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8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 prime lending crisis),也称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阶段

从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来看,根本上讲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次贷危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5月之前,美国利率较低,投资活跃,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高企。大批的投资者对房地产有着很高的投资欲望,从房产供需上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造成了房价上涨(如图1所示)。

图1中,在需求D下,满足需求的供给为S’,供求平衡的价格为P’,然而由于供给不足,实际供给S远远小于S’,从而使市场价格P>P’。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增加供给是缓解市场压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阶段:然而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举措。相反的,由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飞涨,贷款金融机构看到了房价上涨的巨大利益。于是,金融机构以房产抵押贷款的方式,向信用状况不佳,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收取更高的利率。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必担心贷款者不能还款,因为将抵押的住房变现,金融机构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样的金融产品的推出,毫无疑问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从而使房价进一步上涨(如图2所示)。

图2中,在原本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次贷的推出,进一步使需求扩大,需求曲线右移至D’,市场价格随之上升到P’’。为分散市场风险,贷款机构将贷款的打包,推出了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等金融产品,卖给了大批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将CDO抵押给贷款机构,用贷款资金继续购买CDO,继而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又设计出许多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此时,债务性质的资金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第三阶段:2006年6月开始,美国利率上调,造成了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开始下跌。由于次贷利率采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利率的优惠利率时限到期后,利率便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了,大批的次贷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形成了大规模的贷款违约损失。贷款机构收回大量的抵押房产,为回收贷款,大量的房地产进入市场。对于冷淡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被扩大了,房价自然会进一步下跌(如图3所示)。

图3中,抵押房产进入市场,使供给扩大至S’’’,从而使已经下降的P1进一步降至P2,次贷贷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损失。

由于之前,市场上有大量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次贷的损失很快便传递到市场上其他的大量债务资金上,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的爆发。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后欧洲、韩日等国的银行也大规模的投资了次贷,这样次贷便成了全球性的危机。

二、启示

从次贷危机的形成来看,由于贷款机构轻视了次贷的风险,将资金贷给了风险较大的次级贷款者,而一系列衍生金融产品的推出又进一步将风险扩大了,当风险显现的时候,损失也被成倍扩大了。但从以上的供求分析来看,次贷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是,贷款机构没有很好地分析市场的真实状况,在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时,次贷的推出使供不应求的状况加剧了,而市场降温时,抵押房产的处置又使本来冷清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了。

供求规律是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任何违背供求规律运行的行为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那就是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等市场指标形成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在简要介绍信用评级机构与主权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1、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2、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全方位监管体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主权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

引言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独立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理论上而言,评级结果有助于反映债务国真实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并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稳定投资者的收益;同时,也可削平债务国贷款的高峰—低谷周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于评级机构的斥责之声不绝于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前瞻性不足使其威信首次受到挑战,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中评级机构“落井下石”般的降级浪潮又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一、信用评级机构与主权信用评级

(一)信用评级机构的产生及现状

评级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身是商业信用评级,最早出现在美国。路易斯·塔班于1849年在纽约建立了以企业为评级对象的最早的信用评级机构,并于1849年发表了最早的评级理论及方法。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评级机构主要是美国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 Rating),该三大权威评级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95%,形成了事实上的“评级霸权”。

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则可以用评级毁灭一个国家。”国际投资者对于主权评级依赖性的增强客观上赋予了评级机构偌大的权力,它们甚至成为了各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看门人”,变相掌握着一国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某种程度而言,谁掌握了国际评级话语权,谁就控制了全球的信用资源。

(二)主权信用评级简介

1、主权信用评级的含义

主权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对债务国主权债务的违约可能性进行的评估。主权信用评级不同于行业评级以及企业评级,它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整体信用价值,偿付意愿的评估是主权信用评级区别于公司信用评级的重要特征。鉴于国际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投资评级过的证券,各国政府通常主动寻求信用评级,以便使自己(和国内其他发行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①。

2、主权信用评级的级别说明

在主要的评级符号或者评级级别方面,三大最具影响力的评级机构虽略有不同,但大体保持一致(见表1)②。

3、主权信用评级的意义

主权信用评级不仅影响一国主权债务和国内非主权债务的融资成本,也影响着该国的信用资源和金融安全。首先,受到“主权信用封顶”的限制,国际评级机构给予一国银行业以及公司的信用评级都不会超过该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倘若一国拥有较低的主权信用评级,那么这些国家的银行股份以及企业债券国外发行的价格都会较为低廉,它们只能被动承受着高成本的融资。其次,主权信用评级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信用资源。2008年世界外债总量约为61万亿美元,AA级以上的29个国家的外债总量为558万亿美元,占有国际信用资源的913%,这些全部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信用级别不高,所占国际信用资源的比重较低。此外,当主权信用评级出现变动时,被评级国家的资产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从而引起资本大规模的跨国流动,威胁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客观、公正且具有前瞻性的评级结果可以深刻反映债务国的偿债能力以及偿债意愿。投资者可以根据评级结果的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投资组合,规避风险以确保收益。正是评级机构百年发展史树立起的绝对威信使得国际投资者对评级机构保持了较高程度的信任。

二、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

在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公布的评级标准介绍中,它们列举了许多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因素作为其主权信用评级的基础。但是,它们没有公布这些因素的相对权重,也没有确切的数学公式将这些得分进行组合。

(一)主权信用评级决定因素的定性分析

综合考虑标准普尔与穆迪的评级报告,以下这八个变量因其被列举的频数之高,故可被认为是评级机构进行主权信用评级时所重点考察的对象。

1、人均收入

债务国的人均收入越高意味着该国的税基越大,相应地,政府偿债的能力就越强。这一变量可以反映借款国的政治风险和其他重要因素。

2、GDP的增长率

GDP的增长率越高,既定时间内国家的偿债难度越低。

3、通胀率

高的通胀率不仅可以暗示着政府的财政结构问题,也影响着公众对于政府的支持。持续走高的物价很可能引发政治风险。

4、财政平衡

从财政状况可以看出一国政府弥补赤字的筹资方法以及偿还债务的意愿。

5、外部平衡

长期大规模的经常账户逆差可以揭示出该国较高的外资依赖度,使得一国的偿债能力变得不可持续。

6、外债情况

外币债务相对于外汇收入的上升意味着一国债务负担水平的加重,亦对应着较高的违约风险③。

7、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不太倾向于对它们的国外债务违约。因为,它们的经济基本同世界经济连为一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我们可以用“一国是否是工业化国家”来描述这一指标。

