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14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职外语专业其本质上是教育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正面临深刻变革。依据市场话语,从高职外语专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优势有三点:形成了产业规模,建构起职业化、开放式导向,显现出文化功能。劣勢有两方面: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缺乏产品标准体系。面临三大机遇:国际化趋势对外语人才的紧迫需求,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导致传统的院校评价标准发生改变,实用型知识价值被认知并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面对两大挑战:被普通高等教育外语模式所同化,市场培训的职业化挑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外语专业必须面向市场,提高高职外语的职业性;顺应趋势,提升高职外语的文化功能;围绕“知识”,建构高职外语专业体系;树立“经营”理念,从市场获取资源、销售产品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职;外语专业;发展对策;市场;产品(服务)

基金项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高职教育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女子职院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构”(项目编号:JGB201601)

作者简介:陈霞,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英语教学。

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2000年后新建的600余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等。改革完成后,中国现有的近2 500所高等院校中,将有1 600~1 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前在教育部推动下成立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2015年11月,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函》,同意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图书馆教育资源,建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2016年7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拟于2016年年内启动转型试点工作,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遴选一批转型试点高校,试点期为4年。2016年9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关于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遴选结果的公示》,拟将广东金融学院等14所高校确定为转型试点高校。

从以上教育部门出台的各种文件可以看出,应用技术大学正悄然兴起,而高等教育格局已经改变。这不仅表现在高职教育首次出现本科层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市场标准将逐渐取代行政标准而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为高职外语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高职外语专业必须面向市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市场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所有高职教育的专业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推动办学的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往往呈现此消彼长之势,传统的封闭性办学所带来的些许利好,正逐渐为成本高昂和效率低下带来的损耗所消解。高职教育的专业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显示出市场意蕴:(1)受到非营利和公益性的限制,来自教育部门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越来越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办学之所需。 而市场可以为高职教育带来巨大的利润和便利,这就体现出高职教育按照市场需求建立体系的可能性。(2)以公办为主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垄断与封闭性,招生、拨款和人员流动等办学的关键性要素均受到体制与政策的限制。这种与市场原理相背离的状况,长期、普遍地存在于公办高职教育之中。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职外语专业因其专业本身的独特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与众不同。(1)从宏观层面看,高职外语专业因顺应了国际化背景下全民学外语这一现实,因此,建立了庞大的体系。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就英语而言,我国高职招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28%;1 168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 144所开设了英语专业。[1]可以说,几乎每一所高职院校均设有外语专业。大而泛的现实隐含着质变与整合的可能。(2)从微观层面看,长期以来,高职外语专业的教学体现出强烈的普通本科“压缩型”的特征,其弊端集中体现为“脱离市场”。在此情况下,高职外语专业办学经费有稳定的财政拨款和学费加以支撑,毋需承担市场风险,从而保持了缓慢、平稳的发展。

高职外语专业与市场的重大关联性,为从市场角度对其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SWOT 分析法包括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四大要素,涵盖了系统发展的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因素,能够从一个开放性的视角加深对系统的认知,从而较为全面地反应出系统的现实情况,并最终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合理推测。

二、市场视角下高职外语专业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产业规模形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动下,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所有的高职教育专业中,高职外语专业规模庞大、覆盖面广。这一情况表明:(1)高职外语专业适应了国际化背景下的职业岗位需求,人才需求前景广阔,蕴含巨大商机。(2)高职外语占据了相应的市场份额,与普通高等外语教育形成了互补性发展态势。普通高等外语方向虽占据高等外语教育的主流,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垄断整个高等外语教育市场。(3)庞大的规模有利于推动高职外语专业通过不断分层、分类的体系优化,形成专业化、精英式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职业化、开放式导向初步形成。长期以来,高职外语面向职业性,顺应了高等外语从学术性向实用性的整体性转变。当前,高职外语专业初步形成了商务、应用、旅游和外语教育四大类,衍生出空乘、会展、IT、物流、国际金融和国际会计等方向,面向销售代表、服务商、小学教师、文职人员、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客户服务代表等职业岗位。总体上,高职外语专业已围绕职业需求建构起基本的体系,其实用性和职业性显著,办学也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3.文化功能逐渐显现。高等外语教育出现了两个趋势:(1)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人成为高职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推动着高等外语专业文化功能的提升。(2)高等外语专业作为一种知识的聚集体,具有自身的知识演化逻辑,从而使高等外语从单纯的工具性用途逐渐向涵盖文化传承的完整性的功能转型。

以上两种趋势为高职外语专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高职外语专业将依托语言和文化优势,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致力于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域外文化加以融合,打造贯通中西、连结校企的新型文化。高职外语专业的这种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特征,是功能单一的社会培训所不能比拟、更无法取代的。

(二)劣势(Weaknesses)

1.处于产业链低端层面,附加值低。(1)从生产原材料的角度看,高职外语专业缺乏高起点,招生门槛标准低。(2)从生产制造的角度看,高职外语专业未能掌控核心技术,教学模式带有很强的本科压缩型特征,专业性不强,缺乏高度专业化的高职教师,照搬普通本科的教材和教法。(3)从产品(服务)销售的角度看,高职外语专业未能形成品牌,所培养的人才低端,社会声誉低。

2.质量无从检验。作为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没有建构起独立的产品标准体系,无法对所提供产品(服务)做出明确、清晰的说明,导致质量无从检验。例如,高职外语专业在一些关键性指标上,被迫沿用了普通本科标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以省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目标(俗称英语三级)要求学生,因为主管部门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学校。[2]但就业市场并不认可英语三级考试,因此,高职学生被迫参加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量身定制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四六级考试在极大地耗费了高职外语专业学生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收效甚微,不少专业人士甚至建议废除。但由于缺乏新的可替代标准,又只能继续沿用。

