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

2023-09-20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1篇

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为农村金融转型提供了机会

近年来, 国家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有线电视网络, 无线移动网络和有限电信网络的“三网融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推行, 也使农村金融机构有了发展的机会。政策上的支持为互联网与农村金融机构融合奠定了基础。另外, 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也为发挥农村竞争力的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广阔空间。此外, 中国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宽带在农村的不断普及, 区域网络的建设不断加快, 使农村地区的上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多, 这些都是为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全农村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农村地区人们的上网门槛。众多的互联网优势在农村的体现, 使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转型有了机会[1]。

1.2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背景促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转型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创痛金融行业的相结合出现的新兴领域, 它结合了互联网精神的精髓, 互联网平台主要具有的是一个“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点, 将这些特点融入到传统的金融行业, 是一个充分结合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的成功实例。农村金融就是当代一个很好的体现, 它将互联网技术与农村金融有效结合, 不仅对一切农村有关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都有了更加高效安全的保障, 还对农村金融在调剂农村资金余缺和提供农村结算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农村金融机构转型模式下, 农民采取全套式自助服务, 可以使互联网金融机构有效地运作, 减少农村用户排队等候, 机构拥挤等情况发生[2]。

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原因分析

中国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 早已告别以高投资、高增长、高污染、高出口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 从某种角度来讲, 人们步入的“互联网+”时代是对历史习惯传统消费的一种“新常态”, 同时这种新常态也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 给传统金融服务业带来的是彻底性的变革。尤其是对农村传统金融机构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 对传统的金融银行服务, 尤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战略、创新改革、业务转型及银行经济增速趋缓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 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必须提上日程。

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大部分传统金融银行面临着倒闭等风险, 很多金融行业的创业者抓住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思路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纷纷出现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形式的融资企业, 在农村逐步出现了金融机构数量的突破性增长趋势, 给传统的金融银行带来了更大压力, 再加上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与大型控股银行纷纷下沉业务, 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推广活动, 企图重新争夺农村市场。金融机构在县城对经营位置, 金融产品的选择也进入了一个竞争的局面。如此下去, 对农村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方向转型是重新整顿农村乃至县城金融行业现象的有效途径。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3.1 更新传统观念, 积极迎接新的挑战

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格局下,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必须以客户为主要服务重点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 要融入“互联网+”的思想, 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来为客户服务,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具有竞争性的营销理念, 树立并提高银行机构对客户风险管理安全性的观念, 加强企业员工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 以饱满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模式下新的工作方式。此外, 组建新的团队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工作人员, 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农村金融用户的人数, 还可以增加农村金融用户对金融产品的认识, 促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转型。

3.2 模式上需要建立全新的机制

在模式上的更新做到新体制机构的构建, 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基于互联网通讯技术, 创造出全新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当然, 改善服务是指在网点服务模式的基础上, 建立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网络平台自助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特点。而非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服务态度的改善。二是产品的构建模式, 农村金融机构应着力于研发和推广更适合互联网金融、更加开放的, 适合广大农村用户的金融产品, 进而满足不同农村客户的需要。建立新常态下联网金融格局在经营上使用现代互联网通讯技术的机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了解客户的需求, 也可以更好地发现服务客户的方法。在已有客户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维护, 同时发掘新的客户, 充分了解客户的个人偏好, 在特定的时间为特定的客户进行特定的服务, 实现一对一的精准营销, 得到客户满分的回馈。

3.3 确定新模式下的经营方式

在互联网模式背景下优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 可以改善客户对企业的态度, 加强客户与营业员之间的向心力, 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战略、模式及经营上的改革, 要想对其经营模式进行相对应的管理方法, 就必须制定新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应以促进业务发展为目的, 以维护客户关系为宗旨, 以客户为中心, 且具有灵活、高效等特征。此外, 以现有的银行金融资源为基础, 借助现有互联网平台对企业转型调整, 开拓银行新的业务, 充分应用传统银行+互联网优势, 加大对网络银行的建设, 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2]。

