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

2024-05-06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对国外物流外包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影响物流外包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确保物流外包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流外包;隐含成本;评估机制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 inherit cost; assess system

1国外物流外包的现状

美国已有42%的企业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但由于目前大多数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日益增长的货主认为值得把一项或多项物流活动外包。排在前三位的物流活动是运输、仓储和信息系统。关于外包的内容,企业对于外包作业与外包管理是有明显区别的。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将运输外包,但是仅有13%的企业外包了车队管理。仓储的情况也是如此,只有不到10%的企业将存货管理外包,反映了存货管理在物流链中的关键地位。但是这不影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将部分仓储作业外包出去。四分之一的美国企业外包了信息系统,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数据安全水平和数据管理能力的信任度上升。

在对第三方物流运营的评价方面,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商的满意度普遍是好的占79%。其中,有62%的企业认为好,13%认为比预期的好,4%认为非常满意。有21%的企业认为“差”或“比预期的差”,如图1所示。

根据日本通运公司的调查,在日本进行外包的企业已占到约70%。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运输业务中有近90%的企业外包,其次是保管与装卸业务为60%弱的企业外包,居第三位的为包装业务。在流通加工方面,由公司自己开展业务的倾向很强,外包企业的比例较低,只有20%强。

关于外包重点解决的物流问题,74%的企业认为外包存货管理和协调仓储与制造活动是物流外包要解决的问题,因为73%的企业面临着客户需求大量频繁的变动。超过75%的企业认为外包物流既可以扩大分销系统,又是一个可以不必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的解决方案。总之,75%的企业认为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解决了供应商和货运商不能协调货运和配送的矛盾,这种延误的发货将会导致资金和客户的损失。

关于加强对运输和分销的掌控从而对客户更具有竞争力方面,大约75%的企业认为重要,其中,36%认为非常重要,38%认为相关。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通过外包信息系统可以解决货物跟踪问题,并可及时得到货运报告。50%的企业认为外包物流可以满足零部件快速配送、补货和维修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结果还显示,许多制造商和零售商更加关注服务的可靠性而不是价格。因为对于大部分公司,维护品牌的价值和安全更为重要。

2国外企业外包发展趋势

美国与日本企业对未来外包情况的对比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美国79%的企业反映目前外包物流的状况不错,将增加他们的外包活动。大概有52%的企业认为有可能增加或保持现状,32%的企业认为非常可能增加。尽管有21%的企业对目前第三方物流外包的水平不满意,但其中仍有不少企业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外包是将来可供选择的方式。

在日本与物流有关的业务,尽管外包比例有高有低,今后想扩大外包的占26.6%,与现在同样程度进行外包的占41.4%,今后想减少外包的占32%。从业种看,普通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等的与机械有关业种,以及食品、饮料,纸浆、纸,消费资料批发等进行外包的比例很高。

从物流业务和物流周边业务、物流管理业务、物流系统构筑业务等各业务外包的实施状况看,物流业务的各项业务,以前委托给专业者进行,现在则是以外包为主;其次,从今后5年左右会有多少外包的意向看,根据目前实施外包的状况, 物流业务方面增加的余地较小,尤其在运输方面,与现在几乎没有变化。在物流管理业务方面,目前将部分业务外包的企业占近三成,全部外包的企业只占4%。另外,将物流系统开发业务外包的企业占6%。但是,打算在今后将物流管理业务、物流系统开发业务外包的意向很强烈,其中一些企业准备将全部物流管理和物流系统开发业务外包。

从上述结果看,可以认为与物流有关业务的外包今后将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从各业种的动向看,在欲扩大外包的企业的比例中,食品和饮料、化学和塑料、精密机械、消费资料批发中很高。

3影响成功外包的因素

在是否要扩大或延续第三方物流外包合同的问题上,第三方物流商的运营记录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物流商与货主在文化观念上是沟通的,如果这种合作给双方的关系带来了增加值,如果服务是安全的、价格是合理的,那么就会有非常好的机会续约。

物流外包取得成功的例子很多,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仍会导致失败。一半以上的企业认为导致外包战略失败的最关键因素是管理与监督评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3.1信息不对称

30%的企业认为,潜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外包战略的一个威胁,合作的双方必须都很清楚目标、动机和障碍。在第三方物流商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是一个基本条件,这样才能使第三方物流商努力达到所希望的水准。

3.2文化冲突

文化的冲突也是一个受关注的问题,32%的企业认为这是导致合约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实践,合作伙伴常常对物流外包合同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期望。一些公司可能愿意把合同非常细化和严格化,另一些则可能希望有更宽松的管理。对于国际物流合约来说,地缘政治的差异也会出现,一些国家的企业文化可能是效率的源泉,而对另一些国家来说则可能不受欢迎。

3.3潜在能力的丧失

外包的另一个危险是,第三方物流商可能失去在运输线路、资源、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样做的唯一结果是加大时间和成本。调查中25%企业认为担心物流创新能力的丧失是影响其外包战略的一个负面因素。

尽管有效的信息和操作过程的透明化可以减少对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失控,但是一些客户认为对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商存在担心。不过总的来说,过分依赖于第三方和对第三方管理失控的问题并不严重,仅有20%的企业认为这是阻碍外包战略成功的因素。例如,吉百列公司经理认为,由于在大多数外包仓库和公司网站上拥有详细的控制系统和管理规程,他们并不会失去对第三方物流的控制。

3.4隐含成本

当外包不能达到预期的成功时,39%的企业指出隐含的成本问题。确保第三方物流商完成其职责导致了大量的隐含成本。物流量不能预测、客户需求不可预估、需求经常变化、成本常常超出、新的条款经常出现,这些都增加了成本。因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伙伴关系,确保第三方物流理解公司的业务,并给予第三方物流商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机会,这样也增加了费用。

