次占全市上访总人次的91.2。在组织上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并有组织倾向。面对整天高分贝的吵闹声、群众极端不满怨气的发泄和莫名其妙的辱骂、攻击,要善于随时调整好情绪,免受影响;面对集体访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面对异常上访,要勇于制止,无所畏惧。

4、较强的协调能力

社会转型期,一件信访往往牵涉多个政策区域和多种利益关系,信访工作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它是一项上下齐抓共管的事。很多信访问题,仅靠一个部门使劲,是根本无法解决的,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共同协调处理,才能解决问题、满足群众的要求。信访干部必须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增强全局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不断出现,大规模的集体访剧增,社会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日益增多的政策性信访对信访工作者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5、强健的身体素质

信访干部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当前的信访工作形势严峻,随着近年来各地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中都作出了“有事找政府”的承诺,信访机构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主渠道,仅1—5月,全市受理的信访总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7,其中来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48和57,群体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上升79.8和76.9。然而,信访工作队伍编制却相对紧缺。全市核定编制37人,实有人数42人,平均每个局6人。在信访总量呈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人员非常紧张,每天应付于接访和处访,信访工作强度很大。双休日经常用于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活动;平时遇到集体访和缠访户,就不能按时下班,常常影响按时就餐。

6、深入的研究能力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2篇

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积极为推进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市科协组织开展了**市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和企业高技能人员两种,共向16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12家,回收率为75%,这些企业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国**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厂、**厂、**厂。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我市企业高技能人才政策时参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

(一)企业技能型人才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企业工人总数为30120人。从年龄结构状况看,29岁以下占17.5%,30-39岁占28.5%,40-49岁占37%,50岁以上占17%;从文化结构状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8.9%,中专(含高中、技校、职业学校)文化程度占47%,初中文化程度占23.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从技术结构状况看,高级工(含技师、高级技师)占30.6%,中级工占31.2%,初级工占38.2%。据了解,世界公认的企业技能型人才标准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35:50:15。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比例严重失衡。

(二)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工作现状

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的领导对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视,只 1

有一家是比较重视;100%的企业都有技能型人才培训制度,有11家企业有技能型人才专项培训经费,只有一家企业没有;对于技能型人才培训的内容,25%的企业通过科技、科普知识讲座进行培训,66.7%的企业通过岗位技能练兵、比武进行培训,58.3%的企业根据岗位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41.7%的企业根据岗位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关于人才的培训形式,100%的企业选择了自行培训和委托相关院校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关于人才培训的时间,58.3%的企业每年进行培训,25%的企业定期进行培训,25%的企业不定期进行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及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比例失衡。

从被调查企业看,初级工占42.7%,中级工占22.2%,高级工(含技师、高级技师)占21.8%。

2、领导对高技能人才较重视,他们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作用较大。据问卷统计,企业高层领导对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视的占81.8%,比较重视的占18.2%。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表示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3、高技能人才比较匮乏

由于历史背景和客观因素,我市经济欠发达,产业规模不大,吸纳人才的载体、空间和引力有限,导致企业高技能人才较缺乏,10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4、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强

据调查显示,50%企业有针对技能工人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的培训基地,但企业采取的培训方式较单一,有的与社会上有培训资质的对口机构联合,有

的与政府劳动部门联合组织培训,有的则以举办讲座的形式进行。企业在技能工人培训方面的支出比较少,一年培训费用支出10万—40万的有5家,5—10万的3家,5万以下的4家。

(二)、个人基本情况和工作状况

1、年青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企业科技人员占多数

据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年龄40岁以下的占54%,56%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可见,40岁以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企业科技人员占多数,他们已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

2、具有专业技术职称、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占多数

从汇总的情况看,初级职称占5%,中级占18%,副高级占4%,高级占27%。初级工占5%,中级和高级工占44%,技师占40%,高级技师占7%。

3、高技能人才积极性和专业特长得到有效发挥

据统计,有71%的企业高技能人才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并有30%认为他们自己发挥了较大作用,40%认为专业特长得到比较充分发挥。在工作中,他们个人的意见或建议受重视的占36%,很不受重视的只占6%;他们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31%,只有少数人很不满意。有65%认为现在的工作与自身的愿望相吻合。他们觉得影响工作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工资报酬低。

