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2024-07-14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参照“内容、结构、表示、行为”分开的网页制作标准,探寻双线程的专题学习网站开发模式,力求为开展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高效率的资源平台。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优化流程;网站制作效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专题学习网站(主题学习网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在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中的专题学习网站特指根据某一特定学习主题专门制作的资源网站,它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多类资源的呈现、教学中的实时评价、学习参与者的交流等。传统的制作流程具有制作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等缺点,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发展,因此,优化专题学习网站制作流程,提高制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两种专题学习网站流程对比

传统的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主要流程是:教师备课—网站规划—网站制作—教师试讲—修改网站—完成制作。由于专题学习网站制作涉及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的加工,技术性较强,所以一般专题学习网站都由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备课教师提供素材。一堂成熟的课往往需要多次打磨,如果教案有了改动,那么量身定做的专题学习网站就避免不了大动干戈了。

目前主流网站都实现了三层结构,即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称领域层)、表示层。通过多种角色的参与细化网站制作分工,提高网站制作的效率。参照这一设计理念,在制作专题学习网站时,信息技术教师和执教教师进行分工,执教教师负责内容数据的编辑,信息技术教师负责逻辑层、表示层的制作。体现在流程上就是双线程:信息技术教师,搭建网站平台—根据教学的主题定制一套模板—修改模板;执教教师,使用后台完成栏目的设置—内容的添加—栏目、内容的修改调整。

传统流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一般使用Dreamweaver或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一个站点,把备课教师的素材整合成一个网站,执教教师和制作者始终有一方处于旁观状态。在教师试讲后,如果教学方案有了调整,那么专题学习网站就需要随之更改,甚至推倒重来。此种流程对信息技术教师依赖性大,哪怕几个文字的修改执教教师也不能自己动手。如果将“数据编辑”和“页面表示”编辑工作分开,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执教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各司其职,也相应提高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制作效率。

二、常见网站制作平台简介

目前许多网站都实现了“前台+后台”的模式,即“数据”与“表示”分开,如果从零开始编写此类系统,难度大且安全没有保障,一般我们提倡“拿来主义”,找一些开发相对成熟的文章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国内比较好的网站平台有塞普森信息管理系统、帝国网站管理系统、新云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动易SiteFactory等,其中动易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约有60万网站使用动易系统,成为国内CMS开发的先进企业之一。

动易产品中Siteweaver和SiteFactory都适合用来开发综合性网站,目前比较流行这两个版本。SiteFactory虽然是最新的CMS网站系统,实现了“DIV+CSS”页面内容与样式分离的网站布局,访问速度快,但是并不适合用来制作小型网站,主要原因是“DIV+CSS”模式对编写者的代码编写要求高,目前不能实现可视化编写。学校教师并不都是专业的网站开发人员,所见即所得的Siteweaver可以成为专题学习网站开发的利器。

SiteWeaver已经实现开源化,安装时不需要任何插件。它具有便捷的后台管理功能,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对页面元素进行布局。登录网站后台,可以增加文章栏目,使用类似于Word工具的“在线编辑器”添加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等内容。栏目的名称可以随时修改、任意排序,文章的内容也可任意修改、移动、删除。

三、结合Siteweaver细谈专题学习网站制作流程

在Siteweaver的平台上,我校先后开发了《莫高窟》、《黄果树瀑布》、《长征》、《心脏与血液循环》等数十个专题学习网站,其中一些课例在省市内有较大影响。由于团队协作、分工细致(见图),制作一个较为成熟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周期缩短到4-7个工作日,一些相对简单的网站两三天就能完成。

1.确定开发主题,完成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微观意义在于优化,应以是否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基本准则。笔者不赞同为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充当平台、载体。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考虑这一点。

2.架设Siteweaver平台,创建参与角色

登录http://www.powereasy.net,下载最新版的Siteweaver,将代码文件夹复制到服务器,打开IIS,配置好站点。Siteweaver提供SQL、Access两种数据库类型,由于执教教师有时需要更换工作单位,需将网站在短时间内安装在其他服务器,对服务器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专题学习网站的数据量较小,不需要大型数据库,所以我们一般使用Access数据库。

站点建立以后,还需设置不同的角色管理员,为接下来的双线程制作网站做好准备。一类为超级管理员,具有专题学习网站的全部管理权限;一类为内容管理员,只能添加、修改栏目文章内容,内容管理员由执教教师担当。内容管理员的权限不宜过高,防止因误操作破坏网站。

3.使用Photoshop设计网页效果

专题学习网站的外观很重要,必须紧扣主题。在参加一些教学交流时,笔者发现一些专题学习网站使用的是商务模板,或者网页布局千篇一律,二次开发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环境的营造。另外,如果网站制作完了再否定网站的布局、风格,修改的工作量会很大,所以使用Photoshop设计好网站的效果图尤为重要。设计好样图后,经过执教者或教学研修团队的讨论后再进行模板的设计。

