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

2023-09-21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事件既然有发生的客观时间序列, 那为何不直接按照此叙述呢?兹维坦·托多洛夫回答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叙事时间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原始事件的时间是立体的, 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而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 需要通过话语将事件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将事件“一件一件地叙述”, 实现了从立体转化为线性、从现实跳跃至文本。

但如若按照“一件一件地”叙述, 就有着诸多排列组合, 相应有了多种叙述的可能, 而每个组合的“叙述”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 写作者可根据写作需要选择相应的叙述组合。

另一方面, 如果事件按照原有时间的发展写作, 事件会呈现得不生动, 读者也无法把握重点, 也就产生不了兴趣。而如果适当地调整时间顺序, 文本故事就会变得精彩。以上两个方面, 即提出叙事时间这一概念的必要性。

叙事时间主要从时序安排、时点层次和时距处理三个方面来表现, 本文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比较二者差异, 进而指导公文写作。

一、时序安排

简单来说, 时序是按时间的先后进行故事的叙述。事件从发生到结束这一过程体现出客观的发展顺序, 即故事时间顺序, 而叙述者在文本中对事件的发生时间重新安排, 即文本时间顺序。

跟报告文学对顺叙、倒叙、插叙多种时序的运用相比, 公文只求事实清楚、完整, 不求新鲜、生动,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一地使用顺叙。

如傅秀堂的《抗击98大洪水的长江委人》中有这样一段叙事:“1998年2月, 长江委科学预报, 长江今年可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96年大洪水刚过, 按一般规律, 继发大洪水的概率应该不会太高……自6月11日以来, 长江流域有12次降雨过程……6月30日, 国家防总发出……7月17日, 国家防总再次……部署迎战长江第二次洪峰。7月24日, 第三次洪峰到了……1996年大洪水就很危险, 李鹏总理、姜春云副总理曾亲临指挥;1998年, 洪湖大堤更险。”以上文字, 从“自6月11日以来”“6月30日”“7月17日”“7月24日”几个时间点看, 可以毫无疑问地得知运用了顺叙, 而“96年大洪水刚过, 按一般规律, 继发大洪水的概率应该不会太高”“1996年大洪水就很危险, 李鹏总理、姜春云副总理曾亲临指挥”正是插叙的运用。

同样以洪灾为主要叙述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3〕18号) 中只运用顺叙来表述:“今年入汛以来, 全国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雅安、都江堰等地先后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 即分叙。它是对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地方的事件, 采用“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的方法进行叙述。在报告文学中, 分叙的运用还是较为普遍的, 如:吴申的《西岳群英谱》、钱刚的《唐山大地震》、朱玉的《天堂上的云朵》等。在公文中, 分叙用得较少, 但在通报中叙述不同单位在事件中的表现或作用时就有可能用到。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案件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国办发〔2007〕41号) 中分别叙述了河南省濮阳县违规修建办公楼及领导干部住宅楼问题、山西省粮食局违规修建培训中心及“粮神殿”问题、甘肃省兰州市财政局违规修建综合办公楼问题和山西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违规修建办公楼等问题。

二、时点层次

作为报告文学, 其叙述的时点层次分为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作者采访的时间点、作者写作时的时间点。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上叙述几乎在每篇中都能看到。但报告文学的作者很多时候不在事件发生的现场, 对事件的了解是通过“事后采访”得来的, 叙述事件时还需要借助与事件相关的人。李春雷的《木棉花开》中不时地出现采访的情形:“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作斌告诉我, 当时的省委真是左右为难……”“公元2007年11月, 我去采访的时候, 任仲夷已经逝世两周年了……”还有的报告文学交待写作时间, 暗含深意。如魏钢焰的《忆铁人》结尾“当我搁下笔……推敲、沉思:铁人会怎么评价这篇稿子呢?”体现出责任感;麦天枢《活祭》中“当我就要住笔的时候, 又有消息从岳阳来……”预示着事件还没有结束。

和报告文学相比, 公文叙述的时点只有事件原发层次的时间点。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办发明电〔2013〕18号) 中:“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 台风进入活跃期, 自然灾害多发, 必须高度警惕。据气象部门预报, 近期四川、山东、山西等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强降雨过程……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

虽然报告文学和公文叙述时都存在立足事件原发的时间点, 但仍有区别。在截取事件的时间点上, 报告文学通常会具体到事件发生的最精确时间, 如×时×分×秒, 而公文除了用于告知重要情况的通报、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报告可能会在时间上要求精确外, 通常在叙述上不会那么细化。如2011年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在报告文学中时间的表述是这样的:“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 而在公文中则是表述为“7·23”。

三、时距处理

时距, 是指叙述时长与故事时长相互比照而形成的时间关系。当叙述时长与故事时长相近时, 即为等时叙述;当叙述时长短于故事时长时, 即为加速叙述;当叙述时长比故事时长还要长时, 即为减速叙述。