4、创新情况不理想

调查问卷中获得发明和专利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非常少,这说明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技能与创新实践活动有待加强。

(三)、薪酬福利与生活状况

1、收入偏低,人居环境不够理想

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51%,1000—2000元占33%,2000元—3000元只占10%,3000元以上的占6%。对目前收入水平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67%。有自己住房的占6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0平方米以下的占60%,20平方米以上的占40%,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中下等和下等的占71%。他

们目前生活中最大困难是收入偏低问题。

2、社会保障情况总体良好

绝大部分企业高技能人才参加了养老保险,约有60%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但购买补充保险的人只占26%。

3、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

据问卷显示,35%企业高技能人员认为工资、福利分配差距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32%认为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68%企业高技能人员没有以技术成果参与分配,约27%的人表示曾以奖金的形式参与技术成果分配,而以技术入股和出售专利和其他形式参与分配的很少。

(四)、进修培训与职业发展状况

1、职业危机感强

调查中,有职业危机感的占77%,73%的人对未来有设想,62%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2、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需加强

调查问卷中,通过职业教育获得高技能的占18%,企业高技能人员一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到10天,而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占26%,单位和领导对于他们参加培训不干预和不支持的占58%,没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由此看出,对企业高技能人员继续教育力度需要加大,这方面科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方式的教育,使他们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和提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获取专业领域信息的渠道需拓展

调查问卷中,企业高技能人员获取专业领域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术著作与学术刊物和专业培训,而通过科技(学术)团体的非常少。可以看出,科协作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在这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另外,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也不多,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高技能人员的科技素养需进一步加强。

(五)、内部流动与职业流动状况

1、内部流动机会不多

调查显示,20%的单位有岗位轮换制度,只有27%的企业高技能人员有机会进行岗位轮换,有近31%的企业高技能人员希望晋升至技术类或技术兼管理类的岗位。

2、职业流动不明显

调查显示,企业高技能人员职业流动的只是少数,如果流动,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发展机会和企业发展前景。39%会优先考虑外企单位,其次是国有企业占31%,有12%的人会考虑私企。虽然企业高技能人员流动不明显,但总体较为顺利,他们对流动较为满意。

二、关于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存在的问题和我市企业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协调,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树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行使人才培养职能;把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捐款资助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办学、企业支持、个人出钱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筹资机制。

2、深化制度改革,不拘一格使用高技能人才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度是更稳定可靠的因素。要打破年龄、身份、资历、学历限制,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改善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工资生活待遇。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要努力通过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对企业高技能人员培训工作力度。政府在办好普通高校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办好技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应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职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提倡在职自学、带薪学习,

开展高层次学历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对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科技、科普教育工作,积极为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4、完善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激励

进一步建立完善奖励工作机制。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或在全国、全省、全市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相应的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对符合劳动模范基本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市劳模、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还可申报享受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完善激励机制。企业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的待遇水平,享受相应待遇。建立技术工人首席职位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自主试行“首席职位制”。

5、增强服务意识,凝聚人才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着卫生资源和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途径,促进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截至2005年,重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21%,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不仅总人口最多,而且农村人口数量位居四个直辖市之首,但农村人口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就成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中,身体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上。前者可由食物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直接反映;后者则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高低予以具体体现[1]。探讨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对于重庆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1.1.1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状况。从2000年至2005年,重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除了县及县以上的医院增加了80个以外(见表1),其余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乡镇卫生院减少863个,减少了44.48%。这可能与行政机构的调整趋势有关,因为自2000年以来,重庆乃至全国大规模乡镇机构的撤销与合并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撤销与合并,致使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均数基本保持稳定,每个乡镇基本上仍有一个卫生院。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数量五年来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共减少1 710个,减少了26.71%。从实际调查看,农村“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所需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高达36%,全市应就诊而未就诊人群中农村居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为52.5%。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2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情况。除了数量之外,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也很重要。衡量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这个参数对于考察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住院服务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5年,重庆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比2000年增长1.15倍,但乡镇卫生院床位数比2000年减少了13.06%,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的床位数不增也不减,处于停滞发展阶段。总体来看,重庆农村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00年的65 666张下降到2005年的64 674张,净减少99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的床位数仅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25.16%,为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床位数的36.57%(见表2);从医疗服务机构平均拥有床位数来看,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拥有床位123.22张;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床位15.1张。

