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

2023-09-21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1篇

在从事教学的这段时间中, 发现一些很普遍也很棘手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点之后, 学生往往在当时能够掌握, 而过了一段时间, 遗忘现象却屡屡发生;有些学生学习极其用功, 在学校学, 回家也学, 不时还熬熬夜, 题做得数不胜数, 但成绩却总上不去;有的同学甚至还出现心理问题, 自认为脑子笨、不如别人, 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使心理失去平衡, 导致上课时头昏、脑胀, 注意力不集中, 晚上失眠、多梦, 平时记忆力减退等脑功能减退症状。

本来, 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 而且, 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为什么?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 有人练十次就会了, 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 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而目前据调查中国的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并且因此还产生了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厌学、突发心理问题?等等, 令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苦恼不堪。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 先改变其学习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2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相传有一个人, 巧遇一仙翁, 仙翁点石成金送给他, 但他不要金子, 而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指头。这个人为什么要指头呢?因为他懂得, 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 金子总是有限的, 但如果有了点石成金的指头, 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古人说:“授之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也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学习是学习, 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3 记忆方法及其运用

在心理学中, 牵涉到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在这里, 选择了几种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课堂吸收最为有利的方法, 根据这些方法的理论来改善我们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1 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 必先接受这些信息, 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 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这种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 叫做多通道记忆。”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 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 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宋代学者朱熹说, 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 能够记住25%, 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 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 能够记住65%。因此,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种通道的优势, 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让学生能够用眼看, 用耳听, 用口说, 用手写, 用脑想, 利用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和言语运动器官等协调记忆, 加强记忆效果。

3.2 联想记忆法

“联想, 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刺激时, 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叫做联想记忆法。”下面我们就通过两种类型进行研究。

(1) 奇特联想法。

比如要记忆下列10个词: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粱。

这本来是毫不相干的10个事物, 但你若这样联想就有意思了:火车在河流上奔驰, 河流上飘来一个大风筝, 风筝吊起一门大炮, 轰轰炮响, 炮口射出的鸭梨, 打进黄狗口中, 黄狗闪电般跑上街道, 爬上一棵老松树, 偷吃树上的红高粱。这样很快就能按顺序记下这十个词, 并且经久不忘。

这种记忆法是世界上公认的记忆秘诀。许多国家的记忆大师们能在一会儿功夫认识四五百人, 记住他们的相貌、姓名、职业, 能在晚会上表演默记整副扑克牌, 表演一次记忆数十个单词, 都是以这种方法为基础的。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中去, 也是相当有效。

(2) 接近联想法。

“两种以上的事物, 在时间或空间上, 同时或接近, 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 由此再想起其他。”在Unit Seven中, 我们引出了be known as…, 同样的, 我们可以把be known for…/be known to sb.这两个知识点一起给出, 虽然都有known这个形容词, 但是这三种分别代表的意义却不同。如若把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给予灌输的话, 那么学生就容易记得多了。

3.3 脑思维导图记忆法

有的学生上课一句句、一行行摘笔记, 可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行行记忆的呀, 它是树状样记忆的。英国的Tony Buzan (托尼·布赞) 创立了脑图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 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现在, 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脑图即用树状结构和图像再辅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来画。如果同学们能在每一节课下课前5~10分钟画脑图来总结一课所学, 每周画脑图总结一周所学, 每单元画脑图总结一单元所学, 就能很容易掌握学习的重点, 随时明白自己的知识薄弱点,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这样既省时又有效。

3.4 抗遗忘记忆法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 很多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一个识记—保持—再认—回忆的过程。但是, 很多人关注的只是记忆的当时效果, 却忽略了记忆中更大的问题——记忆的牢固度。其实, 用心理学中的记忆遗忘规律来解释就非常简单了, 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艾宾浩斯曲线。这条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也是有规律的, 它所反应的是“先快后慢”的原则。若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 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 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复习必须要在遗忘开始发生之前进行。笔者经过摸索由此得出7次复习时段, 即:学习过后的第20分钟、1小时、2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 抓住每一时段的最佳时间进行及时复习就可以做到终身不忘。所以, 教师在灌输学生知识的同时, 把这种记忆方法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手段中去,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做到高效率学习。