由于缺乏标准的指引和导向作用,使得高职外语专业始终未能围绕“职业”或“实践性知识”,打造出独立于学术标准之外的另一种专业性,而只是满足于在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的游离和浅尝辄止。这样,就很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很可能面临被同化或者淘汰的命运。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国际化的趋势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当今时代,外语能力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3]就我国而言,要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无一不是依赖于外语能力的支撑。可以说,国际化的趋势为高等外语教育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高职外语因其实用性,必将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2.院校评价标准存在改变的可能。随着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传统的院校评价标准存在改变的可能。院校评价标准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从而对原有格局形成了颠覆性变化。(1)形成了分类评价。传统意义的普通外语高等教育,主要面向语言与文化,其标准主要是学术标准。而伴随着新型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高职教育出现了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序列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的单纯学术性标准必将向实用性和职业化标准转移。(2)形成了分层评价。中专、大专、本科层面的高职教育形成了不同的、可以相互衔接的标准,建构了完整的体系。这样,不仅为高职外语专业提供了更为公平的评价标准,而且推动了高职外语专业实现体系优化,进而使其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3.高职外语专业的附加值尚有提升空间。伴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与剧烈转型,大量的实用型知识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为主流学术体系所漠视的职业性、实践性和隐性知识,必将进入高职外语的课堂,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知识来自于产业链,必须经过整理与优化。高职外语专业可以据此衍生出科研功能,从而极大提升专业的附加值。

(四)风险(Threats)

高职外语专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平庸化。在市场机制下,办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职外语专业必须转型或者提升,否则,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里,没有中间道路。当前,高职教育规模庞大,办学模式正在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而内涵化的最基本要义就在于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从而焕发出高效能。高职外语专业大部分身处公办高职院校,关门办学和行政化传统根深蒂固是公办教育体系的显著特点。因此,如果不面向市场进行改革,高职外语专业必将面临以下两个风险。

1.被普通高等教育外语模式所同化。在长期的行政化導向指引下,高职院校普遍关门办学,对上级行政部门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实际上就是形成了普通本科压缩型。现行普通高等教育的市场早已饱和,不少普通高等院校正积极寻求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寻求升级本科,必须寻求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也就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准,而非转型实施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如果高职教育打造不出区分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就必然面临被同化甚至吞并的命运。

2.遭遇来自市场培训的职业化挑战。职业化意味着产教高度结合,高职外语专业虽然初步建立起面向职业的体系,但办学的垄断性和封闭性带来的行政化导向,消解了校企融合的效能,进而削弱了职业化的效能。一个突出的案例就是外语培训市场的崛起。在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均设有外语专业并且形成庞大人员规模的背景下,外语培训机构焕发出很高的效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的职业化。依托标准定制、市场融资、市场细分、教材对口和师资先进等优势,外语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建立起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相比之下,高职外语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垄断获得利益。因此,在规避了竞争的同时,也失去了市场带来的资源和竞争带来的活力。

三、高职外语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面向市场,提高高职外语的职业性

当前,应彻底摒弃现行普通高等教育压缩型的教育模式,打造高职外语专业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围绕产业需求,建构消费者服务的开放体系。(2)围绕学生需要,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3)发挥高职教育灵活性的优势,深入发掘新的职业岗位,为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4)建立起专属高职外语的评价标准,摆脱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束缚,设立各种权威职业外语考试,并取得社会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高端化。当然,这也是不少发展情况较好的民办高职院校所施行的发展路线。民办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行政拨款,因此,只能借助市场机制加强与企业的融合,通过生产市场机制下的产品(服务)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或许,这也将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道路。

(二)顺应趋势,提升高职外语的文化功能

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培养相应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所谓国际化人才,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外,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不可或缺。除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更要对本族文化和域外文化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4]而外语的文化功能则充分体现在向学生传授异域文化、拓展学生全球化视野等方面,从而显示出高职外语专业旺盛的生命力。提升高职外语文化功能的途径就是围绕“异域文化”和“异域视角的母国文化”两大主题,开设涵盖人文、社会领域和职业、生活领域的各类选修课,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公民。

(三)围绕“知识”,建构高职外语专业体系

教育类型的本质差异是知识类型的差异,首先要解决知识从哪里来的问题,其基本来源应该是行业、企业和产业链,而不是单纯的学术体系。其次,是如何整合知识。这就需要根据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内在规律,建构起必要的学术体系。这种学术体系面对的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类型,而是实践性知识。通过这种学术的方式,加强知识之间、知识与技术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新型学术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标准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教师素质、教学模式、课程编制、教材选择等形成了具体的标准,零散、分割的专业建设流程得以整合,新型的高职外语专业体系得以形成。应该指出的是,围绕实践性知识整合建构体系,是高职外语专业非常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个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宽阔的视野和恒久的耐心,非短期内所能够速成,而这又恰恰体现出了教育的本原。

(四)树立“经营”理念,从市场获取资源、销售产品

封闭性是高职外语专业的重大弊端。虽然,在封闭的状况下,可以摆脱市场困扰一心一意办学,但同时,也失去了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封闭性办学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1)上级的拨款方式已从传统的普遍性平均分配变成了按绩效分配,各高职院校必须通过项目竞争的形式来获得拨款。(2)伴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展,政府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高职外语专业要建设各种不同的语音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花费甚巨。因此,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从市场获取办学经费,已为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所认同。就这个意义而言,高职外语专业既需要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也需要了解市场、具备市场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外语专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企业获得一手资料,更新教材,革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从而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 陈霞.高职外语发展SWOT分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3):87-90.