4.切片制成网页模板,添加数据标签

设计好样图后,还需使用Photoshop进行切片。在Photoshop中选择切片工具,将图片中的“导航栏”、“banner”、“logo”等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然后单击菜单“文件”—“保存为web所用格式”,输出网页和块图片,并将图片上传到服务器的站点文件夹内。使用Dreamweaver对输出的网页进行修改,如将需要呈现文字的单元格的图片修改为背景图片,为了防止页面变形,还需设置好此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

在Dreamweaver中使用“查找、替换”将所有本地图片地址修改为服务器地址后,就可以把代码复制到Siteweaver中,并插入数据引用的代码。

5.划分网站栏目

执教者根据课堂设计意图在后台设置好频道和栏目名称。在Siteweaver中,可以灵活地调整频道栏目的名称,并且可以设置是否在菜单中显示。在频道栏目设置时,要注意文章范围不重叠、栏目设置具有开放性、栏目名称的语言风格一致等要求。

6.添加网站数据

频道栏目设置好后,执教者就可以上传文章数据了。Siteweaver自带了FCKeditor编辑器,执教者可以像编辑Word文档一样编辑网页内容。在编辑框左侧有“自动下载文章内容里的图片”复选框,启用此功能后,如果从其它网站上复制内容到右边的编辑器中,并且内容中包含有图片,编辑器会在保存文章时自动把相关图片复制到本站服务器上。有时文章较长,在需要分页的位置单击工具栏上的“P”插入手动分页符按钮,代码中自动会插入[NextPage]标签,前台页面就会在此处进行分页。

7.修改网站

在执教者试讲后,依据研修团队的意见,信息技术教师和执教者分头修改,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专题学习网站。

四、专题学习网站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1.生成静态页面,提高访问速度

学生在集体使用专题学习网站时,如果是动态页面,服务器上的ASP解释程序会在服务器端处理数据,并将结果以HTML格式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上,因此服务器的压力较大;如果专题学习网站采用的是静态页面,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就会降低,并能提高学生的访问速度。因此,把动态页面转化成静态页面很有必要,在Siteweaver中,我们只需要把频道属性设为“全部生成静态页面”,然后单击“生成”,就能完成静态页面的转换。

2.使用公网ip建站,异地编辑网站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在单位加班,有时为了制作各种教学软件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了生活。在架构网站平台时,可以将网站架设在公网,信息技术教师和执教者可以分别在家中完成网页制作,不受地点的限制。

3. 嵌入使用第三方网页模块

Siteweaver等网站平台并不是为教育教学量身定做的软件平台,所以我们还需要在其中嵌入一些功能模块,如多样化的投票统计系统、实时练习反馈系统、BBS讨论区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源文件复制到站点文件夹内,然后在Siteweaver中创建一个页面,使用语句<iframe style=\"WIDTH:648px; HEIGHT: 292px\" margin=\"\" 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77726476706e69737468656265737421f4fb548869266140301980a7995b6d3620/mgk/test/index.asp\" frameborder=\"0\"></iframe>来嵌入。

使用双线程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执教者的参与度,为执教者提供了更灵活的资源平台,降低了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门槛,可以为更广范围地开展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成.巧用动易内容管理系统 构建语文专题教学网站[J].中小学电教,2010,(5).

[2] Siteweaver 动易公司.“动易起航”[EB/OL].http://qihang.powereasy.net/Index.html.

(编辑:鲁利瑞)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特别是项目教学法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等职学校教育改革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本文首先诠释项目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在中等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其次是重点讨论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最后强调了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计算机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差。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就尤为紧迫。将项目教学法这一新的重要手段运用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将有效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的教学水平。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1.1 含义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项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时,通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每组学生设置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就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和方案设计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处理项目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等到项目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小组要根据每小组所完成的项目进行最终评价。

1.2 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科知识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组织项目开展教学的教育方法。主要的特点体现在以完成项目为主线,学生作为项目的主体,以小组为单位主动进行完成项目,教师只是在项目中起到辅导作用。

1.3 应用意义

项目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到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上,是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创举。它更好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到计算机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项目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上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应该参照课程标准、结合考虑学生基础,针对课程每个模块精心设计任务。以“影视制作”课程为例,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教学,一方面,既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视频制作的技术要领,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主要示例应用如下:

2.1 小组讨论,确定项目

选定合适的项目任务是项目教学法有效性的关键。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割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任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启发学生逐个完成,伴随获得的一个个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最终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一是在学习目标的总体框架上,教师应把目标细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在设置项目任务时要注意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可过难,以免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影视制作”课程中,短片制作章节,教师首先拟定该章节的主题为“制作学校宣传短片”,然后教师在细分为几个小任务,如学校教育宣传片、学校形象宣传片、学校文化宣传片、学校艺术宣传片等四个小任务,提供给每组学生选择。二是教师要合理安排课时,根据任务内容的多少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使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本例中将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部分:项目前期准备,项目拍摄和项目后期制作。三是教师在分组时也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习成绩、性格、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等进行分组。每组成员中要有一个小组长,多名组员共同合作完成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到团队协作的环境中去。

2.2 搜集项目任务所需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设定不同的项目任务的选项,任务主题应该丰富且更为多元化,以利于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性。以小组为单位,区分组长和组员,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本课题“制作学校宣传短片”中,A小组选择学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首先要对宣传片文案设计所需要的资料进行搜索,组长给组员下发任务,分别找出有关学校宣传片制作中需要的文本、学校的建校资料以及一些其他学校宣传片制作较为优秀的案例。做好宣传片拍摄的前期准备,准备好摄像机、照相机等一些拍摄工具,还有后期视频制作中所需要的音乐素材,旁边设计等等,在素材的取舍方面应该保持着主线清晰,严谨细致,繁而不乱的态度,然后把所有资料进行整合。在进行项目任务前,各组学生可以通过所搜集到的项目视频进行学习,学生经过比照和模仿有利于顺利完成任务。

2.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任务

在整个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辅助引导的作用,要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告诉每组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一般流程。如本课题“制作学校宣传短片”,就首先要进行前期的创意和脚本的制定;其次是进行镜头的设计,在拍摄时要注意对每个镜头角度的设计和节奏的掌握,提示急速、跳动性的镜头以及快节奏的音乐会形成视觉的冲击,提醒学生要根据主题灵活运用节奏,或穿插点缀,可以给作品带来更多的生气;最后进行后期制作,要掌握好视频制作的要点,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选择重要的主题,决定重点表现的突破口,对素材加以选择、集中、提炼和加工,同时将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融汇于作品中,从而挖掘出更有影响力的内容。同时教师要把课堂交予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遇到问题要发挥出团队的力量,积极的探索问题,教师可从中进行建设性的意见支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在每组进行项目任务时,无论是镜头的拍摄,画面的组织,还是后期的剪辑,教师都可从旁协助学生,提供给学生对构图、色彩、过渡等方面的艺术建议和技术指导,为学校宣传片视频制作增强艺术感染力。

2.4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教学平台

知识的教授离不开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的丰富资源,促进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比如对于本课题“制作学校宣传短片”的项目任务而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制作的网站,通过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加强对宣传片制作的了解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上搜索信息解答进行项目任务时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提供一些教师制作的课件、授课录像可供学生参考学习,并设置了学生常用的视频制作软件,如AE、会声会影、MOVIEMAKER等,更加有利于方便学生制作学校宣传片的视频。信息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发散思维,树立对知识学习的探索精神。

2.5 完善项目考核和评价

学校宣传片视频制作的项目任务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把视频制作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自身会产生对学习过程的心得体会。为此,在项目任务结束后,教师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完成项目的考核评价,把考核评价模式介入并实施到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将各小组制作的宣传片进行集中展示,将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创造素质提升的程度列入到考核、评价的范围内,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他项目组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选出小组代表,说出学校宣传片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的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完成项目任务的成就感,给予自我充分的肯定,树立学习视频制作的自信心,同时教师的评价不但要指出各组中的任务完成的不足之处,还要充分的肯定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学生极大的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点

项目教学法无疑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注意的。一是项目教学法并非通用教学法,不是计算机教材中的每项内容都适合用项目教学法,如计算机课程中的视频制作、网页设计、电子线路设计、CAD等使用项目教学法比较恰当,如果是一些计算机理论方面的常识课程就不太适合应用了。二是项目教学法要紧密结合计算机课本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合理设定项目教学中的难易程度,达成项目资源的共享性。三是教师应该重视项目教学的小组合作精神,在项目实践前,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学习成绩、性格、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不同方面进行合理分组,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案例进行的分析,可见项目教学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充分实现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宗旨,摒弃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的弊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意识,在参与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曲莲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17-18.

[2]张亚琴.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备课的注意事项[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21-22.

[3]王炘冬.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01):32-33.

[4]肖玉梅,魏昊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以江西M职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8):13-14.

[5]刘相龙,王锦.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职业,2011(23):27-28.

