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学美育的功能、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存在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以及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今后应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关键词]大学 美育 回顾 反思

[中圈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张典兵,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江苏徐州221008)

与近年来中小学美育研究的热闹繁荣相比,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和薄弱。其实,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关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涉大学内在精神品格的提升,而且关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美育”、“大学审美教育”、“高校美育”和“高校审美教育”为主题检索词,对2000~2010年的文献进行复合检索,共获得文献186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反思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美育进一步研究的对策趋向。

一、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

1.大学美育功能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学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或功效,这是大学美育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为此,学者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重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激发完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格;能赋予大学生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能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促进和谐发展。还有学者基于大学美育本质的认识,指出大学美育本质上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2.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主要解决大学美育“教什么”,因而也是大学美育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理论学习与艺术欣赏两部分,还应把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纳入美育主体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三者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结构模式。也有学者对大学美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层次设计,认为第一个层次是美育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美育实践课程,它是美育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的继续和深化,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实施途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也是大学美育能否卓有成效的关键。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的实施一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二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体悟美的理念和美的人生;三要积极开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四要结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保障美育的有效实施,形成大学审美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应加强美育的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的支撑点;寓美育于大学教育的各环节之中,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依托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倡导读书优良传统,学习文化经典,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4.大学美育评价的研究

大学美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过程,它直接针对的是大学美育的价值和效果。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思想认识评价、条件建设评价、活动组织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坚持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与访谈相结合和以自评为基础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评价首先要选准评价的维度,包括大学美育的构成维度和效果维度;其次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因为大学美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的特殊性,不能用一般的评价思路或方案来评价美育,应致力于探求适合美育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评价法、追踪调查评价法和访谈评价法等。

5.大学美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美育也要不断改革,才能彰显其活力和魅力。但对于大学美育如何改革,看法不一。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改革要树立具有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美育理念;建立完整、开放、互动的美育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美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改革首先应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第三要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应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在对大学美育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美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美育理论系统化,美育地位法规化,美育对象个性化,美育内容多样化,美育手段现代化,美育标然时代化。

二、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大学美育的本质、特点、功能、课程设置和实施途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着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缺乏既符合大学生审美发展特点又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颖独特的理论,影响了大学美育科学化的进程,制约了大学美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大学美育研究必须注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对已有成果做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还要不断拓展其新的研究领域,如大学美育的结构问题、大学美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大学美育与大学其他各育的关系问题、大学美育的模式与方法问题、大学美育的师资培养问题、大学美育的科学评价问题等,从而使大学美育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2.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

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尺。任何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研究方法上的细微差别。

反思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研究,即从某一视角、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而宏观和整体性研究则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则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和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大学美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单纯进行大学美育研究走向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推动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3.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

大学美育是由教师和学生两种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组成的,它既包括教师传授美的过程,也包括学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有关大学美育的研究明显过于重视教师对美的教授和灌输,过于重视教师在美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大学生对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视了大学生在美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大学美育的低效甚至无效。对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由于更接近大学美育的本质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而更有助于大学美育功能的发挥和任务的实现,这也将会成为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课题。

三、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对策展望

1.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

大学美育研究的整体性,首先是指必须把美育放在大学教育整体层面上进行研究,亦即美育是大学教育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大学德育、智育、体育等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怎样以美育为纽带实现大学各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成善、真、健、美的辩证统一?它对大学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究竟有何价值,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只有清楚地知晓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美育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是指必须从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包括教师审美文化、课程审美文化、学生审美文化等)的整体建设、大学美育手段方法的整体运用、大学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等诸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指应从学科综合与交叉的角度进行多学科整合性研究,这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而且能克服单一化研究视角带来的盲点和误区,从而有助于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大学美育理论。

2.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

元研究是指对研究的研究,也就是对研究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元研究的兴起,带来了科学研究的逐步科学化。大学美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应加强其自身的元研究。大学美育研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与这种元研究的缺失有关。进行大学美育的元研究,应以大学美育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大学美育理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美育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大学美育理论逻辑结构的建构,大学美育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梳理,大学美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反思等。大学美育的元研究能使我们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利于大学美育研究科学有效地推进。

3.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大学美育也不例外。历史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具体性上考察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在揭示对象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兴盛到今天,大学已经走过了近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大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对大学美育这一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思索和探究,形成了丰富且有价值的美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大学美育,就要对历史上已有的这些美育思想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寻找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大学美育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使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