[2] 闵建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8.

[3] 李宇明.提升国家外语能力任重而道远(大家手笔)[N].人民日报,2017-02-06(07).

[4] 陈霞.从语言传输到文化建构——高职外语发展新维度[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4):78-82.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scourse of Market

CHEN Xia

(Department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1450,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eign language specialty; development measures; product (service); market

[責任编辑 盛 艳]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技能竞赛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中的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重,2016至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40岁以下专职教师占到总人数的比例均大于50%,青年教师成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不容乐观。[1]宏观上数据统计,青年教师中师范生占比较小,没有或者很少经过长期专业的基本功教育。从学校层面上看,学校更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却往往忽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技能竞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契机。

二、以赛促教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技能竞赛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全校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教学水平竞赛活动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日常教学工作,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在竞赛中获得成绩的老师不但得到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也获得了进一步晋级高级竞赛的资格,同时该奖项也是教师职称考评的主要参考依据。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在青年教师中建立良好竞赛教学氛围,让青年教师意识到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高职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能力及水平。为青年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提供了积极导意义。

(二)技能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青年人有朝气,不甘落后,喜欢通过竞争来体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的获取,青年教师基本实现了从青年学生到职校教师的转变,他们对教学模式有一定的认知、熟悉了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通过技能竞赛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机会,也为优秀教师提供发展上升的平台。

(三)业务竞赛有效促进青年教师多方面全方位发展

为了获得好的比赛奖项,青年教师在赛前必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并行多次模拟演练。仔细研读竞赛规则与评分标准,各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对教学对象研究更加深入,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案的编写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媒体的选择更加先进与合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深刻思考,对教学大纲了然于心,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非常精准,对教学过程的组织进行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语言进行详尽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多次演练,这些工作都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技能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提升自我的机会

参加竞赛的过程是不断实现自我追求、自我提高的历程,而参赛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的过程。通过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可以发现自己不足。虽然专业不同,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想通的,参赛教师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虚心学习他人技巧,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快其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赛后专家点评是画龙点睛之笔

技能竞赛的目的并不单单以竞赛为目次,而是要通过竞赛来提高和促进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专家评委都是教育领域或者专业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对比赛教师的表现点评非常精准,对比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见解非常独特,这恰恰是青年教师学习和提升绝佳机会,青年教师必须谦虚谨慎认真的态度听取意见,认真学习,明确改进的方向,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技能竞赛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1)建立合理科学的听课评课机制按照院系进行分组,把每个专业不同的老专家和优秀经验教师分成不同小组,使教师们把功夫用在平时,而不仅仅是为了赛而赛。每学期按照时间表进行抽查听课,组织教研组活动,进行有质量高效率评课。

(2)鼓励教学团队协助参赛。由于比赛名额的限制,不可能每次有很多教师参加,可以鼓励整个“教学团队”一起协助某一名教师进行赛前准备,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师在备赛过程也会收获丰富,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加强全体教师教学培训。各高职院校针对教师的科研培训、与企业合作培训可能更多一些,往往会忽视“教学能力培训”。[2]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或者参加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和汇报,这些都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

[1]陈静,王和平,李赫宇.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的探索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2]原文娟.高职教师教学竞赛促教师素质的提升[J].信息记录材料,2018(7).

作者简介:张帅(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张军(1987-),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对江苏省“十三?五”高职教师培训重点改革项目——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的理念内涵、模型架构、内容模块、形式方法进行了整体设计,提出了建构江苏特色高职师资培训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教师职业素养;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

江苏省“十三?五”高职教师培训改革试点的“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项目”致力探索“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力求形成江苏省高职师资培训新特色。

一、“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为手段,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考核促成效,创新“培训方法突出行动导向,培训形式融集中培训、学习社群与在岗学习于一体,线上线下学习贯穿全过程”的江苏高职师培新特色。

1.培训内容突出基础性与聚焦性

突出新教师生涯初期需求导向,重点培养新教师立德树人观念与敬业爱岗态度;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解决“上好一堂课”的问题;顺应信息时代要求,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2.培训方法突出实践性与互动性

推进由高职名师培训高职教师策略,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情境、行动导向培训教学方法;以教学观摩与教学竞赛方式促练促训,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3.培训形式突出交互性与协作性

构建互联网学习社群,强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融集中培训、在线研修和在岗学习于一体;创新学员报告会、答疑会、交流会、点评会等特色新颖鲜明的培训形式,用学员自身资源展现集体教育的魅力。

4.培训考核突出过程性与绩效性

学员完成培训课程配套的系列教学设计与能力训练任务,在小组学习社群中交流、反思与提高,以小组典型代表作品作为考核成绩;“一一过堂、人人过关”参加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绩考核。

(二)“互联网+交互式”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产生于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依赖学习者已有经验系统,在社会性、协作性活动中学,在情境、协作、对话中完成意义建构。因而,互联网时代的培训必须创设有助于互動交流的情境和实践场景,形成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是在“网络平台、集中培训课堂、校本实践”三环境系统中,通过组建小组学习社群,实现在线学习和集中培训、岗位实践融通,提升职业素养的新培训模式。培训教师借助“课堂派”等云教学软件现场授课与在线课程库开展移动客户端学习,充分体现“互联网”运用特色。在为期一年的在岗研修与实践的培训阶段,学员主要通过在线课程与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社群开展小组与个体研修实践。在为期15天的集中授课阶段,一是将培训内容(以问题情境、任务驱动形态展示)在线展示,建构开放在线课程,打造模块化培训课程;二是将教学过程管控置于互联网环境,实现学员考勤、考核、培训评价等管理智能化、便捷化;三是在培训形式方法上通过组建在线学习社群,形成学员、小组、教师,承训方、学员与派送单位间一体化交互学习空间,开展全方位培训。