这三种时距的运用在报告文学中均有体现, 如《孤城记》中运用了等时叙述:“烫!开始吴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看看手机, 是晚上9点半。窗外已经人声鼎沸了……突然, 灯又灭了。吴军的心沉了下去。灯又亮了!他不再说话……死死盯着电灯。又亮, 又灭……终于, 电流稳定了”;朱玉的《天堂上的云朵》中运用了加速叙述:“自小学后, 蒋敏离开了北川, 在绵阳上了中学, 之后, 上了四川省警校。警校毕业, 她分回到了北川, 在擂鼓镇派出所工作。工作4年后, 蒋敏再次离开了北川……调到了距离成都只有30公里的彭州”;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中则运用了减速叙述:“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小栾轻捷地跃进几步, 挥出剑去……小栾越逼越紧, 对方一直推到‘警戒线’上, 出现短暂的相峙。小栾奋臂挥剑, ‘啪’的一声, 把对方的剑向外一击……对方本能地把剑向内拨去……这正是小栾所预料的。她连续转入第二战术意图。趁对方头一个防守动作还没完成, 一抖腕子, 把剑抽了出来……同时弓步向前, 飞剑直刺……”

公文除了在表彰或惩戒性的决定和通报中可能会采用等时叙述外, 几乎都用加速叙述, 通常体现在“近年来”“××年以来”“×月×日以来”等表述上。因公文讲求简明、高效, 故不采用减速叙述。同样是写冰雪灾害, 报告文学《孤城记》中运用了等时叙述, 而公文则采用加速叙述, 如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冰雪灾害防御工作方面发布的紧急通知中这样写道:“1月13日以来, 我省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气象部门预报, 未来几天全省大范围将维持雨雪冰冻天气, 局部地区还将降大雪。”同样是写运动员获胜, 《扬眉剑出鞘》中运用了减速叙述, 而公文则采用加速叙述, 以《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上虞市获奖运动员的决定》 (虞政发〔2010〕18号) 为例, “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 我市运动员……奋力拼搏, 取得了1枚金牌、1枚铜牌和2个第七名、1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

虽然报告文学和公文都采用加速叙述, 但二者存在区别。《天堂上的云朵》中在叙述蒋敏一家在汶川地震中的遭遇时, 先简单介绍了蒋敏的生活经历, 她所发生事件的时间点如“自小学后”“在绵阳上了中学之后”“警校毕业”“工作4年后”, 虽然加速叙述了, 却与客观相符;而公文为了体现其实用性和定向性, 在加速叙述上人为地用“近日来”等表述减去了无关紧要的时间, 把重点指向了要叙述的事件。

以上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出发, 具体分析了公文与报告文学在时序安排、时点层次和时距处理三个方面的区别, 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指导公文的写作。公文写作时需要考虑到其自身特点、发文目的等, 客观、准确、直接地叙述事件。

摘要:在社会重大事件的表述上, 公文与报告文学具有叙事内容的相似性, 但从叙事时间看公文与报告文学的写作, 二者有所区别, 主要在时序安排、时点层次和时距处理三个方面。了解区别, 有利于指导公文写作。

关键词:公文,报告文学,叙事时间

参考文献

[1] 里蒙·凯南, 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出版社, 第6~7页.

[2] 长江水利网http://www.cjw.com.cn/.长江文化.

[3]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公文公报.

[4] 周淼龙.非虚构叙事艺术:报告文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第137页.

[5] 新华每日电讯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08年02月15日4版.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摘要大正末期以来私小说在文坛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私小说可以说是是日本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核心,“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又是“自我意识”的特性。把握其特性是深入了解私小说的关键。

关键词:私小说 自我意识 自我暴露 自我封闭

私小说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属于一种“告白”式的小说,又被称为“心境小说”。大正年间是私小说的鼎盛时期,当时几乎所有的自然主义作家都在写私小说。近代以来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文学和文化的传统土壤中,深刻地代表了日本的文艺传统。注重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写实性,人物的外貌和故事情节则一笔带过。“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创作核心,理解“自我意识”非常重要。离开了“自我”,私小说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个特点,但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追求“社会化的自我”已越来越成为私小说作家创作的自觉意识。

1907年,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棉被》(最初翻译为《蒲团》)问世,作者以尊重内心真实的创作态度,在作品中大胆直率地讲述了主人公一个中年男子垂涎于女弟子的精神经历,详尽细致地进行了心理刻画。其发表在当时的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棉被》则成为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而田山花袋也因此成为日本私小说的鼻祖。他之后的作品如《生》、《妻》、《缘》等,都是表现自己的私生活和心境之类的作品。此外,志贺直哉的《在城崎》、《和解》,岛崎藤村的《新生》、《家》,葛西善藏的《带着孩子》、《湖畔手记》、《弱者》,以及战后井上靖的《弃老传说》,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等,也是私小说的代表作。