[作者简介]祝曜,福建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讲师。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站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工艺教学的存在价值。进而介绍了北服服饰设计方向在通识教育中展开的教学设计方式,旨在实现使“小班制”工艺教学标准化的同时,保有“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效果。文中以两项工艺课程为案例,分别从传统工艺启发设计思考、工艺环境提升设计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工艺工作营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最后从“技能培养”到“工艺启发设计思考”的转变上,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工艺教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案例设计思维

一、工藝教学与服装服饰设计人才的培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教育,主要以培养设计思维、掌握制造工艺、拓展表达手段、充实设计理论、综合实践训练五大模块为主。五大模块相辅相成,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设计基础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设计技术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思辨力、创造力、想象力与实现力。北京服装学院在该专业中细分了诸如女装、男装、针织、运动装、服饰传承与创新、戏剧与影视服装设计等服装设计方向,以及配饰、珠宝首饰、箱包、鞋品等服饰设计方向。以服饰设计的4个方向为例,学院每年招收120余名学生,将其随机编成5个自然班。一、二学年以自然班为单位,统一接受学科基础通识教育。二年级结束时根据学生兴趣、志愿、擅长方向与成绩,划分至上述4个方向中。到了三、四学年,这4个方向对标时尚产业中的细化分支,再分别开设不同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工艺教学与实践是设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将设计落地实现的能力与想法的传达效果。服饰设计4个方向在一、二学年所开设的工艺教学,以满足学生实现想法为主要目的,重点传授学生各项基础制造工艺的操作方法,带领学生熟悉相关传统手工艺的工具材料,意在拓展学生对造物方式的认知广度,并具备基本的造物手段。学生通过通识教育的工艺教学,建立对工业化制造技术与传统工艺造物手段的普及性认知,并能从可实现的方式倒推,获得将抽象的意想呈现出来的技能,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三、四学年,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各方向工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实践方式大不相同。有的方向会围绕某项工艺深入研习,甚至设计实践课程都围绕此工艺展开。有的方向则不再单独开设工艺课程,只在某些设计实践课程中展开小的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各方向在对工艺种类的选择也千差万别,有的注重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制造方式实现创新想法,有的注重传统造物技术的传承,有的注重跨学科联合创新技术与材料等。

二、通识教育中工艺课程的教学安排

工艺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就是工艺实践,设计学科的实践环节往往是以师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在一、二年级时面对5个自然班120 余名学生,以传统教学方式展开该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以往的工艺教学时长在56~72学时,对于掌握一项工艺并灵活运用,这些时间远远不够。服饰设计方向涉及到的工艺种类甚多,即使是进行4~6周的连续教学与练习,减少一半的种类也安排不开。为了避免课程过多、过杂的填鸭式教育,北服服饰设计方向综合现有设备与工具、教室与工艺室资源、师资力量等资源因素,将工艺教学分为“基础工艺教学”与“传统工艺教学”两部分,分别提出了解决方式。

基础工艺教学为必修课程,根据服饰设计的常用造物方式,筛选出了3大类工艺,分别是纺织工艺、皮革工艺与金属工艺,每项工艺56学时。将120余名学生平均分成A、B、C学习组,每组40人左右。3门课程同时开课,并重复开设3次,具体安排如下表(图1)。此工艺课涉及的细化门类较多,但工艺实践均以基础练习为主。例如纺织工艺课程,涉及印、染、缝、织、绣5个类别,印、染工艺各占8学时,其他工艺分别占16学时的授课与练习时间。理论授课占1/3的时间,以认识工具、材料、最基本的技法为主,同时带入简单的工艺历史与工艺在服饰中应用方面的知识。在工艺实践中,“印”为丝网印工艺练习,包括晒版、制版、调色、固墨一整套工序;“染”则是先用4学时分别进行整体染、局部染、段染、扎染练习,再用4学时进行综合材料、综合方式的染色实验;“缝”传授机缝相关技能,从如何剪布到穿针引线、调试机器,再到各种机缝和手针的基础针法;“织”传授经纬交织与编结工艺;“绣”传授线绣的基本技法。作业要求简洁明了,全部为各项工艺的制作小样与工艺笔记。课程目的明确,完全将工艺当成一项技术手段去进行,没有安排任何图形绘制与设计工作,促使学生多动手,手眼协调,手带动脑。

传统工艺教学为选修课程,安排在没有其他课程的小学期,以工作营的形式展开教学,开设有珠绣、珐琅、金缮、皮草、髹漆、印染、皮雕等多种类手工艺课程,由各身怀绝技的学院教师与外援教师分别教学。课程设有人数限制,一般为20人以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其中1门,先报先得,所有课程接收人数总和大于学生数。授课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大体一致,只是在教学的时间与地点安排上更加灵活。总共40学时,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两周时间完成授课。不同工艺课程的授课模式基本一致,均是在掌握基本工艺基础上,引导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由于授课期间没有其他课程交叉安排,上课地点也可根据课程需要在外地的实习基地进行。