8、违约史

信用声誉在主权信用评级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在最近出现过债务违约的国家被认为是高信用风险国家。

(二)主权信用评级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

为了评估上述八个变量在主权信用评级中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总体显著性。Cantor和Packer曾用49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像许多分析师把债券评级转化为回归分析数据那样,他们按照如下方式给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级结果指派数字值:B3/B-=1,B2/B=2,一直到Aaa/AAA=16。他们使用最小二乘法将穆迪和标准普尔的数字值与八个解释变量联系了起来。估计结果如下: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权重有所差别,但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评级标准基本相同。而且,二者的平均评级关于对这八个变量的回归解释超过了90%的样本变化。单个系数中,人均收入、GDP增长、通胀率、外债情况、经济发展指标和违约史指标都有预料的符号且统计显著。财政平衡和外部平衡的统计系数不显著且没有预料的符号。

尽管评级机构还需考虑很多定性因素,诸如政治风险、社会稳定程度等,也不排除评级机构的预设政治倾向因素,这都使得定量模型不足以解释跨国评级中的全部变化。但是,90%的解释力说明评级机构基本还是依靠上述变量决定一国主权评级的变化。评级机构权威树立的基础是其相对独立、公平的评级结果,其近百年来确立的话语权和公信力亦不是偶然的。从1971年到1997年,没有一家得到标准普尔的AAA评级的债券在评级后的第一年内违约,只有不到1%的AAA级债券在评级后的10年内违约。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也公开声明,评级是衡量主权违约风险的较好指标。因此,正常年份中,一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依旧是评级公司决定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因素,评级结果的改变仅仅是主权信用走势的反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债券收益率等变量,而不能对该国宏观的主权信用走势起决定作用。

三、评级机构遭遇“信任危机”: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

原则上,公允的主权评级有助于削平一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贷款的高峰—低估周期。在高峰期,尽早的评级下调有助于打消乐观的预期和减少私人短期资本流动,低谷期的评级提前上调则有助于向市场注入信心,缓解一国融资难题。历史上,评级机构正是很好地发挥了上述作用才使得国际投资者提高了对评级结果的依赖程度。

图1亚洲金融危机中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化⑥

图2欧债危机中主权信用评级的变化⑦

然而,近些年金融危机的频现让评级机构遭遇了严峻的信任危机。它们非但没有在危机前公布相应的预警通告,调低相应主权国家的评级级别,反而在危机中扮演了“落井下石”的角色。危机初显苗头时,评级机构纷纷调低危机国的主权信用评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如此,2010年的欧债危机亦是如此(如图1、2所示)。1998年7月至1998年9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大评级机构共发布了60多次降级、“观察”以及“负面”通告,多次下调泰国、韩国等国的主权评级,引起了这些国家股市、汇市的巨大波动。其中,印尼、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由于多数重要债信指标被拉至“垃圾级”,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2010年4月27日,评级危机再次显现5,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债务评级从BBB+下调至BB+,前景展望为负,同时将葡萄牙主权债务级别从A+下降到A-,前景展望为负;翌日,标准普尔宣布将西班牙主权债务级别从AAA下降到AA,前景展望为负。消息一经传出,希腊和葡萄牙股市分别暴跌6%和5%,德、法、英等国股市普遍下跌2%-3%。7月5日,穆迪将葡萄牙政府长期债券评级由Baa1降至投机级Ba2。此前,该机构曾将意大利Aa2主权信用评级、23家意大利次主权机构的长期评级及优先无担保债券评级全部纳入负面观察名单。惠誉甚至将欧元区核心成员国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2012年伊始,标普又宣布同时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将法国和奥地利的AAA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个级别至AA+,同时将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评级分别下调两个级别。全球金融市场数据显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全球股市总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美元。

评级机构的降级风暴让社会对其独立性与前瞻性均产生了怀疑。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评级机构非但没有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反而对已经出现危机的国家实施“炮轰”式降级,不仅恶化了危机,而且增加了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以及国际社会对其进行救助的难度。评级机构近年来的“恶劣”影响使其自身的信用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具体而言,最近几次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表现欠佳”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内在与外部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评级失真的内在原因分析

1、美国的评级垄断

从1975年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认证制度(NRSROs)。在此制度下,美国承认的评级机构只有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同时,美国要求国外筹资者在其国内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时必须接受NRSROs的评估,由此确立了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地位。自此之后的20年间,美国再未批准其他评级机构。截止2009年,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信用评级服务市场95%的收入。NRSROs制度的确立客观上为评级行业设置了进入壁垒,造成了三大评级机构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加之尚未形成有效的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⑧,这都为近些年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慵懒表现创造了客观条件。新兴市场债券利差(EMBI spreads)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一国的基本经济面情况⑨,对于有效削平高峰—低谷的主权评级,它们必须通过向市场传递新的信息,领先而不是滞后于利差的变化。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数据显示,评级机构的表现似乎不尽如人 图3EMBI spreads与韩国的主权信用评级⑩。从下图可以看出,穆迪对韩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数次调整(左轴)均滞后于EMBI(右轴)的变化,并无任何前瞻性表现。

2、特殊的政治目的

评级行业的垄断为美国带来了评级标准的制定权。具有浓厚美国色彩的三大评级机构在选择评级模式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偏好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认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政体、市场结构以及法治政府等均优于其他地区,从而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非英美等国给予了较低的评级。2010年,美、欧、英、日四大经济体总债务余额高达84万亿美元,约为其GDP总额的24倍;全球债务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外债总和已占据全球债务总额的82%。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拥有全球AAA级信用评级。尽管三大评级机构一再宣称其独立性与公平性,但评级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标准以及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意图则是国际投资者有目共睹的事实。

事实上,评级过程中掺杂特殊因素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当中。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于主权信用评级的模式选择亦存有一定的预设政治倾向。在2010年7月公布的《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研究报告中,其选用的评级立场、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上,均与三大机构存有较大差别。该评级结果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信用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肯定,而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则给出了低于中国的评级。这固然是“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世界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但从其评级结果可以看出,该机构选用了偏向于新兴经济体的评级标准,亦存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

