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

2023-09-23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数据描述

本文以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from international tourism, FEE) 作为入境旅游的主要参考指标, 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参考指标。数据量近20年的数据, 即来源于1998年至2017年发布的统计年鉴中1997年至2016年陕西省FEE和GDP数据, 并按照当年的汇率将美元换算为人民币元, 并与GDP的单位统一为亿元。同时, 为了消除数据异方差的影响, 对FEE和GDP数据分别取对数, 记为LNFEE和LNGDP。而DLNFEE、DLNGDP以及D2LNFEE、D2LNGDP分别为LNFEE、LNGDP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

二、数据分析

(一) 平稳性检验

为进行长期均衡关系的分析, 首先分析数据的平稳性。对此, 本文基于Eviews软件中单位根ADF检验模块判断LNFEE、LNGDP、DLNFEE、DLNGDP、D2LNFEE和D2LNGDP等数据的平稳性。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 根据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信息最小准则确定检验的滞后阶数, 检验只有截距项 (常数项) , 没有趋势项。

根据LNFEE和LNGDP的ADF统计值绝对值小于它们各水平临界值的绝对值, 即时间数据LNFEE和LNGDP均不是平稳数据。LNFEE的一阶差分数据DLNFEE的ADF统计值绝对值大于各水平临界值的绝对值, 且p值小于0.05, 即认为该数据为平稳数据。同理可得, DLNGDP为非平稳数据, D2LNGDP和D2LNFEE均为平稳数据, 即二阶单整。

(二) 协整检验

鉴于D2LNGDP和D2LNFEE为同阶单整数据, 即对LNFEE和LNGDP进行协整检验, 以分析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对此, 文中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

首先, 根据最小二乘法对两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 方程如式1所示, 且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常数项与解释变量均显著 (各p值均不大于0.05) 。

进一步地, 对式1的回归方程估计得到的残差序列RESID进行单位根检验。此时, 若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 则式1即为两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 否则不是。此时, 设置检验过程不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经协整检验, 发现LNFEE和LNGDP之间存在较长的协整关系 (p<0.05) 。同时, 陕西省FEE每增加1个百分点, 该地区GDP增加1.31个百分点。

(三) 误差修正 (ECM) 模型的建立

在长期均衡关系上, 如果变量X和Y是协整的, 则它们之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来表述。此时, 可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所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如式2所示, 且该误差修正模型较为显著 (各p值均不大于0.05) 。

其中, ECM为式1中未被解释的部分, 即式1左侧与右侧的差值。

式2表明:1) 当陕西省经济增长偏离均衡状态时, 所涉经济环境将以这种偏离的0.197倍的强度进行调整, 以使得下一期能够回归均衡。2) 短期内, FEE变化1个百分点, 将使得陕西省GDP向相同的方向变化0.172个百分点。

(四) 因果检验

在协整关系得到证实后, 进一步地分析LNGDP与LNFEE之间的因果性。本文采用Grange因果检验。将数据导入Eviews软件, 确定滞后阶数为2。结果显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GDP是LNFEE的Grange因 (p<0.05) , LNFEE不是LNG-DP的Grange因 (p>0.05) 。即当前时期, 陕西省综合经济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但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并不能作为该地区综合经济发展的Grange因。

三、结语

本文基于陕西省近20年的实际数据, 结合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等方法, 分析了当前时期该地区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长期而言, 陕西省FEE每增加1个百分点, 该地区GDP增加1.31个百分点;短期内, FEE变化1个百分点, 将使得陕西省GDP向相同的方向变化0.172个百分点;同时, 陕西省综合经济发展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并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Grange因。鉴于以上结果, 陕西省应当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 提升旅游体验, 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摘要:为了分析陕西省当前时期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以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 基于近20年的实际数据, 结合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 从长期而言, 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 该地区GDP增加1.31个百分点;短期内, 国际旅游外汇收变化1个百分点, 陕西省GDP向相同的方向变化0.172个百分点;2) 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是该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Grange因, 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并不能作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因。

关键词: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检验,入境旅游

参考文献

[1] 黄伟力, 安莉.入境旅游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10 (2) .

[2] 余海鹏, 朱莉莉.江苏省入境旅游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 2010, (11) .

[3] 毛端谦, 张伟朋.入境旅游对江西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9) .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三个,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用社会产品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利率、税收、財政等政策来增加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随着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中央提出,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新消费,进而更好发挥消费引领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引领

所谓的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标志。经济增长速度用经济增长率表示,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由于GDP中包含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因素,在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计算。用现价计算的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反应经济规模的增长程度。

众所周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三个,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经济增长可以促使一个国家财富增长,同时增加就业机会。GDP环比为正数,是经济景气的表现,GDP环比为负数叫做经济衰退。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利率、税收、财政等政策来增加经济增长,刺激消费。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用社会产品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指生产资料的消耗和活劳动的消耗。生活消费是指人们用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反过来影响生产水平。因为只有消费层次提高了,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样就解决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使得消费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

人人需要消费,究竟什么是消费需要?