“交互式”一是指集中培训授课吸收翻转课堂的优点,教学组织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交互,线上线下交互;二是指个人在岗研修、集中培训课堂、小组学习社群研修三种形式交互、三种学习环境交互;三是指行动导向培训教学让所有培训参与者实现互动体验。

二、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模型建构

当下高职师资培训最大问题是孤悬于学员实践与成长环境的讲座式培训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突破传统培训教学的时空维度,将学员的成长需求、工作实践环境与集中培训融通。根据建构主义与信息加工理论,“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的模型建构在培训教学内容上应用数字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信息重新编码;在培训形式上建立小组学习社群,开展合作学习与在岗学习校本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创设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分享,促进学员能力发展。

培训按照信息处理的形态分为“信息呈现(与选择)、信息整合(与组织)、信息应用(与实践)”三个阶段,对应三种学习环境,最终实现培训目标(能力提升、意义形成与获得认知结构)。三阶段的培训运行自成系统,承担不同任务,相互交融但形成完整系统。建构智慧培训教学(学习)平台、在线课程库与小组研修空间,使之具有教与学、资源汇聚整合、运行管理等多重功能,从授课、研讨、互动、练习、实践多个层面开展培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实现培训管理移动化(如图1)。

三、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内容

(一)培训课程设计

新教师项目培训课程模块如表1所示。

(二)培训运行与组织

从现代学习理论视角看,培训教与学的过程是信息编码并传递的过程。培训运行与组织按照信息编码形态分为三个阶段。运行模式如下(图2):

一是学习前阶段重在“信息呈现、促进选择”——教师陈述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与任务,呈现教学信息。如,发布教学活动公告、课程大纲与考核等教学文件;发布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课件、视频、参考文献、案例、自学辅导资源、实践活动链接等);列出任务清单;教师按专题或单元开展活动,答疑、反馈,督促学员开展自学及小组学习。学员则参加小组学习与导师辅导活动,提取信息,完成任务,提交完成任务情况与成果。

二是学习中阶段重在“信息整合、促进建构”——教师进行信息重构,帮助学员意义建构。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利用培训课堂开展集中教学,执行行动导向、问题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员互动体验。如,为学员提供新资源,展示教学新内容架构,激发学员思维;创造学习情境,分析观点,提炼总结,达成共识,评价反馈等。学员则以理解建构为目标,并与小组成员分享感受与观点,汇报展示完成任务情况。

三是学习后阶段重在“信息应用、促进实践”——教师通过升华提炼,帮助学员解决现实问题,形成能力。教师活动主要有:通过小组在线空间发布指导信息,组织小组认知型专题研讨活动,指导学员解决在岗实践问题。学员则以培训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小组组长与基地指导教师团队帮助下完成在岗位研修相关任务为主。

(三)培训形式

重点在于基于互联网搭建横跨虚拟课堂、真实课堂、岗位实践三种环境的小组学习社群,融小组在线研修、集中培训课堂和个人在岗研修于一体。

1.集中授课

主要学习培训模块课程,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配套教学实践观摩与教学能力竞赛。制定小组学习研讨计划,全程实施任务驱动,所有培训单元课目均要配套作业与任务。学员与小组在教辅团队指导下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将代表作品提交导师团队批阅,以小组代表作品成绩为全组成员个人成绩。

2.小组学习社群活动

互联网学习平台开设“在线学习资源”“小组研修空间”“学员档案”等必备栏目,探索在线学习社群培训(学员以10人左右为单位分组,集中授课与在线学习同步),实现数字化在线学习课程,融培训管理、培训教学与考核功能于一体。集中授课期间,学员、授课专家与基地辅导教师团队围绕集中培训单元课目在“小组研修空间”发布在线学习资源,布置作业任务,组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研讨、练习与考核活动。

3.个人在岗研修

学员根据个人培训任务书,自学“新教师入门必读、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书籍,围绕高职教育主题开展研讨,完成学员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如,上交教学设计案、教学录像,微课案、課题申报书各1份,发表博文10篇等。

(四)培训方法

培训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在体现行动导向,以“实操演练、探究研讨、体验交流、示范观摩、案例分析”等方法为主,实现培训教学理实一体化。

1.教学设计强调情境教学

教学设计考虑任务驱动与问题情境,注重实操演练、现场与在线互动探究。所有课程要有操作性任务,特别是“职教教学”模块中教学技能培训,每期培训班都必须聘请高职院校名师团队带领学员实训。

2.探索互动交流培训新方法

大胆创新学员生涯体验报告会、班主任工作答疑会、身边师德故事交流报告会、课题申报案例点评会等,“用学员身边的人和事”讲述职教人的故事,开展自我教育、集体教育。

3.组织教学观摩与教学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人人要上一次课;教学观摩要求学员形成观后感并小组研讨;举办一年一度的全省新教师教学竞赛,全员参与,通过评比遴选代表参加省级决赛,以竞赛方式检验培训效果、考核成绩。

(五)培训评价

培训考核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个体与团队考核相结合、教师与学员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具体如下:学员考核覆盖“集中培训”“小组在线研修”与“在岗研修”三种形式,分别制定考核办法,确保各个环节有任务、有成果、有考核,形成完整文本操作细则。

强调学员成绩多元化多主体评价。对承办高校探索了线上抽查测试考核机制,随机抽选若干个在线学习小组空间,全程追踪,重点观察其线上互动等学习活动组织与任务完成情况。

重视对承办高校、培训教师与学员的考核。组织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与考核。涵盖学员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态度、学习活动、学习效果等量化满意度调查,以及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四、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成效