一 私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

1 政治背景

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人民很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如此独裁的统治使一些作家也深感惴惴不安,特别是“大逆事件”和自由民权运动失败之后,使一些有良知的作家陷入彷徨、迷惘、苦闷中。石川啄木在《时代窒息的现状》中,对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军国主义高压下,作家无法也不能够直面惨淡的社会和人生,正义感和心声无法表露。只能把视野从广阔的社会空间拽回到个人狭窄的生活圈子、乃至内心深处,在身边挖掘一些与社会问题无关的题材。作家的心灵被扭曲,只能创作出一批以描写暗淡无光的现实和小人物生活不幸与苦闷的作品。《棉被》、《家》、《新生》等都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描写个人身边琐事以及亲身体验,并在其中表露自己的心境。这就是私小说。它不与社会为敌的创作态度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许可。由此成为正统文学,并光鲜地走到日本文坛上,进而贯穿于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2 文化背景

明治维新以后诞生的近代文学,以“和魂洋才”作为两者结合的导向,在历史文化的更高层次上进行再发掘,解决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的发表,为日本私小说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文学应该写实,认为“小说的主髓是人情,世态风俗次之”。人情即人的喜怒哀乐,“如欲穷尽人情的奥秘,获得事态的真实,就只有客观地把它描绘出来”。森鸥外的《舞姬》贯穿西方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掀开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序幕,并建立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初步基础。在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尚未完全成熟下,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就波及日本,产生了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国木田独步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强调“无理想、无解决”的“平面描写”、“逼近自然”的“露骨描写”、人的本性的“自然性”。他们根据这种理论,主张通过肉欲的描写,直接暴露自己的丑恶,然后大胆地“自我告白”、“自我忏悔”。他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所谓求“真”。在西方自然主义文学与日本的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私小说。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和洋结合”提供了新鲜经验。透过日本文学的历史,可以说私小说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 自我意识的特性

日本进入近代,自我意识觉醒,尊重个人的自我,被称为近代的自我觉醒。作家追求“自我”,比如岛崎藤村的《破戒》、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作品就是追求人性解放,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的文章。作品中自我意识增强,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人性与人情,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日本私小说作家通过身边琐事来透视自己,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下,描写内心的感情、原始的情欲及与俗世的冲突等等。欧洲作家所研究的“自我”,是十分社会化的自我,完全不是“自我”的形态本身,而是“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可是,日本的私小说依然着眼于个性的“自我”,这要远远落后于世界文学的潮流。这种“自我”表现为“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种特性。

1 以追求真实为基础的“自我暴露”

私小说忌带虚构,内容要求真实,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对生活进行原原本本的描写。这种追求真实的思想,是跟日本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的。“日本古代文学意识从萌芽到发生的全过程,都是以‘真实’为基底的”,它是“不易的日本文学精神,流贯于各种日本文学思潮之中,成为日本文学的河床”。从古到今,日本文学理论很重视“写实论”。日本古代的物语、和歌、日记、随笔等文学形式,描写的大都是“真人、真情、真事”。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俳人,也都是强调以“诚”为本,要表现其对象的原本性,其“诚”也就是“真实”。到了近代,写实主义的先驱坪内逍遥的文学评论《小说神髓》中也强调了要注重心理描写,小说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人情世态。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以“自我告白”为主流,逐渐向私小说转变。可见私小说的写实传统是由来已久的。

田山花袋《棉被》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作者本人和他女弟子的原型,通过心里描写刻画出了时雄对芳子赤裸的爱。文中最后写道:“时雄来到芳子房间,用她盖过的棉被捂住脸,尽情地闻着那令人依恋的女人味。不知怎的,时雄竟然心跳起来。性欲、悲哀、绝望,猛地向他袭来……”。作品中大胆的“告白”、如实的“自我暴露”、自我忏悔,借此向虚伪的旧道德宣战。小说的发表震惊了文坛,最终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辞。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如此评论:“这是一篇有血有肉的、赤裸裸的人生忏悔录。作者将一种充满自我意识的现代性格展示给公众,赤裸得令人不能正视,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和价值。”花袋通过“自我暴露”的描写来宣泄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绝望,达到他所谓的“露骨描写,大胆暴露”的目的。

另外,田山花袋在以家族为中心的自传三部曲《生》、《妻》、《缘》中也将家庭中的母子、婆熄、兄弟间的家丑外扬,逼真地刻画了沉闷压抑、琐屑畸形的封建家庭内部的生活真相,将家庭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描写了出来”。岛崎藤村也在《新生》中通过岸本和节子的乱伦关系,将生活中自己与侄女的乱伦袒露出来,进行公开告白,忏悔道德的罪恶,并以此来净化自我,拯救失足的灵魂。战后的私小说依然注重内心的描写,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别致的内心世界:“我”面对残疾儿异常痛苦,是完全抛弃他,还是正视他、接纳他,最终的“我”经过了内心的重重挣扎,终于选择面对残疾儿这一事实,勇敢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这种“自我暴露”、“自我忏悔”表达了民族性的忏悔意识:自我暴露即忏悔,忏悔后以求达到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平衡。

私小说大都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再现,追求的是一个“真”字。由于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所以在“自我暴露”的同时也会将对方彻底地暴露出来。对方的暴露就涉及到了一个深刻而又复杂的人权问题。按常理对男女双方来讲都应是极为隐私机密的事情,可是作者以“自我暴露”的形式将隐私向世界告白,完全颠覆了当时的世界观,给对方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背负着如此丑闻,也许会葬送这个女人的一生。一些私小说作家表示接到过抗议的电话、绝交信、要求赔罪等,有的甚至和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人反目成仇等。