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为34‰,年住院天数为10.2天。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年需住院床位数347张。照此测算,重庆的县医院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为0.46张,年床位数约为168张。如果扣除城市住院人口和一些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患者所需床位数外,县医院目前拥有的床位数已无法正常应对当地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需要。而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龙头的县医院,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又与它的重要地位极其不符合。据统计,重庆17家三甲医院中就有13家位于主城六区,高新医疗设备也主要集中于主城三甲医院。

1.1.3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除了数量和规模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能否获得质量可靠的服务。首先,从村级医务人员的状况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村级医务人员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净增从业人员2 700人(见表3)。但是,与村级医务人员数量上的乐观

上升趋势相比,其执业素质却令人担忧。目前村级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村医、村卫生员和接生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主要通过子承父业的方式学习医疗服务技术,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其次,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到2005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包括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检验人员、药剂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锐减6 707人,减少幅度为23.32%。2005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4个。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中每两周就有约140人患病,如果全部到乡镇卫生院就诊,那么平均每天1个执业医师要接待病员数为10人[2]。事实上,乡镇卫生院除了诊疗以外,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以及新农合的一些管理工作和一些住院服务等任务,因此其现有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历和职称低问题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也十分突出,如重庆市彭水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396名工作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为0,这与目前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的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又形成强烈反差。由于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政府投入不足,人员待遇较低,使得大量学历和职称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其中大部分流入县级医疗机构,有些人员干脆另立门户自开诊所;同时,又有大量无学历人员和初级职称人员流入,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素质状况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服务能力不强。调查显示,重庆市87.94%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6.7%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69.12%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剖宫产手术,31.11%的乡镇卫生院不具有平产接生能力。

最后,从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看,比乡镇卫生院情况稍好些。但是,2005年县医院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数只有3 952人,也仅占全市37 321个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的10.59%,其从业素质可想而知,且不同区域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高于医院承担的诊疗人次,健康检查人数也高于医院,但住院人数略低于医院。2005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与医院基本相当,健康检查人数和住院人数为医院的70.97%;住院人数为医院的52.14%。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重庆的乡镇卫生院多数是在乡办乡管的体制下运行的,其卫生经费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管理不善,导致其发展不景气。不少集体乡镇卫生院已经解体为个体经营[3]。

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在农村医疗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村落离县城或乡镇卫生院路程较远的情况下,农民生了病,一般不会专程去医院看病,而是主要选择直接到村卫生室就医。一则较为方便,二则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是,村卫生室作为重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事实上绝大多数已名存实亡,变为个体行医。三级卫生网底的破裂,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致使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难以开展,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重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在试点阶段,覆盖面较小。到2006年底,试点区县已增加到16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00万人[4],约占全市农村居民人数的1/3。同时,由于资金筹集方式及运行管理模式还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缓解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1.3 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重庆市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国家制定的某些卫生经济政策不能兑现,致使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部分地区对农村卫生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减少。例如:万州区2002年农村卫生投入经费由2001年的547.21万元下降到511.37万元,下降6.55%;铜梁县2003年总投入仅315万元,人均3.91元,大大低于全市人均21.39元的水平;2004年在此基础上还略有下降,总投入274万元,人均3.39元;同时,应由县财政配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也未到位。绝大多数农村卫生院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医疗卫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4 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29.32元,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幅为16.5%,超过可支配收入10.6%的增长幅度;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幅为15.68%,大大超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83%的增长幅度(见表4)。由此看出,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幅度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庆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提高所致。据璧山县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13元,到2004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已达87.45元,是2000年的近7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2.6%。因此,很多农民患病后经济负担加重,只能靠借钱或变卖家产来看病,所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又非常普遍。例如:在奉节县20.03万建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就有67 313人,占33.6%。

2.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策

2.1 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适当调整投入方向

农村医疗卫生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经费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幅度。鉴于目前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公共财政实力悬殊、部分区县财政支持困难的情况,可以考虑由市级财政承担主要责任,优先、重点支持一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县。如可以重庆“两翼”为主,选择城口、巫溪、巫山以及秀山、酉阳等县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确实保障这些困难地区的每一个农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