由于环境经常变化,合同需要更新和重新谈判。重新谈判和合约改变是最大的隐含成本。合同更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物流运作的每一个阶段和机会中都要仔细地审视合同和服务的要求,否则就要冒合同失效的风险。

尽管许多企业不太关注价格,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确保物流商的服务能够满足供应链的需求上,但物流商提高价格是另一个隐含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隐含成本,例如转换物流服务商的成本,一旦雇用了不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就不得不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

4如何确保物流外包质量

4.1严格筛选物流供应商

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要改变现有的观点,即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需求商应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外包,通过外包既实现需求商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供需双方双赢的局面。在深入分析企业内部物流状况和员工心态的基础上,调查供应商管理深度和幅度、战略导向、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和兼容性、行业运营经验等,其中战略导向尤为重要,确保供应商有与企业相匹配的或类似的发展战略。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需求商务必认真分析衡量。报价应根据供应商自身的成本确定,而非依据市场价格,报价不仅仅是一个总数,应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明细。对于外包的承诺尤其是涉及政府政策或供应商战略方面的项目,必须来自供应商企业最高管理者,避免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出现对相关条款理解不一致的现象。

4.2加强物流伙伴关系

对于如何加强与物流商的伙伴关系,美国55%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和改进与物流商在各种层次上的通讯和沟通,53%的企业认为,需求和程序必须严格地定义。大约30%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资源共享的程度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还有一些企业认为,还应增强有效的关系管理,形成稳固的伙伴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机制。

物流供应商对企业和企业的客户的服务能力是自身工作好坏的表现,外包意味着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而非独立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受益,任何一方的不良表现都将使双方受损。供需双方自我真诚的评估和定位、行为道德、相互信任和忠诚,以及履行承诺是建立良好的外包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

4.3控制物流外包风险

外包风险如何控制,50%企业认为需采用绩效指标进行管理,43%的企业认为,信息共享是管理风险的一个途径,38%的企业相信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好的方法,另外还有27%的企业认为,加强操作的计划性与战略性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认真细致地考虑未来发生的变化及潜在的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要提出解决方案。

风险包括很多方面,在物流外包方面,文化、思想的多样化、差异性具有特殊作用,思想越趋于一致,企业越比供应商更容易出现工作官僚化,有时企业内部物流经理会把供应商当作威胁自己地位的竞争对手。当供应商规模越来越大时,也会出现工作官僚化的现象。例如配送方面竞争力的丧失,专门技能的缺乏,以及第三方物流商操作失误等。管理这些风险的办法是,与供应商探讨如何解决假设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客户投诉、服务质量的下降、应变能力的降低等,与物流商一起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委派人员到外包现场进行监督,并有少量的技术专家一起配合来共同应付第三方物流面临的问题。

4.4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要想了解与掌握第三方物流商的表现是否已有改进,就要有一个高效的评估过程。摩恩公司的桑德斯说:“如果我们要把某项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商,我们就必须对自己进行评估。例如,我们对自己公司的期望是否现实。我们必须确信,其中需要评估的要素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我们的期望就无法实现。”

例如,摩恩公司在评估过程中,首先运用了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建立的合作模型。桑德斯解释说:“这个模型包括一份供应商协议,而且它还要求我们花时间与供应商共同设定双方的目标和期望值。我们把期望值与业务表现记分卡联系起来,每月一次对这些记分卡进行审阅,看看业务表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当然,我们也乐意对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估,如果初期制订的目标不正确,那么我们就对这些预期目标和记分卡再进行调整。”

4.5适时采用激励方法

绩效考核标准应立足实际,不能过高而使供应商无法达到,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但是标准应该包含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重要因素。良好的工作业绩应该受到肯定和奖励,供应商或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即使对所做的工作有自豪感,也同样需要得到承认和好的评价。管理者应充分应用表扬、奖励、奖品等一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达到激励的目的。

总之,目前我国物流外包业务在统计上暂时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根据对运输业务外包情况进行专门调查的数据显示,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货主企业委托第三方完成的比例占67.1%,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尽管理论上已经确认了外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但在实践中却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从本质上来看,物流的外包就是专业化分工的表现,而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是受交易成本的水平制约的,一个交易成本低的系统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反之则会阻碍社会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也是整合成本,所以也可以说易于整合、合作的社会才能发展外包。

参考文献:

[1] 罗文丽. 浙江:物流外包政策突围[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2):8-10.

[2] 纪春礼. 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的物流外包与企业品牌损益[J]. 物流技术,2009(6):28-30.

[3] 柴伟莉,宿恺. 基于经营偏好的物流外包决策[J]. 价值工程,2009(6):81-83.

[4] 王鑫. 我国物流金融需求浅析[J]. 商场现代化,2009(18):62-63.

[5] 赵静宜. 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11-12.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近日,英伟达在其官网上更新发布了MX450笔记本独显的相关信息,其中介绍到英伟达MX450独显可选择GDDR5和GDDR6两种规格的显存,并且支持PCIe 4.0总线,能够为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加速,在照片、视频编辑以及游戏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英伟达方面没有提到MX450独显的具体参数,不过结合前不久外媒曝光的信息,MX450独显采用了和GTX 1650移动显卡相同的TU117核心,但是在带宽和显存容量上砍了一刀,仅有64 bit带宽和2 GB显存。基于台积电12 nm工艺打造,集成了1 024個着色单元、64个纹理贴图单元和32个ROP。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国外媒体提到MX450独显拥有高频版和低频版2种规格,高频版的基础频率为1 395 MHz,升压频率为1 575 MHz,性能方面略胜于GTX 1650显卡。而低频版的MX450独显性能仅为高频版的59 %左右,基础频率720 MHz,升压频率为930 MHz,与75 W功率的GTX 1050显卡性能相当,理论性能上还是相当强悍的。