(二)评级失真的外部原因分析

1、主权信用评级难度较大

如前所述,主权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对债务国主权债务的违约可能性进行的评估,既包括对一国偿付能力的评估,也包括对其偿付意愿的评估。评级机构需选用一系列指标并进行量化分析,方能出具最后的评级结果。首先,评级机构主要利用市场中公开可用的信息进行评估,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信息的不对称。数据的不易获得性客观上造成了评级结果的偏差。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对一国主权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可能会遭遇复杂衍生品难以估计等问题。再次,评级机构具有预测性的评级结果决定了它不可能绝对准确。评级模型需要基于一定的假设并使用部分历史数据才能得出最终结果。部分假设可能会不成立,历史数据可能具有局限性,模型可能存有使用模型的风险,这些都导致了评级结果可能产生误差。

2、投资者过于依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

美国的认证制度以及评级机构之前优秀的发展史导致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结果的过度依赖。评级结果成为了投资者进行投资时的重要参考指标,缺乏良好信用评级的债券发行人很难在国际金融市场中顺利实现融资。正常年份中,评级机构客观的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向,受羊群效应影响,国际投资者大规模的投资潮流掩盖了债务国的内部风险,这反过来会加大评级修正的难度,客观上创造了评级失真的可能性。

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过度依赖在危机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且破坏力更大。危机中,评级结果修改传达出的债务国信用能力弱化信号往往被投资者无限放大,导致大批非理性撤资的出现。无疑,这对于已有危机苗头的债务国而言可谓雪上加霜,客观上加速了危机的到来。投资者大批撤资表现出的该国信用情况恶化又促使主权信用评级被进一步下调,恶性循环的形成向市场展现出了主权评级决定主权走势的表象。

评级行业的寡头垄断让评级机构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丧失了原有的前瞻性,选用特殊评级模式的事实决定了评级中主观倾向性的难以避免。评级惰性和预设的政治倾向所导致的评级失真确实是评级机构应该反思的重要方面。但是,国际社会对于评级结果的过度依赖则是评级意义被放大的主要诱因。这点在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果不是投资者对评级机构较高的信任程度,评级机构就不会掌握一国的“生杀大权”,亦不会表现出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的现象。

四、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改革:强化竞争、完善监管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级机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规范化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可为国际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投资信息,亦可为评级机构自身创造出无形的信誉资本。近年来,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不足、前瞻性欠缺、评级标准不透明等问题已经使得人们对这一机构的运行模式产生了怀疑,作为信用产品提供者的评级机构本身遭遇了信任危机。鉴于评级机构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综合近年来评级失真的原因可以得出,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改革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强化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

评级行业的垄断是产生评级误差的重要原因。正是市场份额的绝对占有优势使三大评级机构丧失了及时纠正评级的主动性,从而无法发挥风险预警的功效。打破垄断的最有效方法即引入竞争。前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亦表示,加强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是更好的选择。竞争的环境将会刺激评级机构以更加审慎的态度不断完善其内部评级模式,通过公布独立、准确而且及时的评级信息来或得市场的认可。

欧债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火上浇油”般的举动使得试图努力控制债务危机的欧盟领导人怒火万丈,他们对三家美国公司主导全球评级服务业的现状感到不满。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洲应该尽早成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此外,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也表示,希望通过本国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打破当今评级三巨头的垄断格局。尽管对于新兴评级机构而言,挑战三大权威机构尚需时日,但是,评级机构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涌现将会为全球评级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评级市场的竞争活力,促进评级体系的规范化发展。将来的评级市场很可能出现多元格局,新兴经济体、欧洲、美国的评级机构分别按照自己的评级标准对全球的主权国家进行信用评级,并独立地发布各自的评级结果。

(二)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体系

人们对主权评级的依赖心理赋予了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翻云覆雨般的权利,一纸评级修订书往往可以决定一国的生死。然而,在债权国遭遇危机袭击之时,颐指气使的评级机构却从未因市场的动荡而烦恼。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国际市场缺乏明确的评级监管体系。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由证监会(SEC)监管,该机构监管不力、反应滞后的诟病在数次危机中展露无遗。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力与其目前的国别监管现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建立完善的评级机构监管体系是避免评级失误频现的最主要的方法。

1、国际层面的监管

三大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业务涉及国际金融市场,其产生的影响亦是全球性的。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出台全球性的国际评级机构监管办法,无法确保评级机构行为的合规性,也无法有效地约束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

鉴于评级机构的巨大影响力,国际社会有必要通过权威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监管,这不仅需要该机构对评级公司的市场进入实行严密的资格审查,更需要它对评级公司出具的评级结果第一时间进行审慎性检查以及适时的事后评估。对于不符合进入标准的评级机构不予批准其进入评级市场,对于谨慎性较差以及评级结果违约率较高的评级机构,亦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退出机制将其从市场中淘汰。

2、政府层面的监管

信用评级机构的主权性质决定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的参与是监管效力的重要保障。目前,G20已经达成一致意见,所有的信用评级机构都必须在本国进行注册,并且要纳入该国的金融监管范畴。与国际监管相比,评级机构所属国政府的监督更具有直接性。这首先需要一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通过明确的信息披露规定来提高评级机构标准选择的透明度,增加评级过程的公开性。其次,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追踪性检查,对于违规评级的机构给予相应的惩罚。同时,各国政府应通力合作,定期举行会谈,交流本国评级行业的监管情况。2011年2月,国际证监会组织提出成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论坛,用于各国评级机构监管当局交流本国评级公司的行为准则落实情况,这一建议指出了政府合作的可行方法。

3、行业层面的监管

信用评级行业层面的监管主要指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自律性组织的监管。评级行业的内部监管可以督促评级机构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守和贯彻,也可通过行规有效制约评级机构的行为。跨地区的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协调不仅有利于完善评级机构自身的评级标准建设、及时纠正评级误差,亦有利于从基层推进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设,促进各评级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与经验交流机制的形成,从而为国家以及国际层面的监管创造良好的合作基础。