经过3年的实践,新教师项目“互联网+交互式”培训模式改革形成了“培训课程资源数字化”“行动导向培训教学模式”“小组学习社群建构”“线上线下学习”“注重过程与结果考核”等江苏省高职师资培训模式新特色,形成了江苏省级高职师资培训工作新范式,实现了“网络化培训空间、模块化培训内容、行动化教学设计、情境化学习方法、多元化效果评价”。成效如下:

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了远程在岗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通过学员小组学习社群,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创新各种体验报告会等新形式,实现了个人研修与师生、生生互动相结合;通过高职名师与教学团队授课,实行行动导向教学及以赛促训,实现了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相结合。培训有效地帮助了新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必备的教学教育科研技能,为今后的生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新教师培训项目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将不余余力深化改革,打造与高职教育大省匹配的江苏省级师资培训新品牌、新名片。

参考文献

[1]杨虎,张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跳跃:解读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以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为例[J].继续教育,2018(6).

[2]张静,杨颖,李明理.新技术视域下课堂变革中的教师综合职能架构设计[J].继续教育,2018(6).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得到社会有志之士的普遍认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较低,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更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本文分析了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旨在确保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现状;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程度、形成人格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人文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应把人文教育摆在基础和优先的地位,切实加强人文教育。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一、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高职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全面、深刻理解其职业内涵,努力使自己由单一知识技能型向人文、科学、技术融合的多能型教师转变。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是由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文化课老师来承担,毫无疑问,在人文知识的把握上,文化课老师确实占有优势。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开设处于边缘化状况,一方面人文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大大挫伤了他们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使得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法形成一定的科研学术氛围。另一方面人文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不少人文课程是由校内兼职和外聘教师担任,使得课程建设力量缺乏,教师的专业水准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科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后走向高等教育岗位的,他们虽然接受过较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知识上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重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及时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新高职教育的理念,因此不能主动进行自身角色的重新构建,其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一个“知识传播工具”,而不是一个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高质量人才的“人师”,使得专业课程难以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而高职院校的生产实习指导老师,他们大部分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人文素养不足的弱点,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贫乏,文科技能薄弱,心理素质偏低。更让人遗憾和担忧的是,有些教师师德观念薄弱,敬业、奉献精神不足,治学态度不严谨,价值取向也发生偏移,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学生缺乏情感,与学生缺乏交流……这与教师的身份、使命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二、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在技能教学中表现出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的思想倾向,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业师,更是身教、心教育人的智者。曾有一位大学教师讲过,第一流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解除疑惑,更重要的是用他们的精神、态度、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教师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形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榜样示范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影响深远。

首先,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人文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情感、态度、仪表、人际关系等)以及人文精神的丰厚,是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教师除了对本学科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要准确、熟练之外,还要旁通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与内在联系,发展缘由和社会意义及其蕴涵的精神、人文价值。要用人文的观点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技能的提高,而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子。不可否认,学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举办人文讲座等,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那只能是人文教育的浅层次表现,要使人文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注重长期功效,就必须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当中,努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专业课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专业技术课本身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要求教师以人文精神传递专业技术;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课,而且专业课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学生从来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我们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什么样的老师能够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必定是那些才情并茂,技高一筹的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将课程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升人文素质。

其次,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力量,是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校园中稳定的主体,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人际关系、学术氛围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时刻置身其中,受到熏陶和浸染,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使学生受用终身。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途径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重要的是要增加教师的人文知识,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为此有关部门、学校

和教师应做到:

首先,制度和政策的保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国家和学校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师在提高人文素质过程中各自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等。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建立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第三,学校应加强考核管理,将人文素质纳入教师录用标准和考核标准中,完善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和评价,从而调动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积极性。第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多支持相关的科研立项,加大对人文素质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研究正确把握教师人文素质的组成,构建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探索教师人文素质提高的方法与途径。第五,高度重视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将人文素质纳入名师标准,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科学公正地筛选出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第六,确立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目前国内有关教师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很多,但是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培训较少,主要是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明确人文素质培养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

其次,更新观念。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顺应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潮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明确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一名教育者的灵魂,自觉将人文素质转化为自觉意识和行为,时刻注重以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最后,开展多途径多渠道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一,组织校内培训。高职院校一般都有为数不多的人文社科教师,其中少数还对人文社会学科有较深的造诣。高职院校应发挥这部分教师的作用,在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有计划分批、分层地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聘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一个名师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解读。从他们身上可以品尝教育的力量,感悟教育的真谛,提升教育的智慧。走进他们心灵和智慧的博大世界中去,深入地对话、理解、交流,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第三,校外进修。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把一些教师送到高校继续进修学习,以便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第四,建设人文校园。高职院校应为教师提供一个优美舒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建设硬环境时,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使教师受到美的熏陶;在构建软环境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如文艺演出、音乐会、文化艺术节等,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实践机会,从而陶冶教师情操,完善教师人格,同时也利于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构筑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让师生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师生人文修养的共同提高。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基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本文紧密围绕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和幸福感提升策略主线,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了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认知理论的分析,将重点聚焦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这一主题内,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感提升。通过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活教师工作内驱力,真正让教师“以校为家”,真正打造一支专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事业认同感的师资队伍,真正实现教师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耦合统一,进而助力推动职业教育“航船”奋勇向前。