消费需要是指消费者为了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获取各种消费资料的欲望和意愿。消费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消费需要分为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是指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生活需要;文化生活需要是指人们对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需要。消费需要按层次可分为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享受需要(满足人们生存需要以外的需要)、发展需要(人们的智力、体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需要)。

作为生产大国,我国居民消费表现不佳,主要原因

是:一是居民收入增长过慢,收入分配欠合理 ;二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制约消费形成的预期;三是消费安全缺乏保证、缺乏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连续出台教育、医疗、住房等措施,居民消费得到长足发展,消费结构不合理得到缓解,但是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仍不足。

如何激活消费,激活消费首先靠消费动机,动机是指激活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表现在:(一)生产性消费激活是为满足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需要。如企业的生产需要劳动力、厂房、土地和机器设备,需要原材料、水、电、汽等。(二)是生活型消费激活,是为了满足人们获得尊重、自我实现以及精神文化需要而产生的消费。  包括1.生理消费。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对空气、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等需要。2.安全消费。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保障及家庭安全等。这种生存型消费是主体为满足其生存需要而从事的低级活动。3.社会消费,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地缘等诸层面。这种消费源于人对种种社会关系的渴求,即友情、爱情等。基于此种需求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4.表达型消费。包括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1)尊重。传统及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各种类型炫富等。(2)自我实现。在生产过程中,人可以从圆满地完成工作中获取的需要满足就是自我实现。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则会以消费行为来确立自己的品位与价值观。(3)精神文化消费。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精神文化消费包括信仰、终极价值方面的消费(如宗教),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如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

在懂得激活消费后,那么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呢?

1、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必要,这样有助于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伴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变到小康,消费结构也随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生存型消费转变到发展型消费。生活必需品支出比例下降,汽车、高档电器等消费品成为消费需求新时尚,住房需求增长强劲,住房消费节节攀升,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呈飞跃式增长,消费需求满足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消费需求结构转型,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形成一个高品味、高质量的消费市场,形成消费需求新热点。

2、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适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进一步提高消费能力。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在一定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总量,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加快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挖掘消费潜在热点,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

在经济大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中央提出,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新消费,进而更好发挥消费引领作用。

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是构建经济良性循环体系、稳定经济增长机制的必然选择。消费需求已进入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只有满足消费新需求,增加产业新供给,创造市场新活力,才能更好支持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消费升级必须在新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消费拉动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一是以创新的理念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二是统筹协调消费与产业、消费与投资、消费与外贸、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消费空间。三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掘绿色消费潜力,增强全社会资源环境意识,推动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四是以共享发展为基础,完善制度、改善服务,促进各领域协调,注重机会与公平、保障民生,为消费需求增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消费新热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经济增长靠的是全方位的驱动,但当前的形势下,消费的拉动尤显重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王新战(1971年2月23日),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精确到市):河南省洛阳市,当前职务: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当前职称: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3篇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的解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思想的解放又可能是一个突飞的过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飞跃发展。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促使湖北经济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思想解放的进程。特别是要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促进湖北产业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一、解放有关湖北产业发展的思想,需要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经济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和水平相比,湖北经济发展就显得相对不足和落后了。这种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持续扩大。这是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北经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湖北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一直试图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但是其结果并不理想。潜在的经济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有些优势在逐步丧失,比较优势转变为比较劣势。其重要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或者思想解放得不够。或者说思想解放的速度、进程和深度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思想解放的速度和进程、扩大思想解放的广度、深化思想解放的深度,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形势下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由于经济的发展是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没有产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从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来说,没有中部产业的崛起就没有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从而就没有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而思想不解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就首先体现在对产业发展的制约上面。这说明没有产业发展思想的解放就没有促进产业发展的合理行为。也就没有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从而也就难以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和谐发展,特别是要促进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有关湖北产业发展的思想,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

二、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笔者认为。科学的产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化和深化。是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产业经济中的具体运用。它是解决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制约的重要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科学的产业发展观要以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产业经济实践为依据,而产业发展涉及产业的结构、布局、关联、组织等诸多方面,而科学的产业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的产业结构观、科学的产业布局观、科学的产业关联观和科学的产业组织观。

1、科学的产业结构观。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各产业之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在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变动。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规模、效益和水平。科学的产业结构观应该建立在正确认识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因为产业结构的状况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因素,而产业结构的改进或者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科学的产业结构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主要有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三次产业比例变动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只有正确地了解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复杂因素,把握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不断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即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科学的产业布局观。产业布局是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是企业组织、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情况,具体来说是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由于产业布局是一种具有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从产业的地区结构方面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合理的产业布局不仅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而且有利于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虽然有一系列因素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的禀赋、市场、基础条件、产业集中度)、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区位等影响着产业布局的导向和形成状况以及形成布局后的调整。但是。产业布局及其调整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就是说,科学的产业布局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规律、资源禀赋制约产业布局的规律、劳动地域分工影响产业布局的规律、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并存的规律、产业分布“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变化规律、产业分布地区差异性规律;而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有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全局性、长远性和遇见性原则。分工协作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布局正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产业本身。而且对整个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和长期的影响。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产业布局失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表现为: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时间较长,地区比例结构失调,延缓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如果要进行调整也比较困难,而移地重建则使前期投资变成沉没成本而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产业布局观,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才能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才能避免产业布局不合理或者严重失误所造成的长期性、全局性的巨大经济损失或者浪费。