目前英伟达官方并未有关于MX450显卡的任何性能指标介绍,以上的规格以及性能标准都只是基于媒体爆料,不过可信度应该比较大。此次MX450独显除了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外,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支持PCIe 4.0,这也是为了配合英特尔Tiger Lake 11代酷睿处理器,想换笔记本的朋友可以等下半年的新机。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档案 档案管理 电影档案 艺术政策 外国

我國《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将艺术档案定义为“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常见的艺术档案包括舞剧档案、乐谱档案、戏曲和戏剧档案等,它们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和政策分析法,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新西兰、葡萄牙、日本、斯洛伐克等12个国家为调研对象,通过典型案例和政策文本分析其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并结合我国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启示、建议。笔者检索得到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典型案例26个,涉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检索得到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政策(包括法律、政策、标准、工作指南等)29个,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二、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特征

国外艺术档案管理呈现出顶层设计自成体系、多层次协同合作、管理风格独具特色、利用服务极具匠心、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五个特征。

(一)顶层设计自成体系

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顶层设计包括政策、战略、宗旨、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等众多种类,彼此之间层次分明、自成体系、相互协调。

其一,政策体系层次分明。首先是政策、战略、宗旨。例如,国外多采用制定政策、实施战略的方式,从国家层面推动艺术档案的管理与保护。英国政府于2007年拨付2500万英镑专款,确保“银屏遗产战略”(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Screen Heri? tage)得到妥善实施,维护英国的“视觉记忆”[1]。其次是法律、法规、标准。相较于我国而言,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起步时间较早,为规范和约束艺术档案管理行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依据。例如,加拿大早在1978年就针对舞剧档案管理出台法律规定,内容涵盖舞剧档案阅览、电话查询、复制和电子邮件传输等多个方面[2]。最后是制度。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建立会员制度,确保艺术档案管理获得资金支持。例如,纽约公共图书馆网站内置了“美国戏剧”的全文数据库,向会员收取适当费用,为其提供丰富的艺术档案资源和重要的业务支持档案资源。[3]

其二,政策之间注重条款内容的相互引用和配合。例如,新西兰《2000年档案、文化和遗产改革法案》(Archives, Culture, and Heritage Reform Act 2000)中对从内务部移交至文化和遗产部的附属职能事项进行了规定;德国的工作指南《使用电影和录像资料的费用清单》(Verzeichnis der Entgelte für die Nut? zung von Film- und Videomaterial)根据《联邦档案法》(第2(1)节附件)第1节收费清单第2.3项规定了使用电影和录像资料的费用。

其三,政策制定具有连续性。一方面,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政策多以系列形式颁布。例如,美国艺术档案馆颁布的《处理指南》(Processing Guidelines)系列工作指南由5个子文件组成,分别针对美国艺术档案馆的处理工作流程、处理水平、档案整理、创建查找辅助工具、保存方法和问题等内容进行规定,最终搭建起完整的艺术档案管理框架;电影标准组织颁布的《电影鉴定》(Film identification)系列标准由2个子文件组成,分别定义了EN 15744和EN 15907这两个不同的电影档案元数据集。另一方面,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政策与时俱进、不断修订。例如,日本政府于2017年6月颁布《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是2001年制定的《文化艺术促进法》的修订版本,该法律设立了“文化和艺术促进”部际会议,呼吁相关文化和艺术机构加强合作。

(二)多层次协同合作

藝术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涉及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内部之间、机构与政府之间、机构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

首先,机构内部之间。艺术档案在保持档案本身原始记录性的基础上,同时兼具艺术性特色,这也使得艺术档案的管理主体既包括传统的文化记忆机构(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又包括剧院、电影院、舞团等艺术机构(或其建立的资料馆等专门性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内部之间会定期开展合作,例如英国档案馆会每年召集图书馆、博物馆等进行主题会议,并邀请当地的历史研究部门、文化艺术馆藏部门、社会人文研究部门和文史馆等单位参加会议研讨,以最大限度确保舞剧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4]

其次,机构与政府之间。残疾人艺术档案馆(NDACA)由英国残疾人艺术组织牵头,于2012年正式成立,是一个让社会公众了解并学习残疾人艺术运动的研究空间。2012年8月,NDACA获得了英国残疾人项目办公室(Office for Disability Issues)为项目发展提供的1万英镑捐款。[5]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使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得以开展更高水平的管理活动,提供更高质量的利用服务。

最后,机构与非政府组织之间。非政府组织是相对于政府机构而言的,国外参与艺术档案管理合作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基金会、行业协会/学会、高校等。以英国为例,电影档案管理涉及的行业协会/学会包括英国教育与文化电影委员会、英国电影协会(BFI)、电影图书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6]这些非政府组织帮助英国电影资料馆保存电影档案,并为其提供技术、知识或资金支持。

(三)管理风格独具特色

一方面,强调“遗产”概念。国外艺术档案管理多使用“遗产”(Legacy / Heritage)这个概念来代替“档案”(Archives),强调艺术档案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英国藏品托管机构(Collection Trust)颁布工作指南《英国银幕遗产组织手册》,为电影档案管理、保存和访问的关键方面提供基本的“入门指南”;法国的《遗产法》(Code du Patrimoine)以法律形式对艺术遗产的保护进行规定;德国电影学院制定的标准《MIDAS元数据架构》(MIDAS Metadata Schema)旨在让作为欧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纪录片更容易被公众检索。