4 结语

通过我们对于记忆方法的罗列以及它们所分别代表的涵义, 我们可以发现,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极其丰富的。不论是通过多通道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脑思维导图记忆法还是抗遗忘记忆法,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善加利用这些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和特点, 那么, 在我们传授语言知识点时, 在给学生展示课件时, 将这些原则融入进去, 渗透进去, 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效果要远比仅仅单调地让他们死记硬背要强得多。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心理学中几种记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点的研究, 来改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因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文章总共引出了四种方法, 分别是多通道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奇特联想法, 接近联想法) 、脑思维导图记忆法和抗遗忘记忆法。根据这些记忆方法, 笔者最后又得出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 并将记忆方法融入到平时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去, 给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故会大大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清晰度和记忆的牢固度,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效率,学习方法,教学效果,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时进.心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戴炜栋.英语 (新世纪版)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2篇

1 音乐素质的影响因素

1.1 听觉

听音乐是人类的生理、心理活动的产物,人体对音乐的感知主要是靠空气传导声波至听觉器官而形成听觉。声波具有频率、强度和谐波三种特性,从而产生音高、响度和音色知觉的效应。

1.2 记忆力

音乐活动是属时间性的艺术,这一特性就意味着良好的音乐素质是与音乐记忆力密切相关的。音乐记忆力是通过记音乐的主题、旋律,作品的前后对比和发展而获得整体的记忆。它主要表现为音乐记忆的敏捷性、精确性和持久性,这些都是经过反复的感知、即反复的“记”——认识、保持和“忆”——再认或回忆而获得的。

1.3 想象与联想

想象是在感知的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某一事物而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与联想无论多么新奇,其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感知愈丰富,想象与联想也就愈丰富。

1.4 情感与审美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优美动听的旋律使人喜爱, 喧闹的噪声令人烦恼。这些表现出来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感。审美是指人在感受、理解、评价、创造美的方面的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实现。

1.5 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

节奏、旋律、和声是音乐中最基本的三个要素。节奏是音乐的根本要素, 节奏给音乐以动力, 推动音乐运动。无论是歌唱或演奏器乐都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节拍、节奏的准确性。

2 音乐素养的提高

2.1 加强音乐理论的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一把钥匙,掌握好理论知识,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事物,对事物的认知要从本质上理解学习,从而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要学好音乐,音乐理论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要重视并要求学生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就是这个道理。授课中,往往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致命不足。所以,让学生更深意义地理解并学习音乐,音乐理论教学首当其冲。如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歌、跳舞,弹奏音符,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是获得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学所使用的各式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师不仅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也应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甚至教学的氛围等来决定适当的方法。随着时代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也随之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诸如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多媒体的教学,生动、立体并加强了情境、情趣、情感的引入,活泼的画面、节奏鲜明富于动感的织体、详尽悦目的解说及配合练习的实践,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生动,感知鲜明,印象深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知识的巩固、对智能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音乐教学的改革是促进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兴趣的良好手段。

2.3 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和升华的过程,由于情感体验是受理性支配的。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健康艺术能使人生更加丰厚,良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面貌也往往通过音乐鲜明地反映出来。音乐能启发人们产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鲜明美好的音乐艺术形象,充满生活的气息,表现出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弘扬新的社会风尚。古时,把音乐分为正音和邪(淫)音,正音可以移风易俗,净化人的心灵,邪音没有节制,会乱人心志。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他指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满爱国主义的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所以,我们应尽量让他们接触有一定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个人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2.4 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重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注重对音乐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音乐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有力地推动和实施创新教育,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实现音乐教师素质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条件。正确认识教师素质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明确教师素质转变的核心内容,了解实现教师素质根本转变的条件,对于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音乐的世界是绚烂多姿的,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我愿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从而使音乐发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学生的性格,完善学生的个性。

摘要:音乐使我们充实、愉快、轻松, 音乐具有它独特的功能, 即调节人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 锤炼人的意志, 培养人的个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它具有整和人格的作用。本文将对音乐素养及音乐素养的提高作一下分析。

关键词:修养,影响因素,提高

参考文献

[1] 贝内特.雷默 (BennettReimer) .走向音乐教育的改革[A], 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03.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3篇

1 幼师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比照现在幼儿教育的需要, 当前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源艺术基础差, 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幼师的职业学校, 简单的把各种音乐教学的技能教授给幼师生, 而很少考虑到幼师生在进入职业学校前没有多少艺术基础, 缺乏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等音乐欣赏的基本素养, 希望她们经过短短的两年甚至一年的音乐欣赏教学, 掌握从事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欣赏活动, 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而受学时的影响, 在整个课程设置中, 音乐欣赏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很小, 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相当有限, 针对幼儿园音乐欣赏在内的音乐教育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常常无法开设。学生的音乐能力有限, 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的需要。