3、科学的产业关联观。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它是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具体表现为产品或者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系、劳动就业联系和投资联系等。产业关联的实质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所发生的这种数量比例联系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关联,如果脱离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关联关系。孤立地发展某一产业或者延伸某一产业的链条、或者片面地追求产业纵向一体化,都会使该产业难以获得顺利发展所

需要的条件。如产业集群,无论是基于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同类产业的集群还是基于产业关联所形成的不同类产业的集群。其发展都不能脱离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而产业价值链或者产业生态的形成及其变化都是以产业关联为客观基础的。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产业关联观,遵循产业关联的一般规律,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之间建立和形成合理的关联关系,才能避免巨大的投资损失或者浪费,才能实现产业的和谐发展,提高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整体竞争实力。

4、科学的产业组织观。产业组织不是通常所说的生产组织、企业组织,而是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如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市场占有关系、资源占有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在一个区域内。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合理的市场行为来改善市场绩效,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或者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如果垄断程度比较高,不论这种垄断是经济性垄断还是行政性垄断。都会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以及降低市场绩效,这对产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如果产业内的市场结构合理、企业行为合理、企业组织合理,那么有效竞争或者适度竞争将有助于产业内的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有效统一。因此。科学的产业组织观应该符合或者遵循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政府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及产业规制都应该以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为前提,也就是要以科学的产业组织观来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牢固地树立和贯彻科学产业发展观的实施途径

如果说在20世纪应该提倡“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在21世纪就应该大力提倡“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如果不顾客观经济规律或者实行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是没有道理的。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就需要全面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化和具体化,也就是说,在产业经济领域要形成科学的产业发展观。并且要牢固地树立和不断地贯彻科学的产业发展观,这是探索和走中国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的基础,是促进中国产业和谐发展的条件。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新形势下,湖北经济要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来促进湖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的实施途径如下:

1、以科学的产业结构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现代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长江水运)、现代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技术含量,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产增收。三是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作为工业兴省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冶金、石化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加大装备制造业、食品业、纺织业、建筑业、建材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这些产业提升档次。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其中重点是发展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息业、现代仓储业和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和生活配套产业如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

2、以科学的产业布局观为指导来调整和优化湖北产业布局。要促进湖北产业布局合理化,需要加快全省产业布局的调整步伐。改变和调整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散”、“乱”状况。其中重点是大力推进“一江两线”产业经济带建设,使长江沿线和汉(口)十(堰)、荆(州)襄(樊)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成为湖北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特别是要改变同一产业在全省布局中的不合理的“链条式”或者“串珠式”分散布局,因为它在经济上明显地不如“集群式”集中布局。如从十堰到武汉的汽车工业走廊就是十分不经济的产业布局表现。应该引导其在空间布局上逐步走向相对的集中。应以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机遇,积极引导和鼓励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的产业以及环保产业向武汉城市圈集中。将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引导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向小城市和城镇集中。这样既增强了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扩大了城市的产业规模,同时又优化了城乡产业布局。

3、以科学的产业关联观为指导来提高湖北产业的竞争力。一是加快改革产业投融资体制,健全多元投资机制,按照投入产出的要求提高产业投入产出率,这是提高湖北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二是按照产业关联的规律建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联系,加快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融合与对接。使产业一体化成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三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将产业关联与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四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湖北在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时,应该根据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的要求来引导所承接的产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同类产业集群或者不同类产业集群的重要区域。五是按照产业关联的原则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增强城市产业的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以加快城市产业向农村扩散转移和渗透。鼓励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在延长和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产业的研发能力。使湖北产业由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

4、以科学的产业组织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组织合理化。一是逐步提高湖北产业的集中度,产业的适度集中有助于促进有效竞争和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统一。这需要克服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内企业的分散和无序竞争状况。为此。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的并购,在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做大做强一批大型企业。使湖北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甚至世界企业500强行列。二是将产业的开放与合作结合起来,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此,需要引导企业树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进一步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三是加强政府的产业规制,其重点在于依法行政,特别是要严格贯彻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特别是要抑制过度的行政性垄断。以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

总之。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观为指导来促进湖北产业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地、尽快地、全面地、深入地解放思想。并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不断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将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产业崛起的重要支点。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4篇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煤炭消费真的已经达峰了吗?》(1月22日)

2017年,中国的煤炭消费情况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煤炭价格急剧上升,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增长,煤炭存储量急剧下降,煤炭消费发生了反弹。很多专家开始担心中国去碳化进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仍然对中国煤炭消费量是否已经达峰存疑。对此,布鲁金斯学会发文称,尽管煤炭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但依靠煤炭驱动的经济增长已经终结,未来数年中国的煤炭增长依然乏力。

首先,在宏观经济层面,政府制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大可能高于2017年设定的目标。第三产业将继续替代建筑业与制造业等传统高耗煤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地方政府正深陷债务泥潭,无力再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中国坚持改善能源结构。太阳能发电成本再创历史新低,以至于可以和煤电竞争。如果弃风限电问题得到解决,风电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煤改气政策、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也将减少煤炭消费。

新时期中柬经贸合作可从对柬直接投资入手

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克强总理日前访问柬埔寨,强调要大力发展中柬经贸合作。新时期中柬经贸合作,可从大力发展对柬直接投资入手。其中,可先从劳力密集型产业着手。柬埔寨劳工价格低廉,且当地市场规模有限,购买力弱;中国企业到柬埔寨投资,可将在柬生产的产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到欧洲市场,或直接通过南海运往美日。