另一方面,内容侧重视听资料。从调研情况来看,除了美国、日本等国针对整个艺术大类制定通用性政策之外,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对象多侧重于视听资料,包括电影、电视、动画、视觉艺术、视听作品、多媒体作品、录音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成品。例如,《英国银幕遗产组织手册》(UK Screen Heritage Hand? book)致力于电影档案的管理、保存和访问;《英国电影学院国家档案馆收藏政策》(BFI National Archive Collections Policy)规定了对于电影档案的收集、处置、记录、保护和获取的管理政策;《国家档案馆电影、电视和表演艺术研究指南》(The National Archives Film, Television and the 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Guide)介绍了国家档案馆收藏的电影、电视和表演艺术的重要历史资料。

(四)利用服务极具匠心

首先,提供自身特色馆藏。艺术档案是在艺术工作和活动中生成的,通常具有鲜明的机构或地区特色。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机构会有意识地收集和开发自身特色馆藏,向公众提供独一无二的艺术档案资源。例如,英国国家电影资料馆着力打造特色馆藏,将电影名人手稿、照片、节目单、信函、电影票等原件收集在内[7];NDA? CA项目网站运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剪辑残疾人的口述历史视频制作成影片,向公众展示其为艺术创作而奋斗的故事[8]。

其次,服务方式丰富多样。其一,提供艺术档案的常规利用,包括查询、借阅、展览、网络服务等。NDACA开展了诸多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档案服务,包括档案展览服务、档案教育服务与档案网络服务等。[9]其二,出版发行。艺术档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10],公开出版发行能让广大公众获益。法国电影资料馆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对象,联络出版商出版了大量电影、书籍,还创办有三种定期出版物。其三,科研和教育。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IAPAS)音乐信息检索工作组(MIR WG)为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媒体专业人士和艺术家、公民科学家和公众等目标用户群提供定制的功能集,充分发挥艺术档案的潜在学术价值。

最后,沟通互动渠道畅通。艺术档案利用服务并非艺术档案管理机构面向公众的单向行为,而是公众也可以向艺术档案管理机构提出利用申请和反馈需求的双向互动。例如,NDACA致力于与档案形成者、利用者建立良性的互动反馈,开辟交流渠道让公众能够随时向网站主办方提出改进建议。[11]

(五)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国外艺术档案管理较为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建立艺术档案数据库和专题网站、艺术档案数字化和数据化、应用VR技术和数字人文工具等多种方式。

其一,建立艺术档案数据库和专题网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机构和文化记忆机构选择线上建立艺术档案数据库和专题网站,为公司或个人提供艺术创意设计素材。例如,欧洲文化图书馆数据库收集了5800多万件来自欧洲1000多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图库和档案馆(如法国巴黎罗浮宫、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博物馆等)的艺术档案,内容涉及时尚、摄影、音乐、手稿等多个领域[12];Gallerix绘画艺术图库收录了1万多名世界著名画家的16万多幅高清作品图片(以西方油画为主),该网站面向用户提供免费的高清图片下载服务[13]。

其二,实现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化。一方面,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政策重视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例如,美国艺术档案馆颁布的工作指南《全部馆藏的数字化》(Digitizing Entire Collections)旨在为工作人员准备、扫描和审查大规模的数字化藏品提供指导;法国电影资料馆在2012年推出了“电影遗产数字化计划”,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让20世纪的法国老电影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另一方面,国外艺术档案管理强调艺术档案的数据级管护。例如,电影标准组织颁布的《电影鉴定》系列标准定义了用于电影作品基本识别的元数据集,旨在加强电影档案元数据的互操作性,用于更加全面地描述电影作品(包括在其生命周期存在的各种形式化身);德国电影学院制定的标准《MIDAS元数据架构》(MIDAS Metadata Schema)不仅对电影资料和内容进行了描述,还记录了电影拷贝信息。

其三,运用VR技术和数字人文工具。除了信息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变革之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为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创意,在国外主要体现为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人文工具的应用。例如,用户在英国V&A博物馆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耳机体验音乐剧服务,观众还有机会被邀请使用耳机录音[14];在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IAPAS)维护波兰传统音乐档案、波兹南超级计算和网络中心(PSNC)开发数字图书馆软件(dLibra)的过程中都运用了数字人文工具,辅助进行音乐档案的数据收集和管理、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结果发布。

三、国外艺术档案管理的启示

(一)构建艺术档案管理体系

其一,完善艺术档案工作体系。尽管我国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已有近40年的历史,出台了相关规范制度,但在有关艺术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上,我国目前仅有《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和《电影艺术档案管理规定》两部法规性规章,有待建立更齐全完整的管理体系。各单位可基于工作情况与档案特色,建立兼具收藏、保存、推广、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体系,出台针对性政策文献,涵盖档案管理室内阅览、线上查询、档案复制及电子邮件传输等多个方面。

其二,制定艺术档案管理标准。当前我国缺乏艺术档案的管理标准,致使工作过程管理效率低下,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艺术档案难以实现流通和可互操作性。对此,艺术档案工作部门应当在实现档案数字化数据化的基础上,以档案数据库为出发点,形成标准格式的著录要求与管理标准,并将统一要求录入系统中,打通艺术档案的征集、管理与检索利用途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档案管理标准,借助标准统一实现便捷、高效的管理。

其三,注重政策体系的关联协调。前文提到,关于艺术档案管理的政策制定,我国目前仅有《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和《电影艺术档案管理规定》两部法规,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相互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政策极具系统性的特征,自上而下建立起更齐全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工作指南等。此外,还应当注重不同层次政策之间的协调统一,明确不同位阶政策之间的分工与特色,避免出现艺术档案管理规定的冲突、矛盾与冗余。

其四,实现政策制定的与时俱进。我国已有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于2001年12月由文化部(已于2018年4月与国家旅游局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档案局以部(局)长令形式颁发,自2002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是指导艺术档案工作、加强艺术档案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的最重要的法规,但20年来从未进行过修订。与之类似,《电影艺术档案管理规定》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至今,10多年来也从未进行过修订。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尤其在2020年新修订《档案法》的背景下,这两部法规的许多条款表述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艺术档案管理需要,例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等的过时表述、缺乏针对新型载体的艺术档案的保存规定等,亟须进行新一轮修订。