4.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大学美育既是一种教育理论形态,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着实践智慧。注重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首先是由于大学美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必须坚持以点带面,通过大学美育基地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然后以典型带动全局,层层推进;其次是由于美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解决美育的实践疑难和困惑,使师生都有机会体验和探索美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最后是由于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使那些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大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一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同属于高等教育领域观念形态的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有所区别,但在高等教育文本中往往有不作区别而混用的现象。本文拟对它们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希翼能较准确地揭示它们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 相关概念 内涵及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袁广林,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副教授(上海 200062)

在高等教育文本中频繁出现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这些同属于观念形态的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有所区别。但在运用这些概念时,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往往有不加区别而混用的现象,本文拟对它们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希翼能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

一、高等教育理念概念及其特征

按照韩延明教授关于教育理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理念定义为,高等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哲学观点,是高等教育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陈桂生教授认为,理念是人们倡导的“好(高等)教育”的观念,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它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国际性与民族性

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个人类共通的。但高等教育在文化内涵、民族特质方面具有历史继承的属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高等教育理念又具有民族性。国内外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也表明,只有坚持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才能成为具有国际性的高等教育。

(二)导向性

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是指明高等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高等教育理想,

(三)前瞻性

高等教育理念本身是指向教育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因为高等教育毕竟是一种依据理想去塑造人、培养人的长期性事业,它在本质上就包含了对某种现实的、功利的、本位的超越。高等教育理念能够使具体的高等教育行为具有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使其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规范性

高等教育理念通过转化为高等教育目标来规范教育行为,若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必将是片面的,高等教育的行为必然是短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将是被动的,具体的高等教育目标也会因为受到某种现实力量(政治的或者经济的)的左右而顾此失彼。在这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均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由于没有明确的高等教育理念所致。

(五)层次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教育,是培养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我们在界定高等教育理念时,首先应该围绕如何培养人来进行。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培养什么样人的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一项事业,国家、社会、学校如何办好这项活动、事业,也应该持有某种观念,即举办高等教育的理念,这是高等教育理念的第二个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这是我们界定高等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以上两个方面是对整个高等教育而言的。第三应该是高等学校这个层面的理念(对大学而言即是大学理念),这些理念是针对高等学校这类机构而言的,是具有普适性的。某个具体的高等学校还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即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高等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客观世界诸事物、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反映。高等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观察、分析和处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时所处的角度或采取的态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中的观念问题,即高等学校的教育观、高等教育的发展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效益观等。高等教育理念是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高等教育观念,或者说是体系化的高等教育观念的整合。

(二)高等教育思想

《哲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思想亦称“观念”。指作为社会意识一部分的观念和观念形态,又指理性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等。大致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星的、不太系统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对教育总体或某方面片断的初步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等,二是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经过深入探索、反复检验、整理改进而提出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它是人们认识教育现象的产物。

(三)高等教育理想

理想是指合理的、人们向往的、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人们对与自身活动有关的事物及活动发展有美好结果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理想导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及其超越的企图,是未来的需要在当前的反映,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一经形成,就成为行为的内部推动力,激励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迈进。对于“理想”与“理念”的关系,有的认为“理念”包容了“理想”,有的则认为“理想”涵盖了“理念”,还有的认为“理念”与“理想”属于异词同义。韩延明教授认为,“理念”与“理想”是具有各自内涵、又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概念,但“理念”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导向性、超越性认识的意念,蕴涵了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一种整合性目标,而理念是构成这种整体目标的基础。理念是以抽象的、概括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方式所体现出采的思想观念。理想则是既受理念的制约又受种种历史的现实的条件所制约的可变的思想观念。日本学者筱原助市作了更为细致的区分:“笼统地说,理念是抽象的、一般的,理想是具体的。教育理念是借助于人的本分的纯粹思维和人的本质的根本考察形成的。理想则是根据时代及个性的要求,将这种理念加以具体化而形成的。前者是整个人类共通的,后者正如所谓国民理想、个人理想那样,是设想历史的个人的要素,因时、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的姿

态的……总之,理念是历史的或人格的实现的理想的基础,是根本性的统一。理想的、历史的、个人的制约必然是众多的,理念则是唯一的,而且必须是唯一的。”可以这样理解,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具有浓郁的理性色彩,它是抽象的,概括的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高等教育理想以理念为基础,指向未采,具有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的特征。