工艺所呈现出的更深邃的文化价值,以及经几千年人类生活积淀得出的生产方式,更能在设计的调研与形态等研究创想中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基础工艺教学只能起到让学生达到初步认识的效果,且不提灵活运用一项工艺,就是熟练掌握的程度都达不到。笼统的广泛认识和练习,也仅能帮助学生在设计创想时联想到更多的可实现方式,基本具备制作模型样板的能力。若以这样的程度进入专业教学,学生缺少工艺文化方面的素养,设计研究与实践效果将大打折扣。工艺工作营是基础工艺教学的延伸,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其兴趣与需求开设个性化教学,学生通过各自喜爱的工艺去理解传统造物的博大精深。受过不同工艺训练的学生,进入同一个方向接受专业课程培养时,也能更直接地将更多元的工艺文化带入设计思考当中。

三、工艺与设计拓展的教学案例

《工艺与设计拓展》课程群所开课程,均是“小班制”的工艺工作营。虽各工艺项目不同,但课程的授课目的均为更好地拓宽学生的专业技术与创意思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程注重先引学生入门,再从单项工艺的美感与技术手段出发,结合现代材料与审美,产生有趣的创意并进行综合性设计实验。让学生在了解一项工艺的同时,掌握一种实验手段,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笔者有幸参与了此课程群中的两项工艺课程的教学与辅助工作,在此进行课程比较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金缮工艺与设计拓展

金缮工艺源于中国,是一种运用大漆材料的黏合性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多用于修复陶瓷、玻璃、木器、漆器等器物。在日式美学“侘寂”风格较受欢迎的当下,欣赏这种审美理念的人们十分热衷这种修复残缺美的技法。在首饰、手包等服饰产品中,金缮工艺也成为了其中的一种装饰手法。开设金缮工艺工作营的目的,一方面想借助这种易于上手的工艺了解漆工艺的工具、材料与基础技法;另一方面在掌握金缮修复技法的基础上,尝试使用这种装饰语言与新材料结合进行服饰设计,进而拓展学生的创造力。由于大漆自然干固需要一定的时间,课程安排每次半天,持续两周。第一周使用金缮工艺修复一件陶瓷器皿;第二周以小组为单位,从对金缮工艺的物理作用、美学意义与装饰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融合现代服饰常用材料进行服饰产品设计;最后一天进行了结课汇报与总结(图2)。大漆的干固需要达到温度在28℃左右,湿度在60%~80%之间,需要荫房、烤箱等设备支持;另外,课程需要使用玻璃板、刮锹等特殊工具,以及薄荷油、大漆、金箔等特殊材料。因此,在课程准备时便提前将教室布置好,并将工具、材料组合成课程实践材料包,进行了统一购买。

金缮工艺相对其他工艺来讲,在授课时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大漆材料的黏合作用,以及对将裂痕的破败感转为熠熠生辉的特殊装饰语言的理解。同学们在第一阶段教学开始时,蹑手蹑脚不太敢与大漆接触,全副武装硬着头皮地把器物的碎片黏合在了一起。次日,当他们看到器物完好如初的形态时,纷纷感叹大漆的神奇效果(图3)。进一步将金箔赋予其中,修复后的器物仿佛鸾鸟涅槃重生,相比破损之前的器物给人呈现出了更多的哲学意味与思考空间(图4)。同学们经自己手赋予器物新生,更加深刻体会了此项工艺的意义,慢慢开始喜爱大漆材料。进入第二阶段的服饰创新设计,心中呈现出了很多想法。有的从色彩的角度出发,将不同色调的陶瓷碎片黏合在一起后,搭配波普色系的TPU软质材料;为了让整体统一,舍弃某些在接缝处贴金箔的最后修饰,以色漆进行协调(图5)。有的从综合材料的角度出发,将玻璃、陶瓷碎片较为契合的边缘连接在一起,配合皮革、织物,以金线贯穿其中协调各类材料的视觉效果,最终形成耳饰产品(图6)。从作业效果来看,虽达到了教学目的,但留给创新设计的时间有些局促,在设计思考与制作方面很多学生深感意犹未尽。另外,由于学生对大漆材料逐渐放松警惕,导致课程结束时出现大范围漆过敏的状况,所幸课程结束后便是假期,有充足的时间缓解不适。

(二)皮草工艺与设计拓展

《皮草工艺与设计拓展》课程是在浙江海宁的北服创新园皮草实习基地中进行的,专门聘请了我国皮草设计大师刁梅教授为学生传授工艺与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课程为期5天,每天上下午分别3课时,晚上2课时。第一阶段为认识裘皮与工具设备的基本操作,为期两天。第二阶段为学习制作裘皮的基本技法,进而设计制作出适合服饰产品的皮草小样,为期三天。