(二)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2006年文化部办公厅组织了部分省市艺术档案座谈会,完善了中国艺术档案学会组织。2007年至2010年文化部分别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组织了多次全国艺术档案培训班;2014年北京市档案学会所属分支机构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学术委员会在国家大剧院文化艺术资料中心成立,成员由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北京市档案局和中国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视台、中央歌剧院、国家京剧院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期望促進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交流,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一方面,发挥平台作用,实现多主体协同。尽管已有一定的组织基础和合作平台,但我国艺术档案管理在协同创新上仍然基础薄弱,艺术档案行业力量不足以至于无法执行有力举措。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团结和引领广大艺术档案工作者,在立足本职积极研究和探索各种艺术门类档案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和宣传途径之外,加强与艺术工作者、艺术评论家之间的友好关系,积极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开展跨领域合作,通过多主体联合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加强专业方面的收藏,交流相关工作经验,在实践与项目中强化艺术档案协同治理。

另一方面,定期召开研讨活动,增强创新活力。如每年举办主题会议,邀请当地的历史研究部门、文化艺术馆藏部门、社会人文研究部门及文史馆等单位参加会议研讨,对于档案管理中的潜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最后结合档案管理实际确立明确的改进方案,最大限度确保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使艺术档案在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提升艺术档案管理理念

一方面,致力于艺术档案“活态”保护。在我国,“活态”保护概念多被运用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所谓“活态保护”,是与“静态保护”相对应的概念,以往传统的“静态保护”措施包括文本记录、文化记忆机构展示等,在一定程度上截断了艺术档案在生活中的源流,固化了其发展与变化趋势。国外艺术档案管理强调“遗产”概念的做法,启示我国应当避免仅从“艺术残留物”的层面对艺术档案进行静态保存,而要更加关注对其“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

另一方面,点面结合扩大艺术档案管理对象覆盖面。艺术包括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语言艺术(文学等)、综合艺术(电影、电视、歌剧、音乐剧等)等4个类型,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由此生成的档案也具有不同的内容特色,对此应当针对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我国目前仅有针对艺术大类和电影艺术档案的法规,有必要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艺术行业学会/协会等牵头,制定能够满足各个艺术行业档案管理需求的法规、政策、工作指南等。

(四)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在艺术档案利用服务上,我国已有相应的探索。2013年通州区档案馆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艺术家档案工作,以宋庄小堡画家村为试点走访艺术家,征集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料及代表性艺术作品,为地区部分知名艺术家建立个人艺术档案和电子数据库。试点阶段结束后,通州区档案馆又将建档范围扩大到整个通州区,逐步积累地区艺术家档案建立和管理经验。同时,通州区档案馆与民间组织和艺术机构合作建档,与地方政府、辖区村镇开展合作,深入艺术家工作室提供建档服务,并借助大型活动推广建档、对捐赠珍贵作品的艺术家给予奖励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艺术家档案。对于艺术档案,除了收藏、展览之外,我们还可以拓展其功能。

一方面,出版发行与学术研究。除了艺术档案资料典藏外,各单位还可以积极参与艺术的流通、推广与研究工作,如DVD和图书出版、期刊发行、学术理论研讨等活动。作为掌握一手独家资源的艺术档案机构,在维护和保存艺术文化遗产之外,应当积极利用馆藏资源丰富的特点,对艺术史料开展整理、研究与出版,不仅能为学界提供重要原始文献和研究素材,同时能增强艺术档案的价值,促进与社会交流,助力艺术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社群服务与公共教育。艺术档案中往往承载着许多珍贵人群与事物的历史,如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原创剧目的演变,记载着我国艺术工作者们的奋斗历程。收集、管理并开放这些艺术档案,将其展现给社会公众,能够避免艺术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历史记录被遗忘,还可以通过艺术档案社会征集、主动捐赠、在线上传等方式不断增强社群活力与公众参与。此外,艺术档案机构肩负文化属性,天然具有提高公众艺术素养与审美水平的职责,艺术档案机构可以开辟艺术档案空间,开展如电影放映、展览巡演等公众教育活动,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发学习或教学课程,这些档案将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五)充分应用互联网新技术

我国在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服务上多以网站和数据库的形式呈现,除此之外还可以创新互动方式、创新沟通渠道、细化内容颗粒度。

其一,创新互动方式。例如,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技术等举办线上展览,实现足不出户接受艺术熏陶,使体验者产生完全投入、沉浸交互的感觉,由生硬被动向自然主动转变。

其二,创新沟通渠道。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公众与艺术档案行业的沟通桥梁,通过数据库建设和社交媒体网站建设,与档案形成者、利用者建立良性、实时的互动反馈,将档案服务提供给所有社会公众,这既是人性化的体现,又拉近了艺术档案与社会公众的距离。

其三,细化内容颗粒度。信息技术的进步赋予了艺术创作更多形式,也使得艺术档案的载体和格式更加多样,这要求细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颗粒度,从模拟态拓展到数字态、数据态,从文件级精确到数据级。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政策涉及较多对于数字化处理和元数据的规定,这也启示我国应当增强艺术档案管理的广度与深度,顺应3D打印艺术作品、沉浸式艺术作品、光学和电子媒介等新媒体艺术创作等时代潮流,制定符合新技术环境下艺术档案细粒度管理需要的政策。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于艺术发展的扶持力度,发布了诸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预示着我国艺术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也启示我国档案部门和文化艺术机构需要加强对于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艺术档案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考虑从顶层设计、协同合作、管理理念、利用服务、技术应用、人才建设和国际传播等方面优化和提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艺术档案所蕴含的丰富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本文为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国家大剧院艺术档案智慧化管理与共享应用研究”(批准号:2021-X-68)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6][7]郑淑玉.英国电影资料馆及其电影艺术档案管理[J].档案天地,2017(2):31-32.