另外,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方向可以作适当调整,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当从治疗领域逐步转到预防领域。在适当的时候,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遵循公共财政的原则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来;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从城市中心医疗机构为主转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为主[5]。

2.2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现状,必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努力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优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的责任,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部分公共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要着力调整好布局,采取“撤、转、并”的形式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优化和重组。同时要改革现行的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体制,由乡办乡管体制改为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其经费、人员、业务等统一归口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经费指标上划到县级财政预算。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点最多、面最广,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但条件最为简陋。所以应该实行县、乡、村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的机制,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村级卫生室主要由个体行医的局面,使村级卫生室纳入政府公共产品服务范畴,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覆盖农村的比例。

2.3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5年,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计78 780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占49%,乡镇卫生院占27%,村级卫生室占14%。从所有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情况来看,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越到基层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医疗技术等越差。因此,应该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选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分别到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卫生学校、重庆药剂学校等医学专门学校或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等市内著名大医院,接受正规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对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他们中大多数是当地的“土医生”,虽然学历不高,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行医经验,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正规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科学行医的水平。

除了对在岗从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以外,还可以借鉴“大学生支教”的形式,开展“优秀大学生支医”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同时,应大胆引进学历较高的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区县人事局、区县财政应出台相应的特殊政策,重点引导大专以上医学专门人才向农村乡镇卫生院或者村级卫生室流动,以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提高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2.4 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情况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争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重庆39个区县,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这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从重庆试点区县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要着力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以下几个方面:

2.4.1 把基本目标定位从“保大病”改为“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由于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服务发生的几率较小,因此,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农民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住院治疗的。但是按目前的规则,花不起住院费、无钱继续看病的人又不能报销,所以这部分人又很难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最终导致新型合作医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缺钱造成的看病难问题。由此看出,以“保大病”为基本目标定位的新型合作医疗实际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也难以回避“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所以,应该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目标定位为“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为主”。

2.4.2 把农村部分最贫困群体承担的个人缴费改由政府承担。

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则,农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医疗帮助需求迫切同时也是最贫困的群体,必然出现因缴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持续参加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导致这部分人口无法受益,而且还会造成逆向转移支付。因为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更有能力缴费,也就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就形成了富人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违背了社会保障应对贫困者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所以,根据重庆目前还有50万最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可以考虑从市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解决这部分贫困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个人缴费问题,使贫困人口从新型合作医疗中真正受益,实现社会保障公平。

2.4.3 适当提高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

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重庆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对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2007年起提高到20元。按照制度规定,中央和市级财政筹资的合作医疗资金补贴,多由定点医疗机构用于大病住院统筹。而用于门诊报销的农民缴费构成的个人基本账户“仅够看一次感冒”,难以起到医疗保障的作用。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可以考虑中央和市级财政以1∶2的比例进行筹资,加大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考虑把市级财政支持的资金中的50%纳入农民合作医疗个人基本账户,解决部分农民日常看病的问题。

3.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农村医疗服务问题的一点思考

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试验区的改革担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探索道路的重大任务,它既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需要体现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在2007年11月出台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中提出了今后5年(到2012)改革试验的阶段性主要任务是:要推进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着力在发展经济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方面改革创新。同时,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生态环保、群众权益保护四条底线,以控制改革试验的风险。

根据改革试验目标,目前重庆统筹城乡的一个首要突破口就是要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由于统筹城乡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先在九龙坡区试点,再在全市推广的做法。重庆市九龙坡区改革试验的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因此,在九龙坡区试点范围内,凡是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划入区统一土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的分配权利。

从九龙坡区改革试点的经验和重庆的改革思路来看,未来重庆农村医疗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农民变市民,将进城农民全部纳入城市医疗服务范畴,让进城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以达到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提高农村医疗资源承载水平的目的。根据《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由2005年的45%提高到70%,有800万左右(占现有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到那时,农村医疗服务资源的人均可及性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状况也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重庆成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时间还很短,一切路子都还在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统筹农村医疗服务方面的做法,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800万农民变市民后,城市的医疗服务资源能否合理承载?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农民进城落户后,农村会不会进一步“空心化”,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如何生存?只考虑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市统一的医疗服务范畴,而较少考虑如何通过城市支援农村提高大多数农村人口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是否会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有违统筹城乡改革的初衷?……

基金项目:重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JJ2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7-38.