在外地的实习基地进行工艺教学,虽需要提供完全没有其他工作安排的教学时段,但材料集中、工具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势显而易见。在认识材料阶段,很多辅助性材料在其他工艺课程中可能只能以图片、视频、小样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但此次皮草工艺课程中,不仅各种类别、各种颜色的狐狸皮、水貂皮、浣熊皮齐全,还有一整层的博物馆详细展示了皮草工艺的发展历史,以及如何挑选皮草、皮草的基本技法等重要基础知识,教学楼外的大型輔料市场也为课程提供了调研的必要条件(图7)。对学生来说,实习基地提供了多元覆盖、全方位沉浸式学习环境,更能集中注意力地对工艺材料进行理解与思考(图8)。进入裘皮基本技法学习阶段,很多同学都是从复刻一件料样入手,结合手边能找到的简单的辅料,将主辅料通过材料、色彩、形式美感进行对比与融合,形成一件较为完整的作品。例如图9,学生舍不得丢弃最初练习皮草切割时切下来的条状狐狸毛,又寻得其他同学在制作时剪除的众多真丝质彩条辅料,与狐狸毛犹如银髯般的毛质感受相互协调,在形态、质感上追求统一,色彩上寻求对比。该生以前辈制作的一块将条状狐狸毛与针织物结合的小样为样板,使用同样的技法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完成小样后,尝试围绕身体进行服饰表现,并整理出了一系列应用效果图(图10)。实习基地留存的往届优秀的皮草样板,无论从针法、设计思路还是搭配形式,均在触感、立体的视觉感受、穿戴方式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参考。指导老师、辅导老师的多方启发固然重要,但仅用5天时间让学生从一无所知到做出一块服饰可用的创新皮草料样,这样的学习效率与实习基地提供的全方位教学条件密不可分。

四、从“技能培养”到“工艺启发设计思考”

我们往往认为设计与工艺是两个门类,一个属于思考分析范畴的“道”,一个属于制作生产的“器”。但从解决社会需求这个角度来看,设计与工艺却都在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工艺,在当时的社会中与现代设计一样,都是运用当时先进的各学科知识,使用当地易于获取的材料,以可实现的技术,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只是在现代,传统工艺逐渐走向了工艺美术,可以拿来随意使用的传统工艺制品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隔着玻璃罩子的奢侈品、艺术品与收藏品。当下消费社会中,“工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引人深思。北服属于高水平特色大学,在工艺教育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并非在工艺技能的熟练度,而是在具备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否运用本项工艺的思考方式,站在相关材料、工具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教学目的不是复刻工艺,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应用与创新工艺的过程。

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有时会不自觉地以自我输出为主,而忽略了学生方的输入效果。现代社会的教学方式容易把学生培育成具备高超背诵技能的人,学生也许是记住了知识,却没有真正理解也不会使用。在物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我们不再需要为了某项生活要求(例如剥皮、生火)冥思苦想,同时也失去了为生存而创造的本能。工艺技能的培养,可以诱发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觉思考,进而诱发创造本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艺文化的精髓,暂时忽略“看的艺术”,以“用的艺术”为核心,使用设计思维对比传统工艺与器物解决的问题,思考当下社会需求,提出创新型解决方案。如此理解工艺教育,再对标北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工艺课程能提升的不仅仅是设计基础知识、艺术修养和审美力以及专业设计技术能力。在研究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可以从更为多元的角度去分析复杂的设计问题。在解决方案的提出方面,学生能综合古今的社会技术水平、文化等因素,从不同的视角引发思考。在创新设计思维能力的构建上,也能够通过理解工艺的形成背景与当时的生产需求,来帮助学生融合逻辑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柳宗悦.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振韩.从南洋劝业会看清末学校手工艺教育[J].艺术设计研究,2019(01):120-126

[3]何思倩,张明.“民意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启示.[J].装饰,2017(285):110-111

[4]赵娜.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128-129

[5]嚴加平,李卉.中国传统刺绣手工艺文化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探讨[J].轻工科技,2018(12):81-82

[6]大木武男(日)、西村央子(日).現代における工芸教育の意義と可能性について(关于现代工艺教育的意义与可能性).[J].千叶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2015(46):103-112。

[6]唐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运用研究——以新平花腰傣服饰为例[J].设计,2017,30 (17):90-91.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了提高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本文研究了心流理论相关模型,提出了心流理论在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举措:激发兴趣,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力;明确目标,培养概念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即时反馈,师生双方达到教与学互动的良性循环;课程思政,促使学习的内在动机驱动得以形成;持续挑战,使学生处于全情投入的心流状态。