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事业最直接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幸福程度,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职教二十条等一系列职业教育国家政策的落地,职业教育已然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改革、教学手段革新、各类质量工程等接踵而来,教师需要进行转型提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压力得不到缓解将导致焦虑,更谈不上幸福感提升。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和日常工作中经常愁眉苦脸、怨声载道,除了不良情绪会传染之外,教学质量必定不会太高,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近些年来人们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也屡见不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術飞速发展,各种教学使用的信息平台、软件、技术层出不穷,高校教师要求用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黑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内驱力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体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师的幸福感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对幸福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幸福感无论高低,都是个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个人的奋斗获得了自我的认可,而从中体会到的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当下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有许多,《辞海》正是如此界说幸福的“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

作为教师其职业幸福感就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根据每个人对幸福感的认知不同,基于正确的认识,教师个人通过教育工作过程,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实现了自我的价值,特别是得到所教的学生的认可,这些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本文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如果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就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较高。当然,幸福感不管是愉悦感还是心理体验,都要个体参与到具体过程中才能体会到。

幸福也不是某一次的成功或者需求得到满足,那样短暂的体验只能算作高兴愉悦。幸福感的提升是个人不断的自我肯定,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是个体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我的一个人生过程,因此幸福感的提升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行保障,才能正在的实现提升个体幸福感的目标。
高职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教师群体作为髙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他们的能力、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工作态度的积极与否都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等职业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程度、满意程度都必将对高职院校乃至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学校的建设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而作为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道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老师,其职业幸福感如何呢?国内鲜有报道,特别是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进入改革深水区,一系列改革提质的政策文件出台与实施,高职教师也正经历转变与奋进阶段,这一群体的职业幸福感更加值得深入研究。根据前面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内涵的论述,本文主要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域下五个层级分别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底层,主要是包含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内容,生理需求是推动人类生存的动力,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教师而言,工作相对稳定,日常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为工资,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我们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每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对于教师而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这也与我国的飞速发展和所处的大好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生理需要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是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这个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体制、法律、和平、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安全和社会保障,人们需求安全感。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指工作上的稳定和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得心应手,前面的论述中提到,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职教二十条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承担着国家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当前形势下,大多数职业学校老师都是从普高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经历和理念都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深深影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面临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面临双高计划建设的紧要时期、也面临全面深化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倒逼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为指导的职业院校教师进行转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让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在新的形势下能够快速面对新的变化新的挑战,特别是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安全需求,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这也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也叫做归属与爱的需求,体现在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融入大团体,和大家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得到团体的喜欢,也是是对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作为教师群体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围绕校园环境开展,在社交方面明显的圈进学生、课堂中,所交流和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同事,因此教师的社交需求主要是要解决好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工作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同事的较高评价是决定教师社交需求的重要两个指标。当下开展了教法改革,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打造有效课堂,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学分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这些质量工程项目都是提升学生满意度,提升师生关系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尊重需求

尊重需要是在满足前面几种基本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关于个人的高级需求。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也就是自尊,希望自己有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好,有自己的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外部尊重即是追求外界的权利,地位,渴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尊重的需求在学校内部,针对教师而言主要就是职称的评聘和教师的职业发展。通过梳理学院现有教师发展中心相关政策,在横向方面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及行政管理人员四类,纵向方面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管理岗位的科员晋级制基础上,分层分类构建幸福感评价体系,讓教师实现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是指个体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实现自己的追求,成为伟大的或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通过多种方法渠道,及时了解和发现教师的需求,并通过创设各种有力环境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教师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赋予责任,提供公平的学习、培训、晋升的机会,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信息技术提升高职教师幸福感的路径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概述,五个层次逐条进行对照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有些源自高校教师个人原因,有些源自他们工作的高校的影响,甚至包括来自社会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工作状态、师生关系、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本身、工作成就、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师的安全需求的幸福指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师个人平台,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需求,幸福指数影响的因素等及时进行梳理,同时与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与教师发展息息相关的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通过这个平台,将教师发展、学期的业绩考核、教师的聘期考核以及职称评定等相关业务进行耦合链接,真正实现学院对教师的关爱度,关注度的精准提升,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例如,关注个体教师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某些家庭情况等方面,通过大数据等平台,实现对教师的差异化服务。

提升教师信息化专业水平

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面临着挑战,以教师上课点名这一最常见的内容为例,现在的对分易、雨课堂等信息技术新手段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有些作业的布置提交通过这些平台也快速的实现,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平台普及到课堂中,让教师从一些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有效降低教师的工作疲劳期,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多年形成的传统经验,比较难于接受新鲜的技术手段,学院应该做好该类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和平台的水平。

分类推进在线课程建设。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依旧是高校关注的重点,有效开展在线课程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的授课方法,学院要开展在线程的专题专项工作,要基于课程实际统筹既有资源,匹配建设方案,包括对现有面授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在线课程的开放性建设,对原创在线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授课教师应及时关注课程运行效果和学生反馈;教务处等部门对在线课程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定期提出针对性建议,有效保障在线课程的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虚拟教研室等平台

教育部新版高职专业目录公布后,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专业与数字化的结合,例如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等,面对这种升级,许多教师就需要完成跨专业式的转型,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以笔者所在信息学院为例,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专业的成立不断挑战教师的知识初步,迫使很多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面临新挑战,幸福指数相对低,在这种趋势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建立虚拟教研室,构建教师命运共同体,共同备课,互通有无,特别是面临新的知识教授等方面可以共同提高。

积极搭建教师提升平台

学校要积极搭建教师提升平台,锻炼教师不断适应“互联网+”的时代需要,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专业能力。通过组织青教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结 语

学校就是每位教师的幸福家园,在学校里每位教师教书育人,实现自我的价值,满足生存的需求,而教师的幸福感就表现在是否能自主地、持续地发展,如果教师每日都忙于应付了事,那还谈什么幸福感呢?通过本文的总结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挑战,学校应该积极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教师搭建一个满足安全需求工作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的内驱力建设,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助力职业教育在关键时期的快速发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科研基金重点课题“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1ZD08)的研究成果。]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洪庆.高校工会助力教师幸福感指数提升研究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山东工会论坛2019(6).