加强对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治理是数次危机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强化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过程、评级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等信息的披露要求是国际社会已达成的共识。这不仅要求增加评级行业的内部竞争,通过评级结果的可比性提升评级行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也要求国际社会从多个角度完善对评级行业的监督管理。尽管如此,从国际评级市场的现状来看,要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过程的透明性和评级结果的公平性,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评级机构的内部建设着手。任何的外部监管均属外部约束,只有通过自身的内部约束才有可能确保外部监管的有效性。总之,从评级机构的内部控制入手,构造内外约束相结合的多维监管体系是国际社会必须完成的一大历史任务。

五、结论及启示

评级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权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对债务国主权债务的违约可能性进行的评估。公平的信用评级有利于一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且可以通过风险发现、风险估计和风险劝告服务于广大国际投资者。目前国际评级行业主要被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垄断,决定其评级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人均收入、GDP的增长率、通胀率、外债情况、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违约史六项。或许因为财政政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内生性,主权评级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可以说,正常年份中,一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

近年来,评级失真的频频出现不仅使得评级机构遭遇信任危机,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危机的救援难度。究其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找到答案。美国的评级垄断以及评级机构特定的政治倾向固然是导致评级偏差的主要诱因,但评级的难度以及投资者的夸张反应亦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部分。后者在危机中表现的甚为明显,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信任程度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赋予了评级机构决定一国主权走势的巨大权力。

随着评级机构影响力的扩大,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化整治,以便其更好地服务市场。具体而言,提高评级质量需要从强化竞争与完善监管两方面努力。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与全面的内外监管体系可以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评级机构在危机中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亦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理,但将危机的出现全部归因于评级机构是不理智的做法。作为独立的信息提供者,评级机构仅作为第三方向市场公布其评级结果,如何看待这一结果则取决于投资者自身。我们需要在增强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降低对评级机构的依赖性。对我国而言,加快建立自己的评级体系,减少对国外评级机构的依赖固然重要,但更加应注重对国内投资者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重塑规范化的评级体系,避免评级危机的重现。

参考文献:

[1]CantorR,PackerF“Determinants and impacts of sovereign credit ratings”[J] Economic Policy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vol 2 (October 1996), 37-53

[2]FerriG,LiuL,StiglitzJE “The procyclical role of rating agencies: Evidence from the east Asian crisis”[J] Economic Notes, (1999), 335-354

[3]Nada Mora“Sovereign credit ratings: Guilty beyond reasonable doubt?”[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New York, No 30 (2006) 2041–2062

[4]Giovanni Ferri, Li-Gang Liu, Giovanni Majnoni “The role of rating agency assessment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mpact of the proposed Basel guideline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New York, No 25 (2001) 115-148

[5]Laura Jaramillo and Catalina Michelle Tejada“Sovereign Credit Ratings and Spreads in Emerging Markets: Does Investment Grade Matter”[R] IMF working paper, March, 2011

[6]周小川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依赖[N]中国证券报,2011-12-26 (A02)

[7]李睿超,刘彬评级机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以两次金融危机为例[J]商业现代化,2011年4月(下旬刊),总第645期

[8]高汉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性选择:强化竞争与弱化依赖[J] 经济经纬,2011(03)

[9]杨蕾评级机构遭遇“信任危机”[N]中国证券报,2010-5-10 (A07)

[10]张强,张宝次贷危机视角下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重新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5)

[11]段炳德,米建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影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发展研究,2011(03)

[12]于洪辉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功”与“过”[J] 中国货币市场,2009(02)

[13]曹荣湘国家风险与主权评级[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注释:

① 信用评级包括对一国政府的本外币债券进行评级。迄今为止,外币评级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依然是比较普遍和比较有影响的。

② 惠誉与穆迪在外币评级符号上相同,故略之。

③ 当然,债务人关注的是一国的总债务负担,而不仅仅是外币负担。但是,穆迪在主权评级中更多地强调外币债务,认为它比总的外债有更大的重要性。

④ 经济发展指标以虚拟变量的方式引入,其中:1=工业化;0=非工业化。

⑤ 评级危机可以定义为,在任何6个月期间内,一国的长期外币债务被下调三级主权信用评级。与货币危机类似,这无疑会引起该国金融市场的混乱。

⑥ 数据来源:Standard & Poor’s。

⑦ 数据来源:Standard & Poor’s。

⑧ 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由证监会(SEC)进行监管。国别层次的监管与信用评级机构全球层面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⑨ 可以认为,利差变大即说明一国基本经济面的恶化,利差缩小则说明经济的复苏。

⑩ 数据来源:Bloomberg与Moody’s。说明:EMBI使用右轴,评级结果使用左轴,评级结果赋予0-100的值。

各国的外币信用等级:中国AAA,美国AA,德国AA+,日本AA,英国AA-,法国AA-。

按照目前的形式分析,可以考虑让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完成这一职能。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和金融风险具体含义的解释,指出金融风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这一趋势,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具体原因和主要特点及其我国应对次贷危机的重点策略做一简要说明。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失衡;按市价调整

一、美国次贷危机理论概述介绍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二、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兴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地发展壮大,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取代了以往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多形式地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银行靠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于是,这就迫使银行业渐渐退出传统的信贷业务,把新的业务业务增长点转向了质量较差的收入增长,他们通过适当地介入“高收益风险”的次级贷款业务来优化以往“低收益风险”的信贷组合然后将这些资产证券化,出售给各机构,以达到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开始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美国金融业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取代了以往主要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多形式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银行靠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这就迫使银行逐渐缩减传统的信贷业务,把新的业务增长点转向了差异很大的消费者客户群体上。这一业务内容的变迁,实际上完全改变了原来银行业长期积累的商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模式。来自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被迫改变经营战略:从以公司信贷业务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信贷业务为主;从传统稳健的资本管理模式,转变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的现代模式。这样经营业务和战略上的转变给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都带来新的挑战。

四、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特点分析

1. 月供数额重新设置

每到5年或10年, 次优级贷款人的偿还金额将自动重新设置, 贷款机构将按照新的贷款总额重算月供金额。贷款人将发现他们的月供金额大幅度增加, 由于负摊销的作用, 很多人贷款总债务不断上升, 他们唯一的希望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才能卖掉房子以解套, 否则将会失去房产。

2. 还款压力前松后紧

次贷产品的利率和还款机制大都带有“诱惑性”,月供呈现前松后紧的特点,借款人在贷款初期往往只需交纳优惠的月供额,随着后续恢复市场利率,月供额不断增大,借款人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