关键词:心流理论;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应用举措

概念产品是指具有独特消费理念的产品,信息时代对概念产品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趋势,概念产品设计必须能够引起消费者足够的兴趣。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概念产品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增强、外观要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设计方向充满疑惑,有时令设计者不知所措[1]。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的以工业产品设计为特征,以讲授人机工程学和造型设计表现技法为主的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人们对概念产品消费需要,必须更新教学理论、改变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本文研究将心流理论的思想应用于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解决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概念产品设计能力,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概念产品的消费需求。

1 概念产品设计过程

概念产品是企业开拓市场和赢得竞争的有力工具,概念产品设计过程是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对需求分析进行分解的结构化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

对于图1所示概念产品设计过程的各个步骤简要说明如下:第一步,需求分析,概念产品设计由需求分析开始,通过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整理相关文献 、收集行业信息、预测发展趋势,清晰化产品的立足点和价值,需求分析的最终结果是需求产生的市场定位。第二步,概念设计,需求分析的下一步是概念设计,也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中心环节,经过一系列由粗糙到精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通过功能分析,得到完整的可视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最终结果是概念产品的方案文档。第三步,造型设计,概念设计的下一步是造型设计,通过外观造型设计等创意活动,实现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的和谐统一,造型设计的最终结果是造型设计图与技术文档。第四步,生产设计,造型设计的下一步是生产设计,结合概念产品特点和企业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生产设计的最终结果是生产工艺图和效果图。概念产品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也为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设计空间,不同概念产品设计的内容不同,以家居产品为例,概念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2]。

2 概念产品设计创新

设计是一种创作与创意活动,设计是创新的载体,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创新,没有创新的设计不能称之为设计,只能称之为一种抄袭或剽窃行为。概念产品设计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3]:一是功能创新,功能是产品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概念产品设计围绕功能展开,只有进行功能创新,才能为用户提供独特的服务。二是原理创新,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可以把概念产品的复杂功能结构抽象为简单易于理解的模式,原理创新指明了可以采取的手段。三是布局创新,布局是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概念产品设计的布局创新,是指采用抽象与分解的方法,对功能进行拆分与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结构。四是形状创新,形状是由面或线组合而呈现的外表,通过形状创新可以增加美感,经过一系列的变换操作,将初始概念产品形状变换为新的面或线组合形状。五是结构创新,结构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结合方式,在概念产品设计的后期阶段,需要特别注重结构创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新颖性和美观性。

3 心流理论相关模型

心流是将个人精神投入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当人们从事自己喜欢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容易产生心流。心流理论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与自我提升。心流理论提出后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拓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型,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是三通道模型、四通道模型和八通道模型,如图3所示[4]。

对于图3所示的心流理论相关模型,一脉相承、相互关联,都是将“挑战”作为纵轴、“技能”作为横轴。从三通道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挑战和技能平衡时容易产生心流。从四通道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且与技能相匹配时产生心流,低挑战低技能时就会产生冷漠。从八通道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挑战处于高水平且技能水平也很高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产生心流;挑战处于高水平且技能水平中等时,能够产生激发作用;挑战处于中等且技能处于高水平时,能够产生控制作用。激发状态和控制状态能够向心流转化。

4 心流理论在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举措

心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心流理论应用于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就是使教学活动满足心流产生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概念产品设计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未来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以心流理论为基础,结合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如下的应用措施:

(1)激发兴趣。强烈的兴趣加天赋形成心流,天赋是先天形成,但兴趣却可以后天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感触最深的幸福和喜悦,获得心流体验,将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力,消除焦虑和厌烦心理,形成热爱设计、热爱艺术的良性循环。

(2)明确目标。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心流体验,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在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引入教学目标,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概念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

(3)即时反馈。反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生反馈促使教师投入更多精力[5],教师反馈促使学生明确自身不足,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心流产生,达到教与学互动的良性循环,师生双方进入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4)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概念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和满足感,使学习的内在动机驱动得以形成。

(5)持續挑战。从图3所示的心流理论相关模型可以看出,产生心流需要具有挑战性,还要求个体技能与任务挑战相匹配[6]。概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挑战的思想,使学生处于全情投入的心流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祥文.论信息时代产品设计的新趋势[J].创意设计源,2015(2):56-59.

[2] 百度文库. 概念产品与产品概念设计[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d3f44ca8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0 e.html, 2020-01-20.

[3] 段骏平. 南昌理工学院教案: 概念设计[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2f953ae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 ad749.html, 2020-01-20.

[4] 周海龙,安珍.基于心流理论的结构力学教学思考[J].高教学刊,2021(1):82-85.

[5] 王淑华.“心流”理论视域下青年教师教学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19(S2):165-167.