(四)高等教育目的

目的,作为哲学范畴,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动目标或结果。它的特点是,行为的目标或结果可以观念的形态预先存在,成为人们引起行动的原因,指导或者规定人的行为,协调和组织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目的作为观念形态,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人的每一项活动,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自觉的目的驱使和支配。高等教育目的是人们在活动前于头脑中对高等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预见和构想。对此,马克思有精辟的阐述:“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它总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而提出,是当前的,现实的,

高等教育理想与高等教育目的有紧密的联系,高等教育理想导源于主体的需求与兴趣,高等教育目的为高等教育理想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理想赋予了高等教育目的美的情调,使高等教育目的生动活泼起来。

(五)大学理念

韩延明教授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目标、大学的责任等,“教育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主要是有关“大学需要坚持什么”,“大学需要把握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教育改革观、大学的教育发展观、大学的价值观、大学的教育质量观、大学的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

从种属关系分析,理念是教育理念的属,教育理念是理念的一个种,教育理念又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属,高等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一个种,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理念必然受到高等教育理念的制约。从逻辑定义法则即属加种差来看,韩延明教授对大学理念定义的表述是把大学理念看作理念的一个种,理念是大学理念的属。那么,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理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大学理念是否等同于高等教育理念呢?眭依凡教授认为,就概念的科学意义而言,“大学”不等于“大学教育”,因为前者指一种实体或机构,而后者指一种由前者引起的社会活动。两者虽有联系,但毕竟不是同一事物。也就是说,“大学理念”不等于“大学教育理念”。很显然,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理念是不相同的概念。他还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各种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即该理念所持的立场,观点必然要对其他教育理念的立场,观点产生影响。他进而对大学理念的内涵也作了界定,即: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组织性质的认定,对“大学具有什么使命”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应有责任、义务的认定,对“大学应发挥什么作用”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职能的价值的认定。

(六)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大学理念息息相通,它是办学者持有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乎自己所在大学方向选择、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大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建立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如何办好一所具体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是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感悟和升华,是大学办出特色的灵魂。它是针对办学者而言的,是办学者在对自己所在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条件及所处环境做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关于自己大学应有性质、位置、能力等的基本认识,以及由此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一种对自己所在大学的独自的、富有个性的看法。也即一时一地一人的大学理念。可见大学理念与大学办学理念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正如潘慧元教授所说的,“作为理论探析的大学理念是一般的,而作为指导实践的办学理念则是特殊的……因此,办学者还应在一般性的大学理念基础上,树立自己的办学理念,也就是对这所大学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与共同追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理念是个外延比较宽泛并能反映高等教育思维一类活动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等都包含在高等教育理念之中,而高等教育理念也包含上述概念的共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总括为:(1)高等教育理念是对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抽象,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与现实的距离最远。(2)高等教育理念建构的基础是实践,但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它主要以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为对象,是对它们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3)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在大学这类机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如何办好一所具体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4)高等教育理念以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为中介转化为高等教育目标,发挥对高等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赵淑梅)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OBE教育理念,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形成了课程支撑体系,提出了课程评价和持续改进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承担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重要任务。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机遇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創业基础”必修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

2015年,国务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支撑点[2,3]。为此,如何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双创”背景下,各高等学校根据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一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对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纵观这些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5,6,7,8]。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有待加强

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并与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融合,但还是没有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整个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为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体现为学生的毕业要求,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呈现“两张皮”现象,有时候甚至呈现出对立。在专业教育中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不重视创新创业理念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入,远没有形成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教育,更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完成课堂理论教授和参加几项赛事上面,没有形成具有梯度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更没有形成具有维度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缺乏信心、缺乏指导的情况仍然存在,尚未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

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目标不明确,与专业结合和实践带动的逻辑关系不明确,且不能满足不用年级、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创业的需要。

(五)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导力量,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优秀师资的教育和引导。当前,大部分高校仍然缺乏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在教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科学有效的评价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尺度,单纯用考试分数不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而创新创业实践由于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评价的有效性信度较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能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改进措施。

二、OBE的基本理念及要素

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4]。

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五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我们如何保障学生有效地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

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OBE应用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三个基本要素,“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它是依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来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支撑强度及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形成性评价度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意义和构建原则