3.产品设计复杂难懂

次贷产品复杂的利率和还款机制使借款人难以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偿还能力, 同时次贷产品对借款人提前还款征收较高的罚金。在月供之外, 借款人还需支付税收和保险。可大多数借款人对这类产品的特点和风险不太了解, 缺乏对自己支付能力的合理判断。

4. 风险控制自我放松

发放次贷产品时, 为与同业竞争, 贷款机构降低对借款人收入证明的要求, 甚至不需提供, 且降低首付, 甚至无首付, 使借款人的实际投入较少, 违约风险增大。

五、美国次贷危机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放款机构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贷款或将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债权人,只是借款人和贷款购买机构或债券投资者的“服务中间人”。对“中间人”来讲,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已经被转移出去。!因此,放款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负责任的“掠夺性”贷款行为,如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对借款人的审查,而这些行为是证券化债券投资者观察不到的,其后果在短期内也很难显现、尤其是在经济景气时。

2.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

由于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抵押贷款组合的真实信息,使得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加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并将评级结果作为预期投资收益安全保证的信号。

而对评级机构来讲,收入来自于收取评级费用。在次级债券市场上,评级机构受利益驱动,不排除人为提高次级债的信用级别,以便顺利出售证券后从证券发行者处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3.抵押经纪人的道德风险

美国60%的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由经纪人来完成。由于经纪人主要靠推销贷款来利,因此,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需要更多的人借款、更大的负债金额、更长的负债时间。在利益的驱动和监管不当的情况下,抵押经纪人同样容易产生掠夺性贷款行为,如向借款人恶意推销贷款、获得佣金以外的其他收入、误导和欺诈行为、以各种手段诱使借款人在对借款条件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被动接受贷款、贷款合约条款含糊不清损害借款人利益等 。

4.自我膨胀与风险积累

在这种信贷模式下,由于银行出售贷款或将贷款证券化后所得资金并不是存款,是资产交易的结果。这部分资金不需要缴纳法定准备金,因此,银行“创始贷款”的规模几乎不受法定准备金和资本金的约束。

六、中国防止次贷危机的防止策略

1.加强贷款前审查

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没有坚持严格的贷前审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要认真对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房地产的价值。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者实行严格区分,从各个方面考察借款人。并且这些工作要由商业银行自己做,不要盲目委托其他的机构,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防微杜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2.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次贷危机的产生,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潜在风险反映不迅速的状况。因此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该监督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者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让借款者充分的了解产品的还款方式和潜在风险。并且告知借款者必须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由于房地产行业容易出现泡沫,因此,监管部门还应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借款人和投资机构的防风险的能力。

3.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到美国,为避免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尽快推动出口多元化,分散风险。同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持有大量的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等在内的金融资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与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联度高的国家的风险的跟踪监测,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与化解风险。

总结:由于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当这些因素所引起的风险集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因此,应对美国这种类似的金融风险加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2]王东,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J],当代经济2008(9)

[3]刘英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3)

[4]肖才林.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住房信贷市场的警示[J].时代金融,2007,(12):7— 8.

[5]王寅.美国房贷风险警示中国[J].决策与信息,2007,(8).

[6]辛乔利,次贷危机源于管理疏忽[J],卓越理财2008(5)

[7]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历史比较;本质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7年初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引发了一场席卷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而且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人们对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很多分析,普遍认为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不力是其中之一,如刘克崮(2007)、曹远征(2007)等。然而这些分析并没有揭露次贷危机的本质。为此,笔者将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以来的若干次金融危机对比,借助历史的框架进行分析,探讨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

二、金融危机的历史比较

二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据Lindgren、Garcia和Saal(1996)的统计,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个国家发生过银行部门的严重问题或危机。限于篇幅,本文选取影响较大的1929年大危机、1971-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危机、1987年美国股灾、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此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29年大危机和其后几次危机区别很大,第一,美元还未充当国际货币,各国主要采用的是金本位或者银本位;第二,起源国——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没有巨额的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也很低。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是实体经济危机引起的,当时的美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强劲,持续顺差而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但是其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在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英国经济停滞,日本经济危机频发,德国也背负巨额外债,由于金本位下能够支撑贸易和债务流动的货币数量有限,债务链条最终断裂,美国产出严重过剩,加之美国国内收入分配也失衡严重,无法靠内需消化过剩的产能,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了金融危机。当然信贷的增长对于股市等资产泡沫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大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

与此对应,其余几次危机有三个共同点:首先,都与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有关;其次,美元都充当着世界货币的功能;最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由此出发可以得出结论:自从美元充当世界储备货币后,世界金融危机与美国过度供给美元造成世界货币失衡有必然的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开始利用美元的独特地位大量发行货币。这可以从美联储公布的M2、M3上得到反映。由于美联储早在2006年就停止公布M3的数据,这里选取M2的数据变化来观察美国货币供应的数量和增长变化。M2 可以反映出金融机构信用膨胀的信息(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后,美元发行加速明显,1987年《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美元发行增速有所下滑,从1996年开始重新开始加速,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增速稍有回落,但2005年开始又开始加速。美元加速发行跟几次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美国大幅度增发货币的背景是预算赤字不断上升,国债发行量增加,同时国际收支持续出现日益严重的贸易赤字,通过维持国际收支逆差为其国内预算赤字融资。

三、次贷危机的本质分析

通过上文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比较,可以发现数次较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美国大量供给美元以弥补国内赤字有关。下面通过分析国际名义价格指数的持续加速上涨与国际真实价格指数不断下跌的长期严重背离,证明美国过度供给美元是次贷危机的本质。

(一)国际价格指数分析

这里分别用图2和图3进行分析。图2是过去52年路透—CRB指数的变化。指数编制当年(即1956年)到1970年期间,国际商品价格异常稳定,指数一直徘徊在基期水平100附近,价格波动的幅度非常小。1970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商品价格剧烈上涨,并且连续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攀升。80年代初期到2001年,国际商品价格维持在前两次上升后的高位波动,2001年以来则又是新一轮价格上涨高峰。到2008年6月,该指数已经从2000年的210附近上涨至自其编制以来的最高水平615附近,涨幅达到193%。可见,从名义价格来看,在过去50年中,国际商品价格基本上经历了“平稳—攀升—在新的高位波动—继续攀升”这样一个变化历程。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正是商品价格新周期中的一个上升波段,即使将这个上升波段放到过去50年中来看,其涨幅仍然非常醒目。