相对比泰国和越南,柬埔寨目前的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克服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十分重要。事实上,柬埔寨政府正大力投资,努力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柬埔寨政府每年都投资十亿美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这个数目从绝对值上看不是很大,但从相对值来看,它占了柬埔寨政府每年财政支出的8%以上,力度不可谓不大。因此,不必过分忧虑。(1月18日)

平台化战略可帮助企业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零售启发:效率依赖于共生平台系统》(1月18日)

Interbrand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近年来,在该公司评选的“全球最佳品牌”中,全球排名前五的企业中有三家是平台化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其企业优势在近十年来平稳上升,而且越来越显著,挤占了诸如能源、金融等传统企业的领先位置。

在当今整体经济下行、企业内涵式增长愈发受限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業已开始思考利用平台化战略在企业内部进行二次创业,帮助企业突破增长乏力困局。企业搭建平台时有两种选择方向:

第一,对于具备突出相对竞争优势(如产品标准化、创新、供应链管理、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可选择搭建跨界型、外向型平台。将核心优势资源对等为平台价值,并设计市场机制将平台价值与外部共享,通过对外部企业开放平台实现资源的互换、合作,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产业链延伸、跨界合作。

第二,对于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可选择搭建面向现有行业的整合型平台。通过总部平台对下属经营单位提供服务,并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机制设计,明确集团总部与各业务板块之间、业务板块之间及业务板块内部的利益分配、内部交易机制,以合伙人改造的方式大规模整合、整合行业内企业、团队,形成众多扁平化、自组织的经营单位,将经营重心下沉,释放组织整体效率。

特朗普太阳能进口税或限制美国光伏产业发展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特朗普太阳能进口税弊大于利》(1月23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立法,将对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光伏组件征收高达30%的关税。关税旨在刺激美国光伏制造业,提高本国光伏产业与亚洲(尤其是中国)同类产品制造商的竞争水平。但事实上,关税政策并不足以振兴美国光伏产业。这主要表现在威胁就业和限制创新两方面:

一是就业方面,随着征税后光伏产品成本的提高,其需求也会随之下降,对光伏电池的安装需求也将缩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美国光伏产业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并非出现在制造业,而是在光伏组件安装行业,因此,就业机会将大大削减。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预测,今年将有2.3万个就业机会因此流失。未来将缩减更多安装光伏组件的工人数量。

二是创新方面,由于美国无法在大规模光伏产品生产中发挥优势,因此创新一直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着力点。目前,美国有两家光伏制造商通过创新实现了与中国生产商同样的竞争水平。其中美国太阳能巨头SunPower是世界上生产最高效率的硅太阳能电池的公司,其生产基地设在东南亚,不幸未能躲过征税。由于研发创新是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关税实施后,高价位面板需求减少,利润的损失将直接影响该公司继续研发的能力。因此,关税可能会限制美国对光伏技术的创新。

2018年中国经济应防范灰犀牛

沈建光瑞穗证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鉴于2017年我国经济成就,有乐观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周期,2018年中国经济会持续反弹。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传统以债务扩张刺激高速投资的旧模式,虽然短期内稳住了经济增长,但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与实体经济高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隐忧是影响中国经济巨大的灰犀牛,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中国经济仍可能充满不确定性。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小视。近日来,天津、内蒙古等地曝出数据挤水分,修正前后的数据变化之巨让人惊讶。如内蒙古下调2016年财政收入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调减四成。

其次,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风险事件正在增多。近一两个月以来,严厉资管新规出炉、互联网金融监管加深、对消费贷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专项整治加紧以及对通道业务等证实了预期,说明强监管风暴的到来。

最后,平稳化解房地产泡沫是另一大难点。此次房地产泡沫难以通过房价-收入螺旋式上涨的模式化解。一是当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已接近国际最高水平;二是近年来收入增速下滑在短期很难追赶前期上涨的房价。(1月24日)

现行网络支付平台体系存在两大短板

周子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法定数字发行与运行之前,一系列的网络支付平台体系、准数字货币或私人数字货币的运行,部分地起到了即将到来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功用,但是,它们存在致命的“短板”或“缺陷”,无法自我完善,须待法定数字货币来根本突破。具体言之,主要有二:

第一个“短板”:割裂乃至对立的“对私场景”。网络支付平台体系(或网上第三方支付体系)相互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自我设限,相互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事实上,这也决定了电商与网络支付商相互绑定的格局,亦即网络支付商的板块分裂促成了电商板块的分裂。支付体系事实上的裂化也使得支付商与诸如物流商等之间时常处于紧张状态。根本上说,供给商之间矛盾的焦点或冲突的发力点或策源地正是支付商分立、分裂所带来的,其所营造的是一个不贯通的对私场景。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选取2005-2014年西安统计数据,从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福利四个维度构建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分析西安市经济增长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2005-2014年间,西安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具体来说,经济增长效率波动较大,经济增长的结构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稳步提升,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人民。