4 结语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步步紧逼的今天,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因此, 顺应时代的发展, 加速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对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进行分析, 以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为例, 提出了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思路, 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的相关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 互联网在在各大行业各个地区都有了相应的应用。农村经济发展也快速发展起来, 农村金融机构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其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农村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型的必然趋势和原因, 提出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思路, 探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斯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对外经贸, 2016 (3) :98-99.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2篇

背景调查的方法

1、在调查之前必须通知求职者,也应该事先争得求职者本身的同意后开展,限定要调查问题的范围,主要对于求职者工作情况有关的方面进行调查,而无关的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要坚决避免。

2、根据具体岗位确定调查强度,岗位职责越大,调查的强度也越大。对于管理人员、重要的职能及关键岗位的聘用时尤为重要。

3、通过职位分析了解背景分析的重点,不同的岗位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事先做好职位分析工作。

4、优先选取求职者的前上司或同事进行调查,由于这些人跟求职者有最多的工作接触,对求职者的品行、能力、工作态度有更深刻的了解。

5、汇总背景调查结果并形成书面材料,为招聘人才提供依据。

要求:

1、在进行背景调查之前必须征求求职者的意见。

2、尊重求职者的个人隐私。

3、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1.在面试时通过书面方式告知面试者公司将对其背景进行调查,请他留下可以证明自己工作经历的人,最好是其直接上司。(在面试申请表中由其填写)

2.告诉应聘人员你将会对其面试进行保密。

3.背景调查可以通过电话或书面方式(一般大型公司会通过书面方式进行调查)。

4.背景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工作经历是否属实、工作评价(主要是主要工作业绩、优点、缺点)

企业的招聘过中对员工的背景调查是必要的,主要应包括下面几方面内容:

1.学历调查

无论你公司提供的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标准如何,你都必须对员工的学历的真实性做调查。一个编造学历的员工,很多时候都会有不诚实的表现。

2.个人资质-人员以前工作单位、为何辞职、家庭住址、状况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很多文章在教导求职者如何向应聘公司提供正面的经历,还会告诉求职者什么样的工作经历应该隐瞒,什么样的辞职原因不能向应聘公司说明等等。作为招聘员工的公司,如果希望找到好的员工,就应该认真考察求职者提供的诸如前工作单位、辞职原因、家庭住址及其他状况。

3.个人资信-个人品行、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个人爱好、资产及信用调查

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品行定性于二十五岁之前。对于用人单位,如果希望在工作中再对员工的品行做了解或调整,很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每个用人单位都希望得到一些有好的品行,良好的成长经历,无不良嗜好及有一定的信用度的员工,而非专业人员,无论通过查看员工的应聘资料及面试,都很难知道他们是否提供了真实资料。

4.雇员忠诚度调查、违反公司合同、损害公司利益调查

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都有过因为用人不慎而导致企业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经历。但面对应聘中的员工,却也常常真假难辩。对于员工的背景调查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除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员,却很难做好这个环节。在帮助企业做员工背景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

员工的背景调查主要应把握好四个要素

1,何时开始调查

背景调查最好安排在面试结束后与上岗前的间隙,因为此时大部分不合格人选已经被淘汰,对淘汰人员自然没有实行调查的意义。剩下的佼佼者数量已经很少,进行背景调查的工作量相对少一些,并且根据几次面试的结果,他们介绍的资料已经熟悉,此时调查,在调查项目设计时更有针对性。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安排上岗,以免在上岗后再调查出问题,令用人公司和调查公司进退两难。

2,向谁调查,用什么方法

我公司的雇前调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专家。同时,加上公司其他部门的配合,一些仅仅人力资源专家无法完成的调查工作,会分配到其他部门去完成。

我们在教育、政府、房产、银行等相关单位都有内线,专家们可以在对被调查人毫无影响的情况下,完成调查任务。

3,如何设计调查内容

背景调查内容应以简明、实用为原则。内容简明是为了控制背景调查的工作量,降低调查成本,缩短调查时间,以免延误上岗时间而使用人部门人力吃紧,影响业务开展。再者,优秀人才往往几家公司互相争夺,长时间的调查会给竞争对手制造机会。而实用是指调查的项目必须与工作岗位需求高度相关,避免查非所用,用者未查。调查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用项目,如毕业学位的真实性、任职资格证书的有效性,二是与职位说明书要求相关的工作经验、技能和业绩。