1.2 教学内容严重缺乏, 实践性和综合性不强

幼师培养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长期缺乏与幼儿园直接的交流, 缺乏深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 对幼儿园课程关注不够。致使多年来, 幼师音乐教学任然沿袭过去的传统, 教学内容主要以声乐、弹唱为主, 很少涉及音乐欣赏活动, 严重脱离幼教实际。在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中, 艺术课程的实施已实现综合化, 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歌唱能力, 而且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 这有赖于幼儿教师艺术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幼师是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 应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 让学生早接触、多实践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相联系的专业课程。

1.3 音乐欣赏教学专业化薄弱, 对学生评价单一

目前, 我国承担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中等学校在音乐教学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幼师音乐教学的模式, 对音乐欣赏的教学几乎很少涉足, 缺乏与时俱进的钻研和探讨, 导致专业化能力相对薄弱。而对于幼师学生的音乐能力评价多用一次或两次声乐、弹唱考试作为依据, 忽视了学生音乐感受力、欣赏力的评价, 导致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音乐素养不高, 音乐欣赏活动很难科学组织。

2 幼师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探索

2.1 拓展招生渠道, 改变幼师艺术基础差的现状

受幼儿教育专业特点的制约, 幼师特别需要招收具有良好艺术基础的生源。为此, 各种幼师的招生学校应主动、广泛地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宣传, 吸引原来准备报考艺术类的生源专项幼师, 并设置艺术素养测试, 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基础。职业教育学校还有增设学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 以此来提高幼师的音乐乃至艺术的综合素养。

2.2 改革教学内容, 重建专业化发展的幼师音乐课程体系

幼师专业教学改革应当从中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 其课程方案应当在教学专业化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首先对现行的艺术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加强旨在养成艺术文化素养和提高音乐欣赏技能的课程, 如世界名曲欣赏、幼儿歌曲欣赏等。音乐欣赏教学要坚持基础性和实践性并存的原则, 突出实践教学, 加大音乐欣赏教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如幼儿音乐教师应努力与幼儿园共建有关音乐欣赏乃至音乐课程的实践基地, 音乐教师联合教育教学法教师,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带领幼师学生到幼儿园观摩音乐特色课程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让学生经常了解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动态。只有面向幼儿园, 加强幼师学科内容与幼儿园教育的紧密联系, 让幼师学生多听、多看、多学、多想、多练习, 才能真正掌握好音乐欣赏的教学技能,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还可充分利用在校的选修课, 帮助幼师学生调高自身音乐欣赏的素养和组织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技能。

2.3 加强音乐综合素质培养和欣赏能力培养

对于幼师学生而言, 必须要加强声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 如歌唱能力、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等, 也应设置音乐欣赏计划, 提高幼师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判能力。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获得初步欣赏美的能力,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素养。因此, 各幼师学校应该把音欣赏贯穿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现代教学设备, 充分挖掘每个声乐教学中音乐欣赏的潜在教育价值, 将音乐欣赏教学常规化, 以此提高幼师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2.4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制, 激发学生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

根据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调整幼师在校学习音乐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 关注音乐教师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 把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幼师学生音乐专业课程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4.1 巧妙设计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巧妙合理地运用导语是教师教学成功的一半。众所周知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言语, 也是课堂讲授的第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可见, 巧妙的设计导语, 从上课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 起着重要作用。如欣赏《松花江上》时,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九一八事变后, 西安街头到处是从关外到关内流浪、无家可归的人们, 每天都能听到悲伤痛苦的呼声, 看着眼前这凄凉的惨景, 我国著名作曲家——张寒晖, 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 随之迅速传遍全国。歌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腔的音调, 唱出了人民悲愤交加的心声。这首歌到底为什么这么感人, 而且流传最为广泛呢?这样用问题导入新课, 给学生留下了悬念,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急不可耐的想知道下文, 整堂课就会吸引学生, 使音乐欣赏课上的更加形象生动, 富有兴致。