2 缺乏社会视野的“自我封闭”

私小说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生活的再现,既不需要虚构生动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架设巧妙精致的结构。其空间场景仅拘泥于个人的家庭生活中,取材于身边琐事和作家私生活,视野过分狭隘。因此在它空间的设置、题材、主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私小说作品在主题的表现上,仅仅是在孤立地写身边的事情,分开群体与个体,隔离人与社会,进行一种封闭性的描写。仅仅以对周围琐碎的事情的描写是不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主题的。因此不可能超越“自我”,只能形成一个封闭性的自我。实际上私小说作家并没有把自己的苦难和周围社会共同的苦难放在一起探究,只是把自己密闭在狭隘的世界里,他们有意识地逃避现实,仅仅把自己隐匿在文学的象牙塔中。

赖肖尔在《日本人》里就说过:“日本人……表现出胸襟狭隘的国民性格。长期的岛国生活,造就了日本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们很难突破自己的世界。”因此,私小说这种狭隘的取材方式,“自我封闭”的表现,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体现。阅读私小说,我们会体味到作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苦闷大多来自家庭贫困、疾病和恋爱的烦恼等。岛崎藤村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我写《家》的时候,一切都只限于屋内的光景,写厨房,写大门,写庭院,只有到了能够听到河水响声的房子里才写到河……运用这种笔法要写好这部《家》的上下两卷、长达12年的历史,是不容易的”。著名作家志贺直哉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神”,在私小说的代表作《在城崎》中写到了蜜蜂、老鼠、蝾螈三个小动物的死亡,由自然的死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死。这是由于作者当时与父亲的关系尚未和解,加之长女出生后立即死亡的多重苦闷的打击下,把在城崎温泉疗养亲眼目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折射到了自己身上,进而上升到了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与大多私小说作家一样,文中没有社会背景和社会主题,只是密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小说家葛西善藏以忧郁、独孤、贫困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十余篇私小说。其处女作《悲哀的父亲》中,主人公也是一个孤独而忧郁的青年诗人,远离妻子独自一个人来到阴暗潮湿充斥着病人的近郊居住。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仅仅是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能积极地探求不幸的根源。作品中诗人的周围充满了不幸:长期被病痛折磨的貌美少妇、贫困的学生、因生活所迫卖春而死的女侍者等等。可是,诗人的笔触仅仅停留在了现实生活苦难和贫困的苦苦挣扎中,并没有深究自己以及周围人所亲历的各种苦难的现实根源,只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披露在作品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

三 结论

私小说脱离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只截取个人生活片段,而不叙述完整的人生,重视心境描写,外貌则一笔带过。在文学史上,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也有其严重的弊端。私小说是日本传统艺术的产物。“自我”是私小说的核心与关键,由于作家认为“艺术要追求真实”,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告白”以体现“真实”性的自我,借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并向旧道德宣战。同时,作品又是内缩的、封闭的,体现出“自我封闭”性的特征。私小说摒弃了社会性视野,所以只能揭示非本质的个别问题。私小说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日本民族传统的热爱自然、喜欢朴素隐含的美这一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狭隘的岛国文化,与日本传统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 魏大海:《私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田山花袋,朴今花译:《棉被》,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

[3] 久米正雄:《私小说和心境小说》,文艺春秋社,1925年。

[4]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5] 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

[6] 高桥英夫:《私小说作家论》,讲谈社,1976年。

[7] 大森澄雄:《私小说作家研究》,明治书院,1982年。

作者简介:

刘春波,女,1975—,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学、日语语言与日本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刘艳,女,1961—,吉林长春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学、日本文化与日本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重读的文字。这些文字强调从自我感受出发,与文学经典传达的情感和经验直接对话,运用了诸多现代文本解读手法,将阅读还原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与古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心灵沟通。王富仁的这些经典重读的文章,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

关键词:王富仁 古代文学经典 解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富仁写作了一系列古代文学经典解读的文章,最初发表于1991至1995年的《名作欣赏》上,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异常深远的影响。这组文章给中学师生提供了一种极具个人体验的阅读示例,又能被包容在中高考制度的整体框架中——换言之,这些解读并不以思想层面的标新立异自炫,它展现的是解读者细腻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将现代文本解读手法作用于古典作品所带来的清新感。有意味的是,作者提到自己写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是在某种低气压的环境中,试图通过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沟通,寻找自我內心的慰藉和安稳。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者收发自如的学术功力令人称赞。自然,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操作背后,也有王富仁当年实际任教中学所带来的个人经验和理解在内。在技术层面上,作者将现代文学的文本解读技巧应用于古典作品,以读者的身份——而非权威的阐释者或宣教者——与作品进行精神沟通,切入角度新颖,结论别具一格又平和稳妥。

王富仁的经典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将阅读还原为审美体验的过程,避免一系列既有结论对阅读活动的干扰。他曾谈道:

当我们一提到岳飞的《满江红》便想到它是一首爱国主义诗词,一提到杜甫的《石壕吏》便想到它反映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生活,一提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想到它表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时候,它们的诗意特征便淡漠了。这些“主题思想”像横亘在我们心灵与诗之间的一道堤坝,使我们的心灵再也难以与诗的本身实现直接的拥抱。其原因何在呢?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而诗意恰恰只有使心灵主要活动在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亦即难以言说的境地的时候,才能最有效地被表现出来。a

上文中提到的结论性描述,无疑是以往解读活动一步步提纯的结果。但结论性的描述会受制于时代或个人的局限,对一名“新读者”而言,如果对论断的接受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则未必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富仁的诗歌解读强调从自己直接感受到的诗歌意境入手,将自己的心灵直接沉浸到诗歌所展现的丰富的心理流程和繁复的意象中去,用个人感受与诗歌传达的经验直接对话。如孟浩然的《春晓》这首人人熟稔的小诗,在王富仁的分析中,它首先被定位为诗人对自己描写的外部世界保持了一定心理距离状况下的创作,展现了诗人从朦胧的无意识到建立起自我主动意识的过程,即人从沉睡到醒来的一刹那间所感受到的春的意蕴;并进一步提示到,伴随这一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是有着玄妙意味的,这种玄妙之处可以感同身受,却不可言传——“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和他共享这种如此丰富、如此具有个性、如此新颖的感情,并使我们也能领受他所无法使我们理解的那种经验。”b从文艺学的角度看,这更接近于“直觉”论的分析方法。“所谓‘直觉’,就是对解读对象的‘直接的领悟’,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c

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解读,无疑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如何在文本面前发挥主体性、有所作为的范例。如《江南》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以往的文学史论述中,多强调乐府民歌内容的写实性和音韵之美。王富仁在《江南》诗中却读出了自由的意味以及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莲叶茂盛丰美的样子,但后五句却很快将读者的关注点从“莲”转到了“鱼”上,鱼围绕着无穷碧绿的莲叶追逐嬉戏,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图景,而五个方位词,“间、东、西、南、北”的运用,因为涵盖了所有的方向,实则是没有方向、没有限制、无拘无束地游戏和穿行,更突显出鱼的自由和惬意。这种体验自然有着强烈的现代意味,它跨越的是历代对这首诗的分析、讨论和定评,将“现代人读古诗”变为“现代人读诗”,让读者与作品猝然相遇,将中小学古诗文讲解这种知识传递活动,还原为阅读审美活动;但作者紧扣文本,只谈个人体验,不代古人立言,亦不做颠覆性结论,将重读牢牢框定在审美范畴之中。这种稳妥性正如解读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时展现的,王富仁从刘兰芝的陈述——“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中感受到,这是一位意识到自我存在价值却在婆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女子的自我申辩,在这种申辩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刘兰芝对丈夫的埋怨和失望,这无关爱情,只是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常有的抱怨。在这里,王富仁从正常的人的情感取向出发,认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d。接下来,王富仁又分析了焦仲卿这个人物形象,指出男主人公在兰芝被遣归时表现出的既同情又犹疑的态度,以及在自己的母亲面前缺乏独立人格的言行,都使得他缺乏获得一名正常女子爱情的基本条件。顺着这一思路推演开来,王富仁认为,刘兰芝的死是由于相继在婆家和娘家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的结果,她对焦仲卿的眷恋,只是由于对方维系了她在人世间的一丝温情。简言之,刘兰芝的死是为了绝弃薄凉无情的人生,而焦仲卿的死则是为了证明自己残存的自我意志,《孔雀东南飞》一诗是作者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其中亦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但却不是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已有婚姻关系的歌颂。以往文学史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将《孔雀东南飞》定义为爱情主题,实际已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划归和提纯操作,王富仁质疑该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方式并非概念的拆解和历史场景的还原,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袁昌英改编同题话剧时相似的策略,为作品灌注了更多的现代心理活动和伦理原则,内涵的丰富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主题归纳,实则扬弃并重构了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理路。充分呈现“现代”所具有的丰富性,以凸显以往文本阐释的僵化和粗疏,这是王富仁的策略,也是现代文学学者重读古典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所在。

如王富仁所言:“作为一个人,总想感觉到自己,感觉到自己心灵中的东西,而感受别人,感受别人的作品,又是感受自己、感受沉埋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的唯一途径。”e王富仁的古典诗文赏析,十分注重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系数,行文时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融入其中,这是古诗的新读,而解读者在古代文人和作品中进行精神追索的热切和虔诚,同样让读者心有戚戚焉。在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中,王富仁读出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精神意志。陶渊明的《拟挽歌词三首》,包含了从死者观察生者的视角及对生之意义的拷问。在传统的主流文化观中,人們更为重视的是对人生的评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死后哀荣的执着,掩盖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陶渊明却注意到,生者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原本只是为了排解生者的情绪和意愿。这一由死观生的写作视角,让人猛然醒悟——对身后名的追逐,会让自己的一生系于别人的意愿,失却自身的主体性,这是因袭的重负,也是人生的异化。讨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王富仁强调的是,诗人的孤独感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结构中体味到的“孑然独存,无所凭依”的感觉,这是一个有着使命意识的个体,面对人生的困境,又对所从属的精神谱系的信心有所保留时的缄默与痛楚。上述解读充分融入了王富仁的个人体验,这样的文字贯穿着鲁迅《摩罗诗力说》中“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力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识界低气压氛围中,其中包含的感慨和期许,无疑会令读者动容。