另外,我们还会使用专业人员设计的问卷,一个有经验的调查人员,在被调查人回答完问卷后,就能找到重点的调查方向。

4,调查工作如何取得应聘员工的谅解与配合

前三个要素,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经理应能完全掌握。但中国目前的中小型企业却缺乏这些专家;猎头公司在向企业推荐人员时也会用前述的三个要素对被推荐人进行考核,但他们的首要工作是向企业推荐人才,对于考核的工作,做得不会很细致。其实调查公司的工作是找应聘者的不合格之处,而猎头公司的工作正好相反,他们是找应聘者的符合企业要求之处。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3篇

[摘 要] 金融危机给我国高校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政府和企业实行精简人员,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而高校毕业生数量却逐步增多,传统的“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需要我们再拓展新的就业模式,如校企联合型、学生主导型等,特别是在各种就业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校就业模式 实效分析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需要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和探讨就业模式。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高校就业的因素分析

伴随着金融危机,高校就业也面临着“就业寒冬”的到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正在波及全球,金融危机造成整个世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国家经济链条环环相扣、相互影响。[1]国家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务员岗位缩编,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更多的实行企业化运作,使得高校毕业生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机会大幅减少。

2.从企业角度: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内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尤其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2]企业为了在金融危机下继续获得良好的发展,不得不压缩生产、裁员减薪。这样就会对人才需求量减少,招聘人数也会明显减少。同时,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逐年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是高端人才,要么是做一线业务员、行政秘书等专业性不强的岗位。

3.从就业者本人的角度:首先,毕业生人数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3]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增长,而就业市场却呈现出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其次,对应届毕业生素质要求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也有所减少甚至取消。现在大多数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正是应届毕业生的软肋。应届毕业生因缺乏社会实践与工作经验,从而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眼高手低、能力与知识不相称的局面,在应聘者增多的情况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历届学生。再次,对毕业院校的要求提高。这次金融危机对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影响有限,但对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的大学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会更青睐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学生,从而出现宁缺毋滥的局面,宁愿不招,也不要一般院校的学生,给一些一般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困难。

二、金融危机下多元化的就业模式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高校就业如何才能跟上变化的节奏?目前,拓宽就业渠道、加速就业模式多元化才是高校就业问题的关键。那么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主要有哪些呢?

1.学校主导型。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导力量引导大学生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内强学生素质、外拓学生就业市场。[4]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目前在高校就业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家政策决定的,高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高校就业和教育质量一样作为大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来落实。

2.学生主导型。“学生主导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和动力源去寻找就业岗位或自己创造就业途径的就业模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学生自主寻找就业岗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通过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缘地缘、人才市场、网络、中介等渠道联系就业的模式;二是自主创业,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有许多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国家也给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创业成功者比比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就业模式。

3.校企联合型。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企业订单型,凸显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用人单位向学习提出需求式的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就业模式;二是准就业型,准就业机制是计划将大一到大四学生集中起来,招聘到“准就业”平台上,进行实训,通过学习和工作,在结束“准就业”阶段后,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入相关岗位。“准就业”机制除了让学生获得“从业经验”和“工作技能”外,还将给学生提供“从业工资”。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选择权,而与传统的“订单培养”相区别。

4.政府组织型。政府组织型就业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组织考试考核从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军队和部分事业单位的就业模式。应当指出,我国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聘任制,用人权已逐渐转向用人单位决定,这种情况下,政府组织的事业单位考试会越来越少,只是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就业很大支持,创造条件。

首先,军队就业。进入军队就业可能会成为三种人员,一是大学生入伍当兵;而是进入部队成为士官;三是进入部队成为军官;四是成为部队的非现役文职人员。当然这些不适用国防生,被选拔成为国防生的基本上就是准军官了,毕业后直接进入部队工作。其次,政府和党群机关就业。包括选调生和选聘生,主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进行选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今后国家政府机关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考核的办法。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又出台了“三支一扶”和考取“村官”等一系列就业政策,这又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就业空间。2008年3月20日,中央更是提出“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重大决定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

三、多元化就业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以上四种就业模式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融合的,只不过在某一个阶段有所侧重。那么它们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如何,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实效性呢?