2.4.2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演奏等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小提琴协奏《苗岭的早晨》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小提琴演奏方式, 感受小提琴的音色, 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 我运用课件来帮助理解作品, 从课件的画面中让学生听到鸟儿悦耳动听的鸣叫, 让人感到苗岭山寨充满生机, 更看到了苗岭同胞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 及了解有关苗族的风俗。音画结合, 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歌曲创作风格, 再让学生欣赏一下原口笛曲《苗岭的早晨》, 欣赏后大家纷纷讨论, 由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 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像, 使欣赏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2.4.3 运用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堂课都离不开教师认真地钻研分析教材, 音乐欣赏课更需要分析教材涉及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那么就要大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 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它们生成的历史背景, 使学生都有兴趣去认真欣赏本节课的音乐作品到底有着怎样的一段动人史故呢?想要让学生竖起耳朵, 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 来钻研教材, 站在他们的角度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 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 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2.4.4 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 音乐教师必须走下讲台, 居高临下, 俯视众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在一起, 保持良好的交流, 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欣赏《苗岭的早晨》时, 笔者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 用自己的心, 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憾力, 发挥无尽的遐想。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氛围,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平等和谐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作为新课改新理念下的音乐教师, 相信只有本着以学生为主, 与学生合作, 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 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 就能上好优质的音乐欣赏课, 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效果, 是每位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结合高专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专,音乐欣赏,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但菲.面向21世纪培养高等应用型幼儿教育工作者[J].学前教育研究, 2001 (5) .

[2] 金晓丹.群爱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4) .

[3] 张建波.浅谈创造性幼儿教师的培养[J].幼儿教师.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4篇

乐器丰富多彩的音乐和独特而多样化的表现技能,是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和审美实践的最好途径。 当演奏竖笛时,可使学生体验到其轻巧明快的声音;当演奏口风琴、电子琴时,那优美和谐的声音使学生获得愉悦; 当演奏各种打击乐器时,更是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进入音乐,使学生在器乐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丽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那怎样通过器乐演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 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的。

1以奏助赏,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老虎磨牙 》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 ,笔者分别对两个班做了不同的实验。 其中一个班只让学生单纯地听这部作品,听了两遍后,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学生:“老师,我听到有鼓的声音,有捧子的声音,很有节奏,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这时我再放音乐再引导:“这部音乐作品叫《老虎磨牙》,你们想想这部音乐作品表现了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老师,我听到了老虎磨牙齿的声音,但它磨牙的声音有那么大吗? (全班哄笑)”这样的教学没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部作品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他们只听到叮叮咚咚的各种声响,感受不到音乐形象。

在另一个班里,先听完一遍作品后,笔者让学生学习大镲的滑奏、大锣的强击、木鱼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节奏,老师:“同学们感受到了老虎在干嘛呢? ”学生答:“老虎它生气了,在怒吼咆哮,它饿了要吃东西了”;接着又学习大鼓的刮击、点击,老师: “它在抓捕猎物前要干嘛呢 ? ”学生通过演奏后有所感受 , 说 : “老虎在刮爪 、准备抓捕猎物 ;它在磨牙 ,要为吞食猎物做好准备”。 这时学生能通过演奏感受到了打击乐从“老虎睡觉打呼” “老虎下山 ”“老虎找食 ”“老虎磨牙 ”节奏的缓急变化 ,有 “ 置身虎穴”“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打击乐器造成的丰富音响和强烈效果。 而且学生通过学习滑、刮、磨、点、击等特殊演奏技巧,生动地展现了虎行生风、磨牙、刮爪的情景,亲身感受到了这首乐曲所展示的音乐形象。

2以奏助赏,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以欣赏者的音乐审美经验为条件,它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等。 欣赏者通过这些心理活动去体验、发现和判断音乐的艺术价值。 由于这些心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能在欣赏者心灵中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

音乐理解力是对聆听者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当他听到一支旋律时必须能够把它辨认出来。 既当你听到一首旋律———不是唱这支旋律,而是当有人演奏它的时候能辨认出来,即使在间隔几分钟之后并在演奏几支不同的旋律之后也能辨认———你就掌握了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

例如,在欣赏《惊鄂交响曲》《春》《幻想曲》等大型器乐曲或交响乐时,笔者会让学生用乐器(竖笛)演奏其主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印象,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到旋律的美妙、体验音乐的无穷魅力从而达到理解音乐的目的。

3以奏助赏,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生在教学中是真正的演员,应是舞台的真正拥有者。 器乐演奏是手脑并用的活动,形成演奏某一种乐器的技能,从心理方面看,这种技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音乐感,且听觉、视觉与运动觉高度协调。

《春节序曲 》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乐曲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欢心情。

在欣赏中,笔者让学生用鼓、镲、锣、串铃、双响筒、沙锤等打击乐器参与到第一部分热烈的快板音乐的演奏中, 让学生表现了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体验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接着又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第二部分抒情中板的主旋律; 最后全体又参与结束部分的演奏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 通过再次表现音乐,学生体验了体验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学生在器乐演奏过程中,通过体会音乐中的各种要素,增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关注音乐、体会音乐的效果。