关键词:西安;经济增长质量;主成分分析法;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经济增长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在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一直把经济增长的数量问题当作是经济增长的全部内容,探讨如何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增长,但却忽视了对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在中国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的背景下,西安经济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西安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研究如何更好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合理评价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为提升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奠定理论研究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增长质量的某一个维度出发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一些学者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如Chenery,1960;L.L.Pasinetti, 1981;BeasonandWein-stein,1996);一些学者从经济波动的视角来考察经济增长的过程(如AghionandHowitt,1992;RameyandRamey,1995;Bar-ro,1996;TurnovskyandChattopadhyay,2003)一些学者从收入分配入手来探讨经济增长的结果问题(如Murphy,ShleiferandVishny,1989; AlesinaandPerotti,1996;Barro,2000);一些学者从资源环境方面来研究经济增长的代价(如DonellaH. Meadows, 1972;Donella H. Meadows, 2004;Scholzand Ziemes, 1996;Schou,2000;GrimaudandRouge,2003)。

国内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通过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这其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构成指标体系的各维度的选择与确定,这取决于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其二是各基础指标的合成,目前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采用熵值法、相对指数法(赵英才等, 2006)和因子分析法(彭德芬, 2002;刘海英、张纯洪,2006)。

综上,现有文献只是从经济增长数量视角出发,把除增长数量以外的各种因素都纳入到经济增长质量的范围之中,这就造成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无法得以确定,由此相应的度量也就无法进一步展开。因此现有文献中对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使得对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测度结果也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由于受到数据等方面的限制,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某一特定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实证研究就更为薄弱。

二、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出发,将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分解为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福利四个维度对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在考虑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构建各指标体系的内容。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基础指标。

(一) 效率指标

经济增长效率本质反映投入产出的过程,魁奈最早提出经济效率的概念,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早期沿用了马克思劳动生产率的概念,经济效率是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去的最多的使用价值。经济增长本质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单位GDP能耗代表资源能源使用效率,GDP增长率直接代表了投入产出水平。

(二) 结构指标

结构指标反映资源和要素的结合关系与配置情况。合理的经济结构是较好经济增长质量的成果体现和重要特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等。

(三)稳定性指标

经济增长稳定性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平稳特征。经济增长平稳性包括产出、物价、就业等方面,具体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

(四)福利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福利性既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经济增长能够改善全社会成员福利状况,其指标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三、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

本文以西安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2005~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数据来自《西安统计年鉴2015》。恩格尔系数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数。

正向指标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正相关,逆向指标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负相关。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对逆向指标采取倒数形式使其正向化。为避免各指标单位不一致,采用均值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eviews7.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二)测度结果

从表2反映出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较2005年增加了7.39,说明西安市经济总量增长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四、西安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判断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的构建,通过对西安市2005-2014年以来的基础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改革以来西安市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充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西安市经济增长效率波动较大,原因在于单位GDP能耗较高,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如何降低能耗是西安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应对的问题之一。

西安市经济增长的结构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受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略有降低,其他年份基本呈现上升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在西安市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能源、航天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西安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稳步提升,得益于近年来西安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较好地控制物价。西安市经济增长福利指数稳步上升, 2014年福利性指数较2005年增加4.42,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人民。体现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陕西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48;

[2]钞小静,惠康.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6):75-86;

[3]张继海,李发毅. 经济增长质量辨析与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4,11(6):50-55;

[4]任保平,钞小静,魏婕等.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国内旅游消费经济增长论文范文第6篇

非常荣幸参加2017宁波发展论坛,尤其是在十九大刚刚结束以后,来讨論一下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跟我们宁波发展的机遇。大家知道,十九大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里程碑的大会。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宣示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道路,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目前处于中国现代史上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伟大时期。

为了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我们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面临两个百年之交,确立未来的发展,明确了从现在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50年分两步走,要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样一个总体的框架下,中国在未来的发展,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有三点是不变的,有三点是变化的。

一、“改革进行时”的基本判断、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以及中美合作共赢的基本态势不变

1.“中国改革永远在路上”这个基本判断没有变。

大家知道,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1978年到2016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左右,贸易增长速度达到14.8%,这是在人类经济史上,从未有过这么高的速度,在这么长时间段上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高速增长态势下,我们从1978年人均GDP连原非洲国家平均数三分之一都不到,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8100美元,变成中等偏上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七亿人摆脱了国际贫困线——也就是每天1.25美元的生活费用值,我们对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并且,中国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没有出现系统性经济危机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经济总体表现呢?

最主要,我们的改革不是简单照搬西方。我们是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实际,像十九大报告说的,走自己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有很多落后的、效益低的大型国有企业,当时我们采取了“老人老办法”,继续给大型国有企业以必要的转型期保护,经济维持了稳定。同时对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采用“新人新办法”,不仅允许准入,而且政府还积极因势利导。另外,就是搞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工业园区,在全国基础设施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在这些园区里集中把基础设施搞好;在全国营商环境还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在这些园区里面实现“一站式服务”;为了让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我们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把一些原来在国际经济生产价值链上生产的港资企业、外资企业招商引资到国内。由此,我们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苏联东欧采取一次性从计划经济跳到市场经济的方式,他们经济崩溃,危机不断。