1.“学校主导型”的实效分析。“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在学生就业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就业模式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等艰苦的地方就业。[5]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下,“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学校所能够“开发”到的就业岗位有限,企业由于自身的岗位需求所限,对学校的招聘会的兴趣减少,用人门槛提高,这些都是制约“学校主导型”就业模式发挥作用的因素。高校要以就业为切人点,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教育管理,使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提高其适应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在招聘方式上要灵活处理,比如争取地区或集群实行组团招聘和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等。

2.“学生自主型”的实效分析。首先是学生自主尋找岗位模式的实效分析。这种就业模式较为灵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选择职业。目前采用这种就业模式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小。主要是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比如社会资源有限和盲从困惑心理,找工作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较高等等。此时,学校可以加强跟踪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成功率。其次是自主创业型的实效分析。高校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自主创业型”就业模式较为灵活,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同时这种就业方式在高校毕业生中还没有得到一定范围的认同。

3.“校企联合型”的实效分析。首先是订单型实效分析。“订单型”培养实施过程,不仅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还加强了双方的合作程度,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订单型”就业模式,使学生集中精力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和专业业务技能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能取得就业实效,减轻了学生及家长、学校的就业压力。其次是准就业模式实效分析。准就业促进了“学生军”向高绩效“职业人”转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突出特点是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中,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合同关系为主,学校处于协调配合和宏观指导的地位。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通过与用人单位谈判,签订劳动合同,真正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事企业所要求的工作。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则,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方向看,准就业制是一种较好的产教结合形式,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因此,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借鉴意义。

4.“政府组织型”的实效分析。政府、党群机关和军队这几年接受地方大学生的政策比较灵活,特别是军队依托地方大学为部队培养后备人才的比例也越来越多。但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吃苦耐劳、献身国防的意识还不够强,以至于进入部队工作不是他们理想之选。政府和党群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进入政府机关的主要途径,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公务员考试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的考生辗转各地,成为公务员考试“专业户”。但是公务员编制相对于众多的毕业生毕竟是杯水车薪,以致现在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考试范围越来越广,竞争越来越激烈,能进入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务员的复习应考可以督促学生扩展知识范围、提高综合素质,虽然最后可能入选不了,但对应聘其他岗位会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金融危机下给我们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拓展多元化就业模式,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校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和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探索新路子,学生本人要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素质,只有群策群力,才能真正解决好高校就业问题,开创高校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刚.金融危机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J].人文社科,2009(02).

[2][3]徐凯.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大學生就业问题[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12).

[4][5]刘紫婷.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5).

责任编辑 马永义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4篇

一、大数据对金融营销的影响

(一)引发了金融生态与资源配置的变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社会形态以及组合方式的巨大裂变,互联网时代更加高效、快捷和透明。在这种背景之下,便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使得金融形态和资源配置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大数据应用方面,金融行业的排位仅次于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位居第三名,占据了超过了17%的投资份额。众所周知,金融行业具有天然的数据属性,随着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对其创新发展、风险金控政策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新的挑战。