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从理念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是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育模式的重构。OBE理念所涉及的一切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预期的学习效果来开展的。与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相比,OBE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确定的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OBE的基础,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需要得到利益相关方,比如学生、政府、社会的认可,并可以通过政府或第三方的评估认证,以确认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同度和绩效评价。

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

OBE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进行设计,而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内容,即了解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解决创新创业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具备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对教育教学反向设计而不是教师主导课程

OBE理念下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以确定达成最终学习成果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契合度,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三)聚焦核心目标成果而不是面面俱到

OBE理念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进行设计,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充实、迭代部分课程,改进教学方法,课程难度可随核心目标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梯度递增的趋势,实际是一种精益教育理念,更好地體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支撑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确立的,这又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密切相关。因此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科学合理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五年后所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而毕业要求是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学生毕业时达到的标准要求。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与此相匹配,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质,从时间维度来讲可以划分为在校期间、毕业时和毕业后五年,从能力构成梯度可以划分为掌握基础知识、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元素、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具备能力成功创业。由于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体系,要使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实现毕业要求的达成,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具有层次性,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科学合理。

确定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有四类课程:一是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必须列入必修环节,主要是创新创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环境分析、新创企业的流程等基本课程;二是专业类融入课程,必须列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主要是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创新创业元素,这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专业课教师提升创新创业素养;三是实践类课程,亦称隐性课程,必须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各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包括创新创业专题报告、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营造等;四是创新创业提升课程,这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可以替代部分专业课程,也就是作为成功开创新企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和危机分析等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等,这类课程的融入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最高目标,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然选择[2,3,7,8,9,10,11,12]。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确定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后,就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机制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的落实,首先就要确定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主要由以下八个方面构成,如图3所示。

五、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

OBE理念在落实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编写和运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教材,并对专业课程和教材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对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进而达成与培养目标的契合。通过第三方调查进行验证,在下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予以改进,形成逻辑上的精益闭环,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

[3]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00-103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5]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04):55-57

[6]胡剑锋,江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4):107-109

[7]林晓玲.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J]大学教育,2017,(01):1-5

[8]刘卫东,雷轶.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8):8-14

[9]孙婷,赵晏鹤.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7,(08):82-86

[10]丁波,郗婷婷.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3):39-41

[11]高志刚,战燕,王刚.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93-95

[12]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3(01):65-70[2017-09-27]

[13]李慧清.创业环境约束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GEM和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83-87

[14]林雪治.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05):52-54+59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学的德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大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要求,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具体执行策略进行了完整的制定。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大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是当前很多大学德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开展,并且能够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当中形成较高水平的经验积累[1]。但是,很多大学虽然不比根据单一的业绩考核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活动的推进,却依然受到很多经验不足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大学教育机构无法在各项经验的有效累积过程中形成同新时期德育教育活动要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模式的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要结合当前的德育工作执行要求,对后续的环境特点实施分析,并保证相关德育工作能够在功能的影响下进行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使得很多大学教育机构迫切需要通过高效教学细节的转变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使后续的教育机制能够在德育工作的有效促进下实现运行水平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新生活的适应

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必须对大学生活拥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中,这就需要大学生将新生活的适应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任务[2]。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要求,为学生设计更多的适应新生活的方案,并保证全部的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以便大学生可以充分结合德育教育推进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新时期的德育工作的推进,保证全部的德育工作能够完整的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接受德育工作过程中实际特点的关注,并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可操作性因素的有效影响之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德育教育活动在新时期的执行质量,以便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在新生活的不断适应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适应[3]。社会工作方法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通过多种渠道共同进行交流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式的共同影响之下尽快适应新生活,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提升未来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前途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大学德育工作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在设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对未来规划活动实施研究分析,确保所有的规划活动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广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行[4]。另外,高校的德育教育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份转变情况的关注,并且为大学生安排较为有利的接受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性因素的构建,并保证所有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在相关教育活动得到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实现同社会活动的有效对接。在应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方法多样性的关注,保证全部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小报告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处置,以便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参观机制和实习机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同学习环境的对接,增强各类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执行科学性。

