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危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基本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清晰,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了解,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关于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结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现状,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广西高校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特征

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具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原因主要是抑郁症、学习、情感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各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不相对称

以该学院为例,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面向一年级新生,分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完成,忽视其他年级的课程教育。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从大一到大四,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比例是有增长趋势的。而大部分高校却往往只注重了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学时数不足

以该学院课程内容安排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导论、心理咨询、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自我意识与培养、学习心理、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团体辅导。每个内容只开设2个学时,共有32学时,2个学分。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都难以讲深讲透,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难进一步展开,学时不足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很好地达到普及心理学知识的目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一)构建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结合每个年级、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都要有该课程,且课程内容必须符合该阶段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作为有独立价值观的客体,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增长,其性格特点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惑也会有很大变化。一年级主要是新生适应性教育,学习方式、方法转变指导,正确处理恋爱关系、人际关系;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学习指导、学习压力排解、职业规划、恋爱与性的关系,形成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三年级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前教育,恋爱与性的关系等教育。四年级主要是就业教育,毕业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和就业动机,正确对待就业中的挫折与失败。

(二)结合心理危机特点,增加课时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喜亭教授调查数据显示,广西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的原因主要在情感方面、情绪方面、学习方面,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在大学生情绪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知识增加课时,并结合相应的体验或团体辅导,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以该学院为例,该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的课程。但针对于高校中部分的特殊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应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贫困生心理教育、留级生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及关于团体辅导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以满足各类群体的心理需求。

四、结论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余东芳,潘柳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李杭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探索[J].应用研究,2013(2).

[3]毛智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材,2011(22).

[4]黄群瑛.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途径[J].课题展示,2011(3).

[5]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唐丽媛(1987-),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蔡贤浩(1986-),男,广西柳州人,本科,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助教。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31-33.

[2]吉建秋,陈颖川,郭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68-70.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自助;互助;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要求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则又进一步强调和要求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上述文件的陆续出台和贯彻,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也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越来越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普遍重视。

心理咨询工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开始引起高度重视,都不同程度地在大学生中开始了心理咨询工作。但是许多高职院的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着起步较晚、专业师资薄弱、涉及面窄、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的普遍问题。这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嫉妒、自责、孤僻、焦虑、逆反、人际关系、攻击性行为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心理冲突、心理问题的复杂性、普遍性、严重性相比,还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需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面对大量的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必须积极构建和完善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危机进行全方位的有效干预。为此,我们提出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三级预防干预体系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心理咨询的三级预防干预机制,改变目前主要以教师或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中心的辅导咨询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为主导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能量,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真正达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目的。

所谓“心理健康咨询的三级预防干预体系”,就是改变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中心的辅导咨询模式,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自助与互助相结合、业余与专业相结合、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型的心理咨询辅导体系,让学生挖掘出自身的能量,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第一级是以大学生互相帮助为基础的朋辈心理咨询,第二级是以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为基础的师生互助心理咨询,第三级是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基础的专业心理咨询。具体做法是:

一、 建立以大学生互相帮助为基础的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相对较少,面对绝对数量较大的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仅仅依靠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扩大心理工作者的队伍,其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大学生之间的朋辈心理咨询。

所谓朋辈心理咨询就是建立以大学生朋友之间、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为基础的心理咨询,这是心理咨询体系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第一道防线。它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信任度高,有利心理问题的解决。由于是同学、朋友,互相之间比较了解,也比较信任,因此有助于切中要害,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二是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避免问题程度的加剧。由于同学朝夕相处,特别是同班同学,同寝室的舍友,只要细心关注,人的情绪、行为的变化都有可能发现,对这样的同学及时送去关注、温暖,就有可能是春风化雨,使问题在萌芽时期及时得到宣泄。三是主动性高,覆盖面广。作为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在面对来访者时必须坚持来访者自愿的原则,不能主动去接触学生,只能让学生自愿来咨询。而朋辈心理咨询,由于同学之间是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的,相互之间发生的事情可以说一有风吹草动,其他人就有可能知道。这时一方面作为心理工作者的学生主动去接近、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主动寻求帮助,使心理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四是有利于助人自助。作为心理工作者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时候,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进行自我整合,促使自我成长。并且以此往复,良性循环,使自身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极大提高。

朋辈心理咨询也有其弱点:一是要求朋辈心理工作者自身的心理素质较高。因为缺少专业背景,很能保证他们在为同学提供服务时,自己不受到伤害。这就要求担任心理工作者的学生具备以下心理素质: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具有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具有正确的自我概念等。二是选拔培养朋辈心理工作者比较困难。目前虽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但要想让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心理咨询的知识及技能,还需要大量的心理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训练,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学制都是三年制,事实在校时间大约为两年半,工作难度还是很大。三是求助者有可能受到伤害,从而害怕心理咨询。因为朋辈心理工作者在解决问题时,由于价值不中立,理解不够,共情不到位等原因,对求助者反而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不敢找专业的心理老师解决问题,使问题泛化,严重化。