[2]顾昕,方黎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运行[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65-66.

[3]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36-39.

[4]合作医疗动态[EB/OL].http//www.cqwsj.gov.cn.

[5]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2-325.

[作者简介]何淑明(1972-),女,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收稿日期]2007-11-18(责任编辑:汪金平)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4篇

2、GB/T 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3、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4、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5、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6、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5篇

摘 要:河北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地理优势,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于我国的前列,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品牌建设成为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富岗”作为河北省苹果品牌之一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苹果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借鉴。河北苹果品牌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发挥其在各方面的优势,并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各方面对苹果经营者给以支持,积极探索适合河北省省情的品牌建设策略。

关键词:品牌建设;富岗苹果;产业化

1 引言

河北是我国苹果主产省之一,到2008年底,全省苹果种植面积395.9万亩,产量22亿公斤,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果树总面积和果品总产量的17.4%和23.5%。苹果栽培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此外,河北部分地区属于我国苹果产业优势种植区域,其生态适宜度并不比其他地区差,而且河北地处京津周围,交通便利,有利于依托和开拓京津市场。虽然拥有众多有利条件,但河北苹果却陷入了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窘境。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果农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管理落后等限制之外,品牌建设也成为制约河北苹果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河北省苹果品牌建设现状

2.1 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在河北苹果产业中,除少数几个品牌运作比较成功之外, 大多数经营者品牌经营的意识淡薄,尚未实施品牌经营策略。尤其是在河北苹果种植区域分散,不能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下,处于弱势地位的果农对于品牌营销很少问津。尽管在历届国内外园艺博览会上,河北苹果获奖的品牌也不少,但是这些品牌很多是参评前才匆忙地标个牌子,参评后便烟消云散,经营者没有认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

2.2 产业化程度低

河北苹果的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经营者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建设必须有规模作为保障,否则难以形成大的品牌影响,也难以保证品牌发展的需要。另外农产品创牌的成本很高,中小生产经营者由于不具有规模效益而难以独立创建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即使花巨大代价创立了品牌,又很难防范他人的“搭便车”行为。

3 富岗苹果的品牌建设

富岗山庄地处河北省内丘县西部太行山区,海拔518~1134m,年均降水量523毫米,年均气温11.6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属于我国种植苹果的优势区域。此外,富岗山庄有河北农大专家亲自指导,采用“五统一分”治山和“五分一统”管山、管树模式,每个苹果历经一百二十八道管理工序,最终进入消费市场。1998年以来“富岗”商标连续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并连续三次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2006年,富岗苹果凭借其科学管理及独特优势,被国家奥组委评为“2008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富岗”品牌的成功运营,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河北苹果品牌建设的典范。

3.1 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为质量提供保证

富岗公司总经理杨双牛和他的团队深刻认识到:品牌经营的核心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为此,他和他的团队特聘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并严格按照李教授制定的指标体系对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为了使企业标准的专家行为转变成果农的生产操作行为,李教授又把抽象的企业标准转变成了《富岗苹果128道生产管理工序》,让果农拿着一张明白纸就能够进行常规的操作。富岗苹果标准化使其质量具有了绝对的优势。为使顾客食用富岗苹果的同时又能明白其背后高成本的生产过程,富岗公司又结合实际进行新一轮尝试——食品安全追溯。2007年11月份该系统正式上线,开创了国内苹果追溯系统的先河,富岗苹果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的绿色流程监控。

3.2 先进的营销模式为品牌进行宣传

在1997年注册成富岗苹果商标后,杨双牛带着村干部考察研究了国内国际市场,他们把高质量的富岗苹果定位在中高消费群体上,确定其销售策略为“515”策略,即:4.5-5两的一级果5元/个,5-7.9两的特级果10元/个,8两以上的极品果50元/个。除此之外,他们建立网络控制终端管理模式,以这种模式为主,并通过店铺建设即自建专卖店、直营店,直销店同时向大型超市渗透,提高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强化终端控制,打造了富岗自己的营销网络,不断缩短销售链。富岗的营销举措使其销量逐年递增。

通过对富岗山庄1997-2007年苹果产量与销量的分析,我们发现,富岗苹果在实施“515”价格策略以来,其销量逐年递增,而且所生产的苹果几乎全部售完。特别是近几年富岗山庄的果树全部进入盛果期,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其销量也出现喜人的增长势头。