(三)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大学生提前具备应对社会考验的能力。一些高校目前存在一定的德育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造成很多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单纯的凭借内部机制的改革实现同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无法在运行机制的层面实现同社会各项要求的适应。还有一些高校在应对德育教育要求的过程中,仅仅可以保证相关要求能够在内部得到贯彻,并不能在社会机制改变较快的情况下迅速的适应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变化特点,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难以在相关理论的有效影响之下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部价值。因此,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执行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大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行。社会工作方法的设计和执行必须保证在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处理,使后续的德育工作能够在已经完成基础性策略设计之后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四、结论

大学德育工作的推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的分析大学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对相关德育教育的方案加以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所有的德育工作得到完整的推行。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玉美.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渗透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65-66.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冉红芳.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学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罗小霞.社会工作介入初中德育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体育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学科,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在提高全体国民身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首先指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接着论述了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终身体育教育。

[关 键 词] 大学体育;终身体育;概念;措施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只利用课堂时间并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结合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开展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轻松应对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再有,大学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其主动投入体育锻炼当中,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一、终身体育教育的概念

终身体育思想是继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而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体育思想,当前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普遍应用。终身体育就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其可以独立组织比赛与开展体育运动,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对自己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终身体育思想与开展素质教育目标相一致,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体育素质也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利用大学体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习惯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大学终身体育教育情况

(一)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成就

在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向着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全部学生的满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设置了人们常见的羽毛球、篮球、长跑、乒乓球等,还增加了健美操、武术、网球等一些新兴项目。班级设置也应用新型方法,成立了体育运动兴趣小组,将兴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活动小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大学还在大学生提倡建立体育爱好社团,出现了跆拳道社团、拳击社团、滑板社团、街舞社团等,利用建立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使学生可以大量应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

(二)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

虽然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还需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技巧,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学生也认为体育锻炼没有意义,本身也不重视体育学习,思想上轻视体育锻炼。

2.体育设施不完善。很多高校因为缺少体育运动资金,因此不能及时购置先进的体育设施与设备,导致广大师生不能顺利开展体育锻炼,导致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一句空话。

3.不具备考核制度。由于传统体育观众的影响,体育课考核形式化严重,体育教师不重视考核学生的体育技巧与专业知识,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体育教育与教学改革不相适应,因此更多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必要,終身体育思想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三、大学生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当前大学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需认识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一旦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对自身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响时,才能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当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还需放手让学生独立开展锻炼,保证学生独立完成各种体育学习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融合

在当前大学生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而且要发挥体育课外活动的作用,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达到开展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在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锻炼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如可以利用組织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比赛、组建足球俱乐部、组建篮球爱好者协会等各种形式进行。教师利用上述丰富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锻炼当中。

(三)利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在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还需针对学生创建一种浓厚的体育文化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加强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很多大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本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身心健康令人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职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如,高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体育文化内容,大力建设体育校园文化,定期宣传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利用校园文化宣传板刊登体育文化内容,使体育教育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当前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作用。

总之,只有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才能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谢坚.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改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

[2]胡向东,杨亚涛.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才智,2014(28).

[3]杜华,李志鸿,胡仲秋.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19).

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智力机构,必然要在当代肩负起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然而,一方面,大学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只能分别承担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社会教育类型也决定了其需要不同的大学承载主体。因此,无论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是高职院校,其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必然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对其各自的内容进行明晰,而不能将三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大学;社会教育;多层次性

廣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种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组织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1]。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主要策源地之一的大学在国家社会教育的体系中毋庸置疑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如同人们在谈论大学乃至高等教育的其他众多议题一样,人们总是将不同类别的大学囫囵吞枣地视为同一种组织类型,而忽视了其因为自身的不同性质而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因而,我们在谈论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的同时,决不能置大学自身的性质类别于不顾,而应考虑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机构承担相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发挥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

一、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理论分析

教育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态,大学教育从其本质而言属于学校教育,然而,大学教育的实施主体——大学,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在政治权力、经济力量、社会生活三者之间呈现出巨大张力的知识、文化精英阶层,决不能以仅仅提供基本的学校教育为目标追求。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延续自身合法性的迫切需要。

信息技术革命以来,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还是个体的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向,面对几何式增长的知识总量和越来越快的知识代际更迭,以及日益复杂且精细化的社会需求,持续了数千年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概念应运而生,学校教育之外的社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高深知识的集散地,同时又接受了政府巨额资助的大学被政府和公众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自然而然被视为提供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之一,这是大学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外部动因。