(二)提高了数据的应用能力

营销的根据在于对用户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以便能够对用户的精准程度进行判断,在不同阶段与用户进行合理的对话,提升用户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流失。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用户的信息更加全面性,描绘用户头像,对其进行侦查营销。大数据时代大大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数据应用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了数据的管理能力,金融行业所面对的数据是庞大而繁杂的,并且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不断对数据信息进行交换,不断充实自己的数据库,这就对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全面分析提出了挑战;其次,增强了数据挖掘能力,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可以将无关的数据提出,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客户的信息挖掘更加全面;最后,提高了执行力的精准性和效率。大数据分析只能作为促进营销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对实际相结合,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转化为有效的金融营销策略和行动,定制出具体的具有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并对其实施,为金融行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客户服务得以优化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行业对于市场动销的了解会更加具体,并且还可以从客户画像中对客户的个性特征、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以及风险偏好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改变和创新营销策略,开发新的具有针对性地产品和服务。在日常的客户维护中,可以根据资料库中的目标客户的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其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在企业APP或者官方网站的点击咨询不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宣传和咨询服务,此外根据客户人群的年龄不同,给出不同的首页展示信息,而对于年龄较大的用户可以为其提供简洁化的视觉服务,以减少操作的难度,让其通俗易懂,这样的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大大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更加减少了客户的流失,对潜在客户群体进行培养。

二、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营销的发展策略

(一)创新金融营销模式

大数据技术为金融企业带来了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金融企业要做出应对策略,根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金融营销的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金融营销模式,将大数据技术合理运用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充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达到对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的目的。金融企业对金融营销成立专业部门来执行,招聘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对客户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应用。这样会对目标客户的定位更加精准,为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

(二)加大金融产品特殊性需求的宣传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因为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收集得以实现,金融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地营销策略。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产品依然具有形性的特点,比如在信用卡和支票等产品上就有所体现,但是现在的金融行业大多是无形的,比如投资咨询、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等,这些无形的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就增高,这就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特点。但是在金融行业当中,产品和服务是并存的,是密不可分的,及时客户在进行有形产品办理的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无形的服务和咨询。比如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自主柜员机,这为用户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是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体现。

(三)提高大数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金融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相较于传统金融大大增加。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风险控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金融行业来说,要想提高大数据金融的风险管控能力,就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对消费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对市场进行精确的定位分析,这样可以让新产品或服务的推出及推广不断完善。此外,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金融企业可以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分析公司业务,对于比较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要加大宣传,对于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要及时找出,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收益。

摘要:大数据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善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在金融营销中,因为大数据的因公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分析对金融营销的影响,然后尝试提出适应大数据背景的金融营销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营销,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游筱婷.大数据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应用机制[J].德州学院学报,2018,34(04):34-39.

[2] 陈卫东.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营销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8(29):16-18.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5篇

摘 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界和政界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不仅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帮凶,甚至是其罪魁之一。金融界与会计界之间再次爆发了有关公允价值存废的论战。对于刚刚启用公允价值的中国来说,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运用的现实根源出发,分析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运用,描述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计量

眼下金融海啸正在疯狂地侵蚀着华尔街,也在猛烈地撞击着全球会计界人士的心。曾经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由天使变成魔鬼,计提、减值、破产、覆灭仿佛都因它而起。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风暴在金融界与会计界悄然掀起。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随着美林、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的相继倒下,恐慌性的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愈演愈烈。此前作为精准计量、客观反映金融工具计量的公允价值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帮凶。据报道,美国的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照市价大幅减计资产,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价格更加下跌,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还有60多名国会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证监会,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认为如果不停止公允价值计量,危机就不会消退。

然而,会计界人士和一些业外人士却持不同的意见。会计界人士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公允价值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帮凶,更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指责金融界抨击公允价值计量是为其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研究主管韦恩·阿普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不能领导市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基于金融界讨伐声一片,而会计界却是坚持与辩护,的确应当对公允价值重新思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对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公允价值产生原因及概念 (一)公允价值产生原因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离不开经济及其环境的重大变化。近30多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公允价值的产生正是缘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虚拟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追根溯源,提起公允价值,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公允价值是这场危机的救世主,历史上被首次用于金融计量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曾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部分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这次金融危机使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掩盖了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的财务困境。历史成本报告不仅不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反而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从此,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而这次金融危机也大大推动了公允价值问题的学术研究。 (二)公允价值概念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6年9月正式发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中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中,因某项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该定义保留了以前对公允价值定义中的交易价格,阐述了交易价格是在有序交易中,市场交易者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是从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交易者的角度考虑,并假设交易在计量日发生。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交换的金额。按照IASB(IAS30)的定义,只是将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负债清偿的金额是明确的,即为清偿负债所支付的价格。但是资产交换的金额就不明确了,可以是购买资产所支付的价格,即进入价格(entry price);也可以是销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即退出价格(exit price)。然而,SFAS157则明确使用退出价格(exit price)来确定公允价值。FASB认为,强调公允价值是退出价格的概念十分重要,因为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资产或者负债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目的是提供有关资产或者负债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客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预期,退出价格则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目标。