当然,我们采取这种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方面取得全方位的亮丽成绩,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就是在“老人老办法”中,为了保护效益稍逊的国有企业,在转型期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对市场实施干预的做法。例如金融,我们是以大型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这样的金融体系是结合当时大型国有企业的需要,能够给它提供资金;并且为了保护大型国有企业运行,资金和主要的运营成本是人为地压低。这样的好处是,使这些大型企业能够在转型过程中维持稳定;但其结果是,占大多数的一般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扶持,而且资金的价格是压低的。随着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很多民营企业也变大,而我们那种以收入比较低人群收益补贴收入比较高的大型企业这种做法,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因为行政垄断,干预资金,出现了寻租行为。金融是这样,矿产资源产业上也是这样,在大型的服务业,像电信、电力产业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为了维持转型过程中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收入差距扩大的代价。

改革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们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在大型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转型期的“老人老办法”,给予必要的保护,这是雪中送炭。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资金、资本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的短缺。原来很多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制造业,今天由于我们的资本积累,这些企业只要有好的管理就可以获得资金;这些企业原来缺乏自身生存的能力,到今天,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生存的能力,这样保护补贴的性质,就由过去的雪中送炭,变成锦上添花。

2013年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后,我们深改组,推出各个领域的一千多个改革方案,但是这个改革方案的落实,需要一段时间。而一旦这些改革方案都落实了以后,是不是改革就完成了?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进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基础不断提升,上层建筑也不断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基础的提升,必须不断要有相适应的调整、相适应的改革。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不断地前进。

从这一点认识来讲,我们改革将会永远在路上,绝对不会说,到了哪一天我们的改革会停止。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地在路上——这是第一点认识。

2.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的基本态势没有变

我们的改革开放持续了38年,平均每年有9.6%的增长。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他们都曾在一个阶段取得了经济快速增长,也曾经像我们一样达到每年平均8~10%的增长,但是维持的时间,一般也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就从8%变到6%,降到5%甚至是4%。而我们现在,已经是38年了,这可以说是超常规、超快速的、超长期的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潜力到底有多大?这些年来在全世界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有人认为,那些跟我们处于同样阶段的经济体,维持8%的增长速度也就二十年,我们已经38年,将近两倍了,我们还能维持高速增长吗?尤其从2010年以后,我们的增长速度节节下滑,去年增长速度为6.7%。在这种情况下,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从9%点多降到6%点多,降到5%点多,甚至是4%点多。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美国财政部部长,同时也是拿克拉克奖的,他认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常规增长速度是3%,他说中国正在向3%的速度滑去。

要分析这个看法,必须要先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经济增长的本质,当然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靠的是现有产业技术的创新,每个劳动力可以生产越来越多的东西,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涌现新的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把原来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配置到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两种必要的机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样:发达国家维持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靠的当然是提高新附加值产业不断的涌现;发展中国家或者像我们处于中等偏上国家,也是这样。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一个本质的差异:发达国家现在收入水平处于世界最高值,产业技术是处于世界最高值,他的现有产业价值也是世界最高值。在这种情况下,他要继续增长,就必须发明新技术、发明新产业,要发明新技术、新产业投入巨大,但失败的概率很大。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一百年来平均每年的收入增长2%,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大约是2%,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发达国家过去100多年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大约是3%。

我们改革开放38年,是怎样以高于发达国家三倍的速度增长的呢?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有一个后来者优势,你现在用的技术比过去好,就是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差距,就代表技术有差距,把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比你好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就是技术创新;你现在的产业,只要比过去的产业附加值高,就是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家靠后来者优势,有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快地发展。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真正能用这个道理的国家不多。

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0多个经济体,只有13个经济体取得了持续二十五年或更长时间人均GDP发展为7%或更高的成绩。改革开放以后的我们,是这13个经济体之一,而且我们表现是最好的,我们增长速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

那我们发展潜力还有多大?有人认为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了,已经没有什么潜力了。但是我认为,判断的方式不是看已经用了多少,而是你跟发达国家产业差距有多大。怎样判断你跟发达国家产业差距?当然要看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因为这代表着你的平均技术水平,你的所在产业平均附加值。从2010年公布的2008年以前世界各个经济体人均GDP指标看,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GDP是美国21%。这相当于什么水平呢?相當于日本在1951年,那时候他人均GDP也是美国的21%。相当于新加坡1967年跟美国的差距,我们台湾在1975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韩国在1977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这四个经济体,就是我谈到二次大战以后懂得利用跟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后来者优势,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日本从1951年到1971年,维持二十年,平均每年9.3%,新加坡1967年到1987年,台湾是1975年到1995年二十年的增长。这些东亚经济体,都是懂得利用后来者优势取得发展的13个经济体中的几个,他们维持了二十年,大约平均每年是8%到9%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我们从后来者优势看,应该从2008年以后,我们还有二十年8%增长速度的潜力。

当然有人说,你有8%的增长潜力,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往下滑,滑到现在6.7%、6.9%?增长潜力是从技术来看,从供给侧来看的,实际上增多少,还要看需求侧。从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经济进入到比较长期的疲软,例如我们出口比较多的国家有些产能过剩;当然,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也有自己内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导致增长潜力不能完全发挥。我想这是主要因素。

如果从实际增长看,2008年到2016年我们实际增长平均是8.3%。从这个角度,从潜力来看,我觉得我们在未来十年左右,或者稍微更长一点,这个潜力还是有8%可以继续挖掘。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基本国情不会变。