另一方面,从大学自身来讲,历经了中世纪修道院式的原型大学,以及以追求“纯科学”为宗旨的德国古典大学,现代大学已普遍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交往中心”,乃至于“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站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2]。纵观大学的发展史,大学逐渐从一开始被动地适应社会走向了主动引领社会,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走向了社会的轴心机构,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主动思索自身的社会价值,正如德里克·博克所言:“如果大学向充分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那他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3]。尤其是在知识民主化进程加快、大学自身的“合法性”存在危机的当下,大学更需要通过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进行相应功能重置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权威,因而,履行其社会责任、承担相应的社会教育职能就成为了大学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寻求延续自身“合法性”的必然选择。这是大学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内部动因。

二、划分不同层次的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必要性

在大学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已经成为必然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其可操作性进行深入探讨,因而,对大学及其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进行科学分类,使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与多样化的社会教育需求进行相应的匹配,这是由当代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特性和社会教育自身的多元化特性所共同决定的。

(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只能分别承载不同的社会教育职能

发展至今,高等教育已经从最初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单一的学者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巨型的复杂系统。向“高端“拓展至研究型大学、精英大学,向“低端”拓展到社区学院、职业技术院校、开放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规模、组织结构、使命功能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正如安东尼·史密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所言,“今天的大学如此多样、分化和充满差异,以至于我们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阐述宏大的大学组织原则”[4]。然而在当代,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普通的民众,却仍然习惯用“大学”这一概念来指代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谈及大学的目的、功能等关键问题时,往往不加区分,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概念一并赋予所有大学,这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高等教育在当代的发展状况相左。概念上的混淆与泛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时所凸显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毫无疑问,同样的标准也适用于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相关研究。如果我们不将整个高等教育、大学视为一个多元立体的系统,而仅仅从观念上、经验中去泛泛地谈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最终的结果也必然会落入无的放矢的窠臼。参照潘懋元等人的总结,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在我国主要以“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为主体;第二种类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学校以及独立学院;第三种类型为职业技术高校,包括单科性和多科性的院校[5]。三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定位、功能、结构、规模等方面不尽相同,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毋庸赘言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而,高等教育机构必然要、也只能是承担起与自身社会定位相符的社会教育职能。

(二)社会教育的一系列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不同类别的大学承载主体

相较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对象更加复杂、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教育领域更加广阔,“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实际与广义教育无多大差异”[1]。社会教育的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其高等教育承載主体只能交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

首先,社会教育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他们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如若不将教育主体进行相应分类,使之“对症下药”,那么整个社会教育活动将是无秩序无效率的;其次,由于面对着各式各样的社会需求,因而社会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强的丰富性,横向上有文化知识、道德规范、科学技术、职业技术、体育卫生等内容之分,纵向上则有扫盲、科普、职业训练、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因而单一类别的大学机构显然无法独自应对如此种类繁多的社会诉求;最后,社会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带来了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例如培训班、讲座、函授、媒体传播、展馆、自学等,同时在教育场所上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大学机构对自身进行细化,以不同机构所擅长的不同教育方式,来与相应的社会教育形式进行衔接。

三、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层次划分

显然,大学要真正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就离不开我们在众多大学机构与多样化的社会教育诉求之间建立起一座座实实在在的“桥梁”,而“桥梁”具体究竟要连接哪两者,这是由“桥梁”两端不同层次之间各自的属性所决定的。

(一)研究型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研究型大学一词滥觞于美国,以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为代表,是指“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6]。我们时常论及的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确切地说应该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功能,高水准的师资与生源、充足的科研经费,一流的科研平台,这些都决定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塔尖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其在大学社会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定位。具体而言,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应主要聚焦于社会文化引领与传承、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三个方面。

1. 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引领

现代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早已不单单是顶级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学术的兴盛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研究型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中心,与社会文化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大学的文化功能常常被视为大学的“第四功能”。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文化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上,作为社会的智库,研究型大学应时刻以批判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比较、剖析、扬弃,在各项社会教育的活动形式中实现对各种传统文化形态的理性反思和价值重构;其次,研究型大学还必须对社会文化有所引领和创造,要秉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通过各种大众媒体,一方面要致力于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进步思想,发挥出领航社会主流文化的示范性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挥文化的自我创造性,积极创造滋生进步文化的土壤,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