2.交易的性质。FASB对现行交易的解释是:公允价值计量假定不存在强制的情况。所以,现行交易不是强制性交易,更确切的说,现行交易是一种有序交易,这种有序交易假定在计量日之前对市场进行充分披露,并反映计量日存在的市场状况。

3.市场参与者的性质。对于市场参与者,FASB认为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独立于主体;(2)有广泛的知识;(3)能够合法的且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4)愿意进行资产或者负债的交易。

这一解释实际上与IASB(IAS40)的“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是一致的,只不过FASB更加强调了市场因素,即强调了市场假设,弱化了主体假设,使之与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更为吻合。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此次全球性金融风暴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公允价值在其中并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实践中依据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确实对危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危机究其实质是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会计准则只是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信息并毫无保留地把真实情况表现出来。若金融机构通过放松会计计量准则来规避问题,其最终“创造”出来的利益也只能是一种幻觉,这只会延迟问题的解决,且剥夺了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时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做表面功夫,治标而未治本。 然而,尽管公允价值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已经科学完善、无可厚非。公允价值计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以公允价值运用的三个层级为例:按照SFAS157的规定,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为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另一方面,它规定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适用优先级原则——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也就是说,在证券市场有效且活跃的条件下,证券的公允价值合理且能够获得,证券性金融资产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在证券市场不活跃时,投资者没有市场数据可作参考,可运用内部模型或假定条件来估算其价值。而当市场失灵,证券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时,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失灵,投资者的恐慌抛售行为已经不具备理性特征,应考虑用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即估值技术进行计价。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世界中,是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的。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坚持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结果,便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亏损、撇账、评级下调、更多坏账等接踵而来,直至金融机构无以为继,直至破产为止。

可以看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完美。但是公允价值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推波助澜作用源于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一)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实行经济危机会计 传统会计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会计,强调的是会计的反应和控制功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的反应职能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金额。因此,有必要增加“经济危机”会计假设,制定经济危机的认定指标,设立经济危机认定的联合机构,增加会计准则的内容,实施经济危机会计,探讨与之匹配的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二)提高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公允价值的级次有三层,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可见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是要使其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要有选择地增加有关估值的信息。会计估值本身需要补充其它信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应如此。即:当市场报价不公允时,应该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的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比如增加有关建模技术以及假设的信息,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适当地评估机构的风险,也可以避免各个企业各自为阵,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极端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的状况。

其次,要在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上给予明确的规定。例如,应当制定关于如何运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操作指南,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三)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及其监管机构迅速对如何运用公允价值提出了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政府监管的重要性。对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发展阶段,是新兴和转型市场经济的结合体,还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控制以及企业运用公允价值对应于操纵的管理,避免投资者由于公允价值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五、结束语

公允价值计量相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来说仍然是金融资产计量的较佳模式,它能够及时地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能够对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对此次金融危机推波助澜的作用源于会计处理方法,但并非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而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还不够充分、不够完善。明智的应对措施不是废止公允价值的使用而是强化公允价值的概念,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使其处理更加完善。完善后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是后经济危机时代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陆宇建,张继袖.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2.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8(10) 3.陈正红.公允价值: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N].中国日报,2008.9.23 4.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 5.戴道华.“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将何去何从[N].第一财经日报,2008.10.20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辽宁大连 116021)(责编:贾伟)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6篇

摘 要当前经济呈现持续的底部企稳的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不断凸显。基于此,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经济工作将围绕五大方向展开:一是宏观调控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是对于经济与民生均影响颇大的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调控注重“稳”;五是更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防风险;宏观调控;金融风险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总结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则表明当前经济呈现持续的底部企稳的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与此同时,当前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不断聚集等。基于此,今年下半年开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实际已经开始从“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笔者认为2017年经济工作将围绕五大方向展开,一是经济政策的重心将更注重防风险;二是在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是防风险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中性偏紧;四是对于经济与民生均影响颇大的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调控注重“稳”,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五是更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过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更偏向“稳增长”,2017年工作重心将侧重防风险