但是从更长周期的角度或实际价格角度来看,全球商品价格变化却展现出一条不同的曲线,图3是1900年以来国际商品真实价格的变化情况,由图中可见价格总体趋势仍然是长期下跌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指数值48已经是百年来真实商品价格的最低点,比1900年的指数值129已经跌去了63%。

比较图1和图3不难发现,这种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长期趋势的背离跟美国不断增加货币发行造成的美元流动性过剩及其引起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关系紧密。

(二)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大量发行美元弥补赤字的经济模式虽然是一种内在不均衡模式,并且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但是通过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结构在短期又可以维持全球范围内的均衡。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直到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经济的短期繁荣是源于资源出口国资源价格上涨而外债大幅减少;贸易加工国低成本改善本国经济生态,积累了大量贸易顺差;发达国家优质低价商品提升消费者福利。所以,巨量的美元货币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润滑迅猛增长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作用。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均衡无法维持。首先,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对外融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按照2007年美国对外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约为25%),当年新增的GDP不够用来偿还对外融资的利息,经常项目赤字难以为继。对内美国个人不断过度消费带来个人储蓄率的不断降低,对流动性的过度需求刺激了金融衍生品的过度膨胀,在利率环境和资本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化时,个人偿还能力的改变极易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

其次,贸易加工国的产业结构制造化趋势明显,消费受到抑制。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在国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时也遇到压力,到一定的临界点以后反而会面临经常项目赤字的威胁(类似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泰国),同时依靠便宜的劳动力积累起的外汇储备大幅贬值,国家财富遭到美国为代表的债务国的变相掠夺。资源出口国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产业结构失衡。

再次,本次金融危机和其余几次又有很大的不同。从结果来看,上述三次危机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美国所受的影响是短暂的,而本次金融危机美国不仅是危机的发源地而且本身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实体经济在前面所述的不均衡中积累了严重问题。2001年,在互联网繁荣的终结和“9·11”恐怖主义袭击的双重打击下,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向美国经济注入大量现金,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8月的3.5%骤降至2003年中期的1%。多年来美国政府乐于享受滥发美元获得的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等收益,逐步忽视了其实体经济,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利润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与此相反,制造业却越来越低。因此美联储这次信贷扩张增加的货币相当多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在过度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下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和金融市场。在美国历史上,1890年至2002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的增长率基本与其通货膨胀率相当。但到2007 年夏,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与其1995年相比上涨了70 %。

最后,美国凭借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主导的国际经济结构助长了美国普通家庭的过度消费。但普通美国家庭的收入并不能长期支撑这种过度消费,导致家庭部门的欠债越来越多,超过了美国GDP的90%和美国家庭部门可支配收入的130%。正是这种脆弱的金融状况给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急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引起通货膨胀时,美联储又被迫进行货币政策的紧缩,直接导致整个金融链条首先在次贷这个承受力最低的环节被撕裂,引起整个金融系统信用的萎缩,金融体系从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冻结,最终发生了这次金融危机。

总之,次贷危机的本质原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者滥发美元。不仅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内外部失衡,而且通过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造成或加剧了其他国家的内外部失衡,在这种失衡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或者遇到一定的突发事件时,便爆发出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进入一个痛苦的再平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7

(12):1-7.

[2] 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4-11.

[3] 朱民,马欣. 新世纪的全球资源商品市场——价格飙升,波动,周期和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2006(11-12).

[4] 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8(4).

[5] Lindgren, Garcia and Saal. Bank Soundnes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 IMF,1996.

[6] Jeffrey D. Sachs. The Roots of America’s Financial Crisis. Project Syndicate,2008.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积极采取货币政策来挽救深受打击的美国金融市场。但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传统性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影响,美联储开始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采取了一系列非传统性货币政策。文章从“流动性陷阱”理论出发,对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次贷危机 流动性陷阱 美联储 非传统性货币政策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导致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开始持续下调,并最终于2008年12月17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区间,然而美国貨币市场信用紧缩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至此,美国货币金融体系已然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这就意味着原有的传统性货币政策将无法有效地刺激经济。为了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阴影,美联储调整了货币政策,这种货币政策的演变不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势必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流动性陷阱”理论评析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以“流动性偏好”为代表的货币理论。在该理论中,凯恩斯首次阐述了“流动性陷阱”这一现象,因此,理论界也将其称之为“凯恩斯陷阱”。凯恩斯认为,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一国货币当局可以利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使利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从而达到刺激投资增加的效果,并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提高有效需求,使得国民收入和就业数量成倍增长。但他又指出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当利率降至某一水平后,“由于利息收入太低,几乎每人都宁愿持有现金也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量,都会被巨大的货币需求所吞没,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流动性陷阱”。如图1所示,当利率降至r1后,货币需求曲线变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该直线部分即为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在此之前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以导致的利率降低,如货币供给量从M1增加到M2,利率则从r0降低到r1。但进入到“流动性陷阱”范围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无法对利率产生影响,货币供给量M2增加到M3,而利率始终保持在r1未发生变化。由于利率保持不变,因此投资也不会产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停止作用,货币政策失效。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和“流动性陷阱”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性陷阱”理论。根据当时日本的情况,克鲁格曼指出,“当一个经济体出现总需求连续下降,即使名义利率已经降到零(凯恩斯在分析“流动性陷阱”时只是强调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而并没有专门指出名义利率为零的情况),总需求仍然小于生产能力的状况时,那么就可以认为该经济体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此外,克鲁格曼还对传统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理论进行了一些重要的修改:(1)在对“流动性陷阱”形成机制的分析中加入理性预期这一因素,将其本质归结为一个“信心”或预期问题。克鲁格曼指出虽然名义利率不能小于零,但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可以使实际利率成为负数,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树立起公众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帮助经济跳出“流动性陷阱”,这就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依然可以有所作为,而不是仅仅依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在开放条件下研究“流动性陷阱”问题。克鲁格曼认为由于各国间贸易的相互影响、汇率不能完全自由浮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开放条件下,“流动性陷阱”不仅仍旧可能出现,而且其形成机制更加复杂。(3)研究金融中介体系在“流动性陷阱”形成过程中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克鲁格曼认为金融中介体系(特别是银行系统)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心环节,因此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该系统出现问题,如坏账增加、经营环境恶化、经营前景不明朗等情况,银行将出现惜贷行为,阻碍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的渠道,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这种影响在经济体陷入“流动性陷阱”时会特别明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衰退时期,当一国的货币当局不断调低利率至极低水平,甚至已经达到或接近零利率水平,而社会总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恢复,则可以判断该经济体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此时,传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无法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货币政策都已经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非传统货币政策帮助经济走出衰退。