[2]杜苗.高校新进教师幸福感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以 S 市为例[J]教育观察2021(2).

[3]朱茜,姚志刚.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高职教师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章首先剖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诱因及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揭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与动力,并从技术协同、人才协同、制度协同等角度给出完善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曹丽曼(1965- ),女,新疆巴州人,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检测技术。(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地方经济也迫切需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这要求地方企业积极引入高职院校力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及产业技术与管理升级,加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攻目标是力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第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各项指标显著恶化,冲击我国实体经济,致使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的出口贸易顺差迅速缩减。第二,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经济的若干深层次矛盾:一是产业层级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协同能力差;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多依赖外源性核心技术的引进;三是产业能耗值较高,单位产出的高能耗值给区域经济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造成较大压力。这些深层次问题都有待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来解决。

协同创新是化解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可行选项。德国学者Haken认为,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其结果是导致协同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协同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与产业协同合作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是指高职院校内部各系部之间、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企业及科研院所之间围绕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重大项目展开合作,通过集中各方资源与能力,协同化解阻碍行业发展的若干关键性理论与技术问题和生产实践中重大问题的一种创新活动。鉴于产业升级的本质是通过激发产业内部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式,优化产业间及产业内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故协同创新有助于借助外部资源激发企业内生性创新能力,提升地方企业实现产业转型的成功率。当前,阻碍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首要障碍是创新资源的匮乏与资源错配问题,急需通过整合地方政务、产业、科研、人才、金融等多方资源来化解阻碍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深层次矛盾,强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在学科建设与科研立项等方面的协同力度,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动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阻力

我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主要来自既有产业格局下的既得利益群体。在现有利益格局下,各利益主体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愿强弱取决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结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阻力表现如下:

(一)价值理念层面

从价值理念层面而言,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界在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上缺乏基本的价值理念共识,缺乏对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协同创新路径的统一认知结构。传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更重视教学工作。就高职院校的内部协同创新而言,教师热衷于做好本学科工作,错误地将从事跨系部及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者定位为“不务正业”,对于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的正激励不足,从而压制了校内协同创新力的爆发;就高职院校的外部协同创新而言,高职院校要求教师治学严谨和本分守纪,对教师的纪律性要求胜过对其协同力和创新性的要求,对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制度性约束过强,从而弱化了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协同创新的能力。

(二)利益分配层面

从利益分配层面而言,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界之间对协同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方式缺乏制度性规范。由于实业界把握协同创新成果的生产资源,是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实现价值的直接控制者,因此在协同创新成果进入生产与市场投放阶段后,实业界具有更强的谈判实力,有着借助自身实力攫取更多利润的强烈冲动。但是,高职院校直接掌控创新知识本身,在协同创新的初期具有更强的谈判实力。如果实业界不愿意让渡令高职教师满意的利益,且不能设计一套良好的制度来确保将利益顺利转移给技术持有者,则技术持有者将没有意愿积极参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高实业界的转型风险。本质上,决定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界之间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设计一套令各方满意的风险与收益匹配制度,以确保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风险分担比例与最终利益分配的合理配置比例二者的一致性。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动力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有两个来源:外部动力重点解决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问题;内部动力则解决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增进能力问题。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动力

第一,市场导向下的新技术革命是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外因。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以信息化为先锋的第五次新技术革命的潮头。纵览历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脉络可清晰地发现,虽然每次技术革命的技术研发内容不尽相同,但都遵循着类似的商业规律,新技术革命迫切需要新商业模式革命的配合,从而推动历次技术革命从纯粹的新技术突破层面跃升为提升现实生产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层面,并以此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新技术革命具有系统性特征,强调通过社会生态系统诸环节的协同努力来达成其变革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在企业的技术实践能力与高职院校的知识与理论创新能力的交集处得以实现。故企业界迫切需要与高职院校联袂,从高职院校所代表的知识创新源泉汲取支持企业产业转型和升级所需的新理念、新方法,有效弥补企业界在实践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性不足问题。

第二,市场竞争压力是推动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以推动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高等教育产业化有效满足了国民对于学历教育的旺盛需求,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在教育产业市场化压力下的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依然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相冲突。为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能力,高职院校应尊重市场经济在高等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地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指引来制定办学方针。同时,政府应当重视张扬高职教育市场的长期效益,避免高职人才培养的短视行为。政府可以对企业向高职院校转移支付的资金给予税收优惠,降低校企融合的制度成本和财税成本。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和实业界可以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降低组织运营的单位成本,并获取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在毕业生人力资源、教师科研资源及高校信息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降低组织创新风险,提升双方的协同创新效能。

第一,高职院校可为地方产业转型提供充沛的毕业生人力资源支持。地方高职院校对当地社会与经济的现实状态与发展趋势有着较为深刻的把握,可以通过调整办学方针、优化专业设置、实施课程改革等手段来快速响应“十二五”规划下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层次技能型及工程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深入掌握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最新动向,并及时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来快速响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需求类型的变化,通过优化知识型人才供给的方式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以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地方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院校,该校自创立伊始就倡导“把专业办在市场需求的热点上,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该校的鞋革制造专业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立足所处中国鞋都的产业优势,先后引进金仕达企业和康泰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究中心,进行新产品研发,使学生直接在生产一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与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所属企业共同出资打造的制鞋工艺与鞋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而且还成为鞋革行业新技术工艺和新产品的展示窗口。