虽说现代研究型大学早已不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但其仍然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社会之外拥有自己的一片栖居之地,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去审视所处的这个世界,成为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塑造者。研究型大学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其进行研究、弘扬以及通过自身的垂范来成为社会道德楷模两个方面。首先,研究型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的集散地和人类精神的家园,有义务有责任对凝聚了人类数千年生产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伦理道德进行深究,并以合乎普通大众认知模式的形式将其弘扬到整个社会,在社会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出现某种道德问题之时,或是在民众陷入某类道德事件的舆论漩涡之中时,大学要勇于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伦理道德进行正面引导,使人类在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剧变中不至于迷失自我;此外,研究型大学还应通过自身对于伦理道德的垂范,坚守住社会的良知,为人类社会树立楷模,最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

3. 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

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之中,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承担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这也是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有别于一般大学机构所提供的继续教育,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高端性——高层次的培养对象和高质量的培养水准,因而,其在开展具体的继续教育工作时必须牢记这一特性,将自身的优势学术资源转化为继续教育资源,避免沦入普通和平庸。在理念上,研究型大学要力求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精品继续教育品牌,在教育目标上,要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上,要秉持探究性、跨学科性、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原则,同时严格把关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优中培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端人才。

(二)应用型大学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作为一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大学类型,应用型大学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而对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一种修正。它“是职业教育、大众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于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聚焦于应用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社会服务上面向地方,推进政府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7]。可以说,我国为数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所在,其所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应立足于地方实际、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 为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各种培训

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发挥自身的区域性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时空的人才培养服务。当代产学研结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得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转变,针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各种职前、职后培训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从自身特色以及地方产业需求出发,打造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各种长、短期培训模式,使应用型人才能够得到及时的知识更新、补充、拓展以及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地方产业进步和经济发展。

2. 主动融入地方社会,提升人民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

作为应用型大学而言,它不仅是区域内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区域内实力最强、层次最高的文化中心,因而,它有责任、有义务将现代、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医疗观念等推广到所辐射区域的各个角落。具体而言,应用型大学应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之余,主动走进当地社区、乡村,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就业转岗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社会服务。同时还要通过大众媒体,或是利用校园、科技馆、纪念馆、博物馆、乡村文化站等科普场所开展常态化的市民、村民讲座,从而提升区域人民的文化程度。最后,应用型大学还应对当地民众适度开放自身的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等设施,通过校园文化周、校园开放日等形式,积极助推各项文化、体育事业的开展,最终达到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直接为地方发展培養各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普通的本科教育相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加突出,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也更加直接。正如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所概括的那样,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8]。基于自身的定位和资源,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可以从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服务“三农”等三方面进行。

1. 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基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构建开放式培训体系

面向社会开展的岗位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非学历教育及培训。首先,培训要面向企业和行业,如技能拓展与提升、转岗人员培训等;其次,培训要面向社区,为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无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培训等。而在培训的方式上,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创新各种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例如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联合各行各业的协会,举办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为当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通过以上措施,高职院校应构建起一个与当地产业、社区紧密结合的开放式培训体系以及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

2. 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有大量高职院校位于城镇化率不高的欠发达地区,这为高职院校服务“三农”,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在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为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或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提供助益,利用短期培训、骨干培训等方式,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素养、实用技能技巧、职业技能、市场意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制观念等方面开展教育与培训

3. 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技术教育价值观念

无论是从文化层面还是从实用层面来讲,职业技术教育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获得自己的价值地位和社会的身份认同。然而,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充斥着贬低与误读,将其视为某种低层次的教育,这种贬低与误读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劳力者“的鄙视,源于扩大化的社会分层,同时也源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供给主体,我国高职院校应致力于转变社会的这种错误观念,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打造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品牌,真正发挥出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巨大潜力,从而为职业技术教育正名。

四、结束语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谈论的大学社会教育职能的层次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大学本身还是其社会教育职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之间并不是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每一所大学机构在履行其社会教育职能之时都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框架,而是在种种繁多的社会教育责任中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如果我们仅仅从观念上去理解不同类型大学的社会教育职能,那显然误读了大学职能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04).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英]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后现代大学来临[M].侯定凯,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潘懋元,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05).

[6]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01).

[7]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8]黄炎培.“职业教育谈”[M].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上一篇:幼教学生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