二、美国传统性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

次贷危机之前,美联储采取的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货币中介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工具的传统性货币政策。其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过程是:美联储下属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联邦基金利率设定目标区间,并透过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市场上买卖政府公债),以确保利率维持在此区间内。对于传统性货币政策而言,其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实现的,即中央银行通过确定基准利率或贴现利率(对于美国而言调整基准利率比调整贴现利率更加有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进一步影响市场长期利率,因而导致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就业、价格和名义产出。

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市场信心备受打击,导致流动性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期达到帮助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目的。如表1所示,从2007年9月8日到2008年12月17日,美联储共十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最终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的历史低点,而次贷危机却越演越烈,其负面影响已经扩展至实体经济。

根据前面关于流动性陷阱理论的分析,美国此时已然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美联储无法再进一步下调短期名义利率(也就是联邦基金利率)。此外,由于金融危机期间存在很高的风险溢价,长期名义利率会迅速上升,再加上通货紧缩预期,短时和长期实际利率均会上升,从而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使利率传导机制受阻,传统性货币政策失效。因此,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产后,美联储加大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美国货币政策开始由以短期名义利率为核心的传统性货币政策向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非传统性货币政策转变。

三、美国非传统性货币政策的实践

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将非传统性货币政策概括为:在利率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失效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利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刺激经济复苏目的的非常规性措施。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将美国采取的这类非传统性货币政策称之为“信贷宽松”政策,以区别日本银行在2001年-2006年采取的“定量宽松”政策。伯南克指出这两种货币政策都会导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加,也就是说这些货币政策都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日本的“定量宽松”政策的重点在于增加银行准备金的数量,也就是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进行调整。而美国的“信贷宽松”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资产项下的贷款与证券组合来影响家庭和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这种政策属于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进行调整。美、日不同的政策选择与其所面临的金融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投资者以间接融资为主,要降低借贷成本达到刺激投资扩大总需求的目的,关键是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投资者以直接融资为主,要降低借贷成本,关键是增加市场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次贷危机中深受重创的投机银行)的流动性,进而增加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为了保证“零利率”条件下非传统性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在原有的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上,为此美联储创造出了一系列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具体内容见表2),按照其作用可以将这些政策工具分为三类:

一是向商业银行、存款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类工具包括:传统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可调整期限拍卖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简称TAF)、一级交易商信贷支持(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简称PDC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erm Securities Facility,简称TSLF)。此外,美联储还与14个国家签署了临时性的货币互换协议,使得美联储能够对外国央行提供美元资金援助,增加非国内的银行提供美元流动性。美联储通过使用此类工具可以更好地履行“最后貸款人”的职责,向市场补充大量的流动性,而且将补充的对象由传统的商业银行扩展到受危机影响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是向主要信贷市场上的借款人和投资者直接提供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这类工具包括商业票据融资便利、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便利、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便利,和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便利。美联储通过此类工具向投资者直接提供贷款,开始履行“直接贷款人”的职责,希望借此加大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帮助市场恢复正常运行。

三是增加购买长期证券的货币政策工具。这里使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但对其操作范围进行了拓展。原有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主要是短期国债,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开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长期证券,其目的是帮助信贷市场恢复功能,减少风险溢价,降低长期利率水平。例如,2008年11月美联储宣布购买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政府支持企业债券(包括房地美、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债券)以及最高达5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3月,美联储又宣布购买最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并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债券的上限升至20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上限升至12500亿美元。

此外,为了妥善处理贝尔斯登、美国国际集团等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破产问题,美联储启用了《联邦储备法案》中的第10b5条款①,收购该类公司的部分资产,为其提供直接融资。为此美联储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梅登巷有限责任公司的机构专门收购贝尔斯登和美国国际集团的高风险资产并进行管理,以帮助这两家金融机构完成资产重组,避免对市场更大的冲击。

四、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众所周知,此次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对美国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力之大都可以说是百年一遇的。在此期间,美联储一方面迅速、连续的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0-0.25%超低区间;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积极实施“信贷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经济金融形势来看,美联储所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及时挽救了一些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避免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和资金,对提振市场信心,恢复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美联储的这些政策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3月美联储的资产总额为873.7亿美元,到2011年3月美联储的资产总额已经上升为26664.2亿美元。而且其中高风险资产不断增加,风险资产比重加大,这将为美联储自身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成为未来经济运行的隐患。

第一,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为了避免造成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美联储不得不在次贷危机中对一些金融机构进行救援,或者是购买其有毒资产或者是向其提供贷款,以避免这些金融机构倒闭,而这些机构恰恰是引发危机的“元凶”。这一做法强化了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这些机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不利于美国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长期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还会进一步激化美国的社会矛盾,也因此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备受争议。

第二,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威胁。美联储在实施“信贷宽松”政策过程中一方面购买私人证券、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使得其与企业之间边界模糊;另一方面为降低长期利率水平,美联储需要不断购买长期政府债券,同时美联储也需要为实施其货币政策凑集资金,这些都需要政府的配合,美联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上两个方面都影响到了美联储的独立性,而这正是美联储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第三,“信贷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在采取该政策时通过提高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金融资产。当经济形势好转之后,美联储不可能再继续这种“信贷宽松”政策使其资产负债表总是保持如此大的规模,虽然在2010年6月绝大多数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到期,但这也只是避免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美联储所持有的资产规模终究是要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将被减持,这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将是美联储未来面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四,增加了未来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总需求的增加,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必然带来物价的上涨。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加,美联储甚至利用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来降低真实利率水平。当经济形势好转之后,这种预期的通货膨胀将演变为真实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采取类似的货币政策,因此未来不仅是美国会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胀压力,而且和可能会出现全球性的通胀压力。

注释:

①该条款规定:如果任何一家美国公司无法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且该公司的破产倒闭将威胁整个美国经济,美联储将为其提供融资。50年来,美联储从未动用过该条款。

参考文献:

1.J. 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2~213.