3.中美合作共赢基本态势不会变。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被计算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的贸易总量是世界第一。我们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这个基本态势没有变。也就说,我们还是会以比发达国家更快速度的态势来发展。我相信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经济总体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到2035年,无论用哪一种指标,中国都会是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目前还是世界最强国,而我们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经济基础在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所谓“世界老大”和“老二”位置的变化。

从过去情形来看,老大和老二位置互换的时候,会发生一些矛盾。像周围一些国家的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甚至跟印度的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煽风点火。这一点大家从报纸上看,也是非常清楚的。

对我们来讲,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外部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跟美国的关系。中美之间到底能不能维持一个基本和谐稳定的态势,这也是大家关心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老大、老二的位置固然要变化,但是决定两国关系的最重要因素还是经济。中美之间,经济上是共赢的。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经济规模我们超过美国,但是我们只是规模超过美国,人均GDP水平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因为我们人口是他的四倍。按通行算法,美国现在人均GDP达到57000美元,我们是8100美元,只有他的七分之一,这样的收入水平代表了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代表不同的产业水平。我们有优势的产业,但相对来讲,还是处于附加值比较低的。美国产业水平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附加值高、资本技术比较密集的点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经济跟它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

从美国的角度来讲,他当然希望维持他的国际老大地位,但美国老百姓、企业,关心的是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一方面就要有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二方面,必须要有不断扩大的市场,能够把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我们知道,从2008年以后,按照购买力评价,我们是世界最大市场,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世界的最高点,我们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也就是每年全世界市场扩展的30%以上在中国。从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来讲,如果没有中国这样扩张的市场,他的经济态势会很差,他的就业水平会很低。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他每四年要选举,选举要花很多钱,要选民支持。在美国,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如果要站稳董事长、总经理的位置,必须要交出一个亮丽的企业盈利成绩单,他不能没有盈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跟美国的发展是共赢的。

特朗普上台之前,在选举过程中将很多矛盾焦点都聚焦在中国,把美国的问题都推给中国,他提出要对中国进口产品增收关税,到现在是雷声大雨点小。他对墨西哥,说要建长城,说建就建。最主要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美关系,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国际影响交叉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不能避免的,但只要我们保持自己的定力,继续发展我们的经济,我相信这一切都将会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有一天,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达到美国的水平了,我们的产业跟美国在同一个水平了,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这种关系能不能维持?我觉得还是能够维持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如果我们人均收入水平达到美国的水平,大家知道,美国现在人均收入水平跟欧盟国家相比,他们的产品是同一个档次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关系是怎样的?有竞争。在国际贸易理论上,同一收入水平国家的比较优势,是靠每个国家的专业分工专精化而达到规模经济,然后向其他国家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跟美国最主要的经济合作方式是大家互利共赢:你生产的产品卖给我的市场,我生产的产品卖给你的市场。如果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达到美国的水平,我们经济关系的原则,就會变成分工进行合作,所以互利共赢还是不会变。

第二,如果我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跟美国的同一水平,我们的经济规模跟美国比较会怎么样?人口是美国的四倍,经济规模就是美国的四倍,我们的实力就是美国的四倍。到那个时候,我相信美国就像拳击运动员一样,轻量级选手不敢挑战重量级选手。因此,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充分利用我们的发展,中美关系基本是稳定的,基本还是可以保持比较好的状态。

这三点,我认为无论就未来中国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过程中的中国来看,都是基本不变的国情。

二、人们需求、外部环境、国际治理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

1.人们需求发生的变化

我们知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需求会变化。按照马斯洛理论:收入水平低的时候,要满足的是温饱;温饱解决以后,是满足安全问题;安全问题解决以后,要满足在和谐社会里生存的需求;再上一个层次,不仅要和谐,每个人要得到尊重;最后,每个人要追求自我的实现——就像王阳明讲的,追求每个人成为圣人的自我追求。

目前,我们属于收入中等偏上的国家,相信到2025年左右,我们就会进入到高收入国家,到2035年,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需求跟过去的需求就不一样了,就是十九大所讲的主要矛盾变化。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比较高层次的需求,包括环境优美,生活要有质量,食品要安全,人要得到尊重,并且在各种事务上要有更大的发言权、参与权。尤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跟过去不同,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微信的时代。因此,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自然问题,很容易被宣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各种治理,社会治理、政治治理必须与时俱进来改善,才有可能实现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2.外部环境的变化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我们能不能实现8%的增长,这在宁波应该感觉得更深刻,因为宁波是一个开放性的港口城市。发达国家过去平均每年增长3%,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能不能恢复到3%的增长?发达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然后到欧洲。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如果爆发金融经济危机,它内部一定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发达国家爆发经济危机有很多内部的深层次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要进行结构性的改革。结构性改革,在我们国内是大家都熟悉的词,在国外也是琅琅上口的词。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一直喊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去年杭州G20峰会上,也把结构性改革作为一个共识。但是我想,发达国家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相当难。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必须要降低一般工人的福利,金融机构必须要去杠杆进行改革,政府必须要减少财政赤字,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结构性改革,如果这些能落实到位,他们会有好处。但是,工人福利水平降低,等于收入降低;如果金融机构能去杠杆,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就会弱;政府财政赤字减少,碰到外部冲击的时候,政府利用短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力就不够。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就远低于3%,现在只有1~2%,失业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如果降低福利,就要减少需求;金融机构要去杠杆,就会减少信贷;政府财政赤字减少,投资就会减少——这样,失业率会更高,经济增长幅度会低。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愿意呢?所以对这种结构性改革,他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很可能陷入像日本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到现在的经济低迷期,进入经济增长1%、2%左右的徘徊。现在大家觉得美国经济好,实际状态是怎么样呢?按照世界银行测算,2016年美国增长只有1.6%;2017年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从1.6%增到2.1%;2018年预测美国增长速度是2.2%,还是达不到3%;2019年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1.9%。我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欧洲、日本都是这样。