[2][4]翟菲.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18):172-173.

[3]Smithsonian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Individual Membership [EB/OL]. [2021-11-06]. http : //www.aaa. si.edu/support/.

[5][8][11]周时.面向残疾人的档案公共服务——以英国残疾人艺术档案项目为例[J].浙江档案,2020(6): 27-29.

[9]苏博德.试论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建设的意义与价值[J].内蒙古艺术,2006(2):87-88.

[10]郑淑玉.法国电影艺术档案管理及其啟示[J].山西档案,2015(5):96-98.

[12]TheEuropeanUnion,Europeana[EB/OL].[2021-11-08].http://www.europeana.eu/portal/.

[13]Gallerix, Giant Online Museum[EB/OL].[2021-11-08].https://gallerix.asia.

[14]黄霄羽,展晓鸣.国外档案服务创新的亮点——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J].北京档案,2018(3):40-43.

作者单位:1.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事实如何?简述几点。

第一,作者引用《乐书》原文时所作断句-标点,错误百出。仅举一例。

“勇者,正直之德義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见“博文”下篇第123页)这几句,原本意思很清楚:“勇者,正直之德;义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经作者如上标点,无法理解。足证作者并未读懂原文。“博文”中种种谬误多由此而生。(为省篇幅,不一一举例,下同。请参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署名尚笃的《治学应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宗旨——读<陈旸及其乐书研究>》。这是一篇多年少见、有说服力的优秀书评。本短文就是为介绍尚笃一文而写)

第二,对一些古代名词术语作者显然不懂其含义(如“上庠”与“太学博士”, “文馆”与“秘书省正字”……),于是误读文本,曲解文义,妄加引申,有时把后事前移……导致结论没有可靠依据。

第三,对乐器的编列,《乐书》本无严格区分,书中有些文字并不是指乐器(或乐器品类),有些只是同物异名,等等。“博文”作者不明其义,概以不同乐器统计之。这样一种缺乏根据的“统计”,除误导读者之外,有何意义?

第四,“博文”对《乐书》的总体评价为何?作者竟全文照抄18世纪《四库提要》的文字1140余字,声称:“在此,仅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乐书的评价作为对《乐书》归宿探讨的结语。”这样的研究与前述的宣传语,相距多远,如此结论得来多么轻松,多么省事,多么令人惊叹啊!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七嘴八舌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舞蹈与音乐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都建立在节奏基础上,其表现形式又都是抽象性的。舞蹈通过人体具有美感的身体语言,通过其自身欲念和表达、显现与隐匿、确定与模糊来传输一种生动而立体、夸张而含蓄、灵与肉交汇的情感世界,以此塑造完美的视觉形象。而音乐是一种抽象的、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感情艺术。音乐用其旋律音调的起伏、节奏的变化、调式的转换来牵动听众的喜怒哀乐,以达到完美的听觉享受。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一、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

音乐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大型舞蹈《黄土黄》,是著名舞蹈编导张继钢在1990年创作的作品。这部“非常浩瀚”的作品就是在高亢的信天游的乐曲声中开始的。一群身着白衣红裤、腰上别着红色安塞腰鼓的男女演员在黄土高原的背景下,打着整齐的鼓点出场了。女演员扮演的西北婆姨们背对着观众,在舞台后面婀娜地行走着。一个,两个,三个……这群扎着红头巾、击打着红腰鼓的婆姨们转过身来,一个个都是俊俏可人的模样。男女演员围绕在舞台中央,一起昂扬地击打腰鼓。他们仰着脖子,高扬起手臂,仿佛向天而歌一样。我们注意到,他们激昂的舞蹈动作,如击打、跃起等动作,都是伴随着高亢的音乐进行的。发展到最后,节奏分明而又轻脆的击鼓声响彻舞台四周,在演员们欢快的击打声中,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作品对黄土高原人民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又比如被誉为20世纪华人舞蹈经典的大型舞蹈作品《黄河》,就是以冼星海创作的经典作品为依托,通过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的形式,塑造了“黄河颂”“黄河怨…黄河船夫”“黄河怒”等舞蹈群像。整个作品中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只是按照音乐的结构和发展逻辑展开舞蹈。因此,观众在欣赏这个舞蹈时,就是在乐曲的引领下,看到了一组组色彩饱满、节奏力度强劲的舞蹈段落,它们反复出现,一唱三叹,情感的波涛在舞蹈中一浪高过一浪,直到音乐和舞蹈在激情的顶峰中达到圆满。

二、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特征

好的舞剧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特征。而好的舞剧音乐的产生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舞蹈的编导以脍炙人口的音乐为依托,创作出了他们的舞蹈新作品。这种情形就是先有音乐,再有舞蹈。我们知道二胡曲《二泉映月》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以它为音乐素材的舞蹈作品既有无锡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瞎子阿炳》,也有辽宁芭蕾舞团近年创作演出的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等等。在这几部作品中,如泣如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贯穿始终,《二泉映月》音乐的特征就决定了舞剧的特征。又比如1959年诞生的由何占豪、陈钢两人作曲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成为许多舞蹈作品的音乐素材。近年来的作品就有——著名舞蹈家金星编导的现代舞作品《半梦》,以及著名特殊艺术家邰丽华与舞伴演出的微型舞剧《化蝶》。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烂熟于心的观众,在欣赏这几部舞剧作品时,往往是一边看一边哼着熟悉的旋律。音乐与舞蹈在这里水乳交融,这是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呀!