从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来看,2016年首次提出了“防风险”,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虽然“防风险”位列最后,但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政策制定和政策出台中,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心,已经由近十年的“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

梳理了2006年至2016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国内经济从2007年经济增长达到14.2%的历史次高点,经历金融危机的断崖式下跌,逐步有所回升进入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新常态,宏观经济政策也经历了从“双防”到反危机的调控政策、由微刺激向定向调控①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变②。从政策目标来看,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反转,实施以“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等为核心的反危机政策,截止到2011年,政策目标主要是保增长一直是金融危机以来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增长则是2012年以来政策调控的第一目标。而从“双防”到“四万亿”强刺激,从强刺激到定向调控,从微刺激再到供给侧改革;从过度强调有效需求不足和危机管理向强调潜在供给能力下降和结构性改革,无不体现了宏观政策对于稳增长的倚重(见表1)。

2016年政策重心开始向“防风险”转变,上半年,宏观调控明显体现了稳增长的主基调,下半年在政府主导力量带动经济企稳的同时,系统性风险有所扩大,债务风险的凸显,房地产价格的暴涨,股市市盈率经历2015年的股灾后有所回调但依然在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生转变。6月,国新办专门针对债务问题举行了“债务吹风会”;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除了明确五大重点工作方向,尤其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9月以来至国庆期间,全国20个城市集中出台对地产限购和限贷的政策;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10月28日召开的全年第三次政治局会议尤其强调了“货币政策要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防止金融风险”。近期,银监会明确将表外理财资产纳入MPA广义信贷监测,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证监会管理下的交易所大幅提高了地产债的发行标准甚至传出暂停发行的消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2017年,一方面,抑制资产泡沫将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在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控制总体杠杆率的同时,降低企业杠杆率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股权融资的功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年“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改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更是明确了对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之一。

二、在当前经济底部企稳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在“稳中求进”中坚定推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笔者认为,稳既是推动改革的环境,也是经济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是改革推动的准则和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将政策目标中重新加上了“促改革”,也凸显了管理层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背景下,2017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坚定推进。

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去一降一补”有实质性的推进,虽然不同过剩行业去产能进程不一,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均有所推动;以煤炭、钢铁行业为例,上半年二者去产能推进节奏缓慢,1~6月份,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0%左右,下半年进度明显加快,12月份中上旬已经完成钢铁4 500万吨、煤炭2.5亿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虽然随之而来的是煤炭、钢铁价格的快速反弹,尤其是动力煤的期货价格,已经反弹至近3年的新高;作为基础类产品的煤炭、钢铁价格反弹也为进一步去产能是否能持续推进增加了阻力和疑问,但是从供需来看,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2017年仍是去产能的关键时期,在宏观经济持续筑底中,去产能仍将延续。

以去杠杆来看,从2016年以来的情况来看,以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杠杆水平微幅下降,但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去杠杆态势不一,前者杠杆率进一步上升,而私营经济部门则持续去杠杆(见图1)。从历史情况来看,近几年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在47%~58%左右,但是在经济处于低谷期,稳增长主要由政府相对可控但是效率相对低下、同时也负有社会维稳责任的的国有企业部门投资来保增长,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資产负债率由金融危机之前的56%左右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私营经济并没有很深的介入政府主导的逆周期调控,基本上是顺应了经济的自然周期进行债务收缩,因此资产负债率由危机前的58%左右下降至目前的51%左右。当时在当前债务风险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将坚定持续推进僵尸企业、高负债企业、过剩产能企业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企业破产、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手段的存量调整有所进展,但相对低于市场预期,2017年预计将有所加快。