[6] 邓卫斌,廖诗慧,商艺娟,等.基于心流理论的娱乐产品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6):187-191.

【通联编辑:唐一东】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二、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课程类型:艺术修养类。

四、授课时间:一学期(按30课时计划),周

二、周四校本时间进行。

五、指导教师

刘媛媛

高丽

六、本课程总目标:

折纸、剪纸、绒线编织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心灵手巧。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信心和成就感。

折纸、剪纸、绒线编织是一门讲究手眼协调的技能,有助于开发大脑智能,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符合学校“快乐生活”校本课程的要求。 因此,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通过一系列手工折编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希望。手工制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芒。它是利用身边材料的不同之地、性能、。采用捆、扎、粘、折、叠、卷、翻、插等手法,表现出各种物体栩栩如生的空间形象。手工制作充溢着人的创造力、也充溢着一种天真浪漫的、玲珑纤巧的童趣,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一学期得手工制作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一种创造性艺术,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折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多了解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知识,认识手工制作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懂得如何创造性的去美化自然、美化生活。

2.通过折纸、增强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动手,使想像力、发散思维和创造热情得到迅速提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手工劳动习惯。 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5、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七、本课程考核评价简述:

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学生能制出10种以上的创造性的作品。并创作出简单的完整构图作品。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具体操作:

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折纸、剪纸、编织技巧,从学习折纸、剪纸、编织的基本功,到会折纸,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能掌握一门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

(1)教师简述折纸艺术及用途;展示材料及必备材料;传授折纸、基本方法。

(2) 讲解折纸的方法;学生训练折纸的方法。

(3)学生收集有关材料。 展示作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为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完美作品展于教室墙壁,装饰班级文化。

活动评比:

(1)过程评价与产品打分相结合。

(2)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产品制作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1 改革的背景

过去, 网站制作与维护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 把该课程的知识通过笔试的形式或单纯的上机形式对学生进行考试, 基于这种情况, 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而对知识进行单一的记忆, 而网站制作课程则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综合应用型课程, 强调的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传统的考核方式得出来的考核结果已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 束缚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 网站制作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

2 改革思路和实践

2.1 改革应突出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网站制作的课程教学中, 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课程的考核上, 一是应充分突出高职课程“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是注重检验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协作能力、课程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2.2 打破传统的笔试或单一上机考试形式, 采用“作品+答辩”的考核方式

现行的网站制作课程考核方式把学生牢牢地束缚在被动学习的行为中, 只注重如何通过考试,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的改革思路:“作品+答辩”的考核方式, 即根据课程的考试大纲, 学生以形成“作品”的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评价材料, 然后,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其作品进行现场的演示和答辩, 最终给出综合的评定。考核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

(1) 学生确定作品选题。任课教师公布选题给学生作为参考, 学生也可自拟选题。此阶段一般在学期中开始较为合适。

(2) 学生上交作品。学期即将结束时, 任课教师要求学生上交作品。

(3) 教师评定作品得分。教师应根据网站制作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认真制定评分细则, 如网站主题突出、布局合理、网页色彩搭配合理、页面清晰美观、设计新颖、有创意、技术含量高等。教师对照评分细则, 认真审核学生的作品, 分析其作品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给出作品得分。

(4) 作品答辩。组织学生答辩前, 教师应制定合理的答辩评分细则方案, 答辩主要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作品的真实性。教师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或微机房进行答辩, 首先, 学生现场演示其作品, 其次,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其回答问题;再次,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得分。

(5) 统计作品的综合得力。综合得分将作为本门课程最终考核成绩。例如表1。

总之, 学生形成的课程考核“作品”, 不但反映了学生对网站制作课程知识掌握情况, 而且也充分地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3“作品+答辩”的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

其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作品选题后, 学生被赋予了真实的学习任务, 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 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以达到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会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其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逐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从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境界。

其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往往都是以知识单元或知识点为单位的, 而作品的形成, 恰恰是课程知识单元的综合应用, 且作品的形成,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掌握各种开发手段、相关工具等, 最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

最后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带动了网站制作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作品+答辩”的课程考核方式, 要求教师根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授课方式。“作品+答辩”的课程考核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结语

“作品+答辩”的课程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网站制作课程的性质与性点, 作为网站制作课程的任课教师, 只有密切结合网站制作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及采取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品+答辩”的课程考核方式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课程考核方式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网站制作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结合课程专业能力的要求, 提出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和实践。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宏.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17) .

[2] 王中顺.改革传统考试模式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色[J].成人教育, 2005 (11) .

[3] 李风雷, 刘金元.浅析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问[J].科教探索, 2008 (11) .

上一篇:证券投资模型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学愉快教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