另一个例子是王富仁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解读,他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个老年人的悲哀”。在这篇赏析中,作者将自己的中学老师米中和儿时所见的一个孤寡老人的经历拿来与杜甫作比较。他们都在一连串的生活挫折和人生失意中落入人生的困境,在不断的人生理想破灭之后,他们努力打造一道最后的防线——一个精神上的“窝”。一旦这个“窝”像杜甫草堂上的那些茅草一样被风卷跑、被年轻人公然抱去,他们便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王富仁看来,杜甫对茅草得失的担忧,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年人对已经改变了的社会的不信任和无助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现的,正是这些经历了人生节节败退、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极端困窘的老年人脆弱的社会应对能力,以及对如何安放自己风烛残年的困惑。将普通人的经历与文学经典的情景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究文字所传达的人类共同的困境,从而拉近读者和经典的心理距离,使得王富仁的经典解读带有强烈的生命体验特征。从教学层面看,王富仁的解读方案是先赢得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性认可和亲近,再去处理诸如文字、音韵和思想等具体问题,以求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王富仁的解读极为契合世态人情,这种世态人情无疑是遵从现代而非古代的逻辑。这批经典解读文字,更像是对鲁迅《故事新编》写作策略的致敬——在古人的躯壳中吹入现代的气息,使其鲜活,和现代人心灵相通。在艺术感悟力和历史知识背景之间,王富仁的知识结构可以保证自己的解读妥帖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但他的解读重心偏向前者;对于中学师生而言,这种文本解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作品的先验性主题左右,在紧扣文本的前提下,表达个人在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a王富仁:《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旧诗新解〉(十二)》,《名作欣赏》1993年第5期,第52页。

b柏格森:《创化论》,《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c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d王富仁:《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名作欣赏》1992年第8期,第17页。

e王富仁:《古老的回声·自序》,《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2、唐代佛学思想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3、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慕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4、影视改编剧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基于立德树人角度的高职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分析

6、“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7、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8、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9、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文化分析

10、地域文献整理与古代文学教学实践的结合

11、新媒体生态下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问题初探

12、混合式学习理念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3、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14、秘书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15、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相融关系

16、“文史互证”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7、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角分析

18、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探索

19、新媒体生态下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问题新探

20、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21、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再发现之《搜神记》初探

22、中国古代文学与传播学相融合的教学探索

23、中国古代文学与传播学相融合的教学建议

24、古代文学课程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探索

25、浅谈古代文学名著篇章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6、文献阅读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7、基于国学素养培养的古代文学教学探讨

28、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30、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融入文化自信观路径研究

31、古代文学作品中爱情悲剧的文化解析

32、关于古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分析

33、古代文学教学中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培养探析

34、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意识及消解

35、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何重焕新生

36、孔子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37、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分析

38、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39、古代文学中“阻隔情感”的类型与审美艺术特征

40、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师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41、浅析语言学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

42、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反思

4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初探

44、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45、我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价值

46、儒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7、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古代文学传承与发展

48、基于古代文学对——“经传”“经说”“经解”的探析

49、论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专书介绍模式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许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而生,汉语言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汉语言文学依旧是一门广受欢迎的人文学科,许多人对汉语言文学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环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逐渐加大,其改变了很多学科的教学和传播方式,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就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网络环境 传播

很多高校专门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见汉语言文学在我国文学研究中的地位。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有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特点

(一)词语简化

现如今,我国经济和科技都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建设。在网络环境下,人们有了更多交流平台和交流方式,信息传播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同步[1]。虽然网络技术为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愈加简单化,很多网络词汇在网络交流中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词汇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简洁性,但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喜大普奔”就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四个词语的缩写,看似一个成语,实则是一种网络语言,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二)互动性强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包括大数据、物联网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不会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漢语言文学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减少时间、空间对文化传播的限制。不仅如此,网络环境还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例如,教师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教学,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师直播的过程中向教师提问,也可以给教师留言或通过其他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提问。教师接收到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立刻给学生做出解答,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升汉语言文学传播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扩大传播的范围。

(三)资源丰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学习资源不再只有文字或图片,还包括视频、音频、AR等多种形式。通过连接互联网,可以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且在资源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反馈。例如,网络中分享了某个文学典故,并在平台中广泛传播,许多人看到了这个典故,并对这个典故做出了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资源得到了传播,同时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反馈,这有助于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但在资源共享和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区分真伪,避免谣言的产生。所以,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做好知识的充足与整合,构建真实有效的知识库,为学习和传播汉语言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模式创新