与先有音乐再有舞蹈不同的是,舞剧音乐产生的另一种情形就是——有的作曲家专门为舞蹈创作音乐。上世纪60年代杜鸣心与吴祖强先生为《红色娘子军》等舞剧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音乐。而近年来,作曲家张干一先生等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颇有建树。

我们以张干一创作的大型舞剧《野斑马》的音乐为例子。舞剧开始是一段口琴的独白,它细腻而抒情,带出了优美的动物与自然的主题。之后,张干一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多次运用管弦乐来发展和丰富主题。从序曲音乐、过场音乐到群舞音乐,作曲家张干一避免了“宣叙调”式音乐的生涩与枯燥,使白鹅、羚羊、猴子、斑马等动物的每一次出场,都呈现出主导动机鲜明的性格主题,这就使得动物们的形象丰富多彩又个性十足。如果我们把最初的口琴独奏音乐比喻为缓缓流淌的小溪,那么到了动物们逐渐融入到森林时的宏大音乐,就已经是汇集涓涓细流的大海了。这自然是音乐的神奇所在。之后,野斑马和斑马姑娘的爱情主题音乐,让观众欣赏起来既充满了想象力也不乏绚丽浪漫的色彩,它朗朗上口,让置身剧场的观众都不由得轻声哼唱起来。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舞剧音乐带给我们的震撼和遐想。

三、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气质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不同的地域、宗教习俗、语言文化和民族语言背景培育出了不同的舞蹈和音乐风格。我们仔细考察各个民族的舞蹈音乐时就会发现它们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也就决定了它们舞蹈的气质。

而说到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有一个人的名字就不能不提,他就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草原之子”的贾作光先生。他的名字是与蒙古族舞蹈密不可分的。出生于沈阳的贾作光,自从上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跟随吴晓邦先生来到内蒙草原后,他就被美丽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马群、豪放的牧民所吸引,大草原带给他的美感也激发起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激情。于是,贾作光扎根草原并以蒙古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了《鄂伦春舞》《马刀舞》《鹰舞》《摔跤舞》《骑士舞》《鄂尔多斯》《索伦》《哈库麦》《灯舞》《海浪》《鸿雁高飞》《任重道远》《蓝天的诗》等近百部反映草原和牧民生活的舞蹈作品。这些作品在半个多世纪里不知被多少舞蹈演员表演过,更不知让多少观众激动过。

四、加强对舞蹈作品音乐创作基本规律的认识

在我们初步认识了“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的基本规律后,我们有必要在提升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舞蹈作品中音乐创作基本规律的认识。

无论是国外的《天鹅湖》《胡桃夹子》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出来的中国舞剧《小刀会》《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这些舞剧中的音乐不仅都成为舞剧音乐的精品,而且还全部成了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但是审视当今的舞蹈音乐创作,可以用作音乐会演奏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寥寥无几。笔者以为,这样的现状并不意味着当今的时代缺乏优秀的作曲家,而是我们的作曲家群体对舞蹈音乐还不够重视。究其原因:一是编舞者对音乐的要求不高,较多使用现成的音乐作品的现成录音去生搬硬套舞蹈的动作;其二是作曲家对舞蹈音乐的认识还不足。舞蹈音乐的创作并不在于作曲技巧有多高,而是在于对舞蹈音乐概念的认识和定位,在于对舞蹈韵律特点、地方特色的深刻了解和认知,在于对舞蹈与音乐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和把握。写好舞蹈音乐,除了具有一定的作曲功底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舞蹈音乐创作必须具有“两栖”素质、兼备两种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名副其实的舞蹈音乐。优秀的舞蹈音乐对舞蹈具有两种功能:首先是刺激人体动作的表达欲念,其次是要与舞蹈作品的动作节奏相符合,使两者得以完美统一。因为舞蹈自身是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在特定的时间里以富有审美特点的运动节律,自然或人为地形成特有的舞蹈节奏,这是不可能从简单的音乐节奏中演化出来的。不同的舞蹈作品,地域不同其韵律节奏也各有特色。例如:在蒙古族快板音乐中较多运用连续的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在维吾尔族音乐中多运用切分和附点节奏;东北秧歌音乐中节拍重音常出现于小节的中间或最后一拍,旋律中经常出现附点节奏;朝鲜族音乐中常采用三拍子体系等等。因此,作曲家必须根据舞蹈的地方风格和舞蹈的节奏特点来决定音乐的风格及节奏。舞蹈演员也不能只根据音乐节奏去“为音乐”而舞,而是要依据舞蹈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共同结构和节奏特点“为舞蹈”而舞。没有两者的完美统一就不会有舞蹈性;没有两者的完美统一,舞蹈与音乐就会成为两张皮,就很难紧密结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相信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优秀的舞蹈与优秀的音乐“完美”结合的产物。

国外生命伦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现实世界。如何在生活世界中筛选并提炼出有益的德育理念,并实施有效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树立信念、形成真知的德育境界,是所有德育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内容而进行。

一、道德之殇,国人不容乐观的道德现状及其原因

德育在我国承载的外延很宽广,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小学德育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目前我国小学德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归纳其主要内容有:①热爱祖国的教育;②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③热爱人民的教育;④热爱集体的教育;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⑨良好的意识、品格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从这些内容的罗列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有些内容于小学生而言显得有些抽象,具有很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实施这样的德育内容显得如此沉重,缺少亲近感、真实感。