4以奏助赏,激发学生创造音乐能力

音乐之美美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各人听来, 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 所以,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 笔者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

在欣赏课《大钟和小钟》中,笔者先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即兴演奏来感受音的长短强弱, 并根据音乐让学生分别创编不同的节奏、音响参与欣赏活动。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 ,老师的作用就是使这颗种子发芽。 ”小小的乐器貌不惊人,但它使学生们从“被动” 走向“主动”,笔者的学生在听完音乐后,都会拿起不同的乐器来演奏主旋律、敲击节奏,体会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音乐思想, 然后再听赏再体会。 通过利用器乐演奏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启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能力,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摘要:音乐是一种不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听觉艺术,它所表现出来的音符的间接性、音响的流动性和音乐的情感性等特性对欣赏音乐有了特殊的需求。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因此,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5篇

对于音乐伴奏, 教师一定要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 并且教师也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净化作用来教育学生。

一、以伴奏者的审美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演唱技能, 而是如何引导学生从一首音乐中感受到美和人文精神内涵, 这就决定了伴奏者的教学任务是在一节节音乐课堂上以音乐来感染和激励学生,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而二胡作品多是大题材, 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

如在让学生领略“人文风情”时, 让学生体验不同歌曲类型, 这对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呈现也是一种挑战。比如王建民的《天山风情》描了新疆的自然风光与西域风情;秦军的《椰岛风情》则是描绘了海南的诗情画意;王之辉的《黄水韵》则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场景的美好表达。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欣赏的话, 效果可能并不好, 但是如果演奏者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讲解的话, 效果恐怕更不理想, 学生还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 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取让学生感受音乐和风景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对于每一首歌曲所描绘的地区和景色, 教师将其搜集, 并归类, 然后让学生边看多媒体图片, 边分段感受二胡伴奏, 通过景色的引导, 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这首音乐, 也能很好的去把握其中的情感。这样就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以伴奏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伴奏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听、看固然重要, 但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 那么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远。学生欣赏音乐, 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观众听听旋律而已, 而是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 让音乐之声走进心灵, 感受它带给心灵的震颤, 从而获得对于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唯有如此, 学生方能从一首音乐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魅力, 以及它所传递的冷暖情感和人文关怀。因此, 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离开音乐的实践是万万不可的, 这就要求在音乐设备可供利用的范围内, 尽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表演之中, 让他们切身体会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人都会唱的, 会乐器的同学可以分工伴奏, 可以谈钢琴, 可以利用打击乐器, 可以吹口琴, 利用一切可以伴奏的形式。让同学们担任不同的角色对音乐进行表演, 让他们切身体验到这首歌的演唱特点和表演技巧。这样一来, 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参与音乐实践。在指挥、独唱、独白、起舞、合唱、伴奏等表演过程中, 雄伟大气、气势磅礴的音乐特点, 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喷涌而出, 激励了同学们战胜一切艰苦困难奔向美好明白的信心和斗志, 在严肃而欢乐的课堂气氛中燃起保卫祖国母亲的决心, 从而增强了同学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由此可见, 在音乐欣赏中, 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到音乐实践, 获得音乐表演的切身体验, 更容易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以音乐创作提高学生的智力、感受力和创造力

欧洲早期教育家柏拉图把音乐和德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以此操锻炼身体, 以音乐陶冶心灵。”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苏霍姆林斯基、雨果、孔子等教育家和文学家对培养学生的智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独特作用的深刻论述。伴奏不是学习音乐的目的, 伴奏同样离不开创新,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必要的。

如在上《美丽的草原》这一单元的时候, 先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几首音乐, 理解其格调和内容。学生对于场景性的音乐, 理解起来不那么困难, 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音乐所描绘的场面, 把握住音乐的基调。主要是通过“绿草”、“花”、“彩蝶”、“白鸟儿”、“碧水”、“晚霞”、“骏马”、“牛羊”等具体可想可感的事物来描绘了一幅草原美景图;再就是感受牧民的生活, 特别是《赛马》、《天堂》、《牧歌》等等, 直接地表现出牧民的对草原生活的满足。然后让学生进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可以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合适的道具进行表演等。让同学自己选择其他人组成两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编排一个与《美丽的草原》相关的节目。学生的音乐创作既是他们智慧的结果, 也是他们深入音乐的情感体验, 在体验的过程中, 不仅感受力、创造力发挥了作用, 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丰富。如果没有尝试过这个环节, 我们是不会想到学生会有怎样的创造力和表演力的。