在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高校教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大部分高校都会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和文学两项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理论、文学等多种类型。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种各样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所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进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汉语言文学人才。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阅读习惯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现如今,人们的阅读节奏逐渐加快,对阅读的内容不会深思熟虑,往往只是简单地浏览。不仅如此,在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甚至有很多人没有考究内容的真伪就进行传播,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质量,会误导很多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2]。所以,网络不仅给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带来了便利条件,也会对汉语言文学传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造成许多读者忽略了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之处,甚至出现很多理解上的偏差。例如,“细思恐极”是一个网络词语,很多人会将其误以为是成语。实际上,“恐极”只能表达“恐惧之极”,并不能表达“恐怖至极”。如果在汉语言文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此类词语,很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影响汉语言文学的正确传播。

(二)影响传输精度

现如今,网络越来越开放,大部分平台都不限制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网络传播的自由度较高。这种自由传播的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影响了文化传输的精准度。因为汉语言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很多内容需要全面的还原和深入的考究,一些古文、古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咬文嚼字地进行分析推断,应该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然而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忽略了汉语言文学中的内涵和意义,甚至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解和分歧。例如,“老气横秋”本意是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情,但现在很多人误解其含意,把它用于形容陈腐、老套或年纪大等状态。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人不会深究成语含义的对错,许多文章中错误使用成语,进而影响人们的理解,导致一错到底。

(三)缺少传播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汉语言文学传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汉语言文学传播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优秀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还要掌握现代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可以合理地利用网络传播汉语言文学,而不是扩大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的负面影响。然而,现在汉语言文学传播人才匮乏,一些人才虽然了解汉语言文学,但不了解现代科技,或反之掌握信息技术,但对汉语言文学理解得不够深入。

三、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途径

(一)利用移动终端,建立传播平台

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效率,传播者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充分融入网络环境之中,使汉语言文学有更便捷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会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交流和沟通,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等。传播者可以构建传播平台,使人们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和学习。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古文词意与现代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尤其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大部分青少年都没办法沉心静气地进行文化研究[3]。针对这种情况,传播者应该创新汉语言文学传播方式,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现代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文学科普和文化传播,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传播者可以提炼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内容,然后将其编写成趣味性的文章或故事并在社交平台中发布。例如,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篇古诗词,并在诗词下方做出详细的词语解析和情感分析。可以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如情感类、送别类等等。阅读者可以根据标题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内容下方进行评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现代人群的阅读需求,使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除了文字外,也可以采用制作视频、画漫画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例如,现在有很多古风歌曲制作人,利用传统汉语言编写歌词,使汉语言文学更容易被人接受,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

(二)运用开放环境,丰富传播活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交流环境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学习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学习和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传播效率。但如上文所述,网络语言也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对此,应该合理地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组织多样化的网络文学传播活动,由专门的文化部门负责引导和组织,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学者、作家或其他从业人员参与活动,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专题讲解和分析,针对网络词语进行深入的讲解,正确引导学习者,使网络成为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传播提供更多便利。例如,陕西省青年志愿协会会长,同时也是著名相声演员的苗阜,在创作之余也积极地参与文化传播工作。其通过直播的方式讲述山西文化,观看人数高达128万,起到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编写网络教材,促进文化统一

为了促进汉语言文学有效的传播,可以组织相关教师编制专业、统一的网络教材,将网络中的资源信息整合在一起,为汉语言文学传播贡献更多力量。例如,采用超链接、数字化等技术,将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构建完善、多元的网络教材,使其成为文学传播、教学引导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尤其要针对网络文化和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调整,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构建良好的文学传播平台,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分歧和误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背景下,要想更好地传播汉语言文学,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汉语言文学传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然后吸收当前时代背景下带来的新知识、新文化,进而实现汉语言文学传播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文渊.探析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J].祖国,2018(20):82.

[2]黄雪佳.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探讨[J].北方文学,2018(14):160.

[3]拓新.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方法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198-199.

(作者简介:李文婷,女,硕士研究生,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区别范文第6篇

一、梅雨意象是如何形成的

1、梅雨概念的起源

梅雨的概念最早出自西晋周处的《阳羡风土记》这一著作中的“黄梅雨”, 其中只有对梅雨出现的季节以及特点的简单描述, 并没有申明其名称的由来。及至初唐时期, 在《初学记》中有“《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 江东呼为黄梅雨“的记载, 首次对梅雨名称的来源做出了解释。从这些记载中, 我们可以看出梅雨并没有发展成一种文学意象, 而仅仅是一种普通自然现象。后来, 经过更多的文学创作的运用, 使得梅雨的所展现的意境广为大众接受并传诵, 梅雨才真正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而存在[1]。

2、梅雨意象的初步形成

梅雨在诗歌中的第一次运用, 出现在庚信的诗句“麦随风里熟, 梅逐雨中黄”中, 这句是描绘的是江陵地区麦子成熟时节阴雨不绝的景象。这首诗的出现标志这梅雨这一意象的初步形成。虽然在这首诗中, “梅”和“雨”都不是描绘的重点, 梅雨也并未作为一种意象被文人广泛使用。所以, 在这一时期, 梅雨的文学意象只是初步形成了一种模糊的轮廓。