第二,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集聚大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高地。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或开展针对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纵向课题的方式,重点突破制约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地方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的功用具有伴生性特点,急需地方政府给予恰当的政策引导,为其参与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方可有效促进高职教师充分施展科研能力为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助力。当前阻滞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在于,企业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的研发人员力量不足,研发资金投放能力有限,自主研发周期长,风险高;而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却受制于研发资金不足及研发成果与市场对接难度大等问题。校企双方就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的研发资源存在较高的互补性。校企双方有必要以各自资源优势为合作基础,通过产学研知识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上级主管部门浙江省供销社的行业优势,在市场营销示范专业建设中彰显服务三农特色,着力打造了服务“三农”的培训、研究、直销三大平台,积极助推农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第三,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充沛产业信息资源及信息处理能力,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供高端产业服务。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及科研信息系统的成员,掌握丰富的科研技术信息资源,能有效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从事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信息挖掘及分析处理工作。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导功用,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信息化推进制度体系,提升地区产业信息化的层级;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展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政策规划及制度研究,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在制度与管理技术层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将其在制度与管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拿来与企业共享,并从企业获得市场最新的动态信息,反促高校办学理念及专业设置等领域的战略调整,实现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框架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互惠式信息交流。

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探析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协同机制

在协同技术研发方向和研发内容的决策问题上,高职院校与实业界的决策者应适当考虑技术研发的超前性和技术研发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建构新型技术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为高职教师与地方实业界展开直接技术合作扫清制度障碍。高职院校的传统科研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是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获取路径是面向政府及其事业部门的课题申报。这一传统的课题申报模式的本质是政府通过科研经费分配方案来引导高职教师从事政府认为重大或急迫的科研项目。由于政府所认定的重大科研项目的全部信息来自实业界,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仅承担科研供需信息的“二传手”功能。随着信息工程的发展,高职院校与实业界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和畅通性水平提升,地方政府若仍然坚持在高职院校与实业界之间充当居间人角色,将导致信息传递环节增多,信息失真水平增加。因此,政府有必要退出对产学协同的直接干预,转而重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与实业界就产业转型升级事项展开直接的信息沟通,增加技术协同供需信息的透明性,强化高职教师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信息的反应灵敏性,提升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技术创新协同能力。

第二,强化适合企业需求特点的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设。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首先,高职院校可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公共技术平台、科研成果孵化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资金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可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中引入市场力量,搭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强化高职院校对企业科研需求信息的认知水平,高职院校可在地方重点企业内招募技术转让专员,强化技术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社会需求信息收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现并开拓市场,实现技术创新的二次开发及售后跟踪服务。高职院校可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高校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园可以依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来运作,实现高职院校技术与人才资源的优化重构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顺利转化。再次,地方政府应强化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财政专项基金,以缓解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环节的资金不足性问题。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财政专项基金专门扶持列入地方重点产业目录的技术,特别针对有助于地方产业转型及升级的关键实用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降低科研成果转化资金运用的风险,专项基金应当面向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募集资金,以确保基金管理方能够及时、充分获知企业对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及转化工作的意见反馈。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科研成果的信息交互机制建设,建立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方、社会资金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企业的多向信息交互机制,以信息流为基础搭建资金流与知识流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作为高职院校技术需求方的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项目的监控机制,并逐步完善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产业价值鉴定和可行性评估机制,以促进其及时发现并购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新技术成果。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协同机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应当与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联合培养战略相契合,将企业的运营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环节与产业运营环节的无缝链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与地方企业界就人才培养具体方案问题展开切实合作,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技术需求特点的接轨,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掌握企业所需技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就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教学内容与地方实业界展开协同。地方实业界将其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人才特点注入高职教学内容中,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新产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对接。高职院校在引导企业界积极参与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适度控制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控制基础性知识教学和功利性知识教学的比例,避免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因过度强调教学内容的功利化,而导致高职毕业生未来职场生存能力的弱化。

第三,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建构高职院校与企业界在协同人才培养领域的制度化建设。依据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高职院校与学生三方之间表现为合作共赢的关系。高职院校从学生管理者身份转向服务企业和学生的身份,通过制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订单及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计划,以及全方位、深层次地为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发展平台的方式,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并提升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

(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协同机制

在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从如下方面优化制度环境,建构有助于高职院校参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事业的制度体系:

第一,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制度环境。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度障碍在于行政力量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资源分配,资源错配损害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效率。政府应深化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力度,规避直接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传统管理模式,转而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建立并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市场竞争制度的方式,为高校及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激励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实现双方合作的制度化。

第二,健全产业促进政策体系,落实政府对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政策优惠,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推力。校企协同创新的困难在于创新初期的资金短缺导致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夭折。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制定适合地方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对淘汰落后产能、低碳环保等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有效化解处于初创阶段的校企协同创新项目的资金链短缺问题。

第三,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政府应当充分运用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积极主导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的建设。具体而言,政府应当促进中介机构的建设,由中介机构来撮合校企创新协同,并为之提供完善的项目运营、项目结算支付及项目法律服务等增值服务,逐步摆脱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事业的大包大揽型干预模式,建立以社会化组织为主导的常态化市场运营模式。政府还应当强化校企协同创新的制度建设,增加合作各方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协同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的损失,将协同创新双方的隐蔽型利益博弈活动转变为以公开信息为基础的阳光型制度博弈活动,为校企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利益分配制度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

[2]王爱民.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平台的浙江高职产学研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1).

上一篇:案例教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发展战略分析论文范文