因此,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加强对朋辈心理工作者的培训,二是要及时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提供帮助,建立心理督导机制,以保证朋辈心理咨询发挥其最大功能,保证其运转顺利,真正对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二、 建立以教师帮助为基础的师生互助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第二道防线

除了在大学生中选择朋辈心理工作者外,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的任课老师,也是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主力军,可以缓解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严重短缺问题。作为老师,主要应该向学生提供文化和心理的支持。社会支持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都存在社会奉献。这种社会奉献犹如经济学上的‘水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块一样,极易在承受力最弱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刺激情境,在有社会支持的人身上极少出现心理问题,反之较少社会支持的人身上较多地产生了心理问题。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肩负着家庭和亲友的殷殷期望,面对着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很多人因为对自我和未来缺少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应积极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的任课老师的文化与心理支持作用,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与迷茫,为大学生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排除来自于外界的不必要的干扰与压力,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提高自己应变的心理能力等提供有力保障。

师生互助心理咨询的开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才能使其成为沟通师生间的心理桥梁,真正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服务,而不是徒有虚名。一是师道尊严的下放,平等关系的建立,是师生互助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前提。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而在心理咨询中是大忌。由于上下尊卑,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就带上教育、指导的色彩,因而使学生感觉到压力,而不是心灵的释放。因此,老师一定要处理好自己角色的变换,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二是相互尊重,真诚信任,是师生互助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是以尊重、真诚、信任为基础,缺少这三个因素,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沟通的平台,也就更谈不上心灵的交换。三是保密的原则,是师生互助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保证。没有了保密,也就无所谓心理咨询;没有了保密,人的生命也就少了安全的护航,因此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保密,是我们起码的道德要求。四是共情理解,及时转介,是师生互助心理咨询顺利开展的养分。老师应在充分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发现重大心理问题要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而不能延误时机,造成更大的伤害。

同时,对于师生互助心理咨询中的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的任课老师,我们也要进行心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他们定期进行心理督导,使他们能及时清空自己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文化和心理支持,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付出他们的汗水。

三、 建立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基础的专业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第三道防线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智力因素基本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而非智力因素则因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或给予补偿,就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冲突或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个体下一人生任务的完成与发展。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理想、性格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以外,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因素,涵盖了生命个体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因此,专业心理咨询应该从两个方面切入大学生心理咨询:一是心理咨询的重点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协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目前的人生任务,也可以说是发展性心理咨询;二是注意大学生心理异化或恶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协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甚至要补偿大学生因以前未完成的人生任务而受到的心理伤害,使其能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能力,防止或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这也可以说是适应性心理咨询。因此,心理咨询人员要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适应性心理咨询。

发展性心理咨询与适应性心理咨询都是为了协助大学生增强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关心的焦点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完成和应对策略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以便帮助个体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1)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能悦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冷静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对现实有客观、理智的认知,不会消极避世、退缩。但在高职院校由于个人、学校、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极易产生极端的自卑或自尊,甚至两者共处于同一个体,使个体的内心充满冲突与困惑。因此,不断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世界,调整其认知评价体系,促进自我潜能的开发,最终实现自我的发展。(2)合理化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现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人的生活阅历相对简单,有的还有可能被家人保护过度,缺少挫折的磨炼,可以说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此,一旦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遭遇挫折,就会情绪失控,行为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情绪的宣泄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其愉快的情绪多于不愉快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能够合理化,增强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可以避免产生各种情绪障碍。(3)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适应与应对挫折的能力。由于缺少意志,很多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困难、挫折时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消极应对,甚至逃避退缩。心理咨询在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长处时,要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理智客观地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增强适应与耐挫能力,可以避免产生各种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4)培养健全的人格,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没有一个人的人格是完美的,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大学生们也不例外,否则就不会有大学生杀人、盗窃、自杀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心理咨询要协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控制自己的行为,摆脱自卑、自傲、虚荣、妒忌等不良人格,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总之,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后保障,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金字塔”型的三级预防干预机制,从学生互助、师生互助到专业咨询,从保健预防到专业治疗,从个别咨询到团体培训辅导,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拓宽渠道,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护网”,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海萍.从社会支持理论谈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8).