世界经济发展慢,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英国脱欧,实际上是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经济增速放缓,当地居民和移民的矛盾放大,他就想脱离欧盟。美国特朗普上台,实际上也是因为美国经济的问题。各个地方爆发的一些恐怖袭击等等,实际上也是由经济发展的问题引发的。

在国内经济发展不好的背景下,美国、欧洲特别容易把矛头转向我们,所以像我们周边的问题,他们常常会煽风点火。

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过程中,很可能面临各种外部环境。相对和平、相对稳定、相对友好的外部环境,这是我们的心理预期。当然,我们也必须保持定力,来发展我们的经济。

3.国际治理发生的变化: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

现在的国际治理体系,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所制定出来的,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这种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治理结构,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二战以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治理结构,反映的是美国的理念、发达国家理念。但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道义上的帮助。所以,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援助。此外,还有很多来自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双边援助。据统计,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达到3万亿美元,从资金数量来说并不少,但是实际的效果怎么样?二次大战后,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只有两个从低收入进入高收入,一个是我们的台湾,一个是新加坡,到2035年,很可能中国会成为第三个进到高收入的国家。1960年时,有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到2008年,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进到高收入,其中有8个是西欧国家,像希腊、西班牙,或者是石油资产性国家,另外就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就是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框架带来的结果。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低收入陷阱或者是中等收入陷阱。二次大戰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摆脱殖民统治,开始追求他们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但实际上成功的不多。在和平框架下,应该是发展的好机会,但为什么成功的不多呢?因为现有国际治理框架和认识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自己经济的时候,普遍按照发达国家理论制定政策,走发达国家给他们建立的道路,而不是走自己的道路。他们认为可以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理论,这就违反了要素比较优势,没有针对自己的发展阶段来制定政策。

而第二波——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则过于忽略政府的作用,把制度看做是万能的,认为发达国家最好的制度必然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好的,没有考虑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那么,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济发展不好?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造成发展中国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么充分的市场经济,所以导致了失败。当时提出的看法,就是推行华盛顿共识。

二次大战以后,少数发展比较好的经济体,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发展道路、转型道路基本上都是走自己的道路。二次大战后少数几个真正赶上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国家,首先是日本,他们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始,当时这样的发展路径被认为是错误的,但他们却发展起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进行转型的时候,当时很多理论,说计划经济要转型要改革,中国采取“渐进-双轨”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被认为是错误的。但现在看,少数在转型期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国家,像中国、越南、柬埔寨,都是渐进的方式,当时都被认为是错误的。实际上,在美国为首的这些国际治理体系,反映的都是以发达国家做参照系,代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出发点很好,但是效果不一定好。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发达国家提出这些理论,好像都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但是你按照他的理论,却得不到明显的效果。

当今中国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大。中国除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资金,还应该提供经验:我们怎么样从一个原来连非洲人均收入三分之一都达不到的国家,变成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型经济,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的。所有理论都来自于实践。以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理论,看起来很好,但这是以发达国家的前提、条件作为基础的,拿到发展中国家来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机会,总结中国的经验,提出怎样让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不断发展经济。

未来发展的选择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条件跟我们一样,把我们这个理论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我想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的问题也会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目前为止,全世界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15%。中国变成中高等收入经济体以后,发达国家人口将达到34%,全世界还有66%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跟我们一样,会追求自己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我想,来自中国的理论,有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他们现代化的梦想。这是未来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的第三个变。而这个变化,我相信对发展中国家会有很大的帮助。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的问题就是发展缓慢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输出我们的发展经验,这对发达国家也好,对发展中国家也好,都会是一个合作共赢新时代的到来。

宁波改革开放以后,其业绩一直在领跑。我今天上午算了一下: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9.6%,宁波增长13.3%,比全国高了3.7个百分点,是了不起的。宁波现在人均GDP按照人民币计算超过11万,按照美元计算已经达到1.8万美元。1.27万是高收入经济体,所以宁波已经是高收入经济体了。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是巨大的,中国经济增长还在持续。我希望宁波能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继续领航全国的发展。

宁波过去的发展中,我觉得有各方面都做得好的许多经验。如果从共享的角度来说,宁波本来有这方面的优势;绿色也是宁波的优势;协调,宁波各种制造业非常发达;创新,“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宁波是第一个,如果抓住“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的机遇来进行创新,我相信宁波的未来一定会维持比较好的发展水平。宁波可以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继续领航全国的发展。

谢谢各位。

上一篇:矿山机电设备创新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