2.Paul. Krugman.It’s B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1998.

3.王春峰,康莉.从“流动性陷阱”看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J].国际金融研究,2000(2)

4.雷国胜.流动性陷阱:现实、产生机理与政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5.陈湛匀.由“流动性陷阱”看我国利率杠杆的运用[J].经济研究,2001(2)

6.Frederic S.Mishkin.Monetary Policy Strategy: Lessons from the Crisis[J].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2011.

7.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经济学家,2009(9)

8.戴金平,张华宁.危机后发达国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4)

9.刘胜会.中美两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研究——兼论退出之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10.靳玉英,张志栋.非传统性货币政策解析——以美国的该政策实践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

11.张晶.定量宽松还是信贷宽松?——基于伯南克货币救助政策创新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12.段军山,李刚.美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2010(9)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2)(责编:吕尚)

次贷危机特点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次级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 主要有三种信用等级不同的贷款, 一是优质抵押贷款; 二是另类A 级0抵押贷款; 三是/次级0 抵押贷款。判断优质贷款或次贷的标准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纪录、偿付额占收入比率( DT I) 和抵押贷款占房产价值比率( LTV )。一般来说, DTI低于55%、LTV低于85% 的借款人的房贷为优质贷款, 而DT I超过55%、LTV 超过85%的贷款人的房贷为次贷。另类A 级房贷是介于优质和次贷之间的灰色地带, 是指借款人符合优质贷款标准, 但没有提供所有收入证明等法律文件。)

CDS: 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例如:B为A提供贷款,但同时B又担心A会有违约的风险,因此B找到保险人C,购买了一份CDS,也就是贷款违约保险,这样的话,如果A一旦违约,那么C就要对B进行补偿。

CDO: 担保债务凭证(CDO)是债务债券抵押产品,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并且进行重新的包装,再以产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场。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次贷危机的主要流程,也就是他是怎样产生的。

首先是有一家人他们想要买房子,他们只要存够足够的首付之后就可以通过房贷经纪人找到房贷机构(通常是银行或者是公司),房贷公司于是贷款给他们,要求他们分期付款归还本金和利息,在这个过程中贷款人买到房子成为房主,经纪人拿到佣金,贷款公司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收益。这一切都很完美。因为大家都认为房价总是上升的。

有一天,房贷公司他接到投资银行打来的电话,说他想要购买房贷,于是房贷公司以一个不错的价格将房贷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家们借到数以千万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房贷,并把这些房贷打包,放在一个盒子里。这就意味着,投资银行每个月都可以获得盒子里的房主们给的分期付款。购买的房贷越多,他们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

然后, 投资银行将这些房贷盒子包装成金融产品CDO并且划分为三成:safe,Okay,risk 。接着他们对保险公司投保为最顶层的房贷抵押债券套上一个CDS。同时他们又请来信用评级公司,为这三个层次的金融产品评级,safe那一层为AAA,okey,那一层则为BBB,risk那一层则压根儿懒得评级。他们把AAA级的产品卖给承担低风险的投资人,把BBB级的产品卖给其他银行家,而将最有风险的部分卖给对冲基金,和其他风险投资者。如果房贷人按时还款,那么在这几个环节中的每一个人就都可以获利。一切都很完美。

因为投资者在这个环节中获得了高收益,因此他们他电话给投行说想要买更多的CDO,投行又打电话给房贷公司,但是这个时候,房贷公司再也找不到优质的买房人了,于是他们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既然房价远是上升的,那么就算有人不还贷大不了我把房子收回就行了,这样我也不亏,于是房贷公司开始贷款不那么可靠的贷款人。不需要首付,也不需要收入证明,更不需要任何手续,这样就产生了次级贷款。

突然有一天转折点出现了,住房者再也还不起房贷了,但是房贷在银行家手中,因为住房者断供,房贷全部变成了房子,于是银行家们开始抛售房屋,大量断供者的出现使得银行家们不得不大量的抛售房屋于是房价不断下跌,直到房屋的价格远低于房贷,于是一些优质的贷款人也开始断供(因为他们的房贷是30万美元,但房屋的实际价值目前只有9万美元,他们当然会选择断供)大量的房屋变成定时炸弹,积压在银行家手中,银行家这时给投资者打电话,想要将积压的CDO卖给投资者,但这时已经无利可图,投资者当然不会再买CDO,但是由于先前他们已经积压了大量房贷在手中,投资者也被套牢而同时,房贷公司手里的房贷也再也卖不出去。于是整个金融市场处于冻结状态。于是黑暗时代降临,次贷危机爆发。

原因:

向曾经有违约记录的人士提供的房屋贷款称为次级房屋贷款, 这些借款人通常都是“ 三无” 人士即无工作、无固定收人和无资产。这类人群通常都没有很好还款能力, 但是仍然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贷款, 甚至有部分银行主动向这部分人士发放贷款, 其中原因有很多。

第一, 在安然事件之后, 为了恢复公众对市场的信心, 美国实行了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起美元利率从超过6 % 开始下降, 直至2004 年中的接近l% 。资本市场较高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较低的借贷成本, 为金融机构开始利用短期资金为长期资产融资这一非常危险的模型提供了合适的市场环境。金融机构通常没有任何公司和零售存款, 依然大量发放30年甚至更长的房屋贷款, 而依靠的资金来源是货币市场上隔夜或者一周左右期限的资金,造成了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严重不匹配。

第二, 政府对次贷的发行起到了有力的政策导向作用。美国克林顿政府为了消除种族歧视, 缩小贫富差距, 推出了“居者有其屋” 的政策, 力争大幅提高低收人者尤其是黑人和拉丁美移民的住房拥有率。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政策, 克林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对拒绝向低收人人群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冠以歧视的罪名进行罚款, 数额通常高达数百万美元,这给贷款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第三:但是在次级贷款模型中, 贷款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直接联系被贷款经纪商所取代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 获取更大的利润, 因此开始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 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而贷款机构由于证券化的工具能够将风险市场化, 因此对借款人的收人调查也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视。

上一篇:课堂特征教学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