[2]贺淑曼,李焰,赵丽琴.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玉茹,虞岚.发展适应性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5(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课 隐性逃课

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或多或少有过逃课的经历,对于学生偶尔为之的逃课现象,做为教师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给予谅解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各学校严格考勤制度的情况下隐性逃课成了学生的不二选择。无论是公共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存在隐性逃课的现象。2010年3月广州羊城晚报报导,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师生在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中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不仅逃课非常普遍,“隐性逃课”也相当严重,仅有26%学生认真听课。而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显性逃课是指学生不到课堂来上课,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也就是所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学生身在课堂,但形在神不在。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相对地在降低。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做为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其对于压力的心理承受力、自我的控制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较本科生要差一些。他们彷徨、迷茫、焦虑、无奈,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感觉到学生内心是渴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的,但在心理健康课堂上却又存在着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看小说、聊天、吃零食等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隐性逃课现象,而且存在的比例还相当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隐性逃课现象存在原因

存在如此大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厌学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生从小就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逼迫下一路走过来的,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的比较少。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加之学校各项活动较多,使得一部分学生彷徨迷茫,无心学习,整天忙于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生上课期间睡觉、发呆、看小说、手机上网或忙于写各项活动计划、总结之类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做为公共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额授课,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无暇或较少顾及到学生听课的状态,这就为学生隐性逃课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有些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只是在填报志愿时在志愿栏里填了“服从”二字,被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产生了厌学思想,这也增加了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无论对待何种性质的课程都是厌学倾向严重,所以在大学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2.从众心理在作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从众现象则更为明显,且由于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定向,常常表现出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在逃课现象中最为明显。[1]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弱,看到周围同学在课堂上忙于其它事情,也做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情,而且学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隐性逃课。

3.学生群体规范作用弱化,缺乏群体内聚力

群体规范一致性表现在群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统一,它调节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如果群体规范标准化很低,导致群体成员认知标准化作用降低,群体结构松散。班级过去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最基本形式,班级具有鲜明结构特征和目标特征,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内聚力也较强。[2]而高考扩招以后,学生对于班级的概念在弱化,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采用大班授课,通常是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心理上的互融性也比较弱,大多数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彼此不认识,群体的规范作用在弱化,更谈不上群体内聚力。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严格考勤但疏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管理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考勤制度。教师大多都采用点名制,严抓学生的到课率,有的学校采用信息数字化管理,实行上课打卡制,这样可以减少或杜绝学生显性逃课现象的发生。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态度却极少关注,这也增加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也大多采取默许的态度。

2.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教学方法单一

有研究者曾对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75%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对心理课感兴趣的学生数也占调查总数的73.96%。这反映出,大学生内心实际是需要和渴望心理课的[3]。尤其是高职大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家长老师冠以“差生”的头衔,他们更需要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做为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授课水平与学生的期待不成正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成绩考核方法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课堂听课行为。心理健康课改变了过去期末统一安排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小测试、小组活动、调查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查课程不会让学生不及格,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做为考查课的心理健康课,只要学生上交作业,无论作业质量如何,通常都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更给学生留下了只要去上课,交作业,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在心理上就不重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三)家庭和社会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是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无论家庭条件的好坏,这一代孩子没有受过太多的苦和累,所以在学习上也不肯吃苦。一方面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以家庭背景、就业优势自居,上学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愿望,混个文凭,毕业以后凭借父母的权势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为了将来自己有个更好的前程,往往选择那些实用性的知识,甚至到社会上去做兼职,积累社会经验。这也加大了心理健康课堂上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

2.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生逃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媒体对于“一夜成名”、民众“选秀”、彩民中奖等的大肆宣传报导,使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的大学生充满了幻想,迷失了方向。相反地,大众媒体却频频报导,大学毕业生蹬三轮车、卖茶叶蛋、擦皮鞋等,大肆宣传“读书无用论”,使学生的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如何減少或杜绝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这不是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2]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王井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隐性逃课”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90项症状清单》对全体大学新生开展施测,结果表明:(1)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以及各因子分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方面,男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显著高于女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3)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方面,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关键词 留守 大學新生 心理健康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即1980-1989之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及小城市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大城市转移。很多父母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20世纪90年代初,留守儿童当中成绩表现优秀者,步入大学进一步学习,成为了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高校在读学生。

多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及多项报道显示,童年期特殊的成长环境、父母缺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应对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伴随着成长,这些负性的影响是消失了还是继续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在高校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个案中,大部分来访者或者危机干预个体都曾经有过留守经历,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关注。

1.2 研究现状

以往研究中探讨过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负性情绪、人格、依恋等多个方面。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张英等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所有因子得分高于常态大学生和流动经历大学生;李云等研究的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温义媛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并没有一致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

1.3.1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

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标准,18岁以下均为儿童,结合郝振《关于留守儿童界定》一文中提出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非户口所在地务工半年以及半年以上的儿童均可称为留守儿童。因此本研究的被试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是指曾经是留守儿童的在校大一学生。

1.3.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是个体健康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采用《90项症状清单》进行评价。

2 方法与过程

2.1 研究目的

(1)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2)调查不同类型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了解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2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综合分析以往研究者的相关文章,为研究提供选题和分析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机房统一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整理后用spss进行录入、分析,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用0-4等级计分。