三、在防风险为重心的背景下,稳健的货币增长将更趋向中性偏紧

对于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从2016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转变为“货币政策要保持文件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笔者认为,在当前以防风险为重心的背景下,防范资产泡沫与去杠杆持续,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相对有所收紧。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在国内资产价格上涨,PPI和CPI超预期,通胀压力增加;另一方面,美国加息的启动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都对货币政策形成一定制掣。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减少带来基础货币供应方式的调整都对货币政策形成一定影响(见图2 )。

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加大。此前,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减少使得基础货币投放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2016年以来,央行主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为主要货币投放方式,尤其是8月底和9月中旬分别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流动性呈现明显的短期化特征;“锁短放长”的流动性操作有利于金融主动去杠杆,防风险(见图3)。同时,货币政策收紧态势近期也有所体现,尤其是第4季度以来,无论是逆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还是发行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另,央行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的MPA考核,尤其是同业存款账户的清理和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等事实,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更为趋紧,2017年这种态势将会延续。

四、房地产调控重在“稳”,建立长效机制并非首次提出,重在落实

对于房地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的政策目标,并再度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由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和民生影响颇重,对其调控首当重“稳”。而建立长效机制,则需要痛下决心,改革土地制度。

从过去来看,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2003年开始实施调控以来,调控效果不尽如人意,“十年九调控”房价陷入“屡调屡涨”怪圈,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政策市场,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随着货币在股债等资产流动中体现明显,尤其是2016年房地产价格泡沫化更是说明了这一点③。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回归房屋的基本属性。从调控手段来讲,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货币信贷、土地供应、住房制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计划部署,但细看具体内容,并无太多新意,更多是强调对已出台的多项政策要切实推进,要求见到成效。尤其是建立长效机制,也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3年就已经提出要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长效机制,时至今日,长效机制并未形成。根本原因就在于无论金融危机期间的保增长,还是近年的稳增长,均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房地产及其带动的相关行业发展。房地产调控思维更注重短期效果和短期影响,因此,由于对经济增长和民生影响甚重,房地产市场调控总是出现反复,2016年尤其反应了调控政策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见图4)。

在经济持续筑底,防风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背景下,2017年,房地产调控将突出“稳”,一方面,对于供给相对短缺,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会合理增加土地供应;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加大去库存,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将去库存与城镇化结合起来。而对于建立起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加快研究”意味着短期内并不能实现,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央地两级政府财税收入的分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制度、城市居民住房用地70年期限、设立房地产税,等等。因此,必须改变注重短期效果的行政化的调控思维,增加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向长期的全方位改革。

五、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

在当前“脱实就虚”凸显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并且从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创新驱动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如何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旨在保护实体经济,防止过度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还提出“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

事实上,随着实体经济收益率的下行,资金“脱实就虚”不断凸显,表现为刺激政策释放的货币在股债、房地产伺机流动。2016年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房地产贷款余额持续保持20%以上的速度高位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居民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已从年初的24.2%攀升至11月的50.2%;房地产市场挤占资源加剧了资金脱离生产领域实体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家信心的改变,占比六成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下滑,第4季度以来虽有所改善,但持续保持低迷;M2与M1剪刀差的扩大,也说明了企业更倾向于持币待投,对实体经济发展走势持谨慎态度。此外,高杠杆险资频频举牌入驻传统龙头企业、与公司管理层锚段升级等均引发了市场以及监管层对于金融过度繁荣的担忧。因此,2017年,提振实体经济也是经济工作推进的重点方向。笔者认为,实体经济是否能够提振,一方面,需要理顺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金融最本质的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持续推进改革,比如产业制度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减税政策,降低宏观税负等等。与此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要鼓励企业家精神,提振企业家信心,改善“曹德旺”们的预期和信心。

综上所述,2017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的重心将向“防風险”转变,在经济底部趋稳中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防范资产泡沫与去杠杆持续,再加上通胀预期抬升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持续存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或将适度偏紧;而结构性调控政策房地产调控重在“稳”,建立长效机制仍需时日,重在落实;经济工作最终落脚仍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总体而言,在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投资增长将有所下滑,稳增长的主力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基建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仍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发力。

上一篇:西方经济思想演变范文下一篇: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