3.3 产业化经营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1996年富岗山庄发展集体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2000年,富岗公司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6年被评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富岗苹果已初步实现产业化经营,公司按照农户苹果的色泽、果形、单果重、可溶性物质、农药残留量等各项内外指标进行分级收购。富岗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富岗”品牌的经营权,“富岗”的产权得到了明晰,阻止了其他产地的苹果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产品包装和宣传、品牌的建设和维护、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等各方面较农户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现在富岗优质苹果连锁基地已经由以前内丘一个县扩展到现在的赞皇、临城、内丘、邢台、沙河、武安六个县。这些地区都严格按照富岗公司的生产管理工序,依托富岗的品牌优势,进一步作强作大自己的苹果产业。此外,诸如“昊源”、“顺富”和“顺强”等河北其他品牌的苹果生产基地人员也多次前来参观学习其先进的生产工序和管理模式。富岗逐步成为“冀中南太行山地区优质苹果生产带”的龙头。

4 河北省苹果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河北苹果产业品牌运作现状和“富岗”品牌的深入分析,河北省苹果产业可以借鉴富岗成功的品牌运作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4.1 作好品牌的宣传和维护工作

与工业品牌相比,农业品牌建设的难度更大,这不仅是产业发展本身的局限,也是因为农业品牌建设的特殊性所致。苹果作为农产品的一种,其品牌战略也应区别于工业产品。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品牌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把握好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如能获奖则是对品牌最好的宣传;花开时节举行赏花活动和果熟季节召开苹果采摘节,也都是宣传的大好时机。其次,品牌维护是品牌创建中与品牌宣传同等重要的环节。经营者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供人性化的包装和服务并防止其他产地产品冒用自己的品牌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农产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各地要加强产地形象的宣传,经营者联合建设产地的区域性品牌,既可以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也可以使品牌战略真正得以实施。

4.2 产业化经营品牌

河北省大多苹果品牌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品牌的产权不明晰是主要原因之一。果农都会使用品牌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很少会有人去进行品牌建设工作。反观我省成功的例子,品牌的所有者一般都是龙头企业或农业协会。这种先进的品牌经营模式成功地克服了品牌建设主体缺失的难题,并对组织分散的果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品牌的宣传和维护中发挥巨大作用。我省农业协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体制健全,数量众多。如何有效发挥我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进行品牌建设成为各地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鼓励苹果种植区成立各种形式的农民组织,给予农业协会和农业龙头企业在树立品牌和发展品牌的过程中更多的优惠政策,最终实现品牌建设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宣立峰.河北省苹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5,(6).

[2]王克西.陕西果业的品牌建设研究[J].唐都学刊,2006,(1).

[3]胡运彩.科技先行结硕果 品牌领先创效益——内邱县富岗山庄靠发展林果产业脱贫致富的调查[J].中国林业,2006,(3).

队伍建设现状范文第6篇

我校现有教职工30人(含一名工人),行政领导7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职2人,中职15人,初6人,职特岗教师5人。分析我校教师结构现状,情况如下:

一、专任教师紧缺

我校28名专任教师,其中担负小学六年级的任课,如此专任教师相对紧缺。中层全部任课,才能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这样,还有些学科仍不能开齐,如美术课暂无教师。总多教师跨年级任课,所以,教师缺口严重。

二、专业教师所占比例结构不太合理

我校专职教师中,非师范类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学科教学对口程度差,同时跨学科任教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种情况,无疑加大了专业化发展的难度,教师也有力不从心的心理,因此,校本教研工作往往是目标达成不理想,教师多有累而不见收效的感叹。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思路,寻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捷径。

三、教师配置不足,长足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就规范化教学来说,我校专职教师配置不足,实验、图书等均有教师兼任,资源利用率极大程度加大教师的工作,多少不利于教学。最主要的是,我校存在教师年龄不衔接,年轻教师补充少,近几年调出的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承担我校课改的骨干力量均是中年教师,老教师接受新课改比较吃力,这从长足发展上来看,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上是我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如何更好地做到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我们努力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合理整合教学力量,以学校的发展为宗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上一篇:党员大会讲话范文下一篇:大学习务虚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