2.4 被试

本研究被试来自于湖南某高校本科大一新生。参与测验被试共5858名,因数据缺失删除个案213名,问卷有效利用率为96.36%。通过SPSS分析,内部一致性€%Z=0.974表明数据可信度较高,完全可用。

3 研究结果

3.1 数据基本情况

被试中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1927名,占34.14%,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3718名,占65.86%。在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男生867名,女生1060名。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独生子女526名,非独生子女1401名。

3.2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1所示,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前者均高于后者,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

3.3 男性和女性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所示,在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方面有留守经历独生大学新生高于非独生新生,但是不显著。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显著高于与非独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

4 分析与讨论

4.1 有留守经历新生与无留守经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讨论

刘海霞等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1]苏娜娜等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SCL-90相关因子得分比较,有留守经历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组。[2]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3]综合以上内容表明,留守经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心理状况存在差异的具体方面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本研究的被试为大一新生与以往研究中被试为普通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是留守经历能够影响新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以及各个具体方面的情况,所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将留守经历纳为重点考虑的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帮扶辅导方案。

4.2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讨论

李云的研究表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内,抑郁、焦虑、恐怖、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得分;[4]刘海霞認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1]温义媛的研究结果表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中女生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因子得分极显著高于男生,总分及其他因子无统计学差异。[5]本研究的结果是,有留守经历男女新生在敌对、偏执因子、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表明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男生更容易出现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对有留守经历新生进行心理辅导需要考虑性别差异,尤其注意男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敌意,认知过程中出现偏执以及行为中产生精神病性症状。

4.3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独生与非独生差异讨论

刘海霞、王玖等通过调查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可知从是否独生的情况来看,各因子均无差异。[1]本研究结果是在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独生显著高于非独生,表明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敌对、偏执的症状,这与独生子女没有同伴资源有关。因此,需要引导有留守经历的独生子女更多的参加集体活动,在良好人际互动中改善心理状况。

5 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男性更容易出现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症状;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焦虑、敌对、偏执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海霞,王玖.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5(8):636-638.

[2] 苏娜娜等.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6(6):73-76.

[3] 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87-90.

[4] 李云,汪品淳.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56-157.

[5] 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146-147.

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难以及企业用工荒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而高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中有着就业心理及就业理念等诸多问题。分析并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对于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与心理问题分析

(1)就业心理问题。第一,自卑心理。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有着自卑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些高职毕业生由于毕业学校为高职院校,因不是本科类学校而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感,在就业中竞争意识不强烈;部分学生因自身所学专业非当下热门专业而产生自卑感;部分高职大学生因为自身学历低而产生消极情绪,不思进取,没有勇气参与到人才市场的竞争当中,失望悲观,甚至一些学生因过度自卑而导致精神萎靡。第二,焦虑心理。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就业通常表现出焦虑、犹豫以及失落等心态。一些高职大学生希望所找到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而在面试当中又担心自己能否成功。尤其是在数次求职失败之后,更是表现出紧张、恐慌、困惑等心态。第三,依赖心理。就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部分高职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溺爱,自身独立能力较差,养成不敢自己做决定的习惯,自主性较低。这些性格缺陷在就业中表现为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无法自主参与到人才市场竞争当中,而是依赖于父母以及学校等谋求就业机会。

(2)就业理念问题。第一,一次性就业观念突出。多数高职毕业生存在“一次性定终身”的传统职业观念,倾向于选取薪酬起点较高以及入职要求较低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岗位通常对高职大学生的工作经验积累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较为不利。虽然自身专业能力较强,但由于职业选择范围较窄,因而影响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职业理想模糊。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就业范围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影响了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理想,在学习中毫无目的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创新意识、职业道德以及政治意识等的培养。这也是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之后很快被社会淘汰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问题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注重优秀品格的形成。同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及解读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让他们注重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切合现实的职业理想。

(2)开展就业心理咨询。面对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相关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应当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构建起心理辅导与咨询机制,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打下基础。其次,应当做好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的档案工作,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做到早发现与早解决。总而言之,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强就业指导。针对高职大学生就业中的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引导学生降低期望值,使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能结合自身兴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地选择职业。其次,要树立起学生竞争进取的就业理念,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学生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而不只是盯着高薪工作。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先从基层工作干起,不断积累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此外,也应当更新就业观念,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高职院校应当引导学生尊重每一份职业,不应好高骛远,而是通过自身一步步努力而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在择业时也并不只是立足于自身所学专业,也可选择其他专业工作,在积累当中完善自己并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职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高职教师应该分析高职大学生就业理念与心理问题,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加强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研究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瓶颈与就业理念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姚红.高职大学生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转变的调查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12).

[2]沈文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及干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8).

上一篇:大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高效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