3、梅雨意象的基本完善

直到唐朝, “梅”与“雨”之间的搭配才形成一种固定的概念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并被古代文人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延伸。例如, 在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中有“洛下麦秋月, 江南梅雨天”的记述。徐寅的《送王校书》中也有“江南梅雨湿江蓠, 此处烟香是此时”的句子。梅雨已经成为夏季的代表风景。除此之外, 柳宗元《梅雨》以及司空图的《长亭》则赋予了梅雨心灰意冷, 孤独无依的情感。由此可见, 梅雨已经发展出了更加饱满深刻的象征意义, 与孤独, 痛苦等情感相互结合, 使得梅雨的文学意象得到完善和补充。

二、梅雨意象中包含的丰富内涵

1、古代文人对梅雨的描写不断细化

南宋时期, 由于国家重心的转移, 使得江南地区的自然气候以及地理风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梅雨在这一时期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文学创作中。例如, 陆佃的《埤雅》中就对梅雨的出现时节、特点、分布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罗愿在《尔雅翼》中称梅雨“连日不觉, 衣物皆裛”也可见一斑。自然环境会对人的心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梅雨气候的沉闷, 潮湿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如陆游在《枕上》一诗中“冥冥梅雨暗江天, 汗浃衣裳失夜眠。商略明朝当少霁, 南檐风佩已锵然”几句则表现了梅雨时节空气潮湿阴郁的特点。

2、古文人赋予了梅雨更深层次的情感

梅雨时节的阴闷潮湿常常会使文人触景生情, 心中酝酿悲愁情绪[2]。例如, 王之道《相山集》中“昏沉浑似醉, 憔悴不禁愁”两句就掺杂了浓郁的愁思, 这一点在刘敞和袁燮两人的《梅雨》诗中都有所体现。

连绵逾月的梅雨也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一段悠闲的时光。宋朝有很多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种恬淡生活来进行的描写的, 例如袁燮就有“小小闷人人莫愁, 解教禾稼勃然兴”的诗句, 表现了梅雨时节人们安然闲适的生活状态。

梅雨如烟雾般朦胧的面貌, 也使得许多文人将其与缠绵的爱情联系到一起, 因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以梅雨暗示情思的运用手法。例如, 晏殊的《鹧鸪天》, 程垓的《忆秦娥》等词, 等用细腻的手法通过描写梅雨的柔糯、轻浮来表现男女之情。

3、梅雨与江南地区的联系

在南宋时期, 江南成了文人骚客的主要聚集地域, 因此, 描写梅雨的文学作品也随之提升, 梅雨意象所象征的意境也在这些文学创作的推动下得到了积极的拓展和延伸, 使得梅雨与江南地区特殊的地理风貌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 梅雨落下的时节, 春季即将过去, 四季交替轮回间的有感而发也引来了古代文人的唏嘘和叹惋。因此, 逐渐形成了江南梅雨的表现形式。

三、有关梅雨的经典表述

1、宋元时期对梅雨的经典表述

宋代之后, 梅雨在文学上渐渐演变成了艰难了江南地域的象征[3]。在王琪的《望江南》中就有“江南雨, 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 红绡香润入梅天, 飘洒正潇然”之句, 描绘了江南地区一川烟雨, 青红相映的景象, 这是对江南梅雨真切表述。元代《平江记事》中则着重描写了梅雨气候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 梅雨已经成为了江南风貌的一个重要体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如“空濛”“烟雨”等, 都是对梅雨景象最真实的描写。

2、明清时期对梅雨的经典表述

到了明清时期, “烟雨”与“江南”之间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全都完整的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例如明高启在《梅雨》一诗中写道“江南烟雨苦冥蒙, 梅实黄时正满空”, 导出了江南梅雨的空冥婉转, 如梦似幻。另外, 在书画方面, 许多作品也都与梅雨息息相关。例如明代的《清河书画舫》《续书画题跋记》, 清朝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画典籍, 可以查找到很多与梅雨相关的记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梅雨从一种美丽的气候现象逐渐演变成文学意象, 持续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梅雨”的表述, 到盛唐时基本完善文学意象, 再到宋明时期梅雨内涵的不断发展, 最后使得“烟雨江南”的经典表述成为定式。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感性优雅的情感思想, 更将中华文化的优美文雅与博大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使人神往, 令人感怀。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赋予它一种特殊的艺术形象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饱满浓烈的情思, 后经过广泛的应用, 这些事物逐渐发展为独特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存在许多特殊意象, “梅雨”这一意象便是其中之一。梅雨初次被运用到文学中是在南北朝时期, 后经过历史的变迁, 与梅雨相关的文学创作不断增多, 又因其独特的气候风格于江南环境珠联璧合, “江南梅雨”的文学表述使得梅雨成了表达离别感伤以及表现江南美丽风景的重要意象。

关键词:古代文学,自然风光,意象

参考文献

[1] 渠红岩.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J].人文杂志, 2012, 05:95-101.

[2] 李红.试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J].短篇小说 (原创版) , 2013, 24:107-108.

上一篇:拼音书写范文下一篇:绩效考核优化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