综上所述, 在音乐伴奏中, 把握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以学生为本才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以伴奏者的审美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以音乐伴奏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以音乐创作提高学生的智力、感受力和创造力, 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但我们相信, 这不会是一个终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仍任重而道远。

摘要:在音乐伴奏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高质量智育和德育, 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本文笔者从伴奏者的审美修养、学生的音乐实践伴奏和创作等来途径来审视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音乐伴奏,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薛金.关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 郭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 (本科) 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佟贺.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提高记忆力的音乐范文第6篇

一、加强认识, 提高群众文化创作意识

要想不断提高群众音乐文化的创作水平, 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加强群众和创作者对于音乐文化创作水平的认识, 一定要提高他们的意识来去为提高音乐文化创造水平做出不懈的努力。就笔者的调查研究来看, 在当前的音乐创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音乐文化所使用的题材比较的狭隘, 同时所采用的形式也比较的单一, 尽管有很多音乐创作者结合群众的生活创作出来许多有关于人民群众的歌曲,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然缺乏可以反映群众新生活的歌曲, 同时也可以感觉到音乐创作者缺乏相应的创作的意识。

反映新生活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歌曲是人民群众所急需的, 对于广大音乐创作者而言, 要想创作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作品, 就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努力, 不断创造出各种形式, 多种题材的群众音乐文化作品。人民群众对于音乐作品的爱好也是不同的, 作为音乐创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扩大自己的音乐作品的范围, 包括而又不限于轻音乐, 舞蹈音乐等。对于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 创作者不仅要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 , 同时也要创作反映历史题材的相关作品, 不仅要有民族的音乐作品, 同时要有世界的音乐作品。通过加强认识, 从而树立这样的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

二、了解喜好, 提升群众文化创作能力

对于广大音乐创作者来说, 要想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 除了要提高认识加强意识以外,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众所周知, 创新是音乐的灵魂, 来说同样也是不例外的。作为一名音乐创作者, 首先应当了解人民群众喜爱什么样的文化作品, 应当对于群众音乐文化作品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唯有如此, 才能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通过把握全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作品才能做到创新为了人民, 不断创造出人民群众所满意的音乐文化作品。

除此之外, 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 除了要了解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作品以外, 还应当不断的亲身的去实践, 不断的走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 只有让音乐创作者走入到群众当中, 让人民群众也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的创作过程当中, 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造水平。除此以外, 也应当不断地对于群众音乐的表现形式予以创新, 做到不拘泥于固有的陈规定律, 音乐创作者要更加勇敢的去进行改革或者革新, 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才能更加吸引人民群众。

三、健全机制, 培养群众文化创作人才

要想提高群众音乐文化的创作水平就应当不断为群众音乐的文化创造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提供人才保障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第一个就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众音乐人才队伍。所以说要想构建一支这样充满活力的音乐人才队伍, 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改革现有的人才模式, 包括而又不限于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模式, 选拔模式, 管理模式。应当通过各个组织的通力合作, 共同改革原有的不合适的人才模式, 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才机制, 从而为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提供人才保障。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不断提供音乐文化创作者和人民群众的音乐素养, 众所周知, 音乐素养的提高绝对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 这就对音乐文化的创作者和人民群众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广泛的接触音乐文化作品, 同时要更加重视音乐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在社会当中营造一种音乐文化欣欣向荣的场景, 同时在培养音乐文化创作人才的时候, 不应当墨守成规, 而是应当积极的进行开拓进取, 切不可束缚人民群众对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为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随着音乐文化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者的水平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所以说对于广大音乐创作者来说应当不断的提高认识, 加强创新能力, 为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提供人才保障等方式和方法来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同时我们更应当注意在提高音乐文化的创作水平当中, 选择正确的道路, 不应当急于求成, 而是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正确选择健康的音乐进行欣赏。在提升群众音乐文化者的创作水平过程中, 切记操之过急, 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其音乐素养。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建设在社会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所以说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音乐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便成为了文化建设当中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为提高群众音乐文化水平提出几点意见建议。

关键词:音乐文化,创作,群众

参考文献

[1] 唐明.进一步提高群众音乐文化水平[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2016, (4) :29-30.

[2] 周爱宝.群众文化基础知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8) :12-14.

上一篇:数铣实训总结范文下一篇:减灾示范社区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