从社会生活的维度看,传统社会的封闭性、规范性要求道德教育培养的是能够接受或继承既定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个体。我们的学校德育在大德育观理念指导下选择和组织德育内容,必然掺杂着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这种框架指导下的德育教育收效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我们在媒体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对国人素质曝光的报道。国门打开,经济搞活,国力增强,国人的出国机会增多,国人的许多不雅行为曝光在国外的媒体之中,在国外的一些高级宾馆或旅游景区都会用醒目的中文提醒中国游客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插队、不要乱扔瓜皮果壳、不要破坏绿化、不要大声喧哗、便后要冲厕等。这些诸如我们国内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出现在了国外的宾馆、景区,可见问题之严重,国内不少媒体转载类似的报道后,都用这样的结语:我们的一些国人的素质实在是太低了。为何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堂堂礼仪之邦的国人道德素养会如此之差,古语训“人生儿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显然是德育教育的失误。这些现象的形成使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传统德育观进行深刻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所推祟的是一种“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一方面学校德育用道德理想或者是离实际太远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的培养,这是造成国人素质降低的本因。在大家局限于满足做道德伦理上的圣人后,反而对一些诸如简单的违背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等道德规范的现象却视而不见。

显然,德育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德育的目的在于服务生活,进行德育显然不能脱离生活、坐与论道。因此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切入点及着眼点都不光要在认识上入手,更要在行为诱导。那么,我们如何来寻找德育的出路呢?新课改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广实施给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

二、德育之变,新课改为学校生活化德育带来活力和生机

新课程将课程设置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特别是将学校原有的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改为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这是一次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遵循科学规律的理性而客观的调整。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德育应该更多地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现行的学校德育而言,在展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活动课程尚无法成为学校里主要的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实施就是通过教材的改革,把知、行与生活场景结合,迫使教师在教法上将知识、观念、理论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行为训练结合。

《品德与生活》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通过提倡小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德育目标的指向,一下从着重意识形态的内涵降低为直面现实的生活德育观。从生活性问题人手,以生活为定向,关注生活,关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这种生活德育观的回归,使得学校德育工作显得亲远而又自然。

新课标将《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在小学中高年段,将德育对学生从关心身边的物、有责任的生活提升到与人的接触,逐渐扩充到社会生活环境,使得德育的这种“生活化”取向因为学生成长的客观逻辑性要求而成为必然。这种德育回归生活的改革,使得我们逐渐收获德育改革的成果,并引导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

在落实新课程德育目标的同时,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就不能回避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丑恶现象。罗杰斯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任的人,我们就必须愿意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是一个多种经济多种思想文化并存与激荡的时期,我们既要让学生看到美好的一面,也要让学生知道丑恶的一面,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学校德育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是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对学校德育有着重要影响,“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德育既没有德育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而“参与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学校只有重视校内典型的社会生活的情况,学校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预备。不管是杜威还是陶行知,强调的都是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教育只有与生活世界相联系,才是真实并充满活力的。

学校德育是要把学生带进人的世界,人是有私念的,要让学生学会处理公与私、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忽视或损害个体的正当利益,阻止个体的自我实现。因此学校德育不应该是脱离现实利益关系的绝对超越,德育内容体现的应该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超越性与适应性的统一。如果学校德育内容自始至终体现的都是一种无私的超越价价观,力图超越个人价值,那么这样的德育内容实际上已经游离于个体之外了。杜威说:“社会只有致力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员的圆满生长,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同样,道德教育只有致力于教育对象的圆满生长,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

三、德育之策,学校生活化德育的实施

体现德育本质、实现德育功能的中介只能是德育的“生活化”。从生活性问题入手,以生活为定向,才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正确方式。

鲁宾斯坦认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作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经历“道德荒凉时期”之后,越来越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及其研究。当前英国应用较广的德育教材主要是《生命线》、《民主中的价值》,在确定德育内容时主要考虑学生需要、社会反馈和对道德实质的理论阐释三个方面。前者把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普遍行为准则作为认识路线,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和合作,后者从关注社会角度,鼓励师生探索人生价值,引导学生的道德推理向较高阶段发展。美国自1970年代以来,在学校德育方面则是逐渐普及公民学教育课程,并作为学校培养合格公民的新政策。

东方国家中,新加坡近二三十年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好公民》、《生活与成长》及《儒家伦理》。东西方在德育内容上表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关注生命、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德目进行实施。

实施策略一

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德育观和生活观入手,基本德育观包括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今日事今日毕、承诺的事一定做、不说假话不做假事、恪守时间。基本生活观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爱劳动、合理消费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讲珍惜时间的同时,分析正确娱乐、文明休闲与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关系;在讲勤俭节约的同时分析正确合理的消费与提高生活水平的关系问题。这些都是低年级学生所必须做到的。

实施策略二

对于中年级学生,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合格公民意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导,设计各种符合公民道德规范的活动,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底线做起,就像参与学习市民道德规范一样。带学生到银行认识一米线,并讲出为何要设计这样的一米线;带学生认识红绿灯,并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鼓励同学问相互走访,在交往中学会交往礼仪,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尊敬长辈;以绿色理念教育学生善待弱小和环境,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会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益处;在这一方面安排的内容可以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理解尊重、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团结协作等。

实施策略三

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们要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显露,不少学生的耐挫心理低下,加上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到了一定的心里断乳期,许多话都不愿与家长说,因此在这个年级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都旨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且决定德育绩效的道德内化程度与受教育者个垮的心理结构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是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可以在德育中安排心理教育的内容: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情感等,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为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奠定基础。

德育生活化是一个渐行渐进的过程,在德育“生活化”成为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之时,仍有需多的问题有待探讨,但德育生活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理性归依表明了我们的德育工作正走向实处,给学校德育注入了源共活水,使得学校具体从事德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和老师找到了方向,有了具体的操作目标。

通过不同学校不断的实施和探索,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的道德素养会有更大的提升,我们国人的素质改变也是值得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上下五千年凝聚成的古国文明的道德之光,依然会成为引领世界公民价值观的航标。

上一篇:青年政研会论文范文下一篇:高中德育导师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